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举报
开通vip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蒋方才 ①② (湖南省委宣传部 ,湖南 长沙 410011) 摘  要 :评书与小说具有相同的渊源关系 ,评书是从小说中分离出来的 ,但二者在概念、表现 形式、写作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 :评书 ;小说 ;联系 ;区别 中图分类号 : I05   文献标...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蒋方才 ①② (湖南省委宣传部 ,湖南 长沙 410011) 摘  要 :评书与小说具有相同的渊源关系 ,评书是从小说中分离出来的 ,但二者在概念、表现 形式、写作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 :评书 ;小说 ;联系 ;区别 中图分类号 : I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529 (1999) 0520105205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ory Revie w and the Novel Jiang Fangcai ( Propasanda Department ,Party Committe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410011) Abstract :Story reviewes and the novel have the same origin. It was separated from novel. Bu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concept ,form of expression and writing damand ,etc , between the two. Key words :story review   novel   relationship   difference   评书是一种容量大、故事性强、语言形象 , 深受不同层次听众喜爱的曲艺形式。但对于 它的归类 ,目前尚存歧见。有人认为 ,评书应 归于小说类 ,因为小说可改成评书 ,小说是评 书的“底本”,小说与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 ,特 别是那些由小说改编成的评书 ,如《水浒》等 , 简直就是小说的节缩本。这种说法是否能成 立 ,我们只要深入探讨一下两者的联系及其区 别 ,就会得出较为清楚的结论。   一、小说与评书的联系 1、小说与评书有相同的渊源关系。评书 作为讲唱文学的一种 ,主要流行于北京及北方 广大地区。它形成较晚 ,《中国大百科全书》载 评书“形成于清代初年”。它与小说发展史相 较 ,显然“相形见绌”,但它与小说却有相同的 渊源关系。鲁迅先生说 :“志怪之作 ,庄子谓有 齐谐 ,列子则称夷坚 ,然皆寓言 ,不足征信。 《汉志》乃云出于稗官者 ,然稗官者 ,职唯采集 而非创作 ,街谈巷议 ,自生于民间 ,固非一谁某 之所独造也 ,究其根 ,则亦犹他民族然 ,在于神 话与传说。”(《中国小说史略》)这说明 ,小说源 于神话与传说。评书又源于何呢 ? 据已存的 40 余部传统书目看 ,也是源于神话和传说。 5011999 年第 5 期           蒋方才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① ② 作者简介 :蒋方才 (1954 —) ,男 ,湖南湘阴人 ,《学习导报》副编审。 收稿日期 :1999 - 05 - 20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如历史袍带书《列国》、《两汉》和侠义短打书 《包公案》、《小五义》,是属历史传说 ,写历史人 物。另一类是神怪书如《西游记》、《济公传》和 狐鬼书《聊斋》等属于神话。从此点看小说与 评书是出自同一渊源的。 2、小说在发展过程中 ,孕育了评书艺术。 唐代小说突破六朝志怪的樊篱 ,反映社会现实 问题 ,作品主人公形象鲜明 ,情节结构严谨 ,语 言华美。这些特色都给评书形式的产生奠定 了基础 ,特别是唐代市人小说 ,为评书的形成 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 俎》中记载 ,中唐时期 ,民间流行“市人小说”, 当时称为“说话”。