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举报
开通vip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2o07年S月 第ls卷第3期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语言教育教学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 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马克章 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摘要:文章先从中原官话南疆片方言语音系统中声调的差异和方言形成发展概况 方面入手,排除 了吐鲁番话和南疆各地方言成为其代表话的可能,而后在明确伊犁和伊犁话之所 指的基础上,从伊犁的 地位显豁,说汉语人口数量可观等...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话散论 2o07年S月 第ls卷第3期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语言教育教学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 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马克章 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摘要:文章先从中原官话南疆片方言语音系统中声调的差异和方言形成发展概况 方面入手,排除 了吐鲁番话和南疆各地方言成为其代表话的可能,而后在明确伊犁和伊犁话之所 指的基础上,从伊犁的 地位显豁,说汉语人口数量可观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伊犁话堪称中原官话南疆片 代表话的结论. 关键词: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代表话;伊犁 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79(2007)03-0032-08 OnRepresentativeVariantofCentralChinaMandarinDialect inSouthXinjiangArea,MainBranchofXinjiangHanDialect MAKe——zhang (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Urumqi830001,C Abstract:Thepaper,investigatingfromthephoneti~variance,dialectalforminganddevelop mentofeentral ChinamandarindialectinSouthXinjiangarea,excludesthepossibilityofTurpandialectandt hedialects fromotherplacesinSouthXinjiangareasastherepresentativevariant,andthenclarifiesthatY ilidialect, basedonYilidistrictandtherefereneeofYilidialect,isconcludedastherepresentativevanant ofcentral ChinamandarindialectinSouthXinjiangareabyexpoundingtheareascopeofYili,thelargep opulationof speakingmandarin,andSOforth. Keywords:Xinjiang;mandarin;dialect;centralChinamandarindialect;SouthXinjiangarea :representa— tivevariant;yili一 新疆汉语方言内部分为北京官话北疆片,兰 银官话北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三个片区【1j,早已 成为定论.但是,多年来,这三片区的代表话,一直 无人予以关注.最近,笔者不揣冒昧,对这三个片 区的代表话,分别提出了个人愚见.里,仅对中 原官话南疆片(以下简称"南疆话")的代表话提出 个人看法,以期同大家讨论. 一 ,从语音角度看堪称南疆话代表话者 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结构要素是区分 一 种语言的不同方言的决定要素.划分方言主要 依据语音,词汇,语法几方面的特点来进行,但往 往是以语音特点作为主要依据."[21212划分方言如 此,确定方言的代表话也是如此. 1986年,新疆汉语方言组根据古平声阴平阳 平分不分,古阳平并不并入上声,古人声今天的分 派以及调值的异同等四项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将整个天山以南 广袤区域的43个县市?,划为中原官话南疆片区. 