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_问题及改进策略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_问题及改进策略

举报
开通vip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_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0年第6期 (总第365期) No. 6,2010 General,No. 365EDUCATIONAL RESEARCH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及改进策略 付景川 姚 岚 [摘 要]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 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足。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 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管理制度的 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等。为不断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 培养模...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_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0年第6期 (总第365期) No. 6,2010 General,No. 365EDUCATIONAL RESEARCH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及改进策略 付景川 姚 岚 [摘 要] 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 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不足。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 待解决的问题,如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教学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的 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错位、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发挥等。为不断完善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 培养模式,应建设立足本土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培育大学精神,建立科学合理、行 之有效的教学制度设计,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付景川,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姚岚, 吉林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长春 130012)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对于加强人才培养与科学 研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 重要意义。我国研究型大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 策的倾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 担当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任。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建设过程中,与科研地 位迅速上升、成果显著相比,对本科人才培养的 重视和深入研究尚显不足。本科生教育与研究 生教育、学科建设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内在问题直接影响到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梳理我国研 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不足,科学 分析其理论及实践归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举 措,既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研 究型大学管理者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科研与教学地位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 服务”,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中心 工作,也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特性所在。由 于科学研究成果、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建设水平 作为办学成果的显示度较高,研究型大学在办学 指导思想上更多指向体现其研究职能的科研成 果和能力①培养。有限的资源与组织目标多元化 的矛盾导致一些研究型大学将原来倾注在本科 教育上的教师资源、学术资源逐渐向日益受到重 视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领域投 放。职称评定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中对科研成果的高要求导致 高水平师资为本科生授课率降低是近年困扰研 —————————— ① 这里的能力往往局限于能够为高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研究能力”。 —— 77 究型大学的问题之一。尽管一些学校试图通过 提高职称评定标准中对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和教 学委员会一票否决制激励广大教师投入本科教 学,但高职称教师常常通过专题讲座和团队授课 等形式达到评职要求,本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有学者对72所高校(8所研究型大学,64所其 他类型和层次学校)就本科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 查的结果显示:研究型大学“教授授课质量”满意 率为69%,普通高等学校为93%;研究型大学有 46%的学生对一至三年级所修课程的50%以上课 程不满意,普通高校为22%;教授在学术成长及人 际交往上对学生的帮助研究型大学也逊于普通 高校;普通高校学生对教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高 于研究型大学,而且学校类型与学生满意度之间 相关性较高。[1]尽管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对教学 质量要求更高、更具批判性是影响调查结果的因 素之一,但造成教学满意率低的更深层原因则是 研究型大学在教师资源、学术资源、物质资源上 对本科教育投入不足,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不能 激发学生的研究志趣,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 及需求。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游离 通识教育强调了解各主要领域的基本知识, 藉由不同领域的对话与讨论,培养学生从多元视 角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增强学生与其他领域的 人对话沟通的能力,并可以与所学专业知识产生 互动,激发学生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 的研究型大学通过学习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理论 对大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一些高校对通识教 育的开展和通识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付诸实践,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以某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为例,本科课 程体系由学科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部分组成, 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选 修课程,以学科专业为单位设置的课程体系中这 类课程占主导优势,是学生四年课程学习的重 点。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系列课、外 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这类课程要求所有本科 生在低年级必修,约48学分,占通识课程的85% 左右。公共选修课程遵循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思 维范式分为七个类别(哲学与社会学类、财经政 法类、历史与文化类、文学类、艺术与体育类、理 工医综合类、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与技术类),要求学生在四年学 习过程中选修不少于四个类别、8学分。课程类 别分布不均,哲学与社会学类仅占课程总数的 7%,绝大多数课程由副教授、讲师承担,学生自由 选定的四个类别课程间既无逻辑关系也不能覆 盖学科面。两种类型的课程各自为政,公共选修 课程游离于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之外,与专 业课程缺乏有效对接。大部分学生集中在第一、 二学期选修四门公共选修课程完成学习任务了 事,甚至把它看做额外的学习负担。