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举报
开通vip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篇一: 四川新农村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川委发[2017]17号) 各市(州) 、县(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明确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面临...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图集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 篇一: 四川新农村建设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 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川委发[2017]17号) 各市(州) 、县(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明确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进入新的阶段,面临新的突破。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现就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工作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小康为核心,着力建设民富村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片。通过示范片的辐射带动,加速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积极贡献。 (二) 基本原则。在示范片建设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原则。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示范片聚集,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公共服务,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成片整体推进原则。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连村成片推进示范片建设,整体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农房建设和环境整治,构建新型村落。 --激发乡镇活力原则。充分发挥示范片所在乡镇的重要作用,通过放权搞活、机制创新,转变乡镇职能,增强乡镇活力,促进乡镇以点带面加快发展,实现强乡富民。 --多元化投入原则。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资金投放,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入。 --分类指导原则。抓两头带中间,对不同类区提出不同目标要求和建设重点,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各自优势,协调推进地震重灾区、城郊平坝较发达地区、丘陵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示范片建设,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 (一) 目标任务。在全省现代畜牧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域和可成片推进的片区,首期选择确定4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在示范片内集中成片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美化人居环境、建设新型民居村 落,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民居、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培育新农民、建好村班子的“五新一好”目标,使示范片成为现代农业的集聚区、农业产业化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到2017 年,示范片内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1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100 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 以上,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1000 个左右。到2017 年,建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100 个,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户达到30 万户,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到300 万亩,建成的示范片覆盖行政村2500 个左右,示范片内农户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市(州) 、县(市、区) 要根据本地情况,在共同抓好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同时,同步开展各级示范片建设。到2017 年,每个市(州) 、县(市、区) 各建成示范片1 个以上;到2017 年,建成市( 州) 级示范片100 个以上、县( 市、区)级示范片1000 个以上。 (二) 建设要求。通过3 年建设,每个省级示范片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发展规模连村成片。每个省级示范片连片10 个行政村以上,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农户达3000 户或现代种植业集中连片种植达3 万亩以上,建设投资总规模3 年达 1. 5 亿元左右,年生产总值达1 亿元以上。 --现代农业水平整体提升。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 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 以上,农机化水平达40% 以上,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良种化率达90% 左右,有效灌溉面积达70% 以上。70% 以上的农户参与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有规模较大、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带动,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70% 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0% 以上。--农民生活极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区) 平均水平30% 以上。村社道路和入户路硬化率90% 以上, 村民饮水达到安全标准,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服务项目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转有序高效。 --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新民居达90% 以上,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达95% ,生产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达90% 以上,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率先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的示范样板。 --文明乡风普遍形成。乡风民俗彰显爱国守法、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 培训 焊锡培训资料ppt免费下载焊接培训教程 ppt 下载特设培训下载班长管理培训下载培训时间表下载 率达80% 以上,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0% 以上。 --民主管理群众满意。民主管理实现基层组织富有活力和政务、村务公开全面深化的要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对村务公开、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95% 以上。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为抓手,在马铃薯、茶叶、水果、油菜、蔬菜( 食用菌) 、烟叶、中药材等种植业和林竹等特色产业中重点发展1 至2 个主导产业,着力发展示范片特色效益农业。以现代畜牧业 提质扩面为抓‎‎手,着力发展生猪、草食牲畜、小家禽及水产等产业,推进农户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合理布局并加快建设健康养殖小区,促进饲养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推广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等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大力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推行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日光温室、滴灌喷灌和标准化养殖设施等生产设施应用,加快建设产品分级、包装、储藏、加工等产后处理设施,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提高示范片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示范片建设,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建标准化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提升示范片农产品加工水平。