这43个县市是:东疆的吐鲁番市等三县市,北疆 的伊宁市,霍城县等七县市,和南疆的巴音郭楞自 治州的库尔勒市,焉耆县等七县市,阿克苏地区的 阿克苏市,库车县等七县市,喀什地区的喀什市, 莎车县等九县市,和田地区的和田市,皮山县等八 县市以及克孜勒苏自治州的阿图什,阿克陶二县. 它们的声调情况如表1: 收稿日期:2006—12—11 作者简介:马克章(1938一),男,河南洛阳人,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 语言学教学与语言学研究. 注释:?北京官话北疆片代表话问题和兰银官话北疆片代表话之文章,分别见乌鲁 木齐成人教育学院2006年第1 期,2007年第1期. ?属于南疆的地,州,实有53个市,县,这里所说43个市县,是已进行方言调查的市 县数.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表143县市声调情况 古声调平上去入 古声母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清次浊全浊 r 今声调平声上声去声 昭苏,特克斯24415524 巩留13534413 伊宁,霍城,察布查尔34514434 吐鲁番2135244213 鄯善,托克逊,焉耆,和静24514424 若羌2135233213 乌什,拜城,阿克苏,疏附,阿克陶2135344213 伽师,阿图什3135244313 库车,温宿2125333212 疏勒2135244213 巴楚2135144213 莎车,英吉沙,泽普,叶城,和田2135333213 库尔勒,和硕2451442444 轮台,尉犁242514424244 新和213513321333 沙雅2451442451 调查研究告诉我们,南疆话有三个声调—— 平声,上声,去声,而且具备平声今不分阴阳,全浊 上声今变去声,古人声今全部派人平声的特点._l】 这是它们成为一个片区的主要共性,也是它们具 有共同的代表话之基础. 但是,南疆话各方言语音也确实存在一些声 调上的明显不同.这是我们在确定代表话时不得 不注意的一个重要信息.Il 其中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平声内部出现了两 个截然不同的调型,一个是降升调[213】,一个是中 升调【,41(调值亦有记为34,l3的,但调型是相同 的).这种同一个调类中两个调型间的差异,与去 声调类中调值存在44,55,33差别有着根本不同. 这种同一调类的不同调型是怎样发展演变来的? 哪个更能反映南疆话语音发展演变的趋向?笔者 认为,弄清这两个问题是解决南疆话代表话的关 键,至少说可以将堪称代表话的方言点锁定在能 够反映该片区语音发展演变趋向的较小范围之 内.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对不同调型的平声调值 进行必要的研究. 原新疆汉语方言课题组组长林端同志在其 《新疆汉话的声调特点》一文中曾注意到新疆话 里存在的"汉民话","回民话"间平声调的差 异.他说,"若不计(汉民话的)阴平类之调型,剩下 三类调型竞与南疆片无异".笔者认为,这一假设 Aug.2007 No.3.Vo1.15 对我们研究南疆话平声内的调型差异,很有启发 意义.以笔者当年在伊宁县(属南疆话片区)调查 所得材料为例,将其与南疆话及其基础方言陕西 话相比较,我们便能看出这一问题的端倪来. 笔者在伊宁进行方言调查时的发音合作人有 两个.回民话的发音人马善(时年57岁),其祖父 清末从甘肃张家川(紧邻陕西省)来疆,他本人生 于伊宁.伊犁汉民话的发音人兰锦荣(时年60 岁),其祖父于清末从陕西"赶大营"来到伊宁,他 本人生于伊宁.此二人所操伊宁回民话,汉民话与 陕西西安话的声调情况如下表2. 表2伊宁回民话,汉民话与陕西西安话对比 伊宁回民话平声24上声53去声44 伊宁汉民话阴平31阳平35上声53去声44 (西安话)阴平21阳平24上声53去声44 观察该表2,我们至少可以直观地看出以下两 点:1,伊宁话(不管是汉民话,回民话)与相隔几千 里的西安话惊人地相似,这决非偶然.研究已经证 明,南疆话与陕西话确有渊源关系,伊宁话当然也 不例外.2,伊宁回民话,汉民话之间声调上的真正 差异,仅在平声分不分阴阳上.撇开伊宁汉民话和 西安话的阴平调,所剩的阳平调与伊宁回民话平 声调型则一模一样.那么与伊宁回民话相比,伊宁 注释:?新疆的汉民话和回民话不足域内不同的方言,只是该方言内不同人口族群 之间语言存在差异的一种语言现象. 2o盯年8月 第lS卷第3期岛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汉民话的阴平这个中降调到哪里去了呢?就其阴 平字来看,并人了平声是显而易见的.就该调类的 调型来看,一个中降调居然会并人一个听觉上与 之有明显差异的中升调.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几年新疆汉语方言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南 疆话各方言点单字调虽然都只有三个,但多处方 言的底层调类I境有四个.它们之中除了上声,去 声南疆各地方言全都相同之外,一些地方底层调 类里却明显存在着阴平[21],阳平[24]的对立.