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举报
开通vip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PAGE\*MERGEFORMAT14名解部分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PAGE\*MERGEFORMAT14名解部分洪秀全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湖口大捷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三河大捷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苏福省1860年,太平天国在浦口、三河之役胜利后,一举捣毁了重新组建的江南大营,使天京再次解围,同时乘胜东进,攻占江浙。同年6月,太平军攻克苏州等地,开辟苏南新区,建立了以苏州为省会的苏福省。新开辟的江浙新区成为后期支撑太平天国政权的一块主要基地。《李秀成自述》《李秀成自述》较详细的叙述了太平天国的史事,但这一口供被曾国藩篡改了。曾国藩捏造史事,抹杀真相,删减太平军爱护人民,扶助生产和宽待俘虏的记载,隐讳不利于湘军的说法,夸大湘军的战功,保留其他派系的败绩。关于李秀成自述的真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史学界曾展开争论。湘军晚清时期曾国藩编练的武装。成军于湖南,故名。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以湘乡练勇为基础,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至1854年2月,湘军水陆两军组建完成。湘军是以营为单位,以宗族乡党为中心,以地域为纽带的具有浓厚隶属关系特色的地方武装,仅听命于曾国藩,这种“兵为将有”的格局,是湘军战斗力较强的重要原因,也是晚晴军制的一大变化。湘军积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将领有左宗棠、曾国荃等。以湘军为基础的湘系集团成为晚晴地方势力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淮军淮军是李鸿章在晚清时在曾国藩指示下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出于湘军之后。1861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曾国藩求援。曾国藩即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军,1866年,淮军又镇压了捻军。淮军主要将领张树声、刘铭传、丁汝昌等,形成的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军阀,是统治阶层中一个重要的武装政治集团。甲午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淮军逐渐式微,地位被新式陆军所取代。官督商办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即官方给予扶持并派人监督,掌握经营实权但无需负责盈亏,商务则由商董承办并自负盈亏。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甲午战争以后逐渐没落。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但开办以后要陆续归还。依靠官方的庇护,企业享有免税、减税、贷款、缓息、专利等特权和优惠。企业产品除一部分由清政府调拨或优先廉价购买外,大部分拿到市场销售,以盈利为目的。官督商办的企业已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因素浓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江南制造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沪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军事生产机构,是清朝规模最大的军工厂。由李鸿章在1865年在上海虹口创办,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制造局最初由从美国公司旗记铁厂购买机械厂房和船坞而成立,同年,将苏州和上海的两个洋炮局以及由容闳向美国买的机器设备抵达一起并入。江南制造局建立后,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雇用工人2000余。产品大部分供应北洋军队,一部分也调拨其他各省的军队。江南制造局还设有翻译局和一所机械学校,翻译科学著作,培养技术人员。轮船招商局轮涨招商局由李鸿章1872年于上海创办,是洋务运动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清末第一个轮船航运企业。旨在解决洋务运动经费不足、清政府漕粮运输危机,同时与洋商争利。轮船招商局创办时集股困难,大部分资金来自清政府垫拨的官款,后以承包漕运的方式逐步抵还。1877年购入美商旗昌洋行轮船公司产业,成为一个拥有30多艘商船的大型近代航运企业。北京同文馆北京同文馆,简称“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中最早建立的洋务学堂,由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于公元1862年成立。创立之初旨在为洋务运动培养翻译人才。初设英文班,后又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等。最初仅招收八旗子弟,后逐渐招收汉族学生。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京师同文馆增设了一些自然科学的课程,由单纯的翻译学校转变为一个教授实用技术的学校。1902年,北京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总理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成立。最初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后来权力越来越大,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其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国侵略者关系密切,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郭嵩焘郭嵩焘(1818—1891)清末外交官﹐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物之一,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曾上书条议海防事宜﹐力陈西方立国之本在政教﹐单单船坚炮利不可以自强﹐并主张民办企业﹐为当世宣传变法的先声。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入总理衙门,旋出任驻英公使,1878年兼任驻法使臣,次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其旅欧期间的著作受到守旧派的猛烈攻击﹐并受清廷申斥毁版。《北京专条》《北京专条》,又称《台事专条》,是1874年10月日本与中国清政府签订的有关台湾事件的不平等条约。明治维新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1871年底,琉球渔船在海上遇到飓风,漂流到台湾,54名琉球渔民被误杀。日本以此为借口,进兵台湾。清政府一面表示抗议,一面加强防务。在美法英的调停下,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台事专条》,承认日军出兵是“保民义举”;赔偿日本军费50万两;日军限期撤出台湾。日本据此于1879年武力吞并琉球,改名“冲绳县”。1885年,清政府改台湾为行省。该事件加速了日本侵华的进程。刘锦棠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湖南湘乡人。父亲、叔父都是湘军中的军官。刘锦棠随同叔父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刘锦棠事实上担任了收复新疆的重任,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领土。