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举报
开通vip

土地利用规划null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主讲:干正如目录目录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第四章 供给量预测; 第五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三篇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第七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第九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 第十一章 土地用地专项规划. 第四篇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实施管理 第十二章 ...

土地利用规划
null土地利用 规划 污水管网监理规划下载职业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个人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论文 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主讲:干正如目录目录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第四章 供给量预测; 第五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第六章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三篇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第七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第八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第九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第十章 农业用地规划; 第十一章 土地用地专项规划. 第四篇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实施管理 第十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 第二节 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 土字图解土字图解1.植物地上部分;2.表土层;3.植物地下部分;4.底土层土者,吐也, 即吐生万物 之意。1234“壤”字、“地”字之解“壤”字、“地”字之解 “壤”字是在“土”字右旁加上“襄”字,“襄”者助也,指人工培育之意。“壤”是经过人工培育熟化而成的“土”。 “地”是天的对称,是由“土”和“也”两字复合而成。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利用一、土地的概念 ㈠概念: 土地是地球上由空气(大气)、土壤、地形地质(地貌、岩石)、水文、生物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㈡ 对土地概念的内涵应把握 如下五点㈡ 对土地概念的内涵应把握 如下五点1.土地只限于地球范围。 2.土地是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 3.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地上层(上界以对流层顶层为限)、地表层和地下层(下界至岩石圈的上部) 4.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5.土地的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㈢ 与土地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㈢ 与土地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 2.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的空气空间。 3.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null4.资产:即财产。 5.土地资源:狭义的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直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土地。广义的土地资源:是指全部土地。 6.国土资源:是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人创造的基础设施、社会环境。)null7.土地资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也即是产权主体对土地的独占权或产权主体对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占有和排他性权利。二、土地的功能二、土地的功能㈠ 养育功能(万物土中生) ㈡ 承载功能(作为基地) ㈢ 仓储功能(富含丰富的矿产资源) ㈣ 景观功能(价值在于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㈤ 储蓄和增值功能(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土地能获得储蓄和增值的功效) 三、土地的特性三、土地的特性㈠ 土地物质的自然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㈡ 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㈢ 土地沃度的差异性 ㈣ 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前提:合理利用) ㈤ 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㈥ 土地属性的两重性(自然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源与资产、物质与资本)四、土地利用的概念四、土地利用的概念㈠概念: 1.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毕宝德) 2.土地利用:是人类对特定土地投入劳动力资本,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林英彦) 3.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和人的干预所决定的土地的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 土地利用:是土地质量和人为干预所决定的土地功能。(王万茂) 4.土地利用:是指在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点的一切已开发和空闲土地的表面状况。[印] R.B.曼德尔null5.土地利用:是指对于某一集团、某一地区、某一单位之土地,在社会需要的不同方式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在各个不同项目上的分配与使用。(周城) 6.土地利用: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对既是自然综合体,又是生产资料的土地所进行的经营活动。(许牧) 7.土地利用:是人们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所进行的经营活动。(刘书楷) 8.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陆红生)㈡ 对土地利用的七点共识㈡ 对土地利用的七点共识⑴人类与土地密不可分; ⑵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是土地物质本身,而是土地的各种功能,即从土地利用中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 ⑶对土地的利用不仅要考虑到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必须与土地本身的质量特性相一致; ⑷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取决于人需求的多样性) ⑸土地是种稀缺资源,因此应集约利用土地; ⑹土地在空间上相互联结在一起,不能移动和分割,因此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外部性。 ⑺为使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土地利用必须是可持续的。null土地利用生存需要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土地自然生态子系统利用效益资源变化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系统示意图1-1null土地利用思路示意图1-2第二节 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第二节 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一、规划 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 附:历史的教训: 1.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西亚等地; 2.美国19世纪30年代盲目开发西部; 3.苏联20世纪50年代不合理开垦中亚处女地; 4.我国的黄土高原。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的矛盾。 2.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目的 与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目的 与职责1.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 势所作的预先估算的过程。 