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1]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1]

举报
开通vip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1]一序言二法律法规三危害辨识四检测评价五工程防护六个体防护一序言(一)我国职业危害形势及特点(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三)职业病分类及目录(一)我国职业危害形势及特点: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定义: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在...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1]
一序言二法律法规三危害辨识四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评价五工程防护六个体防护一序言(一)我国职业危害形势及特点(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三)职业病分类及目录(一)我国职业危害形势及特点: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其危害往往被忽视。(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定义: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与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产生健康影响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放射、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分类:1.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1.按照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化学因素包括:①外源性化学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等;②生产性粉尘:如二氧化硅粉尘、硅酸盐粉尘、金属粉尘、炭系粉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物理因素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二)职业危害因素与分类(续)2.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续):生物因素如引起职业性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等,引起谷痒症、稻田皮炎等的昆虫和尾蚴。职业损伤性因素如精神紧张、劳动性疲劳、强迫性体位、不合理工具、个别器官或系统的过度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如职业性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因素等。(三)职业病与分类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职业病与分类(续)分类: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15种。职业病的10大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疾病,生物因素所致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二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技术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的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2.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3.关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4.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5.关于各级政府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的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6.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管理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向劳动者公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6.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管理的规定(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的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7.关于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理的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职工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续)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又未积极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定期向职工公布。从事粉尘作业的单位必须建立测尘资料档案。(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关于对有毒物品分级的规定2.关于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规定3.关于高毒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4.关于对高毒作业场所检测及评价的规定:5.关于对劳动者卫生防护的规定(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1.关于对有毒物品分级的规定: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2.关于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3.关于高毒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汇总问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维护、检修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维护、检修现场应当有专人监护,并设置警示标志。(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3.关于高毒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规定(续):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未采取前款规定措施或者采取的措施不符合要求的,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进入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4.