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举报
开通vip

诸葛亮《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 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 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 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 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2、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 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 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 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 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 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 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 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 (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3、注释 ?夫(fú):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行:操守、品德。 ?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名利。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广才:增长才干。 ?慆(tāo)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冒险,暴躁。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驰:消失、逝去。 ?日:时间。 ?遂:于是。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穷庐:破房子。 ?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才须学也:才:才干 ?意与日去:意:意志 4、鉴赏提示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 和学术思想等方面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 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 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 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 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5、文章思想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 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 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对比鲜明。 6、相关内容 1、关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 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 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 “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 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 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 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 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 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 在的“淡泊”、“宁静”求清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 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 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 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 的意境,如白居易在《问秋光》一诗中,“身心转恬泰,烟 景弥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无杂念,凝神安适,不限于眼 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境界。 2、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 的: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须 学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 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 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 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 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俭朴 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 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 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 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 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 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 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 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 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 否想过,一鼓作气人多,坚持到底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怠慢则不能励精” 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的 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 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 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冶性” 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 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 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 “励精”,也要“冶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 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 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 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 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卢 将复何及” 告诉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 跎岁月也于事无补。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够临危不乱。想 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您有没有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脚 踏实地的规划过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 精简的传递了讯息。我相信精简的表达源于清晰的思想,长 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精简沟通更有效果。 第十一课:适度的力量 诸葛亮这封信里将道家的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和接世济 国相结合,其实体现了他的适度原则。也就是,不可淫慢, 不可急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个人力量不可贸然与团体 抗衡,而是应该适度行动。这也就是诸葛亮身居高位多年的 哲学之一。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自己的儿子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学有所成.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请写出这两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 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 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 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 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 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 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 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 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随时日消磨, 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 会所用而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 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一、关于《诫子书》与加强教育的主要内容 上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 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 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 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 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 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几方面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 所以,后来也不再过多提及,主要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 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加强 这几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 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 二、关于道德修养 其实,我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旬子等哲 学家、教育家,到诸葛亮及近现代的每一位伟人,均首先注 重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 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第一,要经常性的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 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自己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 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 任自己的思想道德不足的错误,缺点泛滥。 第二、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知道“锄 禾”的道理,而如果不善于俭朴节约,或者因为一时高兴而 忘记了以前所遭受的痛苦,仍然会陷入不应有的错误境地。 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 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 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 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 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 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 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 再理朝治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 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的惨 状。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第三,清心寡欲才能志向坚定。每个人并非生就即成为伟人、圣人,孔老夫子一生都是不得志的,虽有鸿鹄之志, 然而,却没有能够亲自去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不能改变 历史进程。然而,他的儒家思想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 人,对中国人民居然产生了二千多年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个 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 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清心寡欲,方能使自己始 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 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 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也未朝令夕改, 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作为职业法官,我们的理想就是追求法律至上、法律神 圣,通过法律的实施来实现正义和公平。任何凌驾于法律之 上的人都将被社会所不耻,将受到人们的唾弃。为了实现理 想境界,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清心寡欲,以实现社会正义 为已任,努力克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的道德修养,扫除前进征程上的绊脚石、拦路虎。 三、关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 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 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 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 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先生的阐述已经十 分精辟了,结合当前的工作实践,恐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努力: (一)学习中的锻炼 当前的实际是大家的学历越来越高,无疑来到我们中间 的年青贱卖是经过了长期的刻苦学习的,如果没有长期的努 力,也不会成为我们中的一份子。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这样一个现实,当你来到实践中之前,你学习的毕竟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是否已经足够丰富、渊博,是否能够得到应用,是需要实践工作的检验的。