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思想理论道德导刊第二期导刊2003年三期正文2

思想理论道德导刊第二期导刊2003年三期正文2

举报
开通vip

思想理论道德导刊第二期导刊2003年三期正文2 教育部社政司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袁贵仁强调要做好七方面工作 本刊通讯员 2月25日,教育部社政司召开年度工作会,全面部署今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教育出版和教育电视工作以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战线加快推进教育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和任务...

思想理论道德导刊第二期导刊2003年三期正文2
教育部社政司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袁贵仁强调要做好七方面工作 本刊通讯员 2月25日,教育部社政司召开年度工作会,全面部署今年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教育出版和教育电视工作以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贵仁指出,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战线加快推进教育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局面的重要一年,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和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和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今年要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高校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工作,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高认识,精心部署,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的要求,在广度拓展和深度推进两个方面加大力度,把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进一步引向深入。 二、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高校要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同时积极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单独开课的试点。今年上半年要集中对高校“两课”进行一次全面调研。以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着力点,推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三、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积极开展党建先进高校创建活动,做好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党建工作。 四、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五、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六、以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为重点,推动教育出版和电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七、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下转第8页)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切实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田淑兰 (教育部,北京 10081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直属高校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总结过去,规划未来,谋求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新阶段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在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进程中,要认真研究如何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建设,既做好经常性的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作的一系列反腐倡廉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认为党的十五大以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这些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直属高校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力度,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提高,科研实力增强,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应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直属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政齐抓共管,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新进展,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取得了新成效,进一步加强了源头治理工作,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各高校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如规范财务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深入开展校务公开、严格执行基建物资采购招标制度等。在预防和治理腐败、制度创新、源头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各有特色,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在各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的突破,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和高校的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实践证明,高校党员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紧紧依靠的重要力量,是教育创新发展的希望所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们在充会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主客观因素依然存在,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反对和预防腐败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从高校实际看,越是跨越式大发展,经受的考验和挑战就越多,党风廉政建设就越要加强。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等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投资主体多元化,基建规模和物资采购量越来越大,学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些变化既为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扫除了体制性障碍,同时,也使高校廉政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个别党员干部没有能经受住考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近年来发生的案件中,经济类案件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71所直属高校立案查处的案件中,经济类占54.5%。分析高校经济案件的特点我们发现,发案部位多是基建工程、大型设备和大宗物资的采购、附属医院药品采购、校办产业以及招生考试录取、预算外资金私设“小金库”、乱发文凭、乱办班乱收费等。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素质的原因外,部分高校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思想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对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重视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二是管理相对滞后,制度不完善,对关键部位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考核不到位,有章不循。三是监督不到位。有的学校有了自主权以后,没有建立相应的自我约束机制,特别是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监督力度不够;个别院系在鼓励创收的过程中,资金脱离了财务管理的视线,存在诸多隐患。四是领导责任不到位。个别领导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有的没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对和预防腐败的任务、措施在有的学校特别是院系没有很好落实,致使案发不断,给学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了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尽管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难以避免,但很多问题如果我们工作到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我们对这个严峻形势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腐败现象在高教战线的影响不能低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告诫全党,“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基地。直属高校更是全国高校的排头兵,如何抓党风、带校风、促学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十六大精神统一思想,从党的建设、政权建设、高校发展、从严治教的全局来理解,从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确保人才健康成长的角度,认真抓好直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二、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把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的重要保证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1999年,教育部党组制定了实施办法,各高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或 细则 测试细则下载防尘监理实施细则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地暖施工监理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下载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下载 ,对教育战线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一项具有全局性、关键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建设,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负的责任以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为有效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中央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支持”。要把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好,关键在于高校党委坚强有力的领导,要增强执政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党政各个部门、各级干部都要明确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责任,要把治理腐败的任务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形成反对和预防腐败的合力。高校党风建设要有一个新局面,就必须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个抓手,在完善和落实上狠下功夫。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要明确高校党委的责任。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高校党委对本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有集体领导的职责,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列为高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政治稳定、各项改革等重要工作融为一体,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提供政治保证。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和发挥行政和广大教职工以及民主党派的作用。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校风建设中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党政齐抓共管,就是要共同负起四种责任:一是要负起全面抓好本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与学校业务工作融为一体,抓好落实;二是要负起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的责任;三是要负起解决本校廉政建设中突出问题的责任;四是要负起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责任,使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形成合力,防止腐败滋生蔓延。 明确了责任,关键是抓落实,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带头廉洁自律,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从现在做起,从深层次上抓起,从要害问题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北京市教育纪工委提出了高校党政一把手要做到“五个亲自”,值得大家借鉴:一是亲自组织分解当年党风廉政建设主要任务;二是亲自主持召开两次以上领导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三是亲自阅批重要信访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四是亲自检查一至两个下属单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五是亲自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至少参加一个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从目前高校实际看,应着重针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修订实施细则和配套规定,明确政策界限,规范工作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定期考核评估。落实责任制的难点在于坚持,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政治纪律来执行,对违反责任制规定的领导干部必须予以追究。根据部分地区和学校试点的情况,我们正在起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校务公开两个评估办法,并就《高校纪检工作条例》展开调研。 直属高校党委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高校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加主动、自觉地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扎扎实实地工作。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切实贯彻《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和陈至立同志在2003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从严治教”的要求,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把建立健全高校自我发展机制与自我约束机制这两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十六大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科教兴国”战略做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李 鸣 张新峰 (上接第5页)政治敏锐性,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机制,保持高校持续稳定。最近,教育部党组根据中央精神,就做好开学初和“两会”期间维护高校安全与稳定工作提出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 袁贵仁最后强调,今年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必须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年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转变工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锐意创新的勇气,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当前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取向分析 丛 明 (国务院研究室 宏观经济研究司,北京 100017) [关键词] 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经济发展 [摘 要] 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是中央正确分析了经济形势,在不利环境中及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投资必要力度的同时,把促进消费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同时不放弃扩大外需,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开端。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09-06 根据2002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本文拟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取向作一点分析。 一、怎样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要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必须对2002年的经济发展有个总体分析。2002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主要指标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2 398亿元,突破10万亿元,比2001年实际增长8%。前不久,联合国预测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仅为2.7%左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评价是“一枝独秀”。可以说,2002年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速度只是一个重要方面,更重要的,还要看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从宏观经济全局看,能够反映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主要有: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2002年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达52 982亿元,占GDP的51.7%,增长9.9%。全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实现利润总额为5 620亿元,大幅增长20.6%。二是财政收入。对财政收入的统计,都是以入了国家金库为前提的,是可动用的财力,是实实在在的钱。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达18 914亿元,增长15.4%,明显高于经济增长。三是储备资金。2002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2 86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42亿美元,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作为财政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增加到1 300多亿元,其中由中央财政累计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 200多亿元,其余为国有股减持的并账收入。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来分析,主要是投资和出口的拉动:(1)投资力度较大。一是政府投资。全年投入1 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连同数千亿元的社会配套投资,集中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企业技术改造和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建设;二是外资投入。全年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使我国成为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三是银行贷款。2002年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净增1.92万亿元,增长16.8%。全年汇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43 202亿元,增长16.1%,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出口迅猛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6 208亿美元,其中出口3 25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2 952亿美元,增长21.2%,实现贸易顺差304亿美元,净增78亿美元。在国际贸易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大幅度增长,有力带动了经济增长。(3)消费显得平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 911亿元,增长8.8%,同比增幅减慢了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减弱了。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和效益也比较好,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经济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准确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针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采取有力应对措施的结果。 深入一步地看,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多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属不易。特别是1998~2002年,每年的经济增长都控制在7%~8%,这五年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增长波幅最小、增长最稳定和增长较快的时期。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解决目前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不管我们遇到何种内外环境压力,都要始终把加快发展当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牛鼻子,其他困难和问题都会在发展中迎刃而解。从1998年开始,我们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全面实行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同时不放弃扩大外需。扩大内需就是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我们既坚持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搞经济建设,又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加。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放弃扩大外需,采取多种扩大出口的措施,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从而减缓了内需的压力。 三是注重把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状况,这一方面反映物资供应丰富了,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这种供大于求是低水平的、阶段性的和结构性的,一般加工工业产品的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所致,深刻地暴露了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快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所以,我们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搞国债项目投资,主要是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主要是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投资原则上不上生产过剩的加工工业项目,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合理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由于我们很好地处理了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既加快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又为今后长远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及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们对有条件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经济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个问题若不及时得到解决,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199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新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程,总投资规模达6 000多亿元,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 五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五年来,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3.9%提高到16.5%;治理水土流失26.6万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865万亩,一些地区严重水土流失问题开始缓解;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6.45‰,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促进了优生优育。 二、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展望200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2003年经济工作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和克服困难的措施想得周全一些,才能赢得工作的主动权。为了继续保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央决定,2003年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做出这一重大决策的背景是: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虽然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迹象,但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经济增长仍在低位徘徊。美联储频频动用降息手段,联邦基金利率已降至1.25%,再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美开始转向使用财政政策,一方面大规模减税,另一方面增加支出,使联邦财政再次陷入巨额的财政赤字。美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的余地越来越窄,加上资本外逃、贸易赤字、美元走软,这些都将延缓美国经济的复苏。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欧盟经济也不景气,预计2002年仅增长1%,其中德国只增长0.4%,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低迷或不景气,不仅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中国经济增长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因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较高,美、日、欧又是我国前三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体,约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它们的经济不好,势必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2003年我国的外贸,不可能有2002年那样大的发展。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新一轮的巨大冲击,世界石油价格会进一步暴涨,有的估计要涨到每桶50~60美元。中国是石油消费大国,每年石油消费的1/3依赖进口。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将严重影响国内经济生活。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特别是消费需求比较疲软,物价持续负增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趋势,反映出消费需求自主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领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投资过热迹象,农民收入增长依然比较缓慢,城镇困难群体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2003年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至关重要。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GDP翻两番,这意味着GDP年均增长必须保持7.2%。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不能低于7%,最理想的目标是7%~8%。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要完成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撑。前五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年继续实施这种行之有效的政策,是保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同时把政策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也是积极稳妥的。 三、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分析 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和经济政策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投资的必要力度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继续发行一定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保持投资的必要力度。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1998~2002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 600亿元,国债项目总投资(含西部大开发)规模达32 800亿元,到2002年底累计完成24 600亿元,结转到2003年的续建项目剩余工作量8 200亿元,今年需要继续追加必要的国债资金,连同社会配套资金的投入,促进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形成新增生产能力。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也需要部分国债资金的投入。今年还要用一部分国债作为企业技改贴息资金,继续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企业的经济竞争力。 要继续调整国债投资方向和力度。国债投资要向农村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但是,我国投资不能长期依赖政府,否则财政承受不了。今年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放宽对民间投资的准入限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国家急需发展的领域,健全社会投资自我增长的机制,为以后国债投资的逐步退出,创造体制条件。同时,要加强国债项目工程质量和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过分超前,加工工业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能力,从严控制高档房地产的投资,坚决制止一些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合理引导贷款投向,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作用。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统一并扩大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改进再贴现利率管理,促进票据市场发展。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激发货币市场的融资和投资功能,促进国债、企业债、政策性金融债市场的协调发展。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要继续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及时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优化贷款结构;全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就业。继续增加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和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再贷款。针对我国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过热苗头,银行要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国家房地产政策及其信贷政策要求,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及时查处、纠正。抓紧研究对开发商贷款、个人多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高档住房贷款的新的政策措施。 (二)进一步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今年要把扩大消费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什么要更加注重刺激消费呢?因为投资最终受制于消费,在商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如果居民消费上不去,投资是不能长久的。但是,目前居民消费是一个什么状况呢?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消费,使老百姓心理预期支出压力加大,老百姓当期不敢消费,而是把钱存起来。近几年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每年净增1万多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老百姓存钱的目的不是为了拿利息,现在利率很低,还要再征收20%的利息税;很明显,老百姓就是感到预期支出压力大,存钱以备将来不时之需。这种现象说明,老百姓的收入还是不足。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说白了,就是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1.继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把退耕还林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国家财政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2002年是我国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的第一年,预计全年完成8 000多万亩,全国累计有5 3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不仅直接得到了补助粮款,而且腾出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今年计划完成退耕还林1亿多亩,国家财政拟投入100多亿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工作,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增加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 2.继续落实企业“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今年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这方面的支出,扩大受益人数,对城镇困难群体相应提高补助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3.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本来这项增资政策要在2002年下半年执行,财政已作了预算安排并获得人大批准,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而没有执行,并不意味着要否定这项政策。今年要考虑出台这项增资政策。还要切实解决县乡拖欠干部、教师工资问题。 4.大力做好再就业工作。这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根本举措。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鼓励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重点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1999年开始采取的普通高校扩招措施,使今年大学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要重视做好这部分人的就业工作。 5.大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不光是要有钱,还要有好的消费环境。今年要大力清理限制消费的各种障碍。一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点是食品、医药行业,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还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二是降低税费负担。鼓励居民进行住房、汽车、电信、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近年来取消了一批电信收费,电话装户率迅速提高。要降低房地产建设项目收费,整顿教育收费,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是鼓励居民休假。继续坚持“黄金周”休假制度,特殊部门要改善服务。 (三)努力促进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今年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进口关税算术平均税率由原来的12%降至11%,这相当于减税。进口压力会有所加大。我们要区别不同行业、不同商品情况,合理调控进口。在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可保持进口规模的适度增长,这样有利于增加进口税收,以抵消关税税率下调带来税收减少的影响。2002年海关能够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下半年适度增加了高税源商品的进口。健全国内反倾销应诉快速反应机制。与此同时,要继续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全面落实“免、抵、退”税办法,适当增加出口退税指标,加大退税力度,鼓励出口。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保持对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传统出口市场份额的同时,继续努力开拓俄罗斯、印度、中东、非洲等新兴出口市场。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适当加大出口退税力度,促进出口稳定增长。针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的态势,为保护我国企业的出口利益,还要健全企业应诉机制。有些企业不想花钱应诉,或想侥幸赚便宜,或应诉后不积极,结果最终还是吃亏,被征收反倾销税后,等于你的产品无法出口,你就丧失了一块市场,将来无法补回。为保护应诉企业的利益,国家要制定鼓励企业应诉的优惠政策,确立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 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采取合资、独资、联营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承包工程,带动国内原材料、元器件等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国家要在信贷、保险、人员进出境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今年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改革: 1.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今年重点是推进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对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要搞职工内部股的形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国有企业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到境外上市。要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做好军工等困难行业企业的调整、重组和脱困工作。继续推进电力、电信、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抓紧制定铁路改革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争取今年出台。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方向,抓紧制订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上而下,稳步推进,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机制,做到既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有利于政企分开,搞活国有企业,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2.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规范税费关系和财经秩序,从机制上、源头上防治腐败具有重要作用。几年来,农村税费改革实现了由方案研究、试点运行到大面积推开的重大进展。200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资金当年已达到245亿元,农民一年得到好处在300亿元以上,人均减负率一般在30%左右,农村“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今年要将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扩大到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进行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还是局部试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来决定。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增加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补助。 3.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银行监管体制建设,将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银监会机构,专司银行监管职责,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促进商业银行继续降低不良贷款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继续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在完善银行内控机制、加强管理和改善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上市。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进一步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金融支持“三农”的主力军。