2.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 3.职责:就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 及其利用 第三节 我国土地资源 及其利用 一、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1.国土范围:北纬53°30′至4°15′; 东经73°40′至135°20′。 2.数量: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4亿亩,约占亚洲大陆陆地面积的22.1%,为世界陆地面积的6.4%。我国享有充分自主权的领海海域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可以管辖的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3.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1-1)3.1996年全国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1-1)4. 我国土域分布特征4. 我国土域分布特征 总体说来,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以从大兴安岭起,经河套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盐池、永登和湟水谷地,到青藏高原东南一线,把我国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东南部是我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及城镇居民点、铁路等集中分布的地区,为我国农、林、渔业集中的主要产区;西北部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的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冰川和永久积雪、咸水湖泊及草原,为我国主要牧区。5. 我国的地貌分布特征表1-25. 我国的地貌分布特征表1-2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㈠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见表1-3)。 ㈡土地垦殖系数低(13.68%),地区分布不均衡 [上海(62.9%)—西藏(0.2%)] 。 ㈢林地面积极少(1.3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极低(14%)。 ㈣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 ㈤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的对比 (表1-3)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的对比 (表1-3)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和内容第四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和内容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㈠主要任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㈡具体任务: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6.居民点用地规划;7.交通用地规划;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9.农用地规划;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1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2.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和规划管理。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第五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和程序一、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 ㈠概念: 是指由不同种类(性质、内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的既相互交错又相互联系的系统。㈡分类㈡分类1.按行政隶属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⑴ 全国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⑵ 省(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⑶ 地(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⑷ 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⑸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null2.按规划性质(等级层次)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⑵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⑶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3.按规划期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⑴ 长期土地利用规划 ⑵ 中期土地利用规划 ⑶ 年度土地利用规划null4.按区域性质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⑴ 行政区土地利用规划 ⑵ 自然区土地利用规划 ⑶ 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 ⑷ 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5.按规划深度划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⑴ 土地利用规划 ⑵ 土地利用设计 ⑶ 土地利用施工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二、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㈠ 明确任务(规划的任务和范围) ㈡ 组织班子(调研、咨询和统计工作班子) ㈢ 收集资料(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有关规划和野外实地调 查等资料) ㈣ 明确问题(规划的范围与边界、性质、期限、目标和要求等) ㈤ 总体构想(提出土地利用模式和拟定规划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㈥ 系统分析(系统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null㈦系统综合(研究的是个层次系统的总体协调) ㈧系统优化(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规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进行优先,寻求更接近目标的方案) ㈨系统评价(采用技术经济方法综合论证分析供选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 ⑽系统运行(评价之后——实施) ⑾系统更新(运行-监测反馈-调节运行-达到系统更新)作业作业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作业作业1.土地是地球上由空气(大气)、土壤、地形地质(地貌、岩石)、水文、生物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 ⑴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⑵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⑶土地沃度的差异性 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⑸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⑹土地属性的两重性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 一、地租和地价理论 ㈠.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 ㈡.地租产生的经济基础:存在着土地所有者和不占土地的直接生产者,并且生产者在土地利用中的剩余生产物为土地所有者所占有。㈢. 地租理论㈢. 地租理论1.古典地租理论 ⑴威廉.配第(1623-1678): a.理论要点:地租是使用农地生产作物的一种剩余或净报酬,即从收获的生产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剩余部分,用公式表示为:地租=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并指出,由于土壤肥沃程度和耕作技术水平的差异,以及产地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地租也不同。 b.理论缺陷:没有把利润与地租分开,没有把土地的价值与使用价值分开,并且认为地租是土地的恩赐,而不是人类投入劳动的结果。 c.理论贡献:产生了朴素的级差地租的思想。 null⑵亚当.斯密(1723-1790) a.理论要点:地租是因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地主的代价,其来源是农业的无偿劳动。 b.理论缺陷:没有明确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并且其地租理论前后矛盾。 c.理论贡献:肯定了绝对地租的存在,并对城市地租有所研究,同时他还将房租区分为建筑物租和地皮租。