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莩东’旆玄 2008年第8期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舒 小昀 『摘 要】英国食物消费的变迁反映在人 口与资源之间的波动上。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的研究不能单 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也不能单纯以自然的供给为尺度,应该考虑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工业革命 时期 .人们依 靠技术发展 获得 了更 多食物 ,通过 国际 贸易和殖 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 ,获得 生态缓 解,食物 消费结构等也在发生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食物消费的变化。这一时期食物消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 ...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莩东’旆玄 2008年第8期 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舒 小昀 『摘 要】英国食物消费的变迁反映在人 口与资源之间的波动上。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的研究不能单 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也不能单纯以自然的供给为尺度,应该考虑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工业革命 时期 .人们依 靠技术发展 获得 了更 多食物 ,通过 国际 贸易和殖 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 ,获得 生态缓 解,食物 消费结构等也在发生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食物消费的变化。这一时期食物消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 影响。 『关键词1英国 工业革命 食物 消费 [中图分类号]K5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 (2008)08-0114—05 食物消费归根到底是对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进行的能量转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 系,并折射出人与人的交往。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的研究不能单纯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也不能单纯 以自然的供给为尺度,应该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依靠技术发展从自 然界获得更多食物,通过国际贸易和殖民掠夺从外部补充食物,获得生态缓解,食物配置正在改变,食 物消费也在发生变化。这一时期食物消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影响。 食物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它和燃料、纤维、建筑材料一样需要利用土地来生产。如果生活资料的 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就可能出现自然资源枯竭,进而加剧资源争夺,社会最终可能解体。但这种情形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并没有出现,因为资源稀缺会通过价格上涨来抑制需求,也会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来 强化资源利用。兰德斯用 “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来形容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变化。工业革命采用工 厂、城市等集约型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分散发展造成的浪费。 英国农业部门在工业革命时期注重引进新品种、变革耕作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采用新生产技术,越来越注重通过 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广泛施用肥料,普遍采用机械,实行排水灌溉,从而使农产品产量增加和质量提 高。据统计,1500—1549年 ,英 国年谷物种籽与收获比为 1:7.4,1550—1599年为 1:7.3。『l_(P81 18世纪 . 英国谷物播种与收获比是 1:10。囝㈤ 18世纪初,英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在20蒲式耳上下。L引(P67)特纳指 出,在 1770年之前,英国农业生产率出现了大幅度提高,小麦亩产量在 1750—1770年为 18蒲式耳, 1795—1800年为 21.5蒲式耳 ,增产 10%以上 。 到 18世纪中期 ,英国不仅能够养活 日益扩大的城市人 口,而且通常还出口谷物。在丰收年份,出口额达小麦收成的 1/8。[51(i:,245-246)1700年 ,小麦年产量大约为 1700万夸特,到 1820年激增为2500万夸特。从1815—1846年间,每年从国外进口的小麦仅占国内消费 总量 的5%。嘲 m 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 ,供牲畜食用的饲料比较充足 ,牲畜的产肉量增加。 ’ 作者 简介 舒 小昀,南京大学历史 系副教授 (江苏 南京 ,210093)。 一 1 14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与工业革命相伴的是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的下降。英格兰在 17—18世纪的200年间,总人口增长了 110% f从 4l1万增至 866万1,农业人 口所 占比例却缩减了近一半。到 1800年 ,占总数 1/3强的人 口有 能力为另外 2/3的人口提供粮食。这就意味着在 18世纪,每单位农业劳动力产出至少增长了3/4。用农业 人口供养更多的非农人口,意味着英国农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农产品的绝对生产费用及比较生 产费用是否增加,取决于两种具有相反作用的力量,即人口增长和农业技术改进之间的斗争。⋯⋯在英 格兰和苏格兰,最近农业技术的改进要比人口的增长快得多,以至尽管人口增长,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仍 能以低于30年前的费用生产出来:谷物法的废除又给予了改进精神另一种刺激。”田(P'e66)03 粮食价格和工资变化走势不同。1750年以前的几十年中,英国的谷物价格水平基本处于静止状态, 甚至还有所下降。