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卜辞中_抑_和_执_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关于卜辞中_抑_和_执_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举报
开通vip

关于卜辞中_抑_和_执_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张玉金 �关于 卜辞中“抑 ”和 “执 ”是 否句末语气词 的问题 关于 卜辞中“抑 ”和“执 ”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辽宁师范大学 中文系 , 辽宁 大连 � �� � � �� 〔关键词」卜辞 � 抑 � 执 � 句末语 气词 〔摘 要〕对 于 卜辞中 “抑 ”和“ 执 ”的词性 , 目前学术 界还有争议 。 有些学 者认 为是名词 , 有些学者认为是 句末语气 词 。 本文考察 了“抑 ” 和“ 执 ”前 的动词及其后 的名词 , 并分析 了删掉两者后对句义的影响 , 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正确...

关于卜辞中_抑_和_执_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张玉金 �关于 卜辞中“抑 ”和 “执 ”是 否句末语气词 的问题 关于 卜辞中“抑 ”和“执 ”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 �辽宁师范大学 中文系 , 辽宁 大连 � �� � � �� 〔关键词」卜辞 � 抑 � 执 � 句末语 气词 〔摘 要〕对 于 卜辞中 “抑 ”和“ 执 ”的词性 , 目前学术 界还有争议 。 有些学 者认 为是名词 , 有些学者认为是 句末语气 词 。 本文考察 了“抑 ” 和“ 执 ”前 的动词及其后 的名词 , 并分析 了删掉两者后对句义的影响 , 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 中图分类 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一 � � � � �� � � � � � � 一 � � � �一 � � 殷墟 卜辞中的 “抑 ”和 “执 ”究竟是不是句末 疑问语气词 � 对 于这个问题 , 目前学术界还有较大争议 。 有些 学者把这两 个词看成句末疑 问语气词 , 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实词 。 那 么这两个词 的词性到底是怎样 的呢 � 本 文试就这个 问题进行讨论 。 这 个问题是非常重要 的 , 因为它关涉到 卜辞命辞的语气问题 , 而 卜辞命辞 的语气 问题又关系到对整个 卜辞的理解 。 最早把这 两个词看成句末语气词的 , 是李学勤 。 李先生 在 � � � � 年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了《关于师组 卜辞的一些 问题 》一 文 , 文章指出 “抑 ”�李先生释为 “ 及 ”�和 “执 ”都是 “语末助词 ” �即句末语气词 � 。 � � � 年 , 裘锡圭 发表长篇 论 文《关于殷墟 卜辞 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 文章把李先生释为 “及 ”的那个字改释为 “抑气 文中列 举了大量 的 用 “抑 ”用 “执 ”的 卜辞例句 , 支持李说 。 裘先生说 � “如果不把上引诸例的 ‘抑 ’和 ‘执 ’理解为句末 疑问语气词 , 辞义绝大多数根 本讲不通 , 看作句末疑问语气词就文从字顺了 。 可见李说是不可移易的 。 ”� 裘文发表后 , 在 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 赞同者有之 , 反对者亦有之 。 对裘说表示 赞同的 , 有李曦 � � � � � � 、� 张玉金 � ��� � � 。� 对裘说表示 怀疑或反对的 , 有范毓周 � �� � � 、 高岛谦一 � �� � � � 、 陈炜湛 � �� � � � 、朱歧祥 � � � � � � 。 