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IEC, NO. 2, 2011 建国之初, 由于中国与西方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显 性的体现在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 的差距之上, 为了赶超英美等发 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中国 实行了优先发展国有重工业的经 济发展战略, 为了满足实施赶超 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的要求, 中国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 体制。由于种种原因,1958-1978 整整二十年, 中国社会的主题不 是发展经济, 居民的生活水平很 低, 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 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其...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IEC, NO. 2, 2011 建国之初, 由于中国与西方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显 性的体现在工业, 特别是重工业 的差距之上, 为了赶超英美等发 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中国 实行了优先发展国有重工业的经 济发展战略, 为了满足实施赶超 战略和工业化战略的要求, 中国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 体制。由于种种原因,1958-1978 整整二十年, 中国社会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不 是发展经济, 居民的生活水平很 低, 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 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其中 开放包括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即是要引进发达国家的 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 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包括政治、经 济、科技和教育等全面的改革。改 革开放之后,从本质上讲,中国推 行的是模仿东亚新兴经济体劳动 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导向型的工业 化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 一、 中国进出口贸易和 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张 作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出口, 希望通 过赚取竞争对手的外汇迅速实现 国家富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 行的这种重商主义战略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 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 (见图 1)。 1980-1990 年,中国年 均 出 口 增 长 率 为 12.78% , 1990-2000 年为 14.46%。 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中国出 口 更 是 获 得 了 迅 猛 增 长 , 2001-2008年,中国年均出口增长 率高达 24.71%。 高速的出口增长 为中国积累了巨额的顺差规模和 外汇储备,1980-2008年, 中国累 计贸易差额为 10840.61 亿美元, 其中 1980-1990 年的贸易差额为 -355 亿 美 元 ,1991-2000 年 为 1718亿美元,而 2001-2008年,仅 八年的时间, 中国积累的贸易顺 差规模高达 9477.61亿美元。随着 贸易顺差规模的迅速扩张, 中国 外汇储备的规模也获得了急剧膨 胀,截至 2010 年 9 月,中国的外 汇储备超过了 2.6万亿美元。 二、 中国对外贸易在世 界贸易中的地位变迁 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 张, 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贸易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 文东伟 冼国明 内容提要 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 业出口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极端,即低技术制 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 中国这两类行业的出口占世界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 家和地区;二是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纺织、皮革和鞋类等劳动密 集型产业,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三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 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该产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 达到 20%左右;四是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较低,这 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显著不同。 由于中技术制成品通常是资本密集 型产品,中国中技术制造业在世界贸易中较低的竞争力,反映了中国资本稀缺的事实。 关 键 词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国际比较 Cover Story 4· · 国际经济合作 2011年第 2期 中的地位(见图 2)。1980年,中国 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不到 1%,位 居世界第 26 位 ; 到 1990 年和 2000 年 , 该比重分别上升到 1.8%和 4.0%,在世界出口中的位 次分别上升到第 15位和第 7 位。 到 2007年,中国出口占世界的份 额迅速上升到 8.7%,2008 年上 升到 8.9%,成为世界第二大出口 国。 到 2009年,中国第一次超过 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三、 中国各类制成品出 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中国政府推行的出口导向型 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中国各类制 成品或各制造业行业的出口规模 都在迅速扩张, 占世界市场的份 额不断提高,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 强。 