《高力士外传》载有唐玄宗 退位后 ,与高力士一起听转变、说话的记载。 元稹也在《酬白学士代书一百韵》中 ,载他与白 居易在新昌听“说一枝书话 ,自寅至巳犹未毕 词”。这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当时有民间艺人在讲述传奇故 事 ,讲上三个多小时还“未毕词”,说明所讲故 事既有相当容量又能吸引住听众。这从内容 到形式为后代评书的产生 ,作了艺术上的准 备 ,可以说 ,“市人小说”开启了后世评书艺术 之先河。 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宋元时期 ,出现了 “话本小说”,其时说话小说作品也汗牛充栋 , 《醉翁谈录》著录的说话名目 ,有灵怪 ,烟粉、传 奇、公案、扑刀、杆棒 ,神仙、巫术等作品 117 种。说话艺术家知名度较高 ,流传后世的仅南 宋就有 110 人之多。这种说话艺术是清初评 书艺术的雏形 ,所谓“说话”,就是讲说故事。 此时 ,“说话”已成为一门专门的社会职业 ,“说 话”分工也愈来愈细 ,逐步专门化 ,出现了从事 各类说话技巧的艺人。按当时说话的内容与 形式 ,说话分成四个家数 (门类) :小说、讲史、 说话、合生。“小说”因表演时用银字笙 ,银字 觱篥伴奏 ,又称“银字儿”,有讲有唱 ,讲说完整 的故事 ,这种“小说人”亦如现在的评书演员 , 其道具银字笙等亦如评书道具手帕、折扇等。 话本小说是在此基础上加工润色而成的可供 书面阅读的文学作品。其描写环境、叙述情 节、塑造形象及语言技巧为评书艺术的成熟提 供了借鉴。 3、评书从明末清初的小说中分离出来。 小说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日臻成熟 ,产生了 《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世界名著。 但这些小说大都供文化人“茶余饭后”消遣 ,一 般市民如非“断文识字”者是不能欣赏的。市 民阶层和人民大众需要一种能反映他们的理 想追求和适合其欣赏水平的通俗的艺术形式。 这样 ,至明末清初 ,评书经过长期的准备和演 变 ,从小说中分离出去了。它以一种完全不同 于小说的独立的艺术样式 ,出现在说唱艺术的 舞台上。评书从明末清初古典小说中分离出 来 ,除了顺应当时时代的要求以外 ,也是其自 身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评书从古典小说中 吸收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描写环境等艺术要 素 ,又从戏剧说唱文学中吸收一人说唱故事 , 手持道具 ,边舞边讲等表演形式 ,综合表演艺 术和语言艺术之长 ,按照市民阶层听书的习 惯 ,创造了一种以说为主 ,辅之以唱和动作的 艺术样式。评书从明末清初小说中分离出来 的标志是 : ①功能的不同 ,明末清初的小说具 有明显的阅读性 ,它要刻版印成书供人看读 ; 而评书主要供市民听 ,除少数作品有“底本” 外 ,一般凭说书人心记口讲 ,或临场发挥 ,大多 没有印成书。②明末清初的小说在情节描写 上较冗长 ,描写的人物众多 ,而评书因供人听 , 故事情节紧凑 ,故事跳跃性大 ,节奏快 ,人物描 写一般较少 ,每章集中说几个主要人物。如清 代中前期小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情节 发展有百章 (回)之巨人物有百数之多 ,而评书 《抢三关》仅 14 回 ,主要人物只有李世民、程咬 金等十来人。③从语言风格上看 ,明末清初小 说文言成分多 ,特别还有文言小说 ,而评书全 是白话 ,并且口语化 ,易听易记。如清初著名 文学家李渔写的小说《秦淮健儿传》载 :“嘉靖 中 ,秦淮民间有一儿。貌魁梧 ,色黝异。生数 月 ,便不乳 ,与大人同饮啜”。描写秦淮儿的容 貌和叙述幼年奇异特征都用文言 ,如用文言来 60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 28 卷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讲述 ,听众是无法听懂的。但评书就不同。 《抢三关》同样是讲述人物 ,却用白话 :“跟着有 一位头戴凤冠的美貌女子走上台来 ,只见她如 花似玉 ,体态轻盈 ,上身穿蓝 ,下身挂锦。台下 的人一看玉花公主长得这么好看 ,你挤我 ,我 挤你 ,跟水波浪似的 ,都拼命往里头挤。”与李 渔的文言小说相比 ,评书《抢三关》语言全是口 语化 ,既便于讲 ,也便于听 ,通俗好懂。