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物毒理学试卷 (33页)

动物毒理学试卷 (33页)

举报
开通vip

动物毒理学试卷 (33页)动物毒理学试卷动物毒理学试卷篇一:毒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C毒素D.毒物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

动物毒理学试卷 (33页)
动物毒理学试卷动物毒理学试卷篇一:毒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A.有毒B.毒性C毒素D.毒物E.靶器官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A.机制毒理学B.应用毒理学C.描述性毒理学D.临床毒理学E.职业毒理学3.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A.家兔B.大鼠C.小鼠D.豚鼠E.家犬4.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A.基因启动区域B.转录因子C.转录前复合物D.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E.信号分子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6.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A.干扰电子传递链B.抑制ATP合酶的活性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E.使钙离子上升7.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A.组织坏死B.纤维症C.致癌D.炎症E.蛋白合成二、填空题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三、名词解释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5.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6.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7.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8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四、简答题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2.毒性反应类型?(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四、论述题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3)致突变活性初筛。第二水平长期毒性试验(第一阶段)(1)两种品系、35天染毒、毒性量效曲线,推荐临床使用途径;(2)器官毒性试验、死亡情况、体重变化、血液学、临床生化学、组织学检查;(3)致突变活性第二阶段筛选;(4)生殖毒性试验;(5)受试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6)行为试验;(7)协同、增效、拮抗作用。第三水平长期毒性试验(第二阶段)(1)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半年以上);(2)哺乳类动物致突变试验;(3)啮齿类动物2年致癌试验;(4)人类药代动力学试验;(5)人类临床试验;(6)短期和长期用药的流行病学资料。第二章一、选择题1.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动物实验大多采用的给药途径A.胃肠道给药B.静脉给药C.皮下给药D.皮肤给药E.皮内给药2.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A.胃肠道B.静脉C.皮下D.皮肤E.肺泡3.环磷酰胺经生物转化后毒性A.增强B.减弱C.不变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E.以上都不对4.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A.肝脏B.肾脏C.肺脏D.乳腺E.皮肤二、填空题1.药物是否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的强弱通常取决于它们在靶器官或靶组织的(浓度)。2.药物(毒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取决于(分布容积)四、简答题1.毒物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2)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3)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4)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2.在那些情况下测定血浆或体液中代谢产物的浓度更重要?(1)当受试药物为前体药物而其代谢产物已知是活性药物时;(2)当药物可被转化为一种或多种具有药理或毒理活性代谢产物,且这些产物可导致明显的组织器官反应时;(3)受试药物在体内可被广泛生物转化时;五、论述题1.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1)通过给药剂量、药物体液浓度和毒性反应之间的关系,阐明引起试验动物全身申毒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2)结合药物毒性研究中出现中毒症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预测这些毒理学结果与临床用药安全性之间的关系提供资料;(3)明确重复用药对动力学特征的影响;(4)明确是原形药物还是某种特定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反应;(5)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2.毒代动力学研究实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包括哪些内容?(1)药物毒性效应的量化(2)采样时间点的调整(3)确定剂量水平以达到合适的中毒量(4)中毒程度的评估(5)毒性作用复杂因素探索(6)给药途径(7)代谢产物的测定(8)数据的统计评价(9)分析方法(10)报告第三章一、选择题1.“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氧化性溶血C.出血D.贫血E.白血病2.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A.白蛋白B.球蛋白C.硫血红素珠蛋白D.热休克蛋白E.急性期蛋白二、名词解释1.化学源性低氧症由于药物等化学物质通过各种机制,使得血液循环供应外周组织供氧不足三、简答题1.化学物质引起的低氧症通常分为哪几种情况?(1)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结合(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氧化溶血第四章一、选择题1.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都不是2.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A.免疫性溶血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C.荨麻疹D.免疫性肝炎E.哮喘3.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小板E.白细胞和血小板4.氟烷可导致A.免疫性溶血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C.荨麻疹D.免疫性肝炎E.哮喘二、填空题1.最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类系统性红斑狼疮)三、简答题1.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作用可分为几种?(1)免疫抑制作用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2)免疫增强作用导致过敏性(3)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五章一、选择题1.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A.区带1B.区带2C.区带3D.门三联体E.中央静脉2.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A.内皮细胞B.肝细胞C.库普弗细胞D.星行细胞E.内皮细胞和肝细胞3.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A.区带1B.区带2C.区带3D.门三联体E.中央静脉4.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A.灶状坏死B.带状坏死C.广泛性坏死D.凋亡E.炎症5.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A.肝硬化B.肝癌C.大泡性脂肪肝D.肝昏迷E.肝炎6.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可能减少E.以上都不对7.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A.肝硬化B.肝癌C.