通识教育与 专业教育“两层皮”的教育模式、通识课程质量问 题导致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未能实现与课程资源 的有机融合,这直接影响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架构 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导致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成效 错位 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学方 式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教学管理 制度的配合与保障。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大 力推行“学分制”、“辅修及第二学科专业”、“导师 制”等相关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这些制度一 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本 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相辅相成;另一方 面着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不同院系专业间的互 动,促进本科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的改进。制度 的推行无疑受到本科学生的欢迎,也使研究型大 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进步,但 制度的实施成效与设计理念间仍旧存在错位与 偏差。 1. 学分制的悖论 学分制旨在通过选修、免修等课程修读的相 关规定增加学生的选课自由度,使学生充分发挥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知识架构,促进学生个 性发展。但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设计却未能完全 实现这一主旨,如课程体系设计不灵活,选修课 程结构及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弹性选修的需求,学 分制更多停留在书面制度上,学生很难在设计严 密、呆板的培养方案中自主架构知识体系等。 2. 辅修及第二学科专业“含金量”不高 辅修及第二学科专业是学生学习志趣和就 —— 78 业趋势双重需求的产物,学生希望在学有余力的 情况下收获更多。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教学的师 资力量尚且存在问题,辅修或第二学科专业的师 资力量就更加得不到保障(高水平教师授课);教 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实施与成绩考核最终由院系一级独立进 行,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控机制;更有甚者将辅修及 第二学科专业的开设作为“创收”项目,收取学费 是主要目的,教学过程成了过场。 3. 本科生指导教师制的尴尬境地 为使本科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教师的悉心 指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很多高校实施了“本科 生指导教师制”。我国大部分研究型大学本科生 数量要大于研究生,教师对本科教学投入精力尚 且不足,具体到指导大量本科生的选课、专业方向 选择、学习进度和方法,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就更显得力不从心,在其职却不能履其责使本科 生指导教师制陷入尴尬境地。 (四)学科专业壁垒森严,学科交叉优势尚未 发挥 学科作为特定的知识体系和组织系统,集知 识的传授与创造功能于一体,是高等学校人才培 养和科学研究的载体与平台。优质的学科资源和 鲜明的学科特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知识土 壤,本科教学亦可丰富和发展包括科学知识、科学 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内的学科建设内容,两者在交 融中相互渗透和补充。在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 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学科院系的划分、设置越来越 细化,这既是学术专门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为社会 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日趋细化的划分形 成了森严的学科专业壁垒,课程教学、学生培养、 教学资源的分割强化了学科专业作为独立实体存 在的形式和实质,专业与学科组织固化在一起,学 科专业之间难以沟通和融合。诚如金耀基教授所 言,“多种文化对垒与隔绝,隔行如隔山,学科与学 科之间的道绝路断,几无消息可通。”[2] 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是 当代科学发展、教育模式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学 科交叉研究产生新学科的生长点,跨学科人才培 养突破了本科单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 式,二者相辅相成。研究型大学拥有众多高水平 的学科专业,肩负科学研究的职能,有基础也有必 要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目前我 国研究型大学在这两方面都进行了尝试,但囿于 传统学术评价制度、难以逾越的学科壁垒、固化的 学科专业设置等障碍,学科交叉的优势尚未得到 最好的发挥。 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传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全国高等院 校学习和照搬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逐渐形成了 一种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单一封 闭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专 业教育为核心,专业口径狭窄,培养规格和培养过 程都整齐划一。与专业教育配套的课程设置以专 业课为主,必修课比例大大高于选修课,学生自主 选择空间很小。这种培养模式按照社会岗位甚至 按照产品来划分专业,的确能够很快培养出社会 上实用的人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 需要。但专业划分过细和专业口径过窄,造成学 生的专业适应性不强,不能适应现代化职业迅速 更新的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教 育研究的不断深化,8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对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 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招生、调整专业教学制度、改 革课程体系、变革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等。 但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复杂的子系 统,难以避免地受到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再加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后效性,这些都决定 了修正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时至 今日,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学科专业壁 垒森严、课程设置不合理、刚性的教学管理思想等 仍是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遗留问题,研究型大学 也难以摆脱这一历史前提的后续影响与制约。 (二)大学精神的缺失与功利主义倾向 世界上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致力于如何办好 大学,从办学理念、办学形式到最终的办学质量和 成果,它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中只有部分大学拥有自 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只是一句校 训,也不单单是一种理念,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是大学的办校之本。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 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管理者凝聚在一个目标 —— 79 下,在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内化升华为一种具有多 种功能的独特精神,不可言说却影响深远,让在此 受过教育的人从中受益并长久怀念。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指引着大学前进 的方向,使大学在不同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政策 导向下都能坚持自己的追求和理念,最大可能地 避免功利主义倾向。近年来,“211工程”、“985工 程”的实施使一批研究型大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工作成果的显示度高 和高额的经费支持是主要动因。同时产生的后果 是对本科教育投入不足、重视不足、研究不足,人 才培养质量滑坡。这种以利益为驱动的办学指导 思想更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是大学缺乏 自己独特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办学理念所致。 (三)对国家政策理解、执行的偏差 对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重视不足,是我国研 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之一。