裘文发表的第二年 , 即 �� � 年 , 范毓周在《� � �� � � � �� �》第 �� 期上撰文 , 对裘说提出 异议 。 同一年 , 加拿 大的高岛谦一撰 写长文《殷代贞 卜言语内本质》� � 对李裘两先生的 “抑 、 执句末疑问词说”提出质疑 。 他认为 , 从下述 四点来看 , 李裘之说值得怀疑 �一 、从一个句子中可 以看 出 , 意 义论上的对照 , 虽然 是广义 的选 择 , 但不 一定能形成疑 问句 �二 、 在 甲骨文中 , 选择 、顺接和逆接基本上不需要表面化的标记 , 古代汉语也是这样 �三 、裘 氏的 “抑 ”作为句末疑问语气词在正反两贞里都使用 的说法是令人感到奇怪的 , 从在这样的正反两贞句里 “执 ” 一个也不用这一点来判断 , 不仅 “执 ”不是句末 疑问语气词 , “抑 ”也不是 � 四 、 裘氏的 在对贞 卜辞中 即使没 有 “抑 ”也能看成疑 问句这样的提法 , 削弱了“抑 、 执句末疑问词说 ”的可信度 。 因此 , 高岛不认为“抑 ” 和“执 ”是句 末疑问语气词 � 而把它们看成是名词 。 高岛全面考察了用在 “抑 ” 和 “执 ”前的动词 , 认为大都是他动词 , 其意义 是与战争 、 追及这样的行动有关 。 出现在这样 的动词后的 “抑 ”的 “执 ”都是名词 , 一般是指某种特别的人类或 动物 。 高岛认为 , 在 卜辞中“执 ”既用作动词 , 也 用作名词 �作动词用 时应释为 “执 ” , 作名词 用时应 释为 “挚 ” � “执 ”的拟音是 ’ ��叩 , “挚 ”的拟音是 ’ �� 北� , 一个是人声 , 一个是去声 , 两者有派 生关系 � “执 ”的意 义是戴上 手 铐 、抓起来 , “挚 ”的意 义是囚徒 、犯人 。 高岛同时认为 , “抑 ”在 卜辞中也是既作动词 , 也作名词 , 作动词 时应 释 为 “抑 ” , 作名词时应释为 “印 ” � “抑 ”的拟音是 ‘ � �� , “印”的拟音是 ’ ��� � , 一个是人声 , 一 个是去声 , 两者有派 生 � 见《古文字研究》第 � 辑 , 中华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局 �� � � 年版 。 � 见《中国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 �� 年第 � 期 。 � 《殷墟 卜辞语法》, 四 川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 �� 年 � 月 。 �拙作《殷墟甲骨文句类问题研究 》, 载《古汉语研究》��� � 年第 � 期 。 � 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 ��� 册 , 平成元年 � ��� �� �� 月印刷 。 � � � � � � � � 年第 � 期�总第 � � 期 � � � � � � � �� � � 古汉语研究 � � � � � � ��飞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系 � “抑 ”作动词用 时 , 其意 义是按 、 把 、压 , “印 ”是由“抑 ”派生 出来的名词 , 其意义是加上烙印的人类或动物 , 或是应该按上烙印的 。 这样 , 高岛就提出了他的“挚 、 印名词说 ” , 并用 此说解 释 了几乎全部相关例句 。 高岛认 为 , 只有一个例 子 , 是不能用他 的“挚 、 印名词说 ”来解释 的 � “ 己酉 卜�口 阴其雨抑不雨 , 曾启 。 ” �合 � � � �� �他认 为 , 此例中的“其雨抑不雨 ” , 可 以断句为“其雨 , 抑不雨 ” , 意思是可能下 雨 , 抑若 不下雨 , 两 个分句之间是选择 关系 。 � � � � 年 , 陈炜湛发表《关于 甲骨文 “印 ” 、 “执 ”二字 的词义 问题 》一文 , � , 他认为 , 只有有关气象的一类占 卜之辞 , 如《乙编 》��� 、 《京 津》�� � � 、 《文录 》��� 、 《殷缀 》�� 等 , 似乎有 可 能借为疑问语气 词 。 除此之外 , 许多 “ 印 �抑 � ” 和 “执 ”应看作实词—一名词或动词 � “印 ”既是方国名 � 又是俘虏之一种 � “执 ”既有拘执 、俘获义 , 又是俘虏之名 。 台湾 的朱歧祥近来发表《由对贞句型论殷墟 卜辞有属 问句考辩 》一文 , � 也把这 两个词 看成名 词 。 