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德经原译文

道德经原译文

举报
开通vip

道德经原译文 《道德经》译文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 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 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 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 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 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 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

道德经原译文
《道德经》译文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恒道。名,可 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 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 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 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 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 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 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 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 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 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 体之道为依据。 《道德经》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 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 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 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 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 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 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万物生长不会逆 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 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 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 “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 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道德经》之三章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 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 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 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 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 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 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 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 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 ,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 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 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 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道德经》之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 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 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 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 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 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 。它是最公正 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 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 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 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 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 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道德经》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mond 高亮 mond 高亮 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 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 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天 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 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 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 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 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 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 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 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 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了这个意思。 《道德经》之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 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渊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 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 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 不能娴熟 。 ——神与道事密切相连,都属于抽象的运动形式,所谓 变化莫测之谓神,表明同属一种抽象的运动。可见图像对神 mond 高亮 的描述 http://az.h52.com/userpage/1443/image/1443200562319 5025.Jpg 《道德经》之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 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 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 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 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 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 我”,故能成就“大我”。 《道德经》之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 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 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 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 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 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 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 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 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 前的得失,他们平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 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 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 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 国。 《道德经》之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 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 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 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 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 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 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平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 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 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 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 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道德经》之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 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 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 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 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分离,这是因为现实行为与思 维有时总是会背道而驰。一味崇尚阴柔,也不可像婴儿一样 软弱。即便人类的理论成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现实中还 是可能出现问题。爱民与治国的关系要处理好需要智慧。自 然之理就在于一开一合的对立之中,不能光强调“阴”的一 个方面。要深谙这些道理,就需要知识与智慧。要根据这些 道理生发出应对方略,不断地积累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所生发出的应对方 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旦成为经验,它可以 长久应用,但也不能一成不变。 这就是与自然相呼应的深 奥的智慧学问。 《道德经》之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共同围绕一个轮轴,光看一个车轮 ,它亳 无用处,一旦组合成车,它又有极大用途。一堆粘土孤立看 来,毫无价值,但烧制成器皿,又能显现它的价值。就是摆 在一边的门和窗,不将它们用于房屋建造,也是废物一堆。 因此,客观物质总有其利用价值,就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事 物,也可以化无用为有用。 《道德经》之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 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能使人眼花缭乱,变幻的音乐能使人沉迷, 美味佳肴能使人对食物越来越挑剔,驰骋狩猎等娱乐活动能 使人放荡不羁,让世人追求奢华,就会妨碍正常的管理。总 之,有得必有失。因此,圣人重在心灵的感悟,不去追求表 面的奢华。所以,为人处世要懂得取与舍的关系,得到这一 方面,必然失去另一方面。 