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举报
开通vip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娄伟 艾志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持续而热烈讨论的问题。今天,这场讨论已经超越科学哲学、文化哲学,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我国学界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不同于西方关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讨论,其焦点集中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界定、二者的关系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界定   1.科学精神的界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个词都带有深深的时空烙印,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五四...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娄伟 艾志强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持续而热烈讨论的问题。今天,这场讨论已经超越科学哲学、文化哲学,有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我国学界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不同于西方关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讨论,其焦点集中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界定、二者的关系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界定   1.科学精神的界定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个词都带有深深的时空烙印,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五四前后,中国学界对科学精神的讨论达到鼎盛,当时的许多学者,如任鸿隽、黄昌偲、胡适、毛子水、屠正叔、秉志、胡明复、梁启超等,都已敏锐地洞悉到科学精神的精义。其中,1916年,留美学生任鸿隽在其《科学精神论》中最早使用了“科学精神”这一名词,称科学精神为“科学发生之源泉”,是科学家的“人志”,“科学精神者求?求真理是已”。1941年,竺可桢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科学之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精神》一文,将科学精神概括为“不盲从,不附和,依理智为归”、“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和“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三个重要方面。1942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科学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结构》,在文中,他将科学精神具体化为四种规范,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竺可桢的概括与默顿之说基本是对应的。在此之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相继出现了关于“科学精神”内涵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概括。 科学精神在我国的新一轮热烈讨论,与1993年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有关相似的背景。 在1996年的《中国科学报》上,周光召对科学精神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他指出:“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其要点概括为:客观、求实精神,这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不断求知的精神;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怀疑精神;创新的精神;继承的精神。此外,团队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彭炳忠认为,对科学精神的研究应从社会关系视角拓展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从文化视角界定的科学精神“是由认识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等三个层次构成的逐步递进的有机整体,而每一层次有着相应的具体规范,并由此构成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他认为,在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在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在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这样的科学精神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意识深层,被大众内化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 李醒民认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通过探索的动机和科学方法内含有科学精神,尤其是三大类科学方法(经验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显示了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人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精神价值即是默顿所谓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性。由此不难看出,科学精神与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美”是相辅相成的。 彭富国认为,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这是科学所以可能的思想基础;二是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这是科学所以成为科学的实践基础;三是批判怀疑、开拓前进的进取精神,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创新基础;四是自由竞争、允许失败的宽容精神,这是科学自由发展、深入开展、优化前进的民主基础;五是互相合作的协作精神、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这是科学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 上述关于科学精神的界定尽管观点各异,但是都认为科学精神可以用一定的内容表述。与之不同,有些学者认为科学精神是随着科学理论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的,不能用一个不变的内容去表述。刘兵认为,“是否一定必须给科学精神下一个唯一的定义,这件事本身也许仍是值得讨论的”。因为,人们提倡科学精神并强调其重要性,主要是要将其用于科学研究之外的其他社会活动并对之进行某种价值判断,所以科学精神首先不适合于作为将科学与非科学进行划界的依据,甚至这样做也没有什么意义。退一步讲,即使我们假定可以准确地定义科学精神,但由于科学本身始终处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式,所以与之相关的科学精神也必然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孙小礼认为,要给科学精神下个定义,“不大容易做到,也不必寻求一种众所公认的定义,实际上不可能有这么一个定义”。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他赞成多元的思考。他认为,在众多的科学精神的定义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取得一些共识是可以的、必要的,但是不必寻求一个确定的定义。他认为科学精神最根本的是: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和百家争鸣。要“求是”,就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就必须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以适应事物的新变化、促进科学的新发展。而求得的“是”,会有各人各派不同的“是”,孰是孰非,要“勇于实践”,依靠实践来检验,还要发扬“百家争鸣”的精神。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科学精神具体内容的看法莫衷一是,表述也有所不同,但却给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理解科学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视域。时代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只有随着科学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时俱进地理解科学精神才是合理的、科学的。 2.