null⑶詹姆斯.安得森(1739-1808) a.理论要点:他认为,在不同生产条件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统一的市场价格——这是地租形成的前提,而由于土地条件差异所带来的的利润的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的基础。 b.理论缺陷:他否认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从而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 c.理论贡献:最早研究了级差地租的基本特征。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地租理论的真正创始人”。 null⑷大卫.李嘉图(1772-1823) a.理论要点: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地租产生的两个条件是: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肥沃程度及位置的差异。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即最大的劳动消耗决定的。 b.理论缺陷:由于未弄清产品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差别以及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因此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 c.理论贡献: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地租,并在土地肥力和位置的基础上,建立了级差地租的初步体系。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2.马克思的地租理论⑴理论要点: ① 依据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将地租是分为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态。 ② 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③一切地租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是以土地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 ⑵基本概念⑵基本概念 绝对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为取得土地使用权以地租名义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租金。绝对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级差地租:是指经营优等土地和中等土地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地租。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经营者垄断,而土地质量优劣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础。 垄断地租:是指由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地租。 ⑶ 马克思的农地绝对地租理论问题⑶ 马克思的农地绝对地租理论问题① 租用最差的土地也要支付地租,否则等于 废除了土地所有权。(唯一例外:地主和资本家合一特殊情况) ② 地租来源于农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非农业部门,从而产生的超额剩余价值。 ③ 超额剩余价值之所以转化为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④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垄断价格。⑷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理论⑷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理论①土地存在优劣差别,经营优等地可获得超额利润。(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投入耕种的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②土地经营的私人垄断是使级差性超额利润相对固定化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该稳定而持久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④级差地租有两种,即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其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1)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1)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2)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2)级差地租Ⅱ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3)级差地租Ⅱ的形成及地租量(表2-3)最坏耕地上的级差地租(表2-4)最坏耕地上的级差地租(表2-4)注:追加投资后劳动生产率降低最坏耕地上的级差地租(表2-5)最坏耕地上的级差地租(表2-5)注:追加投资后劳动生产率提高⑸ 理论贡献⑸ 理论贡献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特别是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基础上创立的,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及其地租的本质。不仅分析了农地地租,而且还分析了非农地地租,主要包括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指出只要土地所有权的存在,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支付地租,且非农业地地租同样具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等形式。㈣ 地价理论㈣ 地价理论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地价理论 ⑴威廉.配第:地价是购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总和。 ⑵亚当.斯密:土地价格是地租资本化的比率,是用年地租除以利息率之商来加以确定。 ⑶大卫.李嘉图:不是土地的地租决定产品的价格,而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 ⑷马歇尔:提出均衡价格论,即商品的价格应由需求和供给双方同时决定,就像不能说一把剪刀的哪一股剪断布匹一样。2.马克思地价理论2.马克思地价理论⑴地价的二元构成。从理论上看,现实的土地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土地资本是指凝结在土地之中的固定资本。 ⑵地价是土地收益(地租)的资本化。即是土地权利和土地收益的购买价格。 ⑶地价的本源是剩余价值。地租是租赁土地的价格,地价是购买土地的价格,两者都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⑷土地可以出售。让渡土地,土地上的一切固定附属物随同转移。土地的完全价格包括土地资本和真正的地租资本化。 ⑸地价的存在具有正当性。这是由于土地所有权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具有正当性。3.两者之比较(表2-6)3.两者之比较(表2-6)㈤地租、地价理论对土地规划的指导 (图2-1)㈤地租、地价理论对土地规划的指导 (图2-1) 农业用地 工业、行政办公等商业、居住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二、土地区位理论二、土地区位理论㈠区位理论发展简史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由W.高次首先提出,于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物所占有的场所,但现代区位理论仅限于研究人类活动,从该意义上说,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则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规则。㈡ 区位理论㈡ 区位理论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经济时代)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工业经济时代早期)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4.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工业经济发展时期)㈢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㈢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1.理论要点: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自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杜能(德国)于1826年完成《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标志农业区位理论的诞生。2.杜能的六个假设条件2.