《道德经》之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 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 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 下,若可托天下。 得宠和受辱都好象会让你震惊,对待遭受患难的态度, 贵在对你自身范畴的理解。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宠总 是在你原有地位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得到的,得到提升自然会 惊喜,当遭受贬斥、地位降低又会惊慌失措。这即是宠辱若 惊的含义。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我们之所以遭受大的 灾祸,就在于我们存在自身的观念,如若达到忘我的程度, 就无所谓灾难可言。因此,最高的境界是将自身融于天下之 中,也好像可以将自身寄托于天下,总之,要懂得超越自我, 关爱自我,就得以天下为本,自身也好像可以寄托于天下。 《道德经》之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 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 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 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这个东西,你好象看得到,又好象看不到,这就称之 为“微”,你好象听得到,又好象听不到,这就称之为“希”, 你好象抓得到,又好象看抓不到,这就称之为"夷" 。这三 个方面不可能实现完美的论证,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既 存在于事物的表面,却又不清楚明彻,又蕴含在事物的里面, 但似乎能明察。它们就像一根由若于股结起来的绳子,每一 小股你无法给它命名。虽然奥妙莫测,但它们同归于物体之 中。因此,称它们为无形态的存在,无物质的现象,恍恍惚 惚,似有似无。既看不到开端,也不知其结尾,但它们却遵 循着恒古不变的自然法则,驾驭着现实世界,它能明白物质 的开端与结尾。这即是道的秩序和本质。 《道德经》之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 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 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那些善于研究自然法则的圣人,能够从一般现象的 微妙处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段人不可认识的境 界。正由于难以认识,因而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有时像冬 天涉水过河,犹豫不决;有时像担心四邻起祸,畏首畏尾; 有时相当拘谨,好象做客一样;有时过分执着,好象一名纯 朴而不能开窍之人;有时认识太空泛,如同山谷一般空荡; 有时糊涂茫然,如同浑浊的污水一样。哪一个先贤能因为糊 涂就停止研究的呢?他们总是能安静下来化浊为清。谁又能 保证这种理论认识长久立于世、不会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呢? 他们总是能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观,逐步进入新的领 域研究。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的人,才能逐渐得到知识的 升华。 只有保持这种永不自满的心态,就能化糊涂为明白, 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道德经》之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 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 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 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要实现抽象的道理研究,使之达到高层境界,就得从事 物的静态方面去探讨。我总是通过观察万物的过去,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生长繁衍规律,纷繁万物各自的生长规律,均可以追索到 它的最初阶段。而这一研究本源的过程,则是用静态方法研 究的过程。回复到当初的静,也就是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 研究,回到对万物生长运势的研究,则是一种常理(自然界 的总法则) 的研究,懂得了常理,也就使人明智了。若不明 常理,愚蠢蛮干,就会自尝恶果。一旦明白了常理,就可将 常理容纳于各类事物之中,而这一过程又是由个别到一般的 推演过程。这种普遍的法则又正是治天下的王道法则,而这 些王道法则又是自然界的法则,这种自然界的法则就是道。 道的理论是永恒的,即便人的躯体不复存在,所总结出的道 理是会流传于世的,它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道德经》之十七章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对高深的理论研究有几种态度:最高的境界是,不要认 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它只过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罢了;其次是 对它顶礼膜拜;再其次是畏惧它;第四类是不相信他,甚至 侮辱它。还有的是相信这一说法,但依据又不足,有的人则 是完全不信那一套。有的人认为这里面藴含着深奥的、极有 价值的理论。总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个人事业上 有所成就时, 连一般百姓都认为这是我自然而然的奋斗结 果,与这高深的道理毫无关系 。 《道德经》之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有失必有得也是自然界的对立法则:废弃了自然法则的 研究,就会有仁义的产生;一旦弘扬了人类的智能,虚伪狡 诈也会随之产生;正由于存在六亲之间关系不融洽的现象, 才产生了尊老爱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心;正是因为有国 家的混乱,才产生了忠贞守节之臣。 《道德经》之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 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 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灭绝了圣人抛却了智能,对于民众而言则大有裨益,这 是因为由圣人所出的对策都是为君主之治服务的;圣人灭绝 了仁义,百姓自然会恢复仁慈之心,这是因为管理得越死, 民众中就不敢有尔虞我诈的现象;禁绝了机巧制作,抛弃了 贪图思念,就不会出现盗窃现象。仅仅有这三个方面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条文还不行,还得要有以下条件:要让民众所触及的现实是 原始的,让他们固守一种朴实心理,削弱他们的贪欲之心, 禁止他们求学,避免他们因不能满足欲望而带来的忧虑。 