学校将主要资源和政策更多地向科研倾 斜,并潜在地认为这种做法是国家政策导向使然, 笔者认为这是对国家政策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读。 《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 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教技[2007]5 号)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型大学的 任务和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优化研究型大学发展 环境方面做了清晰的规定,并对加强领导、协同配 合、促进研究型大学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 要求和意见。首先,文件明确了研究型大学人才 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基本职能。其在研究型大学 建设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研究型大学是国家 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一批研究型 大学,对于加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高高等教 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文 件着重阐述了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改革问题。它 指出,“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 研究型大学要树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单 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科研与教学相 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科 研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探索未知 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 次,文件宗旨始终不离开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文 件指出,国家对研究型大学加大投入主要包括 “211工程”学科建设、“985工程”基地建设、“长江 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学术队伍建设、创新 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研究型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 这些重点投入建设项目各有侧重,但其最后的目 标指向和投入宗旨都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教育 教学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国家政策将人才培 养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重中之重的导向 需要研究型大学管理者、高等教育研究者深入思 考,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来调整学校政策机制。 (四)盲目移植国外高等教育经验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 验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途径。从我国现代 大学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国外的经验确实使我们 受益匪浅,我们先后学习借鉴了日本、苏联、美国 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大加快了我国大学的 发展步伐,拉近了我国大学与发达国家大学之间 的距离。但是,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经验的过程 中,缺乏深入研究、盲目移植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我国大学的发展,反而成为 我国大学发展的一种阻碍。 我国研究型大学借鉴美国大学经验构建通识 课程,但很多大学只重视仿效美国大学通识课程 的外在分类方式,仅仅满足于把学分有限的通识 课程划分为几大领域(或几个类别),要求学生在 每个(或其中几个)领域至少选修2 学分,课程设 置追求门类齐全、涵盖广泛、供选择课程数量越多 越好。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在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 同学科领域知识,对专业教育进行补充和延伸,并 未真正达到通识教育培养“全人”,培养积极参与 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 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目的。有学者以北京大学等 九所有代表性的高等学校为样本对其通识课程设 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大学通识课程 中选修课的设置方式均遵循上述分类方法、选修 要求和教学目的。[3]如何深入认识通识教育理 念,使通识教育植根于本土文化和高等学校自身 的办学基础、学科特点、历史传统,是我国研究型 大学通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之改进策略 (一)立足本土,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 80 不同国家、地域的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均承载 着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本土文化对 课程理论的形塑、课程结构的设置及价值标准的 确定都起到潜移默化的牵引作用。我国研究型大 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亦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语境 的阐释,需对学习者自身、本土社会现状、文化传 统及社会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进而确 定课程价值标准、选择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结构。 就课程目标来看,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 目标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即底蕴深厚、适应力强的 本科毕业生和有研究潜质的、未来从事科学研究 的学员。研究型大学应根据上述两种不同的课程 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模块、选择课程内容。 具体而言,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首先应注重 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具体能力的培养。一方 面,设置以中国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培养学生全面 的能力为旨归的通识课程;另一方面,设置模块式 的专业课程,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需要进行课程选择。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 学生可只选择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余时间选择 其他专业课程或自行安排学习实践。想进一步深 造的学生可选择有助于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 课程模块,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尽早涉足科研实 践。此外,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 自始至终都应秉承自己的大学精神,体现学校自 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对话与交往过程中建构植根于本土文化、能 赢得其他文化尊重、真正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 (二)培育大学精神,引导大学合理定位 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 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与学、 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 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4]它存在于大 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直接影响 着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潜移默化地 规制着大学人的行为方式。对研究型大学而言, 精神的塑造尤其重要,养成独特的大学精神是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治本之策。在 大学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研究型大学才能突破 功利主义的藩篱,将本科教育放在应有的重要地 位,不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首先,为了养成优秀的大学精神,高校应致力 于开掘大学精神的丰富内蕴。大学精神具有普遍 意义上的内涵,如独立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 精神、普遍主义精神、个性精神等。每所大学在应 然的向度上,都应体现上述普遍意义上的大学精 神与文化理念,这是创设优秀本科教学环境的前 提。其次,为了养成优秀的大学精神,高校应在开 掘普遍意义的大学精神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 的、个性化的大学精神。