公认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所普遍存在的,并非说说而已。如何使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且可用,必须要做到:第一,应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进行检验,可以将理论知识的适用起到进一步的发展作用,不至于使理论知识成为僵化的、无法使用的东西。第二,要不断加强实践,因为理论常常是落后于实践的,不少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就是实践的扩展打开了空间,实践丰富了,反过来可以影响理论的修正和不断完善,这其实也是我们人类加强自我完善的一个良好途径,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呢!学习中的锻炼和锻炼中的学习,都在于鼓舞人们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完善自我,在实践中求得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二)持之以恒的态度 以前,有不少人因为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便不再努 力,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与研究方向,最终真的一事无成。对于此,似应学习孔明先生所倡导的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不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 的困难,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态,真的就可能轻言放弃,最后变得禄禄无力。我想每个人都不想成为没有理想的人,也不想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大家都在考虑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热情,万倍的努力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事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成功远远大于失败的可能性。尤其是当我们面前有了成功的榜样,我们还会犹豫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榜样带给我们前进和奋斗的力量。唯有踏踏实实,多下苦功,才能学到扎实的知识,才能胜任我们繁重的司法审判工作;坚持经常性的学习,经常性的知识更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事实的实践中发挥出无尽的力量,也才能无愧于时代的要求,不辱没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古人的教训,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遵从,一直成为后人的榜样,年代越久远,似乎这种榜样的力量和影响越强大,越能鼓舞每一个后来人学好、用好我们的理论,促进理想的达成。 (三)积累的功效 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积累和总结的,尤其 值得年青一代在自己学业的进展中应当加强知识的积累,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不同科目、不同时期的知识,在总结中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为日后的创造和创新奠定基础。同样的, 在进入工作状态后,经验的得得和总结依然至关重要。为什 么初涉裁判工作的人会有与老同志许多不同的想法,对同类 型案件的处理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实际上就差在对实践经 验的体会和总结上。如果没有取得基本的经验,肯定对同一 类问题的思考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会发生朝令夕改,甚 至完全相佐的处置意见。幸好我们所从事的是社会科学工 作,有相当的弹性可言,而如果从事的是自然科学的工作, 或者医学工作,可能会由于计算数据的错误,而导致整个工 程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失败,也可能会将病人身体乃至生命毁于一旦。这 虽然是一些常规性的经验积累和反复检验,可以得出明确的 带有规律性的操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规范,而如果有意、无意地放弃对 规律性的总结,将来会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无非是刚 愎自用、先入为主,将来会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只是一意孤 行地行事。这能够成就远大理想而被社会和人民所认可吗? 是否取得成就,不完全在于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许多 场合要靠集体的力量,要依靠前人的经验与成就的支持。任 何幻想自己能够成就某一事业的想法都是幼稚的,那必将是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究难以成就气候。 四、避免虚度,防止后悔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明确讲到了不能够把握时机勤奋学习,或者虚度光阴,终将一事无成的后果,也告诫他的子 孙后代们不要到时再后悔而来不及。有恒心、有毅力终将会 取得成功,只不过是成功的大小不一样,程度有区别,一旦 努力了,把握住了所有的机会,就意味着将来的成功的到来。 只要尽到了努力,哪怕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光辉顶点,也 用不着在后悔,因为我们终于成了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 的人,我们的所作所为无悔于时代的要求! 一要切忌天天立志,天天不努力。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旦错过,将很难再追回。今天已经不同于古代,在古代多 读书、苦读书就是成功的捷径,而由于今天经济、社会科技、 文明发展的迅速,知识更新加快,越来越重视集体的力量, 所以,每个人必须加快努力学习和工作的节奏,跟上社会前 进的步伐。如果要取得较大成功,必须超前于时代发展的速 度与节奏,善于引领时代,科学前进的节奏和步伐,方可立 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切忌滥竽充数,防止被“洗刷”出前进的队伍。学习和进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我们追求更高、更严 的标准,更高的境界,要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必须成为 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必须在时代的洪流中居于前列、引领 的位置,如果表现不佳,或者经常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将很 容易被滚滚向前的洪流洗刷出前进的队伍,因为快节奏的队 伍难以给每个人留出歇脚的地点和时间,甚至多喘口气都是 不可能的。必须时刻锻炼自己的本领,不至于被时代落下, 不至于被同伴落下;只有不断勤奋的努力,才能不断地向更 高境界迈进。 三要切忌固步自封,固守陈旧的将被改革的旧有的产物。二千多年的改革历程已经充分证明,我们国家能够用半 个世纪走完西方发达国家需要一个多世纪才能走完的前进 历程。当我们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近的时候,这也是我 们所面临最难解决的困难的时候,放弃条条框框,放下固步 自封的架子,不要再固守陈旧观念,才能够得到全世界绝大 多数爱好和平和文明国家的认可,我们才能够在市场经济的 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还在抱守陈旧观念,前进的步 伐必定越来越沉重,甚至会给我们改革开放事业拖了后腿。 不论过去有多少缺点、是否有缺点,只要在不断的学习进步 中放弃落后的、差的、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勇敢地吸取先进、 科学、进步的知识和方法,必定能够在社会进步中做出每个 人应有的贡献,而无愧于古人对我们的教训和鼓励。 人类文明历史长河已经过去了七、八千年,今后将进入 电子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时代。不光是中国人民,任何一 个爱好科学、文明、进步的人,都有享受科技进步和发展所 取得成果的权利,都有在前人取得成就基础上继续艰苦奋 斗,勇于创新的责任和义务。前人的理想将在我们这一代, 以及今后世世代代有理想、有志向的年青人身上成为现实。 