《道德经》之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 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 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 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众人 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一味顺从与相互抵触,其间的差距又有多大呢?美好与 丑恶又相差多大的距离呢?只要众人回避的,你也就不得不 惧怕。大千世界这种现象总不会终止。纷繁复杂的芸芸众生 中,有的一生像蹲在牢圈中的畜生一样,不思考任何理论问 题,还自鸣得意,有的则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而我呢,还 是孤独地等待未来的运气,这种好运我还非常茫然,就像婴 儿尚未成长为孩童一样。现在研究自然法则已经使我精疲力 竭,尽管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但似乎没有君王来器重我, 让我找到一个好归宿。一般人总是心满意足,而我却茫然若 失。我真是太蠢了!太糊涂了!一般人都明智,我却围绕着 这些学术不能自拔,一般人能看破红尘,我却为此而闷闷不 乐。一般人都有所依靠,我却像顽石一般,好象还显几份鄙 俗之气。其实,我的心灵就像大海一样辽阔、明净、沸腾, 任凭多大的风浪,我也决不退缩。我就是有别于他人,将研 究天地之道作为我最佳的精神食粮。 《道德经》之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 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 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聪明所表现出的与自然相呼应的悟性和理智得归结于 顺从"道"这一自然规律。道产生万物总让人琢磨不透。琢磨 不透的原因就在于它既有由阴阳构成的大象,又存在有形的 物质。深奥中包含着客观性,客观中又包含着人类对它的追 求。从古到今,尽管存在不同认识的若干学说,但“道”这 一名称始终未变。我正是凭借这诸多资料来分辨先师们的理 论。我为什么能了解先师们的理论谁是谁非呢?就凭他们留 传下来的学说和我前面所提到的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 《道德经》之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 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 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 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有 弯曲就会有圆满(委曲求全),有歪斜就会有端正,有凹陷就 会有充盈,有陈旧就会有崭新替代,某方面获得少,另一方 面就会有所得,某方面获得多,另一方面就会使你困惑。因 此,圣人总是执着地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 理论 准则 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租赁准则应用指南下载 。不老是光顾自己,因而明智;不自以为是,因而 开明;不妄自菲薄,因而能取得成功;不骄傲自大,因而有 长进。只要你不同别人争权夺利,天下人自然不会同你较劲。 古训所谓委曲求全,难道是一句虚托之语吗?正是这种诚意 的委曲,才获得了全的效果。 《道德经》之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 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 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天)者, 同于失(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 之;同于失(天)者,失(天)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焉。 人生最稀贵的是要顺其自然 。这是因为狂风不可能刮 一个早晨,暴雨也不可能下一整天,谁能做到永远属于你这 一方面呢? 天地间的自然现象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是人类 呢?因此,从事自然规律之道研究的人专门与道的研究捆在 一起,研究与天的悟性和理性相一致的人就专门研究悟性和 理性的贯通,而研究天文的人,就专门研究天文。总之,他 们能顺其自然,正是由于他们明白这些道理, 才可能在各 自的研究领域有所成就。对这些道理,有人相信,有人模棱 两可,有人则完全不信。 《道德经》之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 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踮起脚虽然能高一些,但不可久立;跨大步虽然走得快 些,但不可远行;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虽然能增强自信,但 并不是开明的表现;自以为是,不愿接受别人意见,虽然显 得有主见,但不能接纳雅言,易固步自封;只看到自己的缺 点,虽然有自知之明,是谦逊的表现,但不能取得大的成就; 过分谨慎,缺乏判断力,虽然能防患未然,但事业难以有长 进、提高。那些行为符合自然法则的人,他们认为多余的粮 食都是一种累赘,个别人甚至厌恶这些多余的身外之物。因 此,了解自然法则的有道之士,他们也从不注重这些财物, 只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这正是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道德经》之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 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 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 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所处的天地在形成万物之前,构成的物质是模糊不 清的——它没有如此众多的物质形式。那时是寂寥的——没 有大地上的众多生命形式,这些物质是相对独立的,也是永 恒的。它们始终作一些周期性的循环运动,凭借这一推测可 以认为,它们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天地的本源。我不知道这 种原始天体该如何称呼,干脆将这一形成过程叫做“道”, 勉强将其名称取作“大”。所谓“大” ,就是指已消逝的过 去,所谓“逝” ,是指在时空上离我们相当遥远,而遥远 的事物总是会一反原有的形态,产生新的物质形式。因此, 整个宇宙中有“四大” :道大——道这种自然规律无处不 遵循;地大——它形成了无数门类的物质形式;天大——它 的阳光雨露滋养了万物;人亦大——人类又能认识自然规 律,是其它生命形式无法企及的。我们所处的区域中有“四 大”,而人类就是其中之一。人类的形成要以大地为法则, 大地上万物又要以天上的阳光雨露为法则,而天上的阳光雨 露的形成又要以道为法则,道又是以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为准 绳。 