刘俐 李同志在焉耆话中发现的声调系统有两个清晰的 层次——"静态层和动态层",就是典型的例子.她 发现,单字调处于静态层,有三个调类(24,51, 44),连读调处于动态层,有四个调类(2l,24,51, 44).她还指出,单字调有读[2l】的,但字数很少, "这是调类合并的遗迹"[4]23.这种对立正好和伊犁 汉民话,西安话中的阴平,阳平对立相吻合.根据 这种对立,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些地方应该 都曾有过与《中原音韵》所描写的汉语及当今西安 话,伊犁汉民话同样的四声共存的历史.只是后 来,在发展过程中,这里的阴平可能并人了阳平, 从而形成了今天伊犁回民话及南疆各地方言平声 不分阴阳的状况. 那么,底层调类中的低降[21],中升[24】两个具 有明显区别特征的调子,怎么能合并到一起呢?新 疆大学陈英同志的《试论库车话的底层调类及调 值——兼谈其调类的演变》翻一文,令人信服地回 答了这个问题.她在文章中指出,库车方言的单字 调有三类(即平,上,去),但平声却有两个调位变 体(无辨义作用),一个是[213],一个是[24】,两个调 位变体的对立正好是以阴阳为条件的.同时,陈英 还发现库车话在连读中又有一个新的调值[21]出 现,亦即其底层调类有四:阴平[21],阳平[241,上声 [51],去声[44】.从而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库车话单 字调中的条件变体[213]和底层调类中的[2l】之间 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陈英进一步根据美国学者 王士元先生"调型越相似,就越可能产生合并", "声调系统的演变主要产生了感知的相似性"理 论,从而得出[21】调在语言运用中先发展变化为 [213]调,调型由低降变为降升调,增加了与[24】调 的相似程度,进而使[21]并人[24]调的结论. 有趣的是,周磊同志先后两次调查吐鲁番话 之所得,与此结论竞不谋而合.上世纪8O年代初, 周磊同志在吐鲁番调查所得平声调值是[213】,九 十年代再度调查时,新派读音平声却变成了[24].网 可见,此地平声也正沿着从[213]向[24]发展的趋向 演变.这无疑是上述陈英所论的一个有力旁证. 更有说服力的是吉尔吉斯的中亚东干语.?它 与南疆话同源,操这种语言的人口群体一样,方言 形成发展起始时间(清同治十年前后)与南疆大部 分地方基本相同,而且之后少有后继移民的语言 干扰.尽管它的形成起始时间和南疆各地相同,比 伊犁话形成晚许多年,但其声,韵,调与南疆则几 乎完全相同,特别是其平声调值也是[241(上声5l, 去声44).17]显然,这个调值是汉语在境外经过一百 多年发展演变的结果,也是上述阴平[21]并人阳平 [24】的有力佐证. 根据上述几例的对照分析,我们有理由肯定 陈英之说,今天南疆话单字调平声中的[213]调,只 是底层调[2l】并人[24】调的一个过渡调,而[24]调, 则正代表了古阴平向阳平合并的发展趋向. 必须说明的是,今天南疆各县平声为[213]的 存在,从理论上分析大致如此.截止目前为止,我 们所掌握的各县语音材料都是原始调查所得,调 查之后对其连读情况等大都没有再进行深入调查 研究.自然,对其底层调类里有无[21]和[24】的对 立,今天单字调里有无[24]调的调位变体[213],我 们都无从知道.但是,仅据上面的分析,尽管我们 不敢排除有[24]并人[2l3]的可能,然而,我们已无 法否定[213]调并人[24]调的事实.据此,我们已经 有理由将南疆片的平声[24]调视为平声发展的趋 向,并据以锁定具有这一调值的伊犁地区(伊宁, 霍城,察布查尔,巩留,特克斯,昭苏)以及山南的 鄯善,托克逊,焉耆,和静,沙雅,库尔勒,和硕等地 成为南疆话代表话的可能范围. 二,从南疆话的形成发展看其代表话 众所周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 注释:?"底层调类"是存在于语言现象深层,不宜直观感知的声调分类,是与直观能 以感知的"表层''调类相对而言的 概念.新疆发现的方言底层调类都是在连读变调中显现出来的. ?东干,今维吾尔语对回族的称呼.东干语,即回民话.这是前苏联语言学家对清末 移居中亚的中国西北回民所 说的汉语的称呼.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汉语早自汉朝开始就在天山南北通行.不过,虽然 历史上许多时候,南疆许多地方曾有过许多说汉 语人口,但是自中唐以后,因为诸多历史原因,说 汉语人口在南疆锐减,汉语的通行之势渐渐低落 到了十分微弱的程度.尤其是宋元之后,伊斯兰教 在南疆的广泛传播,维吾尔族的形成壮大,使得喀 什,和田,阿克苏等地成为研究维吾尔语发展史必 须关注的地方,而在汉语发展史的研究上,它们的 地位却渐渐黯然下来. 继镇压准噶尔贵族叛乱,统一天山以北之后, 清廷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作 乱,统一了天山以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廷 在新疆设了伊犁将军.将军所辖(政治管辖与军事 管辖不尽一致)大部分区域,行政上实行两种不同 于北疆的管理体制.