关于对高毒作业场所检测及评价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续)5.关于对劳动者卫生防护的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高毒物品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必须存放在高毒物品作业区域内,不得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管理 财务及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制度;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其他规定。(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将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四)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续)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五)职业病防治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高毒物品目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北京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办法》、《北京市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六)技术标准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l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测定方法系列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系列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方法系列三危害辨识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塑料工业三危害辨识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纺织工业(一)钢铁工业职业危害现代钢铁工业集团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焦化厂1.烧结厂生产过程原料(铁矿粉、高炉灰、溶剂、燃料等)给料机烧结带燃烧器烧结矿个别小型企业也有用烧结锅或平地吹风烧结法进行烧结,条件比较恶劣。1.烧结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高温、热辐射:在传送带式烧结机的厂房内,夏季气温可达40℃以上,特别是烧结机旁和尾部操作地点更为严重,同样伴有较强的热辐射。有害气体:在烧结机尾部喷水冷却时,能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此外,还会产生大量水蒸气,以致生产场所的湿度大大增高。粉尘:烧结机尾部的烧结块落下时产生大量粉尘。繁重的体力劳动:烧结机尾部的烧结块有时不能自动落下,或烧结块过大,工人须将其打落或打碎,劳动强度很大,且易于发生烧伤。2.炼铁厂生产过程炉料高炉预热、还原、渗碳铸铁水生铁块炼钢炉2.炼铁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重体力劳动、粉尘等。在旧式炼铁厂中,手工操作比重较大,体力劳动强度较大,工伤事故较多(以烧伤为主)。现代化远距离操纵的大型炼铁厂,劳动条件较好,如:出渣口的开闭中使用渣口堵塞机,出铁水时出铁口用电钻钻开,铁水出净后用电炮把炮打入出铁口,代替铁钎手工操作。3.炼钢厂生产过程生铁钢合金钢或特种钢氧化加入锰、镍、铬、钨、钒等金属氧化炼钢的方法有转炉、平炉及电炉三种。3.炼钢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吹氧转炉与平炉相似,只是在吹氧时,由炉口喷出长达10m的火苗,迸溅的火花不仅易引起烧伤,而且排出打来那个的热、烟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在碱式转炉炼钢时,要加烧碱或石灰,可造成粉尘飞扬。天车司机室受到粉尘、刺激性气体及高温的影响更为严重。电炉炼钢的职业危害与平炉相似,比较特殊的是在更换电极时,散出大量热气和一氧化碳。4.轧钢厂生产过程轧钢是用轧钢机的回转轧辊将钢锭、钢坯轧制成各种形状的钢材。可分为热轧和冷轧。基本流程为:上料加热炉除鳞机粗轧中轧精轧分段剪上冷床制动装置冷床成品剪或锯精整打捆4.轧钢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高温、热辐射: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加热炉表面和被加热的钢铁本身是热源,用金属板铺成的地面及机器设备等也都是热源,因此,轧钢厂夏季室内外温差可达15℃~20℃。一氧化碳:在放散很多热量的地点,往往同时伴有一氧化碳。噪声:轧机在轧制过程产生较强的噪声。电离辐射:产品质检时若使用放射性检测设备,即存在放射线(主要是γ射线)的危害。5.焦化厂生产过程煤炼焦煤焦炭破碎、筛分与选煤、配煤干馏炼焦炉5.焦化厂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苯、甲苯、二甲苯、苯并[a]芘:在轻油或粗苯蒸馏时,如密闭与通风等措施效果不好,车间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可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长期接触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甚至发生慢性苯中毒。在焦炉炉旁及炉顶均可检出3,4-苯并[a]芘,导致焦炉工肺癌。高温、热辐射:炉顶操作工人经常受强热辐射、高气温、日光照射影响可发生中暑。煤气:检修设备时煤气中毒。粉尘:接触煤尘引起尘肺。(二)有色金属冶炼职业危害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二)有色金属冶炼职业危害1.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1)铅、锌、铜冶炼(2)铝冶炼(3)其他有色金属冶炼1.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1)铅、锌、铜冶炼——鼓风炉熔炼烧结矿法精矿烧结脱硫氧化物溶剂(SiO2、CaCO3)高温熔炼铅、锌、铜1.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2)铝冶炼铝土矿石灰石配合、破碎、加碱溶出、洗涤、分离、焙烧氧化铝电解铝(3)其他有色金属冶炼——铍、镉铍——火法冶炼镉——多从铅锌矿、锡矿的精选尾矿或炉渣中回收提炼1.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2.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金属或类金属中毒:铅冶炼导致铅中毒(铅尘);铍冶炼导致铍中毒、铍性皮炎、皮肤溃疡、肺的铍肉芽肿(铍蒸气、烟尘);铜锌冶炼导致金属热(氧化锌);锡、锑冶炼导致上呼吸道炎症、锡尘肺、锑尘肺(锡尘、锑尘)。刺激性气体:铜锌冶炼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可对人体造成危害。粉尘:粉尘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铅、铍、铊等,游离二氧化硅。高温、热辐射:存在于冶炼过程中。(三)化学工业职业危害化学工业一般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无机化学工业:主要有酸、碱、盐等工业。有机化学工业:主要有有机原料、农药、化肥、高分子合成(纤维、橡胶、树脂及塑料)、染料、涂料、医药、炸药、燃料及试剂等工业。