创建示范片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行品牌销售,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加快示范片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发展农业物流企业,推行农超对接、产销对接等农产品直销方式。开发示范片内农业多种功能,发展集观光农业、绿色消费、生态游乐、假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 (二) 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示范片产业发展和村庄村落民居建设,配套建设水利、道路、信息网络、市场等基础设施。加强示范片内田间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和小型水利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建设,成片整理零星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示范片内村道联网建设、入户路硬化和田间耕作道路建设,配套建设公共交通站点。建立健全示范片农产品贸易市场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设施。 (三) 分类推进村庄村落建设。按照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区域发展格局,科学布局村庄,突出村落特色,优化民居设计,推进示范片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地震灾区示范片要充分利用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和其他项目建设资金,抓住对口支援契机,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民居住点,新建高起点、具有地方风貌的民居新村。城市郊区和平坝地区示范片要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水平较高的有利条件,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区,推广具有不同特点的户型设计,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备的新型社区。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示范片要结合自然环境条件,以就地就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引导农民改旧房、建新房,新建住房依山傍水、因地顺势而建,形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贫困地区示范片要整合资源,建设扶贫新村。民族地区示范片要推进定居新村建设,建成独具地域建筑风格、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村寨和聚居点,促进生产生活方式改变。 (四) 配套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围绕示范片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健全公共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强化示范片乡镇公益性服务能力建设,为示范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利用和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示范片村级社会服务站点,合理布局中小学校,改造完善卫生设施设备,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 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片要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标准,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强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和民居绿化、美化。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种养结合,规范家禽、牲畜饲养和清洁卫生管理,减少禽畜粪便污染,实行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示范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型沼气池。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治理土壤污染,推广农作物、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突出抓好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控制示范片面源污染。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和日常保洁,实行生活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集中处理。加快治理河道、沟渠、塘堰的污染水源,处理生活污水,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开展庭院环境整治,治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和人畜混杂居住,清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保持村庄整洁。加快示范片绿化建设,提高示范片村庄绿化覆盖率。 (六) 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支书、村主任,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村民自治方式推动示范片建设工作。健全示范片内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行村务和社务公开。支持示范片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 科学编制规划。各示范片所在县( 市、区) 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示范片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与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相衔接,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体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突出农民持续增收核心目标,突出现代种养业基地建设,突出建设农村美好新家园。要依据总体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 (二) 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示范片大胆探索创新,深化各项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土地性质和农业用途为前提,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入股、成立土地合作社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不断完善、创新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方式,让农民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收益。推广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广“六方合作,保险”的产业化发展新机制,在示范片全面推广运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实行股份合作,采取多次分利动态结算办法,增加农民多种收入。健全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搭建投融资平台。推行农户联保、农户互保等多种信用担保方式。创新抵押、质押贷款办法,鼓励发展资金互助社等微型金融服务组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开展小额保险试点,鼓励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工商企业、科研院校、社会力量参与示范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项目支撑。以“金土地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配套建设高标准产业基地和农民新型居住区;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为抓手,支持以生猪、玉米、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示范片产业发展和生产能力建设,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地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改造示范片中低产田土,建设农产品专用基地,推进项目区新农村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和水保工程项目为抓手,在示范片配套改造水利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新农村示范片;以现代烟草农业项目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质烟叶基地,推进烟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扶贫和以工代赈项目为抓手,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计划”为抓手,集中建设资金,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示范片建设。 (四)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的原则,将有关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合力支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省级财政通过整合资金和项目,支持引导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市(州) 、县(市、区) 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服务项目建设。对龙头企业在示范片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基础建设、污染治理、质量检测等,农发资金、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可给予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银行贷款,可按照银行基准利率给予适当贴息。对种植业大户、规模养殖农户用于改造生产设施、发展设施农业的投入,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开展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建设财政奖补试点。 (五) 加强科技和人才保障。积极促进示范片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合作。开展示范片优质、高产‎‎、高效种养业创建活动,加快推广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资源集约型技术。推行科‎‎技特派员和“民聘公助”产业辅导员制度,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方式。支持科技人员到示范片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科技服务,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的收益比例和股份持有比重。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片所在乡镇、村任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示范片所在村实践锻炼。 (六) 增强乡镇服务功能。有关县(市、区) 要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对示范片所在乡镇放权让利明责,增强其经济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示范片所在乡镇要组织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导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要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提供政策、技术、信息等服务。要推进依法行政,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群众关注的问题,维护参与建设发展的各方利益。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 统一思想认识。建设新农村示范片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部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示范片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加快”的高度,着眼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 (二) 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示范片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上成立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示范片所在市(州) 、县(市、区) 党委、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 强化工作职责。推进示范片建设实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省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方案制定、配套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指导、产业发展指导等重点工作,并主动将本部门开展的相关试点示范工作与示范片建设结合起来,互动推进。示范片所在市(州) 党委、政府要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支持示范片建设,加强指导和协调工作;县(市、区) 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示范片的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措施配套和督促落实等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重点做好群众动员、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工作。要建立示范片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篇二: 关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 省人大农委办公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国人大农委举办研讨培训班通知精神,四川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赴遂宁、内江、宜宾、泸州市,深入到8个县(区)近20个村(社)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与村社负责人、农民代表、业主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总的来说,我省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年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我省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新村建设为有效载体,以产业发展为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先行、产村相融、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科教文卫广电同步跟进,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还作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决策部署,力争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新建成新村聚居点10972个、涉及农户112.3万户,改造提升和保护修复村落15354个、涉及农户90.3万户,启动幸福美丽新村试点示范村建设1242个。全省6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累计建成新村聚居点2033个、新农村综合体218个、“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307个;连片发展种植业603万亩,规模养殖户23.7万户;累计硬化农村道路18297公里,农田水利渠系建设17589公里。 (一)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城镇乡村院落合理布局。早在2017年我省就编制印发了《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17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 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201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 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2017年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 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 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17年-2020年)》和11个分项规划。各地也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编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布局上,坚持新村建设规划与小城镇规划、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中心村、自然村空间形态;在项目上,新村建设规划与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新村基础设施项目、扶贫开发、旅游开发项目等科学对接、有序实施;在建设上,村落民居规划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征、民俗特点,有乡土气息、乡村情趣、乡情乡愁。 (二)注重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与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循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如泸州市江阳区西岸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蔬香园、异果园、渔歌园、玫瑰花园、生态植物园等观光休闲“五园”和农耕农俗文化长廊、农耕文化体验区、婚纱摄影基地等景观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实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江安县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企业采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通过“公司,家庭农场”的养殖模式,带动发展年出栏500头商品猪的养殖户500户,让农民也能通过发展现代化养殖业增收致富。