首页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举报
开通vip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训诂学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特点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用好训诂学知识,对文言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训诂学,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特点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它在文献大量产生的先秦时代已具雏形,以后历代皆有发展,到清代已比较成熟。 ...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训诂学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特点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可以看出:用好训诂学知识,对文言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训诂学,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根据汉语和汉字特点建立起来的解读语言词句意义的学科。它在文献大量产生的先秦时代已具雏形,以后历代皆有发展,到清代已比较成熟。   训诂即是词义解释之学,是用易懂的众所周知的语言来解释难懂的或只有少数人能懂的语言。所谓“训诂方法”,是指用来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占教材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他们大多是历代传诵、文质并茂的名篇佳作。适当运用训诂学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古代的自然和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他们理解、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下面结合三种训诂方法谈谈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方法1、以形说义(形训):通过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字义和字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字的基本意义和引申义往往可以从字形分析中显示出来。   比如:课文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卑鄙”与现代汉语的“卑鄙”意思一样吗?现代汉语中“卑鄙”通常解释为行为、品质恶劣,而这里的“卑鄙”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卑”是低贱,就地位而言,“鄙”是鄙陋,就学问而说。先来看“卑”字,《说文解字》:“卑,贱也。”小篆的写法是在“甲”字下面加个“左”字。“甲”是天干的第一位,这里表示地位高的;“左”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地位低的,而又处在高贵的人底下,更显示“低微”之义。再看“鄙”字,此字原来表示城邑,是人所居住之地。《礼记·月令》的郑玄注即释“鄙”为“界上邑”。其左半边,据杨树达先生分析,上面的“口”表示城邑的外围,跟“邑”字的上半部和“国”字的外形所表示的一样;而其下边那个形体是“仓禀”的“禀”的最初象形字,后来加上“广”(房屋)和“禾”(粮食),方成了“禀”。显而易见,“鄙”是仓禀之所在地的“边邑”(边界上的城邑)。一般说来,边邑闭塞,因而引申为学识浅陋。   训诂方法2、因声求义(声训):文字是语言的外在形式,而语音是语言的内在形式。解释词义如果只用形训,只用语言的外在形式,很多问题得不到圆满解决。因此训诂还要充分利用语音这个语言的内在形式,即运用因声求义(声训)的方法去探明词的意义。   (1)、通过古音推求语源。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古音去准确地推求语源,找到有语源关系的词语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些词有更深入、更系统地理解,就能做到融会贯通,不至于死记硬背。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甘、酣:甘、酣二字古韵都是谈部;“甘”是见母,“酣”是匣母,见匣旁纽。二字又都含有“甜美”的意思。故同源。“甘”《说文解字》:“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古代无“甜”字,秦以前“甜”义多用“甘”表示。“酣”《说文解字》:“酣,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广雅·释诂一》:“酣,乐也。”因酒甜美可口,故饮后才乐。语文课文《晏子使楚》:“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中“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通过古音解释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连语”或“连字”,是古代汉语里一种特殊的双音节单纯词。它的语音结构就其原始形态来说,或双声,或叠韵。中学文言课文中就有不少双声或叠韵的连绵词。但是,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今天,好多连绵词已不再是双声或叠韵了,这就给学生识别连绵词带来了困难。所以,只有利用一些音韵知识,从今音上推古音,进而根据古音去识别连绵词,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   例如:《诗经》:“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蟋蟀”,在今天看来已不是双声连绵词了,而在古代它却是双声连绵词,二字均在“心”母。《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不齐的样子,是双声连绵词。在古代二字均属“清”母。   (3)、通过古音解决通假的问题。在中学文言文课文中,通假现象很普遍,成为阅读古文的一大障碍。通过“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可以求得通假之本字,使学生明辨通假,才不至于望文生义。   例如:课文《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二字读音相近,而字形差別较大,容易把通假字当成本字,所以需要从音读上认真辨识。“亡”、“无”上古都属微母,“亡”古韵在阳部,“无”古韵在鱼部,阳鱼对转,二字可以通假。“亡”作为“无”的借用字,也有“没有”的意思。如《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邢疏:“亡,无也。”   训诂方法3、比较互证:“以形说义”和“因声求义”是借助于词的词形、语音与词义的联系探求词义。而比较互证则是比较同篇或不同篇文献中类似的用例,分析归纳其中不同词语含义的一种训诂方法。   课文《病梅馆记》中有“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句,其中“姿”“景”“态”三字,如从单个字去训释,是难以解通的。如我们综合这三句的意思,异中求同,就容易明白这三个字都表示梅的风姿神韵,不必穿凿单个字的解释。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字分别表示,只不过是作者行文上的风格而已。在不同篇章中,比较互训的例子如《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联系《庄子·逍遥游》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王勃在此用了《逍遥游》的句子。于是,联系《逍遥游》可知:“扶摇”指“旋风”,“北海”即“北冥”。在阅读常用文献中,比较互证的训诂方法更是必不可少的。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训诂学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有力武器之一。用好训诂知识,对于文言文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本文档为【训诂学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7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