1880年3月,清廷任命刘锦棠帮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刘锦棠为首任巡抚。沈葆桢沈葆桢(1820-1879),字幼丹,又字翰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沈葆桢创建南洋海军,击退日本侵台阴谋。1867年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1874年,日本以琉球事件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曾纪泽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湖南双峰人,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学贯中西,谥慧敏。历使英、法、俄诸国。1879年,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交收伊犁条约》,引发群愤。清政府派曾纪泽谈判修约。曾与俄人力争,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在界务和商务上为中国争回一部分主权,但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条约》1878年,清政府派崇厚同俄国谈判索还伊犁事宜。1879年,崇厚擅自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交收伊犁条约》,引发群愤。清政府派曾纪泽谈判修约。曾与俄人力争,于1881年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在界务和商务上为中国争回一部分主权,但仍是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赔款900万卢布,俄商在新疆各地贸易暂不纳税,并可以由陆路经新疆到嘉峪关贸易;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驻领事;中国收回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及伊犁河南、岸的大部分领土割让给俄国;中俄西北边界要两国派员重新勘改。马嘉理案英国在占领缅甸后,为了打开一条进入中国西南的通道,1863年和1868年两次派出“探险队”进入云南地区。1874年英国上校军官柏郎率领约200人的武装队,以“游历”为名到云南探测路线,英国驻华使馆派翻译马嘉理从云南入缅迎接。1875年马嘉理带领武装探险队擅闯云南腾冲地区,遭到当地人民反对。马嘉理开枪射杀我群众多人,愤怒的群众打死了马嘉理。这就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英国依此为借口,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烟台条约》。《中英烟台条约》“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英国借机扩大事态,并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清政府于1876年与英签订了《烟台条约》及“另议专条”,规定:中国赔银20万两;派专使赴英赔礼道歉;曾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洋货免收内地税,凡涉及英人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案件,由被告所属国的官员各按本国法律审断;允许英人开辟藏印交通,前往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游历”。《烟台条约》扩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英国在长江流域的通航权益,有利于洋货倾销,为英国进入云南、西藏打开了方便之门。清流派清流派是清末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军机大臣李鸿章因为军机处洋务派占了多数,感到力单势孤,于是笼络一批御史和翰林在自己周围,以壮声势,这些“台谏词垣”标榜风节,“严义利之分”,以经世匡时为己任,时有“清流党”之称。清流派曾繁衍为前后两代。前清流要求改革弊政、肃整纲纪和兴修水利,尤主张坚决抵抗外国侵略。后清流派主要表现为一个开明爱国的集团。中日甲午战争后渐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又称“甲申政潮”或“甲申政局之变”。中法战争开始后,前线战事接连失利。由奕住处的军机处毫无应对之策。与奕争权的慈禧太后,为了将奕赶出权力中枢,独掌大权,借口战事失利,将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撤除奕全部职务;任命以世铎为领班的军机处成员,以奕劻主持总理衙门,后令军机处遇要事与奕譞商议,军机处实权被奕譞控制。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打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役。1885年初,法军侵占镇南关,清政府启用老将冯子材为帮办广西军务,就任前敌主帅,率粤军援桂。冯子材团结各路将士,整顿溃军,修筑工事,准备收复镇南关。3月23日,法军分三路进攻,冯子材率军抵抗,战况激烈。冯子材身先士卒,终将法军击退。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歼敌1000余人,连克文渊城、谅山等地,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战争形势对中国十分有利。定远号铁甲舰定远号铁甲舰是中国清朝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属定远级铁甲舰。1885年开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和旗舰。排水量7,000吨。定远舰与姊妹舰镇远舰是中国海军历史上唯有的两艘铁甲舰,装甲厚12至14吋,主要武装为四门12吋口径的主炮。1894年,定远号作为北洋舰队旗舰,参与了黄海海战。黄海战役后,北洋舰队退入威海卫不再轻出。1895年2月4日,日军突袭威海卫,为避免资敌,定远号被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此役北洋水师失利,李鸿章为保存北洋实力,借口“保船制敌”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的主要理论著作之一,初刊于1891年。在书中,康有为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通过多方论证,公然把《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等古文经斥为“伪经”,绝非孔子真传。康有为的大胆言论在沉寂的思想界引发了巨大反响。该书打破了长期以来古文经学的绝对权威,极大冲击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且沉重的打击了顽固派,为维新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孔子改制考》《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一本重要的著作。1892年开始撰写,1898年刊行。康有为在该书中,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附会《春秋》公羊派的学说,宣称人类社会必是按照“据乱”“升平”“太平”的顺序演变发展,即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尽管这种附会并不是科学的历史观,但他明确指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君主专制肯定要被君主立宪制所取代。该书的实质是宣传变法是继承孔子道统,以减轻变法压力,旨在假托先贤言论宣传自己托古改制的主张。其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永不可改的传统说教,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历史理论依据。