乔纳森·布朗在 《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 1871—1875年间至 1894—1898年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 50%,土豆 39%,荞麦 39%,燕麦 38%,猪肉33%,牛肉29%,黄油25%,羊肉25%。}91如果把 1680—1689年的工资定为 100的话,建筑 工人的实际工资从 1650—1659年的96增加到 1700—1709年的 110、1740—1749年的 129。 不过,农业 歉收会造成农产 品价格连续上涨。 工业革命中运输条件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铁路发展使运费降低,市场制度 日益完善,这完善了食 物的市场配置。马歇尔说:“英国从工业进步中所得到的直接利益比最初看起来要少些,但从新的运输业 中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fl1](1'328)食物消费的品种选择、场所选择越来越多,咖啡馆、酒馆的繁盛成为值 得关注的现象。人口增长受经济发展控制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人口增长与经济扩张之间形成一种互动 关系。”[ 2】 )人口增长正在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越来越重视对 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以便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 。 国与国之间由于储存资源的不同,从而在国际贸易中产生了比较优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自 然资源的广泛积聚,这种积聚主要通过殖民掠夺和国际贸易来完成。16世纪,英国开始建构以自己为 中心的海洋秩序,英国不再是一块从欧洲大陆脱落而出的碎片.而是开始以海洋为基点来规划自己的发 展。英国成为海洋的一部分,海洋主宰陆地、陆地屈从于海洋的秩序日渐形成。这种海洋秩序为解决社 会人 口与食物资源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交通保证,尤其是跨越北海的贸易 ,使英 国能够保证从中东欧、俄 国获得粮食。英 国从海洋中补充 的食物也在增加。 英国通过海外扩张来获得新的食物资源。㈣(P115)从 18世纪 70年代开始,英国由粮食出口国转变为 粮食纯进 口国。1781年 ,英 国输入粮食 16万夸特 ,1785年为 9.4万夸特 .1790年为 21.6万夸特 .1793 年为48.2万夸特,这种输入根据收成好坏有很大的变动。f (r,5o4)扩大粮食的供应成了国家的第一需要。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 ,英 国农民一年生产的小麦只够英 国8个星期的消费量。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封锁 限制了英国到新欧洲的海路运输,使它由于饥荒而濒临失败。 (眦 三角贸易对英国食物供应贡献巨大。 咖啡、茶、糖等外来物产成为英国人喜爱的食物。殖民掠夺和贸易为英国提供大量土地密集产品,这缓 解了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从而大大节约了英国的土地资源。1800年前后 ,英国吃掉的糖产生的卡路里 需要至少 130万英亩中等产量的英 国农 田,可能超过 190万到 260万英亩。[161(P257-258)殖民地的资源不但 增加了英国的食物供应,而且成就了它的霸业。 来自新大陆的物种改变了英伦三岛的生态景观.改变了 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系统,建立了生态霸权。 英国在人口增长超过环境承载量之后,被迫通过移民来改变人口与资源的配置。食物跨越大洲进行 ①在当代,英国的农业人12"约105万,农业经济活动人12"为51万,占经济活动总人12"的1.8%。英国的耕地面积 为 608万公 顷 ,占总面积的 26.41%,人均耕地面积为 O.1公顷。永久性牧场 1105万公 顷 ,适宜于发展 畜牧业。英 国只 用 1%的劳动力就能生产全国所需农产品的 60%。参阅陈伟超 《英国农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广西农学报》2004年第 2期。 一 1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配置非常必要,食物短缺使许多人被迫移民国外。1834年,由于失地农民形成的压力,英国主管和执 行济贫法 的皇家委员会正式建议 ,将有 劳动能力 的贫民移 民海外 。1835—1837年 ,皇家委员会安排了 6400人移民海外。南非、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英国殖民地也是英国缓解国内流动人 口压力的理想移民 之处 。从 1846到 1869年 ,在英国政府各种移民计划下安排的移 民约有 33.9万人 ,约 占英 国移 民加拿 大和澳大利亚总人数 的23%。[14从 19世纪中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千上万来 自英伦三岛的移民涌入 澳大拉西亚,使这个位于地球另一端的新欧洲成为新不列颠。 (P292娜’移民不仅解决了这些人的食物问 题,而且能够为工业提供新的市场、新的原材料来源和新的发展机会。英国移民增加了一些地区的食物 消费,加剧了那里的饥荒。与此同时 ,英 国工业革命所积累的巨额财富又可以在特定时期缓解饥荒,如 在 1847年前后爱尔兰马铃薯饥荒中,英国采取了一些赈济措施,部分解决了当地的食物问题。 农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日趋下降。1801年 ,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 32.5%.1841年为 22.1%;1861年英 国农业在 国民收入 中所 占比重是 17.8%,而 1901年则为 6.4%。农 产品依赖进口,食物自给率下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食品的自给率分别为:小麦和面粉 79%、 大麦 42%、燕麦 21%、牛 肉 39%、黄油 40%、乳酪 20%、猪肉 56%、蛋 65%、羊 肉 46%、牛奶 5%。 1873~1894年,英国小麦种植面积从363万英亩下降到 142万英亩。农产品依赖进口日益严重。70年代 后期 ,英国进 口的小麦占国内消费量的 50%以上 ,80年代中期达 64%。[1吲1811—1830年 ,进 口小麦占英 国消费量的 3%,1831—1851年上升到 13%,1851—1860年增加到 30%,1891—1895年达到 79%。 ) 英国希望根据比较优势来获取粮食,以便工业品有可靠稳定的销售市场,并为资本输出提供有利场 所。但大量从外部进口粮食带来了英国农业的衰落,使其陷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困境中。 这一时期英国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消费习惯随之变化。 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只有富有阶层才可以经常食用,普通劳工的主 食一般以大麦、燕麦、黑麦为主。但到 18世纪 6O年代,南部劳工家庭主食的2/3为小麦,东南部甚至 可达到90%,相对而言北部则逊色一些。北部因其畜牧业的优势使其肉类的消费量远高于南部。布罗代 尔认为,麦是 1750年前欧洲经济重要的晴雨表。