继续贯彻“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推进证券业、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依法行政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五)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方面,但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继续加强增收节支工作,就成为关系积极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乃至关系经济全局的一项重要举措。2002年我们就遇到这种情况,受一些政策性减收因素的强烈影响,年初以来,财政收入增幅不断减缓,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财政面临突破赤字预算的危险。为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增收节支工作会议,这在过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说明中央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从今年的情况看,一方面,一些政策性减收的因素依然存在,进口关税税率和金融保险营业税税率继续下调,财政用于农业、工资、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重点支出还要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现象丝毫没有缓解;另一方面,增收节支的潜力还是很大。 为此,今年要继续强化税收征管,继续完善税制和税收征管制度,严厉打击各种涉税犯罪活动,堵塞税收的跑冒滴漏,通过减少税收流失来增加财政收入。继续清理现行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税收优惠到期的及时恢复征税,坚决制止地方和部门擅自出台税收优惠或变相优惠政策,维护税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要规范和完善税收制度,解决一些私营企业主把个人消费列入企业成本、外资企业虚假亏损等偷逃税款问题,堵塞制度上的漏洞。加强政府各种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挖掘潜力,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与此同时,在保障财政重点支出的同时,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反对各种铺张浪费。今年除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增加的重点支出外,其他各项支出都要维持2002年的支出规模和水平。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实行零增长,地方财政也要按照中央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要停止建设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新开工建设城市广场、行政办公楼、培训中心和内部高档娱乐设施等项目,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出国考察和培训费等项支出。为了更有效地开展节支工作,今年要继续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制。 责任编辑:查朱和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15-04 一、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全面 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 为什么要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影响其思想认识形成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德育工作全方位来应对; 二是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从系统的观点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改进; 三是以往我们大多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单方面的问题进行改进,相对于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来说,我们工作的基础还不够全面,工作的领域需要拓展,途径与方法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德育工作必须从工作理念、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全面加强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二、北京高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的基本考虑和做法 1.按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构建新时期德育工作系统 我们把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从基础性建设入手,以重点工作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全面加强,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具体说,就是努力推进五大德育工作系统的建设: 一是围绕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加强德育领导管理系统的建设。首先,我们与市教委、团市委、市教育工会建立市一级德育工作的协调机制,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工作合力;其次,积极推动学校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和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工作体制,推动学校建立从学生工作部(处)到各院系学生工作组再到班主任、辅导员的纵向德育工作系统;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学校建立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横向德育系统,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整体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是围绕建立顺畅、有效的德育工作渠道,加强实施操作系统的建设。我们主要抓了四项工作:第一,抓主阵地建设。在加强“两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开展“两课”重点建设评估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使“两课”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第二,抓主旋律教育。充分利用首都优势,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庆祝建国50周年、迎接香港、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和纪念建党80周年、庆祝申奥成功等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大学生广泛参与,使其在亲身参与中接受主旋律教育。第三,抓学风建设。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鼓励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四抓途径拓展。针对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我们积极拓展了网络德育、公寓德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新的工作领域,使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施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是围绕为大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强育人环境系统的建设。重点是抓好文明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工作。自1992年开始,我们在北京高校全面开展了“文明校园”建设,在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的同时,注意调动教师、职工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构建“三育人”工作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从1997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动专业院校的艺术团体和大学生艺术团到高校开展带有普及性质的高雅艺术活动,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层次。去年推出了“校园文化进社区——大学生艺术团到文化广场演出”系列活动,大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既浓郁了首都的文化氛围,又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少学校推出了名师论坛、双休日博士论坛、星期四人文讲座、科技纵横、新年音乐会等校园文化品牌。这些措施在高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优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四是围绕精干、高效的目标,加强组织保障系统的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坚持“三个结合”:即在队伍构成上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在队伍发展上坚持培养干部与培养专家相结合;在培养方式上坚持学历(学位)进修与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举办学工干部培训班、学工部长高级研修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国内外学习考察等形式,使北京高校学生工作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五是围绕提升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评估检查系统的建设。一方面,我们以检查评估推动工作,制定下发了《北京高校德育评估标准》和《北京高校“两课”重点建设标准》并开展相关评估工作。最近,我们出台了《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把德育工作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其中,进行整体评估和检查。另一方面,以总结经验来进一步规范工作,提升工作的水平和层次。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北京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规范性文件,组织编写了《新时期学生工作实用读本》,定期评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不断总结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经验,有效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 2.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总体要求,大力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与时俱进,推进工作的不断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我们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和形势要求,及时研究和分析新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和方法。 一是大力推进德育工作理念的创新。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北京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德育理念,形成了坚持德育的政治定位与教育定位的统一,确立“教育本位”的德育理念,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实施德育;坚持德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确立“以育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既重视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重视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培养;坚持德育的教育职能、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的统一,确立“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德育理念,开展全方位德育工作。按照德育工作新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新机制,开辟新途径,使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二是以德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工作的创新。我们组织开展了“德育创新论坛”系列活动,围绕“新时期德育工作新理念”、“加入WTO以后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公寓社会化条件下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新时期人才评价标准”等德育工作中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组织集中攻关,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以推广运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有效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三是加强科学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为工作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一方面,我们围绕德育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力量开展集中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指导工作的开展,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建设理论要点”、“北京高校德育二十年”、“高校特困生就学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九十年代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发展规律研究”、“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等。另一方面,我们支持北京高校德育研究会办好《大学德育》刊物,通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研究。不少高校也建立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金或德育工作的专项研究基金。 3.以“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扩大覆盖面”为工作着力点,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 效果如何是检验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我们在工作中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针对德育工作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拓展新的工作领域,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效果。 一是从抢占德育工作制高点的角度积极拓展网络德育工作新领域。首先,在开展“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网络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其次,根据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新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研修班和研讨会,加强网络德育工作的队伍建设。第三,召开经验交流会和工作现场会,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北京建成校园网的高校都成立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思想教育类网站,而且出现了北京大学“红旗在线”、清华大学“红色网站”和“学生清华”、北京科技大学“红旗飘飘”等一批品牌站点。各校利用思想教育栏目、工作信箱、BBS、现实集体网络化等形式,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扩大了覆盖面。 二是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角度积极推进心理素质教育。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北京高等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工作渠道、条件保证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校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制定了《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大纲》,编写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举办了骨干教师培训班,进一步推动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现在,北京高校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工作格局:在教育对象方面,“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在教育方式方面,“教育为主、预防为辅”,课堂、讲座、咨询、辅导、训练和心理素质教育月(周、日)活动多种形式相结合;在教育者方面,“专职为主、全员参与”。 三是从扩大覆盖面、不留空白点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公寓社会化过程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针对公寓社会化过程中,学生生活与学习区域相对分离的状况,我们积极推进公寓德育工作,从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建立机构、配备队伍,规范管理、延伸教育等方面提出要求。有关高校普遍建立了公寓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大力推进党团组织进公寓、思想教育进公寓、学生社团进公寓、校园文化进公寓。 四是着眼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我们把德育工作和推动大学生素质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校通过制度保证、经费支持、教师辅导、专题立项等方式,调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在一些国际性和全国性的科技竞赛中,首都大学生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五是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由了解社会向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首先,我们建立学校与实践单位的沟通制度,根据社会需求和实践单位的需要确定社会实践的选题和方向。其次,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北京高校发起的“百名博士百村行”活动,就是通过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在形式上的一种创新。第三,结合重大政治任务安排社会实践。在大运会、申奥过程中,参与服务的首都大学生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十六大召开后,我们成立了首都大学生十六大精神宣讲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组织万名大学生深入到8个城区2 000多所市民学校,面向广大市民宣讲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的基本考虑 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在继续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基础上,着重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一是突出四大教育主题,搭建四大工作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以往的工作中,德育内容很丰富,但重点不够突出,因而效果不够明显。要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需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围绕若干个教育主题搭建工作平台,把各种教育活动纳入其中,并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从当前的情况看,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集中在“爱国、合作、诚信、开拓”几个方面,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确立了“国家利益至上”、“在集体中求得发展”、“诚信受益”和“在创业中实现人生理想”四大教育主题,努力搭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开拓精神教育工作新的平台,在大学生中强化这四个基本价值观念。 二是以培育学校精神为核心建设学校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文化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它所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具备什么样的学校精神密切相关;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学校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校也必须培育体现时代特点、展示自身特色的学校精神;同时,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也需要在校大学生传承和发扬。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拟围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精神的培育,为德育工作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更加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在操作上,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抓好理论研究,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围绕总结学校优良传统,进一步明确学校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培育学校精神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抓好建设,就是把过去学校已经开展过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等传统项目重新整合,并赋予新的内容,搭建新的工作平台,营造更加有利于学校发展、更加有利于凝聚力量的校园文化,使学校精神、学校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 三是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大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德育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在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组织活力的今天,如何加强组织建设,我们的想法是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来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具体说,就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制定队伍建设规划,明确队伍培养的目标、实施阶段和保证措施;加强培训,组织参观考察,围绕共同课题开展研讨,进一步提升队伍的层次;围绕德育工作创设发展理想和成长目标,在德育工作队伍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良性循环的交流机制,以进一步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凝聚大家的力量,提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整体工作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李 鸣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林兆木 (国家计委 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824)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特征;农业;关系 [摘 要]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过努力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F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19-0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个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的。它高度概括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要求。本文仅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正确估量提出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突出表现在: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 000美元;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三次产业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同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 200~2 400美元,中期为2 400~4 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 800~9 000美元。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和工业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工业化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P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人均GDP作为划分工业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合理的。当然,钱纳里提出的具体标准是否适合我国情况还可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我国目前人均GDP近1 000美元,说明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主持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报告提出了划分工业化水平的一种方法:根据制造业增值额占总商品生产增值额的比重,把工业化水平分为非工业国(20%以下)、正在工业化的国家(20%~40%)、半工业化国家(40%~60%)和工业国(60%以上)等四类。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工业还包括采掘、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比重较小的行业),总商品生产增值额大体上相当于物质生产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交通、通信、商业)等的增值额。按照这一方法计算,我国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比重约为51.5%,属于半工业化国家。 3.三次产业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根据钱纳里等经济学家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人均GDP1 000美元以上(1964年美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结构为12.7%∶37.8%∶49.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15.9%∶36.8%∶47.3%。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生产结构为15.2%∶51.1%∶33.6%;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50%∶22.3%∶27.7%。与上述研究提出相应阶段的指标比较,我国现在生产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略高,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高出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1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近20个百分点。 4.城市化水平。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根据对世界100个国家20多年中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人均GDP800~1 000美元以上(1964年美元),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60.1%~65.8%。因此,一般认为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应在60%以上。我国200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7.6%。从这一项指标看,我国也属于正在工业化的国家。 考虑到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因素,1964年1 000美元大约相当于目前的3 000美元。如果我们把上述国际上划分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作为对照系,那么可以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过努力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工业化。 按照上述几项指标分别作粗略分析:(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20年翻两番,要求年均增长7.2%左右。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这个速度是可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意味着我国经济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4.3万亿美元(按2000年汇率计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那么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达到3 000美元(按2000年汇率计算)。(2)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我国1995年为47.1%,到2001年上升到51.5%,年均提高0.74个百分点,今后18年如按这个比率上升,到2020年可以提高到64.9%左右,达到工业化该项指标60%以上的要求。(3)从城镇化水平看。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如果今后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有可能达到55%左右。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将加快。日本在1947~1975年的工业化加速时期,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75%,2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7个百分点。韩国1960~1981年城镇化水平从28%提高到56%,21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3个百分点。我国1990年城镇化率为26.4%,2001年为37.6%,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指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2001年全国共有2 053个县(含县级市),如果每个县平均有2个有条件的建制镇,加上县城约有6 000个,如果每个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到2020年各增加3万人,就将增加城镇人口1.8亿人。再加上大中小城市新增加的人口,到2020年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是可以达到的。(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1980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68.7%,2000年降到50%,20年下降18.7个百分点。今后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加快,到2020年这个比重有可能从现在的50%降到35%以下。总之,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是可以完成的。 二、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新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一个将载入史册、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决策。人类社会实行工业化自18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270多年,但据世界银行前几年的统计,全球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七国集团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经合组织中的其他16个成员国,还有亚洲“四小龙”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上共2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合计9.265亿人,占全球人口15.3%。我国现在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人口约有14亿多,将超过上述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此,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早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以“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为第12个问题的标题,指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40~241页)后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处理农、轻、重的关系,确实是我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弯路,有过不少教训,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今后推进工业化,仍然必须继续处理好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发展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看到,从1957年到现在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既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又面向世界,既从现实出发又面向未来发展提出的,是发展思路上的与时俱进和重大创新。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都有所不同。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当时工业革命的动力来自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带动了纺织、冶金、机器制造、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随后,美、法、德、俄、日等国也于19世纪先后开始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些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从世界广大殖民地掠夺能源、原材料,并倾销其产品,结果造成全球范围贫富两极分化、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生态恶化。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去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又使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这个论断中可以体会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概括说来,它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进入信息时代,不仅工业化的内容与传统工业化有所不同,而且在技术上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可能。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诸多新兴产业,同时以其极强的渗透力同传统产业广泛结合。不断进步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传统产业迅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地改进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催生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总而言之,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可以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工业化进程。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大趋势,就是因为工业化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实现工业化,和英、美、德、日等国实现工业化的历史条件、国际环境有很大不同。当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大量过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实现工业化,又不可能像发达国家当年那样依靠同广大殖民地的不平等交换,而必须依靠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产品质量好、价格低的竞争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工业化,必须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着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也只有这样的工业化,才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虽然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在其本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自工业化以来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新世纪头20年要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不仅实现经济技术快速增长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把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工业化的进程,是发展工业并用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改造和装备农业等传统产业部门的过程。因此,工业化必然伴随大批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同时,随着工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同量资本将同更少的劳动力相结合。因此工业化和扩大就业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而且在信息化时代,劳动生产率有可能比以往提高得更快,从而更加剧这一矛盾,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又是我国的宝贵财富和巨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大量进入我国,我国制造业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因此,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妥善处理好工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不仅是扩大内需、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发挥我国独特优势,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把一点提高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素来对待,也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以上四个方面主要特征,是互相联系和统一的。在认识上和实际工作中,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来,而应当努力使它们相互结合,互相促进。 三、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当前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情况、问题和过去有所不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两个基础都有新的内涵。人们常讲的农业是基础,其涵义正如马克思所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85页) “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20页)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物质的、精神的生产的基础,这个道理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和一切国家。当然,在有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条件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除了本国农业也包括外国农业。马克思指出:“农业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是资本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23页)在工业化的一定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常常表现为它对工业等现代经济部门发展的制约。这主要是因为一旦开始工业化,粮食需求会不断增长增加,虽然由于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投资、农业技术进步等原因,土地的产出率会提高,但由于耕地特别是优等耕地有限,土地报酬将会递减,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会出现停滞,导致粮食等农产品对工业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工业等现代部门工资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从而延缓工业化进程。这就是古典的“李嘉图的增长陷阱模型”所描述的现象。类似现象在我国前几十年出现过四次:即1958~1963年、1969~1975年、1978~1981年和1987~1989年。除了前两次还有政治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外,每次都是由于全社会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过高和农业生产停滞,导致粮食供给缺口扩大、价格上升。而走出“陷阱”的途径,都是降低投资率、进口粮食和加强农业,增加对农业投入。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述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等绝大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相对过剩,价格回落,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农业对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不表现为粮食等农产品短缺和价格上升,而表现为农民和农村的需求增长缓慢,拖住了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粮食、棉花等农产品虽然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很低。当今出现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其主要原因是占全国人口近2/3的农村人口,以及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比较低。2001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主要食品消费量为:粮食238公斤,食油7公斤,猪牛羊肉14.5公斤,家禽、蛋及制品7.6公斤,水产品4.1公斤,食糖1.43公斤。可见,现在农产品的相对过剩是以农民的消费不足为条件的。它虽然抑制了农产品价格上升,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但是农民收入低不仅限制了对农产品的消费,也限制了对工业品的消费,因此也从市场需求方面抑制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这是同一现象产生的互相矛盾的两个结果。农民和农村消费水平低,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并且增长缓慢。2001年,全国乡村的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32 45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合计的44.4%,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5.2%,只相当于就业人员比例的1/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 366元,也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 859元的1/3。