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举报
开通vip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 /上月刊 业 务 探 索 读者去阅读。 2、巧用动词。动词的表现力较之其 他词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新闻 标题中巧妙地使用动词可以使读者感到 身临其境,增强现场感,使新闻事件更加 具有立体感和现实感,可以使整个新闻 标题都活起来。比如:《美国“丐帮”玩 上高科技》(北京晚报 2009.3.25),本来 新闻要传达的信息是美国乞丐使用上了 高科技产品,但它故意不用“使用”这个 动词,而是换用另一个动词“玩”,带有 一定的戏谑味,把高科技和乞丐联系在 一...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 /上月刊 业 务 探 索 读者去阅读。 2、巧用动词。动词的表现力较之其 他词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新闻 标题中巧妙地使用动词可以使读者感到 身临其境,增强现场感,使新闻事件更加 具有立体感和现实感,可以使整个新闻 标题都活起来。比如:《美国“丐帮”玩 上高科技》(北京晚报 2009.3.25),本来 新闻要传达的信息是美国乞丐使用上了 高科技产品,但它故意不用“使用”这个 动词,而是换用另一个动词“玩”,带有 一定的戏谑味,把高科技和乞丐联系在 一起,形成反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 用,让整个标题都“活”了起来。 3、巧用直观性强的词汇。一些直观 性比较强的词汇可以使读者更加直接的 了解新闻事件,比如数字。数字虽然枯 燥,但是其表达的意思却是直观的,甚至 比形容词更加能说明问题,“气温高达 38摄氏度”就比“天气炎热”要明确有 力;“掌声持续 5分钟”就比“掌声经久 不息”更加具体可感。新闻标题中的数 字可以给人强烈的直观感受,使读者深 刻感受到数字所带来的冲击、对比和变 化。比如:《北京一女子买房 10 天亏 14.7万》(新闻晚报 2008.10.26),数字 “10天”和“14.7万”,两者相差悬殊, 形成鲜明对比,极具震撼力。 4、融情入题。胡乔木同志在《人人 要学会写新闻》一文中指出,“写新闻要 有立体感,要求具体细微,色、香、声、味俱 全,呼之欲出。”这里所说的“色”,即新闻 的色彩,是鲜明的时代感和作者所赋予的 感情色彩所决定的。新闻标题不单单是对 新闻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的简单概括,而是融入了作者或 者编辑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充满了感情 色彩。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总能以炽热的 情感动人。如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 奖”三等奖的通讯:《生死瞬间 情动天 地》(湖南日报 2005.12.27),报道的是在 一起车祸发生之际,22岁的导游文花枝对 赶来抢救她的警察和医生说:“我是导游, 先救游客。”因为耽误了近两个小时的 救治时间,她不得不截去坏死的左腿。标 题不仅具有极大的情感震撼力,而且十 分抢眼,在融情入题的同时,又突出人文 关怀。但要强调的是,动情不是煽情,更 不是哗众取宠,堆砌大量的辞藻来赢取 读者的感情,而是要以真情实感打动读 者。 5、巧用各种修辞方法润色。在新闻 标题中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新闻 标题更加富有艺术美感,可以使表达更 加准确无误,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贴 切,给读者深刻的印象并带来阅读的喜 悦。从理论上说,任何修辞方法,都可运用 于标题制作中。比如:比喻、比拟、借代、 引用、仿拟、对仗、排比、双关、反语、设问 等等。如:《7000化工桶“冲浪”松花 江》(国际金融报 2010.7.30) 运用拟人 的手法将 7000个化工桶对松花江的污 染形象的表达了出来。多种修辞手法的 运用可以起到令读者过目不忘的作用, 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还可以引起读者强 大的心灵震撼,使读者感到极大的阅读 享受,进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新闻标题的编辑与制作 是一个艰苦创作的过程,需要作者和编 辑充分运用各方面的技巧,在语言上、修 辞上和逻辑上都下足功夫,才可以制作 出一个个构思新颖、形神兼备、视野开 阔、“色香声味”俱全、视觉冲击强、富有 艺术美感和深厚情感的新闻标题。■ 参考文献 ①潘树广:《编辑学》[M] .苏州:苏 州大学出版社,1997:218 ②李相晋,《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 [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9(2):54 ③刘其中:《铮语良言———与青年 记者谈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 社,2003:62 ④王爱民,《浅议报刊新闻标题编 辑加工的技巧》[J].