脂肪变性D.肝昏迷E.肝炎8.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A.质膜起泡B.线粒体形态改变C.内质网肿胀D.溶酶体增多E.染色质错排二、填空题1.肝细胞被药物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增加)2.(紫癜肝)是另一种血管损害,其特征为肝组织出现大而充满血液的空腔。3.据国外报道,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和青年,服用阿司匹林后有发生(瑞夷综合征)的危险。三、简答题1.肝脏的毒性机制包括哪几方面?(1)脂质过氧化(2)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3)内环境中钙离子平衡失调(4)免疫反应四、论述题1.论述肝损伤的评价过程中血液学试验并介绍指标的意义?(1)血清白蛋白(意义自己写)(2)凝血酶原时间(3)血清胆红素(4)染料廓清试验(5)药物廓清试验(6)血清肝脏酶测定第六章一、选择题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间质性肾炎D.急性肾功能衰竭E.慢性肾功能衰竭2.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A.急性肾小球肾炎B.镇痛剂肾病C.肾间质性肾炎D.急性肾功能衰竭E.慢性肾功能衰竭3.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A.谷胱甘肽S-转移酶B.γ-氨基丁酸转移酶C.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D.谷草转氨酶E.碱性磷酸酶4.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A.新霉素B.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D.链霉素E.奈替米星5.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A.新霉素B.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D.链霉素E.奈替米星二、填空题1.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镇痛剂肾病)。2.(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发生,是由于本类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并在肾皮质内蓄积所致。2.药物直接或间接导致肾小球(系膜异常增殖)和(系膜基质增多),(免疫球蛋白沉积)均可造成系膜损伤。三、简答题1.环孢素A的临床肾毒性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1)急性可逆性肾损伤;(2)急性血管损伤;(3)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第七章一、选择题1.博来霉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肺癌B.肺炎C.肺纤维化D.肺栓塞E.肺出血2.胺碘酮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肺癌B.肺炎C.肺纤维化D.肺栓塞E.肺出血3.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A.过敏性肺炎B.红斑狼疮样肺炎C.间质性肺炎D.肺纤维化E.肺癌4.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肺癌B.肺炎C.肺纤维化D.肺栓塞E.肺出血5.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肺癌B.肺炎C.肺纤维化D.肺栓塞E.肺出血6.阿米雷司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肺纤维化B.肺栓塞C.肺出血D.肺动脉高压E.肺癌二、填空题1.呋喃妥因可通过增加肺内氧自由基产生,并抑制清楚这些自由基的正常抗氧化保护机制而引起(肺纤维化),反过来又促进(炎症)和(纤维变性)反应。三、论述题1.论述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主要有哪些并各举一例药物。(1)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吗啡(2)引起呼吸肌麻痹箭毒生物碱(3)介导的氧化损伤呋喃妥因(4)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多柔比星(5)细胞内磷脂的沉积胺碘酮(6)介导P物质的释放紫杉醇(7)致癌变作用环磷酰胺2.论述药物性肺炎有哪些?(1)药物过敏性肺炎(2)药源性红斑狼疮样肺炎(3)药物间质性肺炎(4)药物性肺纤维化(5)药物性哮喘(6)药物性肺水肿(7)药物性肺栓塞(8)药物性肺出血(9)药物性肺癌(10)药物性肺动脉高压(11)药物性肺血管炎第八章一、选择题1.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A.脑炎B.肝性脑病C.核黄疸D.癫痫E.帕金森综合征2.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A.神经元B.轴索C.髓鞘D.神经递质E.以上都是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能量需求障碍B.返死式神经病C.神经元损害D.髓鞘水肿E.神经递质释放减少4.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能量需求障碍B.返死式神经病C.神经元损害D.髓鞘水肿E.神经递质释放减少5.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返死式神经病B.神经元损害C.髓鞘水肿D.神经递质释放减少E.轴索变性和脱髓鞘二、填空题1.神经毒物对髓鞘的损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髓鞘水肿),二是(选择性脱髓鞘作用)三、简答题1.简述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主要涉及那几方面?血脑屏障,能量需求,轴索运输,髓鞘形成与维护,神经传导,神经元损伤与修复。2.简述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受体产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1)帕金森综合征(2)急性肌张力障碍(3)静坐不能(4)迟发性运动障碍第九章一、选择题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不变E.减少或不变2.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减少E.减少或不变3.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A.增生B.萎缩C.坏死D.癌变E.嗜铬细胞瘤4.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A.增生B.萎缩C.坏死D.癌变E.嗜铬细胞瘤5.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不变E.减少或不变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加或不变E.减少或不变7.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A.增生B.萎缩C.坏死D.癌变E.萎缩和坏死8.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糖尿病B.肾上腺萎缩C.甲状腺增生D.睾丸萎缩E.卵巢囊肿三、简答题1.简述垂体-甲状腺系统的毒性检测方法(1)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2)血清甲状腺素的测定(3)TRH兴奋试验(4)甲状腺摄131I率(5)T3抑制试验2.简述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理学机制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垂体产生的ACTH长时间减少,从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丧失,产生促激素源性萎缩。篇二:毒理学基础试题整理附答案第一章绪论1、毒理学主要分为(D)三个研究领域。A描述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生态毒理学B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生态毒理学C生态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2、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以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是(A)的工作范畴。A描述毒理学B机制毒理学C管理毒理学D生态毒理学3、被誉为弗洛伊德学说的先驱、化学揭破学家、药物化学创始人和现代化学疗法的教父的是(C)。AGrevinBRamazziniCParacelsusDFontana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危险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危险度管理。B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评价和取代。