北疆绝大部分地区划归甘肃 省管辖.属于甘肃管辖的北疆乌鲁木齐至巴里坤, 吐鲁番一带,汉民,回民人口众多,实行着与内地 相同的州县制.而将军所辖的天山以北(塔城,乌 苏等地)从事游牧的蒙古,哈萨克族游牧域内,则 实行札萨克制,即将权力交给世袭的王公,贝勒, 贝子,台吉等首领(称"札萨克")管辖;山南的哈密 和其他地区(包括伊犁"回屯"塔兰奇人地区),完 全沿用维吾尔族旧有的伯克制,即让朝廷任命的 民族上层人士当首领,头目(官称"阿奇木伯克"). 同时政府规定汉人非执政府所签护照,均不得进 入南疆.从而造成山南上述各地主体民族是维吾 尔族(回,汉民人口极少)的局面.此外,为了防务 需要,政府又在叶尔羌(莎车),和阗,乌什,阿克 苏,库车,喀喇沙尔(焉耆)派有办事大臣;在阿克 苏,英吉沙尔,喀什,叶尔羌兼设满营,绿营(汉 兵),分兵驻守;其他诸如焉耆,库车,赛里木(拜 城),乌什,和阗等地,只酌留绿营,以资扞卫.两种 驻军均非永驻,三至五年调换轮戍,通常南疆驻军 总数只有几千人(多者上万).吁是这些限住当地 "汉城"的军队和前来经商的少数回,汉民众聚于 一 起,便形成了南疆这些个为数有限的说汉语人 VI的聚居点.这十来个人数有限和居住均不稳定 的聚居点,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伊犁将军 始,至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入侵之乱止,前后 维持长达103年.其间,说汉语人口虽陆续有所增 Aug.2007 No.3.Vot.15 加,但增数有限且仍局限于前述一些重镇,即这有 限的说汉语人口仍呈远距离孤岛分布的状态. 据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百多年之中,汉 语在山南一些重镇通行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上述 重镇之间相距往往上百乃至几百公里,各点呈孤 岛状态存在,加上说汉语人口数量有限,居住又不 稳定,因此,各点之间形成共同的覆盖大范围的汉 语方言的可能,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南疆汉民,回民真正大量移入,始于同治年间 的阿古柏入侵大乱之后.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 建省,限制汉民,回民进入南疆的禁令解除.原伯 克下属的诸多小城,陆续置县(至清末累计仅近2O 处,其余大多数县市都是民国时和解放后所置). 于是,南疆又渐增一些说汉语人口聚居点,说汉语 人口也日渐多了起来.就山南各地看,以久已拥有 的旗兵,绿营兵等驻军和聚居于各地汉城的汉,回 民众为基础,再加上同治末年批量来自陕甘的回 民义军白彦虎残部及其裹挟的陕甘回民群众,说 汉语人口群体日渐壮大,又经此后说汉语人口的 不断增加,渐渐在此形成了中原官话,才成为可 能.如果说,前述平声调值为[241的地方方言发展 得早而快,具有过渡调[213]的地方方言发展迟而 慢的话,这两种调值的地理分布也十分有趣地证 明了这一点.从东疆向南疆的长廊里,除吐鲁番之 外,鄯善,托克逊,和静,和硕,焉耆,库尔勒,沙雅 说汉语人口进入方便的地方,平声调值都是[241, 再往南去的更多地方,平声调值就都是[2131~".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还在山南东,西四镇?等 地汉语通行点呈孤岛状存在而未连接成片的一百 余年中,吐鲁番(当时该地含鄯善,托克逊),伊犁 早已有了大批说汉语人口,汉语方言在此应该率 先形成.而地理上坐落天山以南的吐鲁番,行政上 却不象南疆其他各地那样实行伯克制,而是和北 疆乌鲁木齐一样划归甘肃省管辖.如此长达百多 年之久.而且,因为吐鲁番隶属甘肃安西道,清廷 在此实行同北疆一样的大兴户屯之特殊政策.其 屯户人口便也和乌鲁木齐一带一样,主要来自甘 肃.如果说这百多年中,吐鲁番已有汉语方言发展 形成,那么这个方言类似北疆乌鲁木齐一带所形 成的兰银官话则是无可怀疑的.然而,今天这里通 注释:?《新疆地方史》说,-~2NNsg总数约4万人左右.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 说,"兵额无一定,随年代而略有增 减","少则一万九干余,多则二万三干余员名."此处为与其它处所引数字(曾问吾) 一致,依曾先生之说. ?自唐之后,南疆重镇号称东西,四镇.西四镇为喀什,和阗,莎车,英吉沙尔;东四镇 为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 20盯年8月 第15卷第3期乌鲁木齐成人教'r学院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行的却是中原官话.这种方言大相径庭的情况究 竟是怎么一回事,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是 可以肯定的,这里中原官话的形成一定是后来南 疆话形成时的事情.这种先此而后彼的改变,南疆 其他地方全然没有.而且,今天吐鲁番话的平声调 之调值曾经是前述的过渡调f213】(后来变成了 f24]),显然,吐鲁番实不能划人前述南疆话代表话 的可能范围之内.