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空气环境PPT幻灯片

空气环境PPT幻灯片

举报
开通vip

空气环境PPT幻灯片第四章空气环境第一节大气有害物质对人畜的影响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国家采用的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经多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时不得超过的浓度。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容许值,是为防止急性有害作用的瞬间接触容许浓度。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的最大容许值,是为防止慢性毒作用的容许浓度。1.氟化物(1)性质氟是淡黄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在自然界中非常活跃,常温下与空气中许多成分相互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形成HF等。(2)来源氟除了在空气中存在外,还存在于土壤、水体,动物和植物体内。我国沿海...

空气环境PPT幻灯片
第四章空气环境第一节大气有害物质对人畜的影响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国家采用的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经多次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采样测定时不得超过的浓度。一次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次测定结果的最大容许值,是为防止急性有害作用的瞬间接触容许浓度。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的最大容许值,是为防止慢性毒作用的容许浓度。1.氟化物(1)性质氟是淡黄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在自然界中非常活跃,常温下与空气中许多成分相互作用,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形成HF等。(2)来源氟除了在空气中存在外,还存在于土壤、水体,动物和植物体内。我国沿海一带大部属于人为的富氟区,主要是由工矿区排放的氟化物污染所造成。危害含氟的空气和微粒从呼吸道吸入动物体后,对呼吸道粘膜发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经口腔摄入的含氟微粒,可经消化道吸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大约有75%的氟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进入动物体内的氟,主要蓄积于牙齿和骨骼中;也可分布于心脏、肺脏、脾脏、肾脏内。氟在家畜体内可影响钙、磷代谢,过量的氟可与钙结合为氟化钙(CaF2)沉积于骨骼中,并引起血钙减少,溶血细胞增加,促使骨质溶解,骨骼变形。氟化钙还能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吸收,使磷从尿中大量排出。氟化钙影响牙齿的钙化,使牙冠钙化不全,釉质受损,发生牙齿变形。卫生学要求我国大气环境质量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233007004_0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空气中氟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量为0.02mg/m3。日平均为0.007mg/m3。2.二氧化硫(1)性质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比重为1.434,易溶于水,形成亚硫酸。遇水形成硫酸。(2)来源二氧化硫主要来源是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而产生的气体。在冶炼厂、硫酸厂等生产过程中,可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气体。其中约有5%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这些气体遇水生成硫酸,降落为酸雨,污染水源,土壤。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华东地区,由北向南逐渐增加,西南地区最为严重,中南次之,华东再次之。以河流来说,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以江苏、安徽为例,苏南为主要酸雨地区,苏州地区降雨pH值为4.7。(3)对人畜的危害SO2是无色具有恶臭的刺激性气体,当吸入浓度为5mg/m3时,鼻腔和呼吸道粘膜都会出现刺激感,发生呼吸不畅。二氧化硫对于各种家畜均可引起伤害,甚至致死当二氧化硫浓度达30mg/m3时,可使呼吸道深部发生炎症、咳嗽,甚至引起肺水肿等。牛对二氧化硫的反应最为敏感,当二氧化硫浓度在30~100mg/m3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吐白沫,体温上升,尸体剖检呈现严重的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当二氧化硫浓度在100~300mg/m3时,使仔猪精神萎靡,增重减缓。雏鸡在高浓度(300mg/m3)二氧化硫环境中,口吐黄水,食欲停止,甚至死亡。羊与马对SO2抵抗力较强,但当二氧化硫为1000mg/m3时,首先对羔羊和幼驹发生不良影响,进而抑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特别容易引起呼吸道疾患和肺水肿等,最后使动物窒息而死。(4)卫生学要求我国大气质量标准规定:居民区空气中SO2任何一次浓度不得超过0.5mg/m3,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0.15mg/m3。3.