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与编发

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与编发

举报
开通vip

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与编发 什么是新闻消息   一、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二、消息的文体特征   前文已述及新闻体最基本的特征有三,即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消息作为新闻体之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三个特征。但除此三点之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   (一)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

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与编发
什么是新闻消息   一、消息的涵义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的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这样一种新闻文体,即是消息。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二、消息的文体特征   前文已述及新闻体最基本的特征有三,即事实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消息作为新闻体之一种,自然也具备这三个特征。但除此三点之外,它还有自己的“个性”:   (一) 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消息写作的一种基本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又是客观报道的形式。事实是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只有事实内容是客观的,报道形式客观的,新闻才具有可信性,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当然,消息也是要表达观点和倾向的,消息写作并非没有立场、观点的纯客观的“有闻必录”。重要的是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较间接地流露出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寓观点于事实之中。主要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显示事实本身的逻辑。因此,作者应少发或不发直接的议论。要发议论,只能是必要之处的“点晴”之笔。   初学写消息者常忽略这一特征。写作中总是急不可待地站出来直接地对所写人或事发表看法、评价,对其意义进行明明白白的揭示,造成议论多于事实,内容抽象、空洞,缺乏真实性,也难以让受众接受。   用事实说话的具体方法很多,如以小寓大、对比衬托、不偏不倚、再现场景、细节运用、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等等。下面介绍几种较常见的方法。   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此法常用引述,故又称引述法。具体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假托,即作者假托他人之言,实际上均是记者之语。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什么什么,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即实实在在引用别人的话。话虽是别人的,但却经过记者选择,别人话中的观点也是记者想表达的观点。   全面、平衡。即要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好的坏的、美的丑的都报道。当社会各方面对某一事实(事件)有不同的意见,报道应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二) 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这一特点亦与“用事实说话”相关。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因为“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所以也不用或少用直接的议论和抒情。叙述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   (三) 简明扼要   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特别是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希望在最短的阅读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短要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长而空固然不行,短而空也不好,空洞无物的短,也是长。   很多人认为短新闻写不了大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短文因其短小而“困锁才情”。故而一味追求“长”,本来最好写两百字消息的题材,通过对其“信息”层次的“开发挖掘,”硬拉出一篇数千字洋洋洒洒而空空洞洞的通讯。有些作者则片面求短,一件具体生动的事,去其“血肉”,只剩几根“枯骨”。这两种倾向,都是应该注意的。   写短是一种艺术。消息写短的方法很多,如一事一报法,浓缩(概括)事实法,取其一角法,化整为零法(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变更体裁法、先简后详搞连续报道等等。   此外,消息在新闻体诸体裁中,时效性是最强的,对“时间新”的要求最高,要求争分抢秒,迅速完稿,“立马可待”。   三、消息的类型   消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类型。   按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性质来分,有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时间性强,如动态消息,特写性消息等。非事件性新闻与事件性新闻相对,报道的是一个阶段持续发展的事物。如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   按报道内容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教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   按媒体分,有文字消息(报纸)、广播消息、电视消息、网络消息等。   按篇幅分,有长消息(1000字左右)、短消息(500字左右)、简讯(200字以内)等。   按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有硬新闻和软新闻。   现在国内比较通行的是按写作特点来分类,把消息分为动态消息(包括会议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性消息(典型性报道)、述评性消息、人物消息、特写性消息、新闻公报等。近几年,新闻写作中又出解释性消息、预测性消息等。   下面对常见的几种消息种类略作介绍:   (一)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同经验性消息(典型报道)等相对而言的,类似西方新闻界的硬新闻。它报道新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反映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等,也包括会议活动在内。它一般以一地一事、一人一事为对象,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有短到几十字,两三句话的,称简讯或简明新闻。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即:以事物的最新变动为主要着眼点;以时新性与重要性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以突发性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以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以开门见山、一事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要给人以动感和现场感等。   (二)综合消息   它是综合反映带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报道。它涉及的面较广,声势较大,能给人较为完整的印象。要求占有全面、充分、典型的材料,既有面的形势、成就、趋向,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分析,讲求点面结合以及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善于将概貌的介绍与具体事例的叙述结合起来,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概括起来它也有以下几个特点,即:它所涉及到的新闻事实不像动态新闻那样直观易见,往往有一定的隐蔽性;它要通过综合新闻事实来表现新闻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面貌;注重背景材料的运用;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的交待;注重分析,但又以客观的方式来表现,作者尽量不直接出面发议论。   (三)经验性消息   它是报道典型经验,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的一种消息体裁。它既有概括的观点,又有具体的作法,它偏重于交待情况、叙述做法、反映变化、总结经验。篇幅一般比其他体裁要长,但不宜贪大求全,应注意其针对性。这类消息贵在题材重大、典型,提供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写作时要着眼于政策,避免陷入事物性与技术性之中。   (四)述评性消息   它是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一种消息。它的特点是既叙述事实,又评论分析;事实材料要丰富、典型,评论、分析要讲究逻辑,言简意赅;叙述和议论要紧密结合,防止有述无评、只评不述、述评脱离,其“评”在此种消息中的地位和目的、文章对时间的要求、文章篇幅等方面均与新闻评论不同,应注意区别。   (五)特写性消息   它是报道重要新闻事件中人物活动片断和事件场景的消息体裁。它的特点是运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物活动过程和场景,给人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它重描写,要求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但其描写多用简笔勾勒的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而重在传神。   (六)人物消息   人物消息是以人物为主的消息,迅速地反映新闻人物的某种行为或某个侧面。它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选取新鲜、典型的事实材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时效性强,其内容必须是“现在进行时”或“现在完成时”,要求快速采写、报道;要求以人帅事、以事显人。人物消息写作中要注意选准新闻人物,也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将人物消息写成人物通讯。   (七)解释性消息   这是一种以解释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体裁,它不但报道事实,且侧重于阐明事实的意义、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趋势等。这种消息多用于我国经济工作的政策、方针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新问题。解释性消息中的解释并非指作者的直接、明白的阐释和分析,通常运用背景材料,引用有关方面的说法等多种方法,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   (八)预测性消息   它是对可能发生的事实进行预测和展望的一种消息。它要求记者在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类消息常用于展望市场、经济工作发展前景等方面,也用于预测体育竞赛的成绩、结果等。 消息的写作方法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3、对比式结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婆婆太多难办事――青岛啤酒厂扩建扯皮两年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标题: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两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引出各个要点。   5、问答式结构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7、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消息的标题、导语和背景材料   消息的标题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导受。即可吸引受众注意,引导受众获取自己喜爱和需要的信息,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所需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标题受众”越来越多。二是导向。标题往往要选择事实,揭示和评价事实,自然寓有记者(或媒体)的态度和观点。版面中,对标题的设置(如字号、字体、位置等)往往也寓有立场和态度。三是美化和序化。作为版面元素之一,消息标题可使版面美化,亦可使版面内容井然有序。   1、消息标题的类型   消息的标题有主体类、从属类和整合类。   主体类标题。这是消息标题最基本的类型。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   (1)主题又称主标题、正题、母题,它是消息标题的核心部分,通常揭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从表达上看,主题可是实题,即叙述新闻事实;也可是虚题,即评价新闻事实,揭示其意义或隐含的观点。但在单独使用时,应是实题或有叙有议的虚实结合题。如:   A、 榜上无名 脚下有路   青工董云峰业余发明获两项专利   B、 严于律已 三次让房   第一个标题中,前为引题,是虚题,后为主题,是实题,虚实结合,受众能清楚地认识事实的意义。若只取前者为主题,受众则会不知所云。第二个标题是亦虚实结合的,可单独使用。   从句子结构看,主题可为单句,也可是复句,通常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从外在形式看,主题可占一行,也可是二行或三行,但以一行为主,一般不宜超过两行。   (2)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揭示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如: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   (3)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副题一般多作实题。如:   清扫穷角落 同走富裕路   无锡县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主体类标题按组合不同,又可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单一型标题无引题和副题,只有主题。复合型标题有主、引题组合,主、副题组合和主、引、副组合(又叫完全式标题)。前两种组合前已述及。主、引、副题组合的例子如:   第一位在奥运会上破举重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唐灵生堪称举坛金刚   力举170公斤“忘情”地挺立10秒钟,赢得满堂掌声   消息标题除主体类标题外,又有整合类标题,包括栏题和类题;还有从属类标题,包括提要题和分题,在此就不作详述了。   2、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   消息标题写作的要求做到准确、鲜明、凝炼和生动。   (1)准确   准确是消息标题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准确概括、反映新闻事实;二是要准确评价事实;三是运用语言要准确。如:   A、 武汉出现一内脏裸露婴儿   此乃产妇孕期与宠狗接触所致   B、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校2000余名新生入学   C、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D、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以上标题A为事实概括不准确,因有关专家只是推测与孕妇接触宠狗有关,而并未确证。标题B明显对事实意义的揭示太夸大了。标题C中,谁也想不到“天南海北”是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是指新疆、西藏、甘肃。标题D因一字之差而产生了歧义。   (2)鲜明   鲜明即指标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揭示和评价,表现出来的对事实的态度立场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包括态度、立场的正确性。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肯定的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等;二是否定的态度,如怒斥、揭露、嘲笑、讥讽等;三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如:   A、伊拉克总统说伊朗的进攻被击退   伊朗说收复三百多平方公里失地   B、壮哉 教师于元贞勇斗窃贼身亡   悲哉 数百围观者竟无一人相助   C、竟敢敲诈两会代表   一路边店遭严厉惩处   D、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写出电影剧本   以上标题A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立场,是合适的;标题B对事实有肯定有否定,态度鲜明。标题C则态度含糊,不鲜明。   (3)凝炼   就是要简洁明了地传达出消息的内涵。要用点晴之笔,剔浮词,去空话,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准确的信息。试比较下面两个标题:   A、 节省处事经费 节省时间精力   我国礼宾改革已有一定成效   国宴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四菜一汤,仪仗队鸣礼炮使欢迎仪式更隆重   B、 我国续作礼宾改革   国宴实施四菜一汤   以上标题A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信息应是“四菜一汤”,但却被啰嗦的语言冲淡了。而标题B则突出主要信息,要言不烦。   (4)生动   消息标题要力求以优美的形式吸引读者,故应讲求生动性。方法很多,如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或名言警句、方言民谚等。请看下例:   A、 一窝“油老鼠”落网   B、 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C、 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是“分配基本合理”   D、 会翁之意不在会 在乎山水之间也   青岛会议知多少   请看会议一览表   以上标题A、B、C分别用了比喻、回文、对仗方法,D则引用名言,故而生动耐读。但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恰当、贴切。如“中国黑姑娘远嫁阿根廷”这一标题,看了正文才知是指中国煤炭销往阿根廷,实在牵强。