朱文把李学勤释为 “ 及” 、裘锡圭释为 “抑 ”的那 个字改释为 “奴 ” � 不同意裘先生的 “ 嗽” 和 “ 嗽”应释为 “抑 ” , 而 “梦 ”应释为 “及 ”的观点 , 认为 “ 杖” 、 “ 坡 ” 、 “梦 ”应是一字异 体 , 没有 区别 的必要 � 他从八个 方面 证明 · 卜辞 “奴 ”字 “作为祭祀人牲 , 不必亦不可理解为句末语词 ” 。 对于 “撇 ”字 , 朱文亦释为 “执 ” , 认为像人受枷之形 � “字 与奴 、伐 、 窜分别见于 同条 卜辞 , 其用意当同为祭牲 ” 。 朱歧祥说 � “执与奴 虽然分置句 末 , 但其词性 当属宾语 , 用为殷狩获 的人牲 � ” � �� 一 � � 页 � 由上述看来 , 对于 卜辞句末的 “抑 ”和 “执 ” , 目前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 。 那么 , 这 两种看法哪一个更可信 呢 � 我们认为 , “抑 、 执实词说”难 以让人信从 , 还是应把 “抑 ” 、 “执”看成句末语气词 , 理由有以 下三点 。 第一从它们前面的谓语动词或谓绮中心来看 , “抑 ”和 “执 ”应是句末语气词 。 例如 � � �� 丙辰 卜 �丁 巳其阴抑 � 允 阴 。 �合 � � ��� �� �戊戌 卜 �其阴翌 己抑 � 启 , 不见云 。 �合 �� � � �� �� �戊午 卜 , 曰 �今 日启抑 � 允启 。 �合 �� � � � � �� � 乙酉 卜� 口阴 , 其雨抑 � 不雨 , 曾启 。 �合 � � ��� �� � 口口 卜, 才� 不其延雨口抑 , 延雨执 � �合 �� �� �� � 甲辰 卜� 乙其焚 又口中风抑 � 小风 , 延阴 。 �合 �� � � �� �� �辛亥 卜。 贞 �犬骨凡疾抑 � �合 ��� �� � �� � 团疾抑 , 亡执 � �合 ��� � � � � � �贞 � 吉抑 � �合 � �� � � �� �涉三羌 , 既获抑 � 毋获抑 � � �� ! ! � 例 � � � “抑 ”前的 “ 阴 ” , 原作 “霍 ” 。 高岛认为它的意 义是擒获 , 这毫无根据 。 对于 “霍 ”字 , 于省吾先生早有 考释 , 认为它就是天气阴晴之 “阴 ” 。 � 这个考释早 已为 甲骨学界所认同 。 既然 “霍 ” 的意 义不是擒获 , 而是阴 晴的 “阴 ” , 那么它就是自动词 。 在一 个表示天气变化的 自动词后 , “抑 ”是不 可能解 释为名词宾语的 , 只有视为 句末语气词 , 才可 以讲得通 。 “其霍抑 ”意即 “会阴天吗 ” 。 例 � �� 一 片 , 有两种释文 。 一是我们所采用的裘锡圭 先生的释文 , 一种是于省吾先生 的释文 。 于先生的释文 是 � “戊戌 卜 �其霍印 。 翌己启 , 不见 云 。 ”细审原拓 , 可 知裘先生的释文是正确的 。 此片即乙 ��� , 属于 师组 卜辞 , 这组 卜辞在语法上有 一个特点 , 即时间修饰语可置 于动词之后 。 例 � �� 中的“翌己 ” 即是修饰动 词 “阴”的 。 由于不知道师组 卜辞有这 个特点 , 所以于先生做了上 述考释 。 此例中的 “抑 ” , 同上例中的“抑 ”一样 , 都只能理解为句末疑 问语气词 。 若看成名词 , 解为人牲 、俘虏 之类 , 那是讲不通的 。 例 � �� 中的验辞是 “启 , 不见 云 。 ” “启 ”是表示天气变化的动词 , 详见下 文 。 “ 不见云 ” , 说 的也是天气 。 从这个验辞来看 , 例 � �� 中的 “霍” , 肯定是表示天气变化 的动词 。 例 � �� 里的 “启 ” , 学术界大都认 为应读为 “普 ” , 训为天晴 。 “启 ”本像 以手开门户 , 本有开 义 , 引 申为晴 。 这例中“启 ” 后的 “抑 ” , 也 只能理解为 句末语气词 。 “启 ”与前例里 的“霍” , 是 一对反义词 , 都是表示 天气变化 的 自动词 , 这两 个动词后的“抑 ” , 应具 � 华 中师范大学甲骨语言学讨论会论文 , �� � � 年 。 见《出土文献研究 》第三辑 , 中华书局 �� � � 年 �� 月版 。 � 见《甲骨文研究 �� �一 �� 页 , 台湾里仁印书局 �� � � 年版 。 � 见《甲骨文释林 》, ��� 一 ��� 页 , 中华书局 �� � 年版 。 张玉金 �关于 卜辞中 “抑 ” 和 “执 ”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有同样 的性质 。 