氮氧化合物(NOx)(1)性质大气中的氮二氧化合物包括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三氧化二氮(N2O3)、二氧化氮(NO2)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空气中氮氧化合物最多的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遇氧则生成二氧化氮。(2)来源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一个最主要的来源是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氮肥厂、硝酸制造厂、染料工厂等排放出大量的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二氧化氮。在硝酸制造厂的废气中,一氧化氮浓度可达0.1~0.69%,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烟尘中,一氧化氮可达200~1500mg/m3,低温锅炉排出的一氧化氮烟气达10~100mg/m3。(3)氮氧化合物对家畜的危害污染大气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氮氧化合物难溶于水,对家畜眼结膜和上部呼吸道粘膜刺激作用较小,但它易于被吸入呼吸道深部。二氧化氮能破坏肺脏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长期生活在0.8mg/m3的二氧化氮的空气环境中,家畜呼吸频率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表明家畜已慢性缺氧,二氧化氮已干扰了家畜对氧的利用,使肺组织受到损伤,影响呼吸机能。(4)卫生学要求我国大气质量标准规定,空气中二氧化氮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大气污染物会因水平流动而逐渐扩散,也会因气流垂直运动而被带到高空,或稀释或分解,从而达到自然净化。但是自然净化能力毕竟有限,只有减少污染物产生,才是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第二节畜舍中有害气体及其对家畜的影响一、畜舍中有害气体的产生畜舍外空气环境一般比较稳定,但由于畜禽的呼吸、排泄、生产中有机物分解等的影响而使畜舍内空气的成分和数量变化较大,有害气体的浓度也较大。畜舍内外有害气体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舍内NH3与H2S含量大幅度增加,其次为CO2、H2O、CO、CH4、粪臭素和吲哚等含量增加,空气中O2含量下降。对于封闭式畜舍,如果通风不良、卫生管理差、畜禽饲养密集,这些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对畜禽生产危害极大,甚至造成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二、畜舍主要有害气体对动物的危害(一)氨(NH3)性质NH3是无色、带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NH3极易溶于水,0C时,1升水可以溶解907克NH3。在标准状态下,每升NH3的重量为0.771g,每毫克NH3的容积为1.316ml。来源在畜舍内,氨主要由含氮有机物(如粪、尿、饲料、垫草等)分解产生。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家畜的密度、畜舍地面的结构、舍内通风换气情况和舍内管理水平等。氨的比重较小,在温暖的畜舍内一般上部空气氨浓度较高,同时由于氨发生在地面和家畜的周围,因此在空气潮湿的畜舍内地面空气氨含量较高。畜舍内NH3的浓度与畜舍的潮湿程度、封闭状况和通风性能有关,封闭程度高又通风不良时,由于水汽不易逸散,NH3的浓度升高。3.对家畜的危害在畜舍中,氨常被溶解或吸附在潮湿的地面、墙壁和家畜的呼吸道粘膜上。氨能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粘膜充血、喉间水肿。氨被动物吸入呼吸系统后,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支气管炎,严重者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NH3由肺泡进入血液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碱性高铁血红素,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低浓度的氨可刺激三叉神经末稍,引起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兴奋。吸入肺部的氨,可通过肺泡上皮组织,引起碱性化学性灼伤,使组织溶解、坏死。进入呼吸系统的氨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中毒性肝病,心肌损伤等症。家畜在低浓度氨的作用下,体质变弱,对某些疾病产生敏感,采食量、日增重、生产力都下降。这种症状称为“氨的半中毒”或“慢性中毒”。如氨的浓度较高,则可使对家畜出现明显的病理反应和症状,这种症状称为“氨中毒”。在畜牧业生产中,氨中毒易被人发现,而慢性中毒往往不易觉察,却给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寒冷地区,冬季为了保暖,常紧闭门、窗(尤其在夜间),由于通风换气不良,舍内的氨易大量滞留,饲养人员在舍内工作,高浓度的氨刺激眼结膜,产生灼伤和流泪,并引起咳嗽,严重者可导致眼结膜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4.卫生学要求我国劳动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中的氨含量最高不得超过30mg/m3。家畜、特别是笼饲家畜因为长期处在畜舍中,氨的容许浓度应适当降低些。畜舍中氨的最高浓度为20mg/m3。鸡对氨特别敏感,鸡舍中氨最高浓度为15mg/m3(二)硫化氢1.性质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恶臭气体,易溶于水,在0℃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4.65体积的硫化氢。分子量为34.09,比重为1.19。在标准状态下,1L的硫化氢重量为1.526g,每毫克硫化氢的容积为0.6497ml。