参照 Pavitt(1984)和 OECD (1994)的方法,Lall(2000)将 240 类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2.0 版)统计的三位数产品,集结为五 个技术层次的产品 (每个技术层 次的制成品包含的三位数产品情 况,可向作者索取),分别为:第一 类,初级产品(primary products), 包括农林牧渔初级产品和能源矿 产初级产品;第二类,资源制成品 (resource-based manufactures), 包括以农林牧渔为基础的制成品 和以能源矿产为基础的制成品; 第三类,低技术制成品(low-tech- nology manufactures),包括纺织、 服装、 鞋帽等和金属制品、 纸制 品、家具、玩具等;第四类,中技术 制成品(medium-technology man- ufactures),包括中高技术制成品 (如电动机械、汽车、化工、铁路机 车及其他机械) 以及中低技术制 成品 (如船舶制造和橡胶塑料 等 ); 第五类 , 高技术制成品 (high-technology manufactures), 包括信息和通信技术制成品 (如 办公、会计、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以及航空航天和医疗、精密、光学 仪器等)。 利用 Lall (2000)的分类方 法, 我们在表 1 展示了中国等 经济体各技术层次制成品出口 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我们看到, 第一, 中国高技术制成品出口 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在 2000 年以 来得到迅速提升, 其中 2006 年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高 技术制成品出口国。 中国的低 技术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 份额一直较高, 并从 2000 年以 来成为最重要的低技术制成品 出口国。 但中国的中技术制成 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虽 然上升较快,但比重较低。 从统 计上看,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 竞争力来源于高技术制成品和 低技术制成品。 与中国显著不 同的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 贸易竞争力则主要来源于中技 术制成品。 第二,除了资源制成 品之外, 中国各技术层次制成 图 1: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及贸易差额(1980-2008) 数据来源:Handbook of Statistics(UNCTAD,2009)。 图 2:中国进出口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及其变迁(1980-2008) 封面专题 5· · IEC, NO. 2, 2011 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都远 远地超过印度 、巴西 、俄罗斯 、 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以及转型 经济体等。 表明中国推行制成 品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表 2反映的是各经济体典型 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信息、通信 和计算机产品以及纺织、 服装和 鞋帽等产品的出口, 占世界市场 的份额远远超过了表 2中的其他 任何国家和地区。 与中国明显不 同,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汽车、化 工和机械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市场 的份额显著超过其他国家和地 区。 四、 中国制造业各行业 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 (OECD)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3.0 版),将按《商品名称及 编码协调制度》(HS1988年版)统 计的 47个经济体 (其中 30 个为 OECD成员国) 的产品双边进出 口贸易数据, 集结为行业双边进 出口贸易数据, 从而获得行业层 面的双边贸易数据库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 BTD)。 在此基础 之上,OECD 根据生产或增加值 中的研发密度(R&D intensity),将 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 中低技术以及低技术等四个层 次, 各技术层次包括的行业情况 如下。一是高技术行业:航空航天 器制造,制药业,办公、会计和计 算机设备, 广播、 电视和通信设 备,医疗、精密和光学仪器。 二是 中高技术行业:电气机械和设备, 汽车、 挂车及半挂车, 化学制品 (不含制药), 铁路机车及其他交 通设备,其他机械设备。三是中低 技术行业:船舶制造和修理,橡胶 和塑料制品,焦炭、炼油产品及核 燃料,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基本 金属(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和金属制品。四是低技术行业:其 他制造业、 再生产品, 木材及制 品,纸浆、纸张、纸制品、印刷和出 版,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纺织 品 、 皮革及鞋类制品 。 OECD (2003)以研发密集度划分制造业 技术层次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们 从图 3中可以看出, 研发密集度 越高的行业,技术层次也更高。需 要指出的是,以 OECD 的划分标 准归类为高技术的行业, 在一些 发展中经济体, 其研发密集度较 低,并不具备高技术行业的特征。 因此,若将其归类为高技术行业, 将会夸大这些国家生产和出口贸 易的技术结构。 根据 OECD 对制造业进行 的技术层次划分, 利用其提供的 47 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数据,我 们可以分析中国制造业整体以及 各技术层次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 份额(见表 3)。 我们在表 4 进一 步描述了各经济体典型制造业出 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从表 3我们能够获得两点强 烈的印象:第一,中国不仅已经成 为世界最重要的低技术制造业出 图 3:各技术层次制造业研发密集度比较及变化趋势(1987-2006) (单位:百分比) 注释:(1)研发密集度的计算公式:(研发支出 / 增加值)×100。 (2)根据 OECD12 国研发密集度的平均值计算。 (3)OECD12 国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 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丹麦、芬兰、爱尔兰。 (4)研发支出和增加值都为经 过购买力平价(PPP)调整的当年价(以美元计价)。 数据来源:(1)OECD12 国各行业研发支出数据来源于 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 pri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atabase(ANBERD,2009)。 (2)OECD12 国各行业 增加值 (value added) 数据来源于 OECD STAN Structural Analysis Database (2009)。 Cover Story 6· · 国际经济合作 2011年第 2期 口国, 还已经成为了世界最重要 的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国。 但中高 技术制造业和中低技术制造业占 世界市场的份额则相对较低。 与 中国显著不同的是,日本、美国和 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除 了来源于高技术制造业之外,还 来源于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 业。第二,中国各技术层次制造业 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都显著地 超过了印度、巴西、俄罗斯、亚洲 新兴工业经济体以及转型经济体 等。 再次印证了中国制成品出口 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较 大的成功。 