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

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

举报
开通vip

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null自然地理运动规律与原理自然地理运动规律与原理 第一节 地球运动一、有关地球运动规律的知识 1、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方向、速度、周期) 2、晨昏线1)运动日变化—自东向西顺时针 年变化——在极点到极圈之间摆动2)晨昏线与经线关系(1)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两者间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到最大为23°26′。 (2)晨昏线与经线间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90°- 发生极昼或极夜的纬度 null2)晨...

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
null自然地理运动规律与原理自然地理运动规律与原理 第一节 地球运动一、有关地球运动规律的知识 1、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方向、速度、周期) 2、晨昏线1)运动日变化—自东向西顺时针 年变化——在极点到极圈之间摆动2)晨昏线与经线关系(1)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两者间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到最大为23°26′。 (2)晨昏线与经线间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90°- 发生极昼或极夜的纬度 null2)晨昏线与纬线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分日或秋分日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上为发生极昼或极夜的纬线 。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 昼弧和夜弧。null3、昼夜长短和极昼极夜的变化规律——抓住直射点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日出——正午——日落从 小——大——小(有太阳高度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白昼,晨昏线 上高度为零,极点日 变化中角度一样) 4、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 化规律。 2)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null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即纬度和季节变化)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①赤道地区是23°26′。 ②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 (当地纬度+23°26′)。 ③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④南北半球寒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 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 5、日影问题(1)影子的朝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反之,越长。 (理论上晨昏线影子无限长)。 (3)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①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 ②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时,在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确定。null6、太阳升落的方位问题1、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日影朝向正西);正西日落(日影朝向正东)。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方向日出(日影朝向西南);西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南)。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方向日出(日影朝向西北);西南方向日落(日影朝向东北)。 null二、光照图的判读与分析①赤道与晨线的交点(赤晨点)所地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赤道与昏线的交点(赤昏点)所地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②太阳直射点所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③昼的中央经线为12时,夜的中央经线为0时或24时1、确定某地的地方时日出时间:为该地纬线与晨线交点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为该地纬线与昏线交点 所在经线的地方时2、确定日出日落时间null ① 昼长=(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24 时-日落时间)×2②昼长=昼弧所占该纬线的比例×24时 夜长=夜弧所占该纬线的比例×24时③南北半球同纬度: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3、确定昼夜长短null 1、自转线速度的计算(同纬和不同纬地区) 2、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3、日期变更和两天比例的计算认识两种日界线: ①、自然日界线:线东早一天,线西晚一天,该地方时刻 为子夜0时或24时。 ②、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线东晚一天,线西早一天。 ③、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因此,从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之间的地区就是新的一天。 三、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null 日出日落早晚的比较 (1)同纬度高海拔地区先看到日出,迟看到日落;同纬的两 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早晚取决两地的 经度差, 东边日出日落较早 (2)同经度的两地,地方时相同,日出日落早晚取决于白 昼长度,昼长的地方日出较早,日落较晚 (3)经纬度都不同的两地,要根据两地经度差和昼长情况判断 4、日出日落时刻及昼夜长短的计算1)太阳能热水器倾角的调整 2)楼间距的合理安排 3)不同纬度窗户的朝向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null热量太阳辐射的传递与转化大气的保温与削弱作用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第二节 大气运动null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赤50%一、大气的热状况1、太阳辐射能的传递与转化 null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紫外线红外线地 面可见光可见光可见光大气的上界紫 外 线红 外 线反射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紫外线臭氧(O3)臭氧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空气分子 细小尘埃散射地 面可见光可见光O3null大气上界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null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null 1)、空间变化垂直变化:对流层平流层气温变化和人类活动关系(逆温) 水平分布规律(纬度、海陆和南北)影响因素: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海陆、地形——海拔,坡向、下 垫面性质——森林、草地、沙地和冰雪覆 