2.来源大气中,硫化氢来自石油化工石、炼焦厂、化学纤维厂和造纸厂等排放废气。硫化氢通过燃烧容易变成二氧化硫。在畜舍中,硫化氢主要是由含硫有机物分解而来。当家畜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而消化不良时,可由肠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一般在鸡舍和奶牛舍中,由于供给的饲料蛋白质成分较高,舍内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亦较高。3.硫化氢对家畜的危害硫化氢主要是刺激动物呼吸系统及其它系统粘膜,易溶于动物粘膜中的水分,与粘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钠。对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眼结膜炎,表现流泪,角膜混浊,畏光等症状;硫化氢还引起鼻炎、气管炎、咽喉灼伤甚至肺水肿。动物经常吸入低浓度的硫化氢,可出现植物性神经紊乱,偶尔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硫化氢在肺泡内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内,氧化成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等;游离在血液中的硫化氢,能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的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所以,长期处在低浓度硫化氢的环境中的家畜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发生肠胃病、心脏衰弱等。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动物窒息和死亡。4.卫生标准畜舍空气中硫化氢含量最高不得超过15.58mg/m3。我国劳动卫生部门规定,空气硫化氢含量不得超过10mg/m3。(三)一氧化碳1. 性质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分子量为28.01,比重0.967.在标准状态下,1L一氧化碳重1.25mg,每毫克一氧化碳的容积0.8ml,比空气略轻。2.来源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自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工厂、矿场排放的一氧化碳日益增加。各种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也是一氧化碳的来源之一。若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超过1%,就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畜舍空气中一般不含有一氧化碳.冬季在封闭式畜舍内生火炉取暖时,如空气流通差,煤炭燃烧不完全,则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特别是在夜间,门窗关闭,通风不良,此时一氧化碳浓度可达到中毒的程度。人们吸烟时散发的烟气也含有一氧碳,吸一支烟可放出100ml的一氧化碳。3.一氧化碳对家畜的危害一氧化碳对血液和神经系统具有毒害作用,它与卟啉中的铁作用,抑制细胞的含铁呼吸酶。一氧化碳随空气吸入体内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比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形成相对稳定的碳氧基血红蛋白(COHb)。这种COHb不易解离,不仅减少了血细胞的携氧功能,而且还能抑制和减缓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与氧的释放,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发生血管和神经细胞的机能障碍,机体各部脏器的功能失调,出现呼吸、循环和神系统的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缺氧后,可发生血管壁细胞变性,渗透性增高,严重者呈脑水肿,大脑及脊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血栓形成。COHb的解离要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后对机体有持久的毒害作用。4.卫生学要求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空气一氧化碳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3mg/m3;日平均量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四)二氧化碳1.性质二氧化碳为无色、无臭、略带酸味的气体。分子量为44.01,在标准状态下1L重量为1.98g。每毫克容积0.509ml。2.来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3%(0.02~0.04%),而在畜舍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大大增加。畜舍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家畜呼吸。畜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往往要比大气中高出许多倍。冬季在换气良好的猪舍内,二氧化碳为1178.8~3535.2mg/m3,而换气不良的猪舍二氧化碳可达7856mg/m3以上。3.二氧化碳对家畜的危害二氧化碳本身无毒性,它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动物缺氧,引起慢性毒害。家畜长期在缺氧的环境中,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特别易感结核病等传染病。4.卫生学要求畜舍空气中二氧化碳应不高于2947mg/m3三、减少畜舍中有害气体的措施1. 