C通过整体动物实验,可以获得准确的阈剂量。D只进行啮齿类动物的终生致癌试验不能初步预测出某些化学物的潜在危害性或致癌性。5、危险度评价的四个步骤是(A)A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B观察损害作用阈剂量(LOAEL)、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C危害性认证、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获得阈剂量、危险度特征分析。D危害性认证、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接触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毒理学研究方法(C)A体内、体外实验B流行病学研究C临床试验D人体观察7、体内试验的基本目的(A)A检测外源化合物一般毒性B检测外源化合物阈剂量C探讨剂量-反应关系D为其它实验计量设计提供数据8、体外试验是外源化学物对机体(B)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A慢性毒作用B急性毒作用C易感性研究D不易感性研究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物是指(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引起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关于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毒性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B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C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我们不能改变毒性,但能改变物质的毒效应3、一次用药后,(C)个药物消除半衰期时,可认为该药物几乎被完全消除。A2B4C5D84、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代谢酶的遗传多肽性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D宿主其他因素5、重复染毒引起毒作用的关键因素是(B)。A暴露时间B暴露频率C接触时间D接触频率6、急性毒性是(C)。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瞬间给予动物一定量化学物后快速出现的中毒效应7、急性动物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是(D)。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的动物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8、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C)。A1天B1周C2周D3周9、如在急性吸入毒性实验当中,随着苯的浓度越来越高,各试验组的小鼠死亡率也相应增高,这说明存在(D)。A量反应关系B质反应关系C剂量-量反应关系D剂量-质反应关系10、可以用某种测量数值来表示,通常用于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的是(C)。A效应B反应C量反应D质反应11、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物质在群体中引起的某种毒效应的发生比例称(D)。A效应B反应C量反应D质反应12、化学毒物与集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A直线型B抛物线型C对称S状型D不对称S状型13、毒物兴奋效应是(C)。A低剂量时不表现刺激性,在高剂量下表现出强烈的刺激作用B低剂量表现适当的刺激性,在高剂量下表现出强烈的刺激作用C低剂量时表现出适当刺激性,在高剂量下表现为抑制作用D低剂量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在高剂量下白哦先为刺激作用14、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C)。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LD50值与毒性大小乘反比D、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15、LD0是指(C)。A绝对致死剂量B最小致死剂量C最大耐受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16、LD01是指(B)。A绝对致死剂量B最小致死剂量C最大耐受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17、LD50是指(D)。A绝对致死剂量B最小致死剂量C最大耐受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18、LD100是指(A)。A绝对致死剂量B最小致死剂量C最大耐受剂量D半数致死剂量19、常作为急性毒性试验中选择剂量范围依据的是(B)。A、LD0和LD50B、LD0和LD100C、LD01和LD50D、LD01和LD10020、有害效应阈值和非有害效应阈值应分别在(C)之间(注:未观察到作用的水平,NOEL;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ANOAEL和LOEL;NOEL和LOAELBNOEL和LOAEL;NOAEL和LOELCNOAEL和LOAEL;NOEL和LOELDNOEL和LOEL;NOAEL和LOAEL21、制定化学毒物卫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D)。ALD0BLD50CLD100DNOAEL和LOAEL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1、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B)。A生物转化B生物转运CADME过程D消除2、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A肝B肾C肺D小肠3、对靶器官内化学毒物或者其活性代谢物与大分子(靶分子)的作用,及所引起的局部的或整体的毒性效应的研究是属于(B)的研究范畴。A毒物动力学B毒物效应动力学C生物转化D生物转运4、关于生物膜说法错误的是(C)。A生物膜是细胞膜(质膜)、细胞器膜的总称B生物膜在机体主要起隔离功能、进行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内外环境物质交换屏障三个作用C生物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由载体介导,可饱和。5、关于脂-水分布系数说法错误的是(A)。A表示的是内源化合物的脂溶性B是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分布达到平衡以后,其在脂相和水相溶解度之比C一般来说,外源化合物的脂-水分布系数越大,经膜扩散转运越快D脂溶性外源化学物易于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生物膜6、下列关于给药途径与机体吸收强度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呼吸>舌下>直肠>肌肉>皮下>经口>皮肤B呼吸>舌下>直肠>皮下>经口>肌肉>皮肤C呼吸>舌下>直肠>肌肉>经口>皮下>皮肤D呼吸>舌下>直肠>皮下>肌肉>经口>皮肤7、关于血-气分配系数说法错误的是(C)。A血-气分配系数是药物经呼吸道吸收难易的评价指标B在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平衡时,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之比C血-气分配系数越大,气体越难被吸收入血D血-气分配系数越低的外源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经肺血流量8、大部分毒物的吸收方式是(C)。A滤过B主动转运C被动转运D膜动转运9、外源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C)。A通过营养物质作为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10、影响化学毒物吸收的因素是(D)A药物属性B吸收部位C血流量,吸收面积,接触时间,亲和力D以上都是11、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C)。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12、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化学毒物的(D)。A毒作用发生快慢B毒作用性质C代谢解读D毒作用持续时间13、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D)因素的影响。A动物种属B年龄C胜利状态D以上都是14、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C)。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都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15、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D)A剂量B作用时间C选择作用D蓄积作用16、毒物排泄主要途径是(D)。