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农业阻滞工业化的“陷阱”,核心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开拓农产品和工业品在农村的市场。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从巩固工农联盟这个政权基础来看,也是这样。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工农联盟的经济基础,也必须从民主革命时期通过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改革初期通过联产承包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指明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内涵和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兼顾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兼顾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努力争取使两者协调发展,同步增长。这就要求全国用更大的力量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支持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正确处理顺利推进工业化的几个关系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也是今后20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指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特点是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和带动作用强。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是当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发展,也已成为带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但是,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走在前头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仍然相当落后,尤其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世界范围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方兴未艾,影响深远,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市场十分广阔,拥有素质较高、成本较低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潜力巨大。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传统产业包括农业和能源、原材料、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很大,是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不仅在满足国内投资、消费需求和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举足轻重,而且在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扩大商品和服务出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认为传统产业是“夕阳产业”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依托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使传统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各自发挥优势,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关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是相对而言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即在经济活动中单位劳动占用的资本(资金)较多(或在单位产出成本中资本消耗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产业,即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资金)较少(或在单位产出成本中劳动力费用比重较大)的产业。资本(资金)投入多少和技术装备程度成正比,资本(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往往就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因此资金密集型产业也称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说来,重化工业的资金密集程度较高,占用和投入资金较多,吸纳劳动力较少;农业、轻纺工业、建筑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占用和投入资金相对较少,吸纳劳动力较多。第三产业中零售商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等也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它们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所有产业的资金密集程度都在提高,因为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不仅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会有大的发展,而且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也会逐步提高。因此重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足轻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十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2001年底,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达127 627万人,未来十几年平均每年还将增加1 000万以上。据专家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直在60%以上。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一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在生产过程使用较多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具有竞争力,那么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调整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重视发展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因此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因此今后仍然要十分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人力资本附着较多的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行业,并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 3.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虚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货币资本从物质生产、流通领域游离出来,采取虚拟资本的形态在金融市场上营利,而且形式日趋多样化。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对于实体经济发展总体上是有利的,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其积极作用是:可以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提供融资支持;可以分散实体经济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可以更好地揭示和传递实体经济的信息,提高实体经济运营效率;可以促使资本迅速从效益低的领域、企业转向效益高的领域、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体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但同时也要看到,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也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产生破坏性损害。例如,债券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账的大幅度增多,会动摇信用基础,扰乱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减少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并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虚拟经济并不等于泡沫经济。但是,虚拟经济的过分扩张可能出现经济泡沫过度,引发泡沫经济的产生,导致对实体经济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至今已十年有余,实体经济始终陷于低迷状态,就是一个例证。美国经济曾经十年持续增长,从2001年起盛极而衰,陷入衰退,其中股市泡沫过度便是重要原因。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50多个国家发生过100多次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这与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不无关系。至于虚拟经济的跨国大举扩张,则可能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甚至酿成金融、经济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阿根廷、乌拉圭等拉美国家正在经历的金融危机,都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有密切关系。当然,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国虚拟经济还不发展,随着金融的开放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虚拟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但是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并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虚拟经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远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现在我们的金融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监管能力比较弱,监管经验不足,更要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又要防范其过度膨胀而产生消极破坏作用。 处理好以上三个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体现。 责任编辑:查朱和 略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吕书正 (中共中央党校 党史部,北京 100091) [关键词] 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 要] 当代中国已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25-04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判断,它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上对国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当代中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则是在继承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念,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新定位。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社会。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4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党中央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作出奔小康的战略决策。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量化评估看,我们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历史阶段。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国已提前五年于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到200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9 404亿元,按现在的汇率折算,超过1万亿美元。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据世界银行统计,“九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仅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与以上六国的绝对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到2000年末,中国和意大利的GDP水平已大体一致,到2001年底,中国经济总量为95 933亿元,上升到第六位,超过了意大利。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前三年于1997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比最初提出的总量翻两番又进了一步),按现行汇率计算,2000年底,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00美元,这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重要标志。 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有力推动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总体评价,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界的位次大体居于中等偏上水平。而综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大体居于世界中等偏下水平,这也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起点水准。 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已基本上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已接近小康,到2000年底,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 走向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不只是一种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从经济结构看,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结构明显改观。从总体上判断,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进入了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这是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例如,2000年底,我国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是27.5%,按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制定的2000年25%~30%的目标量值来衡量,已经达到小康标准。 从城乡结构看,我国经历了一个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这有力推动了我国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发展。到2000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中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36.22%,人口达到45 844万人。按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确定的2000年33%~50%的目标量值来衡量,达到了小康低限标准。 从对外开放的程度看,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日益全面、深入地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经济越来越密切。 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现阶段我国已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这是继从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飞跃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世界银行专家评价道:“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奔小康进程所具有的领域推进的不平衡性、时空推进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协调性等特点,决定进入小康社会必然是一个分领域、分地区的发展过程。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要完全跨越小康社会这一历史阶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因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迈向富裕,将是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历史任务。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按照这一论述,小康社会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因此,总的来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形态。小康社会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形态这一结论,对于我们正确判断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这就决定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也没有改变。所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明确了小康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就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基本历史任务。 党的十三大报告曾经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概括为五个方面,十五大报告又进一步概括为九个方面,这些历史任务是需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艰苦奋斗继续加以完成的。 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党中央一直致力于研究和部署的战略课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提出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为此,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在经济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按照这一目标,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将超过35万亿元。未来2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算,在本世纪的前20年中,中国的经济仍有可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果GDP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那么,1997年排在世界第七位的中国,到2020年,GDP的总量水平将有可能居于世界第三位,甚至会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有可能达到按当时价格计算的5 000美元,这一水平是199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这一年,处在这一水平的国家有智利(5 020美元)、捷克(5 200美元)、马来西亚(4 680美元)、巴西(4 720美元)等国家。(参见《1998/99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而按照国内权威专家的分析,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按现在价格计算的3 000美元,达到将来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必须强调的是,“小康”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它还包含着政治和文化上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全面发展阶段。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这就是说,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没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也没有改变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它在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实现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实际又深得人心。 上述战略目标是鼓舞人心的,也是留有余地的。但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战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关键是要坚定地迈出和迈好第一步,把新的“三步走”战略落到实处。所以,进入新世纪之际,党和国家又制定了“十五”计划。完成好“十五”计划,新的“三步走”战略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美国国防部1997年5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随后几年的《国防报告》都提到:“到2015年前后,可能出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全球性对手,中国和俄罗斯都具有这种潜力。”美国必须抓住2015年前的“战略机遇期”,竭力遏制中国变成强国和俄罗斯东山再起。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预防性防御》一书中就把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称为“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有针对性地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笔者认为,新世纪新阶段这种战略机遇表现在:这是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改革全面攻坚、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了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此,必须抓好关系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起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小康社会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路。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尤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小康社会的小康标准,不是仅限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项,它应是包括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多元、多项的综合小康目标和小康标准。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就指明了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方向。 第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 对于上述战略思路,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因此,遵循上述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就能够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发展,建成经济发展、生活殷实、政治民主、社会安定、精神文明、环境优美、人口适量、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美好的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则需要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时刻牢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留下的历史性嘱托:“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 责任编辑:郑 端 “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小勇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29-03 2002年12月20日至21日,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举办了“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思潮引导”学术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中央编译局以及高校的13个学术研究单位的31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清华大学副校长胡东成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研讨会围绕“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强社会思潮引导”这一主题,就如何贯彻十六大精神,做好社会思潮的研究,引导青年学生思想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加强社会思潮引导, 播好马克思主义种子 在开幕式上,何东昌首先做了“关于加强社会思潮引导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的主题发言。他结合现实,总结了苏联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的经验教训,指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挑战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强调,当今教育仍然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实质就是减少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和约束,因此,从理论上讲,教育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实践过程相结合,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从人的本身发展来看,通过实践来教育人、培养人是必经的途径。二是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这是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他指出,理工农医类人才培养可以直接借鉴西方的办法来培养我国需要的人才,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应该结合我国历史、传统经验,除了借鉴西方的有益办法外,更需要有自己的创新。何东昌在讲话中还特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各种思潮的引导,这是关系到播下什么样的种子的问题。我们应该播下马克思主义的种子。 胡东成结合实际回顾了江泽民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的讲话,从“四个高度重视”、北戴河讲话、人民大学讲话到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极大地提高了各条战线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他指出,在人类文明史上,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一个“发展—衰弱—兴盛”的历史过程。今天,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用人文社会科学解决自然科学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辩证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还指出,要正确地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文社会科学放到当今社会思潮的背景下来研究。 原国家教委思政司司长徐文良指出,社会思潮研究和科学引导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这里的思潮主要是指与社会主导舆论、主流意识形态有冲突的社会思潮。20世纪80年代末,这些社会思潮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斗争,其消极因素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极大。从德育研究的角度来看,是离不开思潮的研究的,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许征帆教授指出,对思潮的研究并非始自今日,五四运动中、解放初期就开始注意思潮的研究,但过去的思潮研究的途径、方法等与今天的思潮研究有很大不同。过去,主要注重的是一般的思潮介绍,比如侧重于典型著作、一般社会思想等。近年来思潮研究已经有了大的突破。他还比较了年轻一代学者与老一辈研究思潮的不同优势。思潮研究关键是要能够真正把握主流,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思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这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 原国家教委社科司司长杨瑞森认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不同特色。人大和北大比较注重理论研究,而清华则更多地将理论和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研究。工科院校培养学生不仅是工程师的培养,更是高素质的公民培养过程,这是清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关键。思潮研究要有发展的观点,特别是要对思潮的深刻社会背景进行研究,要客观、科学地研究必须持发展的观点;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统领研究方向;从研究的内容上看,一要注意从同国外思潮研究相结合,二要关注国内外正在流行的思潮,三要将社会思潮与高校内的思潮相结合。这样,才能获得研究的实效性。 二、加强专题社会思潮研究,用先进的思想理论解释社会现实 1.关于个人主义思潮 夏伟东教授对个人主义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他从宏观角度对中国个人主义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做了较为宏观的分析,并就早期人性观、人的本质和人性的争论、新自由主义左派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此,与会者表现出很大兴趣,并向报告人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会者还就个人主义历史发展的分期问题以及当代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关于全球化思潮 针对全球化思潮,王宁教授做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的理论建构”的专题报告。他着重分析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的理论依据,认为《宣言》虽然没有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它已经是从全球的高度来把握全球发展,他还从内容方面阐述了全球化理论的建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全球化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既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社会主义的全球化,还有共产主义的全球化问题,同时还得研究国内外对全球化的不同声音,对不同的全球化观点如何作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价等。在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共产主义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与会学者还就全球化所带来的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分析和评价问题以及腐败与反腐败的全球化背景等展开了讨论。 3.关于民族主义思潮 房宁教授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当今民族主义思潮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特点。他认为民族主义思潮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其概念内涵是一个以现实利益为基础的政治概念:民族主义是利益共同体、利益群体发展的结果,因而把现实利益当作民族主义的现实基础;他认为民族主义是“因全球化而起,以全球化而终”。他把全球化分为“产品化—借贷化—资本化”三个阶段,全球化中出现了新的剥削与被剥削,从而导致了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导致了反对“西方主义”、反对全球化的浪潮,恐怖主义也是其中的反映;他认为民族主义意识容易成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他还分析了民族主义产生的社会、政治心理因素,认为政治因素和内外社会因素是引起民族情绪的关键;关于从民族意识到政治诉求的发展,他认为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民族主义思想发起者,孙中山是民族主义的第一位实践者,而毛泽东则是民族主义实践的第一位成功者。但也有学者指出,关于民族主义研究,关键是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主义概念的科学概括,把大国沙文主义、陕隘民族主义的关系加以区分清楚。 4.关于西方多党制思潮 林伯海从多方面阐述了西方多党制思潮发展的轨迹、背景、派系、多党制思潮抬头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的走向、如何对社会和学生加以科学的引导等。在提到多党制思潮兴起的原因时,刘书林教授分析说,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社会主义还不成熟,还没有找到完善的办法,因而有些人从省事着眼,只想轻易照搬西方,所以从客观上决定了这一思潮产生的必然性;腐败是当前多党制思潮兴风作浪的一个现实借口;关于多党制前景问题,他认为,多党制始终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所以没有任何前途。涉及到对学生的引导问题,林伯海提出一些供大家思考的问题,比如多党制区分的标志是什么,多党制是否一定能遏制腐败,多党制是否具有普适性等。 5.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刘书林教授对现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做了全面深刻的专题报告。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来源、本质问题,他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队伍内部分化的派系,而是外在于马克思主义队伍的力量,是动摇的同盟军。他详细分析了历史上民主社会主义与今日社会民主主义的关系、演变过程及其思想起源。他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真正形成于第二国际后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英国工党的理论家、领袖麦克唐纳。从民主社会主义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规律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西向东的推进过程,在它影响下出现了欧共、“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最终出现苏联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认为,从中国的历史上来看,不存在社会党生长的土壤。但是,随着我们党对外联络政策的调整,我们党对社会党的态度发生变化,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趁机而入,在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异化和抽象人道主义思潮的出现,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多元化”思潮的流行以及90年代某些曲解党的阶级本质的思潮,都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反映。他指出,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要着眼于青年教育。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初散播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谬论,实质上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反映,它的散播和延续培育了一代人,即“60年代人”,这些人正是在90年代初把苏联和苏共葬送的直接责任者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等人。我们一定要接受这一沉痛的教训,教育青年分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拒绝民主社会主义,培养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把他们塑造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6.关于自由主义思潮 梅荣政、张晓红教授从国外自由主义、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由主义思潮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质。梅荣政教授认为,国外自由主义是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以经济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当然,这种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必然要折射到政治文化领域,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谈到中国的自由主义,他们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从其历史发展逻辑来看,可以划分为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这是从不同发展阶段自由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内涵来说的。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主要还是重复着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而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则是在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基础上向政治自由主义延伸。对于这种思潮,我们应该严格加以甄别与科学辨析,正确引导学生和青年,否则就会走向歧途。 7.关于反腐败思潮 王传利作了关于反腐败思潮的发言,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败的理论十分丰富,是我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革命导师是从社会根本制度入手,坚持了阶级分析法,认为剥削阶级国家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消除腐败应该取消剥削阶级的国家政权。资产阶级国家虽然也进行控制腐败工作,但无法从根本上遏止腐败。要彻底控制腐败,必须打碎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壮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以亨廷顿为代表的现代化腐败论将腐败这一现象置于现代化进程中,没有对政权性质进行根本的区别,而笼统地认为腐败有利于现代化的实现。由现代化腐败论导出的“适度腐败有益论”、“腐败的润滑剂功能”等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也是十分有害的。寻租腐败论的经济人假设被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引入我国,用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治行为,混淆了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政治与资本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政府人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人的区别。其实,寻租理论背后的某些基本预设在西方往往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将西方寻租理论假设的背景纳入质疑范围,有可能糊里糊涂地将看似高深莫测整套寻租理论奉若神明,造成理论上的混乱。按社会主义的要求来说,社会主义的政府人只能是公仆。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里的工作人员定位于公仆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里也体现了马克思的公仆思想。 责任编辑:查朱和 德育工作经验与德育创新 田建国 (山东省高校工委,山东 济南 250001) [关键词] 德育;经验;创新 [摘 要] 高校德育要重视发展变化的现实,认真总结经验,把握时代的脉搏。本文在总结高校德育工作六条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和个性教育的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32-02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对21世纪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 一、要认真总结高校德育工作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经验主要有: 1.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如果比作打仗,德育工作就是占领制高点;如果把教学和科研比作骨和筋,德育工作就是气和神。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突出主题。在思想道德建设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坚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在文化建设上,要注意体现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的功能。 3.重在落实。德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狠抓落实。要把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政策具体化地落实,要一所学校一所学校地推进,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落实,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深化。要从具体问题抓起,从一件一件实事抓起,作出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验的规定,形成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 4.大局意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要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背景下和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分析,要放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大格局中去研究,要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和研究高校德育工作。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5.继承创新。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只有在改进中加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德育工作才能跟上新形势,贴近实际,深入人心。 二、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围绕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发掘人的潜能。要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人格的提升。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规律,其目的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德育工作必须面向大学生的整体需求,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个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在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弘扬教师人格力量和奉献精神的同时,理解、尊重、重视教师的发展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 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服务、主体、尊重、爱心。 服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为人民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群众路线是根本的工作方法。