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举报
开通vip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人才需求调查 为了解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情况,准确定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在示范学校建设中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升级发展,华北机电学校数控部近一年内先后组织9名骨干教师对12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20余家企业进行间接调研,并采访我校毕业生43人。 通过企业调...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 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人才需求调查 为了解我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情况,准确定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在示范学校建设中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升级发展,华北机电学校数控部近一年内先后组织9名骨干教师对12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20余家企业进行间接调研,并采访我校毕业生43人。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企业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提高;对于员工认知企业文化,忠于企业的态度非常看重;对于人才的基本素质(如:文字应用能力、计算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的要求更加注重。 ?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应在牢牢直接指向新型制造技术与装备的一线应用岗位,侧重于数控设备操作、设备简单维护、现场简单程序编制等基础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的教学体制与模式应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的需要作出调整, ?课程体系建设应强化基础技能教育,如识图的能力、磨刀的技能、普通机床的操作等;简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验;拓宽专业课知识面;增加综合技术课数量。 ?企业愿意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学校配合,进行校企合作,但培养的人才要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能够到企业来并快速地上岗服务。 2、职业活动分析 通过本专业的职业活动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主要就业行业(企业):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模具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 业、电子电器企业和轻工制造企业。 ?主要就业部门:生产制造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质检部门、销售部门。 ?主要工作岗位:数控机床操作员、数控编程员、数控机床维修员; ?未来发展岗位:数控工艺员、数控编程师、数控机床维修师。 1 表1 职业能力分析图表 序号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描述 1 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 2 职业素质 3 身心素质 4 法律意识 5 人文素质 6 通用能力 自我发展与管理能力 7 交往与合作能力 8 心理承受能力 9 计算机与外语应用能力 10 基本逻辑能力 11 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 12 专业基本能力 专业综合基础能力 13 了解常用热处理方法,选用常用工程材料 14 机械加工读图、识图能力 15 确定加工精度和配合类型 16 熟练使用常用量具 17 选用机床夹具 18 制定常用零件工艺规程 19 常见机械结构的识别与选用 20 金属切削加工 钳工基本操作 21 普通车床基本操作 22 普通铣床基本操作 23 机床日常维护 24 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 25 数控工艺编程 制定工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6 图纸数学处理 27 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2 28 软件建模与编程 29 数控机床操作 数控机床开机基本操作 30 MDI方式操作 31 输入和调试程序 32 选用刀具和切削液 33 装夹工件与对刀 34 输入刀偏与刀补值 35 液压卡盘、运屑器操作 36 数控机床日常维护与安全运行 37 数控机床检修 机床的安装与调试 38 测试机床功能 39 检验机床精度 40 建立机床档案 41 机械系统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42 气压、液压系统日常维护与故障诊断 43 电气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 44 机床保养与维修 45 其他能力 阅读英文说明书 46 机械加工生产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47 现代制造技术 3、课程体系分析 依据教育部教职成司[2009]2号《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原则意见》,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 3 表2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开课学期 序课程 及周学时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 学时 号 类别 1 2 3 4 1 政治 108 2 体育 108 公公 共共3 语文 104 基基104 4 英语 础础 104 5 数学 模课 块 程 104 6 综合基础 7 基本素质课程(特别教育、职业教育) 54 8 工程制图(项目教学) 72 6 专 AutoCAD(项目教学) 9 52 4 业 基10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52 4 础 11 机械设计基础 52 4 课 程 12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项目教学) 52 4 13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学) 78 6 基14 钳工实习 34 34 础15 制图测绘专用周 34 34 技专 16 普通车床加工实习 68 68 能业 训方17 电工电子实习 34 34 练 向 专模18 机械制造基础(项目教学) 52 4 业块 19 数字控制基础(项目教学) 52 4 核 20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 138 6 4 心 课21 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项目教学) 90 6 程 22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项目教学) 60 4 23 机械制造基础专用周 34 34 核 心 24 数控加工实训(现场教学) 82 4 2 技 25 CAM(CAXA) (项目教学) 60 4 能 训26 数控机床操作实习 68 34 4 练 27 数控编程与加工实习 68 34 拓28 专业英语(项目教学) 30 2 展29 高速五轴加工技术(项目教学) 60 4 课 30 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 1020 第三学年完成 程 合 计 1238 4、教学模式分析 依据企业调研,我们总结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模式应结合生产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点,以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核心放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5、校内实训分析 校内实训应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园内创造企业环境,引进企业兼职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改革实训教学过程。通过项目式课程,以工作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6、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分析 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是学生专业实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适应企业人才需求,了解企业文化,丰富专业理论基础,增强自身实践技能,提升社会就业能力有重要作用。 因此,数控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和相关管理制度。成立由企业、专业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和实习指导教学团队,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7、评价模式分析 评价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试行评价主体、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多元化的模式,注重过程考核。 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在数控专业课程基础上,加强专业背景知识,增加数控设备,数控机床维修等课程,以拓宽数控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 5 能力。加速教材更新,以适应专业的进步。加强学生职业发展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工作。要在校园内创造企业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培养职业的道德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举的优秀教师。另外,积极拓宽专业方向,早就适应更宽、服务领域更广的数控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定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实际,培养实用性、技能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对于中专毕业生,其培养目标是一线操作岗位的技能人才。 ?改革思路: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我国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自身特点,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用的上、留得住、能干事)的数控专业人才。 ?办学模式: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拓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加强办学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聘请企业数控技术专家,校企双方针对企业对数控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依据企业员工上岗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打破学科体系,构建以企业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载体,与技能鉴定相结合,按照职业技能工种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利用技能大赛与培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企业需求,利用数控技能大赛培训的教学方式,针对实际项目进行理论实践的综合技能训练,使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贴近实际生产,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人才需求调查制度化 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需求调研,论证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坚持对人才市场进行调研,并根据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和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跟踪调查,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 2、职业活动分析制度化 定期召集企业专家座谈,分析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职业能力要求,把相互关联的工作任务归并、整合为具有 6 课程开发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态度、知识、技能。 3、课程体系分析制度化 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的分析、修正和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企业需求和学生情况。根据职业活动分析得出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对现有职能任务进行重新调整,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划分各个课程边界,形成新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构建基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 4、做中学模式科学运用 “教学做”合一要实现的是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和情景化设计,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他们的兴趣、责任、学习 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班主任工作中的交流培训班交流发言材料交流低压配电柜检验标准小王子读书交流分享介绍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5、校内实训的科学设计 在校内实训基地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专业课程均在实训基地进行,学生通过参与生产全过程了解技术,掌握技能,学会做人。通过“校中厂”的模式实现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行,开发适合学生操作训练的产品,编制教学实训大纲,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统一。实现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设备与利益共享机制。 6、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的科学设计 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制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顶岗实习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从制度上保障顶岗实习教学的正常实施和运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等规则,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并把考核情况作为他们的毕业依据。由企业一线岗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团队,对学生实习过程实施指导、监督及考评。每年新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2个。 7、评价模式的科学设计 7 (1)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可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口试、实操、作品、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考核要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 (3)各课程应该根据课程的特点、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对各个方面的考核结果,通过一定的加权系数评定课程最终成绩。 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1、人才需求调查实施办法 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走访调研相关企业,对本专业的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调研;针对本校优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他们反馈企业对学生基本能力的需求和学校培养模式上的欠缺。通过对专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使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加,通过“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达到“零距离”上岗。 2、职业活动分析实施办法 召集企业专家座谈,分析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工作范围等,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把相互关联的工作任务归并、整合为具有课程开发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态度、知识、技能。 3、课程体系分析实施办法 (1)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架构,召开教学研讨会,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单元,构建基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 (2)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打造精品课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实训基地条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研讨,建立各门专业课程的总体框架并制订教学大纲。选择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建成《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工艺与编程》、《数字控制基础》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课程的开放性、职业定向性和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针对性。其中《数控车床加工 8 零件的工艺与编程》达到精品课程验收标准。 (3)教材和多媒体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建设: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不断进行改革,由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工艺与编程》、《数控铣床加工零件的工艺与编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及多媒体课件。 (4)教学方法改革: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将产品工艺分析、生产制造、质量检验等主要环节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引入企业的生产项目和工作任务,实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采用以现场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产品生产现场的岗位训练。 (5)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同企业合作开发与优质核心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典型案例、理论试题库、实操试题库、行业岗位标准和相关教学影像资料等,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分级划分出不同层次。 (6)德育与基础课程改革:改革德育课、基础课的内容、学时、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发。结合素质教育,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4、教师行动教学培训办法 (1)专业带头人培养 根据装备制造企业对操作编程和维修维护两个方向的人才需求,聘用企业技术专家作为数控机床编程操作方向和数控维修专业方向带头人。计划每年派专业带头人到国内外机床厂家、培训基地、重点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4轴以上数控加工技术与程序编制、维修技术,掌握数控技术前沿发展动态。专业带头人每年要主持建设优质核心课程1门,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篇/年。专业带头人要和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论证和建设,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领导小组、管理小组和实习指导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校内外实习的管理机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2)骨干教师培养 根据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需要,确定曹茹等8人为专业骨干教师。