杜能的六个假设条件⑴肥沃的平原只有一个城市; ⑵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⑶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⑷距城市50英里(1英里=1.609公里)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⑸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⑹矿山和食盐都在城市附近。null 畜牧业 三圃式农业 谷草式农业 轮作式农业 林业自由式农业3. 杜 能 圈图 2 -2精细城郊农业-林业-集约种植业-栅栏农业-粗放的三年轮作-牧业与粗放种植业4.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4.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实际意义 ⑴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⑵ 这种分异源于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的距离,从经济实质上看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这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依据。㈣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㈣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理论要点:区位决定生产场所,主张通过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他主张把生产吸引到运费最小、劳动力费用最少、生产地区最集中的地点,以求达到最大的利润。 1909年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发表,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 区位因素(因子):是指一个地理点上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因素。2.韦伯的三个基本假设条件2.韦伯的三个基本假设条件⑴ 原材料的供给地既定。 ⑵ 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既定。 ⑶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框架3.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框架⑴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别,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即运费指向论。 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劳动费用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使由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⑶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论可以使由运费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㈤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㈤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理论要点:①城镇是区域的“中心地”。②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中心体系)。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在低级中心地就可满足,但如购买高级的商品和寻求高档次的服务,则必须去中级中心地和高级中心地才能满足。③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外形上相互衔接,而且在数量上和面积上具有密切关系,上一级中心地与下一级中心地的数量比例具有固定的系数。㈥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㈥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1.理论要点:在杜能、韦伯等人的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工业配置寻求最大市场角度,从总体均衡的角度来揭示整个系统的配置问题,以利润来判明企业配置的方向,并且把利润的原则同产品的销售范围联系起来。 2.理论贡献:提出关于工业企业配置的总体区位方程,当方程的约束条件得到满足,解出方程以后,也就确定了整个区域总体平衡的配置点。㈦ 区位理论对土地规划的指导㈦ 区位理论对土地规划的指导⑴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结构,将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等部门,以谋求在一定量投入下获得尽可能高的产出。 ⑵在具体利用时不仅要考虑地段的自然条件,而且要分析土地利用的经济关系,探讨土地利用最佳的空间结构。 三、持续利用理论三、持续利用理论㈠.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基础 1.自然基础:在土地合理利用的工程中,其肥力不仅不会减退,而且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社会基础:人类利用土地的传统思维使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引起土地资源的退化,生产能力下降乃至丧失。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资源的永继利用又是相对的。而可持续发展关注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综合长期发展,成为资源利用的准则。㈡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㈡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三个原则1.公平性原则:即代内公平和世代公平。 2.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着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体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㈣土地可持续利用含义㈣土地可持续利用含义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使用土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预测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退化的土地利用。 土地持续利用具体包括如下五方面的内容: 1.生产性(保持和加强土地的生产和服务功能)。 2.稳定性(降低生产风险程度)。 3.保护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 4.经济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5.社会可接受性(具有社会承受力)(要点:收益分配的代内公平性和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性)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目标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具体目标1.在资源数量配置上与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即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上,并安排好比例关系) 2.在资源质量组合上与资源禀赋相适应。 3.在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注意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延续性) 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差异,反映各地区特点,激发各地区发展活力。四、生态经济理论四、生态经济理论㈠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生产力组织和生产关系及其调节的一门学科。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无机和有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就是自然经济学)㈡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㈡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1.传统经济学忽略了人类经济活动赖以进行  的基础——生态环境,认为人类经济活动仅是一个经济系统,而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来对待。  生态经济学则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来对待,而且认为它们都是有经济价值的,它们的状况是决定人类福利的重要因素。null2.生态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生产观作了修正。传统经济学对生产的定义是: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生态经济学的生产观认为,现代社会生产是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资料的前提下,合理地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null 生态经济学修正了传统经济学的消费观。