此外,化学工业还包括矿物原料的开采。以下仅选化工生产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职业危害:(三)化学工业职业危害化学工业硫酸生产氯碱工业氮肥生产染料生产化学农药生产1.硫酸生产生产过程矿石的破碎和筛分矿石焙烧产生SO2气体SO2精制和干燥SO2预热经触媒氧化成SO3经吸收制成H2SO4包装出厂SO2经用硝石或硝酸作用在铅室中氧化成SO3经吸收制成H2SO4包装出厂接触法硝化法1.硫酸生产硫酸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1)有害气体(2)粉尘(3)高温1.硫酸生产硫酸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1)有害气体焙烧、精制、干燥SO2(从设备缝隙中逸出)炉气SO3、三氧化二砷、二氧化硒(少量)1.硫酸生产(2)粉尘在矿石粉碎、传送、筛分和焙烧炉投料、出料及除尘器周围都有大量粉尘飞扬。(3)高温由炉壁、炉口、烟道散发的热量很大。2.氯碱工业生产过程食盐电解氯气、氢气和烧碱2.氯碱工业职业危害因素:氯气:电解槽不严密逸出氯气。汞蒸气:电解槽不严密逸出汞蒸气;电解槽表面常浮有高汞齐,需要经常除去,去除浮渣时可能接触汞蒸气;清除电解槽中的汞泥(汞渣)或修槽时,都有大量的汞蒸气溢出。氯化汞:电解槽不严密,逸出的氯气和汞蒸气在空气中形成氯化汞。3.氮肥生产生产过程常用的氮肥有氨水、碳酸氢氨、尿素等,统称为合成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造气、变换、合成和加工四部分。造气工段:焦炭燃烧,通入水蒸气得半水煤气。变换工段:半水煤气通过变换机压气,再经碳酸钠液脱硫。然后送入变换塔,产生氢气。合成工段:水煤气在高压下用水冲,再用碱液吸收以清除CO2,最后用醋酸铜氨液出去CO。精制的氢气、氮气混合,送入合成塔,在500℃、高压和触媒作用下,合成氨气。加工工段:液氨装入钢瓶或氨液槽内。氨水与CO作用产生碳酸氢氨;氨加硫酸制成硫酸氨;氨加硝酸生成硝酸氨。3.氮肥生产职业危害因素:高温:造气工段属于高温车间。煤尘:造气工段存在煤尘危害。噪声:变换工段的变换气体压缩机与合成工段的气体压缩机都有强烈噪声。CO、H2S、NH3:造气工段及变换工段主要有害气体为CO,还有少量H2S,在合成工段及液氨装钢瓶时有氨气逸出。粉尘:在干燥、结晶时,有碳酸铵、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刺激性粉尘飞扬,对上呼吸道及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4.染料生产生产过程原料经硝化、还原、卤化、磺化、重氮化和氧化,成为各种中间体,然后经聚合,合成不同染料。硫化蓝染料合成举例:苯氯化苯苯酚亚硝基酚硫化蓝靛酚氯化Cl2NaOH亚硝化NaNO2邻甲苯胺聚合多硫化钠加硫反应4.染料生产职业危害因素:有害气体:生产过程中主要有苯、硫化氢、氮氧化物、氨等有害气体。脂溶性芳香烃化合物:染料的原料和一些中间体属于脂溶性芳香烃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高温:由加热反应锅炉及各种类型的锅炉及管道散发的热量所引起。粉尘:在染料最后烘干和磨成细料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湿式作业,因此,引起粉尘飞扬。5.化学农药生产化学农药生产中的职业危害,主要是原料、中间体、成品中存在的各种化学毒物及其所引起的职业病。以下主要阐述三类农药:(1)有机磷农药(2)氨基甲酸酯农药(3)拟除虫菊酯农药5.化学农药生产(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举例:5.化学农药生产(1)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生产可能引起的职业病:黄磷烧伤和黄磷中毒五硫化二磷、三氯化磷刺激性气体中毒三氯乙醛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黄磷中毒性肝病5.化学农药生产(2)氨基甲酸酯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举例:5.化学农药生产(2)氨基甲酸酯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生产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农药中毒光气中毒甲酚中毒5.化学农药生产(3)拟除虫菊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举例5.化学农药生产(3)拟除虫菊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生产可能引起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农药中毒甲酚中毒氰化物中毒(四)塑料工业职业危害2塑料工业的生产过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四)塑料工业职业危害生产过程第一步是化工原料制成单体,单体经聚合成聚合物;第二步是将聚合物加工制成为塑料成品。(四)塑料工业职业危害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一氧化碳和缺氧;氯化氢、光气和卤化氢中毒等。聚碳酸酯: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机械部件等,导致工人口苦、恶心、头痛,上呼吸道刺激。聚甲醛酯:可制造耐磨零件、包装材料等,导致上呼吸道刺激、皮肤干燥、脱皮。聚苯醚:用于代替不锈钢制造医疗器械等,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原料苯、甲醇、苯酚中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航空、汽车、仪表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氰酸、丙酮氰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醇、丙酮易引发中毒。环氧树脂:用于黏合剂、涂料等,一旦接触引发原发性刺激性和过敏性皮炎、哮喘性支气管炎。(五)机械工业职业危害机械工业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1.铸造车间2铸造车间的生产过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1.铸造车间生产过程碾碎过筛混合型砂材料芯子材料制作木型制作砂型浇铸熔融金属打箱清理修整铸件1.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生产性粉尘:铸造车间所用原料(砂、陶土、黏土、煤粉等)均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在型砂调制、制型、铸件的打箱和清理等过程均有粉尘发生。高温、热辐射:铸造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和铸件都是热源,在熔炼和浇铸过程中,均可产生强烈的热辐射使车间温度升高。有害气体:熔炼金属与浇铸过程中,可产生一氧化碳;用脲甲醛树脂作型芯黏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蜡型铸造时,产生大量氨;铸铜车间在熔铜时,有锌蒸气逸出。噪声和振动:铸造车间压力造型时,使用造型机和捣固机,清砂时使用风动工具和砂轮,这些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其他:外伤中主要是烫伤和机械伤,在机械化程序较差的车间还存在繁重的体力劳动。2.锻造车间锻造车间的生产过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识别2.锻造车间生产过程将金属预先加热至800~1200℃,在小型或旧式车间用锻炉,在现代车间用加热炉,然后利用各种锻锤或液压机将钢块或钢锭锻压成一定的形状。一般大锻件用蒸气锤、压缩空气锤或水压机等锻压,小锻件用手锤。2.