古人的教育思想、方法虽然简单,却是精辟、现实的,已经 鼓舞了近二千年的国人不断发奋努力,也必将督促我们每个 人不断发奋努力,去实现人类共同的、更高境界的理想,即 把全人类建成更加文明、科学、民主的大家庭。 1.“书愤”的意思是 。 “书”的意思为 。 2.本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 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 悲愤心情。 3.诗的前四句主要是 ,写了 与 两次振奋人心的战役的胜利,抒发了自 己 。 4.诗的后四句主要是 ,写了 ,也暗含了 。 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的 “可怜白发生”的情感一句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 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 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 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 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成 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家居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时所作。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六十二岁的 老人了。 陆游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他一生怀着一颗爱国赤心,日夜盼望着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 可是南宋王朝始终以苟且偏安为基本国策,以皇帝为首的整 个统治集团久已安心于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图振作。陆游处 在这样一个环境底下,就使得他终生无法施展其怀抱,实现 其理想。到了六十二岁闲居家乡时,回顾过去的壮志,看看 当前的现实,不能不感触万千而见之于此诗。正因为这样, 所以诗中一面追述他早岁的豪迈气概和人民抗金的英雄事 迹;一面感叹自己报国的壮志为酬,朝中无人能象诸葛亮那 样坚持北伐,为国出力,从而使诗中充满着苍凉沉郁的情调。 诗的开头: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在年青时哪里知道社会上事情的复杂与困难,所以北望中 原,收复失地的雄心豪气,有如山涌。这勾勒出作者年青时 的英雄气概。上句,虽说自己早岁不知道世事的艰难,但这 并非泛指,而是暗指他料想不到投降派会诸多阻饶与破坏抗 金。其中饱含着他无限的辛酸,也隐讽着妥协投降的宋王朝。 正因为他不知道"世事艰"---投降派阻饶抗金,所以那时侯 他"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句就是这样承接上句的意思而来 的。这两句连起来都有隐讽之意。这一句既表现了他年青时 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他对恢复中原的殷切,而这一切都是 建基在他的爱国思想上的。句中以"中原北望"来代表他渴望 驱琢金统治者,收复失地,措辞含蓄,耐人思索。"气如山",以具体的山势雄伟来型容抽象的豪气,很具体化,给人印象 鲜明。 "中原北望气如山"句,已写出了作者的英雄气概,而下面两 句又给它渲染了氛围: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作者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迹。它通过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所构成的形象,给人有气势磅礴 军容旺盛的感觉,它 有力的烘托出作者"气如山"的气魄。因为它正是作者"中原北望气如山"的现实基础,有了它,作者的雄心壮志既有现 实性,又有可能性,因而它给上句加浓了情意和色彩。这两 句意思是说,南宋军队曾经两次打败金兵:一次是冬天在瓜 洲渡口用兵船作战的;一次是秋天在大散关用马队交锋的。 据史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 南侵,曾一度占领了瓜洲,准备由此渡江,后经虞允文部队 和广大人民的抗击而溃败,完颜亮为部下所杀。上句就是指 此。下句是指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天,金兵侵入大散关, 后为吴嶙部队所击退这件事。"楼船",指高大的兵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省扬洲市南长江滨,在镇江斜相 对峙,是江防要地。"铁马",是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南宋与金交界地方的边 防重镇。 就表现手法来看,这两句有些奇特。两句中间不用一动词, 不着一虚字,就把地点、景象和人物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 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生动,形象。这种表现手 法,在他之前是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人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不着虚字的。这既能精简文字,使文章更觉精炼,而这种句法结构又使内 容显得特别丰富,语言减少了,内容反而增多了。 然而,不管陆游有多么高尚的抱负,有多大的英雄本领,在 南宋王朝投降派的统治下,他的一切都会落空,无从实现的, 只有使他虚度光阴,消磨岁月而已。这样,到了晚年就不能 不使他有迟暮之感了。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就是表达了他这种心情。意思是说,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 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已,而现在鬓发已经花白了,志愿还是 没有实现。"塞上长城",是暗用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曾以"万里长城"自称的典故。意谓自已象一座万里长城一样。这 两句,语调忽转悲凉,叹岁月之蹉跎,嗟壮志之未遂,大有 一落千丈之势。早岁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头 发都白了,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怎不使 他感慨呢?上句着一"空"字很好,表示一切成空,沉痛之极。下句隐约可见他年虽老而壮志犹存之意。自照镜子,衰鬓已 斑,又奈之何!不正是表明了这一点吗?这种爱国热情永不 衰减,就使他最后又不能不发出愤概之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意思是说,诸葛亮写出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表明自已的 决心,坚持北伐,这种意志与气概,一千多年来谁能够比得 上他呢!"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兵伐魏时写给刘备的儿子,表 明自已的决心的。"名世",即有名于世。"伯仲间",伯仲原是古代伺辈兄弟的序次,长为伯,次为仲;后引伸为衡量人 物的等差之词,意思是差不多,或不相上下。这里,作者赞 美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言外之意,就是隐讽当时南宋王朝屈 辱投降,按兵不动。他借助于历史事实来说明问题,表达自 已的愤慨,明白,自然,含蓄,委婉,富有艺术吸引力。 总的说来,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爱国热情,还是相当强烈的。 诗的后半篇,虽然情调有些哀伤,但它给人的感觉是沉郁顿 挫,并非彷徨失望。不过,在它里面毕竟嫌其缺少鼓舞力量。 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曾自比长城。元嘉十三年(436),檀道济奉诏回京。临行前,其妻向氏说:「震世功名,必遭人 忌,古来如此。朝廷今无事相召,恐有大祸。」檀道济却说: 「我率师抵御外寇,镇守边境,不负国家,国家又何故负我 心」于是坦然入京。适逢文帝病情好转,卧榻召见,文帝慰 勉鼓励,让他返阙议事,用心边防。不料檀道济刚要启程, 文帝病情加剧。刘湛劝刘义康不可放虎归山,即假托王命, 以收买人心、图谋不就之名逮捕檀道济,旋加杀害。同时被 杀害的还有檀道济的十一个儿子及薛彤、高进之等大将。临 刑前,檀道济投帻于地,愤怒地喊道:「你们这是在自毁长 城啊!」
本文档为【诸葛亮《诫子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5416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18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1
浏览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