谭嗣同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骨干和杰出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谭嗣同在其著作中宣传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的纲常伦理,提出了“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的口号,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受命于天”的封建说教,为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对封建纲常伦理的反动本质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谭嗣同的思想在当时的维新派中最为激进,带有民主革命的色彩。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和林旭、刘光第、康广人、杨深秀、杨锐被处决,史称“戊戌六君子”。遗著汇编为《谭嗣同全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公元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古代举人别称“公车”,故得名。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使得当时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义愤填膺。康有为趁势发动大规模的情愿活动,为维新变法造势。康联络各省举人千余名签名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但都察院以条约已签、无可挽回为由,拒绝接受上书。但上书的内容被刊刻传抄,广为流传,使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迅速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强学会强学会是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后,维新变法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在翁同稣的支持下,由康有为发起,文廷式出面,于北京组织强学会。以“中国自强”为宗旨,以“开风气”“开知识”“合大群”为目的。规定每十日集会一次,请人发表演说,以抨击时弊、极陈民族危难之势及力挽危局之法。实际则以报事为主,机关报为《中外纪闻》。在上海设有分会,发行《强学报》。1896年,御史杨崇伊在李鸿章授意下,弹劾强学会,旋被清政府封禁,改为官书局。湖南时务学堂湖南时务学堂是为清末维新派为宣传变法培养人才,在长沙主办的中等学校。1897年初筹设,同年10月开办,先后录取12~16岁学生(共三班),以及年长的外课生,共200余名。同年11月聘上海时务报主笔梁启超到校主讲,并任中文总教习。该校与《湘学报》《湘报》和南学会的活动,使湖南维新运动为当时全国各省之冠,因而成立仅数月就遭到守旧势力猛烈攻击。1898年3月梁启超离长沙。7月,王先谦、叶德辉等向湖南巡抚陈宝箴递交“湘绅公呈”,诬蔑该校“阴行邪说”。不久,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戊戌政变后,改为求实书院。南学会南学会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于1898年在湖南创建的政治团体。由谭嗣同、唐才常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等开明官吏的支持。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谭嗣同等“思保湖南的独立”,使南中国“可以不亡”,遂组织该会。长沙设总会,各府厅州县设分会。主要活动是讲演,它既与时务学堂相表里,又有《湘报》配合宣传,思想甚为活跃,影响也相当广泛,对促进湖南推行新政,转变社会风气,起了重要作用。南学会自成立起就受到顽固派官僚的反对和大肆攻击,开讲仅三个月即告辍讲。《时务报》《时务报》清末变法维新运动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黄遵宪、梁启超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汪康年任总经理,麦孟华、徐勤、欧榘甲、章太炎等参加编撰工作。每旬出版1册,3万字左右。重视政论,系统地宣传了改良派的变法维新思想和政治主张。1898年7月底,光绪帝诏改《时务报》为官报,汪康年拒不遵命,并在同年8月17日将报名改为《昌言报》出版。《时务报》在出满69期后宣告停刊。《时务报》是当时国人自办报刊中发行数最大的,其政论文体风行一时。《天演论》《天演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戊戌变法期间,严复除了鼓吹维新变法的政论外,还将西方的一些社会政治学介绍到中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该书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论文集中的前两篇意译,附加了许多按语,产发了作者的思想。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由此引申到中国若不变法维新,则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该书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康有为上疏《应诏统筹全局折》(又称《上清帝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决定发起戊戌变法。在这篇奏折中,他引述当时波兰、埃及、土耳其、缅甸等国,由于守旧不变,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险境,认为世界各国的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中国所以面临危亡,就是由于保守旧法不知变革所致。康有为认为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康有为企图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使维新派参预政权,改革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在这次上疏中,康有为还涉及派员出国游历,翻译西书,变通科举,制造纸币,收印花税等事项。《应诏统筹全局折》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简答部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激化: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困难,清政府对农民群众和其他生产者的压榨空前加重。外国侵略者通过贩卖鸦片、倾销洋货等方式,对中国人民进行经济掠夺,钱贵银贱的问题更为加重。土地集中急剧发展,失业流亡人口大量增加,社会动荡,民穷财尽,阶级矛盾激化。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官僚贵族奢侈无度,贿赂公行,加剧了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连年不断,此起彼伏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北方以捻军、幅军为代表和南方以天地会、斋教为代表的武装反清斗争有力打击、削弱和牵制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广西特殊的地理条件。鸦片战争后,广西是全国阶级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广西封建统治力量较为薄弱,给太平天国的武装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拜上帝会及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拜上帝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黑暗社会现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但是,拜上帝会的二元领导体制虽然在其初期对维系拜上帝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导致后期领导集团分崩离析,引发了“天京事变”,打破了拜上帝会美好的神话,造成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和政治恶果,导致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评价:《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主张平等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太平天国运动仍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农民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他们无法克服自己的弱点。