“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这一标题,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说得如此轻佻,实不可取。   (四)消息的导语   消息的导语前,往往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社××地×月×日电”的字样,即为消息头。消息头主要有“讯”与“电”两类。“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媒体传递的报道,“电”指通过电报、电传、电话、电脑等传输的报道。消息头是版权所有的标志,也可标明消息的来源,也易与让受众和编辑一下子将消息与其他体裁区别开来。   消息头之后紧接导语。   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故而,导语有三大使命: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导语可以有多种写法。   1、六要素导语和部分要素导语   这是从导语中所含消息要素的多少来分的。六要素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也称全型导语。从导语的发展看,也是第一代导语。如: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袭击了萨莫亚群岛,结果,有6条战舰和其它10条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城的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2名海军官兵,有的葬身珊瑚礁上,有的则被埋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外的无名墓地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也称微型导语或第二代导语。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某一要素,组合与之相连的一两个要素。单纯含某一个要素的导语较少。如“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约翰·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死”之类的导语,可说已极简洁,但在突出“何事”的同时,也包含了“何时”或“何人”等要素。   2、从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讲,导语又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叙述式导语(也称直叙式导语)。它以凝练的语言,扼要而直接地将消息中主要的事实叙述出来,是导语最基本、最常见的写法之一。如:   新华社香港9月17日电 昨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设茶会,与数百位长期默默耕耘,为香港回归和繁荣作出贡献的基层人士共度中秋佳节。   描写式导语。它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但描写时应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如:   本报讯 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成的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会”上栖息。   评论式导语。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如:   中国在体育方面已不再是“东亚病夫”,相反,她正打算在新德里举行的亚运会上取代日本,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体育强国。   对比式导语。就是把有差别的事物相比较,将现在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比,将此地之状况与别处相比等。如:   合众国际社伦敦5月20日电 24岁的冈萨雷斯去年在马德里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现在却在做零工,其中最好的工作是遛狗。   引语式导语。即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如:   “我现在不是资本家,你最好把我说成是一个商人”,荣毅仁说,“人们称我为资本家是因为我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   提问式导语。即将有关问题通过一个尖锐而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受众的关注。有时是设问,即要求自问自答。如:   狠心的年轻父母,你是否想知道被你遗弃的小生命的近况?   3、直接性导语和延缓性导语   这是以时间的远近点来分的。   直接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很强的消息,它叙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大多数消息导语均属此类。直接性导语又可细分为单一要素导语,即导语中只表现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多要素导语,即导语中表现多个事实要素;归纳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加以归纳,使其精华集中于导语中。   延缓性导语多用于时间性不太强的消息,它不直接叙述新闻事实,而是通过解释、阐述、设置悬念、或场面描写、气氛渲染等引出新闻事实,吊读者的胃口。   两种导语之不同,请对比下例:   (1)华盛顿2月20日讯――丹尼尔·莫伊尼汉今天辞去了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职务。   ― --《纽约时报》   (2)直到最后一刻,丹尼尔·莫伊尼汉还在说,他不知道是否应该辞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职务。他说,“我下了三十次决心”,“就像马克·吐温讲的‘戒烟容易得很,我已经戒了一千次’”。上周,莫伊尼汉最后下定了决心:辞职。   --《时代》杂志   从上例可见,直接性导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延缓性导语则一语不中的,意在引起受众的“读欲”。   (五)消息的主体与结尾   1、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紧接导语之后,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的作用和功能有二: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对导语中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背景材料,使其更清楚、明确、具体。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注意几点:   1、紧扣消息主题取材。主体部分内容较多,故而要重视材料的取舍。应紧扣导语中所确立的主题来选用材料。若与主题无关或无多大关系,即便具体、生动、感人,也应割爱。   2、叙事宜具体、内容应充实。有人因消息是简明扼要的,要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所以消息写得太概括、太抽象,空空洞洞大而无当的导语之下,是几条干巴巴的“筋”。读完了还不知道这篇消息讲了什么东西。消息虽不似通讯细致、深入地报道事实,但应使受众对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完整而真切的了解,应传达出较具体的新闻信息。   3、叙述宜求生动,行文善兴波澜。消息主体内容在要求具体、充实之基础上,还应力求生动。很多人写消息,内容是有,但写得枯燥无味,或是一套死板而难以卒读的“新闻腔”。因而我们应“让新闻笑起来”,写作手法应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消息主体写作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灵活多变的手法,和自由灵活的层次、段落安排。请看下例:   据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戴安娜本地时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遭遇严重车祸,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悉,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富翁之子法耶兹于30日下午来到巴黎。当天午夜,他们在巴黎里茨饭店共进晚餐后,乘坐一辆奔驰600型汽车飞速驶向法耶兹在巴黎的一座私邸,一群摄影记者在途中紧追不舍。戴安娜的汽车加大马力急速行驶,试图摆脱摄影记者,不幸在一处公路隧道里与一根立柱碰撞,造成严重车祸。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及其保镖身受重伤。   车祸发生后,抢救人员立即将戴安娜等人送到医院。负责抢救戴安娜的医生不久宣布,戴安娜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大腿受伤并发生严重脑震荡,在抢救过程中因胸腔大出血,于凌晨4时死亡。   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震惊。据巴黎警方宣布,车祸发生后,尾随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被带到巴黎警察总署接受调查。   这则消息篇幅不长,但层次清楚,起承转合自然,叙述较生动,行文亦波澜起伏。   2、结尾   结尾亦是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无。虽然并非任何消息都有单独的结尾部分,但好的结尾,无疑对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对突出和深化主题,均有重要作用。常见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展望式、补充式、含蓄蕴藉式、卒章见义式等。   (六)消息的背景材料   狭义的新闻背景,仅指写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相关的历史、原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广义的新闻背景,除此之外,还包括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的了解,也包含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   背景材料运用得好,可以解释、烘托和深化主题;可以代替作者的议论而使报道显得客观;可以补充情况、介绍知识、增添情绪。   背景材料在消息中位置灵活,可独立成段,也可穿插于导语、主体或结尾之中。   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   1、对比性材料   主要通过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某一主题、表明某种观点。通过对比,突出矛盾和差异,显出特点和价值。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纵比,即今昔对比,前后对比。如写农民富裕了,收入增加了,可用如此背景加以突出:“十年动乱时期,这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二三十元。不少农民每天2分只够买一张8分邮票。”其二是横比。如同样写农民收入问题,也可将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对比。   2、说明性材料   它往往是对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质条件等情况作介绍和交待,用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或变化的意义。   如《海欧重返黄埔江》(新华社1983年5月22日)一文,运用了背景材料,回想十多年前由于黄埔江水质污染严重,海欧因缺少食物而远走高飞的情况。   3、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什么是通讯   一、通讯的涵义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没有我们所说的“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有几点区别: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讯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 容量大   前已提及,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二)是样式多   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三)写法活   写法活具体又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其实并不准确。首先,新闻性固然是通讯所具备的,但这与其它新闻报道体裁并无相异;其次,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之素质;再者,较之消息,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些,议论、抒情的运用略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三、通讯的类型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一) 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二) 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三) 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四) 特写   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五) 大特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六) 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七) 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八) 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二)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   ――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   ――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   ――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三)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四)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是要写“全人”。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它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一般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   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   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在写作前,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便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2)写好事件的高潮   没有高潮,事件就是“死”的,就是平淡无味的。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故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3)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   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事件又终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又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4)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也要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一种通讯体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它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的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的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出来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   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也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1)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   风貌通讯重写作者见闻,而这“见闻”又须是新的见闻,能提供新的信息、反映新的变化。因此,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2)善用对比衬托   要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一种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来衬托事物的变化。   (3)丰富知识,增添趣味   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但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4)叙论结合、情景交融   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如何写深度报道闻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 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下载怎么下载操作规程眼科护理技术滚筒筛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如何编辑新闻图片   在报纸崇尚两翼齐飞的今天,图片编辑的地位也在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这对图片编辑们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报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摄影。在经济界,流行着这样一个观点:“赚钱的项目是策划出来的”。美国《生活》杂志曾在新闻摄影史上创下了辉煌的业绩,这与他们图片编辑的高超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自己在图片编辑岗位上几年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要做好图片编辑,起码要具备“三只眼”。   其一、慧眼,就是对新闻的敏感力。因为新闻图片离开了新闻性就失去了价值。比如什么是好新闻?一张摄影照片的好坏怎样区分?它有没有新闻价值?是否该发头条?占多大的版面?什么位置?有没有必要做连续报道?所以图片编辑对新闻的敏感性是做好编辑的根本。有时图片编辑要参与或者直接策划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摄影,这就要求图片编辑要站得高,看得远,既要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还要纵览地区及本地的重大新闻事件。这样才能在新闻策划中具有前瞻力,才能帮助和指挥摄影记者去进行重大新闻的报道。   