表 4给我们下面三个最突出 的印象: 第一,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行 业的出口规模已经超过日本和美 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出口国。联 合国贸发会议 2009 年信息经济 报告 (Information Economy Re- port,2009,UNCTAD) 的统计数 据也显示出,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 产品(ICT)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 额由 1998 年的 3.37%上升到 2007 年的 20.55%, 而美国和日 本则分别由 1998 年的 16.61%和 11.51%,下降到 2007 年的 9.51% 和 6.48%。 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 品的出口规模超过美国 2 倍、超 过日本 3倍。 第二,中国纺织、皮 革和鞋类的出口占世界的份额将 近三分之一。 第三,德国、美国和 日本的汽车、 化工和机械制造业 出口大大超过了表中其他任何国 家和地区。 五、进一步讨论 关于中国出口贸易在世界贸 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的问 题, 通过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分 析可以发现:第一,从贸易统计上 看, 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来源于两 个极端, 即低技术制造业和高技 术制造业, 中国这两类行业的出 口占世界的份额都已经超过了其 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第二,中国低 表 1:中国等经济体各技术层次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及变化(1995-2006) (单位:百分比) 注释:(1) 表中数据为各个国家或地区各技术层次制成品出口占世界整体相应技 术层次制成品出口的比重。 (2)UN Comtrade 数据库(2009)没有报告台湾的数据, 因此本表没有列出台湾的数据。 (3)香港为港产品出口,即总出口剔除转口贸易出 口(Re-Export)。 (4)新加坡也是一个重要的转口贸易港,但 UN Comtrade 数据库 (2009)没有报告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出口额(Re-Export),因此为总出口数据。 (5)加 粗数字对应占世界市场份额最高的三个国家。 数据来源:(1) 世界整体、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位数产品出口数据(SITC3.0 版)来源于 UNCTAD Handbook of Statistics(2008)。 (2)其他经济体三位数产品出 口数据(SITC3.0 版)来源于 UN Comtrade 数据库(2009)。 封面专题 7· · IEC, NO. 2, 2011 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主要来 源于纺织、 皮革和鞋类等劳动密 集型产品, 中国该类产品出口占 世界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第三,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 主要来源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等技 术密集型产品, 中国该类产品出 口占世界的份额达到 20%左右。 第四, 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中 低技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 较低,这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 界主要发达国家显著不同。 由于 中技术制成品通常是资本密集型 产品, 中国中技术制造业在世界 贸易中较低的竞争力, 反映了中 国资本稀缺的事实。 作为传统的工业强国,美国、 德国和日本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 世界主要的制成品出口国。 作为 一个技术落后, 且经济增长主要 依靠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 资源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高技 术制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在整 个 20 世纪 90 年代都比较低,甚 至低于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和 马来西亚等经济规模比较小的亚 洲新兴经济体。 远远低于技术水 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 和德国。 如 1992年,中国、美国、 日本和德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占 世 界 的 份 额 分 别 为 1.52% 、 21.72%、16.52%、9.89%; 到 2000 年 四 国 的 份 额 分 别 变 化 为 3.70% 、18.12% 、10.07% 、6.98% 。 但从 2003年开始,中国高技术制 造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8.31%) 同时超过了日本(7.87%)和德国 (7.96% ); 到 2006 年 , 中 国 (13.16% ) 略 微 超 过 了 美 国 (12.50% ), 显 著 超 过 了 日 本 (5.98%)和德国(8.25%)(数据来 源 :OECD 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BTD, 2009)。 作为技术水平低下的发展中 国家, 中国的低技术制造业占世 界市场的份额一直较高, 这不足 为奇。 令人意外且印象深刻之处 在于,在 2006年中国的高技术制 造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高达 13.3%, 不仅超过了亚洲新兴经 济体,而且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日 本等技术先进的传统工业强国。 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在世界市 场的重要地位与中国较低的技术 水平和要素禀赋存在较大的反 差。 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国内 外学者对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否已 经发生了显著改变的广泛争论。 中国出口, 特别是高技术制 造业出口的迅速扩张, 曾经引起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担忧, 它们担 心中国会超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获得技术优 势 。 然 而 Gilboy (2004)却认为,虽然中国高技术 产品的出口规模超过了世界主要 的发达国家, 但中国的高技术产 品出口严重依赖美国、 日本等发 达国家, 即一方面中国出口的高 技术产品, 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 关键零部件需要从美国、 日本等 表 2:中国等经济体典型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及变化(1995-2006) (单位:百分比) 注释:(1)加粗数字对应占世界市场份额最高的三个国家。 (2)其他同表 1。 Cover Story 8· · 国际经济合作 2011年第 2期 技术先进的工业国进口, 中国扮 演的不过是高技术产品的加工组 装角色;另一方面,中国的高技术 产品出口主要的不是由中国本土 公司,而是由来自美国、德国、日 本等发达工业国的在华外资公司 所主导。因此,中国虽然出口了统 计意义上的高技术产品, 但中国 并没有掌握和输出高技术, 因此 并没有获得技术优势。