《道德经》之二十六章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 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重得以轻为基础, 奋斗不息的精神要以相应的稳定为 根据。正是由于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故圣人们终生不离开对 自然道理这一伟大事业的追求,他们就是以静的态度来实现 人生的自我价值。即便有荣华富贵的引诱,他们也毫不动心, 过着超然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什么开明的君主在天下人 面前以卑微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用谦逊的名称来称谓自 己,用较节俭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自己,以“无为” 的观念 来约束自己?这是因为他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若轻视民 众,就会失去当国君的基础,过分追求个人的辉煌——金钱 的、政治的,就会失去君位。 《道德经》之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无辙迹;善言, 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 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是谓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走路的人,走起路来总是不声不响;擅长言辞的人, 说起话来无懈可击;善于算术的人,计算起来,用不着算盘 之类的工具;擅长做锁的人,没有哪一把锁不能打开。人总 是以特有的本领呈现出来,社会也需要各类贤才,缺一不可。 正是这样,圣人常常只能拯救人的灵魂,所以他们的理论对 任何人都有价值,他们常常能拯救物质,所以对万物都有保 护作用。这就是所谓依照自己的特长行事。由于人不可能面 面俱到,所以太善良的人,对学生不会严格,因而不利于当 老师,而对别人要求严格的人,就具备为人之师的必要素质。 我们不要过分看重具有为师的能力的人,也不要过分喜爱具 有某一资质的人,各自的特长,对社会各有其用。即便是一 名智商极高的人,在其它领域他也存在大惑不解的地方。这 一认识是极为关键的。 《道德经》之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 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 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 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 官长。故大制无割。 能明白雄与雌这一相互依存的对立关系,就为掌握天下 规律提供了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具备与天贯通的悟性 和理性,就能化复杂为简单。能明白黑与白这一对立关系, 也就明白天地运动的基本模式,有了这一基础,就意味着具 备足够的天地悟性。明白了荣和辱这一对立关系,,也就能 明白人类社会生活中基本规律,就能常常保持理性,就能达 到知足常乐的境界,自然能使自己心地纯朴,不想入非非。 如若人类的纯朴消失,就会永不满足现状,就会有新的发明 创造;圣人的纯朴消失,就会增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就 可以当官。可见,一种完善的社会体制,两种完全背离的对 立观都需要。 《道德经》之二十九章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 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 甚,去奢,去泰。 当伟人们想夺取政权而担当起如此重大的责任,我看来 他们是受到使命感的驱使而不得已而为之。天下的神灵和供 奉神灵的器物本是最为神圣的,但这些伟人不会去利用它们 来成就伟业,若去相信神买灵之类,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 反而导致伟业的失败,若拿着那些神器,以为它法力无边, 同样会功亏一篑 。天下之物有时可助你行动,有时又会成 为一个累赘;有时可鼓气,有时可泄气;有时可使你强悍, 有时可使你消沉;有时可以协助你,有时可以摧毁你。在这 一场合有用,在另一场合就无用。因此,圣人总是尽力避兔 过度,尽力避免奢侈,尽力避免安泰。 《道德经》之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 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 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 已。 凭借道这一自然总规律来协助一国之君的人,不会倚仗 军队来称霸天下,只会同邻邦建立友好的交往。由于军费开 支宠大,整日又只关注战事,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 战争之后,必然会出现饿殍遍野的凶灾之年。最恰当的建军 原则是:只有具备防御效果就可以了,决不能凭借军队来显 示自身的强大。具备防御能力就没有必要去炫耀武力,也用 不着去侵略他国,更不要骄傲自大,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 可使用,具备防御能力就不要搞军事扩张。事物发展一旦达 到旺盛的极限,就会加速自己的死亡,这即是所谓“不道” 的体现。事物的消亡本是必然规律,这里所说的“不道”是 指恶性结果提前到达 。 《道德经》之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 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 者非君子之器。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 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 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 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兵器属不吉祥器械,几乎每一种生命都厌恶它,所以懂 得自然法则之道的人不以它为伴。有远大抱负的君子对待兵 器的态度有两种:当安居乐业时,将它放在次要位置,一旦 爆发战争,又把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们是不祥之 物 ,在万不得已的时才去利用它,他们愿意过着恬静、安 然的生活。即便战胜了,也认为不是一件好事。而那些赞美 战争、喜爱战争的人,其实是以杀人为乐的人。那些以杀人 为乐的战争狂,决不可能得逞于天下。应把吉利的事情看得 寻常些,对凶恶的事看要考虑多一些。指挥战争的将领应把 功名的事情看得寻常些,统摄将领的帝王把战争所带来的后 果看得非常重要,说是把战争视为一场葬礼:当战争中死伤 惨重时,能亲自参加一些葬礼,当战争赢得了胜利时,还是 以举行丧礼的方式来对待。 《道德经》之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 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 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由于道是一种抽象的自然规律,它看不见,也摸不着, 总不知道给它一个什么名称为好。