例 ��� 里 “抑 ”前的动词是 “雨 ” , “雨 ” 的词 义非常明晰 , 无须辨析 。 这 例里 的“抑 ” 没法看成名 词 , 就连高岛谦 一也不把它视为名词 。 如前所述 , 对 于这个例子 , 高岛谦一的的断句为 “其雨抑不雨 ” , 把其中 的 “抑 ”看成连词 , 认为是用在一个小句之首的 。 这样的断句 , 是不能成立 的 。 理 由有二 , 一是 卜辞中的 �‘抑 ”大 都用 于句末 , 只认为这个例子中的 “抑 ”是处于句首的 , 这不符合 卜辞实际 � 二是若从 高岛的断句 , 只有把 “抑 ” 看成是选择连词 , 而 “抑 ”作选择连词的用例 , 除此之 外 , 就再也找不到了 。 这 种可以有几种讲 法的孤证 , 怎 能 让人相信呢 � 所以还要在 “抑 ”后标点 。 若这样标点 , 那 “抑 ”只能看成句末 语气词 。 例 ��� 是个正反 问句 , 是 个 复句 , 前一个小句之后用 了 “抑 ” , 后一个小句句末 用 了“执 ” 。 “抑 ”和 “执 ”前的主要动词都是 “雨 ” 。 这个例 子 里的 “抑 ’‘和“执 ”都不能视为名词 。 例 ��� 中的“ 抑 ” 出现在 “风 ”之后 , 从这个例子的验辞来看 , “抑 ”前的 “风 ”就 是今天 的风雨之 “风 ” 。 不过今 天的 “风 ”多 为名词 , 而例 �� �的 “风 ” 应为动词 , 跟 “ 小 风” 中的 “ 风、、 一样 。 动词 “风 ”后 的“抑 ”是不能视为名词 , 解释成俘虏 、人牲 的 。 例 ��� 中的 “骨凡疾 ” 在 卜辞中一般说成 “ 骨凡 有疾 ” , 两 者的 区别是 , “骨凡疾 ”中的“疾 ”作动词 , 而 “骨凡有疾 ”中的 “疾 ”为名词 。 “ 骨凡 有疾 ”也可说成 “有疾骨凡 ” , 意 思都是毁坏安康而有 了病 。 � “骨凡疾 ” 的意思也是这样 。 可见 , “骨凡疾 ”后 的“抑 ” 只能看成句末语 气词 。 例 � �� 是 一条残词 。 根据 卜辞通例 , “疾抑 ”前应 有 “有 ”字 , “有 ”是动词 , “疾 ”是宾语 , “抑 ”是动宾词组后 的句末语 气词 。 “亡执 ” 有省略 , 说全了 , 应是 “亡疾执 ” 。 这 个小句里的 “执 ”也 只能看成句末 疑 问语气 词 。 例 � � � 中的 “吉抑 ” , 意 即吉利吗 � 形容词 “吉 ”后的 “抑 ”难 以解 释为名词 。 例 � �� � 中的 “涉三羌 ” 义为 涉河 的三 个羌 , 是受 事主语 � “获 ”是被动用法 , 意思是被 擒获 。 此例中“获 ”后 的“抑 ” 不可能看成名词宾语 。 第 二 、 卜辞句末 的“抑 ” 和 “执 ”前和谓语动词之间 , 有时出现名词宾语 , 不 能把“ 抑 ’充和 “执 ”看成是谓语 动词 的名词宾语 。 例如 � � �� 癸酉 卜, 王贞 � 自今癸 酉至于乙 酉 , 邑人其见方抑 , 不其见方执 。 �合 � � �� � � � 团 贞 � � 有祸抑 , 亡祸 执 � �合 �� � ��� � �� 癸卯 卜, 王 �击蔑 围戎执 , 弗其蔑抑 � 三 日丙午迷方 , 不获 。 �合 �� �� �� �封贞 � 允唯余受 马方佑抑 , 弗其受佑执 � �合 � � ��� � � � � 己 未 卜�不遴雨抑 , 狩 口 � �合 �� � ��� � � � 己 巳团 击泵遴泵抑 � �合 �� � � � � 若把例 � �� 中的 “抑 ”和 “执 ”都看成名词 , 那么 , “方 ”就都应是它们的定语 � “ 见 ” 的宾语就 应是“ 方抑 ”或“方 执” 。 然而这样的语法分析是 不能让人同意的 。 在例 � �� 中 “见 ” 的宾语只是 “方 ” , 下 引诸例 可以证 明这 一点 � “ 辛 已 卜, 古贞 �呼见方 � ” �合 �� �� � 、 “ 丁巳 卜� 压其见方 , 弗遴戊 � ” �合 �� � ��� 、 “ 口见方于口 � ” �合 � � !� “ 见方 ” 中的 ‘ 见 ”有侦伺之 义 � “方 ”指敌对的方国名 。 “方 ”后 的“抑 ” 和 “执 ”都应是句末 疑问 ’语气词 。 例 � � � 中 “ 有 ” 和 ‘亡 ” 的宾语都是 “祸 ” 。 “有祸 ” 、 “亡祸 ”之语 , 卜辞 习见 。 例如 � “癸 巳有 祸 , 癸 未有祸 ?” ( 合 34867) 、 “ ” 有 祸? 有祸 ?,’( 合 34694) 、 “ 甲辰贞 :乙亡祸? 乙 巳贞 :丙亡祸 ? 壬 寅贞 :癸 亡祸? 