从师生中来,就是倾听师生的呼声、倾听实践的呼声、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和集中师生智慧的过程;到师生中去,就是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师生理解和接受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努力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释疑解惑,又排忧解难,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主体。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德育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善于把这种社会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教育的效果,使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和谐统一。过去我们往往是把学生看成一种原料胚子,教育的任务就是去加工塑造,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德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和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 尊重。尊重具有社会和心理的双重含义。人有多种需求。一是温饱的需求;二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包括理想、信念、友谊、爱情和艺术欣赏等;三是被社会尊重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被社会尊重的需求,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尊重是德育的本质要求,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在指导思想上,要尊重教育规律;在操作层面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在评价层面上,要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相互尊重,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 爱心。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人是有感情的,也是有理性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师不能否定面对面的德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忽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代替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德育需要爱心,也要培养爱心。没有爱心的德育是不会成功的。 2.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指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首先要求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保证学校育人目标的完成;其次,要求实现德智体美等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德育渗透其他各育,保障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健康发展;再次,要求通过德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培养认真态度与合作精神,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思想和道德基础。素质教育还要陶冶性情,铸造健康高尚的人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要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 3.树立人文教育思想。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它包含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和艺术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需要从人的综合素质、从社会文化进步的高度,把知识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人文素质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人文教育具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一个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科学创新要善于异中求同、移花接木。接受知识需要理性,创新的灵感依赖于悟性,科学创新不仅仅依靠前人知识的逻辑推理和理性绎义,还需要感悟式的灵犀一点通。人文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 4.树立个性教育的思想。个性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的总和。个性品质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社会品质与责任感的发展程度,一个是行动中成为自觉主体的智慧水平。个性教育是教育的特色之一,没有个性教育就没有人才,就没有人的创造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的特点,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绝不是培养个人主义。个性和个人主义是两回事,个性发展完全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我们要正确处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很难说是全面发展;没有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可能是一种畸形发展。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全科发展,要求学生样样都精、事事都成,这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教育创新,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教师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良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 新时期,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引导青年学生用科学理论立言、立行、立身,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者、实践者、宣传者。 责任编辑:张新峰 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刘创成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军事社会学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068) [关键词] 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 [摘 要] 为使纪念学雷锋40周年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有必要正确认识并解决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有关问题。要排除学雷锋的思想障碍,认识弘扬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改进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方法,争当实践雷锋精神的带头人。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34-02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纪念学雷锋40周年活动。为使这一活动深入扎实开展,需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学雷锋、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并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一、排除学雷锋的思想障碍 雷锋作为青年的光辉楷模,雷锋精神作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的健康成长。但也要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移,由此,对学雷锋产生了一些思想障碍。重要表现为:一是“工具论”,认为雷锋是“政治工具”,如今请出雷锋来,是出于当前政治气候的需要。二是“精神论”,认为雷锋是纯精神主义,口头上呼唤“雷锋”,行动上却排挤“雷锋”。三是“过时论”,认为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的典型,现在搞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再提学雷锋已经不合时宜;或认为雷锋只讲奉献,同现实的讲利益求实惠不合拍。四是“超前论”,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人们学习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太超前了,学起来有困难。五是“从众论”,认为这年头,好人难做,典型难当,别出“风头”。六是“逆反论”,认为群众学雷锋,一些领导搞不正之风,让人不服气。产生上述思想障碍,有的是由于认识模糊,有的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则是工作中确实存在某些偏颇。应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才能排除这些思想障碍,使人们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坚定不移学雷锋。 二、认识弘扬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 雷锋是在我们党、军队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影响广泛而持久的一个先进典型。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我们党在领导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继承和发扬。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和效仿,并由此孕育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两袖清风,耿耿忠心”的孔繁森、“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李国安、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惜自己生命的李向群等一大批雷锋式的人物。从活跃在军营内外的千万个学雷锋小组,到目前正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的“青年志愿者行动”,都是雷锋精神的扩展和延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情况虽然同雷锋生活的年代有很大不同,但我们正在从事的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先进的思想鼓舞斗志。只有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利益关系的调整;才有利于抵制和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需要继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三、改进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方法 开展学雷锋活动应当把关心人、培养人作为出发点,用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雷锋精神去指导学雷锋活动。在对雷锋的宣传上,应让广大学员都知道,雷锋和普通人一样,有成功时的欢乐,也有受挫时的苦恼,使大家感到雷锋的形象亲切、真实、可信,人人可学,人人能学。学雷锋活动应当是群众性的自我教育活动,有关机关和领导要采用正面引导的办法吸引学员参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雷锋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面对新形势,把学雷锋活动由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式”转向“春风化雨式”,在立足本职做贡献上作文章,使广大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学雷锋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使各个层次的学员都乐于接受。我们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学雷锋活动,把学雷锋活动变成学先进活动,让学雷锋之花各具特色,群芳争艳。 四、争当实践雷锋精神的带头人 实践雷锋精神,最为重要的是要认真落实江泽民关于“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我军的精神文明建设,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列”等重要指示,同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起来,时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体学员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任务的需要,完成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学习任务。首先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像雷锋那样永远听党的话,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正确看待和处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利益关系调整,不断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勇于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行为作斗争,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维护者;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做一名合格的高素质“四有”新人。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像雷锋那样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要像雷锋那样保持朴素的作风,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能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崇尚科学,传播文明,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遵德守法,坚守气节,勤俭节约,从自己做起。再次是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学雷锋既要积极参加便民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更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多做贡献,这是新时期学雷锋的一个显著特征。要像雷锋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爱军习武、勤学苦练,熟练掌握武器装备和战略技术,争当训练尖子、行业标兵、比武状元,努力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总之,在择业多样化的社会竞争氛围中,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发扬勤奋工作、努力拼搏的精神,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工作姿态,力争通过高质量的工作,成为各行业标兵和先进分子,成为雷锋式的人物。 责任编辑:胡卫红 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 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吴易风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取代 [摘 要] 西方经济学本质上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在阶级性、意识形态、价值判断、历史观、研究对象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不同,这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既有庸俗性和辩护性的一面,又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一面,对于前者要进行必要的揭露和批判,对于后者要考虑借鉴和吸收。 [中图分类号] F0-0;F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36-04 我国高等学校目前的理论经济学课程主要有两门即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西方经济学以前也叫做政治经济学,后来才改名为经济学。现在,在我国,政治经济学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则指西方国家居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在西方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则通常被称为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这一用语的含义有宽有窄。宽口径的西方经济学概念,既包括西方国家的理论经济学,又包括西方国家的应用经济学。窄口径的西方经济学概念,只是指西方国家居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目前在我国高校设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就是西方国家居主流地位的理论经济学,而不包括西方国家的应用经济学。本文所说的西方经济学,也是这种含义的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西方国家,本质上是西方国家统治阶级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确实作了一些研究,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这些成果,当然可以而且应当借鉴,但是,能不能由此认为西方经济学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呢?不可,绝对不可以。现将理由说明如下。 第一,应当看到,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图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很少有例外。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社会经济生活充满着矛盾,处于不同社会群体、集团、阶层和阶级中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往往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具有特殊性,它直接涉及不同社会群体、集团、阶层和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研究经济理论。与此相反,很多西方学者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尽管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力图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理想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是最合理的经济关系。然而,不管愿意不愿意,也不管意识到没有意识到,经济学的阶级性是客观存在的。其实,西方经济学家也不都是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公开地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凯恩斯:《劝说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44~245页)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系统地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主要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西方国家居主流地位的经济学是反映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现在,相当多的西方经济学家公开承认他们的经济学充满了意识形态。例如,伦敦大学奇克教授说:在西方国家,不仅“宏观经济学难于同政治分开”,而且“在微观经济学中充满了意识形态的东西”(布赖恩·斯诺顿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91页)。 价值判断在经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关系到经济学家对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的评价标准。在阶级社会中,处于不同阶级的人们对重大问题的是非、优劣、好坏、利弊、善恶等等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经济学家也概莫能外。有些西方经济学家曾经试图把价值判断从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但是,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承认,这是无法做到的。一位对价值判断与经济学的关系相当有研究的西方经济学家说:“价值判断经常在经济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经济学家所作出的政策建议以及他们对不同经济组织体制的优缺点所作出的判断。”(J.C.豪尔绍尼:《价值判断》,见《新帕尔格雷拂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6页) 现在,有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以上所说的经济学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是公开承认的。例如,诺贝尔经济学获奖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说:“社会科学家和其他人一样,也具有阶级利益、意识形态的倾向以及一切种类的价值判断。但是,所有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材料力学或化学分子结构的研究不同,都与上述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有关。不论社会科学家的意愿如何,不论他是否觉察到这一切,甚至他力图避免它们,他对研究主题的选择,他提出的问题,他没有提出的问题,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索罗:《经济学中的科学和意识形态》,见克伦道尔等编:《当代经济论文集》,波斯顿、利特尔·布朗1972年版,第11页)索罗的这一看法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有相当的深刻性。 第二,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了历史观的局限性。这种历史观的局限性使西方经济学家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是惟一可能的生产方式。因此,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没有原始公社的生产方式,没有奴隶占有制的生产方式,没有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更没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人类历史一开始就是资本主义,原始人使用的石块和木棒就是资本。而且,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资本主义。与此不同,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立场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彻底摆脱了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所造成的历史观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考察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原始公社生产方式、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和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特别是还考察了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这就决定了根本不可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不同的价值判断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革命的科学,它不仅研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而且更重要的是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与此不同,西方经济学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学,它极力否认资本主义剥削,力图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否认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也是两种对立的理论。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对象上的看法不同。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明确地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00页)我们知道,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属经济关系,也就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说的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方式从属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包含了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比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要大得多,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一个部分。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五,应当看到,从来不存在纯粹的或抽象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总是与特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不同基本经济制度下的市场运行机制有共同之处,但又各有特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当在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前提下,研究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而不是照抄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部运行机制。这就决定了根本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最后,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和要求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能毫无顾忌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科学探讨,作出客观的、全面的、深入的解剖、分析和说明。与此不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只在不违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是统一的,而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这类重大问题上,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则常常会发生冲突。代表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西方经济学家,由于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深入的科学探讨,而是经常作出主观的、片面的、肤浅的解释。这就决定了根本不可能用西方经济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总是把西方经济学原理当作科学真理来叙述和传授,初学者刚开始接触西方经济学时,就很容易被它所迷惑,误以为西方经济学教科书讲的那些东西都是真的科学。只有等到进入大量研读西方经济学的各种论著时,才会逐步发现,初学时以为是科学定论的东西,原来在西方经济学界并非科学定论。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8年指出,他们的经济学还不是科学。后来,希克斯、萨缪尔森以及其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将西方经济学数学化,使之相当精致,具有了科学外观。这样一来,西方经济学是不是就成为科学了呢?美国经济学家艾克纳在1983年指出,他们的经济学还不是科学。他说:“(从凡勃伦以来)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甚至更为尖锐了。……由于希克斯和萨缪尔森把它数学化而变得相当精致,但其核心与凡勃伦的时候相差无几。”艾克纳还说:“(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由毫无现实基础的理论构成的……事实上,除了……一系列演绎推理之外,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A.S.艾克纳主编:《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9~180页)在西方经济学论著中,类似的批评意见并不少见。西方经济学家对西方经济学的这类批评是颇为深刻的。 西方经济学现在差不多都广泛地运用较为复杂的数学来论证和表述较为简单的经济现象。初学者往往被这种数学形式所迷惑,误以为经过数学证明和表述的经济理论必定是科学的理论,而必定是有用的理论。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深知内情的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说:“经济学工作者中的许多人是从数学领域转入的。这样,专业经济学杂志上就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说引到精确的但却是无关的理论结论。”(瓦·里昂惕夫:《〈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绪言》,见《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西方经济学家常常借助于没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并由此引出政策建议。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构建的建筑物,看起来富丽堂皇,实际上是无法供人居住的空中楼阁。在这种逻辑世界中进行演绎推理,无异于进行智力游戏。由智力游戏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很难成为可以付诸实施并且行之有效的政策。美国经济学艾克纳在批评他们的经济学时指出,这种演绎推理“使经济学成了一种假科学的智力游戏”,“这样就导致了政策建议基本上是无效的和无结果的”(A.S.艾克纳主编:《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当然,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完全没有科学性可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方经济学家只能在不违反统治阶级利益和无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那些课题上进行科学研究,也只有在那些课题上,作为理论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还有可能取得有科学意义的成果。例如,在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数量分析方面,在对市场失灵、特别是近来对广义市场失灵进行剖析方面,在对政府经济职能和经济政策进行研究方面,西方经济学还能够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论著,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正是这些研究使西方经济学具有某种实用性。而在事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问题时,西方经济学不是有意回避,就是蓄意辩护,很少例外。 对初学者来说,全面地、正确地识别和区分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庸俗性、辩护性,是不容易的。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存在两种片面性。一种片面性是只看到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和辩护性,而看不见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另一种片面性是只看到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看不见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和辩护性。前一种片面性导致对西方经济学的全面否定,后一种片面性导致对西方经济学的全面肯定。全面否定和全面肯定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两种认识不符合实际。实际是西方经济学既有庸俗性和辩护性的一面,又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一面。 西方经济学中有科学价值和有用的东西,并不是在纯粹的形式上存在着,而是往往与意识形态的东西、辩护性的东西共生,并且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它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分析,才能分清哪些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和辩护性的东西,哪些是有科学价值和有用的东西。对于前者,要进行必要的揭露和批判;对于后者,要考虑借鉴和吸收。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把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当作镜子,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吸收不是囫囵吞枣,不是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而是经过消化吸取有用的成分。既然西方经济学有科学价值和有用的东西与庸俗的、辩护性的东西共生,并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我们就不能像器官移植那样把西方经济学的这个或那个部分直接移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来。即使是器官移植,也还会出现排异问题,何况摆在我们面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异质的机体,两个对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只有通过认真的艰苦的研究,仔细地把西方经济学中可资借鉴的东西与错误的东西严格区分开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经过改造,才能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查朱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技决定论辨析 梁树发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关键词]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唯物史观 [摘 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会导致科技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 [中图分类号] B0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40-0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进而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继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后,又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也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生产力、第一生产力,首先在于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其次在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现代生产的特点和要求。科学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它通过向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广泛、深入的渗透而改变这些要素的质和量,改变由这些要素的结合形成的既定结构和既定功能,从而在总体上提高生产力水平或改变其性质。技术作为科学的物化,作为联结科学与生产的中间环节,具有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和性质。历史表明,科学的应用、新技术的发明已成为近代以来推动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事实。这个论断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把做出这样一个论断和实践这一思想看作为一种关于科学的社会功能的任意张扬是不正确的。 那么,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会导致科学技术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这就需要弄清什么是科学技术决定。 科学技术决定论是一种在理解和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问题上把其发挥作用的形式简单化和把作用本身绝对化的观点体系。一方面,它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不通过其他社会因素特别是生产关系而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把科学技术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我们不否认科学技术对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其他要素能够直接地产生影响,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对人们的观念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又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影响或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是通过首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发挥它的作用的。它的这种作用发挥的间接形式也表明它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 在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上,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评价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所以,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曾经把科学看作为一种起革命作用的力量。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力乃至一般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的时候,始终认为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又是与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的,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决定的。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在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时候,始终把它同其他社会因素,同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认为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总是在与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推动历史发展的。 科技决定论从表面上看似乎也在强调生产力的作用,是唯物史观,其实,这是一种假象。科技决定论是一种机械的历史观,从更彻底的意义上说,它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因为唯物史观中的“物”指的是社会存在,它包括实体性的物质要素(含技术),而不归结为实体性的要素,它包括生产力而不归结为生产力。它是实体性物质要素与结构性物质要素的统一,自然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的物质条件的统一。而社会的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技术决定论按其理论实质来说是排斥生产关系的。科学技术决定论中的“科学技术”范畴不但不包含任何生产关系的内容,并且就其生产力的性质而言,它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产力。就是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并不归结为科学技术。一方面,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体系中的独立要素,而是对生产力体系中的各要素起普遍的渗透作用的要素,科学技术通过对这些要素发生作用而对这个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一定生产力体系中不仅包含着科学物化的技术这一生产的被动因素,而且包含着用科学武装起来的生产者这一能动因素。他们不但是应用科学技术的人,而且是发现或发明科学技术的人。我们说科技决定论在历史观上是机械论,就是因为它是排斥生产力的能动因素的,是排斥作为这一因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我们说它在历史观上最终会导致唯心主义,是因为按照科技决定论的固有逻辑,技术最终还要被归结于科学,从而由科学技术决定论导致科学决定论,导致知识决定论。所谓科技决定论的逻辑是一种历史“还原论”的逻辑。它是利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科学观点,而按照形而上学的“还原论”的思路简单推演出“科技决定”这一结论。 唯物史观与科技决定论的对立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认为其中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不是根本的或惟一的动力。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受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的,它只有转化为生产力并在与生产关系及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现实地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决定论则否定生产关系的存在及其作用,甚至把生产力仅仅归结为科学技术,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只是单一的科学技术。 第二,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同物质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里的物质生产不仅仅是技术,也不仅仅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即物质生产方式;认为人类自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至今还没有改变这个事实。科技决定论则把科技进步当作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认为在科学技术革命时代,“超级斗争”(阿尔温·托夫勒语)代替了阶级斗争,即有知识的人与无知识的人的斗争代替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这是不符合当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的。 第三,在社会革命的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科学技术革命通过转化为生产力革命而推动社会革命,科学技术革命甚至产业革命都不能代替社会革命,因为他们是不同性质的革命。另外,革命也不是自发的过程,只有通过革命阶级与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实现革命。科技决定论则主张科学技术革命就是社会革命,或者说社会革命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或管理领域)的革命。这不仅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淆起来,而且也是把社会革命看成一个自发的、改良的过程,在这两方面都实际地取消了革命。 第四,在社会形态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系的一定类型。就社会形态的结构而言,任何社会形态都包含着社会技术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这四个要素形态。但是,除了由于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决定性的关系,因而社会经济形态可以直接标志一定的社会形态以外,其他任何社会结构的要素形态都不具有这个功能。科学技术决定论者用以技术和生产力为基本内容的所谓“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等等概念代替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概念,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依次演进的过程,这就歪曲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过程。 第五,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问题上,唯物史观与科技决定论也是对立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包括科技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属于人民群众范畴。科技决定论者则从科学技术决定一切的观点出发,认为决定历史命运的是“科技精英”,历史是不断创造信息的人的历史,从而把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 由此可见,科技决定论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其实质在于不能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特别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来全面地、辩证地理解社会的发展。 技术万能论更是存在明显的缺点。严格说来,技术万能论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万能的事物。