在实践中,有很多新闻摄影作品,只有被安排于某一版面、位置、面积的时候,它才能打动读者,才是一幅优秀新闻作品,否则,这幅作品就有可能被读者忽略,沦为平庸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看出来新闻策划对图片编辑的要求是何等的高。有时候,当看到摄影记者拍回来的新闻照片,编辑有可能会发现这个新闻还有更高的新闻价值或者可进行深度报道的必要,需要进行深挖掘,这时就应该和摄影记者商榷,如何回去重新拍摄整理,使该新闻事件得到合适恰当的报道。因此,图片编辑要具备慧眼。   其二、心眼,其实就是手段的多少。对电脑软件的运用熟练程度将决定图片编辑能力的高低。图片编辑要具备编辑图片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摄影记者拍摄回来的新闻照片,大多是现场抓拍的,在光线的运用及构图等方面常常来不及精雕细琢,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图片编辑的深加工,或者叫二次创作。围绕图片的新闻点,怎样来处理好这张新闻图片,是图片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运用构图剪裁、明暗处理、色彩调整等手段,使图片的主题更加突出。《东营日报》记者黄利平拍摄的《走出大三峡落户黄河口》的图片故事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0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银奖。当初在他拍摄回来后,我从选片到组版、画版的过程,都经过认真的思考。从主打照片的选取到整个版面的编排,经过了仔细的推敲,根据这组新闻稿件的分量,决定把主打照片用到通栏,以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该作品见报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文学修养更是图片编辑的硬件,常言道,图片新闻是七分图,三分文,基本上是看图说话。但是,有的新闻照片仅靠看图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比如新闻背景的交代,数字的多少等等,没有一定的文字基础是不行的。有时候,记者回来后,把稿件往你跟前一推就又忙着出去拍摄了。这就要求图片编辑要有责任心,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甚至与被采访单位联系,搞清楚数字的精确性,保证不出差错。   其三、眉眼,这里说的眉眼当然是指协调工作的能力。发现记者的新闻照片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的时候,就需要图片编辑不遗余力地去找主任甚至总编说情,使新闻图片得以在第一时间、显要的版面、突出的位置与读者见面。为了工作,图片编辑还要经常地跟总编辑及版面编辑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甚至是灌输新闻图片的重要性,拿出一些成功报业的先进经验和典范事例来说服他们,改变他们的观点。我看到一些好的图片新闻报道后,就拿给总编辑们看,他们在感叹人家报纸图片运用的大胆报道后,也会进行自我反省,这对图片编辑今后的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图片编辑要具有眉眼的能力。   这“三只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运用得好,就会给图片编辑的工作带来效率,就有可能成功。 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报业的一道分水岭,不仅报纸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由“重文字、轻图像”到“图文并重”的较大变化。既然要新闻摄影支起纸质新闻媒介的半边天,就有必要研究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一、什么是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新闻摄影作品由新闻照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新闻内容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新闻摄影之所以区别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就在于它要用无声、静态的新闻照片“说话”。新闻照片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具有形象性。而新闻照片的形象性就是新闻摄影这种新闻体裁的个性所在。   本文所指的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是新闻照片传递新闻信息的能力。理解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须把握三个要点:   1、新闻摄影的新闻照片和文字说明都能够传递信息,而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专指新闻照片传递信息的能力。考核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大小,只考核新闻照片传递的信息量,而不把文字说明传递的信息量考虑在内。   2、新闻照片不仅能够传递新闻信息,也能传递其他非新闻信息,而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专指新闻照片传递新闻信息的能力。新闻摄影带给读者三类信息。首先传递给读者的是特定的新闻信息,包括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类信息所起的作用是消除读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求知困惑。其次传递给读者的是一般的事实信息,包括环境、气候、设施等,揭示客观事物的真相,这类信息所起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温习、验证已有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第三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形象信息,摄影记者运用各种不同的技巧,将特定的瞬间形象凝固在照片上,那些点、线、色块、明暗对比等,作为新闻信息和一般事实信息的外在形式,满足了读者“观看”的需求。考核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只考核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而不把其他信息量考虑在内。例如在报刊上登载的大量美女帅男照片,如果它们没有新闻信息量,不管它们在美化版面、吸引注意力、满足读者赏美需求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本文认为这类照片不具有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3、考核新闻照片传递新闻信息的能力,应从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和传递的质量两个方面着手。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决定了读者从中能够得到多少新闻信息,如果数量为零,也就谈不上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了;传递的质量决定了所传递新闻信息的真实与否、易读与否、准确与否等,离开传递的质量,也谈不上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和传递的质量是互相影响的。传递的质量越高,读者越容易接受新闻摄影传播者要传递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新闻信息量,提高传递的质量才有意义。新闻照片传递新闻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辩证统一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之中。   二、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评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为了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归纳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评价标准。新闻摄影是新闻与摄影的交叉,如下图(图略):   因此评价标准也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1、作品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2、作品是什么样的摄影作品,即摄影水平的高低。另外,新闻摄影是新闻与摄影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堆砌拼揍。评价的第三条标准应是:3、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   由于人们的新闻观和摄影欣赏口味随时空条件和社会条件变化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因此上述三条标准必然会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某些发达国家的新闻观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明显与我国“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有别。面对这种差别,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妄自菲薄,因为在文化上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用多样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我们才能既坦然自信地走自己的路,又积极吸收其他文明中有利于我们的成份。   三、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新闻摄影传播活动都希望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决定这种愿望能否实现的一个因素就是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提高形象表现力,才能使新闻摄影传播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可以概括为新闻摄影记者借助新闻摄影的拍摄和编辑技巧将一定量的新闻信息传递给读者,在这个过程中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得到凝聚和释放。