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为心理学》第四章心智模式

《行为心理学》第四章心智模式

举报
开通vip

《行为心理学》第四章心智模式http://szxsqx.blog.tianya.cn第四章心智模式第一节人的经验世界人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心灵本性的体现。人在生活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以达成自身的意象,从而,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人对意象的实现,是由低层向高层,而后又由高层向底层交替变化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得到基本实现后,才想去实现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及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得到充分实现后,才想去实现求同的意象。依次类推...

《行为心理学》第四章心智模式
http://szxsqx.blog.tianya.cn第四章心智模式第一节人的经验世界人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心灵本性的体现。人在生活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以达成自身的意象,从而,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人对意象的实现,是由低层向高层,而后又由高层向底层交替变化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得到基本实现后,才想去实现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及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得到充分实现后,才想去实现求同的意象。依次类推,一个一个地交替上升。人,是一个为意象而战的战士。人的意象,只有通过人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活动,是人与外在世界发生作用的唯一中介。人在进行任何一项活动,从事任何一种事业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是受到人的意象的作用、驱使和支配。人的一切的活动,都是人的意象的显现和产物。只有人的意象,能够解释人的行为。由于人的意象可以由多种多样的方式表露出来,得以实现,因而,人的意象具有丰富多样性。人的全部活动过程,构成人的经验世界。人的经验世界,包括呈现在人的主观映象中的一切东西,既有丰富多彩、清新亮丽、栩栩如生的感性形象,也有朦朦胧胧、韵味十足、富有浪漫色彩的抽象概念。人的经验世界,总是从无到有。它,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世界。人的经验世界,只是全部潜在于可能性领域内无限多的世界中的一个。它,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自身选择的结果。人的经验世界和外在世界,并非一般无二。对于一个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具体的人而言,外在世界,不过是为人的意象服务的偶然的机遇。人,变成什么样子,完全是偶然的。其它一切,都是变幻不定、可以怀疑的。但是,人的经验世界,却是“真实”存在、“确定”无疑的。第二节人的认识结构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以得出对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最有利的效果,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是社会化的产物。它,是生命适应的反映形式,是人的智慧或人的认识的本质。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主体,是指在人的意象驱使下活动着的社会的人;客体,则是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并和人发生联系的外在事物。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预先决定了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它,既包含着主体,也包含着客体。人的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正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客体的分化,替代了原来那种混沌一体的模糊状态,并使人的最初的、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本能意象驱使下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简单的、间断的、无组织的原始格局,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发生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以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复杂、连续而又秩序井然的新的格局——认识结构,从而,达到认识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人的认识结构,是一种可变动的发展中的开放的结构。开放的人,面对开放的世界。人,总是在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对新事物进行辨别、认识,把新事物加以同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或者是修正、调整、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以顺应外界环境,并与外界现实求得平衡。因此,人的认识结构总是在不断丰富、不断建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由初级的向不那么初级的(或较为高级的)结构过渡,使得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体现为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第三节人的价值系统认识结构,是人在与外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人应付环境的基本手段。人,总是从现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来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凭借自己的直觉,对感性经验进行彻底的清洗,通过直觉的主观反省,抛弃经验之中与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甚相干的细节和偶然的东西,最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多样性中保持不变的、有助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现的那种东西上,从中体验经验的意义。这,就是理解。理解,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辨认活动。认识结构,则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一切理解最终的理由,都是根据意象的目的而来。因而,一切理解,都是有所选择的理解。理解的终极目的,即在于发掘经验和经验之间所存在的这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能够顺利地从人的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客观事物比较完美地联系起来,而且,这种联系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效果,也就是,能够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的意象,取得成功,避免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相背离,而造成过错、引发灾难。这种联系,对于人而言,就是有报酬、有效用的东西。能够帮助人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满足自身意象的需要,就是有价值。对于为实现自身意象而奋斗的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有意义。无价值的世界,只能是无意义的世界。由于一个被估价的东西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作为评价主体的人的自身的意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人的自身意象的需要,因而,价值总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那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价值,事实上并不存在。每一个人所谓的价值,都只是他自己从经验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一个人掌握价值的程度,则依赖于他对生活感受的深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象的需要,从有连续性的经验世界中,把他所注意到的有效用的部分精心地加以挑选出来,组织成一种各部分相互之间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的,合理而又有序的高效的整体结构。这,就是人的价值系统。人的价值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开放的系统。人,总是在现有的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得生活丰富的样式成为现实。而新的经验,又带来新的理解;新的理解,又不断发掘新的价值。人的价值系统总是向新经验、新理解开放,不断溶合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因而,人的价值系统,总是日趋完善。一个人的价值系统与其经验世界、认识结构一道,组成一种复杂而又统一的反应倾向系统。这,就是人的心智模式。