任何事物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基督教赋予“上帝”以“万能”的属性,但这只是信教群众的幻想和宗教哲学家的玄想,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随着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的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技术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也不能够忘记,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人的作用始终是能动的,因而是决定性的。技术终归是实践着的人的力量的延伸,是受人支配的。技术万能论是以往出现过的“武器万能论”的一种更一般的说法。“武器万能论”的荒谬性已被战争的实践证明过了。 理论上否定了科技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也就一般地否定了人最终会被自己的科技创造物支配的观点。不能否认人们在其生活实践中有被自己所创造、生产的物质产品支配的可能和现实。但是,我们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不在于科学技术手段,也不在于科学技术产品,而在于社会方面,特别是社会制度方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科学论断。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正确理解这一命题,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不是一个哲学本体论概念,就是说不是哲学基本问题所涉及的、与世界观的性质相联系的思维与存在哪一个是决定性的方面这一意义上的“第一性”,而是一个关于事物、现象的一般的地位、作用或性质的概念,有第一位、首要、主要、主导之意;第二,这终究是在可能的意义上讲的,是就科学技术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作用讲的。科学技术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其中包括人们对科学技术作用的正确认识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决策及其他具体条件;第三,科学技术无论是在生产力发展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条件。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历史观意义的科技决定论,其要害在于离开人的生产关系,离开基本社会制度来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结论本来与科技决定论是没有联系的,只要遵循唯物辩证的历史观和正确的思维逻辑,就不会从这一个结论、命题中推导出科技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科技决定论和技术万能论的根据不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中,而在对这个结论的不适当的推演中。 有人提出当代科技人的出现与科技的过度张扬的关系问题。关于什么是科技人的问题,人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上说,无论是科技人,还是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都不能被认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在人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突出发展的人,因而是片面发展的人。科技人不但是一个以科技事业为职业选择的人,而且其发展由于受其专业限制,不仅其观念存在科技决定论倾向,而且其能力、素质也是片面的。他可能是一个称职的甚至造诣颇深的科技专家,但是从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来看,他仍然是一个片面发展的人,一个“单面人”。这样的人的产生一般来说是由于分工造成的,是职业的狭隘性限制了人们全面发展的可能。这只能是一个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而逐渐得到克服的问题。科技的过度张扬在观念的方面对人的发展可能会造成影响,但就科技人的出现来说,把根源归结于所谓科技的过度张扬似简单化了。应该说明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不是一个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过度张扬的命题。而且就我们这样一个科技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来说,存在的不是科技的过度张扬问题,而是一个如何普及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在对科技决定论思潮的分析中,有人认为当前我国倡导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以科学技术作为治国方略之一,而当代西方文化中则出现对科技和理性的讨伐,对科学主义的反省,应该怎样分析东西方的这种反差?要对这种反差现象做出正确的理解,根本的思路是把这种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放在各自不同社会的和历史的背景当中去。西方文化中的反科学主义以对科学和理性的讨伐的形式出现,而反对的或者说应该反对的则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的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的根源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社会。西方反科学主义的人本主义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局限性就在于他们把矛头总是对准科技本身,而不是对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社会制度和其他的社会方面的原因。就我们今后的发展来说,西方社会出现的这一情况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应注意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问题。一方面,我们有制度上的优势,应该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具体的政策、法规乃至一些必要的技术性措施,保证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的有效的应用。 责任编辑:郑 端 论新中国国有企业与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区别 杨 励 姜海波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关键词] 新中国国有企业;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区别 [摘 要] 新中国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具有不同的产生背景、形成途径、性质和作用。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为保证私人资本的剩余价值最大化,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新中国国有企业体现的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是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服务的。 [中图分类号] F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44-03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教学中,一些学生对新中国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区别认识模糊。本文则力图对这两种类型的国有企业予以考察,以便判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本质,认清其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矛盾的关系,同时更全面地理解新中国国有企业的本质及其重要性,坚定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 一、产生的背景不同 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产生的背景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建立是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克服其内在矛盾而做出的选择之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就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虽然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内部不可能得到根本的克服和解决,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力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危机,以维护其统治。采取国有企业这种形式上的公有形式,可以缓解乃至暂时挽救私人资本带来的危机,因而就成为其重要的选择手段。例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面宽,持续时间长,给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很多国家的工业产量倒退至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又引发了社会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对立日益尖锐,群众斗争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各种矛盾的尖锐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图通过直接兴办国有企业,来缓和经济和社会危机,阻止和打破私人垄断组织对市场的过度操纵,缓解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尖锐矛盾,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家的整体利益提供服务。 2.新中国国有企业产生的背景 从建立国有企业的直接动因看,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效集中稀缺资源,尽快实现工业化的惟一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上百废待兴,多年战乱对社会经济破坏极大,选择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实行高度的计划化和国有化,有利于迅速实现全国资本和资源的集中利用,有利于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加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同巩固国家政权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我们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遏制政策,企图将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当时极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下,国家只有尽快掌握并壮大国有经济实力,才能保证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扩大应对斗争的回旋余地。为此,就需要实施高度集权、高度计划化的经济体制,而实施计划化的物质基础,就是国家选择直接控制和掌管企业,实行高度的国有化政策。 从建立国有企业的根本动因看,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是以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为前提的。新中国建立国有企业,意在通过作为根本所有者的人民群众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进一步消灭原有旧的社会关系下的剥削和不平等的制度条件,从经济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利益。同时,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而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体现形式,因而以国有企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是中国革命为之奋斗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通过掌握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工具,来构筑上层建筑坚实的经济基础,执行国家的经济职能,以此确保财政收入的实现和政权的稳固,并通过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来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形成的途径不同 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形成途径 西方国有企业的形成,不是通过触动和剥夺私有资本实现的,而往往是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或者出资收购私人企业而形成的。众所周知,虽然资本主义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基本完成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之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从未带来特别巨大的连锁性破坏,盲目自发的市场规律一直是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及其破坏力,使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到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对企业的直接掌握,将会有助于资产阶级政权统治的稳定,有助于保护资本家的整体利益。有鉴于此,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各种途径兴办国有企业,通过在垄断部门、公共部门的投资,来为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剩余价值的获得拥有可靠的外部保证。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曾建立了各种调节经济的政府公司,这包括金融方面的重建金融公司、生产信贷公司、华盛顿进出口银行,流通方面的农场管理局、联邦剩余商品公司等等。在英国,在工党艾德礼政府期间,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并法定为中央银行,以稳定金融体制。在意大利,政府在大危机时期筹建了国有企业集团——工业复兴公司(伊里公司),主要任务就是接管意大利信贷银行、意大利商业银行以及罗马银行控制下的许多私有企业,为其提供贷款,并进行救助。可见,不论是通过国家投资还是通过对私有经济的接管,资本主义建立国有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服务,维护其统治阶级的长期利益。 2.新中国国有企业的形成途径 新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依靠没收官僚资本、赎买改造民族资本以及国家直接投资而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针对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成分,实行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化措施。对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采取的是剥夺没收的政策。据统计,从1949年到1953年,由人民政府接管的工业企业达2 858个,各类银行达2 446家,拥有职工75万多人(陈芬森:《大转变——国有企业改革沉思录》,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这就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批国有企业。而对民族资本,则实行改造和赎买政策。新政权以所掌握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为后盾,通过初级形式的产品收购、中级形式的加工订货以及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对民族资本予以全面改造,最后再以赎买的方式和平地转化为国有企业。另外,国家财政直接投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一五”期间,我们兴建了156项大型工程项目,此后连续实行的每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都投入了巨资兴办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成为今天国有经济的主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三、性质和作用不同 1.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从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是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服务的。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所谓的“全民乐土”,国家依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则作为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而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必然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即对国有企业的占有和支配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属性。国有企业为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这一点至今没有改变。 从作用上看,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企业是其缓解社会经济矛盾的必然选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当生产的社会化已经“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28页)。国有企业虽然实际上仍然是一种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因其本身具有形式上的公有形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扬弃私人资本的局限性,因面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从二战前的30年代到二战后的70年代,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承担私有企业不愿做或不能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在经济和社会的较大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国家垄断的整体发展水平,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提供了关键的服务,这既有利于实现资本主义的国家利益,弥补私有资本的不足,也有助于防止私人垄断的过度膨胀。 另一方面,从深层次上看,我们必须注意到,在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凡是私有经济发展良好时期,国有企业的作用和地位就下降,凡是私有经济发展停滞时期,国有企业的作用就增强。这说明,国有企业是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其统治的利益、解决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辅助性和临时性手段。当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后,虽然资本主义会利用国有企业竭力调整其内部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但却依然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因此,从这一点看,《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和“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今天仍然是正确的。 2.新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作用 新中国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之一,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数量曾过度膨胀,超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选择重工业优先增长和发展国有经济的战略是失误的,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所做的巨大贡献,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有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国有企业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它是工业化的重要依托力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不仅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中起决定作用,而且在社会产品的消费中,特别是在投资消费中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可以说,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坚信,经过目前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布局调整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必将在社会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其调控、引导和服务的职能,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经济稳定的调控器;成为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器;成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和重要民族产业的领头羊;成为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要提供者,等等。一句话,就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新中国国有企业同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从产生的背景到形成的途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双方的本质和作用上,前者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者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新中国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中是补充,是为了保证私人资本的剩余价值最大化,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查朱和 耿伍群 (河北师范大学 马列主义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6) [关键词] 超额剩余价值;二重来源;劳动价值论 [摘 要] 超额剩余价值具有二重来源:一方面来源于本企业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主要是个别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机器设备运转,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企业外部转移来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这主要是个别企业通过活劳动支出的减少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距产生的。 [中图分类号] F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47-02 关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致有这几种基本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本企业工人的劳动。其理由有三点:一是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资本论》第1卷,第354页),认为劳动生产力(这里,劳动生产力等同于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二是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原理,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凝结在单位商品中较少的劳动,可以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而被社会所承认,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三是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认为如果把超额剩余价值归结为企业外部的转移,就变成了让渡利润,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从企业外部转移来的。其理由也有三点:一是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54页)的原理,认为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时间内提供的商品价值总量总是相等的;二是根据马克思的“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的论述,认为超额剩余价值是一个价值实现问题,而不是一个价值决定问题;三是对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作了新的解释,认为这里说的只是“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并不是说它本身就是自乘的劳动。对于这两种意见,我认为,他们都有合理的因素,也都有值得商榷和有必要进一步搞清楚的地方。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我比较倾向于第三种意见,即超额剩余价值具有二重的来源,而不是一重来源。也就是说,它既可以是本企业工人劳动创造的,也可以是从企业外部转移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为什么会有这样二重来源呢?这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变动的二重关系所决定的。一方面,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劳动者活劳动支出的增加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来实现,其结果会使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同时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可以通过使劳动者活劳动支出的减少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来实现,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给企业带来一个超额剩余价值。下面,对这两种情况作一下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看第一种情况,即在增加活劳动支出和提高劳动复杂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如何给个别企业带来超额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两种具体方法带来的。 一是个别企业通过加快机器设备运转,增加劳动紧张程度,来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当劳动强度的提高,超出社会的平均劳动强度以后,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的活劳动支出与他所推动的生产资料就会增加。这样,他不仅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强度较大的工作日的价值产品随着它的强度同社会的正常强度的偏离程度而变化。因此,同一个工作日不再像以前那样表现为一个不变的价值产品,而是表现为一个可变的价值产品。例如,强度较大的12小时工作日,就不像普通强度的12小时工作日那样,表现为6先令,而是表现为7先令、8先令等等。”(《资本论》第1卷,第573页) 二是个别企业首先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或新的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劳动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即要求受过专门技术训练、技术熟练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适应。也就是说,它提高了劳动的复杂程度。我们知道,由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或高次方的简单劳动,它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当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以后,就会使该企业的一个工作日或单位劳动时间的价值产品,同社会正常工作日或单位劳动时间所提供的价值产品发生更大的偏离,它将是一个正常工作日或单位劳动时间所提供的价值产品的多倍或高次方,从而为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指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资本论》第1卷,第354页)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提高的,那么,其结果就是增加了活劳动的支出和劳动的复杂程度。它与其他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进行生产的企业相比,不仅可以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而且可以生产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即带来一个超额剩余价值。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自己生产出来的。它对于企业和对于社会都是一个增大的价值量。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情况,即在减少活劳动支出和节约物化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如何给个别企业带来超额剩余价值。 我们知道,当个别企业首先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或新的分工协作的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它虽然在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劳动强度,增加劳动者活劳动的支出。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使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支出减少。因为一种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在总体上会减少劳动者的人数和简化某些生产环节上的劳动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复杂程度,从而使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减少。另外,从物化劳动的消耗来看,当一种先进技术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得到运用之后,其加工能力增强,就会相对地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使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更少,或者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降低了,使用较差的更为便宜的原材料,也可以生产同样质量乃至更高质量的产品。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其结果就是可以用较少的活劳动支出和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一个与其他企业同量甚至更多的商品。或者说,单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比其他企业的更少,从而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出现一个价值差额。如果这个企业在新的劳动生产率下生产的商品,可以同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一样,按照同一的社会价值或价格出售,就可以给它带来一个价值余额——超额剩余价值。我们看到,通过上述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超额余价值,并不是因为这个企业比其他企业支出了更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相反,倒是因为它比其他企业支出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更少,使它能够通过其产品的出售得到一个额外的剩余价值。然而,众所周知,商品流通就其严格意义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不是增大价值的手段。那么,这个超额剩余价值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企业得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从其他企业转移来的,它来源于其他企业劳动者的劳动。 第二种情况是符合价值规律要求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候(下转第65页) 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问题 刘世华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摘 要] 创造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前提;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一面、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最广大人民实现革命目标的根本策略;坚持斗争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的一面、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垄断和自发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确保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大方向的关键。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49-03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讲好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很有意义的。 一、正确认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前提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前提。 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观察中国的社会问题,揭示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领导革命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库里没有现成的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及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作出科学的分析,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理论。(1)科学地把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并明确区分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标准是看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关系。(2)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和妥协性的政治特点。(3)指出大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但其内部存在着矛盾,无产阶级要善于利用其内部的矛盾,在一定时期与大资产阶级的一部分结成暂时的联盟,以打击和孤立最主要的敌人。(4)论证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2.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使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人民的组成部分,从而扩大了人民民主政权的阶级构成。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认为,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国家的专政对象,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统治和压迫。中国共产党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般结论和俄国的经验,而是根据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仍具有两面性的实际,把民族资产阶级纳入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中,使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人民的组成部分,其代表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管理机构,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中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问题和对国家政权的参与问题。使新民主主义时期政治上具有进步性,经济上仍有积极作用的民族资产阶级,能够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为人民大众的组成部分,参加新中国的政权和经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已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仍作为人民的一部分,享有宪法规定的各种民主权利。 3.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性质、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一系列变化,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的问题又一次突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剥夺资本家占有的全部生产资料,可以暴力剥夺,也可以采用和平的方式。列宁曾提出对那些愿意接受国家资本主义的资本家实行赎买,但由于俄国资产阶级的敌对态度而未能实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对民族资产阶级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政策,以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设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道路。(1)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总政策。(2)找到了国家资本主义这一和平改造资本主义的实现途径,并在实践中创造了适合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正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使社会主义改造得以顺利进行。 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 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领导中国最广大人民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政策和策略。 1.团结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面,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是中国革命性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中国,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利用民族资本主义是由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所规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党首先领导的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摆脱外来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桎梏,而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因而这个革命需要民族资产阶级参加。这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客观上要求政治上联合具有革命性一面的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共同的敌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还是进步的生产方式,因为“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60页)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非但不采取消灭资本主义的政策,反而应当允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发展,甚至是“广泛地发展”(《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22页)。 2.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壮大了人民,孤立了敌人。 把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把民族资产阶级从革命对象中剥离出来,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的理论基础和认识前提。毛泽东指出,被大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政权压迫和损害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虽然也是资产阶级,却是可以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或者保守中立的。他们和帝国主义没有联系,或者联系较少,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权力到达的地方,对于这些阶级,必须坚决地毫不犹豫地给以保护。”(《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54页)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意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问题,谨慎地制定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在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我们采取了“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政策,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仍注意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制定了把改造资本主义企业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相结合的方针,在政治上对他们采取团结、争取、教育的政策,逐步把他们由资本主义剥削者改造成社会主义劳动者,从而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见,团结和联合资产阶级的政策,不仅在对敌斗争中壮大了人民、孤立敌人,而且也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胜利。 3.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政权的巩固创造物质条件。 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抗日时期,各根据地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城市工商业”、“帮助私人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法令,不仅有效地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而且促进了各根据地的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即将胜利前夕,党对利用资本主义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1)明确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是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之一。(2)肯定了不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组成部分。(3)强调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仍然在提供工业产品、活跃城乡经济、吸纳富余人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毛泽东指出:“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即投机商业,奢侈品和迷信品工商业,而不是正当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对这些工商业当它们困难时应给以扶助使之发展。”(《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9页)为此我党制定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和发展。在此政策下,从1952~1953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甚至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水平。我党仅用了3年时间就恢复了历经长期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不能不说,这同我们党对资本主义采取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有极大关系。 三、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妥协的一面, 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垄断的一面 在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同时注意斗争其妥协的一面、限制其垄断和自发的一面,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和关键。 1.