科学进行畜舍建筑设计畜舍的建筑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舍内环境卫生状况,因而在建筑畜舍时就应精心设计,做到及时排除粪污、通风、保温、隔热、防潮,以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采用粪和尿、水分离的干清粪工艺和相应的清粪排污设施,确保畜舍粪尿和污水及时排出,以减少有害气体和水汽产生。当畜舍中湿度太大时,一方面有机物易腐败变质产生有害气体,另一方面有害气体溶于水汽不易排除为了保证有害气体的排出,必须对畜舍的地基、地下墙体、外墙勒脚、地面设防潮层,通过减小畜舍潮湿来排出有害气体。在寒冷季节,隔热不好的畜舍舍内温度低,当低于露点温度时,水汽容易凝结于墙壁与屋顶上,溶解有害气体,因而对于屋顶,墙壁都要进行保温和隔热设计。2.日常管理(1)及时清理粪尿、污水。避免在粪尿在畜舍内分解产生有害气体;训练家畜定点排泄,或者到舍外排泄,从而有效地减少畜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2)注意畜舍防潮。畜舍的防潮、保暖和尽量减少冲圈等饲养管理用水是减少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3)勤换垫料与垫草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户养殖场,在舍内地面尤其是在畜床上应辅以垫料,减少有害气体。垫料可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其吸收能力与垫料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麦秸、稻草或干草等对有害气体均有良好的吸收能力。在小型猪舍内可用干土垫圈,以吸收粪尿和有害气体。(4)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在规模化集约化畜牧场,冬季畜舍密闭,通风不良,换气量小,畜舍饲养密度过大产生有害气体量超过正常换气量,易导致空气污浊,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减少畜舍有害气体。(5)建立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采用科学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合理组织通风换气方式,保证气流均匀不留死角,可及时排出畜舍有害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畜舍通风时,进入畜舍的空气温度应高于水汽露点温度,否则,舍内水汽凝结成小滴,不易排出水汽及有害气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可对进入空气进行加热或降温处理的有管道正压通风系统以提高污浊空气排出量,减少畜舍污浊空气。(6)在粪便中加入化学试剂减少有害气体产生采用以上方法还未能消除有害气体时,可采取化学试剂方法,比如氨的消除可采用过磷酸钙中和,生成铵盐。CaHPO4+NH3CaNH4PO4在NH3浓度为100mg/m3的蛋鸡舍中,按每只鸡撒布16克过磷酸钙后,NH3可降至50mg/m3。在肉鸡舍中,NH3浓度达50mg/m3时,按每只鸡撒布10克过磷酸钙后,NH3可降至10mg/m3。(7)采用微生物活菌制剂降解有害物质在畜舍内和粪便中投放EM菌剂等有益微生物复合制剂,能有效地降解NH3、、H2S等有害气体。此外,EM菌剂中含有多种有效微生物菌群,例如,其中的好气和光合微生物能利用H2S进行光合作用,放线菌产生的分泌物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等;一方面抑制臭气成分的产生,另一方面对上述有害成分直接利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8)合理配合日粮和使用添加剂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采用理想蛋白质体系,适当降低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添加必要的必需氨基酸,提高日粮蛋白质的利用率,可以尽量减少粪便中氮、磷、硫的含量,减少粪便和肠道臭气的排放量。例如,在保持生产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必需氨基酸,将肥育猪日粮粗蛋白质从16%减至12%时,猪粪尿中氨气的散发量减少79%。在日粮中添加非营养性添加剂如膨润土和沸石粉,可吸附粪尿中的有害气体,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2%海泡石,可使粪尿中氨含量减少6%。在幼畜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有效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粪尿中有害气体的产生量。第三节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的微粒一、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微粒的种类畜牧场内空气微粒的种类和数量随自然环境、季节特点、土壤性质和植被等因素而变化.畜舍内的空气微粒的种类和数量因动物种类、饲养密度、饲料类型、饲养管理方式、畜舍内湿度不同而存在差异。畜舍和畜牧场空气中的微粒分为无机微粒和有机微粒两大类。无机微粒主要是扬起的干燥粉尘。有机微粒很复杂,有外界产生的孢子、花粉、植物碎片、腐殖质,有粪粒、饲料粉尘、被毛的细屑、皮屑、喷嚏飞沫等。畜舍和畜牧场空气微粒主要以有机微粒为主。二、畜舍内微粒的来源畜舍中的微粒,一部分由畜牧生产过程产生,另一部分由外界气流带入。畜禽的走动、管理人员清扫畜床和地面、翻动或更换垫草垫料、分发干草和粉料、刷拭畜体等,都可使舍内微粒大量增加。在封闭式畜舍内,病菌可通过微粒传播,使疾病迅速蔓延。空气中微粒的含量可用密度法和重量法来度量。密度法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的微粒数,一般用每立方米所含微粒个数表示(个/m3);重量法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微粒的毫克数,一般用mg/m3表示。据统计,畜舍空气中微粒一般在103~106粒m3之间,在翻动垫草或干饲草时,数量可以增加数十倍。三、微粒对动物生产与健康的影响1.