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农民自身不可能达到解放的目标,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清朝统治者在与其所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在镇压太平天国上比较团结一致,他们又与西方列强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双方力量对比相差悬殊。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纲领性文件,但始终未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获得土地的要求,也未能实行正确的工商政策和管理城市的政策,因而不能得到城乡广大人民群众长久有利的支持和帮助,这场农民战争便不能长期坚持并获得决定性胜利。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严重分裂给自身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损失,大大削弱了起义队伍的力量。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太平天国领导者当权后,日益腐败,不能抵拒封建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因而严重脱离了广大军民群众,以致争权夺位,互相残杀,甚至叛变投敌,自毁长城,这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太平天国军事战略上的诸多失策,根据地建设上的诸多失误,后期纪律上的松弛和败坏,以及对待知识分子政策上的失当等,也是它招致失败的一些重要因素。湘淮军的兴起与影响湘军是晚清时期曾国藩编练的武装。成军于湖南,故名。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以湘乡练勇为基础,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是以营为单位,以宗族乡党为中心,以地域为纽带的具有浓厚隶属关系特色的地方武装,仅听命于曾国藩。淮军是李鸿章在晚清时在曾国藩指示下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出于湘军之后。为防御进攻上海的太平天国军队,曾国藩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军”。其后,淮军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军,1866年,淮军又镇压了捻军。湘军与淮军是晚清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其兴起对近代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各项制度都与绿营迥异,装备了洋炮,开了晚清“兵为将有”的先河。依托于湘淮军,满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湘淮系武装政治集团,对晚清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汉族官僚地主阶级与清朝统治阶级相勾结,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外国侵略引发民族危机:两次鸦片战争均以中国的失利而收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的民族危机使统治阶级中以李鸿章、奕、曾国藩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开明官僚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放下了“天朝上国”的想法,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求自强,防范外来侵略。阶级矛盾激化: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苗民起义、回民起义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相互支援、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为了维持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兴起的地方实力派力主向西方学习。《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内容:《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中国承认日本的朝鲜的控制;②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③赔偿日本2万万两白银;④开放府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只可沿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产品销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危害:《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也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①中国承认日本的朝鲜的控制,使得日本可以朝鲜为跳板,加紧对中国的侵略;②条约使日本割占台湾等东南岛屿,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重了民族危机;③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使得人民负担进一步加重,大量的政治贷款为列强控制中国政治、经济提供了条件;④允许在华设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列强引用片面最惠国待遇,使得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⑤四个新设的通商口岸使得列强势力渗入到长江流域,直接掠夺原材料和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简述戊戌维新思想产生的背景经济基础:清政府出于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甲午战败后,国内出现了一个短暂兴办资本主义企业的浪潮,我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思想基础: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以及发展,出现了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家,为维新思想的出现打下了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甲午战争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掀起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广开言路,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机构,删改则例,裁汰冗员;改订律法,澄清吏治,废除旗人寄生特权等——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参与政治,打击封建官僚制度;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设立铁路、矿产总局;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鼓励垦荒,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设立农工商局;裁撤驿站,建立邮局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文教:废八股,兴西学;开办京师大学堂;派留学生;设立译书局,翻译国外文献;允许自由创建报馆、学会等——有利于西学传播。