人文精神的界定 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从最初的1993年发表在《上海文学》第6期题为“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开始一直到现在,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和界定在学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中,焦点主要集中在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这一问题上。根据其文化基础的不同,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界定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将整个人类文化看成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孟建伟认为,“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因为元论是科学文化活动,还是人文文化活动,都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地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无论是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还是人文活动所体现的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玉山也以人类文化为基础,从其最一般、最根本性的原则出发,在人与神、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内心世界、人与自然几个层面给人文精神定位,他认为“人文精神是指专属于人的关于人自身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的人性、人格、人生、价值、责任心和责任感的尊重、关心、关注、关怀和弘扬,是人及人类体现自身尺度,洋溢人生理想和信念,对真、善、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基于上述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界定,他认为,“人文精神从外延上看,至少应包括以人为本的精神,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和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精神”。 第二种观点是将中西文化的差异看作是理解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陈新夏认为人文精神是对文化精神反思的重要内容,应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人文精神的含义进行界定。他认为,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主要涉及人生存发展的目标、意义、价值等“人自身”的问题,并体现着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文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对人、人的生存发展和精神追求的关照;个性则表现为这种关照的方式、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就此而言,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关注的重点是个人、倡导人的个性、自由和个人本体、主体性;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个人的关注,鲜有对人的自由、个性和主体性的倡导,但却并非缺乏对人生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精神生活等的关注。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人文精神较科学精神一直处于强势的特点,是“显”精神。 第三种观点是将人文学科或人文文化看作是人文精神的文化基础。俞吾金认为,人文精神“是指蕴涵在人文学科中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是一种具有终极性质的关怀,它尤其体现在哲学、宗教和艺术中”。 相似的,吴惠红认为,“人文精神是蕴涵在人文科学中的以人为对象、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核心与灵魂。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主体精神。其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人文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人文精神追求人的多元化发展,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是有个性的,但要发展个性,就必须打破对人的种种限制,这就要求有自由的精神。再次,人文精神还是一种求善、求美的精神。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的尊严和意义,是善和美,而不是真,即便是真,也不是规律的真,而是情感的真”。 第四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含义不同。吕明灼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其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它立足于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需求,要求关心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所关注的始终是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与价值选择。因而,人文精神是个历史范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其具体内容、含义也各异。 冯虞章认为,“所谓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的,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文化,又有落后的,带有腐朽性、反动性的文化。人文精神则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就其与实践主体、文化主体的关系而言,人文精神是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 综上所述,与对科学精神的界定不同,尽管善于人文精神的理解观点各异,大家还是取得了一些共识,从根本上说,大家都普遍认为,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 (二)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当前学界存在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独立的。陈勇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可以说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从总体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各自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至上,认为探索无禁区,等等;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的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理性,认为认识有禁忌,等等。这些特点使得它们主导了人类认识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两个重要维度。世界本身就是多种属性、多种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统一体,当人们的视野投入到这种内在的复杂性时,理所当然会有所侧重”。基于这样的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与观察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更全面,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更自觉”。 黄裕生则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把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统称为数理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对应,其根据是数理科学要借助于数学的演算方法,并且都致力于确立精确 演算关系。人文科学不是更接近于数理科学,而是更接近于信仰。他进一步指出,应该把握好科学的限度,以便留下人文――信仰的空间。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某种意义上保持科学与人文的独立性,在科学中保留人文的禁区、在人文中保留科学的禁区是有必要的。因此,科学和人文精神也应该相应地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包含关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孟建伟认为,科学世界本身也是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它像人类其他创造性活动一样,充满着各不相同,充满着最崇高、最纯洁的生命力,给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可以说,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是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的。