如果把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当作一个变量,那么可以发现这个变量受到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新闻信息、拍摄编辑技巧以及读者的影响。用公式表示:   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f(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新闻信息*拍摄技巧*读者)   下文将依次探讨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新闻信息、拍摄编辑技巧和读者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影响。   四、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所谓摄影记者的主观因素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影响,这里指摄影记者价值观念、诚实程度、个体声誉等主观个性因素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影响。   首先,摄影记者价值观念能够影响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由镜头框定并固化的客观物象,也立即起到判定观看者的态度、立场等主体意识的作用。”而新闻摄影作品中透露出的摄影记者的主体意识对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   “情感是主体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的喜怒哀乐。一个摄影记者的个人情感,必须与新闻事件的本质统一起来,与新闻事件内在的历史趋势统一起来。只有达到了这种与新闻事实本质真实的统一,主体情感才有助于新闻事件的再现。”中国抗日战争中,王小亭拍摄了《日机轰炸下上海南站的儿童》。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摄影史上的经典作品,直到今天仍然能对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张照片中充满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残暴行径的谴责和对祖国深重灾难的悲愤。世界新闻摄影史上,这种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经典作品还有罗伯特·卡帕的《共和国战士之死》、尤金·史密斯的《水俣》、迈克·威尔斯的《乌干达旱灾的恶果》等等。   有些急功近利的摄影记者模仿这些摄影大师,也热衷于拍摄悲剧题材,但他们没有借鉴或者根本没有注意到大师们的人道情怀,拍出的照片充满了恐怖气氛,虽然强烈地刺激着人类视觉,但并没有多少思想内涵。他们的作品同那些充满人道情怀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摄影记者是否诚实也影响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纪实”,具有逼真写实性,因而读者对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抱有较高的心理期待,一旦读者发现摆在他们面前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弄虚作假的,他们的失望和反感也相当强烈。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除了包含一般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即事件真实、本质真实、整体真实)外,还具有独特的要求,即要求被摄者的神情举止忠实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被摄者意识的这种支配地位不被摄影记者的意愿所篡夺。简言之,新闻摄影的被摄者不能成为摄影记者的“木偶”。   然而,这种“木偶剧照”在当前的中国新闻摄影界却大量存在。例如来自部队的新闻摄影作品常常采用这样的模式:某某会议过后,一群官兵围成半月型,位于前排中间的干部手持一份刊登有此次会议通稿的党报,大家全部把目光投向报纸,摄影记者就以这份报纸为前景、以这群官兵为主体拍一张照片。在文字说明中类似这样写道:“某某会议过后,某某部队官兵群情激昂。图为官兵们正在边看报道,边热烈讨论。”有读报经验的读者都知道,读报不像看电视一样大家围坐在一起,按照画面上的情况,后排士兵根本不可能完全看清前面的报纸。这种不合常理的场面怎能让读者相信新闻照片中被摄者的神情是忠实于被摄者的主观意识的呢?读者对新闻照片的质疑会降低新闻摄影作品的可信性。   新闻摄影的被摄者不能成为摄影记者的“木偶”,并不表示被摄者绝对不受摄影记者的影响。事实上,一旦被摄者发现摄影记者在拍摄自己,肯定会有所反应,要么有意抵制镜头的影响尽力按自己的意愿行为,要么有意在镜头前扮演自己希望被拍摄的样子,要么在镜头前感到羞涩甚至乱了方寸,更有甚者干脆抵制摄影记者的拍摄。上述被摄者的种种反应表明,除非在完全的“偷拍”状态下,摄影记者都会对被摄者的行为施加影响。   摄影记者有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会有意对被摄者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声东击西式的,例如有的摄影记者在众人聚集的采访现场,为了使被摄者面向自己的镜头,常常大喊一声他的名字,被摄者寻声望来,摄影记者就适时拍摄。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就是摄影记者和被摄者就如何拍摄进行直接的交流,例如在欧美摄影记者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类似“...is posing for the cameraman...”(...摆出姿势,让记者拍摄...)的文字说明,这表明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和被摄者之间存在直接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不同于上文提到的“木偶剧照”,因为在“木偶剧照”中,被摄者已经丧失了神情举止的自由,而在这种场合,被摄者虽受到摄影记者的影响,却仍然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来行动的。摄影记者有意对被摄者施加影响,可以使新闻照片更生动优美,但这样做要在不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前提下,即所报道的新闻是真实的,并且被摄者没有成为摄影记者的“木偶”。   另外,摄影记者的声誉能够影响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传播学领域中有关于信源的可靠性效果的研究,这项研究显示:对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不一样。相应地,对于那些出自知名摄影记者之手的作品,即使水平一般,人们也爱屋及乌地倾向于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   总之,摄影记者的价值观念、诚实程度以及个体声誉在摄影采访中会产生一定的附加信息,附着在新闻摄影要传递的新闻信息上到达读者,引起读者心理好恶,从而对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产生积极的加强或消极的削弱作用。   五、新闻信息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一)、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内容   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内容,离开了新闻信息也就不存在新闻摄影,也就谈不上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所谓新闻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可见,新闻信息本质上是社会信息,凡是具有重大显著性、真实性、接近性(包括时间接近、空间接近、心理接近等)、相关性(包括利益相关、兴趣相关等)的社会信息即新闻信息。   对新闻信息可做如下分类:   表一:社会系统里的新闻信息(表略)   (二)、选择适合新闻摄影的报道题材   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适合新闻摄影报道。不能否认新闻摄影具有视觉直观、现场可证、瞬间永久三大优势,但也当看到它的劣势。新闻摄影依赖于视觉,难以报道超视觉的信息,例如很难再现新任国家主席演讲时的语音语调;新闻摄影依赖于形象,难以传递抽象意义,例如无法用照片精确表现“物质”的哲学含义;新闻摄影依赖于瞬间,难以再现被摄对象的连续动作,它只能依靠记录关键的瞬间形象,然后让读者依据这些瞬间形象,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再现动作全貌。   因此,要提高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就应在题材选择上“扬长避短”,尽量选择适宜于照片表现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题材。   “适宜于照片表现”被有些新闻工作者概括为“具有镜头感”。所谓新闻摄影报道的题材具有镜头感,即能以视觉形象表达新闻题材的内涵与外延。镜头感有三个衡量标准:一是新闻主体能够被画面展现,即是否有东西可拍,特别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新闻背景及其环境能够被画面表现,即是否可以清楚交待新闻现场周围的状态;三是新闻场面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即是否可以通过画面构图和瞬间新闻形象共同形成使人共鸣的高潮。   新闻价值是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的判断,这种判断受判断者的新闻价值观、知识修养、实践经验、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什么是“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报道题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在《谈谈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一文中,谈到新闻摄影报道应选择具备可扩展、可延伸、可发展因素的报道题材。