同时,比吐鲁番汉语方言形成更 晚的南疆各地,特别是从东疆往南疆的长廊中具 有平声【24】调值的焉耆,和静,和硕,库尔勒,沙雅 等地,都不具代表话资格也自不必说. 这样来看,南疆汉语方言形成最早的伊犁和 吐鲁番二地中,吐鲁番话成为南疆汉语方言的代 表话,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堪称南疆话 的代表话者,则唯伊犁地区各地的话最为可能. 三,伊犁话堪称南疆话的代表话 排除了吐鲁番话及南疆各地方言,堪称南疆 话代表话者,则非伊犁将军驻地的伊犁话莫属. 然而,伊犁实指何处,就这一点而论,不要说 外省人,就是新疆人也大都说不清楚.要称伊犁话 为南疆话代表话,自然应首先弄清伊犁之所指和 伊犁话之所指. (一)伊犁之所指 元明时期,今伊犁一带和塔城,博尔塔拉州 先后隶属西蒙古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后 来,人们渐渐将天山以北蒙古卫拉特部游牧地和 伊犁河流域(还有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的相当大 一 部分)笼统称为伊犁.清初准噶尔部首领就驻 阿力麻里(今霍城县阿尔穆尔).乾隆十九年5月 4Et"征剿准噶尔令"中所说"朕意机不可失,明岁 拟欲两路进兵,直抵伊犁",即指这一带.乾隆平 息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于二十五年(1760年)将 乌哈尔里克(今霍城县水定镇)改名为"伊犁"l8】. 并在此设办事大臣.于是,"伊犁"在今我国域内有 了确指.? 乾隆二十七年,清政府设西部封疆大吏伊犁 将军.这是当时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起初,将军 和各领队大臣曾暂驻宁远城(今伊宁市).次年,惠 远城(今霍城县惠远乡府所在)建成,伊犁将军移 驻惠远.在此前后,这一带先后共建九城,惠远最 大,故号称"伊犁大城".于是惠远渐渐成了当时 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后来嘉庆年 问洪亮吉,祁韵士,徐松等"发配伊犁",道光年间 林则徐,邓廷桢等人"戍伊犁",所说伊犁,均指惠 远.可见,伊犁既指伊犁将军直辖的伊犁河流域 及周边地区(含精河,塔城),又是将军驻地惠远 城的代称. 同治三年(1864年),久存野心的沙俄,强占我 霍尔果斯河以西(原归附我国的中亚和哈萨克放 牧区),占去伊犁地域面积之五分之四,伊犁将军 在原伊犁一带之权力所及,只余伊犁九城及周围 的屯垦,防营区域(仍含塔城,精河等). 新疆建省4年后的光绪十四年(1888年),南 北疆陆续建政,伊犁一带的政务归于新设的伊塔 道.伊塔道及其下属伊犁府,均驻于宁远城.这样, 伊犁便泛指伊塔道所辖的伊犁府和塔城,精河二 直隶厅一带,又为其驻地宁远的代称. 民国之后,伊塔道改为伊犁行政区.民国四年 (1915年),塔城析出,成为塔城道.后来,伊犁行政 区又改为伊犁专区.1952年后,伊犁专区新增设伊 宁市(在原宁远基础上).博乐,精河划出,成立博 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这时,伊犁专区和伊宁市领 导机关均在伊宁.直至1984年,伊犁地区下辖八 县(伊宁,霍城,尼勒克,特克斯,昭苏,巩留,新源 和察布查尔)一市(伊宁市).伊犁则成为划出博 尔塔拉之后的伊犁专区(后改地区)八县一市之 总称,也是伊犁地区以及伊宁市领导机关所在地 的代称. 总之,伊犁除了一度曾有确指之外,后来很长 时问,多为当地军政最高长官所管辖范围的总称, 或作当地最高长官驻地之代称.现在,它是八县一 市的总称,又是伊宁市的代称. (二)伊犁话之所指 普通语言学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如果一 个方言区或其中的一个地方,是整个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么这个方言在整个社会中就 最重要,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9]222.据此,我们将 惠远话视为伊犁话,可谓顺理成章.因为百多年里 惠远是伊犁将军驻地,其规模位居伊犁九城之首, 确系伊犁将军所辖的天山南北大区域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中心. 然而,惠远城在其建成的100年后,大约汉语 注释:?此处说法以及以下有关历史沿革情况均参考于维诚《新疆建置沿革与地 名研究》.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方言已经形成的时候?,于同治十年(1871年)被沙 俄入侵者夷为平地.城中满营"丁壮死亡殆尽",百 姓四散逃亡.虽然光绪十九年(1893年,新疆建省 后九年)新任伊犁将军在原惠远废墟之北重建了 惠远城,然而,终因此时将军只有防务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而无行 政权力,惠远已失去其往日的显豁地位,甚至面积 也只有老惠远城的一半多一点(仅1.95平方公 里).