生态经济学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理性消费。这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就是要走出人与自然对峙状态中的消费误区。因为大自然无法毫无限制地满足人们贪得无厌的欲望,人们应当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消费。㈢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观㈢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观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⑴ 水土资源匹配、分布不均衡。 ⑵人口严重压迫资源,人口负荷过重,土地资源承载力接近极限,我国已经在借用和耗竭后代应享用的资源配额。  ⑶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低,整体效益差。⒉生态经济观的基本思路⒉生态经济观的基本思路⑴ 用养结合、持续利用。 ⑵ 统筹兼顾、农业优先。 ⑶ 因地制宜、各得其所。 ⑷ 地尽其用、提高效益。 ⑸ 宏观调控、协调控制。五、人地协调理论五、人地协调理论1.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人地协调理论的中心思想 ⑴ 人是地球环境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体组成与环境化学成分之间奇妙的相关性,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⑵ 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⑶ 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界,已经基本上成为社会化了的自然界,人化了的自然界。 ⑷ 对人类来说,地球是一个负担能力有限的相对封闭的系统,散失到外层空间或由外层空间增加的物质的数量都是微不足道的。 ⑸ 人类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反之破坏了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终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六、系统工程理论六、系统工程理论㈠基本概念: 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织起来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它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系统工程:是指以大型的复杂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并有目的地对其进行规划、研究、设计和管理,以期达到总体最优效果的一门学科。 3.土地系统:是指由耕地、林地、牧地、水地、市地、工矿地、旅游地和特种用地等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㈡土地利用应遵循系统方法的原则㈡土地利用应遵循系统方法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系统论认为,系统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全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组成成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简单叠加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面貌。) 2.关联性原则。(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 3.结构性原则。(着眼点是系统内部所有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即系统结构) 4.开放性原则。(强调系统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认为系统和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㈢土地利用系统工程㈢土地利用系统工程——是指以土地系统为对象,以系统科学的观点为指导,以土地生态经济规律为依据,以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优化为目标,对土地利用进行最优设计、最优建立、最优控制和最优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获得最优的系统效益,即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㈣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之比较㈣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之比较1.传统工程=一般的逻辑思维+专业工程识。 2.系统工程=传统工程+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 ㈤系统工程的三阶段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㈤系统工程的三阶段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1.三阶段: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开发、研制和运用三大阶段。 2.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是根据系统的概念、构成和性质,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加以综合,使之最有效地实现系统的目标。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1.系统分析:是指为研制系统收集必要而足够的信息,对拟出的能满足系统的要求的几种方案,用多种手段分析对象系统的要求、结构及功能等,弄清该系统的特性,取得系统内外的有关信息,并考虑到环境、资源、状态等约束条件,根据评价准则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以得到若干较为满意的解。 2.系统综合:是充分研究分析结果,根据特定解和评价结果,把系统的组成和行为方式作为系统加以组合,拟定系统的规范。㈥ 霍尔三维结构㈥ 霍尔三维结构——是将系统工程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前后紧密衔接的七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同时还考虑了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null制 定 规 划拟 定 方 案系 统 开 发配 制 阶 段 运 行 阶 段 退 出 阶 段生 产 阶 段定义问题指标设计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实施计划霍尔三维结构示意图2-6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社会科学管理艺术知 识时 间逻辑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一、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土地占有关系要求相应的土地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二、因地制宜原则。 三、综合效益原则。(社会、经济和生态) 四、逐级控制原则。(上一层次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才进行下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各层次规划均对下一级起着控制作用,同时它本身接受上一层次规划的控制) 五、动态平衡原则。(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妥善地处理好各种比例关系,合理地进行部门间的土地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动态平衡)基本概念基本概念⑴土地受容力:指在资源最佳配合条件下土地所能受容其他变量资源的数量。 ⑵土地生产效率:指在资源最佳配合条件下所获报酬与所费成本的比例。 ⑶区域:是具有内聚力的地区。 ⑷地域:是地区和区域的总称。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人地协调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 如何搞好土地综合平衡?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第四节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核心: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作用: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 二、特点: ㈠整体性。㈡长期性。 ㈢战略性。㈣控制性。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一、目标:是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全国土地利用总目标(1997~2010):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具体目标具体目标1.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2010年耕地总面积保持在12827万公顷以上,林地面积为24973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9%,牧草地面积为26867万公顷,水面面积保持稳定。 2.