就整个革命过程而言,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是有条件的,是实现革命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却具有同一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目标指向,是一个相互衔接的、不容分割的革命过程。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在革命过程中实行联合资产阶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只是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服务的。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是为了联合他们反帝反封建的一面,以壮大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目的是能够完成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必要前提的民主革命。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性,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因而,保护和允许发展的资本主义只能是“革命的,有用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85页),也就是帮助社会主义的,而决不是为资本主义而发展资本主义。可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是有条件的。 2.在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时,必须斗争其软弱性和妥协性,特别是克服其对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幻想。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共存于一体的,只有斗争其软弱、妥协的一面,才可能发挥其革命的一面,这是自然的逻辑。作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者,他们渴望私有财产的无限制累加和膨胀。因此,尽管他们能够参加新民主义革命,却始终向往资本主义道路,并与工人阶级争夺革命的领导权。这与工人阶级政党的最终目标是相对立的。所以,工人阶级政党在团结带领民族资产阶级前进的同时,必须时刻注意斗争和克服它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倾向,惟此,才能确保革命的胜利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胜利。这是一个根本的经验。 3.在利用资本主义进步性的同时要限制其垄断性和无节制地自由发展,并适时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确保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进步的,(下转第54页) 我们党和国家有能力遏制腐败 田心铭 (教育部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0) [关键词] 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 [摘 要] 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是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行为必将得到有力的遏制,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52-03 反腐败斗争的前途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面对严重的腐败现象,许多人忧心忡忡,信心不足。这种忧国忧民之心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对反腐败斗争的前途丧失信心是没有根据的。正确地分析这个问题,必须努力全面把握各种相关因素,特别是要看到那些基本的长久起作用的因素,抓住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透过种种复杂现象,从实质上看问题。我们相信,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行为必将得到有力的遏制,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腐败 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腐败与反腐败同剥削制度下的腐败与反腐败,既有许多共同之点,又存在着重大区别。对于剥削制度来说,腐败的根源在其根本制度,彻底消灭腐败就意味着消灭剥削制度本身。因为腐败是从其社会肌体自身中生长出来的,是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剥削制度下不可能做到彻底反腐败和消除腐败。一边反腐败,一边又搞腐败,这种矛盾着的现象,是剥削制度下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矛盾随剥削制度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剥削制度本身成为不可救药的腐败制度而被消灭。 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战胜腐败,说到底,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中腐败现象的根源不在其社会制度本身,如同江泽民所说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434页)。腐败是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切除这一毒瘤,不必伤害自身,相反,可以使社会肌体更加健康地发展。因此,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才具有彻底性,它同剥削制度下剥削阶级的反腐败相比,具有本质性的区别。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反腐败 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早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陈云就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向全党发出了警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陈云文选》第3卷,第273页)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指出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他说:“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3页)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些论断准确地揭示了反腐败斗争的性质。1992年春,邓小平提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9页)这一论断明确指出了反腐败斗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都重申了我们党关于反腐败战略部署的这一重要论断。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自我毁灭。” 党深刻地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败的极端重要性,严肃地指出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政治性质,确定了反腐败斗争的地位,作出了反腐败的战略部署,坚定地领导人民持久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这就使反腐败斗争的健康发展获得了根本保证。 三、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正是社会中的人们追求自觉目的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历史,构成了社会的有规律的运动,因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是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人心向背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腐败行为的经济实质是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掠夺人民的血汗,鱼肉百姓。腐败分子的行为使他们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根本利益上的对立,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因此,人民群众对他们深恶痛绝。由此就决定了,极少数腐败分子从实质上说是极端孤立和极端虚弱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反腐败的积极性。共产党人要善于透过群众对腐败强烈不满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发现人民群众反腐败的巨大积极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我们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依靠力量。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违纪案件,大部分是由群众举报提供线索的。得到亿万人民群众支持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发动广大群众投入反腐败斗争,反腐败就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四、经过多年努力,党领导人民在反腐败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有效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路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包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反腐败斗争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这三项工作一起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实践。 按照这样的路子,近年来反腐败斗争平稳、健康、深入发展,没有出现反复。反腐败是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加强、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总体保持稳定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的,为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861 917件,结案842 76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 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37 711人。受到刑事追究的37 790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8 996人,厅(局)级干部2 422人,省(部)级干部98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0日)。特别是查处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等一批腐败分子,查办湛江和厦门特大走私案,产生了很大的震慑作用,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依纪依法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目前,反腐败斗争正在从标本兼治、侧重遏制转到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上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重大举措。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提高了审批工作的透明度。普遍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场,对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改革财政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工作。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等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制度以及干部交流、回避、重点岗位轮换等制度。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程度不同地得到遏制。人民群众对反腐败斗争的满意程度正在提高,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正在增强。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样入户调查,73.5%的群众对反腐败工作表示认可,69.1%的群众认为腐败现象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78.7%的群众表示对反腐败斗争有信心(同上)。 有人宣称:不反腐败要亡国,反腐败要亡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有害的。“不反腐败要亡国”,这是有道理的,但还要补充,假若不反腐败,既要亡党,也要亡国。正如我们党所多次强调的,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就有可能自我毁灭。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党的命运同共和国的命运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不反腐败”呢?坚定不移地反对一切腐败现象,是由党和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上述说法的根本错误在于怀疑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和力量。无疑,党内存在腐败现象,这是事实,但其根源不在党自身,它是党的肌体受到剥削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结果。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抵御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其结果决不是“亡党”,恰好相反,是使党的组织更加纯洁,党的肌体更加强健,党的战斗力更加坚强。“反腐败要亡党”的说法,将反腐败同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立起来,根本颠倒了党与反腐败斗争的关系,只能使人动摇对党的信任,丧失对反腐败的信心,因而是十分有害的。 责任编辑:查朱和 (上接第51页)它的发展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即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物质基础。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资本主义生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就必然更有利于资本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利用资本主义进步性的同时还十分注意限制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和自发性。(1)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要由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从而使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衔接起来,保证民主革命顺利向社会主义转变。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有力领导,发展资本主义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2)只让不操纵国民生计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不允许大资产阶级所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发展,以确保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可以控制的,最终是“帮助社会主义”的。(3)对允许发展的资本主义也要在其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必要的限制。这一点非常重要。资本主义生产具有自发性,一旦获得时机就可能迅速发展并漫延开来,脱离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因而,即使是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也要使其发展处于可控制的程度之内。应该说,正是这种清醒的发展资本主义政策,才使新中国成立后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处在人民政权的控制之下和国营经济的领导之下,才能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待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一个成功的经验。 尽管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毕竟与工人阶级政党追求的社会主义和公有制是相抵牾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中国人民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就是在联合资产阶级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同时又能够斗争其落后性,限制其垄断性和自发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如果忽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一面,不对他们采取联合的政策,就不能使革命发展;同样,如果忽视了他们妥协性的一面和他们时刻都不忘争夺领导权的一面,不在同他们联合的同时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斗争,革命就会迷失方向。 责任编辑:郑 端 阮宗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 100005) [关键词] 朝核危机;朝美关系;外交对策 [摘 要] 自去年10月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非但没有降温, 反而在步步升级。就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之际,朝核问题再度骤然突出,成为另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同时,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当务之急是美朝尽早展开直接谈判,使事态不致进一步扩大。考虑到朝鲜近在肘腋,况且朝鲜半岛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形势的突变,因此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相反应当显示中国的决心、力量和智慧。 [中图分类号] D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55-05 当前,国际社会均关注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然而在东北亚,朝核问题骤然突出,成为另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自去年10月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在步步升级。2月24日朝鲜向日本海发射了一枚导弹,韩国防部长称韩国军队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同时,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迄今为止,先后有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印尼的代表团赴平壤访问,而有关各方围绕朝核问题进行的斡旋则更为频繁。 朝核危机爆发后,人们都很关注朝核危机究竟是怎么回事?美国对朝政策的走向如何?朝鲜半岛会不会爆发战争?笔者对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朝鲜半岛风云突变 据报道,2002年10月16日朝鲜代表在与美国特使会谈中承认有核计划。此言一出,美国作出强烈反应。11月14日,美以朝违反《美朝核框架协议》为由,宣布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11月17日平壤广播电台发表评论说,朝鲜已经拥有对付美国越来越大的核威胁的“强有力的军事手段,包括核武器”。但第二天朝鲜中央社说,朝鲜“相信有权拥有核武器”,既不否认拥有,也不承认拥有。之后朝鲜宣布重新启动宁边核反应堆,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常驻监督人员。今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在总部维也纳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朝鲜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决定将朝鲜的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于1957年。该机构成立以来,在保障监督及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1997年5月通过的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标志着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能力和范围已从核查各国申报的核活动扩大到可探查无核国家的秘密核设施和核活动。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应当说,该条约在防止和限制核武器的扩散及促进核能的和平用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18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除朝鲜之外,没有一个国家曾轻言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这一决定,等于将朝核问题“国际化”,这是朝鲜方面极不愿看到的,朝鲜方面作出了强烈反应。2月18日,朝鲜进一步威胁要退出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朝核危机进一步升级。 朝鲜警告说,如果美国的“侵略”行为未受制止,华盛顿又不愿就此次核危机与朝鲜进行直接谈判,朝鲜半岛将会“化为灰烬”。而美国则针对朝鲜较早时威胁要对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表示自己已有“强有力的计划”,包括可能采取军事行动应对有关朝鲜半岛的任何突发事故。 据透露,朝鲜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帮助下开始进行有关“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研究。1977年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协议,允许其对朝鲜的两个核反应堆进行监督。1985年朝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朝韩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但是美韩情报称,朝鲜的核设施包括5兆瓦的核反应堆、一座存放8 000根用过的燃料棒的储藏库、一座可对燃料棒进行再加工的工厂,经过加工在数月内提炼出足以制造4~5枚核弹头的钚元素。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月9日在德国表示,绝大多数情报机构都认为朝鲜已经拥有1~2枚核武器,在5月到6月之前,朝鲜能够拥有制造6~8枚核武器的核原料,而且朝鲜的导弹可能会打到美国本土。 二、朝核危机的根源 这次朝核危机实际上是美国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争论和争论的延续。综观美朝核问题的争论,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以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核查。朝鲜反复声明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到它的安全。由于朝鲜同韩国在1991年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了安全协定,并同意接受核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才得到缓解。 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查,但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各执一词。199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作出对朝鲜核设施进行强制性“特别检查”的决议,同时,美国与韩国恢复了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同年3月12日,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半岛局势再度紧张。在此情况下,美国同朝鲜举行了两轮的副外长级会谈,在援助朝鲜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达成了协议,朝鲜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4年2月下旬,朝鲜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达成妥协:朝鲜同意对其7个核设施进行核查,美韩同意停止1994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同意与朝鲜举行第三次高级会谈。 第二阶段:1994年10月21日,朝鲜与美国经过3个多星期的谈判,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即同意不再对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个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其核燃料处理厂,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按规定,美国组建一个国际财团(KEDO),为朝修建两座轻水核电站(约46亿美元),即在2003年为朝鲜建造一座2 000兆瓦或者两座1 000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在此之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一起,每年向朝鲜提供50吨重油作为补偿。 《美朝核框架协议》签署8年来执行情况尚可,原订于2003年完成的轻水堆由于“技术原因”而推迟到2007年。但是朝鲜和美国近年来在履行《美朝核框架协议》的问题上争论不断,日趋激烈。事实上,美国始终怀疑朝鲜秘密发展核武器。美国的情报部门称早在数年前便发现朝秘密恢复核计划,朝鲜的这一行动在2001~2002年最为集中。美国公开指责朝鲜秘密研制核武器,甚至声称朝鲜已拥有核弹, 一再要求对朝鲜进行核查。另一方面,美国国会不愿履行为朝鲜供应重油的协议。朝鲜则指责美国没有按协议的要求在2003年为之建造轻水反应堆。 第三阶段:去年10月朝核危机再次爆发,美国与朝鲜之间的较量完全公开化,并不断升温。此次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也可说就是上一次核危机的延续。 三、朝为何此时承认核计划 首先,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朝鲜从多年来与美打交道的经验中认识到,若不改善与美关系,其他关系均难突破。自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朝鲜一直采取封锁、高压的敌对政策。朝鲜的国际处境十分孤立。2001年初,布什政府上台,大幅度调整美对朝政策,朝美对话中断,两国关系急剧冷却。“9·11”事件后,美国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作为其维护安全的两大首要任务。朝鲜担心成为美国“先发制人”,尤其是“改朝换代”政策的下一个目标。朝鲜不断以进为守,多次威胁说,如果发生战争,汉城将会变成火海,而日本也不会平安无事。韩国的首都汉城离双方的非军事区只有45公里,有1 000多万人口。据有关报道,如果发生战争,朝鲜会在较短时间内动用100万常备军和1万门大炮对韩国发动进攻,3.7万多驻韩美军也将陷入战争。 其次,有时机方面的考虑。当前美国需要全力对付伊拉克,无法兼顾朝鲜,不大可能两面作战。因此在此时宣布有核计划可以减轻对国际社会造成的震动。朝鲜启动核设施的根本目的是想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维持国内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生存和发展,并不真想与美国对抗,“核牌”一直是朝鲜外交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第三,时逢韩国领导层交替,朝鲜试图影响韩国新领导人对朝政策。长期以来,美国是决定半岛未来最关键的外部力量,韩国一直追随美国。但是1998年2月金大中上台以来,开始调整对北方的政策。金大中总统在施政演说中不再谈“北方威胁”和“南北统一”,而是“将在和平与和解、合作的基础上改善南北关系”,并确立三原则:1.不允许任何武力破坏和平的行为;2.不谋求单方面的吸收式统一;3.积极推进南北的和解与合作。2000年6月金大中、金正日举行历史性会晤,发表了《南北共同宣言》。下半年双方实现部长级会谈,南北红十字会成功安排离散家属会见,修复了穿越“三八”线的铁路,启动了一批经贸合作项目,贸易快速增加。这就是金大中总统针对北方的“阳光政策”。 韩国新总统卢武铉表示将继续对朝推行“阳光政策”。上次朝鲜半岛危机中,韩国被晾在一边,却成为后来建造朝鲜两座轻水电站的最大出资国。同时,韩国存在较严重的反美情绪,韩国民众强烈要求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2002年11月22日为抗议驻韩美军的军车轧死两名韩国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闹得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出面道歉才暂时平息了风波。正是基于这些考虑,韩国要寻求平等地位,特别是要发挥它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特殊作用。 第四,不乏安全方面的考虑。金正日奉行的是“强盛大国”政策,这包括思想强国、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这是由金日成“主体”思想,即政治(思想)自主、国防自卫和经济自立思想发展而来的。但是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朝鲜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对于面临100万吨粮食短缺的朝鲜来说,实在自救乏力,确保生存是第一位的。要生存,就需要国际援助,需要安全的周边环境,而美国对朝鲜的政策取向将对此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看出,朝鲜方面的意图主要是:1.与美直接对话,与美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得到美国安全保障;2.要美解除对朝的制裁;3.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朝方明确表示,在实现这些条件后,可考虑同意核查,并放弃核计划。然而,这与美国的想法相去甚远。 相比之下,布什政府内保守派占据要职,对朝政策强硬。美考虑的优先目标是解除朝鲜的核计划。“9·11”事件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激进主义的结合被当成美国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包括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在内的国家被视为“无赖国家”并成为美国打击的重点。从中近期看,美国对朝政策的走向大致是:稳住朝鲜,保持压力,以拖待变。对于美国本身来说,目前正集中力量通过联合国进行“倒萨”行动,很难再通过联合国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布什总统在去年的讲话中将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后,在今年1月28日的《国情咨文》中批评朝鲜说:“在朝鲜半岛,受一个压制性政权统治的人民生活在恐惧和饥饿之中。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谈判达成的框架协议防止北韩获得核武器。我们现在知道,北韩政权一直在发展那些武器。今天,北韩政权利用它的核项目制造恐怖并以此相要挟。美国和全世界绝不能接受讹诈。”布什还强调说,美国政府正在与这个地区的国家(韩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努力,以找到和平解决的途径,并向朝鲜政府表明,核武器只会带来孤立、经济停滞和困境的持续。与此同时,美国推动将朝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寻求通过多边框架来解决。 四、朝鲜半岛会爆发战争吗 朝鲜半岛是冷战在东北亚地区的遗产。该地区地缘战略位置独特,居于中美俄日四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变化关系到东北亚甚至亚太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大业。现在美国正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有人担心美国在收拾完伊拉克后会挥师东进对付朝鲜。那么,美国是否会发动新一场朝鲜战争呢? 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朝核危机时,美国曾考虑过对朝进行“外科手术”,但很快就发现这样做的灾难性后果。一是韩国将首先成为“陪葬”。二是朝鲜的军事能力很强,与之交火将损失惨重。朝鲜的军力不可小视。1994年5月18日,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曾向克林顿提供一份报告:在最初90天里,美军将死伤5万人,韩国士兵死亡可能超过49万,美财政支出超过610亿美元。再者,朝鲜战争也是笼罩在美国人心头的一大阴影。美国人意识到,中、俄两个大国是不会允许在其邻国发生战争的。 的确,美国有一个所谓能“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战争”的军事理论。这主要是指在冷战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5年出台的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中提出的思想。它认为要确保美国能够同时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并将这两场战争可能出现的方向锁定为海湾与东北亚两个地区。 这一理论遭到了美国军方人士的猛烈批评。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就发表文章对此表示怀疑。文章指出,朝鲜在靠近韩国的地区驻扎着超过100万人的部队。朝鲜发动袭击的警报时间不是以天来计算,而是以小时来计算。虽然美国在韩国驻有3.7万军队,但是他们只不过相当于紧急情况下的“阻挡者”,其任务是守住阵地,等待增援,但是驻在日本和美国的力量因为要攻打伊拉克而分散,因此根本不可能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实际上,美国本身也知道经济制裁手段几乎是不可能实行的。因此,在对朝鲜的行为进行措辞严厉的指责的同时,美国方面连续发出了可以通过外交谈判解决核问题的信息。 一份文件显示,如果再次爆发朝鲜战争,美国必须增兵69万。显然,这对目前正面临“倒萨”主要任务的美国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另外,韩日两国均不希望朝鲜半岛爆发战争,也不希望争端升级而危及自身安全。失去了韩日两个盟国的支持,美国对朝鲜动武就难以实施。中国和俄罗斯均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问题发生后,中国和俄罗斯均发表声明指出,希望能够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显然,中俄的立场对美强硬政策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同时美国也意识到朝鲜的目标只是想通过核争端的不断激化来迫使自己认真考虑与朝对话,从而一揽子解决朝美间的所有问题,而不是同美国发生战争。 从中近期看,战争的可能性受到很大制约。朝鲜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核牌”改善对美关系,而非真想挑起危机。核牌只不过是朝鲜外交工具。从美国方面看,战争和经济制裁都不是可以选择的最佳方案,又不能采取观望的态度,容忍朝鲜进行核试验,只有采取与朝协商,把朝纳入国际社会的政策。这是美国必然的选择,也是美国的盟国所积极支持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还包括: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否顺利,朝在多大程度上与美“硬”下去,韩日的态度,特别是韩国的态度,中俄的态度与立场等。应当说,朝核危机政治解决的空间仍很大。双方虽然言辞激烈,但都留有余地;美国表态忽强忽弱,这是由于美国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斡旋:5+5(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加上朝、韩、日、欧、澳大利亚)或6方会谈(朝韩中美加上日俄)等方案层出不穷。 但是朝核问题近期难以柳暗花明。如美国在打击伊拉克时,可能会加强对朝鲜半岛的军事防御力量,而这在朝鲜看来,将是对其安全的威胁和挑衅。同时,由于朝核问题已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到联合国,美国的意图是通过“多边手段”,向朝施压,甚至采取“经济制裁”。《纽约时报》曾透露,布什政府已经准备好了一项综合计划,准备强化对朝鲜实施经济制裁和施加政治压力。朝鲜如果不放弃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努力,美国将迫使朝鲜经济陷入崩溃。美国政府的官员表示,给予朝鲜任何好处,等于是向朝鲜的要挟妥协,使朝鲜不履行过去的承诺。按照该计划,美国准备向朝鲜的邻国(主要是韩国和日本)施加压力,敦促它们减少与朝鲜的经济联系;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另外,美军将拦截朝鲜出口导弹的船只,以切断其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这项“特别遏止计划”难以实施。因为如果美国对朝鲜进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可能使朝鲜的经济崩溃。而经济崩溃的朝鲜如果采取铤而走险的外交政策,将会给韩国和邻近的日本带来巨大的威胁。即使朝鲜政府如布什所预料的垮台了,不能采取冒险政策,数以万计的难民和仓促实现统一是韩国难以承受的。所以韩国和日本不会同意对朝鲜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 五、中国怎么办 中朝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近年来,双方的高层互访和接触明显增多。2000年5月和2001年1月,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两次访问中国。2001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朝鲜。作为朝鲜的近邻和友好国家,在朝鲜问题上,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相反应当显示中国的决心、力量和智慧。 首先,要防止在我国的周边发生战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而朝鲜半岛情况变化将关系到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朝鲜半岛的持续紧张和危机升级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世界核不扩散条约的主要成员。中国是反对核扩散的,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主张。 其次,充分发挥韩国的作用,维护半岛局势稳定。韩国要在这次朝核危机中唱主角,这是积极的,应当得到支持。韩国新总统卢武铉2月25日在就职典礼上发表题为《和平繁荣与飞跃的时代》的就职演说,阐明新政府的 “和平繁荣政策”。其对朝政策四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1.通过对话解决纠纷;2.信赖与互惠;3.以当事国为中心与国际合作;4.国民参与与超党派合作。同时,卢武铉强调,绝不接受朝鲜进行核开发,但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卢武铉明确表示,韩国不同意对朝鲜实行经济制裁,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朝鲜核问题。因为一个崩溃的朝鲜对周边国家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卢武铉总统的特使频频出访中、俄、美、日等国,协调立场。同时,韩仍然保持与朝的接触,在汉城举行了第9次部长级会议。韩国认识到,半岛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得南北双方的共同努力,离散家属得以团圆就是一例,因此坚决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朝核危机。在此情况下,如果美国高压过度,可能损害韩美关系。 再次,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调,努力开拓政治解决的空间。总的看来,处理朝核问题需要很高的智慧和高超的外交技巧。中国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建设性作用,如通过各种途径的促和工作,积极支持一切有利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形势的努力,又如为美朝会谈提供方便,并支持朝鲜搞开放,建特区等。当务之急是美朝尽早展开直接谈判,使事态不致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查朱和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学习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有关论述 艾 国 (清华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有关论述,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初步回答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从而实现了教育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 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60-0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作为自己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据此制定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在“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以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思考和阐述为基础,江泽民围绕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作出了一些新的阐述,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学校教育必须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 马克思在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设想时,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对共产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描述,他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39页),“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4页) 人的全面发展既然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当然也就是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的过程应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又强调:“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着眼点和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一方面表明我们党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已逐步深化,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党比较好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80~781页)之后,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要培养“又红又专”的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十分关注,不仅就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阐述,而且还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江泽民在1999年6月提出,我们必须“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6月16日)在2000年2月他又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2月2日)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也就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丰富的内涵。根据一般的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同步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和人在社会关系方面的丰富发展。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个国家的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该国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国际间的竞争也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江泽民关于人的素质问题和全面发展问题的论述,为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我们的工作“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江泽民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应该得到平衡发展。江泽民强调,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既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文化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和不断加强、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同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针对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江泽民强调:“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同上)江泽民还谆谆告诫:“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这一点请教育战线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千万加以注意。”