癸 卯贞 :甲亡祸 ?” ( 合 34724) 例 (2) 足把 “ 有祸 ”和 “ 亡祸 ”并 于一辞之中 。 “祸 ”不会是 “抑 ” 和 “执 ” 的定语 , “祸抑 ” 、 “祸 执 ”不可能是名词性 词组 , 它 们未 曾以一 个整体出现在别的语法位置 上 若把此 例里的 “抑 ”和 “执 ”解释成名词 .则根本讲不通 。 例 (3) 中 的 主要 动词是 “蔑 ” , 其意义近 “伐 ” , “蔑 ”的 乍语应是 “ 围戎 ” , 义即被 围住的 “戎 ” , “戎 ”是 国族名 , 这里是指这 个 卜{方失的 人 。 “弗其蔑抑 ”中的宾语是承前省去 了 。 此例中的 “执 ”和“抑 ” 只能看成句末疑问语气词 。 若把 “抑 ” 和” 执 ”看成 名词 , 那么只能认为 “戎 ”是 “抑 ”和“执 ” 的定语 , 但是 “戎抑 ” 、 “戎执 ” 这样的词组在别的语法位置上 从 术 出现过 , 这样的分析是不能成立的 。 例(4) “余受马方佑抑 ”中的 “受 ”是 主要动词 , 其宾语是 “ 马方佑 ” , 下 引两 例能说明这样 的分析是正确的 :“贞 :弗其受邓方佑 ?” ( 英 55 1) 、 “贞 :我受邓方佑?” ( 合 6431) 由这 两例来 看 , “余受 马方佑抑 ”中的 “抑 ”确实是句末疑 问语气词 。 “弗其受佑执 ”中动词 “受 ” 的宾语是 “佑 ” , “佑 ”前省去 了’ · 马方 ” “弗其受佑 ”这样 的话 , 卜辞亦 习见 。 例如 :“ 丁未 卜, 争贞 :插各化弗其受拓 ?” ( 合 677 1) 从 这例来 看 例(生)中的“弗其受佑执 ”里 的 “执 ” , 根本不 能解作名词 。 例(5)“不遴雨抑 ”中 的“ 遴 ”是动词 , “雨 ”是 宾语 。 . 不迷雨 ’ ‘这样 的词语 , 在 卜辞中也是常见的 。 例如 :“贞 :不迷雨? ” ( 合 24 888 ) 、 “贞 :卒入不遴 雨? ” ( 合 24895) 拙炸长说 卜辞中的 ‘’ 骨凡有疾 ”》, 《考古与文物》1 9 9 9 年第 2 期 。 年第 4 期(总第 49 期 ) 2000 T ol.49 古汉语研究 R eseareh in A neient C hinese l, a n g u a g e 由这两例来看 , 例(5)“不遴雨抑 ”中的 “抑 ” , 难 以看成名词 , 而应视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 否则这一小句亦无法讲 通 。 例(6) 中的“ 遴泵 ” , 意 即遇到野猪 , “遴 ”为动词 , “泵 ”为宾语 , “抑 ”为句末语气词 。 第三 、汉语的句子在表达语气时 , 可 以仅使用句 调这 种语法手段 , 也可 以是句调和语气词 并用 。 因此 , 汉 语的句末语气词并不是非用 不可 , 删掉它 , 句子的意 义并 不受影响 。 甲骨文中的“抑 ”和 “执 ”即具有这个特点 。 例如 : (1) 甲午 卜, 扶 :往其由抑? 团不其 由? (合 20196) (2)辛亥 卜:方围今十一月抑? (合 20818) (3) 癸酉 卜, 贞 :方其围今 二月抑 , 不执? 余曰 ;不其围 。 允不 。 ( 合 20411) (4 )丙寅 卜, 口贞 :卒今 月虎其尚抑 , 不 尚执? 旬六 日壬午 尚 。 ( 合 21390 + 40819) (5)庚戌 卜:今 日狩 , 不其擒抑? (合 20757) (6)戊戌 卜:勿追口抑? (合 19783) 例(1) 中的 “其由抑 ” , 义同 “其由 ” 。 “其由 ”之语 , 卜辞常见 。 例如 :“ 王 占 曰 :其由 。 ” ( 合 17319) 可见 “抑 ” 是可 以 删去而基本不影响句 义的 , 是个语气词 。 “其 由抑 ”的对贞是 “不其由 ” , 从其对贞来看 , “其 由抑 ”中的 “抑 ”也不会是有实在意义的名词 。 例 (2) 中 的“方 围今十一月 抑 ” , 可与 “小方其围今八 月 ” ( 合 20473) 相互 比 较 。 由比较 可知 , 例 (2) 中的 “方 ”是主语 , “围”是谓语动词 , “今十一月 ”是后置的时间修饰语 。 这 种语法现象 是师组 卜辞特有的 。 “抑 ”只是用于句末 的语气 词 。 是可 有可无的 。 高岛氏把此例中的 “抑 ”看成名词 , 把 “今 十一月 ”看成 “ 抑 ”的定语 , 这是不妥 的 。 如果真的是像高岛所分析 的那样 , 那 么“今十一月抑 ”这类名词性词组 就不但可作宾语 , 还应能作其他句子成分 , 但是这类词组在别 的语法位置是根本见不到 的 。 