因此,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醒民也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是具有一致性的,科学和人文尽管在关注的对象上乍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则是相通的和互补的。科学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即是人的价值,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文精神。 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是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并不意味着二者应该彼此隔绝,孤立发展,事实上,应该互为所用,协调发展。刘泽雨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影响是双向互动的、相互作用的。从本体论上说,科学精神和技术为人文学科的发展奠定 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航向”。 朱成全通过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大思潮的历史分析,认为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具体地说,人文精神应该以科学事实为基础,且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科学标准,而科学精神应以人文精神为价值规范,即人文精神应为科学精神提供价值规范。否则,没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不仅是空想的,而且是不清晰的、不精确的。没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就失去了价值规范和方向。” 尽管上述诸种观点各不相同,但学界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问题还是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即都承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非对立的关系。相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相同的目标诉求,都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同时,二者也需要相互的支持。科学精神能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精神则能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这两种精神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升华。从这个角度上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三)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在讨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涵的同时,学界更加重视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的讨论,在众多观点的碰撞中,大体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的缺失在我国相对人文精神来说更加严重。王建军认为,“抽象地说或平心而论,抑科学扬人文或抑人文扬科学都有失偏颇,科学和人文是社会进步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不过,具体到中国目前的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讨论,对两方等量齐观,采取骑墙的态度又有点“冬烘”之嫌,所以我们还应该把眼光放到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中国刚刚脱离温饱,告别短缺,跨入工业文明的门槛,并且初尝科技的甜头,中国社会的主轴还是在前现代向现代、前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的缓慢移动过程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走在这边的山坡上哼起隔山那边的小调儿,即便是浅吟低唱,也难免有不入耳、不和谐的感觉。况且,中国人讨论人文问题有优势,也不乏这方面的人才,相反,讨论科学问题的则极感不足。考虑到中国不少科学出身的人步入人文领域后遂成大家,中国的人文力量和科学力量对比之悬殊就可想而知了。因此,他认为,补科学精神的课在中国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的高速发展给人文精神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应该更注重人文精神的重塑。陈志良等人提出了数字化时代人文所面临的挑战问题。他指出,数字化时代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全面发掘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和潜能,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的形成,为人文精神的彰显以及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充分张扬和人的主体意识的提升等方面。同时,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主要表现为人的道德困境、心理困境、文化困境、人的自身发展困境和人类的安全困境等一系列新问题。“所以,在发挥高科技优势使人类生活更加富裕和文明的同时,必须重塑和弘扬科学的人文精神,以此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加以引导、规范和整合,对网络社会进行有效规范和控制,实现高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与良性循环。” 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我国同样缺失,就“两课并补”。胡新和认为,从当今中国文化的实际看,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双重的,无疑需要强化科学精神,尽管从五四运动起就喊出了欢迎“赛先生”的口号,但那只是出于“船坚炮利”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精神真谛,因此科学知识的普及并没有带来科学理性的昌明,作为科学精神本质内容的怀疑探索、独立思考和批判创造这一课都是亟待补上的;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欠缺或许更为严重,几千年封建思想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价值思想的桎梏,使得人们已习惯于被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惯于牺牲个体的完善以屈从于群体的意志,人的价值在种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参照系中屡屡贬值,而当前的经济大潮为又一轮贬值提供了新的契机,因而人文领域甚至比科学领域更需要精神上的补课,亦或是“启蒙”。如此看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于个人精神上的完善,还是对于社会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而又并行不悖的。因此,我们所应当做的仍然是踏踏实实地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融合 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实际上就有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的预设,因此,学界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是从二者的分离原因探讨开始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尽管学界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家普遍认为,科学与人文从人类早期经过近代到当代经历了一个从混沌一体到相互分离的过程,与此相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但就是什么原因造成二者的分离,学界的观点却各有不同。 陈勇认为,“在近代西方,关于人的根本意义的问题,被哲学上的唯科学主义和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抽象口号所取代。因此,人文精神问题,人文科学问题,至少在时代精神、在时代总的价值追求的意义上,在科学总体中,被忽视了,甚至忘却了”。与此同时,“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观念和倾向,自然科学占据了思维的中心,人文科学或者被逐出科学的园地,或者被自然科学所改铸”。在这样的情形下,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却因近代人文主义面临的困境以及当时社会人们对理性幻想的破灭,而抛弃了理性传统,将人文精神脱离开科学理性来极度地发挥,从而走向了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思潮相反的另一极端,它与非理性联姻,形成了观察与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斜视病”。 