锻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高温和热辐射有害气体:锻造车间的空气,可被锻炉或加热炉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噪声与振动:使用各种锻锤时,均可产生极大的噪声和振动。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外伤。3.热处理车间生产过程热处理包括淬火、退火和渗碳等三种基本过程热处理工艺主要是使金属零件在不改变外形的条件下,改变金属的性质(硬度、韧度、弹性、导电性等),达到工艺上所要求的性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3.热处理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高温:车间内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这些热源可造成不良的高温条件。非电离辐射:利用高频电炉进行热处理存在高频电磁场。有毒气体:氰浴槽可向车间空气中放散氰化物蒸气。4.机械加工车间生产过程用各种机床(车、刨、钻、磨、铣)对金属零件进行冷加工。4.机械加工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矿物油、冷却液:因机床高速转动,冷却液四溅,易污染皮肤,可引起毛囊炎、粉刺。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有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发生,天然磨石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矽肺。5.装配车间生产过程将加工后的各种零件装配成产品。同时配属有焊接、电镀和油漆等作业。5.装配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电焊时发生分散度极高的粉尘,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使用含锰焊条时空气中含有大量氧化锰,此外,还含有氟化物等。有害气体和蒸气:喷漆时,可发生苯、甲苯和二甲苯蒸汽和雾。电镀时有硫酸雾以及铬和镍的酸雾。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接时可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气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紫外线:电焊时能发生强烈的紫外线,波长多在310~218nm之间,气焊时的紫外线强度较弱。(六)建筑材料工业中的职业危害水泥厂耐火材料厂陶瓷厂1.水泥厂生产过程生产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石灰石粉碎后,要同黏土、铁粉、煤等原料经过烘干、配料后进入细磨。湿法:不需要烘干,将原料加水磨成泥浆,泵入原料池,再送入窑中烧成。1.水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从原料粉碎、细磨、烧成、成品水泥细磨、水泥成品包装、运出等所有的设备和运输系统都产生粉尘。高温、辐射热:主要存在于烧成车间。噪声和振动:存在于整个生产过程。2.耐火材料厂生产过程原料粉碎筛分配料混料成型干燥烧成成品2.耐火材料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整个生产过程中暑3.陶瓷厂生产过程将粉碎的原料加水搅拌成可塑性的泥坯,成型后,烧成各种产品。3.陶瓷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七)纺织工业的职业危害纺织工业分类:1.棉纺织厂2.其他纺织厂(毛纺厂、麻纺厂、丝纺厂、化纤厂、玻璃纤纺厂)1.棉纺织厂生产过程原棉车间纺织车间织布车间整理车间印花车间染色车间漂炼车间整理包装1.棉纺织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1)纺织过程:粉尘:棉纺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有产生粉尘的可能,开棉、混棉、清棉过程中产生粉尘最多。高温高湿:纺织车间生产上要求一定的温湿度。温度要求在18.3℃以上,夏季太阳辐射作用加上机器运转产生的热和人体的散热,可使车间温度升高到40℃以上。1.棉纺织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1)纺织过程(续):噪声、振动:产生噪声最大的车间为织布车间,可达97~105dB,其次是细纱车间,达到90~97dB。照明问题:纺织厂需要视力紧张的工种较多,照明不足或不合理导致工人视力紧张。体力劳动强度大、不良体位、个别器官紧张。1.棉纺织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2)印染过程:高温高湿中毒:印染过程中产生有毒的染料蒸气,特别是使用苯胺染料时,可引起职业中毒及皮肤损伤。在印染配置过程中,可能引起中毒、皮炎或灼伤。2.其他纺织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职业中毒噪声粉尘四检测评价化学物质检测职业接触限值采样粉尘检测物理因素检测(一)职业接触限值1.定义2.分类3.应用(一)职业接触限值1.定义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2.分类(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2)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化学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高温作业、射频辐射、工频电场、振动、采光和照明、紫外辐射、激光、体力劳动分级和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时间有直接关系,可以理解为时间加权平均能量值。(2)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我国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电磁辐射、高温作业气象条件、高温作业分级、激光辐射、局部振动、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体力作业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紫外辐射3.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使用范围: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状况、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用于监督监测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接触物理因素职业危害状况和生产装置的泄漏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对职业接触限值的正确使用做以下6点说明:(1)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代表性采样,劳动者各时间段与对应浓度之积的总和除以8。E=ΣCiTi/8(i=1ton)E为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i为第i时间段的浓度Ti为第i时间段持续时间个体采样器采样测定的浓度,直接计算主要为防止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健康损害(2)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配合使用,当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符合要求时,仍不应超过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对职业危害因素变化幅度大的情况下,要求进行采样测定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采样15分钟。