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建材业运行分析及预测2011年10月11日目录一、建材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21.1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21.2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去年..................................31.3主要商品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

建材行业分析报告
建材业运行分析及预测2011年10月11日目录一、建材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21.1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21.2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去年..................................31.3主要商品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31.4市场价格呈上涨之势............................................31.5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41.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放缓......................................41.7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着..........................................41.8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51.9建材主要行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二、建筑材料行业特点.................................................52.1行业景气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高度正相关..........................62.2行业主要产品耗能较高,污染较大..................................6三、建材行业细分市场名目.............................................6四、新型建材的发展形势...............................................64.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74.1.1保温隔热材料............................................74.1.2防水密封材料............................................84.1.3装饰装修材料............................................84.2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94.3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104.4政策方向.....................................................11五、行业客户群的分布及主要企业名单..................................125.1重点企业财务指标..............................................125.2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135.3企业区域分布(按规模)........................................135.4建材产品产量比较..............................................165.4.1建材产品去年1-11月份产量比较..........................165.4.2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水泥)....................165.4.3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玻璃)....................165.4.4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卫浴陶瓷)................175.5代表性的企业..................................................175.6其他企业.....................................................17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8七、建材行业融资产品的可能容量......................................192010年,在宏观经济向好趋势的带动下,我国建材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出口额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水平,受益于地产新开工复苏和4万亿元投资项目延续拉动,建材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上年,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显着,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到3.3亿吨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煤。2011年,国内环境进一步好转、投资增长惯性较强、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和建材下乡、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都会增加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与此同时,行业运行中也存在成本压力不断增大、下游需求缩减和出口放缓等矛盾和问题,综合考虑,预计2011年建材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有所回落。一、建材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1.1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从主要建材产品产量情况来看,12月,水泥产量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国水泥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16.4%,但由于停工地区增多,水泥产量增速比上月略有下降;全年全国水泥产量18.7亿吨,同比增长15.5%。分地区来看,江苏、山东、四川、河北、广东、河南和浙江省水泥产量超过1亿吨。水泥制品中水泥混凝土压力管产量增长较快,当月产量增加74.5%,全年累计水泥混凝土压力管产量同比增长66.9%。月当月,玻璃及玻璃制品产量有增有减,其中,钢化玻璃产量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超过50%。12月份,平板玻璃产量5618.9万重箱,增长11.2%,较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平板玻璃产量63026万重箱,增长10.9%;玻璃保温容器产量5.7亿个,同比减少7.2%。受下游需求减少、库存压力较大以及各地对陶瓷企业实行限电措施的影响,12月份,卫生陶瓷产量继续下滑,月产量1384.72万件,同比减少5.8%。但由于前期产量较大,卫生陶瓷全年产量1.74亿件,同比增速仍达到21.7%。1.2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明显好于去年2010年,受益于地产新开工复苏和4万亿元投资项目延续拉动,建材行业总体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全年累计实现销售产值32040.14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13.2个百分点。分行业观察,除水泥制造业外,各建材行业工业销售值增速均超过30%,增速相当可观,也显示了市场需求的旺盛和可持续性。其中,玻璃及玻璃制品制造业和陶瓷制品业销售值同比均增长36%。1.3主要商品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尽管2010年以来,出现了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等诸多影响出口的因素,但建材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行业总体出口形势好于2009年。2010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4%,较去年同期加快36.4个百分点。除水泥制造业外,其他子行业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高。其中,水泥制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达到88.7%,较去年加快126.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建材主要进口商品均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1.4市场价格呈上涨之势2010年前7个月水泥价格基本稳定,受需求旺盛、供给紧张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的影响,8月份开始持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月份开始不断上涨。