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支持 了 Gilboy(2004)的观点。 一般都 认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爆炸 式增长, 是由外资企业和加工贸 易推动的。如,在 1990年,外资企 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高新 技 术 产 品 出 口 的 比 重 仅 为 44.60%, 然而到 2000 年则达到 80.51% , 到 2006 年更是高达 88.06%。 1990-1995 年,外资企 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 平均值为 52.67% , 在 1996-2000 年 为 71.16%, 在 2001-2006 年则上 升到 85.07%(数据来源于 《中国 商务年鉴》 及中国商务部外资 司)。 可以看到,中国的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主要由外资企业推动。 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 方式看,2006 年外资企业高新技 术产品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占其高 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 92.56%。 可以看到,中国外资企 业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主要以加工 贸易为主。另外,从全国整体的贸 易方式来看 ,1981-1990 年 ,中 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国出 口和进口的比重, 年平均值分别 为 18.66% 、17.12% ,1991-2000 年 , 则 分 别 上 升 到 51.89% 、 42.73%,2001-2007 年, 加工贸 易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进一步 上升到 54.17%,加工贸易进口占 全国进口的比重下降为 39.95% (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摘要 2008》)。 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中国虽 然出口了大量的高技术产品,但 中国并没有掌握制造这些产品的 技术,亦即,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 表 3:中国等经济体各技术层次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及变化(1995-2006) (单位:百分比) 注释:(1) 表中数据为各个国家或地区各技术层次制造业出口占世界相应技术层 次制造业总出口的份额。 (2)这里的世界由 47 个经济体构成,由于 OECD(2008) 没有报告俄罗斯、菲律宾、南非、斯洛伐克和卢森堡等国 1995 年的数据,因此 1995 年的世界由 42 个经济体构成。 (3)表中俄罗斯、菲律宾为 1996 年数据;斯洛伐克 为 1997 年数据。 (4)由于 OECD(2008)没有报告新加坡和香港各行业转口贸易出 口数据,因此表中新加坡和香港都为整体出口数据,没有剔除转口贸易出口。 (5) 加粗数字对应占世界市场份额最高的三个国家。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 OECD STAN Bilateral Trade Database(BTD,2008)计算得到。 封面专题 9· · IEC, NO. 2, 2011 品不是利用中国自身掌握的高技 术创造出来的, 而是通过利用劳 动力和自然资源都相对廉价的比 较优势, 积极参加国际生产分工 或利用国际外包的结果。 另一些 学者也认为类似中国这样的劳动 力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处 于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劳动密 集的生产阶段,如加工、装配等。 由于加工、 装配完成后的高技术 产品从发展中国家出口, 从而夸 大了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出 口规模,因此,类似中国这样的发 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 的迅速增长, 只是一种统计假象 (Statistical Illusion)。 尽管从贸易 统计上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高 技术产业出口的规模和份额都在 迅速上升, 但其出口的技术含量 没有增加, 因此比较优势并没有 发生本质改变。 六、政策启示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尽管从 贸易统计和贸易分类上看, 中国 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市场的 份额超过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区, 然而一般意义的高技术制造业, 在中国的研发密集度却相当低 下。 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高技术 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另一 方面也表明中国处于高技术制造 业国际生产分工的低端环节,如 加工和装配环节等。 中国必须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在国际产 业分工中的地位, 从而使中国的 出口贸易, 特别是高技术产品的 出口贸易, 不至于过度依赖加工 贸易的发展模式, 并改变中国作 为“世界加工厂”的地位。 另外, 中国各技术层次制造 业低下的研发密集度, 使得中国 出口贸易的技术含量十分微小。 这反映了当前中国研发投入不 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 落后以及人力资本缺乏等现状。 若不改变这些状况, 中国出口贸 易的竞争力将难以持续下去。 这 就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 从依靠大量消耗人力和物质资 源,转向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本 提升以及管理创新等, 从而获得 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长期持续的 竞争优势。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 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 资助。作者单位:南开大学跨国公 司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 行改革。 《邓小平文选》,1985年第 3卷。 Amiti, M., and C. Freund, “The Anatomy of China’s Export Growth”, 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 ing Paper No.4628, 2008. 表 4:中国等经济体典型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及变化(1995-2006) (单位:百分比) 注释:(1)加粗数字对应占世界市场份额最高的三个国家。 (2)其他同表 3。 Cover Story 10· ·
本文档为【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国际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720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98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1-04-09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