(同上)2001年8月,江泽民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强调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问题,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于帮助人们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标准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就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性和与社会生产力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对应性,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是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性的深刻认识,江泽民对青年学生的成才标准作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阐述,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学校教育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向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青年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江泽民又进一步阐释了这五点希望,他说:“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有志青年,以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江泽民极其重视对青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具备创新能力视为当代青年成才的一条重要标准。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同上)他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上)。在以后的几次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江泽民也都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对当代青年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内容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又一次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江泽民进一步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关系。他在“七一”讲话中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加快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使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更具现实意义。 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的深刻把握,江泽民强调了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归纳为“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就指明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我们应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开阔了视野。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明确提出了“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反映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现途径越来越宽广,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学校教育只有做到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青年学生只有把个人的发展纳入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够达到个人的比较全面的发展和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比较充分的实现。 责任编辑:郑 端 大学生逆反心理与德育实效性 曲建武 王海威 (辽宁师范大学 党办,辽宁 大连 116022) [关键词] 大学生;逆反心理;德育实效性 [摘 要] 德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教育者的心理误区和德育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学校德育表现出逆反心理。这种抵触情绪若得不到有效疏通和引导,就会影响德育的实效性,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德育过程中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而运用心理学理论,从大学生接受德育的心理规律出发,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接受教育中的心理过程特点,进而调整德育内容、方法,使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D648;G6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63-03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存在于不少青年学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原因之一,这是德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一、德育中的大学生逆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个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的态度,就德育而言,它是指教育对象表现出与教育者的意志、愿望、要求相反的情绪和行为,对德育表现出冷漠、厌倦、抵触、反感等错误的情感和错误的态度。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不良社会思潮产生认同感,对教育者的正面教育作反向思考,对个性发展问题产生片面认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会给大学生接受正面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它不仅影响人的健康发展,而且易导致病态人格,同时还具有传染性,会危害他人和社会。因此,逆反心理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德育实效性是社会环境、教师、学生、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影响德育实效性的诸因素的调查中,许多大学生认为心理状态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很大。要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德育中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德育过程中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观原因 第一,从认知发展来看,逆反心理多出现于青年时期。青年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这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随着青年学生知识经验的增加和认知方式、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性显著增强,开始用自己的观点衡量是非,这是逆反心理形成的生理和认识发展的基础。 第二,从情感发展来看,逆反心理的产生多是由于情感得不到满足。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德育产生作用的重要心理调节机制。大学生有激情,但在学习、生活中难免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期望,一旦愿望无法实现,便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失落,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由此产生否定情绪。 第三,从行为发展来看,逆反心理是教育者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结果。导之以行是德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在认知、情感方面对周围事物所持的否定态度没有得到外界的引导或自身没有很好地控制,就容易导致逆反行为。同时,不正当的好奇心也容易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2.德育过程中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 第一,德育的某些内容脱离实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些德育内容不能满足当代德育发展要求。德育内容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丰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反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民主政治、环境意识等要求,学生就会一方面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内容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社会需要有效地转化为自身修养的动力。二是德育的某些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求。如果德育内容的设置忽视学生的精神满足和心理需要,不能有效回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友、择业等现实问题,德育内容脱离学生成长实际,就会引发学生的疏远、不信任感,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 第二,德育方式、方法不科学。德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原因就是德育违背教育对象的心理规律,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当。表现在:一是德育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果德育起点的设置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硬性灌输,采取忽视学生个性特点的一刀切的德育工作方法,就会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产生负效应。二是片面强调单向灌输、服从,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实践、道德内化。如果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个人的“管束”,忽视学生日常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那么,道德规范就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信念,也就人为地削弱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第三,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德育工作者素质的局限性,即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特别是依赖行政手段以及一些教育者不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受教育者,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这些都会使德育对象产生反感、逆反情绪。 第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合力,其中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内容的多元性,为学生扩展求知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中,部分人不重视德育,把德育当成软任务,以及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上某些消极因素滋长蔓延,这些都易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滋长逆反情绪。 三、遵循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规律,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要依据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进行,而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因此,要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德育对象的心理,根据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规律,完善学校德育模式,有效地提高德育实效性。 1.把德育对象的心理需要作为切入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方法 需要是引发人行为的动力。因此,了解、研究德育对象的心理需求,进而调整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减少或预防逆反情绪的产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在德育内容方面,要使德育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成长实际相结合。德育内容要符合当代中国德育发展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德育内容应由单一的伦理政治性教育,发展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教育、民主政治教育、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尤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德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以理服人,才能使学生对德育内容产生认同感,避免滋生逆反情绪。德育内容还要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与心理需要。德育内容离学生越近,效果会越好。因此德育要从学生遇到的社会适应、应对挫折、发展人格及人际交往等问题出发,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要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完善的同时,也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其次,在德育方法方面,要更新德育手段,避免满堂灌输和单纯管束方式造成的学生心理逆反。尊重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尊重学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学业、择业、交友等诸多问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适,此时需要教育者以顾问、朋友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此外,还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德育网站等德育工作新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2.研究德育对象接受教育的心理过程特点,使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 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中产生保护性抑制。德育的内容如果重复次数多了,它反而会引发学生情感上的逆反。因此,我们要改进显性德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注入式教育模式,增加隐性德育内容,淡化被教育者受教育的意识,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之中,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探索形式。隐性德育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等特点,如利用国家建设成就鼓舞学生,利用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传媒、文学、艺术及国庆、毕业仪式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等。西方国家比较重视隐性德育,通过此种途径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当然隐性德育要考虑其内容、方式能否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的程度等因素影响。 3.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尤其要大力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如果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个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就会产生人格受侵犯感,进而产生反感和抵制心态,因此德育过程中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增多,思想日趋活跃。教育者应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教育中接受德育内容,减少逆反情绪,增强德育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刘仁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思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文萍.心理学理论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胡卫红 (上接第48页)就已经指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生产同类商品的有许许多多的生产者,他们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千差万别,个别劳动时间只能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而一切生产者的商品都必须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或市场价值来出售。“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而个别价值高于市场价值的商品,却不能实现它们所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论》第3卷,第199页)因此,首先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或新的生产方法的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其他企业,它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也大大低于社会价值,从而就能得到大量的超额剩余价值。而技术设备和劳动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企业,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就有一部分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前者之所得,是后者之所失。可见,个别企业通过活劳动支出和物化劳动的减少,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所得到的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从其他企业转移过来的,它是其他企业劳动者劳动的产物。但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这种转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恰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述,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同方法及其对商品价值量变动的不同作用来看,超额剩余价值具有二重来源,不能简单地肯定这一重来源,而否定另一重来源。 责任编辑:查朱和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王卫平 (山西医科大学 学生处,山西 太原 030001) [关键词] 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文化创新 [摘 要]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规划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撑和智力之源,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继承传统和时代创新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66-03 十六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再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文化积累传播和创新的主要阵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基地,对于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植根于高校的校园文化,既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有特点,又具有多变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特殊品质,无疑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向文化领域的广泛渗透,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及与经济政治联系的日益紧密,文化不仅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而且以极强的渗透力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综合国力竞争,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之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并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的数千年文明和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广大人民建设祖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智力之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世界发展新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把广大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下。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实现经济建设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文化凝聚人,用先进文化塑造人,用先进文化武装人。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的守势。我们必须唱响自己的文化主旋律,打好文化建设的主动仗,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在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既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文化的发展,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不仅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在于人与文化的进步,而且更加清醒地看到,文化作为人的价值观的体现,对社会生活提供着持久的支持,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永恒的人文精神资源。 校园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的子系统,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形成的过程。它主要包含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主体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它对于学校的每位教师、职工、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核心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学风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集体行为和心理定势,使得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规范作用。先进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价值系统的精华,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推动师生积极进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还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和感召作用。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追求的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综合的文化效益。大学在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也在传播和辐射着自身的优秀文化,并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流向。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鲜明的多样性文化。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深厚丰富的学术理论以及优秀传统的历史积淀,是发展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利用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发展出有特色、个性化的先进校园文化,以带动社会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 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关系 在改革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建设的新思路。在当前大学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的实践中,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弘扬主旋律就是要解决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获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思想和精神代表着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必须提倡多样化,只要是有益于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应当允许存在,让人们在比较中选择,在选择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不断推出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形式,引导师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2.继承传统和时代创新的关系 先进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它既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各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传统,树立了自己的社会形象。校园文化传统是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每个高校中的师生都会受到校园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继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就是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传统精华,突出特色,形成校园文化的拳头项目和精品工程。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校园文化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塑造校园文化的时代形象,以创新求发展,使传统校园文化保持强大生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使高校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策源地和辐射源。 1.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要强化文化理性,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凝聚校园精神,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要积极开展心理教育,保持健康心态,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先导,以师生的共同活动为主体,以独特的校园精神为内涵,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实现由浅层次的文体娱乐型活动为主向文学艺术、学术科技型为主转化,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艺术和科技含量;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上要灵活多变,与学生的特点吻合,与社会的现实同步,显示出时代的特性;指导思想上要正确处理一元化和多样性的关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整个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文化气息;在校园文化的功能上要立足于服务,落实于德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沃土上积极营造一种格调高雅、内涵深邃的校园文化氛围,真诚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人生的舞台上冲出现代人的价值困境和道德迷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提倡学术和艺术上的多样化,有效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高校校园文化阵地。要在日益开放的世界中,不断挖掘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在对广大师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中,充实丰富集体主义的新内涵;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中,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着力于在全体干部师生中凝聚美好、高尚的理想、情操、信念,树立科学、进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高校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实践者,就要用先进文化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 3.理顺关系,建立和健全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 在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做到在内容上相互配套,在思想内涵上相互协调,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导向上相互一致。为了制定规章制度的整体性和实施规章制度的同步性,要理顺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范围、地位和作用,促使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根据整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本部门的具体计划和安排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4.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本身就具有教化的作用。高校师生员工应群策群力,优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同时要加强校园的教育、文体、服务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提供充分可靠的保证,为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传播多学科文化知识以及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娱乐活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5.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而又健康向上的课外文化活动。 课外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活动的主题可以涉及到科技、文化、经济等社会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切实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力求所开展的活动内容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质量高,满足师生教书育人和整体素质提高的需要。要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增强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等,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研究社会,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责任编辑:李 鸣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本性质与 基本要求进行学科与课程建设 刘永富 (西安交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难点研究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四个鲜明的特色:意识形态性;与相应的专业学科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互之间的融会贯通;与教育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都要始终贯彻、充分体现这四个特色,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69-0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方面,是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的高校德育的灵魂与基础之一,它的教学与研究水平制约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得失。 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四个鲜明的特色,一是意识形态性,二是与相应的专业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相联系,三是各门课程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互之间的融会贯通,四是与教育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都不能离开这四个特色,其各项内容、各个环节都要始终贯彻、充分体现,而且要把这四个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在坚持上述四个特色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应注意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处理好意识形态特色与学科特色、政治性与学术性、政治水平与学术水平的关系,把每门课程的意识形态性与所对应的专业学科的学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色,要确保所讲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讲政治;另一方面还要有规范的学科特色,要确保所讲授的内容是与课程相对应的学科的理论内容或应用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所讲授的内容必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哲学学科的,而且要尽量体现各门课所对应的学科最高的学术研究水平。通过讲授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好的、水平最高的、解释力最强、说服力最强、现实指导性最强的科学思想体系。 在保持意识形态特色方面还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我们党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做到既保持基本理论的连贯性、稳定性,又能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充实、丰富新的理论内容与政策内容。 在各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要处理好每一门课自身的学科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学科特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各门课自身的内容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重视各门课的融会贯通的研究。每门课都要研究如何适时地把本门课所讲的内容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有关内容相互照应。例如,讲授“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时,应有意识地关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关内容。 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中,要力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严肃、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彻底的理论批判精神,以及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内在同化能力;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相结合,同批判地吸取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成就相结合。在研究中要自觉地采取历史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的原则,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批判地解读、处理各种流行的、有代表性的思潮和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借鉴现当代思潮中的积极成果和社会实践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能够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各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所对应的学科迄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上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对话。 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课程建设都应注重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联系、针对各种有代表性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当代思潮和社会现实,研究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热点、难点研究至少应该有三个步骤。 首先是发现、列举、汇集、梳理、筛选各种问题。力求所提的问题都是既真实、又有难度而且属于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涉及的基本理论或政策中的问题。 其次是分析确定每一问题出在哪里,每一难点难在何处,以及每一问题、每一难点的处理思路或切入点。 最后将每一问题、每一难点写成研究论文。力争做到对所有难点问题的处理在政治上、逻辑上、事实上都无懈可击,代表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中,还要努力做到理论含量与现实针对性的统一。理论含量要高,现实针对性要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既然是理论课就应该有丰富、深刻的理论含量。不能一味地迎合部分学生的理论品位不高的兴趣,去渲染各种轶事趣闻。而应该以理论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征服学生。课程的理论含量高,主要体现在对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有深入、透彻的分析、论述。 强调现实针对性也就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要兼顾三个方面:一是联系本学科中的理论实际,即联系本学科的尚未解决的现实理论问题;二是联系本学科领域所对应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应领域中的问题;三是从本学科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以外的其他的重大现实问题发表看法。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时,还应注意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的批判功能与现实的建设功能。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中还要做到教师自己的特色与课程性质的统一。既要提倡教师有自己鲜明的研究特色与讲授特色,又要求所做的研究和讲授与课程的基本性质、教学大纲的基本要点相一致。 研究、讲课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就会影响研究、讲课的必要性。例如,如果课堂上讲的完全没有超出课本,那么至少对认真看书的学生来说,就没有必要来听课。但是教师研究、讲课的特色必须是与所研究、所讲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相一致的特色,不能离开课程的基本性质、基本立场来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色方面,要着重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课程的理论内容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内容的有效的教育、传播方式的研究。力争通过课内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听讲与读书、写作与讨论、参观与访谈、学习与考核等必要而有效的环节、途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可检测的知识与素质。要使学生能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研究,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郑 端 什么是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王克群 (山东济南市委党校 马列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图分类号] 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1-01 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政治文明是在人类社会政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每一种政治文明都可能曾经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过营养,每一种政治文明也都可能包含有某些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如近现代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以及对权力的制约机制、对权利的保障机制等;还包括政治行为的一系列运作程序和规则,如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程序和规则等。政治文明从来就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翻开人类文明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表征,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使用,而且还表现为阶级或等级的分野和国家政治权力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一度发展的商品经济、自由探索的精神、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而且包括对个人自由和责任的强调、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异彩纷呈,但最基本的仍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既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和自由、平等、人权的基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规范的政治运作程序。由此可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政治文明不仅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 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随人类社会实践而积淀形成的政治文明,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一方面,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在我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基本特征。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主体结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必须遵循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一定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过去,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屡遭破坏,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长期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所以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关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的论断,正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深刻反思的结果。 责任编辑:查朱和 为什么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赵绥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科学系,陕西 咸阳 712100) [中图分类号] 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2-0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题中应有之义,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第一,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就相应地迈进了政治社会,开始了政治文明的演进历史。