12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66元/吨,同比上涨75元/吨,涨幅为25.8%;平板玻璃出厂价84元/重量箱,同比上涨4元/重量箱,涨幅为5%。1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412万吨,同比上升10.7%;平板玻璃库存1989万重量箱,上升44.3%。12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同期(下降1.1%)明显提高,比11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出厂价格长期低于同期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购进价格的局面有所改观,12月份二者增速基本一致。这说明建材业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有所增强。图: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5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材工业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截止2009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4亿吨,完成“十一五”淘汰计划的96%;淘汰落后玻璃产能2500万重量箱,完成“十一五”淘汰计划的83.33%。2010年建材行业将超额完成“十一五”提出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建材主要产品品种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超过70%,浮法玻璃比重超过80%,玻纤池窑拉丝比重超过80%,新型墙材比重已超过50%;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国中材、中国建材、安徽海螺、河北惠达等一批大型建材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市场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区域市场竞争更趋有序。1.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渐放缓图:建材业月度投资增速%受国家暂停新建生产线政策的影响,2010年,建材业投资增速逐月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速度已经从年初的36.8%回落到年末的28%,历经三年的高速扩张,建材工业的投资规模已经趋向高水平上的稳定。2010年11月30日工信部出台《水泥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今年1月11日,该部门又发布了《日用玻璃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或改扩建玻璃熔窑的项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会限制部分玻璃熔窑项目的建设。因此,预计2011年建材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势头将持续。1.7淘汰落后产能成效显着2010年5月份,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其中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为9155万吨,玻璃648万重量箱。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07亿吨,淘汰玻璃落后产能万重量箱,建材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与此同时,建材业节能降耗进展显着。近年来建材工业中低能耗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水泥等传统行业,低能耗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比重的提升,摊薄了整个建材工业的综合能耗。2010年,建材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到3.3亿吨标准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建筑用石、云母和石棉制品、隔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土砂石开采、技术玻璃、水泥制品等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8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建材工业的发展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我国主要建材产品如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等产品产量继续处于世界首位,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都在中国生产,如水泥的生产和消费量达到全球生产和消费量的50%左右。与“十五”时期相比,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门类品种日益丰富,配套能力显着增强。目前,不仅可以生产高档建筑材料,还可以为航空航天、军工、高新产业等提供特种材料。1.9建材主要行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建材工业科技创新取得了一批具有显着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重大成果。建材主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完成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大型新型干法、大型浮法玻璃、大型玻纤池窑拉丝等生产工艺技术,并具备了成套装备的生产制造能力。新型干法水泥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磨粉、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从设计到装备制造都迅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超大超薄陶瓷板、多晶硅石英陶瓷坩锅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新型建筑材料、树脂基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混凝土及制品、非金属矿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等行业,在工艺、技术和装备领域都取得了显着进步。我国2.0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玻璃钢叶片、年产千吨级的碳纤维项目均已投产。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行业在全国制造业中率先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向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出口的跨越,其先进性、可靠性和优异的性价比得到国际业界的好评。二、建筑材料行业特点2.1行业景气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呈高度正相关2.2行业主要产品耗能较高,污染较大在水泥和玻璃生产的成本构成中,能源占的直接成本已经在40%以上。高耗能使得建材企业受到能源价格影响较大,近年来的原油和煤炭价格飙升,对于建材企业构成了沉重的压力。我国目前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要排放1000千克二氧化碳、0.74千克二氧化硫,130千克粉尘,对环境污染较大。为完成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对玻璃、水泥制造等建材行业进行调整,对于具有节能降耗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优先给予支持,而停止对工艺落后、消耗大、污染重的项目的审批。三、建材行业细分市场名目建材行业的细分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建筑陶瓷、卫浴、石材、玻璃、建筑涂料(建筑装饰)、建筑板材、水泥、建筑门窗、家具、管件管材、建筑钢材、保温材料等等。四、新型建材的发展形势新型建筑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新型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从1979年到1998年是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新型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的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新型建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1999年新型建材产值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20%。目前,全国新型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三星级宾馆所学的新型建筑材料国内已能自给。不同档次、不同花色品种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为改善我国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了材料保证。