人的心智模式总是根深蒂固于一个人的内心,而且不易觉察,但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一个人的方向。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心智模式决定着一个人以后活动的性质。也就是,这个人,真正想要做些什么?想成为什么?拥有什么?而且,为什么?这个人,又能够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这个人,应该如何对环境采取能动的目的性行动?http://szxsqx.blog.tianya.cn第四章心智模式第一节人的经验世界人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心灵本性的体现。人在生活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以达成自身的意象,从而,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人对意象的实现,是由低层向高层,而后又由高层向底层交替变化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得到基本实现后,才想去实现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只有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意象及讨人喜欢,希望被人赏识和注意的意象得到充分实现后,才想去实现求同的意象。依次类推,一个一个地交替上升。人,是一个为意象而战的战士。人的意象,只有通过人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人的活动,是人与外在世界发生作用的唯一中介。人在进行任何一项活动,从事任何一种事业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是受到人的意象的作用、驱使和支配。人的一切的活动,都是人的意象的显现和产物。只有人的意象,能够解释人的行为。由于人的意象可以由多种多样的方式表露出来,得以实现,因而,人的意象具有丰富多样性。人的全部活动过程,构成人的经验世界。人的经验世界,包括呈现在人的主观映象中的一切东西,既有丰富多彩、清新亮丽、栩栩如生的感性形象,也有朦朦胧胧、韵味十足、富有浪漫色彩的抽象概念。人的经验世界,总是从无到有。它,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世界。人的经验世界,只是全部潜在于可能性领域内无限多的世界中的一个。它,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自身选择的结果。人的经验世界和外在世界,并非一般无二。对于一个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具体的人而言,外在世界,不过是为人的意象服务的偶然的机遇。人,变成什么样子,完全是偶然的。其它一切,都是变幻不定、可以怀疑的。但是,人的经验世界,却是“真实”存在、“确定”无疑的。第二节人的认识结构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以得出对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最有利的效果,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人的一种机能。这种机能,是社会化的产物。它,是生命适应的反映形式,是人的智慧或人的认识的本质。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主体,是指在人的意象驱使下活动着的社会的人;客体,则是指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并和人发生联系的外在事物。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既不能看作是主体内部预先决定了的,也不能看作是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它,既包含着主体,也包含着客体。人的活动,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正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客体的分化,替代了原来那种混沌一体的模糊状态,并使人的最初的、在减少紧张状态的本能意象驱使下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自发形成的简单的、间断的、无组织的原始格局,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发生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以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复杂、连续而又秩序井然的新的格局——认识结构,从而,达到认识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人的认识结构,是一种可变动的发展中的开放的结构。开放的人,面对开放的世界。人,总是在已有的认识结构基础上,对新事物进行辨别、认识,把新事物加以同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去,或者是修正、调整、改组、扩大原有的认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以顺应外界环境,并与外界现实求得平衡。因此,人的认识结构总是在不断丰富、不断建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由初级的向不那么初级的(或较为高级的)结构过渡,使得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体现为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第三节人的价值系统认识结构,是人在与外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同化、调节和平衡而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人应付环境的基本手段。人,总是从现有的认识结构出发,来组织、评价自己的经验,凭借自己的直觉,对感性经验进行彻底的清洗,通过直觉的主观反省,抛弃经验之中与实现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不甚相干的细节和偶然的东西,最后,把注意力集中到多样性中保持不变的、有助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现的那种东西上,从中体验经验的意义。这,就是理解。理解,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辨认活动。认识结构,则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一切理解最终的理由,都是根据意象的目的而来。因而,一切理解,都是有所选择的理解。理解的终极目的,即在于发掘经验和经验之间所存在的这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能够顺利地从人的一部分经验转移到另一部分经验,将客观事物比较完美地联系起来,而且,这种联系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效果,也就是,能够用来帮助人以实现自身的意象,取得成功,避免与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相背离,而造成过错、引发灾难。这种联系,对于人而言,就是有报酬、有效用的东西。能够帮助人进行适当的活动,以满足自身意象的需要,就是有价值。对于为实现自身意象而奋斗的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有价值的东西,才有意义。无价值的世界,只能是无意义的世界。由于一个被估价的东西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作为评价主体的人的自身的意象,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人的自身意象的需要,因而,价值总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那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绝对价值,事实上并不存在。每一个人所谓的价值,都只是他自己从经验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一个人掌握价值的程度,则依赖于他对生活感受的深度。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象的需要,从有连续性的经验世界中,把他所注意到的有效用的部分精心地加以挑选出来,组织成一种各部分相互之间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的,合理而又有序的高效的整体结构。这,就是人的价值系统。人的价值系统,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开放的系统。人,总是在现有的价值系统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使得生活丰富的样式成为现实。而新的经验,又带来新的理解;新的理解,又不断发掘新的价值。人的价值系统总是向新经验、新理解开放,不断溶合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因而,人的价值系统,总是日趋完善。一个人的价值系统与其经验世界、认识结构一道,组成一种复杂而又统一的反应倾向系统。这,就是人的心智模式。人的心智模式总是根深蒂固于一个人的内心,而且不易觉察,但它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一个人的方向。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人的心智模式决定着一个人以后活动的性质。也就是,这个人,真正想要做些什么?想成为什么?拥有什么?而且,为什么?这个人,又能够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这个人,应该如何对环境采取能动的目的性行动?
本文档为【《行为心理学》第四章心智模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7.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中式烹调师
暂无简介~
格式:xls
大小:18KB
软件:Excel
页数:4
分类:批发和零售业
上传时间:2022-06-1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