它纯粹又摸不着,但天下 无不在它的掌握之中。王侯们一旦能遵循道的规律,那么, 各类生灵将会臣服于你。天地若能遵循道的规律,那么,它 们就会相互交融,降下适宜的雨露。民众若能遵循道的规律, 也用不着法令之类,会自动达到一种均衡。始创各类法律制 度,各自都有一个名称。一旦具备各类名目,就会明白哪些 属禁止范围的,就会避免违法的危险。各类法律制度就如同 自然之道,是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也像百川归大海一样, 行动上能寻找一个正确方向。 《道德经》之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 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别人的行为和心理的人,是一个具有洞察力的智 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明智的表现;能战胜 别人,他必然有大力气;永不满足已有的业绩,能战胜自己 的自满、畏怯心态,必然是一个好强的人;能知足的人,他 总觉眼下的生活已经心满意足了;对事业追求不止,是具有 远大理想的表现;具备赖以安身立命的长处,他的寿命也必 然长久;那些死了还不会被别人忘怀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道德经》之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最为博大的自然规律,它广泛地渗透在天地万物之中, 既可主宰万物,又可协助万物。万物正是倚仗着道的法则赖 以生存发展,虽然它造就了万物,但人类从不说它是客观的 实在。它给万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但它从不把这一点当作主 要的因素,可以说,它是对自身地位的弱化;尽管万物都要 归属于道这一法则,然而它又不把这一点当作主要的因素, 可以说,它的胸怀非常博大。正是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 所以能高居主宰地位。 《道德经》之三十五章 原文:执大象,天下往,往而 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若所有人能把握天下总体的阴阳大象规律,天下人在行 动中就不会有什么灾害,自然过着安逸平稳的日子,能非常 情愿地做到相互周济,过往的客人也有了着落。自然规律之 道,说起来枯燥无味,因为它既看不到,也听不到,用也用 不完 。 《道德经》之三十六章 原文: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 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想要合拢,那么原来必定是张开的;想要将其削弱,那 么原来必定是强盛的;想要将其废除,那么原来必定是已推 行的;想要将其取来,那么原来必定是给予的。这就可称之 为略微明白一些道理。天下万物总是通过内在的柔弱来支配 表面的刚强。鱼不可能离开有水的深渊,国家的武器也不能 随便炫耀。 《道德经》之三十七章 原文: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 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 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由自然法则所形成的道,常常没有名称可言。侯王们若 能把握这一自然法则,万物就会变化成天下有用之物。若某 一事物发展过旺盛,就淡化它的名位设法稳定它,一旦淡化 了它的名位,该事物就不会再有大的发展。对人而言,没有 大的发展欲望,就会达到世界的安宁,天下就会正常。 《道德经》之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 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 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 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 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有与天地相沟通的杰出悟性和理智的聪明人不会是 一个全才,因而能达到某一方面与天地沟通的境界 ;缺乏 与天地沟通能力的人以为自己了不起,因而没有悟性。 具 有与天地相沟通的杰出悟性和理智的聪明人,总以为目前的 作为不大,因而把眼前的作为视为无为;缺乏悟性和理智的 低能儿,本来没有什么作为,却认为自己大有作为。具有博 大仁爱之心的人总是将仁爱尽情发挥,因而把眼下所施之仁 不视为极限;具有最大忠义之举的人总认为自己竭尽能力, 因而把自身的义举视为最高境界;最讲究礼仪的人总以为自 身为人处世很有一套,就捋起手臂扬了出去--去你的吧,我 才不听你那一套 。(其实又是一种非礼之举)。所以不循规 蹈矩的人隐藏在内心的是高智慧,没有什么智慧的人才会产 生善良仁爱之心,没有博爱思想的人才会产生忠义之举,没 有忠义的人,才会表现出圆滑世故的所谓礼节来,过分追求 礼节的人,其实是不忠诚、不守信用的人,也是滋生动乱的 罪魁祸首。自以为对未来、对世界认识透彻的人,不过是了 解了自然规律中的一些表面现象,这种盲目自信,其实是愚 蠢的表现。所以,真正的有志之士,宁愿把问题看得复杂些, 深邃些,也决不将问题简单化,宁愿追求客观的实际,也决 不华而不实。因此,为人处世总只能抛弃一方面,来获得另 一方面。 《道德经》之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 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 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 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 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 「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 欲禄禄如玉,珞珞如石。 从以往的现象分析,二者之中只可能得到一个方面:苍 天得到了清朗的一面,大地得到了宁静的一面,神灵得到了 灵应的一面,谷物得到了饱满的一面,侯王得到了倡导正义 的一面。天地万物之所以致力于一个方面,是因为:苍天不 清朗将可能崩裂,大地不宁静,将可能不会孕育万物,形成 荒芜的死土,神灵缺乏灵应,水可能就会消失,谷物长不饱 满,粮仓就可能空竭。侯王不为天下倡导正义,就可能会垮 台。因此,贵总是以贱为基础 ,高总是以低为基础。正是 由于这一原因,故侯王自称为孤、寡或不谷,这不是以低贱 为根本吗?其实不是。当达到很多人赞誉的目的时,不要以 此为自豪。正是这样,故不希望自己像一块美玉一样中看不 中用,也不希望自己像一块顽石不可雕琢。 《道德经》之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呈正负相反运行的就是道的运行规律。正是利用正反向 的虚无的道来达到把握自然界的法则。天下万物均是从另一 具象之有演变而来,这些具象事物之所以能演变为新的物 质,又是由于有事物抽象性一面的作用。 《道德经》之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 且善成。 最聪明的人听到这些自然法则后,能尽力去遵循;普通 人听到这些自然法则后,则是半信半疑;愚顽之人听到这些 自然法则后,总是嗤之以鼻。如果这种人不嘲笑的话,就够 不上是高深的"道"了。