防止劳动者接触波动的高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和其它有害效应。(3)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容许浓度作业场所和地点采集的有代表性样本,不允许超过的限值。对急性毒性、刺激作用和危害性较大的有毒物质制订此标准。保护劳动者免于急性毒性和刺激作用。(4)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经皮吸收物质对标有“皮”字的有毒物质,应当防止经皮肤污染而导致的危害。应当采用个人防护措施,防止经皮肤吸收而导致的中毒。(5)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总尘与可吸入尘分别制订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PC-TWA和PC-STEL。建议尽可能进行呼吸性粉尘的评价,当不具备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条件时,可以测定总粉尘浓度。(6)正确使用职业接触限值---存在两种以上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无联合作用的资料时,分别测定浓度,与标准对比进行分析评价;当存在联合作用时,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和相同的作用。或者已知存在相加作用时,应当分别测定浓度,按照下述公式计算联合作用系数:I=C1/OEL1+C2/OEL2+…+Cn/OELnI>1超过接触限值I=1或者<1未超过接触限值存在其它联合作用模式时,尚无明文规定。(二)采样采样前准备采样方法(二)采样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2)采样仪器的准备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1.采样前准备(1)现场调查调查内容(续):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1.采样前准备(2)采样仪器的准备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和空气采样器的性能和规格,应符合GB/T17061要求。检查所用的空气收集器的空白、采样效率、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在校正时,必须串联与采样相同的空气收集器。使用定时装置控制采样时间的采样,应校正定时装置。2.采样方法(1)定点采样(2)个体采样2.采样方法(1)定点采样①采样点的选择原则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③采样时段的选择(1)定点采样①采样点的选择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1)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1)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续):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上条确定。(1)定点采样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续):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1)定点采样③采样时段的选择: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2.采样方法(2)个体采样①采样对象的选定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2)个体采样①采样对象的选定: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2)个体采样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2)个体采样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续):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不足6名劳动者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三)化学物质检测1.实验室检测2.现场检测1.实验室检测将现场采集的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1.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1)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光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2)原子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用于金属和类金属的测定。1.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续):(3)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多种离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测定。(4)电化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催化极谱法、电位溶出法)测定氟及一些金属化合物时灵敏度高。1.实验室检测优点:适用范围广,可测定各种毒物和各类样品;测定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好。1.实验室检测使用注意事项:与职业卫生标准配套的国家标准方法多是实验室检测方法,可实验室检测方法并非都是标准方法;要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控制。2.现场检测用于需要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的判断评价,例如,发生事故后的工作场所的检测,有剧毒物质存在的工作场所的常规检测等。 常用方法:检气管(气体检测管)法、气体测定仪法2.现场检测优点: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操作比较容易。2.现场检测使用注意事项:检测方法是否成为我国的标准方法,能否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主要用于事故检测和日常检测。(四)粉尘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包括:粉尘浓度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石棉纤维的测定。遵循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四)粉尘检测1.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称量法。2.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预分离-滤膜称量法。3.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5.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的测定:滤膜/相差显微镜法。(五)物理因素的检测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不同于化学性有害因素,必须使用特别的仪器,根据其有害因素的特点进行测量。