例(3) 中的 “方其 围今二月抑 ” , 应 跟例(2)的 “方其围今十一月抑 ”作同样的句法分析 。 例(3) 中的 “不执 ”是有省略的 , 如 果说全 了 , 应是 “方不其 围今 二月执 ” 。 作句法分析时 , 要根据补全了的句子进行分析 。 如果这样分析 , 那 “不 ”应是否 定副词作状语 , 而 “执 ”应是句末语气词 。 例(4 )中的“抑 ”和 “执 ”都是句末语气词 , 都是 可删 而句义基本 不受影 响的 。 下引一例 可 以 为证 :“ 丁 巳 卜, 师 :自丁至 于 辛 酉虎 尚 。 / 丁 巳 卜 , 师 : 自丁至 于 辛 酉虎 不 其 雨。 ” ( 合 2138 7) 。 这个例子是把 “正 ”“ 反 ”两问分在两条 卜辞中 , 而例(4)则是把 “正 ” 、 “反 ”两 问并于一辞之 中 , 两者 的 句义是基本相 同的 。 例 (4) 中“ 尚”前所用的否定词是 “不 ” , “尚 ”是自动词 , “抑 ” 、 “执 ”不会是名词 , 不会是 “ 尚” 的宾语 。 例 (5 )可与下引两例相 比较 :“ 口亥 卜, 王贞 :2 狩糜 , 不品擒?,’( 合 10377) 、 “ 甲戌 卜, 毖 :征 , 不 其擒?” ( 合 10514)。 由 比较可知 , 例(5)“不其擒抑 ”中的“抑 ”是可有可无的句末语气词 , 删掉 它并不影 响句子基本意 义的表达 。 例 (6) 中的 “勿追口抑 ”可与“贞 :勿追 ?” ( 怀 401 )相 比较 , 由比较 可知例 (6) 中的 “抑 ”也 是可删而句 义不受影响 的 。 有些学者对 卜辞中一个句子用 了两个不 同的语气词这 种现象感到不解 , 如朱歧祥说 :“抑 ” 和 “执 ”两个字 若 “ 理解为语气词吾人实无由了解为何在同一条辞例 中需要分别使用两 个不同的句末语气词 。 ” ¹ 其实这没有 什么值得奇怪 的 , 古文献中就有这样的用例 。 例如 : (l) 王怒日 :“道 固然乎? 妄其欺不谷邪 ?” (《国语 · 越语下 ))) (2) 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邪 ? 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 ? (《史记 · 范雌蔡泽列传》) (3 )不知天之弃鲁邪? 抑鲁君有罪 于鬼神 , 故 及此也 ? ((( 左传 · 昭公二十六年》) (4 )求牧与自而不得 , 则反诸其人乎? 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 孟子 · 公孙丑下))) 上引例 (1) 是 “乎 ”在前 , “邪 ”在后 ;例 (2) 是 “ 邪 ”在前 , “乎 ”在后 。 甲骨文中的 “抑 ” 和 “执 ”亦有相 似的情 形 。 例如 :“弗克 以抑? 其克 以执 ?, , ( 合 19779) 、 “有 至今 日执? 亡抑? ” ( 合 20377)上引例 (3)是 “ 邪 ”和 “也 ”前 后呼应 ;例(4) 是 “ 乎 ”和 “与 ”一前一后 。 可见 , 即使跟古文献 比较 , 也可 以看出 卜辞的 “抑 ” 和 “执 ”确为句末语 气词 。 “抑 ”和 “执 ”到底相当于后代的哪两个句末语气词 ? 对这 个问题目前回答不 了 。 裘先生认为 , “抑 ”是后代 ¹ 见《甲骨文研究》。 张玉金 :关 于 卜辞中“抑”和 “执 ”是否句末语气词 的问题 的连词 “灿 ”的顺头 , 后汁的连词 “抑 ” 即来源于 甲骨文中句末的 “抑 ” 。 语气词跟井它的词一样 , 也是因时代的 不 同而不同的 。 甲骨文中的语气词在后代的文献中见不到 .这是自然的事儿 , 是历史演变 的结果 , 这就跟古文 献中的有些句末语气词在今天也见不到是一样的 。 不能因为在古文献中找不到 相对应 的词 , 就否定 “抑 ” 和 “执 ”的句末语气词 性质 , 我们还是应该尊重这两个词在 卜辞中的实际用法 。 “抑 ”在 卜辞中写作 “斌 ”或 “斌 ” , 其中的手形都在 “ 次” 的前面 ;而 “及 ”在 卜辞中则作“梦 ” , 其手形在 “梦 ”的 后面 。 两者不但在字形上有别 , 而且在写法上也有差异 。 “抑 ”常用作句末语气词 , 有时表示人名或国族名 , 例 证见下文 。 而 “ 及”在 卜辞中的意义是人牲 , 它常用在祭祀动词 或动词 “用 ”之后 , 如 “ 哲及 ” ( 合 27 039) 、“俏 及” ( 合 737) 、 “ 用 及” ( 合 735) 。 “ 及”前可出现数词 .如 “六及 ” ( 合 697);“ 尺 ”后可 出现祖先名 , 如 “酒 及批庚 ” ( 合 22 13 0) 。 总之 , “抑 ”和 “及 ”不是一个字 , 而是两 个不同的字 。 “ 及” 字有时误作 “抑 ” , 如 “ 用执 用 抑 ” ( 存 2. 26 8) , 但这 很少见 ;“抑 ”没有误作 “ 及 ”的 。 分析 “抑 ” 的用法 时 , 不能像朱歧祥那样把 “抑 ”和 “及”相混 。 “抑 ”和 “执 ”除 了用作句末语气词外 , 都还有其它用 法 。 不能因为这两者都有其它用法 , 就否定它们可 以 用作句末语气词 的功能 , 语言中的词不可能都是单义 的 。 “抑 ”在 卜辞中 , 常用作句末语气词 , 这种例子在前面 已举 了很多 。 它 有时还用作名词 .表示 人名或 国族 名 。 例如 : (1) 丙 寅 卜 , 我贞 :呼抑取射糜 ? (合 21586) (2) 丙申余 卜:抑幸势? 癸 巳余 卜:抑幸 ? 辛丑余 卜:抑幸 势? (合 21708) 不能 因为 “抑 ”有时用 作名词 , 就把所有的 “抑 ”都看成名词 , 因为许多用例里的 “抑 ” 不能分析 为名词 。 要 把 卜辞中的“抑 ”看成是 一个多义词(准确地说 , 应是同音词) , 这个词有两个义项 , 一是句末语气词 , 一是名词 。 对 “抑 ”的两种用法的使用 频率我们做 了统计 。 统计时所依据的材料 出 自《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¹ , 这 部书 的第 15 8 至 16 。页 , 收 录了有 “抑 ”字出现的例句共 68 条 。 这 68 条例句 , 虽然不是 卜辞 “抑 ”字的全部例句 , 但这些 例句却能反映出 “抑 ”字用 法的全貌 。 对这 68 个例子我们一一进行了分析(都核对了原拓片) , 分析的结 果如 下表所示 : 卜辞中“抑 ”的义项统计表 \\\瑟势势 用作句末语气词词 用作名词词 残辞辞 总计计 抑抑抑 4666 l111 1lll 6888 卜辞中作句末语气词 的 “执 ”一般写作 “锹 ” 。 “执 ”在 卜辞中 , 除了用作句末语气词外 , 还有下述几个义项 : 一 、作动词 , 义 为拘捕 、捕获 。 例 如 : (1) 癸丑 卜 , 穷贞 :惠吴令执寇 ? (合 57 8) (2) 己巳 卜 , 王贞 :中其执青任? (合 5944) (3) 甲午 卜, 古贞 :令戎执魔 ? (合 10389) (4)邑执兑七 。 ( 合 10437) 二 、 作名词 , 义为俘虏 、人牲 。 例如 : (l)我弗其获执? (合 796) (2) 执其用 自中宗祖 乙 , 王受有佑? (合 26991) (3)团北团来执 , 其用自大团? (屯 250 1) (4 )甲辰 卜:有来执于磨? (合 27387) ¹ 妇胜孝遂主编 , 中华书局 1989 年 1 月版 。 年第 4期 (总第 49 期 ) N o.4 2000 T ol.49 古汉语研究 R eseareh in A neient C hinese L anguage 对于 卜辞中的 “执 ”字 , 我们也对其用法进行了统计 。 统计时所依据的材料也 出自《殷墟甲骨刻辞类纂 》。 这部书的 10 05 页至 100 7 页 , 共收 “执 ”字的用例 10 4 个 。 我们一一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 卜辞中 “执 ”的义项统计表议议议 动词词 名词词 句末末 残辞辞 总计计拘拘拘捕 、捕获获 俘虏 、 人牲牲 疑 问语气词词词词执执执 4111 2222 l444 2777 10444 “执 ” 的字形像一 个人双手被带上刑具 , 其本义即是拘捕 、捕获 。 拘捕犯人后 , 要给他戴上刑具 。 拘捕人叫 “执 ” , 捕获野兽也叫 “执 ” , “执 ”字字形仅像拘捕人 , 这是一种形 局义通的现象 。 由本义引申有俘虏 、人牲之 义 。 人被拘捕 , 即成 了俘虏 , 俘虏可以 用作人牲 。 至于 “执 ”作句末语气词 , 那是假借用法 。 我们不能用 “执 ”的本 义 、 引申义来 否定它的假借义 , 既有本义 、 引申义 , 又有假借义的汉字太常见了 。 有时字的本义 、 引 申义跟假借 义容易混淆 , 但若仔细分辨 , 还是能区别开来的 。 