我国已经形成了新型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4.1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状况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较快,1987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415亿块标准砖,到2008年增长到2849188亿块标准砖,增长了18倍,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总量中的比例由4158%上升到2512%。经过近20年来自我研制开发的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和设备,我国的墙体材料工业已经开始走上多品种发展的道路,初步形成了以块板为主的墙材体系,如混凝土空心砌块、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夹心板等,但代表墙体材料现代水平的各种轻板、复合板所占比重仍很小,还不到整个墙体材料总量的1%,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40年~50年。主要表现在:产品档次低、企业规模小、工艺装备落后、配套能力差。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实心粘土砖限制的力度不够,缺乏具体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以毁坏土地为代价制造粘土砖成本极低,使得任何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在价格上无法与之竞争。1994年新税制实行后,对粘土砖生产企业仅征收6%的增值税,而不少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轻质板材却要交纳17%的增值税,加剧了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不利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三部一局(建设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材局)墙材革新办公室积极指导各地大力开展墙材革新工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多项墙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保温隔热材料1980年以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十分缓慢,为数不多的保温材料厂只能生产少量的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矿渣棉、超细玻璃棉、微孔硅酸钙等产品,无论从产品品种、规格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了30年。例如,1980年以前,我国矿渣棉仅有3家生产厂,年生产能力不足万吨,只能生产单一的散棉,硅酸钙绝热材料也只有3家企业,年产8000m3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有了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品种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保温材料的生产和技术体系。1996年全国产量约80万吨,其中矿岩棉约20万吨,玻璃棉约4万吨,膨胀珍珠岩约600万m3(约含45万吨),其它材料6万吨。我国保温材料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①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外的最大用户是建筑业,约占产量的80%。而在我国建筑业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其应用仅占产量的15%;②生产工艺整体水平和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③科研投入不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滞后,特别是保温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多年来进展缓慢,严重地影响了保温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强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其他新型建材制品设计施工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发展新型建村工业的当务之急。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保温材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不少产品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化,质量从低到高,已形成取膨胀珍珠岩、矿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纤维、硅酸钙绝热制品等为主的品种比较齐全的产业,技术、生产装备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产品已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保温材材料工业起步晚,总体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技术有待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保温材料工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全国各地蜂涌而上,几年间上百条生产线投产,而在应用领域的开发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了目前投资效益低,供过大于求的局面。防水密封材料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它有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筑材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获得较快的发展。防水材料已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包括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1995年新型防水卷材产量4200万m2,约占防水卷材产量的5%。我国防水材料基本上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产品规格、档次配套,工艺装备开发已初具规模的防水材料工业体系,国外有的品种我们基本上都有。目前我国防水材料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的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很小,纸胎油毡仍占防水卷材的95%;二是产品质量普遍偏低,假冒产品充斥市场;三是设计施工应用技术有待提高建筑渗漏还相当严重。防水材料工业亟待调整结构、规范市场。装饰装修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品种门类繁多,更新换代十分迅速,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住条件改善密切相关,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品种之一。它的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主要生产能力量是80年代以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花色品种已达4000多种,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产品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产值约为400亿元。2000年~2008年,我国装饰装修材料年递增速度40%左右。2008年主要产品产量为:壁纸、墙布411亿m2,塑料地板5600万m2,建筑涂料95万吨,塑料管道11万吨,塑料门窗近1500万m2,化纤地毯650万m2。目前三星级的宾馆装饰装修基本帮到自已生产,四至五星级宾馆的装饰装修有30%~40%可以做到自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质量不稳定,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市场竞争能力弱;科研开发力量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能务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大,高档材料比重低,不能满足高档建筑装饰装修的需求。4.2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于能源和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的中国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与资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目前我国粘土实心砖仍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近80%,能耗高、毁田、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每个消耗22亿吨的粘土资源,制砖毁田约12万亩,耗能8200万吨标煤,同时排放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因此,发展机关报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关系到建材工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和工作场所要求也不断提高。