《中国编辑》,2009 (6):59 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7 ⑥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 [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48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 学院 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新闻写作主题的深化贯穿于记者、 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主题就是新闻的中 心思想,它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却又看 不见摸不着,必须从事实中提炼,却又不 能“拔高”。记者、编辑出发采访之前,脑 子里常常想一个问题:去抓个什么东西? 采访了一本子材料,或者装满了一脑子 印象以后又想:抓个什么题目?初稿写出 来了,常感到说得不清楚、不深透、不生 动,需要一遍一遍地改写。有些初稿,虽 有新意,材料也生动,但主题不集中,眉 目不清楚,达不到吸引人的效果。这些就 都存在一个需要深化主题的问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闻报道的主 题,基本上是记者对大局和报道对象这 两个方面的研究的结果,是从宏观和微 观两个角度观察世界所得出的思想结 晶。因此,新闻主题的重要性、针对性、指 导性,都存在于全局与所报道事实之间 联系的紧密、广泛程度之中。做好深化主 题工作,是衡量记者、编辑水平的一个重 要标准。那么,深化主题从哪里入手呢? 深化主题 可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稿子要有层 次,有深度,就是要使主题有一定的深度 和广度。主题向横的方面发展,就像展开 扇子,以主题为中轴,展开宽阔的扇面, 扇面上又那么绚丽多采。主题向纵深发 展,就像进入一个楼阁群立的大宫殿,每 打开一道门,就别有一番新天地。当然, 实际上,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常常是连在 一起的。 这里有很好的例子:传颂一时的通 讯名篇《‘一厘钱’精神》,其作者新华 社记者李峰在谈到这篇文章深化主题时 说经历了三次飞跃。他说,开始采访到有 关材料时,只是作为一个从点滴做起的 节约方法。后来,我从内参上看到,各地 浪费、贪占国家财产的思想同爱护国家 财产的思想,矛盾相当突出。同时,我们 又得知中央要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 动。由于心中有了这两个全局性的情况, 我们想,工人重视节约一厘钱,不应该只 是作为一个节约方法来写,那是工人的 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把这篇通讯的主题 5050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 /上月刊 业 务 探 索 ■张道莉 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 从原定的一种节约方法提高到一种精神,这是第一次飞跃。这 时用来表现“一厘钱”精神的材料是北京墨水厂的节约一厘 钱,造约厂节约一克纸浆,制药厂节约一滴药水。这三个材料都 是物质的。这等于给读者吃第一道菜是一碗白菜,第一道菜是 白菜一碗,第三道菜是满碗白菜。节约一厘钱同节约一克纸浆、 一滴药水,主题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前进一步。后来在深 化主题过程中,把一克纸浆、一滴药水换成了一分钟、一根火 柴,这样,一厘钱精神这个主题就突破了物质范围,向横的方向 深化了,扩展到了时间的节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非只是 从事物质生产者们的事,它同所有的人都有关系。因此,它的普 遍意义就更大了。减少一根火柴废品,是提高劳动质量的问题, 这也不只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们的问题,每个服务行业的人 员,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员,也都有这个问题。所以,这篇通讯深 化主题的第二次突破。原来我们认为,“一厘钱”精神这个主 题,写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最后应当回答,那些工人们为什么 会有这种精神。写的内容是他们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 可见,“一厘钱”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这时还没有揭示它 的本质。又经过研究材料,才使主题向纵深方面深化了,出现了 第三次突破,写出了“一厘钱精神显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真理:伟 大的事业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于是,这篇通讯就形成了这样 相协调的、步步都有点新意的四个小标题:一厘钱、一分钟、一 根火柴、一个真理。 