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4_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

34_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

举报
开通vip

34_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null3.4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3.4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3.4.1能量法能量法是根据体系在振动过程的能量守恒原理导出的, 适用用求结构的基本频率此方法常用于求解以剪切型为主的框架结构设体系作自由振动,任一质点i的位移:速度为3.4.1能量法3.4.1能量法速度:当体系振动达到平衡位置时,体系变形 位能为零,体系动能达到最大值Tmax当体系振动达到振幅最大值时,体系动能为零, 位能达到最大值Umax位移:3.4.1能量法3.4.1能量法根据能量守恒原理:Tmax=Umax一般假定:将结构重...

34_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
null3.4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3.4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3.4.1能量法能量法是根据体系在振动过程的能量守恒原理导出的, 适用用求结构的基本频率此方法常用于求解以剪切型为主的框架结构设体系作自由振动,任一质点i的位移:速度为3.4.1能量法3.4.1能量法速度:当体系振动达到平衡位置时,体系变形 位能为零,体系动能达到最大值Tmax当体系振动达到振幅最大值时,体系动能为零, 位能达到最大值Umax位移:3.4.1能量法3.4.1能量法根据能量守恒原理:Tmax=Umax一般假定:将结构重力荷载当成水平荷载作用于质点上 所得的结构弹性曲线为结构的基本振型3.4.2折算质量法(等效质量法)3.4.2折算质量法(等效质量法)基本原理:将多质点体系用单质点体系代替。 使单质点体系的自振频率和原体系的基本频率相等或相近 等效原则:两个体系的动能相等 多质点体系的最大动能为单质点体系的最大动能为3.4.2折算质量法(等效质量法)3.4.2折算质量法(等效质量法)3.4.3顶点位移法3.4.3顶点位移法顶点位移法是根据在重力荷载水平作用时算得的顶点位移来求解基本频率的一种方法 (b):弯曲型(c):剪切型(d):弯剪型3.4.3顶点位移法3.4.3顶点位移法抗震墙结构可视为弯曲型杆,即弯曲型结构。框架结构可近似视为剪切型杆。框架-抗震墙结构可近似视为剪弯型杆。补充: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补充: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根据实测统计,忽略填充墙布置、质量分布差异等,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列公式估算(1)高度低于25m且有较多的填充墙框架办公楼、旅馆的基本周期(2)高度低于5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周期H---房屋总高度;B---所考虑方向房屋总宽度。(3)高度低于50m的规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的基本周期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在实测统计基础上,再忽略房屋宽度和层高的影响等, 有下列更粗略的公式(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N---结构总层数。(3)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或筒中筒结构(4)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5)高层钢结构3.5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3.5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一、产生扭转地震反应的原因1.建筑结构的偏心两方面:建筑自身的原因和地震地面运动的原因。主要原因: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 中心不重合质心: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惯性力的合力中心刚心:在水平地震作用下, 结构抗侧力的合力中心质心刚心3.5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3.5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2.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扭转分量 地震波在地面上各点的波速、周期和相位不同。建筑结构基底将产生绕竖直轴的转动,结构便会产生扭转振动。 无论结构是否有偏心,地震地面运动产生的结构扭转振动均是存在的。★扭转作用会加重结构的震害 《规范》规定对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结构 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3.6竖向地震作用3.6竖向地震作用抗震设计中,一般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震害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1、在高烈度区,竖向地面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 2、竖向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 影响显著。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下列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 作用的不利影响: 1、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 2、8度和9度时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 3、9度时的高层建筑。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分析结果表明: 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第一振型的地震内力与竖向前5个振型按“平方和开方”组合的地震内力相比较,误差仅在5%--15%。 竖向第一振型的数值大致呈倒三角形式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地震作用可按与底部剪力法 类似的方法计算。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1)竖向反应谱及竖向振动周期竖向地震反应谱: 与水平地震反应谱的形状相差不大竖向反应谱的加速度峰值约为水平反应谱的1/2至2/3。可利用水平地震反应谱进行分析。Ⅰ类场地的竖向和水平平均反应谱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竖向振动周期: 计算结果表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竖向振动周期较短,基本周期在0.1~0.2s范围内 小于场地的特征周期Tg 《建筑抗震规范》直接取竖向地震影响系数: 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3.6.1高耸结构及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作用(2)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底部剪力法---质点i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规范要求:9度时,高层建筑楼层的竖向地震作用 效应应乘以1.5的增大系数。3.6.2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3.6.2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大跨度结构:跨度大于24m的钢屋架和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各类网架和悬索屋盖《抗震规范》: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取其重力荷载 代表值GE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λv的乘积3.6.3悬臂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3.6.3悬臂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悬臂结构地震作用:估算 《抗震规范》: 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 3.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3.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3.8.1地震作用及计算方法 1、地震作用的考虑原则 1、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考虑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 4、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3.8.1地震作用及计算方法3.8.1地震作用及计算方法2、抗震计算方法的确定 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宜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除上述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 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3.8.2重力荷载代表值3.8.2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取结构或构件永久荷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1)构件作用效应组合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2)截面抗震验算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3.8.3结构抗震承载力验算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3.8.4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3.8.4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3.8.4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3.8.4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 表3.14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⑴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为: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 厂房的横向排架; 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 3)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 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 结构; 5)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2)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方法: ①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 ②超过12层的建筑和甲类结构,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等; 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结构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 震害表明:剪切型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大多因为薄弱层变形集中导致倒塌 ①薄弱层位置判断 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主要取决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大小及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房屋高度的分布情况 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结构薄弱层位置的确定 ξ沿高度分布均匀取底层 ξ沿高度分布不均匀,取相对较小的,一般不超过2~3个 单层厂房取上柱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薄弱楼层弹塑性层间位移的验算:②弹塑性层间位移的计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3.8.5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表3.16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名词解释 地震作用、地震系数、动力系数、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应谱、振型、鞭端效应、质心、刚心、重力荷载代表值、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承载力调整系数 2.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和适用范围 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步骤 4.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步骤,如何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5.地震动的三要素 6.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本文档为【34_结构自振周期及振型的实用计算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8669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59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4-25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