所以创立这门学说的人认为:"具有 高智商的人,反而有点糊涂;那些想在自然法则上有所长进 的人,反而有点畏缩不前;将这种道视为一钱不值的人,他 们自身也是一钱不值。具有与天地相融通的高度悟性的人, 就如同山谷一般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但知识面又太窄。最 洁净的物质表面虽然好看,但极易弄脏,具有广博融通能力 的人又似乎不深厚,具有某种感应能力的人又恰似一个小 偷,总是暗中算计别人,不善于运用智慧的人虽然纯朴,但 又好象是人类的一种别支。" 最方正的东西就没有角落可 躲。做一个大物件,耗费的时间必然长,声音宏亮的人,音 虽传得远,但音的频率又不够,由阴阳组成的大象虽然有普 遍意义,但它又缺乏具体的形象,自然法则指导下的运行之 "道" 虽隐藏于万物之中,但万物又不以它来命名。只有"道 " 才存在一个完美的开始和完美的结果。 《道德经》之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 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 将以为教父。 是道这一自然法则使人类认识到了象征整体的数理 “一”,这一整体“一”又分成运动关系的阴阳“二”,由阴 阳的合并又组成了静止空间“三”的认识。由这三者形成的 自然规律演化了大地上的万物。万物总是包含着抽象的阴和 具象的阳两方面,它们依靠微小的气体达到阴阳的协调。人 类所厌恶的,莫过于孤寡和贫困,然而王侯总是用孤、寡和 不谷来称谓自己,究其原因,万物的发展规律或许是只有先 损才后有益,或许是先得益而后遭损。前辈教导我的,我也 将教导晚辈: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其英名将长存于 世。我将把这句话视为施教的最高宗旨。 《道德经》之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 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 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运用天下最柔弱的自然法则,可以驰骋于极强大的国 家,凭借这一点,可以无处不达,无孔不入 。所以我明白 了研究无为之道有多么大的益处。(懂得了道这一自然法则) ,不用教育也可达到教化的功效。无为之道的益处,天下 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达到这种境界。 《道德经》之四十四章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 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 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哪个最可爱?生命与财产哪个最重要?得 与失哪个害处最大?过分地爱恋某一方面,必然会耗费大量 的精力与财力,过多地聚敛财富,必然导致大量地丧失。懂 得满足的人就不会以现状为羞耻,明白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 带来危险,就可长存于世。 《道德经》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 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凡有大成就的人,好象在某些方面总有不足之处,(正 是这一得一失,才使其作用相互弥补,整体上) 不至于衰竭; 充盈的物质好象总是从空虚开始,(正是这一虚一实相互转 变,) 才使整体上用之不尽。有笔直似乎就有弯曲,有灵巧 似乎就有笨拙,存在能言善辩,就好象总有笨嘴拙舌。善于 运动的人能战胜寒冷,善于守静的人能战胜酷热,(心静自 然凉) 。明白了静能胜热的道理,就能为治理天下找到一条 正确的途径。 《道德经》之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世界各国如若遵循了道这一自然法则的话,那么奔驰于 沙场的战马也会回来耕地。世界如若违背了道这一自然法则 的话,那么兵马就会在市郊出现。最大的祸根莫过于不知满 足,最大的灾难莫过于贪得无厌。可见,懂得了满足就会心 满意足,也就会经常获得心理满足。 《道德经》之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 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真正有能耐的人,能做到) 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不看窗外的世界,可明自然之理。走得越远,了解得反而越 少。因此,圣人不远行却能心知天下事,没看过的事物也能 把握它的规律,不用自己动手却能将事情办成功。 《道德经》之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从事学问研究的人越多,作为道这一自然法则就会超越 (损)得越多,当超越达到极限时,(就会带来一些与之相反 的规律) ,同样可认识另一无为的境界,当达到新的无为的 境界时,又会产生新的作为。夺取天下的人常常是觉得办起 事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等到认为自己有做不完事的时候, 又不够夺取天下的资格。 《道德经》之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 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 心,圣人皆孩之。 圣人常常没有个人的意志和恩怨,他们总是把百姓的意 志视为自己的意志。对于善良的人,我们能报之以善良,对 于不善良的人,我们也能报之以善良,这才得到了真正的善 良。我能相信的,我也信,我不能相信的,我也能相信,这 才得到了真正的信。圣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能与整个世界同 呼吸,与整个世界的意志融为一体。百姓都能倾听圣人的教 诲,而圣人总是认为自己像孩童一样无知。 《道德经》之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 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 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 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 故?以其无死地。 人总离不开由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能生存下来的只有 三成,中途夭折的人也有三成,为求生奔波而死的人也有三 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珍爱生命的意识非常强 烈。据我所知,那些不被死亡所震慑的人,他们行走于山林 之间不会受到虎豹的攻击,加入部队不披戴铠甲,甚至不带 防御武器,(有些人也不会罹难)。仿佛野兽的尖角不会去斗 他们,老虎的利爪对他们也无济于事,身上也没有刀枪可容 的地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把死当作 一回事。 《道德经》之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 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是道演化了万物,是天地的灵气积畜了人类的精神财 富,是物体表现了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是器物构成了各种不 同的功用。