由于所处社会环境、历史 传统和学校办学方针的差异,每一所大学呈现出 不同的特色。各高校应正视自身的独特性,在此 基础上养成独特的大学精神。 (三)加快教学制度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制度 的有效性 针对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制度 建设方面的问题,构建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需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改进。首先,重新审视制度 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本科生培养方案与学 分制设计二者的关系为例,学分制的主旨是以学 分修习制取代严格的学年学习制,增加学生的选 课自由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性,参与知识架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本科生 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却仍旧遵循学年制的 设置原则,选修课程结构及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弹 性”选修的需求,学生很难在设计严密、呆板的培 养方案中自主架构知识体系。这一实际案例说明 高校有为数不少的制度,其本身并没有以深入研 究学校教学实际为前提,从而导致教育教学制度 无法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效保障与支撑,无法 与高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相互促动和配合,甚至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这 样的困境,各研究型大学应当从根本上审视学校 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发现其中存在的悖谬,及时 加以修正,理顺制度本身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 关系,使制度成为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保 障。这是各研究型大学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过 程中亟须解决的实践问题。 其次,高校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效性。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很多设计初衷非常好 的制度之所以没能在研究型大学中发挥应有的作 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督与制约机制的效力不 够、管理不到位。以辅修及第二学科专业的设置 —— 81 为例,就需要学校健全相关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保 障其教学质量和开设成效。许多研究型大学本科 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多由青年教师担任辅 修或第二学科专业的讲授工作,这些教师教学经 验较少,学术积累较为薄弱,难以保证辅修和第二 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教学计划的设计、具体实 施与成绩考核都由院系一级独立进行,学校没有 实施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面对类似境况,高校 若要保证本科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须在源头上加 强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发挥高校制度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四)积极进行交叉学科建设与跨学科人才的 培养 无论从学科自身发展、还是从研究型大学学 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来说,学科建设都必须实行内 涵型发展战略,即在巩固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从 学科交叉与融合、渗透中不断孕育出新的学科生 长点,形成以重点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调发展 的学科结构。在交叉学科建设中需注重交叉学科 带头人的遴选和团队的优化,建立有利于交叉学 科发展的运行机制,改革现有束缚交叉学科发展 的管理体制。 另外,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学科优势培养跨学 科的复合型拔尖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通过打破 学科壁垒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专业的优质教 学资源。学生在学习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一方 面形成合理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养 成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在制度建设方面跨学科人才培养可采取单独 招生、联合培养、全程导师制、双学历(学位)制、部 分免试保送研究生制等管理办法,使跨学科培养 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 ————————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曲铭峰.研究型大学与普通高校本科教学的差异 及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7,(4).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8.61. [3]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 坛,2007,(4). [4]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Research-oriented Four-year Universities: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Fu Jingchuan & Yao Lan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f the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rocketing of the statu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outstanding results, it is not enough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the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and in-depth study.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course of four-year graduates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unbal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atus, the dissoci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mis-location of the designing concept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the fault to give the rein of inter-disciplines,etc.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research-oriented four-year university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native land, cultivate university spirit,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system design, carry out inter-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so as to continuously perfect the four-year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Key words: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four-yea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ur-year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Authors:Fu Jingchuan,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College of Humanity, Jilin University, President Assistant of Jilin University; Yao Lan, assistant researcher of Teaching Affairs Sectio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责任编辑:刘 洁] —— 82
本文档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_问题及改进策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34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3-06-02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