1.噪声2.高温3.射频辐射4.振动5.照明1.噪声(1)测量参数。稳态及其他非脉冲噪声:A计权声级、等效声级、频谱。(2)测量仪器。作业场所噪声测量:精密声级计或0、Ⅰ型(IEC)声级计;作业场所频谱分析;倍频程滤波器。(3)测量方法及要求。详见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当噪声强度超标时,应对噪声声源进行频谱分析。2.高温(1)测量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黑球温度、定向辐射热、风速、体力劳动强度。(2)测量仪器。WBGT指数仪、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风速仪、定向辐射热计、肺通气量计。(3)测量方法及要求。详见GBZ2-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有关高温测量的规定。3.射频辐射(1)测量参数高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2)测量仪器。近区场强测量仪、微波漏能仪。(3)测量方法及要求超高频测量详见GB10437-1989《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高频测量详见GB18552-2001《作业场所高频高频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微波测量详见GB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4.振动(1)测量参数:加速度、频率。(2)测量仪器:振动测试仪。(3)测量方法及要求:局部振动的测量详见GB11523-1989《手传振动测量规范》、GB10434-1989《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有关局部振动测量的规定。全身振动的测量详见GB/T13441-1992《人体全身振动》中有关全身振动测量的规定。5.照明(1)测量参数:照度、均匀度。(2)测量仪器:照度计。(3)测量方法及要求:照明的测量详见GB5700-19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职业危害防护对策的基本要求各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五工程防护(一)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的基本要求(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2)尽可能消除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3)控制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并使之降低在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之内。(二)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1.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级顺序选择:直接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当具有职业危害防护性能。间接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警示性职业危害防护技术措施: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示等措施。安全卫生规程、教育、培训和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二)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2.基本要求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个体防护(二)选择防护措施的原则3.职业危害防护对策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卫生辅助用室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三)各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1.粉尘2.毒物3.噪声4.振动5.射频电磁场6.电离辐射7.紫外辐射8.不良气候因素各职业危害因素1.粉尘控制措施技术措施组织管理措施卫生保健措施1.粉尘控制措施(1)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产尘作业和操作,目的是消灭或减少生产性粉尘的产生、逸散,以及尽可能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①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②湿式作业③密闭、吸风、除尘(1)粉尘技术措施①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应从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择,以及产尘机械在出厂前就应有达到防尘要求的设备等各个环节作起。如采用封闭式风力管道运输,负压吸砂等消除粉尘飞扬,用无矽物质代替石英,以铁丸喷砂代替石英喷砂等。(1)粉尘技术措施②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例如,矿山的湿式凿岩、冲刷巷道、净化进风等,石英、矿石等的湿式粉碎或喷雾洒水,玻璃陶瓷业的湿式拌料,铸造业的湿砂造型、湿式开箱清砂、化学清砂等。(1)粉尘技术措施③密闭、吸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凡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均应尽可能密闭,并用局部机械吸风,使密闭设备内保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逸。抽出的含尘空气必须经过除尘净化处理,才能排出,避免污染大气。(2)粉尘组织管理措施加强组织管理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①加强领导②加强防尘教育③加强维护管理(2)粉尘组织管理措施①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把防尘工作作为大事来抓,并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三同时”(防尘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防尘工作)。粉尘作业较多的厂矿要指定一名领导干部分管防尘工作;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制定防尘 工作计划 幼儿园家访工作计划关于小学学校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中职财务部门工作计划下载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大型厂矿应设有专职测尘人员,定时定点测尘,并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2)粉尘组织管理措施②加强防尘教育做好防尘的宣传教育工作,从领导到广大职工,让大家都能了解粉尘的危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防尘工作。③加强维护管理防尘设施投入使用后,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维修。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和操作制度。