由此而推,世间万事万物无不遵循道的法则而崇 尚天地赋予的灵气。万物对道的法则和天地灵气的崇尚,不 是出于一种命令,而是自然界的本性所然。按此理推,既然 是道生化了万物,人类智慧又能不断积累,不断丰富,那么, 长此以往地不断升华,又不断产生一些与之相对立的学说, 并对这些"异端邪说"采取保护, 最终可认识一切事物的规 律。智慧随从人类的生命而来,但它又不是客观的实在,它 大有作为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它(不能光想不动) ,它所带来 的成果可长存于世,但又不能支配人生(支配人生的是自然 法则下的道) ,这即是所谓玄妙的依赖与天地灵气的智慧。 《道德经》之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 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棘)。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 习常。 天下总有一个开端,我把道作为形成天下万物的原因。 既然已经找到原因,就可以知道其结果;既然明白了结果, 就可以反推其原因。要达到这一境界,还得终身为之奋斗不 息。如若封闭了自己的思路,就如同将自己关闭在门户之中, 这样的人终身用不着勤恳(勤恳也无用);只有开扩自己的思 路,才能完成自己的事业,这样的人就得始终不畏荆棘,勇 往直前。见到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能将这种现象弄个透彻。 能始终看到自己柔弱一面,也就是达到强大的条件。善于运 用身边的阴阳光影变化返回到对“道”的研究,才会对道有 所明晰。一旦觉得没有留下任何再可研究的方面,那就等于 毁灭了自己。 这就是所谓遵循了最基本的常理。 《道德经》之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 道,唯施(同迤)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 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 竽。非道也哉! 假使我这一介凡夫有一点能力,我将始终将道德的研究 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偏离了自然法则的研究,才是我 最怕的。一条大路本来相当平坦,但一些人总喜欢走小路。 朝廷本有良好的规章,但田地却是一片荒芜;国库中本来空 空如也,然而一些政客却打扮得极其华贵;身上本来带着利 剑的武士,却厌起饮食来了;百姓本来丰衣足食,却偏偏有 些人又偷起了享玩之物。这些现象并不是自然法则下的产 物。 《道德经》之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 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 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 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 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于创立伟业的志士,其意志坚韧不拔,善性交的人, 兴奋时间长,后嗣的烟火就会不断。人由天地秉承下来的悟 性受之个人,这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这种悟性受益于家庭才 显得略有余地,悟性受益于乡里,才会显得上升,悟性受益 于邦国,才会显得丰盈,悟性受益于天下,才显得博大。所 以智慧表现为多种目标和多个层面:有以自身为目的的,则 着眼于自己,有以家庭为目的的则着眼于家庭,还有为乡里 的,有为国家的,有为天下的。我为什么明白天下之理而一 般人不行呢?就在于以上原因(言外之意是,我有杰出的智 慧和远大的目标) 。 《道德经》之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 牡之合而竣(血字旁)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 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 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具有先天智慧的人物,好比子宫中的婴儿,需要倍加庇 护,才不会遭到毒虫的叮咬,猛兽的侵袭和鸷鸟的搏击。虽 然筋骨还很柔弱,但拳头却能握得紧。虽然还不知道两性的 媾合是怎么回事时,但生殖器就自然会脖起来。虽然整天哭 个不停,但声音不会嘶哑。这些均是人体和谐的本能反应。 自然界相协和的原理,就叫做基本的常理,了解了一些普遍 的常理,就可以说是明智人。有益于人类生存的称之为吉祥, 能用意志支配行动的人,就称之为强者。万物发育到最旺盛 时,就会走向衰老,好象是违背了道的无限性法则,但这种 现象已经很早了。 《道德经》之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 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 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一旦有了某一领域的知识,他不会到外面随便张扬,那 些喜欢抛头露面的又没什么真才实学。如若封闭了自己的思 路,就如同将自己关闭在门户之中;挫败对手的锐气与分道 扬镳也是相仿的;能协调阴阳之光与同流合污也没有本质的 区别。这即是所谓深奥的“相同” 原理。所以,当得不到 某一事物时,总是采取与之相对立的方式:或亲近,或疏远, 或过分褒扬,或大肆贬斥。总之,能采取灵活应变手法是天 下最高的理想境地。 《道德经》之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 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 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治理国家要倚仗正义,用兵打仗依靠出奇制胜,要夺取 天下,必须觉得原来无事可做(得心应手) 。我为什么知道 这些最寻常的道理呢?就根据我的这些哲学思想。天下禁忌 的方面越多,民众就越贫困。民众一旦有了很多致命武器, 国君必然昏庸无能。民众中有能力、有智慧的人越多,新奇 的创造发明就会兴起。国家的法律日渐周祥,表明犯罪活动 越来越猖獗。所以圣人们总是这样认为:“我无为时,民众 就自然会实现自我感化,我喜欢安静少动,民众的品行自然 会端正,我无事可做时,民众就会自然富裕,我没有欲望, 民众就自然会纯朴。” 《道德经》之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 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个政府越显得沉闷,就意味着民众越淳厚,一个政府 越显得精明能干,就表明民众不安分守纪。表面看来是灾祸, 其实又隐含着福气的一面;表面看来是一种福气,其实又隐 藏着灾祸。哪个能明白这其中的根本道理呢?其实世界万事 万
本文档为【道德经原译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811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0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1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