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01-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不超过204.8万公顷。 3.土地整理全面展开,未利用地得以适度开发,2010年土地开发利用率达到75.26%。 4.土地生态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二、任务二、任务㈠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 ㈡ 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 ㈢ 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和程序第三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和程序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㈡ 土地供给预测 ㈢ 土地需求预测 ㈣ 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㈤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㈥ 土地利用分区 ㈦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㈠ 准备工作阶段 ㈡ 方案编制阶段 ㈢ 规划审批阶段㈠ 准备工作阶段㈠ 准备工作阶段1.组织准备(成立规划领导小组、成立规划工作组) 2.制定工作计划(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步骤与方法、工作人员组成与分工、工作经费等) 3.制定技术方案(包括规划依据、规划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成果要求等) 4.收集资料(包括区域基础资料、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㈡ 方案编制阶段㈡ 方案编制阶段1.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 2.土地供需平衡分析 3.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 4.编制供选方案 5.方案择优 6.编制规划成果资料㈢ 规划审批阶段㈢ 规划审批阶段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评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 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 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三级 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P52-53) 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程序 审查报批的前期工作-申报-审查-报批第四节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第四节 土地利用宏观研究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是对一定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安排。 ㈠计划类型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即“十年规划”。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期规划即“五年规划”。 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㈡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1.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发达国家。 2.目标的阶段体现: ①20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实现初步发达阶段。 ②21世纪上叶,走上中等发达阶段。 ③21世纪中叶,进入发达阶段。2.小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表3-12.小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表3-1注1.吉尼系数是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指标,取值越接近“0”,分配均等程度越 高,取值越接近“1”,分配差距越大; 2.恩格尔系数为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重。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㈠概念与主要依据 ——是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的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一般主要依据有: ⑴ 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 ⑵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要; ⑶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的布局; ⑷ 保障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的需要。㈡战略研究内容㈡战略研究内容1.明确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问题) 2.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 在土地供给潜力与需求预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解决的矛盾:建设占用土地与农业稳定发展、保护耕地。 3.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主要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上级政府提出的目标和控制性指标;土地供需状况的分析;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估计等。 4.确定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概念和特点?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内容和程序?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 第四节 土地利用潜力估算 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一、预测和预测程序 ㈠预测: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推测或估计。 预测与决策和计划之比较表4-1 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需求量预测 ——是指对于一定规划期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 农业用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影响因素:人口规模、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作物产量等。㈡预测程序㈡预测程序1.确定预测目的 (依据:社会要求、数据资料和创造性思维) 2.制定预测计划 (内容:组织领导、收集资料的途径及方法、预测期限和预测范围) 3.收集基础资料 (要求:齐全-社会、经济和科技等) 4.检验现有资料 (目的:保证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5.实施预测过程 (要求:根据预测目的、占有资料、精度要求和预测费用等方面情况,选定合适的预测方法实施预测) 6.分析预测误差 (误差的大小决定着预测的可靠性程度) ㈢预测方法㈢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主要根据预测对象的性质、特点以及过去和现状的延续情况等,对土地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 2.定量预测: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对土地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 3.综合预测:是指运用两种以上方法来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分析,对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判断。 二、人口预测二、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就是根据规划区域或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计到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 人口自然增长法 人口预测方法 劳动平衡法㈠人口自然增长法㈠人口自然增长法1.思路: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 2.前提条件:规划区域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 3.计算公式: 实例一实例一 例:我国1982年终人口数为10.15亿,若按1981自然增长率14.55%0计算(迁入迁出人口忽略不计),预测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 解:根据公式 有: 得:㈡劳动平衡法㈡劳动平衡法1.思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 2.