军事:编练新军,裁撤旧军;力行保甲;改习洋操等——有利于提高军事战斗力,抵御侵略。论述以《天朝田亩制度》为中心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太平天国的制度建设(渊源、内容、实施情况、性质、意义)渊源:从《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原则和分配物资的办法来看,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阶级固有的平均主义思想,是历代农民群众平等、平均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儒家经典中大同、均平的思想亦被吸收;同时还借鉴了西方基督教的一些思想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如土地公有和物资分配制度,更为明显的则是上帝观和礼拜堂等。内容:①土地制度:土地制度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规定了根据产量划分土地质量为三级九等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土地公有,并在否定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按人口多少与土地等级均匀搭配,以平均主义为原则分配,妇女也享受分田权利。②生活物资分配:建立“圣库”制度,生活物资除自用必需外,一律上交国库,平均分配;“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③农村社会组织制度:按太平军的编制进行改组,以军、师、旅、卒、两司马为编制;以两司马所统的25家为基层单位,民、财、生产、文教等均以“两”为对象;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寓兵于农。④官制:每年一保举,三年一升贬;大功或大奸不在此列。⑤教育和司法制度:每两设一礼拜堂,礼拜堂又兼学校;司法上每军设“典刑官”二;民刑讼事,由两司马调谐,若不能,逐级上报,直至天王;判刑谨慎,避免草菅人命。实施情况:由于《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加之战争背景下缺乏实施条件,《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并未真正实行。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对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和平均的渴望,但《天朝田亩制度》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所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虽并未真正实行,但在其精神的鼓舞下,农民群众夺回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大大减轻了负担,打击了农村封建势力,促进了太平天国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支援了农民战争;其社会制度一定程度上的实施,对太平天国也有积极作用。论天京事变(经过、原因、影响)原因: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进取精神减退,未能加强起义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贪恋剥削阶级腐化生活,政权的封建化导致思想、作风的封建化;②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二院领导体制存在巨大隐患,领导集团分崩离析;③杨秀清居功自傲,个人权威思想日益膨胀;④外部威胁的暂时解除使得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浮现。经过: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过了不久,东王杨秀清假称“天父下凡”,逼封万岁,洪、杨矛盾激化;洪秀全虽答应杨秀清的要求,但密韦昌辉、秦日纲铲除东王。9月1日,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东王府内数千男女被杀尽。其后北王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翼王石达开十余日后到天京,进城会晤北王韦昌辉,责备滥杀之事,不欢而散,连夜匆忙缒城逃出城外。北王未能捉拿石达开,尽杀其家属及王府部属。石达开从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此时在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石达开,洪秀全顺应军心民意杀死韦昌辉、秦日纲。但洪秀全对石达开极不信任,处处掣肘。石达开于1857年率部出京,领10万精锐转战他地。影响: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使得太平天国队伍严重损伤,力量大为削弱,打破了拜上帝教美好的神话,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和政治恶果;军事上,咋给清军以喘息之机,使其得以重新组织力量向太平军反攻,太平天国则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概括言之,主要是: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水平很高的一次农民战争,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十几年之久的农民政权,提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并以疾风暴雨之势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的打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极大地动摇了封建主义的旧秩序。太平天国事业及其十几年的斗争历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农民阶级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太平天国运动提出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为历代农民战争所仅见。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有强烈的革命性。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成为洋务运动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湘军、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崛起,形成了湘淮系武装政治集团,对晚清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农民小生产的特点使他们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他们无法克服自己的弱点。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农民自身不可能达到解放的目标,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洋务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军事工业:洋务派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在性质上具有相互矛盾的两重性,即既有浓厚的封建性,又存在着明显的资本主义因素。浓厚的封建性具体表现为:①完全采取官办形式,工厂封建衙门化,机构臃肿,冗员充斥,致使大部分资金用于薪水、工食等非生产性开支,造成生产成本高昂,效率低下。