盖地) D、洋流 E、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排放温室气体、 毁林 和修水库等2、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null 影响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因素: 距海远近、地形、地面状况2)、时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 null二、大气的运动1、大气最简单的运动——热力环流2、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null高气压低气压地面A热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密度大密度大密度大密度小密度小地表受热不均nullB A Cnull等压面甲乙丙丁结论:等压面上凸为高气压,等压面下凹为低气压比较甲乙丙丁的气压大小方法:同一水平面上比较: G1 >D1 G2> D2垂直方向上比较: D1 >G2结论: G1 >D1 > G2> D2null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 力 环 流太阳辐射分布不均风根本原因1、大气最简单的运动——热力环流null1)、热力环流及应用(等压面的判断)小尺度: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大尺度:季风、气压带中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 带的形成2)、大气的水平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 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null谷风陆海山谷山谷陆山风海风陆风null2、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带35副极地低压带671428910nullnull23°26´N23°26´S66°34´S66°34´N0°考虑---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null一月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形成季风null七月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4)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形成季风null1月份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null7月份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null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null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南涝北旱 ▲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北涝南旱null三、天气系统:锋面和高低气压系统锋与天气 常见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锋的形成锋的类型、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压类型 气压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null冷暖暖冷被迫主动徐徐冷暖雨雪强风连续性降水雾冷暖暖冷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寒潮沙尘暴冷锋暖锋锋图null锋与天气1、冷暖锋的异同点相同点:2、判定冷暖锋的方法:⑴根据符号来判断。⑵根据冷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⑶根据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描述判断。3、记忆方法指导:歌诀记忆冷暖锋的主要区别。 规律总结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雨雪刮大风;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不同点:⑴冷下暖上;⑵过境前、后都为晴朗天气;过境时都有天气变化。 ⑴冷暖气团的主动性不同(符号不同);⑵过境时天气表现不同;⑶降水区域不同。 图文null锋前锋后冷锋ABCB暖气团冷气团锋前锋后暖锋A暖气团冷气团BCnull10251020101510101000气温(℃)气压(hpa)时间(天)null 低高逆辐合顺辐散上升下沉阴雨晴朗台风F水平示意图反气旋气旋null低压水平垂直北半球气旋:阴雨B辐合逆时针上升null晴朗顺时针辐散北半球反气旋:下沉水平垂直Bnull阴 雨晴 朗B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上升下沉null气旋上升阴雨反气旋B水平气流下沉晴朗向内辐合垂直气流水平气流垂直气流向外辐散规律总结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流运动规律总结。null3、锋面气旋:2、记忆方法指导:左右手法则。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F规律总结null高低高压脊低压槽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低null⑷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A、B、C、D四个区域中,目前以____________区域为主。经典例题例、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分析回答:⑴该天气系统高空还是近地面情 况____________。⑵该系统属于____气压中心,从 气流运动状况来说属于__________。⑶甲地目前在___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受______天气系统影响。⑸画出甲地的风向。B近地面 低气旋暖冷锋A Dnull 1)判断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2)成因分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 洋流、人类活动四、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null西北风东南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西南风东北风 1、高大的山地,由于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气候。如:喜玛、安、乞 2、南北美洲西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使气候带的分布局限于沿海的狭长地带。 3、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有利于西风气流的深入,使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较广。 4、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东侧降水丰富,西侧形成雨影区。 5、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挡了冬季北方的寒冷气流的南下,使南方较温暖,也阻挡了夏季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加剧了新疆的干旱程度。 