建设期内,每年选送4人参加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并主持一个或几个项目,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国内外先进数控系统的 9 操作和维修技术。建设期内,8名教师应参与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1项,建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每年发表论文1篇/人,并协同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相应制度的建立。主要培养内容包括: ?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进修,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培训,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专业骨干教师脱产或课余时间到企业学习锻炼,每年每人有2个月时间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或参与校企合作交流。在2012年底前要求本专业骨干教师全部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证书。 ?从企业聘请6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骨干教师,从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并参与教学工作。 ?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和1个企业紧密联系,定期下厂锻炼、开展技术服务。 (3)教学团队建设 ?注重 “双师”素质培养,加强骨干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学习锻炼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重点培养4名专业骨干教师具备“双师”条件。保证两年内每人至少有2个月时间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或到校企合作企业参加专业学习和交流;每年安排2名教师到国内企业参加技能培训并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利用寒、暑假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参加全国中职骨干教师师资培训或双师素质培训,鼓励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工作;鼓励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各种技能大赛或指导各种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参加企业学习或培训的教师要填写实践日志,学习期满后要写出书面报告,并填写《华北机电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鉴定表》。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和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通过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现有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使100%的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聘请行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多方位吸引和聘请企业生产一线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多样化、开放式管理,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制定《兼职教师任职标准》,把兼职教师培养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10 从企业聘请专家顾问10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研究、教学计划修订、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核心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校本教材和课件开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教学实践指导和实习实训教学等工作。 聘请12名符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技术过硬的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和及教学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担任专业课和实训指导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保证两年建设期内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加大教师梯队建设力度,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1-2名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本专业专家学者、4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提高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就一支具有过硬本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选送1-2名专业带头人到国内外进修访问。每年安排骨干教师参加3-5次学术交流活动。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选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对见习期和助教职称的青年教师进行业务素质培训,以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为重点,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快年轻教师成长。通过举办教师教学技能大奖赛和组织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评价和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5、校内实训方案与管理办法 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制度和办法。 (1)校内实训基地引入市场机制,打造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设备与利益共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通过“校中厂”的模式实现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行。 (2)校企合作改革实训教学过程,编制教学实训大纲,对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控,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统一。 (3)校企合作开发适合学生操作训练的产品,通过项目式课程,以工作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内容。体现 “教、学、做”一体,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11 (4)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实现课堂教学和生产现场的一体化,使学生能够边听边练边做,使老师把教学体现在学生做的过程中,使生产过程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5)建设数控设备维修实训室:主要面向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开展实习实训及社会服务。 (6)职业技能鉴定:利用实训基地和技能鉴定机构,开展技能鉴定服务,每年完成300人的技能鉴定任务。为学校、社会提供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 、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方案与管理办法 6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与标准,建立顶岗实习教学指导团队。 (1)新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到2013年底新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4个。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成立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小组和实习指导教学团队, (2)顶岗实习制度建设:成立由企业、专业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小组,负责协调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制定《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顶岗实习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从制度上保障顶岗实习教学的正常实施和运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标准》等规则,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并把考核情况作为他们的毕业依据。 (3)顶岗实习教学指导团队建设 由企业一线岗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教学团队,对学生实习过程实施指导、监督及考评。 7、多元评价方案与管理办法 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建立企业、社会、家长、学生四维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评价体系。把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统一到课程考核中,改革传统的考核模式,对课程采取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作品考核、技能考核等;增强学生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12
本文档为【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73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2KB
软件:Word
页数:1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8
浏览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