时隔23年,这时新惠远城的百姓肯定多非当 年老户.他们所说的话是不是老惠远话,其信度就 成了问题.又18年后,席卷全国的辛亥革命,引发 了1912年1月发生于惠远的伊犁革命.此后,伊 犁地区还经过了多次社会动荡,惠远人口受其影 响而不断发生流散,以致于1985年在此调查方言 时,笔者竟找不到理想的世居发音合作人.这无疑 为我们将惠远话定为代表话增加了难度.因为实 在无从确切知道它的本来面目. 原伊犁九城中,除了惠远,宁远则为佼佼者. 当惠远成为伊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时, 宁远为这里掌管"回屯"事务等职责的阿奇木伯克 驻地,伊犁将军还在此设有总兵驻防.其政治,经 济,军事地位仅次于惠远.沙俄焚毁惠远城时,"俄 兵及商户均聚居于惠宁(今伊宁之巴彦岱),熙春 (在今伊宁境),宁远三城".三城中宁远最甚,"新 构街市,延长数十里"?,曾设有领队大臣,驻有重 兵的惠宁距宁远仅五,六公里,宁远距惠远25公 里左右.惠远城毁时,百姓逃亡宁远,惠宁之众不 难想象.于是,说汉语人15中心微向东移.新疆建 省后四年(1888年)后,清廷又在宁远,绥定设县 (当时整个伊犁府仅有此二县),同时设伊塔道,伊 犁府.道,府,县衙门均驻宁远.于是政治中心亦随 之迁此.虽然这时伊犁将军仍在,且驻惠远,但其 权力只剩防务,行政大权不再.于是,惠远的政治, 经济中心地位仅十几年功夫便被宁远取而代之. 如果说从乾隆二十七年始设伊犁将军至同治 十年沙俄占领伊犁的一百多年中,惠远已经形成 了汉语方言,那么,与之仅距25公里,且地势平 坦,交通无阻的宁远城之汉语当不会有什么差异. 可以说,宁远话(今伊宁话)与惠远话确系一脉相 承,无大差异是毫无疑问的.不过后来,宁远取代 Aug.2007 No.3.Vo1.15 7 惠远而成伊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长达百 年之久,这时惠远则完全黯然失色.尽管后来笔者 在此调查方言时,在各县所找发音合作人几乎众 口一词称,自己所说的话就是伊宁话,然而毕竟惠 远,伊宁在方言形成过程中,各有百年举足轻重的 历史,因此,把这里的话勉强以某一具体地点称 之——称惠远话或宁远话(伊宁话),显然都有不 妥.因此,笔者认为,将通行于这一地区的话索性 称为伊犁话当更妥贴一些. (三)伊犁话确具代表性 只要了解伊犁之所指,伊犁话之所指,伊犁话 堪称南疆话之代表话,也就基本明朗了. 1.伊犁的社会地位显豁 如前所述,自乾隆二十七年设伊犁将军始,到 同治十年惠远城毁,近110年,伊犁为全疆的政 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当时,惠远在新疆有"小 北京"之称.其市井繁荣,经济发达,名人荟萃,富 商云集,颇类京畿.尤其是其政治,军事方面对各 地的影响,极为显着.这种显豁社会地位,是南疆 各地均无可比拟的. 伊犁将军是清廷在新疆实行军府制所设的最 高官员.其政治,军事权力无处不及.当时清廷在 新疆置有四大镇(伊犁,塔城,乌鲁木齐,喀什).其 中,除伊犁置将军外,乌鲁木齐设都统,塔城,喀什 设参赞大臣.都统与参赞大臣虽然都由朝廷直接 任命,但军事上都要受伊犁将军节制,直接领导. 另外,山南还有七处(喀什,叶尔羌,和阗,乌什,阿 克苏,库车,喀喇沙尔)设办事大臣,一处设领队大 臣(英吉沙尔).这些地方官员的政务办理,均要听 从伊犁将军.这种系联上下的隶属关系,使伊犁的 下行政治影响,给各地的向心引力,对南疆各地产 生着微妙的,强有力的作用. 同时,根据南疆实行伯克制而使防务相对特 殊的具体情况,伊犁将军在南疆阿克苏,喀什,叶 尔羌,英吉沙尔四处兼设满营,绿营,在喀喇沙尔, 库车,赛里木,乌什,和阗等处,酌留绿营,设防驻 守.凡驻兵处,均筑有"汉城"作为军营.前期,全疆 驻军兵额一般情况下如果象曾问吾先生所说保持 在1.9万上下,那么山南上述各地大约共分驻五, 注释:?东干语在中亚经过百余年形成过程,便呈现出明显的有别于母语的方言面 目.此时说汉语人口批量进入伊犁 已有近百年,据以推断,也已形成了方言. ?曾问吾原文如此.笔者认为"数十里"可能有误.不过,这时宁远城最大则是事实. 2007年8月 第l5卷第3期|-.木齐成人教育学院 ?, JournalofUrumqiAdultEducationInstitute 六千人,每个说汉语人口聚居点平均约六百人? (另有一些当地工匠,商贾等其他说汉语人口).后 来,说汉语人口日增,汉语的通行形成更大规模, 更大范围.例如,阿古柏入侵时,仅喀什汉城一地 守军就有四千人之多",道光年间喀什还有一次 就请求留驻伊犁骑兵三干,陕甘绿营兵四千的记 载f'.而南疆所驻满营均由伊犁将军调往,绿营 则自陕甘,乌鲁木齐调充.可见,伊犁因军务而对 南疆说汉语人口的调充和集中有着直接关系,其 对南疆汉语方言的影响也成必然.伊犁的汉语方 言成为南疆各地汉语学习的蓝本,也在无形中得 以确立. 2.伊犁话形成过程中人口数量可观 在南疆话片区里,伊犁最早拥有数量可观的 说汉语人口,成为这里汉语方言形成的扎实社会 基础,并最终使这里的汉语方言影响及于南疆各 地.这是南疆各地无与伦比的. (1)伊犁特殊的说汉语人口群体 汉语方言的形成,当然取决于当地说汉语的 人口.与全国许多地方相比,伊犁具有特殊的说汉 语人口群体,是研究此地汉语方言形成决不可忽 视的.