人类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创造过相应的政治文明,又不断地对其进行扬弃,推动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奴隶社会的政治文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明。以往的几种政治文明形态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为少数人谋取利益。受阶级与时代的局限,它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政治野蛮与政治黑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国家”(《列宁全集》第3卷,第407),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与扬弃的必然结果,是超越历史上各种政治文明形态的一种新型的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走向阶级与国家消亡过程中最高形式的一种政治文明。 第二,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质的飞跃。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从君主专制政治向民主共和政治的转变。这一转变由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它开启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历程。但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本质上依然是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只有社会主义才实现了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大多数人的统治。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先进于以往社会政治文明的根本所在。没有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解放,没有建立起广大劳动人民充分行使国家事务管理权利的政治制度,就没有社会主义。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应该是全面进步的社会。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作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运行机制的文明与进步程度,必然极大地影响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没有高度的政治文明,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它虽然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某些方面好的东西,但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社会大多数人享有权利的真正民主制度,因而具有与资本主义民主截然不同的本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以消灭剥削制度,消灭私有制为特征的,是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政治文明。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它才有可能消除社会政治腐败等各种政治痼疾,在人类历史上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政治公正性、合理性、进步性、文明性。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3页)。社会主义不仅应该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还应该建立起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五,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恩格斯晚年时,当有人请他用一句最简短的语言来表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时,他选用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新社会的论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础之上。人的解放包括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精神解放等。广义上人的政治解放不仅是指人从被统治、被压迫的社会政治地位中解放出来,也包括社会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体制、政治气氛、社会管理运行机制等,即通过高度的政治文明为每个人个性的发展、才智的施展、能力的发挥、潜在素质的发展等提供充分的、平等的机会;也包括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良好、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公正的制度等。所以,社会主义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且需要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 责任编辑:查朱和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张全省 (宝鸡文理学院 社科部,陕西 宝鸡 721000) [中图分类号] D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3-02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各社会集团的利益,保证人民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和坚定维护者。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动员广大人民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所以,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的大事,人民的各项权利就没有制度保障,各种义务也无法为大家所履行,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和提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它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 再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法制的健全和依法办事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公民有广泛的社会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离开社会主义法治是绝对不行的,任何违法的所谓民主,都会对社会主义秩序和人民的权利和自由造成损害,进而危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此,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二、立足国情,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首先,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不能实行西方“三权分立”的制度,而只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的国情,它在保障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维护社会团结和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这个制度还需要完善,特别是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更好地发挥人大作用的问题。所以,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党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同时各级党委要重视人大的作用,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变成国家意志,以便动员全体人民去遵守和执行。 其次,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政党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和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充分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继续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合作共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再次,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必须切实健全城乡基层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厂务、村务、财务公开,让广大群众讨论和决定基层事务和公益事业。 第四,进行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政府职能彻底地进行转变。政府机构改革的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三、健全法律、完善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民主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政治运作中稳定、规范的标志。制度健全与否是政治文明发展程度如何的标志。我们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立法制度,实行有效的国家行政和监督制度、独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公民权利保障制度、国家权力恰当配置的内部制约制度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制度,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在制度文明的基础之上。 责任编辑:查朱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索 王晋华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社科部,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图分类号] B0-0;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5-02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真正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作用,结合我校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尝试,收到了一些成效。 一、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以教师的人格与理论魅力感染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思想性,又有较强的时代性、实践性,这就要求哲学教师既要有较强的思想素质和较厚的理论功底,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为了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自身的素质,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注重教师思想素质的提高,使广大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国内外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现了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与创收,导致了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甚至个别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发生了一定的动摇,因而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过程中,缺乏饱满的政治热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宗旨,1998年以来,我们制定了集体理论学习与个人理论学习相结合的“三个一”学习制度(一周一次集体理论学习,一学期一人一本政治理论学习笔记,一人一篇理论学习心得),通过学习,使教师的理论修养与政治觉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增强了教师的政治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广大教师“真学、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以理论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身教胜于言传”地感染学生。 2.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使教师自觉增强自身的理论修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由于诸多原因所致,一些教师的知识陈旧,知识结构单一,对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知之不多,个别教师一本教案,终身享用,不注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活生动丰富的内容变成了空洞的教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给教师“充电”。 一是建立教研室小型资料库,为教师“充电”提供资料保证。为满足教学需要,保证教师对本学科学术动态的及时把握,我们自筹资金购买相关的专业书籍,并订阅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哲学研究》等杂志,为教师“充电”提供了资料保证。 二是坚持有效的听课制度,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高。首先是走出去,向本科院校学习。我们先后组织有关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等学校听课取经。其次是听优秀教师的课,向理论功底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最后是组织任课教师互相听课,并使之形成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4课时,并作详细的听课笔记。听课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是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使教师关注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我们每年派两位哲学教师参加山西省哲学年会和全省高校哲学学术研讨会,了解与关注学科前沿,给哲学教学注入最新的学科成果。 四是积极进行专题教研。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选题。每学期初,均制定专题教研题目,寻求哲学原理与现实的契合点,关注时政焦点,探讨有关理论问题;(2)准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题内容,收集相关资料,掌握有关理论动态,形成系统观点;(3)研讨。在每周二的教研活动中,由教师介绍有关理论、观点,大家畅所欲言,达成共识;(4)写成专题论文并选择时机公开发表。专题教研有计划、有组织、有记录、有实效,受到了广泛好评。 二、辩证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客体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注入“活力”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体与客体双方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互动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中,我们对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辩证地处理教学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改变传统的每个问题都讲,但都讲不深、讲不透的教学方法,变面面俱到为讲重点、讲难点,注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导向性作用,注意转换教师的角色心理,变讲为导,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注意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向“知之较多”、由“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学会”向“会学”过渡。整个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设计,使学生主动聆听、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从而自觉地成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在此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是根据哲学课程的特点,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以基本理论和原理为依据,针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减轻学生机械应对知识的课业负担,而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理性空间,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培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寻求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用理论有针对性地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主题研究带动原理的学习,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较好的思维锻炼,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采取了实践性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方法是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方式,使学生走入社会生活的拓展性教学空间,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巩固深化所学知识,达到知行统一的开拓性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让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学生面对社会实际自己教育自己,进而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三、改革传统考试模式,使教学质量在有效检测中得到升华 考试是检测教学质量高低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闭卷形式,一般是由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主要题型构成。为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特点,我们在考试内容与形式上作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对题型构成作了调整,突破了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标准化模式,引进了材料分析题型,缩小了客观题型分值的比例,加大了主观题型分值的比例,由注重考核学生知识储备转变为重点考核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试题内容发生了变化,如传统的判断题,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回答“是”“否”“对”“错”,我们改变了这种做法,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判断试题作全面分析,以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考试成绩的构成多元化,在成绩评定上,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20%,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更全面、客观、公正。 考试制度改革的有效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杜绝了以往平时不重视、不学习,考前突击,临阵磨枪的现象,受到师生的欢迎。 责任编辑:郑 端 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及其价值 ——评《德育环境研究》一书 张耀灿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7-01 武汉大学戴钢书博士的专著《德育环境研究》一书去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所论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课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大众传媒作用的强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环境影响越来越复杂突出,研究德育环境理论,开发德育环境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现仅就该书提出的“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及其理论价值、应用价值、方法价值谈一点看法。 该书认为,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是指由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构成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的界定和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以历史上已有的德育环境思想为基础,以德育理论为依据,以数学结构方程为工具,以教育部八省市高校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数据为材料,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的各自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这一理论模型的提出,为自觉地进行环境建设,为有效发挥各种中介因素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提供了一个操作指导性较强的图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方法价值。 其理论价值表现为: 1.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德育理论和数理统计三者之间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和部门具体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方法论。德育理论是研究如何开展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理论。数理统计是研究以有效的方式去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社会现象数据,以对所考察的社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做出基本描述,揭示内部数量关系,直至为采取决策及行动提供依据或建议的学科。它在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各个学科有着广泛应用,是从定量方面揭示事物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德育理论是部门具体社会科学,数理统计是从事物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联系,这三者之间必然存在从一般方法论到具体学科、再到具体方法驾驭指导的内在逻辑联系。环境、中介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三维理论模型的获得,充分证明历史唯物主义、德育理论、数理统计三者是统一的,为把历史唯物主义对德育理论研究的指导,并贯穿到数理统计的应用中去,提供了案例。 2.拓宽了德育环境理论的研究领域。以往的德育环境理论,比较注重环境和德育活动,较少注意中介和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提出,拓宽了德育环境的研究领域,引导人们把注意力投向中介因素。该书提出的中介因素有8个,即观察学习、舆论引导、德风感化、精神塑造、理论武装、信任激励、社团活动、群体评价,这些中介因素在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过程中起着过滤、转化、放大作用;按照这8个中介因素所提供的具体思路,全社会协同努力,就可以把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影响引导到正确方向。这些观点的提出可以说是匠心独运,颇具创见。事实上“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得出的独到的学科实证理论。 其应用价值表现为: 1.为高校坚持“两课”阵地,完善“两课”教学,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在中介因素中,理论武装处于核心地位,与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抓好“两课”教学,就一定能够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生重大作用。这一结论的获得无疑对驳斥那些对高校“两课”教学可有可无的种种责难,消除那些对高校“两课”教学价值的种种疑虑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中介因素中涉及的其他因素,也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些方面着力,也必将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2.为开发德育环境资源,发挥环境的正面影响,克服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环境对人的影响既有自觉的影响又有自发的影响,而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为了协调各种自觉影响,控制各种自发影响,使正面影响得到发扬,负面影响得到克服,可以从环境建设和中介利用两个方面着手。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该书在这方面的创新,将推进德育环境理论研究与德育环境建设实践的发展。 其方法价值表现为: 为德育科学研究方法探索出一套将历史方法、理论概括和数理统计方法三者统一起来的具体途径。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以历史上的德育环境思想为基础,以德育理论为依据,以数学结构方程为工具,以大量调查数据为材料,深刻而简洁地揭示了环境、中介、人的素质三者的各自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有力地显示了这一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生动地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法所达到的水平。 总之,该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中,在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文理科的交叉与渗透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文理科的交叉与渗透是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是该书作者积极响应这一新要求所做出的主动回应。这一回应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量化方法运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成果交相辉映,同时,也使得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方法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责任编辑:胡卫红 “德育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 ——评张澍军教授的《德育哲学引论》 赵野田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03-0078-01 迄今,人们对德育的性质、对象、范围、功能、价值、规律、模式、方法、效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尚未完全取得共识。与教育的其他方面相比,德育的受重视程度和各方面投入不能说小,但有时效果却不甚理想,处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德育,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德育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确是我们应加以重视的研究课题。 东北师范大学张澍军教授的新作《德育哲学引论》由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5月出版发行。张澍军教授长期从事哲学、德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和教学。近年来,他辛勤耕耘于德育哲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德育哲学引论》一书是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也是他规划、设计及创作中的《德育哲学研究丛书》的带有“总论”性质的一部著作。该书设五篇共十三章,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它既是教育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创新性的专业教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德育参考书。 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互动交融,既着眼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的基本特点。东北师范大学王逢贤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这种德育哲学研究的路径和设计是值得肯定的”,并指出:“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世界风云变幻、社会思潮涌动、哲学和德育理论流派纷呈、德育效果不佳的情势下,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创新问题为立足点,既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又以宽阔胸怀批判地博采众长。这就增加了本书的澄明价值和导向价值。”该书较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德育哲学学科建设。长期以来,人们曾从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及管理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德育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出过许多“新理论”、“新模式”,人们也曾对德育进行哲学思考。应当看到,目前,德育哲学的思想理论研究已多有进展,但总体还处于专题性研究阶段,整体性、系统性研究不够。《德育哲学引论》一书的出版是我国德育哲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著作。该书的面世,对于德育基本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对于促进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提出了德育哲学学科的理论框架。对德育进行哲学思考,在古今中外的相关论著中,特别是在“教育哲学”和“德育原理”类著述中,并不少见。但将“德育哲学”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进行系统研究和建设,尚未见前人大作。张澍军教授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德育哲学”这一学科领域,提出并建构了以德育本体论、德育价值论、德育规律论和德育效果论为主体的德育哲学的理论框架,对于哲学思维与德育的关系,对于德育本质、德育目标和功能、德育过程和德育知行关系所作出的具体而较为深刻的研究,以及运用哲学思维对于德育领域基本问题的重新解读,等等,都是值得称道的。 作者把握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互动交融的共生点和切入点,力求将揭示德育规律、转换德育理念和建构德育新体系的活动提升到哲学视野的高度;立足于中国国情,站在时代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度,运用精当的语言,阐述了“德育哲学”产生的理论根据、时代条件、学科性质和多重价值;论证了德育哲学的基本理念,阐述了新时期德育思维转换的主要视角、现代大德育思维的逻辑支点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德育哲学研究的基础性和前提性等重大问题。“德育哲学”学科理论框架的确立和上述重大问题的阐释,为德育研究特别是德育哲学研究探索出新的空间,开辟出新的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三,提供了从哲学视域分析和研究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范例。德育哲学作为德育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哲学世界观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是最普遍的问题。寻求哲学意义上的答案,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或探索许多重要问题的先决条件。德育也是这样。从哲学视域分析研究德育理论和德育现象,会更加通透和洞彻。因此,哲学思考、哲学思维乃至哲学素养,对于教育和人的培养,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德育哲学引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在该书“后记”中的一段话,得到更深切的领悟和启发。作者的基本想法是:“重心不在于重新解说已有的德育理论,而主要是对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提性问题、根据和价值尺度问题、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等问题做出哲学层面的发掘和解读。集中起来说,着眼点不是想说明‘是什么’,而是着重于阐述‘为什么’以及继续思考的思维走向。”显而易见,这种研究及其成果,对于完善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唤醒人们德性修养的理性需求,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的推动和启迪作用。 责任编辑:郑 端 教育部指定“形势与政策”课音像教材 第四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一等奖 《时事》音像杂志简介 为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以教育部每学期颁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国际国内形势的最新变化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选题依据,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撰稿,委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音像杂志编辑部编辑制作的《时事》音像杂志,是全国高校(含成人高校、民办高校、高职高专、电大等)“形势与政策”课指定音像教材,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出版两年来受到学校宣传和学生工作部门以及“两课”教学部门的欢迎。 《时事》音像杂志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需要,针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学习特点,追求权威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视性的统一。 《时事》音像杂志每年10期,每期两盘,全年定价700元。 《时事》音像杂志2003年上半年重要选题: 《“两会”精神解读》、《铭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读》(上、下)、《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巡礼》、《美伊危机态势及影响》、《朝美核危机的由来及发展趋势》、《国际反恐斗争趋势分析》、《美伊危机中的多极角逐》、《印巴问题透视》 《时事》音像杂志2002年已出版重要选题: 《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的“三农”问题》、《“9·11”事件与当前国际局势的走向》、《当前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新世纪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辅导》、《国际反恐战争的新进展及未来走势》、《话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世界经济的近况与走势》、《环境问题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新世纪中国运筹周边外交》、《举世关注的美伊危机》(上、下)、《发展的最好时期 瞩目的辉煌成就》、《解读美俄关系新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巴以冲突走向何方》、《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六大报告学习体会》、《2002年十大国内新闻》、《2002年十大国际新闻》 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编辑部 电话(传真):010-62013130 邮寄请寄:北京德外大街4号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11 银行汇款: 开户单位: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开户行:北京市商业银行德外支行 账号:7001201020288-66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MONTHLY) NO.3.2003 HIGHLIGHTS Earnestly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conscientiously strengthening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Tian Shulan(6) Analysis of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olices…………………………………………………Cong Ming(9) Overall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moral work in universities with the sense of remaini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 and constantly inventing……………Educational Working Commission of Beijing Committee of CPC(15) About the new-type industrialized road……………………………………………………………Lin Zhaomu(19) On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Lu Shuzheng(25) A brief account on the workshop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to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Wen Xiaoyong(29) The current issues to be solved in the campaign of “learn from Lei Feng”…………………Liu Chuangcheng(34) Why we can only draw lessons from western economics rather than substitute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Wu Yifeng(36)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bourgeois and capitalist in China’s revolution ………………………Liu Shihua(49) Why it is said that our party can contain the corruption fundamentally…………………………Tian Xinming(52) The cause and trend of Korean crises ……………………………………………………………Ruan Zongze(55) Building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in line with fundamental property and basic demand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 …………………………………………………………………………………………………Liu Yongfu(69) 日前,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京主办了《雷锋·时代的楷模》收藏展,首都各界人士及广大学生纷纷前来参观。展室正中陈列着党的三代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 (刘福明摄) 世界经济政治风云变幻 中国改革开放气象万千 尽在《时事》音像杂志 图为袁贵仁同志在工作会议上讲话 (李鸣摄) 2002年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703元,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476元,实际增长4.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37.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为46.2%,降低1.5个百分点。200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 8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7万人。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 731万人。其中,职工11 128万人,离退休人员3 603万人。离退休人口实行社会化管理人数达到1 434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 18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9 400万人,增加1 770万人。全国共有2 05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国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1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89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9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 82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近60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2亿元。 (注: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摘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人民日报》2003年3月1日 2002年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 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 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 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 533亿元,增长7.3%。 价格总水平小幅下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农村下降0.4%。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3%。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2%。居民消费价格中,服务价格上涨1.8%。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 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 780万人,增加840万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为4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全年对外贸易顺差3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 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742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年末1美元兑8.2773元人民币。 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电信、民航、电力等垄断性行业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军工企业改革和脱困工作稳步推进;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粮棉流通体制等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逐步扩大,取得明显成效。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明显加快;农业生产加快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高;商业流通手段不断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较快。 (注: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摘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人民日报》2003年3月1日 * 摘自作者2003年1月4日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工作会上的讲话 补 正 本刊2003年第2期一些文字存在疏漏,现予更正: 1.第8页上数第9~10行中“实践性、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应为“实践性、创新性、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第9页上数第12行中“不合适宜”应为“不合时宜”; 3.第40页上数第19行中“诉讼时效”应为“追诉时效”。 本刊编辑部 2003年3月11日
本文档为【思想理论道德导刊第二期导刊2003年三期正文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12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理学
上传时间:2018-09-09
浏览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