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它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建筑业的进步不仅要求建筑物的质量、功能要完善,而且要求其美观且无害人体健康等。这就要求发展多功能和高效的新型建材及制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以显着改善建筑物的功能,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提高抗震能力,便于机械化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近10%,减轻建筑自重40%以上,有效提高抗震能力。按目前年竣工城镇住宅214亿m2的10%采用新材料计,每年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万m2,综合造价可降低约4%~7%。此外,发展新型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有显着效果,以“八五”期间为例,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就累计节约生产能耗和建筑采暖能耗2200多万吨标煤,减少毁田约15万亩,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万吨。作为与建筑业关联性最强,70%的产品应用于建筑业的建材工业来说,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纳入到建筑设计、施工 规程 煤矿测量规程下载煤矿测量规程下载配电网检修规程下载地籍调查规程pdf稳定性研究规程下载 规范中,以推广应用新型那样工促进新型建材的发展。推广应用新型建材不仅社会效益可观,而且经济效益显着。如建筑上应用新型保温材料节能一项的费用,就远大于用新型建材顶替粘土实心砖所增加的费用。因此,发展新型建材及制品是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4.3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展望按照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发展新型建材将着重在新字上做文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产值“九五”期间以20%~25%左右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其中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产值800亿元~900亿元,占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0%,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骨干企业达到国际90年代初水平,先进企业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部分新型建材产品2010年预测。防水密封材料。到2008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达到10300万m2,市场占有率达到30%,全国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达到60%。到2010年,全国新型防水卷材产量将达到215亿m2,市场占有率达到50%,城镇永久性建筑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将达到80%。保温隔热材料。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60万吨,玻璃棉10万吨,膨胀珍珠岩50万吨,硅酸铝纤维6万吨。预计到2010年,全国保温材料需求量为:岩(矿)棉80万吨,玻璃棉15万吨,膨胀珍珠岩50万吨,硅酸铝纤维8万吨。矿棉吸声板。到2008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2000万m2~2500万m2。预计到2010年全国矿棉吸声板需求量为4000万m2~5000万m2,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不但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将有部分产品出口。装饰石膏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装饰石膏板需求量为1400万m2。石膏板2000年需求量约8000万m2左右。建筑涂料。预计到2010年,全国建筑涂料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塑料异型材和门窗。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异型需求量为50万吨~60万吨,可组成塑料门窗2500万m2~3000万m2。塑料地板。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地板需求量将达到115m2~2亿m2。届时,各种塑料地板(包括弹性卷材地板、半硬质塑料地板、柔性卷材地板)和各种功能地板)抗静电、防腐蚀、防火、保健)的品种、档次将有显着的提高,可基本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塑料管道。预计到2010年,全国塑料管道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其品种包括塑料给水管、电线导管、冷热水管、燃气管等。壁纸、墙布。预计到2010年,全国壁纸壁布需求量将达到4亿m2以上,并有部分出口。化纤地毯。预计到2010年,全国化纤地毯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m2~8000万m2,品种基本可配套,可满足不同要求的建筑物对抗静电、阴燃、防毒、防沾污、耐磨等功能的要求。4.4政策方向确定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的主导产品,加强结构调整的导向工作。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以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瞄准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重点围绕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总收入弃物作原料;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做到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应有利人体健康;加强多功能、社会效益好的产品开发。力争在下世纪30年代从总体上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同时代水平,在2015年部分有条件的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近期应加强中高档外墙涂料的研制和开发,注重承重的复合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促进厨房卫生间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开发,另外还应加强功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优化产品结构。(3)加强产品在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加快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应用步伐。建材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尽快制定、落实新型建材纳入建筑应用于的规程和 管理办法 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稽核管理办法下载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下载商业信用卡管理办法下载处方管理办法word下载 ,切实解决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过程中科研、生产、建筑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研究适合新型建材及制品应用的设计规程和施工工艺;编制、修订有关新型建材及制品的市府、生产、施工规范、规程及施工通用图集;颁布比较成熟的机关报型建材及制品设计、应用、推广产品目录,部分产品可考虑实行生产许可证等。力争在工作到一定程度时以几个部门联合下文的方式予以法定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一批新型建材及制品的生产基地和在型企业集团。按照“抓大放小”和组建“大企业集团”的精神,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批有基础的城市和有实力的新型建材及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和基地进行重点发展,使之形成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强的大型新型建材及制品企业集团和生产基地。结合住宅产业化试点工作,使之形成各具特色,具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和合理的产品结构、有一定规模和配套能力的新材料基地。