A肠道B唾液C汗腺D肾脏17、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D)。A化学毒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B物质续集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C有效得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D在体内检查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病理现象18、影响化学毒物毒作用性质和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化学毒物的(A)A化学结构B吸收途径C剂量D作用时间19、化学毒物的蓄积系数是(C)。A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的比B一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全部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C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D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死亡的累积剂量20、慢性毒性试验最主要目的是(A)A探讨阈剂量及最大无作用剂量B探讨剂量反应关系C预测有无潜在性危害D为其他试验剂量设计提供依据21、化学毒物的一般性试验,如无特殊要求,则动物性别选择为(B)A雌雄多少都可以B雌雄各半C全部为雄性D全部为雌性22、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C)A最低需要量篇三: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C)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D)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A.尿中δ-ALA的含量B.中度铅中毒C.动物死亡D.持续性肌肉松弛E.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A.LD100B.LD50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D)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A、雌性生殖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致突变试验D、致畸试验14、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B)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毒作用)及其机制。A、内源化学物B、外源化学物C、内分泌物质D、体内代谢物15、(C)表示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A、剂量-反应关系B、剂量-量反应关系C、剂量-质反应关系D、剂量-效应关系16、理论上,毒性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终毒物在其作用部位的(C)和持续时间。A、溶解度B、存在方式C、浓度D、作用方式17、一般毒性作用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急性毒性、(D)和慢性毒性。A、致突变毒性B、生殖毒性C、免疫毒性D、亚慢性毒性18、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19、.毒物是D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0、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绝对致死剂量(LD100)B.最小致死剂量(LD01)C.最大耐受剂量(LD0)D.半数致死剂量(LD50)21、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C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22、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23、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病变性质相同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4、用“阳性或阴性”、“有或无”来表示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后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称为___D___。A.效应B.反应C.量效应D.质效应25、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用两种动物是A。A.大鼠和小鼠B.大鼠和家兔C.大鼠和狗D.狗和猴26、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CA.大鼠和小鼠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和细胞器D.鸟类27、动物试验中的最基本的指标是AA.体重B.体温C.生化指标D.死亡28、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AA.亚慢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B.以急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C.由研究者自己决定D.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做也可以不做29、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AA.血常规、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30、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E)。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操作方便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E.以上都是B型题(多选题2×5)1、一般情况下,剂量-反应曲线包括的类型有(ABCD)。A、直线型B、抛物线型C、S型曲线D、“全或无”反应2、毒理学研究中常用来反映毒作用重点的观察指标可以分为(AD)。A、特异指标B、形态学指标C、组织学指标D、死亡指标3、目前所使用所化学毒物致癌性判别系统分为三大类,包括(ABD)。A、短期试验B、动物诱癌试验C、急性毒性试验D、人类流行病学观4、安全限值即卫生标准,下列可用于描述安全限值的有(ABCD)。A、每日允许摄入量B、最高容许浓度C、阈限值D、参考剂量5、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动物接触化学物的最常用方式为(ACD)。A、经口接触B、经动脉注射接触C、经皮肤接触D、经呼吸道接触C型题(名词解释3×5)1、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毒理学主要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而不是有益作用(如营养作用、治疗作用等)。2、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3、量反应(gradedresponse):表示化学物质在个体中引起的毒效应强度的变化。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以某种测量数值表示。4、可逆作用(reversibleeffect):指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5、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effect)又称为毒效应: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D型题(简答题5×5)1、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1)生物试验(2)人群和现场调查2、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程序?(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包括致癌试验)。3、影响毒性的因素:剂量;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机体因素4、毒效应谱(spectrumoftoxiceffects):指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5、动物试验外推到人通常有三种基本的方法?1.利用不确定系数(安全系数);2.利用药物动力学外推(广泛用于药品安全性评价并考虑到受体敏感性的差别);3.利用数学模型。第二章A型题(单选题1×30)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C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B.滤过C.简单扩散D.载体扩散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D.