就伊犁而论,这里除了拥有数量可观的汉族 和回族人El之外,还有数量可观,早已说汉语的满 族人.他们在伊犁汉语方言形成中的作用可谓举 足轻重.这是伊犁说汉语人El群体有别于其他地 域之处.. 众所周知,满族本来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文 字.但是因为各种具体原因,汉语在满族人中早就 有了厚重影响,以致使满族人人关前就多有通汉 语者,人关后他们很陕便广泛使用起汉语来.顺治 元年(1646年)5月清兵人关不久,汉语已成为满 族人不得不用的全国通用语.虽然笔者未曾查到 清廷关于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官方明令,但是许多 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普遍使用汉语是个铁的事实. 顺治人关执政,一边强调首崇满洲,意尊"满 洲根本",以示不忘本源,一边又推行"满汉一家", 笼络汉民人心,以稳天下大局;一边继续保持"议 政王大臣会议",保证满洲贵族占据国家主导地位 和核心地位;一边大批任用降顺汉官,以期"以汉 治汉".而语言的不通,显然是难以达到其政治目 的的.为此,顺治二年,清廷全面恢复明代的科举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并明确以考试汉学来取仕.汉学的被提倡, 很快便将汉学的载体——汉语言文字推到了全国 通用的合法地位.无形中,这等于给满族人下了一 道学习汉语,汉文的命令.顺治五年,清廷开始允 许"满汉通婚",以期淡化民族界限.这些举措无疑 对满汉相融,为满族人学习运用汉语起了极大的 推动作用. 仅几年功夫,大概除了在"议政王大臣会议" 上,满族贵胄议政或其高层次的满族官员会议上 仍有可能使用满语之外,其余场合,上至朝廷,下 至州县府衙,因广用汉官而不能不用汉语文办理 公务(当然满文文档仍存在于有满人官员的场 合).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死,朝廷所下"摄政王 薨逝诏书"和"追尊多尔衮为宗义皇帝诏书"【ll, 全用汉字书写,便是最有力的证据.顺治八年,顺 治曾慨叹而发有这样的"上谕":满人"习汉书人汉 俗,渐忘我满洲旧制"『11J1科,足见汉语在满族人中广 泛通行的不可逆转之势. 进入康熙(清已人关18年后)时期,这种满汉 相融,汉语为满族人普遍掌握使用之大势,已进一 步影响到了满族人的发祥地."康熙末年,(满人人 关约7O年)盛京地方已经出现因'旗民杂处,以致 满洲不能说满语'的现象"【11l1科.勿须赘言,这时关 内各地的满族人已经不是"渐忘",而是普遍不说 满语了.到了乾隆(人关9O年后)时期,"甚至连满 族宗室也'不能以国语(指满语——原文注)应 对'."I11}?皇亲宗室尚且如此,普通满人百姓自然 无须多论. 从满族人关,到乾隆二十七年设伊犁将军,近 120年,此时随同伊犁将军人疆的满族官兵大都是 人关后出生的第四,第五甚至第六代人.他们长时 间与汉人杂处一起,大都已经不用满语而通用汉 语当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在伊犁的存在,大大充实 了这里的说汉语人口群体,对伊犁汉语方言形成 的作用便不言而喻了. (2)伊犁话形成过程中的说汉语人13数量 伊犁能够较早地形成汉语方言,与乾隆始治 理新疆的屯垦实边举措,带来数量可观的说汉语 人口,有着直接的关系. 清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伊犁一带及 天山以北大片土地上的原主体民族蒙古人已经伤 亡惨重.加上乾隆二十二年(平定准部后二年)这 里"痘疫大行","死于天痘者,十分之四","死于兵 戈者,十分之三,逃人俄国和哈萨克者,十分之二; 存者不及十一."[12p82因此,这里出现了一片地广人 稀的状况.于是,清政府推行屯垦实边政策,大举 移民,实施军屯,民屯,以期实边.屯垦地域内各地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Jl~r,.-Pd- 相比,乌鲁木齐一带的屯垦以民屯为主,而伊犁一 带则以军屯为主.乾隆二十五年,首批绿营兵进驻 今霍城县清水河镇[131m,此后,陆续由陕甘两省抽调 移驻伊犁绿营兵数千,至乾隆四十三年绿营又改 为携眷驻防(实则屯垦).霍城县志记载,这时仅霍 城便陆续安置绿营兵1,400人:绥定300人,广仁 (今芦草沟)300人,瞻德(今清水河)300人,拱宸 (今老霍城)350人,塔兰奇(今塔尔奇)150人.自 乾隆二十九年至三十六年,还陆续移来满营,锡伯 营等民族军万余人,如惠远驻满营4,000人,惠宁 驻满营2,140人,其他还有锡伯营1,000人?,达 斡尔营1,000人,察哈尔营1,800人,厄鲁特营 2,800人,沙毕纳尔营600人I】21297.他们均携眷移 戍,永驻斯土.(据此处锡伯营人数推知,各营人数 均未计眷属人数.) 其中察哈尔,厄鲁特,沙毕纳尔均为蒙古部 族.他们和锡伯族(从其今日尚用母语推想,当初 调来时当说母语),达斡尔族人会不会说汉语,笔 者不敢妄说;惠远,惠宁两处满营6,140人,大部 分来自热河,凉州,庄浪(甘肃省东部靠近陕西), 西安,这些人中绝大多数说汉语是毫无疑问的. 