这里所说的麦包括小麦、大麦和燕麦等可制作面包的 其他谷物。当时出现了 “麦价涨 ,百物昂”的局面。1688年后,英国麦价 日趋昂贵。 (P233、234、 ’当物价 上涨的时候,贫民大多依靠粗糙廉价的谷物为生,如黑麦、大麦、燕麦甚至亚麻子。1795年的斯宾汉 姆兰制度,依据小麦价格来设定救济标准,这说明小麦已成为当时大众的主要食品。 小麦在面包原料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英国人用于制作面包的谷物中,小麦 的比重占38%,黑麦占27%,大麦占19%,燕麦占16%。到 1764年时,在人们制作面包的谷物中,小 麦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 ,占 62.5%,黑麦 占 14.8%,大麦 占 12.3%,燕麦 占 10.4%。 u(H02_-03’18世纪 ,小 麦 的消费量逐渐增加。查尔斯 ·史密斯还估计,假定 当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大约有 600万人 ,那么 375 万人以小麦为主食,88.8万人吃裸麦 ,73.9万人吃大麦 ,62.3万人吃燕麦。l引(朐’到 1790年 ,有人判定 , 至少有 2/3的居民在 吃小麦 。1732年 ,伦敦消费 2800万磅公牛 肉和 1400万磅阉羊 肉。半世 纪后的 1794年,则消费 5000万磅公牛肉,2500万磅阉羊肉,大约增长了2倍。甚至对远离伦敦的各郡来说. 由于铺设了新的柏油路,使那里的肉和其他农产品在伦敦市场出售成为可能。 (嘧’食物结构的这种变化 主要靠发展生产来完成。 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社会下层主要以面包作为主食,这种面包并不完全用小麦制作,往 往使用粗糙廉价的谷物,如黑麦、大麦、燕麦甚至亚麻子。当经济情况恶化时,社会下层中的一些成员 成为主要的受害者。 “农业危机”夺去了他们的面包,“工业危机”夺走了他们的收入。在 18世纪,可 能有 1/5或 1/4的英国人挣扎在刚刚能维持生存的边缘上,每当价格上涨就会跌入生存线以下的境地。 “在困难年月,可能有 20%的居民即使已能消除所有其他开支,也无法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买到足够的 一 1 16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面包;⋯⋯在很艰难的年月,全部居民中有45%会被抛进这种赤贫之中。”④只靠谷物不是好的饮食结 构.糖成为一种重要补充,用作卡路里来源和脂肪代用品。[231( 喝咖啡的习惯也从社会上层传播到农场 主、劳工和仆役那里。[24](P218)19世纪前期肉类成为劳工阶层餐桌上的日常食物。1861年出版的 《家政手 册》列举 了普通 中产阶级家庭在 8月份 的正餐菜单 ,包括蔬菜骨头汤 、烤羔羊 肉、烤牛排 、冷牛 肉沙 拉、炖牛肉蔬菜、小肉饼、柠檬布丁、通心面、干酪、花椰菜、薄荷沙司、。精制黄油等。[251 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 ,烤面包长期以来是家务劳动 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19世纪 中期 ,曼彻斯特 却只有一半居民自己烤面包,肯特、苏里、米德塞克斯、苏塞克斯郡已经遗忘这项技术。家内酿酒业从 1815年以后走向衰落,1800年,几乎一半的啤酒产自家庭,1850年,家内酿酒产量只占总产量的 l,7。 德国人约翰.威廉.冯·阿兴霍尔茨在 1787年到英国旅行时的日记中写道,饭菜 “十分简单”,“菜不够, 饮料代;在这种需求中并没有什么节俭。但如果说法国人是吃得多而喝得少,那么英国人便相反,他们 把喝看成是餐桌上主要的事。因此,他们在餐桌旁也只是坐很短的时间,以便尽快去出席他们喜爱的酒 会。” ‘ 丝) r 英国人在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时形成 “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观念,改变了 “挑战诸神是 危险的”这种民俗,形成了 “有可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做得比祖先更好”这种颠覆性的观念。嘲‘嘲 人 类加快开发 自然资源 ,结果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 ,食物有限性演变为整个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四 中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 “民以食为天”、 “食为政首”这些生活智慧和政治智慧。中国需要借鉴国 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国人口众多,历来是食物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古代中国食物生产的水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食 物需求和供应基本上能够满足国民的需要,只不过近现代以来与有些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目 前以占世界 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 21%的人 口。但 中国又被说成是 “饥荒之国”、“饥馑之地”,笔者查 阅的有关中国食物的英文著作往往有专章专节进行分析。 中国史书上经常出现灾荒频繁、饿殍载道的 记载。这些饥荒有时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有时是因为人口增长超过粮食产量增长,有时是自然灾 害的原因,有时则是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学者从制度层面进行解析 .从社会阶层和粮食分配方面人手进 行研究 。 权利缺乏使人们无法获得食物的选择能力 ,贫困阶层被剥夺 了获得食物的权利 。人与自然、 人与人、人与国家的政治社会关系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框架,国家要满足人民群众最低的生活需求,吃饭 是基本人权 ,所有人都应该有获得食物的权利。 中国人需要关注食物问题,这里面既有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世界同样关注中国的食物问题。 1994年布朗提出 “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对安全的主要威胁不再来自军事侵略,而是来自食物供 应。” 中国能否养活 自己?中国如何养活 自己?这类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正在进行一场经济大变革,世界有理由担心 “谁来养活中国”这个问题,因为经济转型本 身就是一个资源积聚的过程 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自己的食物问题。1996年,中国政府发表 《中国的粮食问题》,以事实告诉人 们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并预测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分析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 粮食基本自给。