五、行业客户群的分布及主要企业名单5.1重点企业财务指标业内按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单位:千元/人)排名销售收入资产利润从业人数134087682600136101126307022822477555412722089826358318479931732070107216655741425091172936711558039805135849646935381835204250613511507588199700028507122541036617601035204015811735203703229-31407789591077600471703468155555210104314630922399114045755.2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地区企业数亏损企业数亏损企业比重全国16016363722.71北京市3139831.31天津市1975628.43河北省93719821.13山西省3456518.84内蒙1583622.78辽宁省63821633.86吉林省1935528.50黑龙江省2088038.46上海市4459922.25江苏省123618715.13浙江省859758.73安徽省38111229.40福建省99717817.85江西省3748522.73山东省15421147.39河南省125417714.11湖北省69011917.25湖南省73819826.83广东省170243425.50广西34217350.58海南省221463.64重庆市2609636.92四川省71721930.54贵州省27313549.45云南省22813458.77陕西省26011945.77甘肃省4818016.63青海省581729.31宁夏582339.66新疆1104540.915.3企业区域分布(按规模)大企业地区企业数亏损企业数亏损企业比重%全国44515234.16北京市24520.83天津市13753.85河北省311238.71山西省8562.50内蒙500.00辽宁省251144.00吉林省14428.57黑龙江省9555.56上海市431330.23江苏省31929.03浙江省8337.50安徽省20630.00福建省27622.22江西省4125.00山东省9111.11河南省231252.17湖北省15853.33湖南省17423.53广东省561730.36广西1119.09海南省22100.00重庆市3133.33四川省17741.18贵州省3266.67云南省6116.67陕西省8675.00甘肃省5360.00宁夏400.00新疆400.00中型企业地区企业数亏损企业数亏损企业比重%全国120643135.74北京市24937.50天津市221150.00河北省833440.96山西省21523.81内蒙14321.43辽宁省341647.06吉林省14642.86黑龙江省21942.86上海市351028.57江苏省972020.62浙江省5447.41安徽省482858.33福建省491326.53江西省361850.00山东省115119.57河南省642335.94湖北省531833.96湖南省352160.00广东省1466645.21广西512650.98海南省44100.00重庆市24833.33四川省632234.92贵州省6233.33云南省352160.00陕西省14964.29甘肃省16743.75青海省8225.00宁夏11436.36新疆9111.11小型企业地区企业数亏损企业数亏损企业比重%全国14365305421.26北京市2658431.70天津市1623823.46河北省82315218.47山西省3165517.41内蒙1393323.74辽宁省57918932.64吉林省1654527.27黑龙江省1786637.08上海市3677620.71江苏省110815814.26浙江省797688.53安徽省3137824.92福建省92115917.26江西省3346619.76山东省14181027.19河南省116714212.17湖北省6229314.95湖南省68617325.22广东省150035123.40广西28014652.14海南省16850.00重庆市2338737.34四川省63719029.83贵州省26413149.62云南省18711259.89陕西省23810443.70甘肃省4607015.22青海省501530.00宁夏431944.19新疆974445.365.4建材产品产量比较建材产品去年1-11月份产量比较产品名称单位本月值本月累计值累计增长本月增长水泥万吨7295.5850939.5516.1018.18平板玻璃重量箱21918789.00161000000.009.8914.89卫生陶瓷吨47764.70358634.6017.604.26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水泥)水泥产量(万吨)水泥产量(万吨)排名省份增长率%排名省份增长率%1至11月累计1至11月累计1山东省8801.0723.156河南省4254.604.692江苏省6550.4720.207四川省3367.7013.553浙江省6524.3226.268湖北省3003.6619.114广东省6125.0911.949湖南省2721.3610.655河北省6081.5614.5910安徽省2647.2919.91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玻璃)产量(重量箱)产量(重量箱)排名省份增长率%排名省份增长率%1至11月累计1至11月累计1江苏省34546343.0025.836辽宁省12085512.00-9.552河北省28373794.0013.407湖北省9729620.00-2.013河南省27176943.003.628四川省8115326.00-5.184山东省19314485.0011.669内蒙7702458.0014.265浙江省15230260.0024.3810上海市7211014.0010.36产量排前10名的省份及增长率(卫浴陶瓷)排陶瓷产量(重量箱)排陶瓷产量(重量箱)省份增长率%省份增长率%名1至11月累计名1至11月累计1河南省65160.503.676湖北省8882.008.342河北省41423.0028.107上海市8176.0092.203广东省26508.2025.158湖南省7016.50192.114山东省19537.0035.869江苏省6912.0060.825重庆市13969.0039.4010广西4623.0027.045.5代表性的企业(1)水泥制造: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2)玻璃制造:福耀玻璃、金晶科技、南玻A(3)陶瓷制造:斯米克、高淳陶瓷、唐山陶瓷(4)建筑钢材:宝钢、武钢、鞍钢(5)新型建材及非金属新建材行业:海螺型材、栋梁新材、北新建材5.6其他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江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四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汇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耀华玻璃六、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建材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外经济走势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强劲。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公布实施将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动力,4万亿投资的后续拉动、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都会增加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另外,为启动农村消费,2010年10月,城建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给建材行业带来了新的利好和发展契机。如果相关建材类的下乡政策全面推行,将极大提升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量。与此同时,2011年建材业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首先,行业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建材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主要原燃料成本的上升,将对行业盈利能力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购进价格长期高于下游建材产品价格,虽然建材行业努力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消化成本压力,但是由于建材产品价格涨幅赶不上原材料和燃料的提价幅度,因此,行业利润面临成本不断提高的挤压。其次,房地产紧缩政策势必影响建材产品的需求。建材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紧密相连,目前,房地产业正经受着史上最严厉的调控,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预期未来房地产开发的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建材产品的国内需求难以出现较大增长。第三,出口增长减缓对建材业的拉动减弱。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普遍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我国的玻纤、陶瓷等频频遭受欧盟、印度等多个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巨额反倾销税给我国建材出口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也使很多建材企业深受打击。综合分析建材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影响因素,预计2011年建材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有所回落;建材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水泥产量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行业效益状况将不断改进,实现利润将比2010年有所增长。七、建材行业融资产品的可能容量
本文档为【建材行业分析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9166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66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21-11-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