到了嘉庆中,伊犁将军松筠统计,惠远满营人 口(含眷属)22,600口,惠宁满营13,400口,绿营 10,700口.其中满族人总数已达36,000,占据绝对 优势.5O年里伊犁说汉语人口增加了数倍(这里已 计人了眷属人口),三宗人口共达46,700口【】21300.这 个说汉语人口群体之大,为南疆各地所无法相比. 驻防的军队调人,是官方行为,往往有案可 稽.相比而言,百姓的迁徙多属个人自发行为.因 此,难见确凿数据.伊犁既有大批军队调人,由此 而引发的商贾,工匠和一般百姓接踵而来,是肯定 的事.例如,乾隆二十八年,232名来自关内的商民 到伊犁河北岸落户[131".道光七年的一则史料更可 帮助我们推知当时伊犁自发移民的情况.这年,新 疆发生了张格尔二次作乱.清廷派陕甘总督杨遇 春统陕甘兵五千,以及其他地方所调人马共2.2万 人,汇同伊犁将军前往阿克苏进剿.在各方筹粮调 兵过程中,新疆因"寓居伊犁之川楚客民,及流犯 内,多有曾充乡勇练行阵者",从而"奏准挑选二千 从征"[121337."曾充乡勇练行阵者",竟能挑选二千, 其总人数必当数倍于此.若以老弱妇孺青壮每十 人抽一,恐怕伊犁说汉语百姓人口也在两万上下. Aug.2007 No.3.Vo1.15 这时,距离嘉庆中松筠的人口统计已有近20 年光景.伊犁各满营,绿营兵丁及眷属在伊犁的一 片升平中,数量必定继续稳步上升,保守地估算, 达到六万左右应该没有问题.加上这里平民百姓 中的说汉语人口,总数在八万之上应当是可信的. 当然,驻军和平民百姓说汉语人口,只是依据 可见到的数据所做谨慎推断.实际人口恐怕只能 多而不会少.有关史书上说,沙俄人侵伊犁摧毁惠 远之前,伊犁"各营及商民户口有十余万人"I】2]387. 如果从中减去蒙古,锡伯,达斡尔等可能不会说汉 语的人口,余数至少也与上述估计数字相符.(而 建省时吐鲁番说汉语人口仅有三万.)可见,伊犁 说汉语人口数量在南疆片区各地中绝对领先是毫 无疑问的. 综上所述,伊犁长时间为南疆片区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中心,从而奠定了伊犁汉语 方言在整个南疆片区的重要社会地位.伊犁曾长期 拥有南疆各地无法相比的众多说汉语人口,使这里 得以形成一个优于南疆各地的汉语方言形成之社 会基础.加上伊犁话既有南疆话语音上的所有共 性,又有其平声最能反映南疆话声调发展趋向的特 点.最终使这一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方言,在整个南 疆片区具有了代表I生.据此,笔者认为,伊犁话称为 南疆片区汉语方言代表话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文献: 【1】刘俐李,周磊.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J1.方言,1986(3). 【2】邢公畹.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f313林端.新疆汉话的声调特点[J1.新疆大学,1987(1). 『41刘俐李.焉耆汉语方言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 社,1993. 【5】陈英.试论库车话的底层调类及调值[J1.乌鲁木齐成人教 育学院,2001(1). 【6】周磊.吐鲁番汉语方言音系方言【J】_方言,1998(2). 【7】林涛_中亚东干语研究【M】.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2. 『818于维诚.新疆建置沿革与地名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 民出版社,1986. 【9】李兆同,徐思益.语言学导论[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 版社,1991. [1O]-~.百年喀什咖.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 [11]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23戴逸.简明清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3]霍城县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申毅] 注释:?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中称锡伯营1000人(实际上是一千多人).此数未计眷属,加上眷属共三千多人. (参见《辞海》民族分卷第26页)
本文档为【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994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2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20
浏览量: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