部分工厂实施军事化管理,工人不是完全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②工厂资金不是来自私人投资,而是依靠国家拨款,主要来源于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生产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国家拨款的多寡。③工厂生产的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投放市场进行交换,而是由政府直接调拨给军队使用,生产的目的不是谋取利润,而是获得使用价值,产品不计算价格。资本主义因素体现在:①军事工业除安庆内军械所和上海洋炮局外,均采用机器生产,较为普遍的实行了雇佣劳动制,工人的工资基本按技术的高低决定。②80年代后,出现了使用方向各局厂交付一部分价款,价值规律变化传产生了一定作用和影响。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但又带有一定的封建性。资本主义表现在:这些企业的资金大多是私人投资;企业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劳动关系;工人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主要是谋取利润,产品是投放市场出售的商品。一定的封建性表现在:企业被洋务派官僚所把持,一般商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发言权;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时必须为清政府的特殊目的和需要服务;完全由私人投资的洋务民用企业为了博取社会信任,广泛招徕投资,往往将净利分配殆尽,很少进行资本积累,完全背离了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评洋务运动(与封建主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失败原因)与封建主义的关系:洋务运动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其领导阶级是封建地主阶级;其性质是封建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旨在自强求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防力量;另一方面洋务运动受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顽固派的掣肘;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具有封建性质,但是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奠定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揭开了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其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对与外国商品争夺市场、维护民族利益、促进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方式,在初期对民族资本的发展有引导、保护、扶植的作用;但在后期,官僚体制与私人资本的矛盾不断激化,这种方式逐渐成为民族资本主义扶植的桎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依赖的一面。民用洋务企业起到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扩张,因此作为列强在华进行经济扩张的对立面的洋务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尖锐的矛盾;但同时,洋务企业的机器设备依赖于进口,机器设备的安装使用和技术问题也大多依赖国外技术人员,部分企业在资金上依赖外国银行的贷款,上诉原因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对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在与外资竞争中软弱无力。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领导阶层各自为战,缺乏协调,缺少科学的指导、统筹以及规划;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地方中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洋务运动的倡导者视野狭隘,同时受到顽固派的牵制。洋务运动旨在维持封建旧秩序,以求自强求富;洋务运动缺乏资本,技术落后,官方和民间资本的缺乏限制了洋务运动的进行;中国的技术落后制约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同时洋务运动缺乏民众参与,难以形成下层民众基础。论戊戌维新的失败原因、性质和影响失败原因: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正处于发展阶段,力量弱小,反对变法的封建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同时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虽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强烈愿望,但无力给维新派以强有力的支持;以光绪为首的帝党虽有心变革,但无实权。②维新派在变法理论上的错误导致了戊戌维新的失败。作为变法主要理论依据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虽反响巨大,但接受的人很少,而且其学术上的过分武断和随意附会削弱了其说服力,“托古改制”的宣传方式无法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又影响了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变法的指导作用。③维新派在变法措施和策略方面过于冒进急躁。维新派和光绪急于求成,没有考虑社会的承受力,缺乏善后和配套措施,没有照顾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性质:戊戌维新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影响: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过分中国的严重民族危机而进行的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旨在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传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不仅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且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播打下基础;它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变革之路由器物层次向更深入的制度层次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它的失败也让另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看到和平改良行不通,毅然走上民主改革之路。此外,戊戌维新影响到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运动于此开始。历史10级2班朱启凡整理、手打转载使用、打印复印请保留本段文字,谢谢合作。
本文档为【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慢慢老师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0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2-06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