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举报
开通vip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质子 原子核 宇宙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千克(kg) 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 :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质子 原子核 宇宙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千克(kg) 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 :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4)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5)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6)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 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 符号:ρ 1、物理意义: 密度是表示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 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 2.7×103 kg/m3 = 2.7 g/cm3 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 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 , 同种物质, 密度值 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 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 物质本身 决定, 跟 质量、体积、形状、位置 无关. 8、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 (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四、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 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 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 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 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 3、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一大块石蜡的密度。 器材有:小天平、砝码、量筒、水、金属块、细线。(也可以用大头针) A、用量筒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B、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为V1 C、把金属块与石蜡用细线捆绑在一起,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 总体积为V2 D、被测石蜡的密度ρ= 4、测量牛奶的密度 器材:天平、空瓶、水、牛奶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0 B、往空瓶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C、把水全部倒掉,再把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质量为m2 D.用公式ρ=m/V求出 牛奶的密度ρ= 5、 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①:用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将计算出的平均密度和材料的密度相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②:用材料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③:用物体的质量÷材料的密度,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五、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物质的物度(利用浮力知识) 1、测石块的密度:器材:弹簧测力计、水槽、细线 A、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的重力为G B、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槽的水中,记住弹簧测力计此时读数为F拉 C、根据称量法F浮= G-F拉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V排ρ水g 得 V物=V排= E、ρ石= 2、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铁块、水、细线 A、用弹簧测力计铁块的重力为G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该种液体,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铁块完全浸没在该种液体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弹簧测力计此时读数为F拉 D. V排= V2 -V1 根据称量法:F浮= G-F拉 E、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V排ρ液g得 ρ液= 六、天平在使用过程中读数偏差问题 读数大于物体实际质量的1、游码忘记调零,但横梁是平衡的,就直接对物体称量 2、调节好天平后,测量时,物体与砝码的位置互相放错了3、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有破损 读数小于物体实际质量的1、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生锈了 2、调节好天平后,所用的砝码上沾有灰尘,或者有小水珠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 (2)相对静止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 (4)单位:m/s km/h 换算 1m/s=3.6km/h 2.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即v=s/t 三、长度、时间及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4、刻度尺的使用: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5、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还有小时(h)和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测量工具: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停表:大圈表示一分钟,小圈表示一小时。 6.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六、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简单的说: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提纲 第一节 弹力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1、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 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 进行测量时,应做到: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第2节 重力 知识点1: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 3.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⑵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⑶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知识点2:重力的三要素 1. 重力的大小: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⑴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4. 稳度 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第3节 摩擦力 知识点1: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产生的条件: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与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同,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5、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作图时也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7、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8、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9、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0、例题: (1)匀速运动的水平带上的物体或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第4节 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动力阻力在支点同侧时方向相反,在支点两侧时方向相同),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 找支点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第5节 滑轮 知识点1: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不能省距离,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2 (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移动的距离的2倍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移动的距离的n倍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F或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为偶数时动滑轮个数为n/2,n为奇数时动滑轮个数为(n-1)/2);根据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确定定滑轮的个数;最后根据“奇拴动偶拴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4.无论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作用在滑轮边缘上的力总是作用在滑轮轴上的力的一半。 知识点2:轮轴 1、 定义: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装置叫轮轴。半径较大的叫轮,较小的叫轴。 2、 实质: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 3、 特点:由于轮半径总大于轴半径,因此当动力作用于轮上时,轮轴为省力费距离杠杆;当动力作用于轴上时,轮轴为费力省距离杠杆。 知识点3:斜面 1. 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但却浪费距离的简单机械。 2. 斜面原理:FL=Gh 3. 特点:使用斜面能省力,但是费距离。(如盘山公路) 例题 1.凡是小于物体的重量的力都称为省力,而大于物体的重量的都称为费力。 2、指甲刀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ABC是省力杠杆,另外两个是费力杠杆。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下列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G        G         F+G      G–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 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压强公式: ⑴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 ⑵液体压强公式说明: A、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 g:N/kg h:m。 B、从公式中得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C、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4.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⑵原理分析:即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4.大气压的特点 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三、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⑴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⑵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⑶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INCLUDEPICTURE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9/wl9st/200801/W020080118378732467173.gif" \* MERGEFORMAT   分析:F浮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V排/V)·ρ液=2/3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  =G   不同:悬浮ρ液=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本文档为【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豆浆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0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5-16
浏览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