首先,新闻摄影报道的题材本身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由此可扩展或延伸出一系列子题。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新闻事件,本身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次,新闻摄影报道的题材处于发生阶段,还有更重要的、更动人心魄的后续发展。比如98抗洪报道,在洪灾与救灾共同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肯定有大量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事迹涌现,有充分的策划资源。最后,新闻报道题材本身虽然止于一定程度,但能引起诸多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梁文祥卧底吸毒群的报道,引起关于戒毒、禁毒、社会治安的报道与思考,最后成为广州市彻底整治广州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的导火线。   (三)、以“对人的关照”作为新闻摄影报道的切入角度   选定了新闻摄影的报道题材,还须确定较好的切入角度。良好的切入角度,便于读者接收信息,也便于报道题材释放更大的能量。   提高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应当以“对人的关照”作为切入新闻的角度,具体来讲,就是在新闻摄影中着重关注新闻事件对人的影响、人对新闻事件的反应、以及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的人的内在情感、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   以“对人的关照”作为新闻摄影的切入角度有以下依据:第一,判断新闻价值重要的一条就是判断事件是否与人类社会或与特定的人群有关,与人无关的事件就失去了报道的价值。这就决定了以“对人的关照”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具有现实可能性。第二,新闻报道要把握接近性原则。读者与新闻事件的当事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比时间接近、空间接近、兴趣接近具有更大的利用价值。第三,新闻摄影具有关照人表现人的独特优势。新闻摄影能够精确记录新闻事件当事人的神情举止和新闻事件的现场气氛,通过这种记录,可以在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   总之,对于新闻摄影报道的选材,既要做到尊重摄影规律、适合运用照片表现,又要注重题材蕴含的新闻价值,还要确定适当的切入角度。   六、拍摄技巧与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和初学者在同样的新闻现场采访,初学者拍出的作品往往比不上有经验的摄影记者,这证明新闻摄影存在技巧。尤其是在当前电视繁荣、影像信息丰富甚至泛滥的传播环境下,读者已经对重复的、没有新意的新闻照片不屑一顾。摄影记者在拍摄前,应该首先扪心自问:“以前有人这样拍吗?如果有,我为什么还要不厌其烦地重复?”   为了使新闻摄影照片与众不同,有些摄影记者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窍门,如:   1,改变视点 平常的角度都是从视平线的角度拍摄,那么就试一试站在高角度或者蹲下来,也许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2,尝试用不同的镜头 广角我们已经用得太多了,不必多说,某些情况下,后退一下用中长焦,可能会获得干净、层次分明的画面。也可以尝试特写镜头。   3,创造空间感 许多画面都是两维平面的效果,比如,一个牌子前紧贴着几个人等等,都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画面,这样的图片当然呆板。所以尝试让自己的照片分出层次来,在前景或者背景中加入信息量,会好很多。   4,创造动感 使用慢门、闪光灯慢门、移动相机、追随,都能产生动感。   5,利用影子,人物的投影,物体的投影会创造出很好的光影效果,仔细观察现场,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影子。   6,利用玻璃、镜子、水面等反射物 这也是增加空间感的方法,镜子中的投影可以使画面有三维立体的效果。   7,抓住人物情感的高潮 人物的表情实际是一幅照片最出彩的地方,如果人物情绪饱满,将给这张照片增色不少。   8,制造剪影效果 在背景很亮,且信息非常重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背景曝光,使前景变成剪影效果,画面随即会有趣许多。   9,拍摄连续照片 把一连串的动作记录下来,比如人物表情手势的变化,用几张照片体现动作的发展。 这样做的结果,促使摄影记者从原有的拍摄“框框”中解放出来,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大家涌入一种新的模式,其结果可能是新的“千篇一律”。例如,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所有摄影师都在为照片的动感和空间感发狂。”   本文认为必须尊重每一次摄影采访的独特性,具体拍摄条件具体对待,才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新闻照片。   一张新闻照片的形成,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因素如下图所示:   图示二:新闻照片生成过程图(图略)   下文将对上表中所列影响因素逐个加以论述。   (一)、光线   摄影在本质上是对光线的记录,无光线不摄影。   概括地讲,光线在新闻摄影中主要有以下两个作用:   1、提供照明。新闻摄影对光线的依赖是天然的,正如广播对声音的依赖。任何新闻摄影作品都建立在对光线的正确评价并确定适当的曝光组合的基础之上。   2、信息载体。光线运用同线条运用、色块运用等一样是造型的重要内容,光线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视觉符号,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光线传递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信息,例如灯火通明代表了夜晚,明日高悬代表了晴朗的天气;另一类则是摄影师的观点、态度、情感等主观信息,例如强烈的明暗对比常常表达摄影师的批判性态度。   那么,光线是什么?对于光线的本质,不同学科会有不同的界定,例如光学认为光线是波粒二象性的统一。就摄影,或者就新闻摄影来讲,光线是摄影记者表达信息的一种媒介,这种媒介有三种特性:亮度、色彩、饱和度。当这三特性或称三维度确定时,就可唯一地确定一粒光线。事实上,摄影记者采用不同感光度的感光材料、选用不同的曝光组合,使用闪光灯等手段都是在控制光线亮度;摄影记者巧妙运用色温、选取自然光线奇特的色彩效果等手段是在控制光线色彩;至于饱和度,目前新闻摄影注重的还较少,随着报刊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摄影设备品质的改进、读者赏图品味的提升,摄影记者对照片色彩饱和度的追求也将受到重视。   新闻照片不是一束光线或无数束相同光线的记录,而是无数束富于变化的光线的记录。为了防止这些光束杂乱无章,需要对这些光线有一个整体效果的设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光线结成一个画面,有秩序地表达信息。人们常常说的画面“视觉中心点”效应就是这个道理。突出重点光束或突出被摄体的方法有对比突出、布局突出、会聚线条突出、选择焦点突出、重复突出、运用动感突出、框定突出等。   运用光线的实质就是通过控制亮度、色彩和饱和度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来达到传递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作用。简言之,即“三种控制、两种作用、一个主体”。   (二)、被摄体与环境   新闻摄影区别于一般摄影的独特之处在于新闻性,而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新闻形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必须借助视觉符号来表现新闻信息。新闻摄影的视觉符号不外乎能够表明新闻信息的被摄体和该被摄体所处的环境。   1、被摄体的选择   上文阐述光线运用时曾提到 “一个主体”,在视觉符号选择上,这个光线主体对应的就是被摄主体。因为被摄体统率整个画面、承担读者注意力的主要部分,同时是新闻信息的集中体现,因此被摄体的选择意义重大。   选择被摄体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才能使选择的被摄体经得起推敲。最常见的被摄体就是新闻事件的主角或当事人,在当事人不止一位的情况下,应当从中选出典型性人物来充当被摄者。   2、环境的选择   被摄体前后左右都可以作为环境进入画面,但由于摄影只能记录某个瞬间的特定空间的一个侧面,注定摄影记者要对被摄体的环境进行取舍,选取应当进入画面的环境进入画面。   哪些是应当进入画面的环境?有信息量的。   比如图片编辑要你去给《京华时报》的主编拍张照片,假设条件允许,你可以在他家里拍,可在他办公室里拍,可以在《京华时报》发稿中心拍,还可在《京华时报》的logo前面拍。由于环境不同(象征符不同),读者的第一反应也会不同。在家里拍的,读者可能问“这人谁?干什么的?”;在办公室里拍的,读者可能会想“这人谁?看样子是个坐办公室的”;在发稿中心拍的,读者可能会推测“这人可能是哪家报社的头头儿”;如果在《京华时报》logo前面拍,读者可能就很大胆地推测“这人莫非是《京华时报》的头头儿?”不同的环境信息,使照片表达意义也不尽相同。      环境的选择涉及到现场气氛的表达。“新闻摄影的现场气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场,二是指气氛。新闻摄影的现场指的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与新闻人物有直接关联的环境。气氛指的是透过这特定的环境所表现的情调与气息。”两者的结合,对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现场可证性优势,提高形象表现力有较大意义。   