深化主题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比较 新闻要经常报道各方面的新成就、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新人物,表彰先进,鞭策落后,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而记者 对新的、先进的、真善美的东西,只有通过同它的对立面相比较, 才能认识,才能表现出来。因为没有旧就没有新,没有落后就没 有先进,没有假恶丑,就没有真善美。例如,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 二等奖的消息《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 靠什么牵动读者的心呢?就是家化人那与众不同的打“名牌战 略”的非常之举与高深之谋。前些年我国企业界面对国内外激 烈竞争,品牌意识十分薄弱,许多由我国企业创造出来的并经营 了多年的名牌号都卖给了外国公司经营,使得一个个名牌号纷 纷移入洋人麾下。作者正是把上海家化公司出重金把“卖”了的 美加净牌号又“买”回来自己经营这样的非常举动,放在这样的 背景下,才使新闻主题深刻且发人深醒:“中国人自己创的名牌 应该自己来经营。”这一贴近民族感情又在经营方向上富有警 策之言的呼喊,一经披露,迅即在浦江两岸,乃至全国各行各业 中引起共鸣和共振。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名牌效应” 的形成与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敢打和善打名牌战略,名牌 是企业的生命,是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应该说,新闻作品,无论消息、通讯还是评论,都很忌讳一 个“平”字,平的原因,除了结构、语言等写作技巧上的因素外, 主要的原因是思路窄,见识浅,从而陷于一般化。因此,在深化 主题时,要撒得开一些,视野开阔一些,要“立体化”,要有起 伏,有跳跃。这就需要一点联想。而比较就是最基本的联想方法 之一。一是左右的比较,二是前后的比较,也可以说是做的横的 比较和纵的比较。 深化主题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以小见大,大中见小。事物内 在联系的规律决定了大和小是辩证的统一,大是由小组成的, 小是大的组成部分。因此,报道一个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 单位,完全可以反映一项政策、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侧面。像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光棍堂’引来四只‘金凤凰’》、《长 街无处不飞花,万紫千红扮京华》等不胜枚举的优秀新闻报道, 写的虽是普通的人和事,却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 一个侧面,歌颂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英明。曾获全国好新 闻一等奖的消息《15斤牛肉干成了难题》便是这样的一条社会 新闻。一位外地采购员到上海联系工作,带些牛肉干送送人情、 走走门子,在当时的一段时间内可谓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 了。而在眼下礼物却送不出去,无奈只好请工商行政行政所收 购,这便成了一件“新鲜事”,便成了新闻。正像有的评论者指 出的那样:“社会新闻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人新事 新情况,评价新闻的时候,也要联系社会背景来考察它的社会 意义。这条新闻发生在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当中;同时打 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也正在深入展开。一方面是提 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方面是在反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 的侵蚀,两大社会力量汇合之处,五讲四美的鲜花开得更茂盛, 社会风气已有好转。” 这是对这条“牛肉干新闻”最具有代表性的评价。这条“牛 肉干新闻”在读者、在新闻界流传比较广,一些新闻院系把它列 为范文,一些新闻刊物不断有评介文章,主要称赞它从一件具 有典型意义的小事中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威力,体现党风和 社会风气在上海一些部门正在好转。 深化主题贵在运用求异思维进行“换位”思考 求异思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它是通过 对已有经验的奇妙综合,产生某种与众不同的崭新思维的过程。 5151 NEWS WORLD 《新闻世界》九月 /上月刊 目前报纸主要有四大新闻源:本报记 者采写、公共资源(新华社电稿和网络信 息)、媒体通联共享、通讯员来稿。