微粒对畜禽健康的直接危害微粒降落在家畜体表上,可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细毛、皮屑、微生物混合在一起,粘结在皮肤上,引起皮肤骚痒和发炎。微粒还可堵塞皮脂腺和汗腺出口,使汗腺分泌受阻,不但影响了畜体蒸发散热和体热调节,而且导致皮肤干燥,易于损伤和破裂。尘埃微粒长期作用于眼睛,可使眼睛干燥发涩,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尘埃微粒吸入呼吸道,还可引起尘肺病。2.微粒可作为有害气体的载体侵入动物体内微粒在潮湿环境下可吸附水汽,也可吸附NH3、SO2、H2S等有害气体,这些吸附了有害气体的微粒进入呼吸道后,给呼吸道粘膜以更大的刺激,引起粘膜损伤。微粒体积越小,吸收有害气体后对呼吸系统的危害越大。3.微粒可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载体微生物多附着在空气微粒上运动与传播,畜舍中的微生物随尘埃等微粒的增多而增多。4.微粒对动物生产的影响一方面,尘埃等微粒通过影响畜禽机体健康而影响畜禽优良生产性状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微粒也可直接影响动物的产品。如在毛皮动物生产中,过分干燥的环境,加之尘埃的作用,会极大地降低毛绒品质与板皮质量。四、消除或减少畜舍空气微粒的措施1.在畜牧场四周种植防护林带,减小风力,阻滞外界尘埃的产生;对畜牧场场内进行绿化,路旁种植草皮、灌木、乔木,高矮结合,尽量减少裸地面积,以减少尘粒的产生。2.饲料车间、干草垛应远离畜舍,且避免在畜舍上风向,以减少饲料粉尘对畜舍空气的污染。3.在畜舍内分发干草和翻动垫料要轻,以减少尘粒的产生。4.尽量减少干粉料饲喂动物,改用颗粒饲料,或者拌湿饲喂。5.禁止带畜干扫畜舍地面,禁止在畜舍中刷拭家畜。6.适当减少饲养密度,可以减少空气微粒的产生。7.定时通风换气,及时排除舍内微粒及有害气体。8.必要时进风口可安装滤尘器,或采用管道正压通风,在风管中设除尘、消毒装置,对空气进行过滤,以减少微粒量。第四节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一方面畜舍中有机微粒多,空气流动缓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另一方面畜舍中各种液滴、飞沫也比较多,飞沫水分经过蒸发后形成滴核,滴核由蛋白质、盐类和粘液组成,微生物附着在滴核内,并受粘液与蛋白质的保护。因此,微生物可以在滴核中长期存在。畜舍内缺乏紫外线照射,温度和湿度又适宜于微生物繁衍,因而畜舍内的微生物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比舍外多,并可在空气中长期存在。一、畜舍空气微生物种类及危害(一)非病原微生物空气中常见的一些微生物是非病原微生物,如青贮饲料干渣碎屑飞粒中的乳酸菌、酵母菌,一些能分解纤维素的担子菌孢子、霉菌孢子等。(二)病原微生物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和尘埃被易感动物接触后引发相应的疫病,如吸入后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肺炎、流行性感冒。有时会使新鲜创面发生化脓性感染,甚至引起全身感染等等。二、空气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飞沫传播家畜在打喷嚏、咳嗽、鸣叫时,从鼻腔、口腔内喷出大量的飞沫小滴,多种病原菌可存在于其中。如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含病原体的飞沫被健康畜禽吸入后,发生传染。三、减少畜牧场空气微生物的措施为了减小病原微生物对畜牧生产带来的危害,充分发挥优良畜禽的生产潜力,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畜牧产业,必须减少畜牧场的有害微生物。第一,在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应远离传染病源。如医院、兽医院、皮革厂、屠宰场等各种加工厂,防止这些场所病原微生物对畜牧业生产造成损害。第二,畜牧场周围应设防护林带,并以围墙封闭,防止一些小动物把外界疾病带入场内;畜牧场应与公路主干线保持安全距离,以专用道与主干公路相连,防止过往车辆带来病原;畜牧场内部要分为管理区、生产区、病尸畜及粪便处理区,以防病原微生物的蔓延。第三,在畜牧场的大门设置消毒及车辆喷雾消毒设施,保证外出车辆不带入病原;在各生产功能区入口处,各畜禽舍入口处及过往通道设置消毒池及紫外灯,尽量减小带入病原微生物的机会。第四,场内要绿化,畜舍内要保持清洁,减少尘埃粒子。第五,定时通风换气,减少一切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条件,必要时采用除尘器净化空气,除尘可大幅度减少空气中微粒和微生物数量。除尘器后,空气中微粒净化率平均可达87.3%(气流速度V=2.2m/s)和94.8%(V=1.0m/s)。第六,定期和不定期消毒。消毒是畜禽舍及畜牧场消除微生物的重要手段。消毒畜舍时,一般常用的消毒液有10~20%的生石灰乳,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2~5%氢氧化钠溶液,3~5%克辽林溶液,20~30%草木灰水及2~5%福尔马林溶液。另外,也可用甲醛薰蒸法对畜舍空气进行消毒。预防性消毒要作为制度按期消毒;临时消毒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病畜排出的病原体所进行的不定期消毒,根据实际需要,可进行一次或多次消毒。思考题:1.畜牧场空气中有害气体有哪些?它们对动物有何危害?2.如何减少畜牧场空气有害气体?3.畜牧场空气微生物有哪些?它们对动物生产和健康有何影响?4.畜牧场空气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减少畜牧场或畜舍空气有害微生物?5.畜舍空气微粒对家畜有何危害?如何减少空气中微粒?
本文档为【空气环境PPT幻灯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精品课件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8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其他
上传时间:2021-02-11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