201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95元,比上年增长12.8%。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411元。 (三)创新筹资机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设资金投入。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多方投资、共建共享。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每年对60个示范县投入6亿元;从2017年开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达75.7亿元。 二是积极开展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如蓬溪县推出“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地上建筑物”、“政府增信+银行授信”等四种贷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农村金融。威远县推行农业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让农民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 三是用财政支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通过整合支农资金,将其集中用于为农户和其它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充分发挥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如宜宾市翠屏区推进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试点,由区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团共同成立公司,农民自筹资金加财政补贴占股47.8%,如此一来财政补贴便从过去给农民或企业的一杯水变成了一口源源不断的水井。 (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空间。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围绕农民生活生产需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电力、广播、电视、宽带入户连网,改厨、改厕和沼气建设大规模推进,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让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宜宾市积极开展“五化一处理”,即》或国务院制定《土地流转条例》,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操作规范、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规范政府、农民和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运行机制和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要确保农业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且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城镇化率仅有45%左右,农村人口接近4500万,且居住分散,因此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建议在资金投向上要向四川这样的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地区倾斜。 二是进一步明晰财权和事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应该进一步明确,并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事权,从而调动各种主体、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对某些项目可只下达资金计划,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为地方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应尽早下达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加强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科学高效。 (三)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唱主角,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农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点空置率很高,除了规划不科学,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规划、选址、建设、管理全过程,切实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对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服管理等项目,采取由下而上,让民作主,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实现农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从中发挥导向作用。我们大英县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广,新村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愿申请,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工建设,建设工程中始终依靠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重视产业支撑,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良好格局。 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思路来考虑和规划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 益;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上下功夫。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是创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农民群众在家乡留得住、有钱挣、过得好,就地就近实现增收致富。 (五)坚持服务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破解城乡收入差距大和农民看病难、读书难、养老难、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单调等难题。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农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厨改厕改水改路,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就是要在农村林权、土地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三是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积极维护农民身心健康;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四是努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要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篇三:土地流转条例》,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流转的管理机构、管理程序、操作规范、合同签订、违约责任等问题。规范政府、农民和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使土地流转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资金运行机制和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要确保农业投入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并且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城镇化率仅有45%左右,农村人口接近4500万,且居住分散,因此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繁重。建议在资金投向上要向四川这样的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地区倾斜。 二是进一步明晰财权和事权。在新农村建设中,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应该进一步明确,并合理划分各级财权、事权,从而调动各种主体、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对某些项目可只下达资金计划,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为地方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应尽早下达项目,及时拨付资金,加强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科学高效。 (三)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唱主角,努力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农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点空置率很高,除了规划不科学,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农民的意愿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参与规划、选址、建设、管理全过程,切实保护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决策权。对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公服管理等项目,采取由下而上,让民作主,自主决策,自主实施,实现农民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从中发挥导向作用。我们大英县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广,新村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农民自愿申请,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工建设,建设工程中始终依靠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重视产业支撑,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形成产业促新村、新村带产业的良好格局。 一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思路来考虑和规划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注重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上下功夫。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重点扶持一些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重组、合作等方式,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三是创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农民群众在家乡留得住、有钱挣、过得好,就地就近实现增收致富。 (五)坚持服务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破解城乡收入差距大和农民看病难、读书难、养老难、卫生条件差、文化生活单调等难题。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强化农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厨改厕改水改路,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是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就是要在农村林权、土地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三是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积极维护农民身心健康;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 四是努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要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要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篇三》 二0一一年一月 第一章 总则 。。。。。。。。。。。。。。。。。。。 4 1.1 目的 。。。。。。。。。。。。。。。。。。。 4 1.2原则 。。。。。。。。。。。。。。。。。。。. 4 1.3 适用范围 。。。。。。。。。。。。。。。。。。.. 4 第二章 选址 。。。。。。。。。。。。。。。。。。。 4 2.1安全 性 。。。。。。。。。。。。。。。。。。。.. 5 2.2经济 。。。。。。。。。。。。。。。。。。。.. 8 2.3 生态性 性 。。。。。。。。。。。。。。。。。。。. 8 第三章 总体布局 。。。。。。。。。。。。。。。。。。.. 9 3.1总体要 求 。。。。。。。。。。。。。。。。。。。 9 3.2布局原 则 。。。。。。。。。。。。。。。。。。.. 12 3.3布局类 型 。。。。。。。。。。。。。。。。。。.. 15 第四章 建筑设 计 。。。。。。。。。。。。。。。。。。. 18 4.1概 述 。。。。。。。。。。。。。。。。。。。 18 4.2建筑设 计 。。。。。。。。。。。。。。。。。。.. 18 4.3 建筑结 构 。。。。。。。。。。。。。。。。。。. 28 第五章 乡村建设环境 。。。。。。。。。。。。。。。。。 40 5.1乡村总体环境绿化 。。。。。。。。。。。。。。。。 40 5.2沟渠水体岸 线 。。。。。。。。。。。。。。。。。. 41 5.3乡间路 径 。。。。。。。。。。。。。。。。。。.. 41 5.4乡村文物古迹 。。。。。。。。。。。。。。。。。. 42 5.5乡村旅游服务设施 。。。。。。。。。。。。。。。。 42 5.6农村新型社区环境建设 。。。。。。。。。。。。。。.. 42 第六章 新村环境整 治 。。。。。。。。。。。。。。。。。 45 6.1农房整 治 。。。。。。。。。。。。。。。。。。.. 45 6.2宅院围墙整治 。。。。。。。。。。。。。。。。。. 45 6.3闲置地整 治 。。。。。。。。。。。。。。。。。。 46 6.4标语、广告整治 。。。。。。。。。。。。。。。。.. 46 6.5农村环境卫生整治 。。。。。。。。。。。。。。。。 46第七章 公共配套设 施 。。。。。。。。。。。。。。。。。 46 7.1公共配套设施内容 。。。。。。。。。。。。。。。。 47 7.2公共配套设施指 标 。。。。。。。。。。。。。。。。 48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 施 。。。。。。。。。。。。。。。。。 49 8.1道路交通工 程 。。。。。。。。。。。。。。。。。. 49 8.2给水工 程 。。。。。。。。。。。。。。。。。。.. 53 8.3排水工 程 。。。。。。。。。。。。。。。。。。.. 57 8.4环卫工 程 。。。。。。。。。。。。。。。。。。.. 60 8.5电气工 程 。。。。。。。。。。。。。。。。。。.. 60 8.6通 信 。。。。。。。。。。。。。。。。。。。。 62 8.7燃 料 。。。。。。。。。。。。。。。。。。。。 62 第九章 防灾减灾 。。。。。。。。。。。。。。。。。。. 63 9.1一般要 求 。。。。。。。。。。。。。。。。。。.. 63 9.2 道 路 。。。。。。。。。。。。。。。。。。。.. 63 9.3消 防 。。。。。。。。。。。。。。。。。。。。 64 9.4防 洪 。。。。。。。。。。。。。。。。。。。。 64 9.5防地质灾害 。。。。。。。。。。。。。。。。。。 64 9.6避 雷 。。。。。。。。。。。。。。。。。。。。 64 第十章 编 。。。。。。。。。。。。。。。。。。.. 65 10.1编制方制 式 。。。。。。。。。。。。。。。。。。. 65 10.2编制内容及深度 。。。。。。。。。。。。。。。。. 66 10.3施工图设 计 。。。。。。。。。。。。。。。。。.. 67 第十一章 附 则 。。。。。。。。。。。。。。。。。。 68 11.1用词说 明 。。。。。。。。。。。。。。。。。。. 68 11.2名词解 释 。。。。。。。。。。。。。。。。。。. 68 11.3 附 表 。。。。。。。。。。。。。。。。。。.. 69第一章 总则 1.1 目的 为了在全市范围内按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和提高农村规划建设水平,实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特制定本导则。 1.2原则 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指导思想,遵循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 共享性的“四性”原则。使新农村规划建设与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相结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形成丰富多彩的农村风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的均等和共享。 1.3 适用范围 成都各区(市)县(不包含中心城区域)县域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应遵循本导则。 第二章 选址 农村聚居点和农村住房选址应遵循“安全、省地”的原则,有利发展,方便生产生活,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尽量不占或少占优质农田,耕地总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地农用;尊重群众意愿,结合自然条件,提倡相对集 中;避开国家、省、市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各类应当避让的区域。不挖山、不填塘、不改渠、不毁林。2.1安全性 (1) 农村聚居点选址应避让多类灾害隐患区,如地震断裂带,滑坡区,洪水、泥石流淹没区及易燃易爆设施等(如图2. 1.1(a) 、2. 1.1(b)、2. 1.1(c)所示)。 所在区域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见附录二附表),须由当地政府委托具有资质的地勘单位出具《地质灾害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为适宜或基本适宜修建农村聚居点的,才可选址。
本文档为【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73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7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10-07
浏览量: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