以上都是3、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D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4、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D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5、代谢活化是指C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6、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D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7、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C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8、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CA.食管B.胃C.小肠D.大肠9、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DA.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B.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C.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篇四:毒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hormesis2.medianlethaldose3.自由基4.慢性毒作用带5.蓄积系数6.Amestest7.化学致癌物8.develepmentaltoxicology9.可接受危险度10.致癌强度指数二.选择题:(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毒物是指()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值与急性阈剂量成反比C.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3.最大无作用剂量是)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4.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A.直线型B.抛物线型C.对称S状型D.非对称S状型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肠道B.唾液C.汗液D.肾脏6.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肝B.肾C.肺D.小肠7.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8.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A.剂量B.作用时间C.选择作用D.蓄积作用9.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D.宿主的其它因素10.急性毒性是()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学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学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后快速出现的中毒效应11.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A.对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12.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周期一般为()A.1天B.1周C.2周D.3周13.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下述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B.DNA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C.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D.DNA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转换14.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4.慢性毒作用带答:慢性毒作用带,是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Limac/Limch,Zch值越大,说明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5.蓄积系数答:是指多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效应(或死亡)的累积剂量/一次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比值6.Amestest答: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试验是就用最广泛的Ames试验。7.化学致癌物答:指凡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增加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化学物。8.develepmentaltoxicology答:发育毒理学,是指研究发育生物体在受精卵、妊娠期、出生后、直到性成熟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出生前接触导致异常发育的理化因素或环境条件后的发病机制和结果。9.可接受危险度答:是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10.致癌强度指数答:是指实验动物或人终生接触剂量为1mg(kg·d)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危险度。当以动物试验资料为依据时,其值为线性多阶段模型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斜率的95%可信限上限;当以人类资料为依据时,其值为线性多阶段模型的最大似然估计值限。二.选择题:(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D、2.C、3.B、4.D、5.D、6.A、7.C、8.D、9.A、10.C、11.D、12.C、13.C、14.B、15.A、16.C、17.A、18.B、19.D、20.B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生物学标志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大类。2.外源化学物在机体代谢的主要反应类型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结合反应四种。3.影响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主要理化因素有溶解性、分散度(大小)、挥发性(挥发度)、比重和电离度和荷电性。4.外源化学物联合作用的主要类型有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和拮抗作用。5.机体修复DNA损伤的主要机制为光复活、“适应性”反应、切除修复__、复制后修复(重组修复)和呼救性修复(SOS修复)。6.化学致癌过程分为引发阶段、_促长阶段和进展阶段三个阶段。7.列举五种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干扰基因表达、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细胞凋亡、通过胎盘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四.问答题(共35分)1.终毒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5分)。答题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1)亲电物(2)自由基(3)亲核物(4)氧化还原活性还原剂2.简述毒物代谢酶被诱导的毒理学意义(5分)答题要点:当代谢酶被诱导,如该化学毒物要体内是经代谢活化,则表现出毒性增强;经代谢转化减毒的化学毒物,则表现为毒性降低。当存在抑制剂时,则得到相反的结果3.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5分)答题要点:(1)测试和求出受试化学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并对该外源化学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2)通过观察动物中毒作用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
本文档为【动物毒理学试卷 (33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6.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万用文库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6-29
浏览量: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