计算公式: 式中:P—规划年人口数;A—基本人口数;B—服务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C—被抚养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基本人口:是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数(其数是可根据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加以汇总而得)。 服务人口:是指从事行政管理和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人数(与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的完善程度,居民点性质功能等因素有关)。 被抚养人口:是指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和没有参加生产活动的人数。不同城市人口构成表4-2不同城市人口构成表4-2实例二实例二例:已知某集镇2001年底人口为2000人,其中基本人口数为1000人,根据该集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估计2005基本人口将增加800人,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被抚养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则该集镇2005年总人口数。 解:根据公式 得:三、城市化水平预测三、城市化水平预测㈠城市化(城镇化):是指人类社会逐步向城市方式的存在状态下不断推进的过程。 ㈡城市化的表现:突出体现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形成和聚集,人口的增殖和进一步的聚居。 ㈢城市化的度量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㈣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本建设规模预测法、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和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目前描述城市化发展程度的常用指标目前描述城市化发展程度的常用指标1.主要指标法 ⑴人口比例指标: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⑵土地利用指标:是指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比率. 2.复合指标法 ⑴ 规划区域的城市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⑵ 人口密度即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人口数. ⑶ 城市(建成区)的大小. ⑷ 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 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⑴实践者:吴友仁教授 ⑵理论依据: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 ⑶研究中以粮食年增速度为5%、4%和3%;粮食商品率为20%,城镇人口平均每人占有粮食300公斤,则我国2000年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为4.18亿、3.3亿和2.72亿。 ⑷结合我国实际,认为第二种方案的预测结果较为合适。(注:1992年城市人口为3.23亿人) 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⑴实践者:周一星教授 ⑵预测模型: 式中Y —城镇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 X—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 ⑶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超过40%。 ⑷考虑我国实际情况,20世纪末城市化水平定为30%较合适。3.基本建设规模预测法3.基本建设规模预测法⑴依据:资料表明。每位新增城镇人口平均基建投资为6000~7000元。 ⑵思路:根据可能增加的基建投资额,来确定新增城镇人口和计算城市化水平。 ⑶例:若增加1.6亿人,则需增加基建投资9600亿~11200亿元;按18年规划,每年需投资约533亿~622亿元;再与可能增加的基建投资额相比,以确定新增城镇人口和计算城市化水平。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⑴思路: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和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数来推算城市化水平。 ⑵计算公式: 式中 —规划年城镇人口; —基期年城镇常住人口; —机械迁移量; —预测年限;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基期年农业总人口; —劳动力系数; —规划年耕地面积; —每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剩余劳动力转化率; —带眷系数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基本思路: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粮增长量预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工业增长速度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和基建投资数额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考虑其它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四、消费水平预测四、消费水平预测1.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低标准:热量9978.84kj/人.日,蛋白质75克/人.日,脂肪65克/人.日。 2.我国小康标准: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热量10878.4kj、蛋白质72克(优质蛋白质约占三分之二)、脂肪72克。 示例:江苏省2000年人均消费水平、小康水平、富裕水平。五、作物产量预测五、作物产量预测㈠ 年平均增长率法: 式中: ——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 ) ——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 ) ——年平均增长率 ——预测年期 ㈡ 趋势外推法㈡ 趋势外推法思路:根据历年产量资料,绘制出历年产量动态变化趋势图,再依据图形选择适合的线性趋势预测模型,来预测作物产量。如 直线型: 指数曲线型: 二次抛物线型: ㈢回归预测法(适宜多因素)㈢回归预测法(适宜多因素)关键:确定参数的估计值 产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 1.目的:通过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合理不合理,匹配和不匹配的关系,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及分析应掌握的情况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及分析应掌握的情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分析应掌握的情况: ⑴ 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⑵ 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 ⑶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和布局特点; ⑷ 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⑸ 土地利用的效果 ⑹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应注意的几点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应注意的几点⑴防止为评价而评价,只摆不评,或摆得多评得少,或单一目的评价等倾向; ⑵不能局限于经济方面,而忽视社会和生态方面; ⑶不能局限于某个经济领域进行分析,而要开展广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⑷不能仅从局部利益(即本部门、本地区利益)出发,而应站在整体功能优化的高度来进行分析。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土地资源质量分析 内容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㈠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㈠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1.各类用地(耕、园、林、牧,居、交、水、未)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2.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数量。 3.对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既要用绝对量表示,又要用相对量即人均拥有量来表示。㈡ 土地资源结构分析㈡ 土地资源结构分析土地资源结构:是在一定地
本文档为【土地利用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617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2-08-20
浏览量: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