3、被摄体与环境的视觉组合   新闻照片中,被摄体处于一定的环境内,被摄体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确定的透视关系。恰当处理这种视觉组合关系,可以便新闻照片更直观生动。   摄体与环境的透视关系,由视点和拍摄时所选用的镜头焦距决定。因此,进行被摄体与环境的视觉组合实际上是选择视点和确定要使用的镜头的焦距。   成功地选择视点,必须考虑到两点:一是该视点能够将被摄体和应当进入画面的环境纳入到取景范围内;二是视点的选择应有创造性,与众不同。选择视点的一贯作法往往是摄影记者的拍摄风格的重要内容,许多摄影记者习惯于高角度俯拍,也有许多摄影记者倾向于低角度仰拍。视点的高低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武断地认为一种角度优于其他角度是不科学的。   成功地运用不同镜头的透视关系,需要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透视效果,然后根据预期的被摄体与环境的透视效果,来选择合适的镜头。根据不同焦距,镜头大致可分为广角、标准和长焦三种类型。广角镜头景深大、视角宽,具有夸大近大远小的透视对比关系的特性;标准镜头视角与人的目光相近,所拍摄的影像比例协调,给人以正常平稳的视觉感受;长焦镜头景深小、视角窄,压缩近大远小的透视对比,可以使局部形象放大突出。   选择视点、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并非仅仅靠直觉,是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确定的。一种帮助寻找最佳视点、确定最佳焦距的工具就是图层理论。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中,画面像沉积岩一样被分解成若干图层,各个图层经过不同的叠加遮掩组合方法,可以形成不同的画面效果。在处理被摄体与环境的组合关系时,可以借用这种方法,将被摄体和环境分别视为独立的图层,然后根据所要达到的图层间叠加摭掩效果来确定视点,选择不同焦距的镜头。   (三)、取景   确定视点后,摄影记者还面临一个问题:是将被摄体的整体还是将其局部摄进画面?这个对视觉要素进行取舍的过程即为取景。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认为,每一幅新闻照片都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 A、每幅新闻照片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B、照片应当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把观众的注意力汇聚到特定的主题上;C、照片应当简洁明快,没有杂乱无关的信息。   摄影记者的取景往往是在瞬间完成的,这种迅速果断建立在大量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精密取景或取景练习可以借助于九宫格。九宫格是中国书法练习者使用的一种3*3矩形格子,它将一个汉字所占的面积平分为9份,借助它,书法练习者可以将一个汉字均衡地分布到9个小方格中,从而使写出的字结构匀称大方。类似地,将取景框看成一个九宫格,然后用视觉符号填充,可以帮助摄影者将画面营造得饱满匀称。(如图示三,略)   新闻照片归根到底是一种平面形象,是一种形式。要把画面营造得更生动,可以从美学规律中得到有益的指导。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与和谐。   整齐一律一般是外表的一致性,是同一性的一致的重复,这种重复对于对象的形式就成为起赋与定性的作用的统一。平衡对称是和整齐一律相关联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相结合,差异闯进这种单纯的同一里来破坏它,于是就产生平衡对称。例如在一座房子的一边并排横列着大小相同、距离相等的三个窗子,然后下面又并排着三个或四个比第一排较高而距离较大或较小的窗子,最后又是一排大小和距离都和第一排一致的窗子,这样看起来就是一种平衡对称的安排。   符合规律已经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面的整体,不是仅仅现为差异面和对立面,而是在它的整体上出现统一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即在整体上表现为差异面和对立面,但在本质上这些差异面和对立面又是符合共同的规律的。在符合规律的关系中所见到的既不是同一定性的抽象的重复,也不是同与异的一致性的交替,而是本质上的差异面的同时并存。我们看到的这些差异面完全会合在一起,就感到满足。例如:圆只有抽象和一致性,因为它的半径都是等长的。而椭圆和抛物线则不同,它们的整齐一律性减少,只有从它们的规律才能认识它们。但是如果我们用大小轴线把椭圆划分,我们就能得到四个相等的部分,所以就全体来说,一致性(或整齐一律)在这里仍占统治地位。   比单纯的符合规律更高一级的就是和谐。和谐关系已越出了符合规律的范围,正如符合规律虽包含整齐一律那一方面而同时超出了一致和重复。和谐是差异面的整体,不是现为差异面及其对立和矛盾,而是现为协调一致的统一,即在整体上表现为差异面,但这些差异面是协调一致的,而不像符合规律时那样差异面之间是矛盾的。这统一固然把凡是属于它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却把它们表现为一种本身一致的整体。   具体到新闻摄影,新闻照片的美有三种层次:A、运用相同或相异的视觉符号达到整个画面的整体一律或平衡对称;B、超越形式上的同一性,使视觉符号在同一内在规律约束下呈现不同的姿态,并构成一个整体;C、超越符合规律,所有视觉符号具备整体的一致性。   (四)、瞬间   新闻摄影的优势之一就是瞬间永久性,即把决定性瞬间凝固下来,让读者细细观赏,久久回味。正因为此,瞬间在新闻摄影中历来受到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论述也较多。   “瞬间,指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极其短促的一霎那间或一霎那状态。瞬间形象是从事物运动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瞬间形象,它是对时间性的冻结,对状态的凝固。”新闻事实在发生过程中,被摄体与环境也处于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其瞬间形象也千变万化,这变化着的瞬间形象传递给人的信息也随之变化。残暴的杀人魔头也会在霎那间流露出仁慈的眼神,相反一贯仁慈的人也会偶尔露出凶狠的脸色,因此瞬间形象的选择应当忠实于新闻事实的整体面貌,这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体现。   在这个问题上,有些理论研究者认为抓拍到的瞬间形象就是真实的,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瞬间形象只是被摄体形象的记录,至于记录的是真相还是假相,不能由抓拍的方法决定,应当由摄影记者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以及选择的瞬间形象对这一本质认识的成功再现来决定。   综上,瞬间形象的选择是体现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关键因素,新闻摄影选择瞬间形象的根本原则是运用新闻照片中的视觉符号揭示新闻的本来面目。   除了“选择什么样的瞬间形象”,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瞬间的长度”,即快门速度。   要让动体在感光材料上留下清晰的影像,快门速度需要足够快,从摄影技术角度讲,决定快门速度的依据有:动体自身的运动速度、动体自身的运动方向(与照相机主光轴平行、垂直或者成一定大小的锐角)、拍摄者与动体间的距离以及所选用的镜头焦距。   但是,当与众不同的形象出现时,读者的兴趣指数会上升,而摄影作品成功的机率也会提高。目前许多摄影记者正在有意放低快门速度,使动体的影像呈滑动状,取得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一样的视觉效果。   (五)、编发   图片编辑是新闻摄影传播工作流程的终结者和总把关,既是对先期拍摄的照片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对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最后控制环节。一定意义上讲,图片编辑与前述的各环节一样决定着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它既可以变“废”为宝,也可以变宝为“废”。   新闻摄影的图片编辑实质上是选择、加工与版面配置。   选择指图片编辑从摄影记者拍摄的大量备用照片中选出适合或经过加工后适合刊发的照片。选择的标准正如前文所说的新闻摄影形象表现力的评价标准,即:   1、 新闻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大小   2、新闻摄影作品的摄影水平高低   3、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   至于加工,主要包括对文字说明的编辑和对新闻照片的裁剪。新闻照片是“对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根据真实性原则,图片编辑没有理由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对新闻照片进行修改。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为了使新闻照片的画面更加简洁、主体更加突出、主题更加明确,人们认为可以对新闻照片进行适当的加工。但是对于什么是“适当的加工”,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尺度。例如,有些新闻摄影工作者认为可以在不违背照片本意的前提下裁剪新闻照片,但反对涂抹、移花接木等直接修改画面的做法;有些新闻摄影工作者则主张只对新闻摄影照片进行调节影调反差、纠正色彩还原等摄影技艺方面的完善,而反对一切可能改变新闻照片原意的修改。事实上,新闻照片的加工程度应以一般读者的判断为依据,如果读者认为加工后的新闻照片同加工前的新闻照片传达了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则加工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加工应受到抵制。 PAGE 33
本文档为【新闻消息的写作技巧与编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064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房地产
上传时间:2018-09-08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