例如 : (1)团北 团来执 , 其用 自大 团 ? (屯 250 1) (2) 壬午 [ 卜〕, 争贞 :口其来执抑 , 不其来执 ? (合 800) 上两例的 “执 ”都出现在 “来 ”后 , 好像其用法是一样的 。 但两者是有 区别的 。 第 一 , 例(2) 的 “执 ”跟 “抑 ”相 呼 应 , 而例(1)则不是这样 ;第二 , 例 (l) 的 “执 ”是名词 , 作主语中心 ;例(2) 的 “执 ” 用在句末作语气词 ;第三 , 例(1) 中的 “来 ”是他动词 , 可译为“所送来的 ” ; 例(2) 中的 “来 ”是 自动词 , 即来去 的“来 ” 。 所 以例 (l) 中的 “执 ”应看作 名词 , 而例 (2) 中的 “执 ”应视为句末语气词 。 若能证明 “抑 ” 、 “执 ” 可用 作句末疑问语气词 .那 么是非常有理论意义 的 。 这是 因为如果能证明这一点 , 那 么就能证明带 “抑 ”和 “执 ”的贞辞都是疑问句 ;如果能证明带 “抑 ”和“执 ” 的贞辞都是疑 问句 , 那么 就能推断 卜 辞贞辞基本都是疑问句 。 ¹ R e g a r d i n g w h e t h e r yi ( 抑)and Zh i(执) of O raele Inseriptions of theShang D夕n a st少(商) are M odalPartieles atthe End of the SentenceZHANGYU一jin ( C h in e se De P a rtm en t , L i a o n i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s i t y , D a l i a n 1 1 6 0 2 9 , C h i n a ) K e y W o r d s : ( ) r a e l e I n s e r i p t i o n S o f t h e s 人a n g D 少n a st少 (商); Yi (抑);Zh i(执); m odalpartiele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C A bstraet: R egarding parts of speeeh of yi (抑 )and Zhi(执) , a e a d e m i c e i r e l e s h a v e a d i s p u t e a t p r e s e n t . So n l e s e h o l a r s h o l d t h e y a r e n o u n s , o t h e r s l o o k u P o n t h e m a s m o d a l p a r t i e l e s a t t h e e n d o f t h e s e n t e n e e . B y s t u d y i n g r h e v e r b s i n f r o n t o f 、尹i ( 抑 )and Zhi(执 ) , a n d t h e n o u n s a f t e r t h e m , t h e t h e s i s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f f e e t o n t h e m e a n - i n g o f a s e n t e n e e i f t h e y a r e d e l e t e d , a n d t h i n k s t h e l a t t e r s t a t e m e n t 1 5 e o r r e e t . 〔作者简介〕张玉金 (1958 一) , 男 , 吉林省榆树人 ,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语 言学博士 , 从李古 文字学 、汉 字学 和汉语史研 究 。 〔贵任校对 :舟 人〕 ¹ 我们曾进行过这种推断 。 见拙作《论殷墟 卜辞命辞的语气问题》, 《古汉语研究》1 9 9 5 年第 3 期 。
本文档为【关于卜辞中_抑_和_执_是否句末语气词的问题 张玉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06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1-12-22
浏览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