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世界农产品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6年 1月 1日,联合 国结束对粮食援助,中国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援助捐赠国。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粮食不仅现在要靠 自 给,将来也要立足自给,这可以通过社会改革和科技革命来实现。中国也可以借鉴可更新的经济模式。 实现减量 、再利用和再循环,还可以对食物消费结构进行调整。中国还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通过 出口工业品等获取资金进 口部分粮食来开发中国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我们把食物作为一种商品来 ①参见汤普森 《共有的习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一 117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看,中国适当进口粮食实质上是以外汇去换取土地和水资源,这对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不失为一个优化 资源配置的办法,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但是,西方世界以及西方世界创造的现 代工业技术体系、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已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更多的人加 入到开发自然资源的队伍中。人们注重消费自然资源,结果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使人类陷入空前的 生态危机 ,这些 中国不能照搬照套。只有在思想上进行一次大洗礼 ,形成国际共识 ,才能共同解决人类 的生存问题。中国应该和世界一道来共同解决全人类的食物问题。 【参考文献】 【1】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Ⅵ卷)(H.J.Habakkuk and M.M.Postan,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M】、剑桥 ,1979. [2】莫尔.工业时代 (Charles More,The IndustrialAge)[M】.伦敦,1989. 【3】迪恩,科 尔.1688—1959年英 国经济增长 (Phyllis Deane and W.A.Cole,British Economic Growth,1688—1959) 【M】.剑桥. 【4]特纳.18世纪英国农业生产率考察 (M.E.Turner,Agricultural Productwi~in England the J Century)[J].经济 史评论 (第 35卷),1982. 【5】波梁斯基.外国经济史 (资本主义部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6]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黄宗智.发展还是 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 [J】.历史研究,2002,(4). 【8】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牛瑞华.1870-1914年间英国各农业阶层状况考察 [J].史学月刊,2004,(8). 【10】科尔曼.1450-1750年英国经济 (D.C.Coleman,The Economy ofEngland 1450-1750)【M】.牛津,1977. 【1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2】克里特 ,麦迪克,施 吕勃姆.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 (Peter Kriedte,Hans Medick,Jurgen Schlumbohm,Industrial— ization before Industrialization)[M】.剑桥,1981、 【13】里格利.连续、机会与变迁 (W.A.Wrigley,Continuity,Chance and Change)[M】.剑桥,1988. 【14】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5】克罗斯比.生态扩张主义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 【16】彭慕兰.大分流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7】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J】.世界历史,2005,(2). 【18】黄光耀 ,李冈原.成功的代价 [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 【19】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第 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0]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1】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第 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22】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第 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4]庞兹.英国大众文化 (N.J.G.Pounds,The Culture ofthe English People)[M】.剑桥,1994. [251陈宇.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日常生活 [J].世界文化,2005,(8). [26】希施费尔德。欧洲饮食文化史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吕钟捷译.文化之重要 [A】.书写历史 [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8】马洛里.中国:饥馑之地 (WalterH.Mallory,China?Land ofFamine)[M】.纽约,1926. [29】吴宾,朱宏斌,党晓虹.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J].兰州学刊,2006,(6). [30】布朗.谁能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郭秀文 一 1 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0508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1-11-21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