6、我国台湾和海南岛的东侧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因而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 3)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null 东亚——季风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东南亚、南亚——热带季风 西亚、北非——热带沙漠为主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面积大 中亚——温带大陆性为主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最典型,但温带大陆性面积大 北美洲——温带大陆性面积最大 澳大利亚——半环状分布 4)世界各地区、国家和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 null 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产生的原因、后果及治理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5)、大气环境问题:null第三节 水的运动规律一、海水的物理性质与运动1)、海水性质——温度 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递减; 从表层向深层递减 太阳辐射和洋流分布规律影响因素null1)、海水性质——盐度一、海水的物理性质与运动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 淡水河流的注入 洋流因素 结冰融冰现象 分类、性质、分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海水的运动——洋流null厄尔尼诺现象及产生的影响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冷水暖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null冷水暖水厄尔尼诺现象及产生的影响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正常年份 二、陆地水的运动1、水循环过程、环节组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的影响 null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发源地流经地区长 度流域面积支流状况水系形状分段情况流向注入海洋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湖泊水 补给地下水 补给源流概况河流补给利用开发水能水文水系特征改造整治河道兴修水库保持水土含沙量结冰期水位变化流量落差流速气候影响植被影响地形影响提供淡水发展航运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径流变化河流 (一)、中国 1.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东北地区河流、珠江 ①源流概况:源头、流经省区地形区、长度、流域面 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划分、(黄河、 长江)径流量、流入海洋 ②补给类型: ③水文特征: ④开发:水能、航运、灌溉 ⑤治理:水质、水患 3、世界和我国主要河流的径流变化规律 1.亚洲: ①湄公河:源流概况(发源地、流经主要国家、注入海洋)、补 给类型、水文特征 ②恒河: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补给类型、水文特征、灌溉 ③ 印度河:发源地、流经气候区、灌溉 ④两河:流经地形区、注入海洋、灌溉 ⑤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向、流经地形区、凌汛 2.欧洲:河流总体特征 ①伏尔加河:流经主要地形区、流向、注入海洋)、水文特征 ②莱茵河:源头、流向、流经地区、注入海洋、补给类型、水 文特征、航运 ③ 多瑙河:发源地、流向、注入海洋 (二)、世界null3.非洲: ①尼罗河:发源地、长度、主要支流、流向、注入海洋、流经气 候区、水文特征、灌溉 ②刚果河:流经地形区气候区、注入海洋、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水能 ③尼日尔河 、④赞比西河:流经气候区、注入海洋 4.北美洲: ①密西西比河:长度、流向、注入海洋、流经气候区、水文特征、 灌溉、航运 ②圣劳伦斯河:注入海洋 5.南美洲: ①亚马孙河:长度、径流量、流经地形区气候区、流向、注入海 洋 、补给类型、水文特征 ②拉普拉塔河:流经气候区、注入海洋、水文特征、水能 6.澳大利亚: ①墨累河:注入海洋、流经气候区、水文特征 null第四节 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一、地壳物质循环规律: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矿物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null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沉积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外力、风化、成岩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null侵入型喷出型岩石风化碎屑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高温高压变质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null二、地壳及其表面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分类: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影响: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削低高山,填平盆地,使地表趋于平坦二者关系: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一般地说,内力作用起着主导作用。null2、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1)、六大板块:在赤道上分布。全属海洋:太平洋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消亡边界(碰撞)生长边界(张裂)3)、板块运动:碰撞:张裂:nullnull2、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是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引起地壳变形变位,保留在岩层中的构造。 2)构造地貌: 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貌 3)地质构造的分类:1:褶皱 2:断层1) 概念:null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山岭 谷地或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向斜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的弯曲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4)、褶皱形态比较null5)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发生破裂,且沿断裂面错动位移的地质构造。1)断 层 地 貌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 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 庐山 泰山 黄山等断层一侧下沉的岩块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河西走廊 鄱阳湖平原等2)断层的组合类型 地垒和地堑断裂地带易发育成 沟谷 河流概念:null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相互关系:裸露岩石nullnullnull(一). 整体性三、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null(二)、差异性的体现——陆地自然带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海陆 位置 气候热量水分植被土壤陆地自然带2、世界主要自然带 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null陆地自然带 (以北半球为例)nullnull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null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整体性地域分 异规律纬度地带性:以经度地带性:以垂直地带性:以为基础热量为基础水分为基础水热状况非地带性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分异现象地带性
本文档为【专题二、自然地理运动规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47418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7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思想政治
上传时间:2012-02-14
浏览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