办好一 张报纸,离不开“名编辑”、“名记者”们 的才华,同时也需要满天繁星一样的通讯 员们的集体智慧。因为,通讯员可以说是 报纸不可或缺的眼睛和耳朵,而通讯员的 成果也要靠编辑们的选稿、编稿、用稿得 以实现。如何发挥编、通之间的主动性、积 极性,对办好报纸、尤其是机关报显得尤 为重要。 准确把握通讯员与编辑之间关系 编辑与通讯员的关系,大多难以绕开 通讯员与记者的关系。编辑、记者与通讯 员,是新闻采编链条下游与上游的关系。 记者和通讯员的岗位职能其实是平行 的———都为编辑部门输送新闻素材。一般 来说,记者需要通讯员提供线索和素材, 当自己的“耳目”;通讯员则需要记者对 材料加工提炼并输送到报社。 记者与通讯员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由 采编部门通过编辑这个终端来实现调节 的。具体来说就是编辑把稿件的采写要求 传达给记者,再由记者传达给通讯员。编 辑绝不能来什么吃什么,记者也不能靠通 讯员来“喂”。 通讯员往往对采写要求并不十分明 了,只是通过记者把稿件输送到编辑部 门。记者首先要负起把第一道关的责任, 对稿件润色、提炼,或亲自补充采访,或要 求通讯员重新采写。经过这样初步修改的 稿件传递到编辑部门,编辑再根据版面要 求,向记者传达修改意见,记者再与通讯 员协调,对稿件二次修改。稿件最终在编 辑手中完成最终修改定稿。在这样的关系 中,记者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 过于迁就通讯员,以求与通讯员及所在单 位搞好关系;要么惯于把通讯员提供的线 索和素材据为己有,增加自己发稿的机 会。不过,现今高度发展的信息通新技术 为编通之间的直接交流提供了便利,只要 编通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编通之间就能实现有效的对接,更能 提高报纸的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 编通关系中编辑的主动性 1、编辑应主动提供信息,使通讯员能 熟悉本行业的政策、法规。国家新闻出版 总署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先后出台《报刊 ■梅名友 浅议通讯员与编辑的互动关系 【摘要】办好一张报纸,离不开“名编辑”、“名记者”们的才华,同 时也需要满天繁星一样的通讯员们的集体智慧。在采编业务中,通讯员 与编辑都要发挥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编辑 通讯员 互动 在深化主题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求异思维,这样就能于 “无声”处听到“惊雷”。同样,我们要找到客观事物所蕴藏的 新闻价值,识别事实中所包含的公众兴趣所在,记者不仅要勤 于学习、深入观察,还要进行“换位”思考。从读者关心和感兴 趣的角度去、提炼主题、深化主题,求新求活求特色。 德国法西斯灭亡十多年后,作为纳粹设在波兰的一个大 屠杀场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历史陈迹,那里再没有什么 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不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 游者,面对“阳光明媚一片碧绿,孩子们大门口玩耍”的景观, 美国记者罗森特尔却独辟蹊径,写就一则电稿《奥斯威辛没 有新闻》,成为不朽名篇。这篇报道没有寻常意义上的新闻, 记者通过写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将情、景、事融为一体,发 现了平静生活掩盖下奔突的火山,深化了“对邪恶的诅咒、对 和平的向往、对良知的呼唤”这一主题,在作者、也在读者心 灵深处掀起了风暴。 在别人眼空无物时独具慧眼,在他人认为只能这样写时 你却能那样写,就可以深化主题,达到“见人之所皆见、思人 之所未思”的境界。有的记者常常感叹工作性报道枯燥乏味, 会议报道千篇一律,难以搞到主题深刻的新闻。究其原因,主 要是自身习惯于思维定势、不善于“换位”思考,目光只停留 在公务活动组织者提供的现成书面材料上,靠“抄材料”去制 作俗套的文体,这样的采访、写作方式,又怎能推出主题深刻、 吸引读者的新闻报道呢? 黑格尔曾说:“艺术作品所提供观照的内容,不应当只是 它的普遍性出现,这普遍性必须经过明确的个性化,化成个别 的感性化的东西。”新闻主题的深化,也同样如此。只要善于 从小处(这里所说的小,是指材料,角度,细节,情节)着手,那 么有时候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小材料,可以胜过叙述十个大 事件,胜过一百个形容词,起到以一当十,小中见大的奇效。这 样所写的东西,才会有血有肉,有生活气息,有说服力。■ (作者单位:新华社安徽分社) 责编:姚少宝 业 务 探 索 5252
本文档为【浅谈新闻写作如何深化主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728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1-11-06
浏览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