(3)粉尘卫生保健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属于预防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属于辅助措施,但仍占有重要地位。①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②就业前及定期体检③保护尘肺患者(3)粉尘卫生保健措施①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在生产现场条件受限制,粉尘浓度暂不能达到卫生标准时,可佩戴防尘口罩,作为辅助措施(防尘口罩要滤尘率、透气率高,重量轻,不影响工人视野及操作)。有时还可佩用送风式防尘头盔等密闭式个人防护用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此外应注意营养和个人卫生习惯。(3)粉尘卫生保健措施②就业前及定期体检对新从事粉尘作业工人,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目的主要是发现粉尘作业就业禁忌症及作为健康资料。定期体检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粉尘对健康的损害,发现有不宜从事粉尘作业的疾病时,及时调离。③保护尘肺患者能得到合适的安排,享受国家政策允许的应有待遇,对其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妥善安置。2.毒物控制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卫生保健措施(1)毒物技术措施①改革工艺②密闭与通风排毒(1)毒物技术措施①改革工艺改革工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首要措施,它可以根本上消除毒物的危害。用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电脑控制。(1)毒物技术措施②密闭与通风排毒密闭为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外逸,关键在于设备的密闭。通风排毒自然通风——凡工艺上无恒温恒湿要求的,均可采用自然通风,如厂房设置天窗、敞开式厂房、框架式厂房等。机械通风排毒——常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2)毒物管理措施①坚持三同时原则②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③认真操作和维修④减少接触时间(2)毒物管理措施①坚持三同时原则厂房建筑布局不但要满足生产工艺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物逸散作业,应单独设置厂房,以避免相互影响。②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但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地方、行业职业卫生方针、政策、法律、规范,还应根据本行业、本车间的特点,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2)毒物管理措施③认真操作与维修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和避免错误操作可以防止许多中毒事故发生。④减少接触时间毒物进入体内的量随接触时间增加而增多,减少接触时间有利于控制中毒的发生。进入高浓度现场抢修或处理事故时,停留时间越短越好,可采取轮流作业。(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①个体防护②个人卫生③合理膳食④增强体质⑤职业健康体检⑥接触控制(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①个体防护应根据工作场所存在毒物的种类、浓度(剂量)情况选择适合的呼吸防护器材。②个人卫生有毒物质的车间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严禁在有毒有害岗位进食、吸烟。③合理膳食在保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选择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加以补充。(3)毒物卫生保健措施④增强体质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⑤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定期、离岗时和应急健康体检。⑥接触控制接触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监测,它分为区域(车间、岗位)定点监测、个体监测和生物监测。3.噪声控制措施技术控制个人防护医学监护(1)噪声技术控制①控制噪声源噪声源的控制应采取最根本、最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通过工艺改革,机械结构改造,隔声、控制设备振动等措施来实现。②控制噪声的传播吸声:利用多孔吸声材料进行吸声。隔声:安装多层玻璃窗。消声:根据吸声反射、干涉等原理设计消声部件。防振动:如加大空气压缩机的机座重量。(2)噪声个人防护正确使用和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要合理选择和利用个人防护器材,如耳塞、耳罩、防噪声头盔等。(3)噪声的医学监护认真做好就业前健康体检,严格控制职业禁忌。对已经从业人员要定期健康体检,对发现有明显听力影响者,要及时调离噪声作业环境。对高频段(3~6kHz)听力下降30dB(A)者,列为重点观察对象,并采取保护措施。除此之外,必须合理安排作息之间。4.振动控制措施技术控制管理措施卫生保健措施(1)振动技术控制①改革工艺,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如用化学除锈剂代替强烈振动的机械除锈工艺,用液压焊接、粘接代替铆接等,都可明显减少振动。②改进风动工具采取减振措施,设计自动、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③采取由隔振措施压缩机与楼板接触处,用橡胶垫等隔振材料,减少振动。(2)振动控制的管理措施减少接触时间:轮流作业增加工间休息时间(3)振动的卫生保健措施①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减振手套和防寒服休息时用40~60℃热水浸泡手,每次10min左右给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饮食②就业前和就业后定期体格检查凡是不适合从事振动作业的人,要妥善安排其他工作。5.射频电磁场控制措施(1)屏蔽(2)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3)吸收(4)个体防护5.射频电磁场控制措施(1)屏蔽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里,防止其扩散。电场屏蔽——利用金属板或金属网等良性导体,或导电性能好的金属组成的屏蔽体,使辐射电磁波引起电磁感应,通过地线流入大地。磁场屏蔽——利用磁导率高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铝,封闭磁力线。5.射频电磁场控制措施(2)远距离控制和自动化作业根据射频电磁场,场强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的原理,进行
本文档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旋律
几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财务主管一职!精通各种财务管理软件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8-05-31
浏览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