孟建伟认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反科学主义;二是非理性主义。其二者偏颇之处在于:一方面,把科学狭隘地归结为“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另一方面,片面地强调以“人”为本,并将人文精神简单地等同于艺术精神。“这样一来,人本主义者与实证主义者、科学主义者形成了势不两立的局面:实证主义者、科学主义者突出强调的是科学和理性的重要性,强调要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和标准来审视别的文化,忽视或贬低人文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人本主义者则突出强调艺术和非理性的重要性,强调要以‘人’为本来审视一切文化,排斥和否定科学的意义和价值。于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便进一步加深了。”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的基础上,众多学者都认为:在推进中国现代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实现两种精神的融合。但关于具体的融合方式,学者们意见不一。 孟建伟认为,“如果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观点成立,那么,我们便找到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汇合点,即它们将汇合于既超越狭隘的科学主义又超越狭隘的人文主义的人文精神”。 具体地说,“两种文化的汇合,除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精神上的汇合。它们应当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那就是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精神”。 当然,要使这两种文化真正汇合于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历史问题。只有消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其他导致文化异化的社会根源,科学与人文文化才能够真正汇合于人文精神。 彭纪南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其含义不是指两者合二为一,不是用一种精神去消解另一种精神,或用自然辩证法去统率另一种精神。这里的融汇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协调发展。是指无论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会工作者,都既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质,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在处理科学技术问题时既要遵循科学精神从事活动,又要顾及其人文社会后果,在人文精神指引下处理科学技术发展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种种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融汇,是在具体的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的融汇,是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汇”。 俞吾金认为,以科学精神为基础来统一人文精神,显然不妥,因为科学精神虽然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并引导人们大胆去探索并改造自然界,但它本身是问价值的,它并不能为人类整个生活世界的发展提供价值指导。而以人文精神为基础来统一科学,又失之浮泛,因为人文精神的概念下仍可容纳各种不同的价值导向,统一这两种情况的切入点仍未显露出来。因此,他认为,只有根据中国国情,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基础定位于追求现代化的价值体系,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下协调起来,中国社会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小结 从上面几个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的发展是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相连的,其中很多理论成果对于我国解决实际问题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应该看到,只有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及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不断丰富理论的内涵。目前学界关于二者以以下问题特别值得注意: (1)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丰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它由以产生的时代条件、历史条件所制约的,只有与一定时代条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没有超时代、超历史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总是特定时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内在精神,体现了该时代的主体的精神品格。尽管不同时代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着某些共性,但不存在脱离具体时代和历史的一般的、永恒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只有立足于具体的国情,才能正确把握二者的深刻内涵。 (2)要注意保持不同学科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紧密联系,警惕失范的危险。刘大椿认为,应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理论上不是对立的,在实践中更是相容的”,“科学精神的内涵固然难以用几句话说清楚,但就下述内容取得共识并非难事。科学精神包括: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实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对知识的渴求,对可操作程序的执著;对真理的热爱和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的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遵循。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所有这里的列举,无不是人类精神中最深层次的宝贵内涵。在这一层次上,所谓科学精神与所谓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追求――已经密不可分,一个永远紧伴着另一个,失去了任何一个,另一个也就空洞到毫无意义。这二者间并不存在谁高谁下、谁是谁非的问题,我们只能说,它们都是人类精神的内核。无论是科学哲学或人文哲学,都必须从自己方面同时把握住这两种精神。只有在这样的‘必要的张力’中,人文哲学才能发展,科学哲学才能繁荣,人类精神才会发扬光大”。 (3)要注意“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区分。人文精神同人文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些研究者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将‘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相等同是一种文化性误读。尽管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都有‘人文’两字,如果将‘人文精神’译成英文,也就是‘humanism’,即‘人文主义’。但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不是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 另外,也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时代性、历史性、大众性、民族性等特质。当前我国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我国有着传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民本思想”,甚至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也还是“民本思想”,而不能称之为“以人为本”思想,“以民为本”同“以人为本”是有原则性区别的。直至邓小平提出“关键在人”的思想后,才为我国传统“民本思想”注入了人权精神和法治精神,完成了从“民本思想”到“以人为本”思想的飞跃。因此,现阶段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摘自刘大椿主编:《“自然辩证法”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档为【第7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659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3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5-13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