由于评 书和明末清初小说自身的艺术规律有异 ,因 此 ,它们呈现不同的艺术特征。这正好证明评 书已与清初的小说分道扬镳了。   二、小说与评书的区别 小说与评书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两者毕 竟是有其本质区别的。 1、小说与评书属于两个不同的艺术概念。 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 ,它是通过读者阅读文学 作品 ,产生形象而获美感和教育。评书则不 同 ,它是一种表演艺术 ,是通过说书演员讲演 故事 ,辅之以动作 ,使听众受到艺术感染和教 育。因此小说与评书 ,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 式 ,小说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 ,描写情 节 ,反映社会生活的 ;评书是通过声音和造型 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的。小说的读者要有一 定的文化素养 ,至少要识字 ;对评书、不识字的 人也可以听懂和欣赏。 2、欣赏方式不同。小说通过人们的视觉 器官 ,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情节产生联想 ,从 中获得愉悦和教育。这种欣赏方式一般是单 人进行的 ,很少同时几人甚至几百人同看一部 小说。即使有时两人同时欣赏同一小说 ,两个 读者欣赏小说的速度和产生的联想差异也很 大。评书是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 ,对评书演员 所讲述的情节和人物产生联想 ,以获得快感和 教育的。欣赏评书一般是集体进行的 ,听众少 则 2 人 ,多则几百人乃至百万人之众 ,同时欣 赏一部作品 (电视台播评书听众达数百万) ,并 且听众的欣赏速度和评书演员的评述速度成 正比。 3、小说故事情节的描写是平铺直叙式 ,而 评书讲述故事是通过“柁子”来进行的。小说 对故事性的要求具有可塑性 ,而评书对故事性 的要求十分严格 ,它靠“故事”取胜。 小说和评书都要求故事情节有头有尾 ,这 是汉民族的欣赏习惯。但小说在展示故事情 节时 ,或以时间为序、或以事件为序依次描写。 如《林海雪原》即以小分队追剿土匪时间为序 叙述故事情节 ,但情节较之评书《林海雪原》要 松散芜杂一些 ,如土匪的为患 ,少剑波和白茹 的爱情纠葛 ,着墨不少 ,故事发展缓慢。评书 虽是写的同一事件和人物 ,在展示情节时就不 同小说 ,它把整个故事情节分为若干个相对独 立的“柁子”。这些“柁子”围绕一个中心事件 讲叙 ,如《林海雪原》分成“活捉小炉匠”、“智取 威虎山”等中心事件讲述 ,小说中的土匪为患、 剑波和白茹的邂逅相遇等次要情节均不进入 “柁子”,而是集中写主要的事件 ,使情节紧凑 , 脉络清晰 ,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评书的“柁 子”与“柁子”之间 ,故事情节相对独立 ,它可以 单独拿出来讲述 ,就如戏剧的“唱腔选段”。每 个“柁子”篇幅差不多 ,可在书场讲一场 ,如《抢 三关》每个柁子都是万余字。评书中的“柁子” 又分为若干个“梁子”。一个“梁子”又分若干 故事高潮 ,如柁子“智取威虎山”中有“杨子云 打虎上山”、“舌战小炉匠”、“智送情报”、“会师 百鸡宴”等梁子 ,每个梁子都是一个故事高潮。 每个“柁子”情节跌宕起伏 ,高潮相连 ,人物矛 盾冲突异军突起 ,引人入胜 ,这就使评书具有 吸引力和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这是 小说所不及的。小说要求有情节性 ,但故事性 不及评书强 ,有的小说之所以不能改编成评 书 ,道理就在这里。因评书的生命是“故事情 节”,如故事性不强 ,就不能成其为评书。 4、评书的基本要素是“扣子”,小说对扣子 的设置要求不严。评书中的梁子中有若干扣 子 ,所谓“扣子”是指扣人心弦的悬念。扣子有 大扣子和小扣子。“大扣子”以叙述故事情节 为主 ,结构严谨 ,丝丝入扣。“小扣子”是以塑 7011999 年第 5 期           蒋方才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造人物为主。请看下面的“扣子”: ①李密说 :“御妻说得很对 ,待我先传一道 手谕出去”。他打被窝里爬出来 ,没顾穿衣服 , 下了龙床 ,到书几前边 ,打开墨盒 ,拿起笔 ,顺 手在信笺上写了这么几个字“不赦李世民 ,明 天再议”⋯⋯李密心说 ,我并没有让你放他呀 ! 拿起字笺展开一看 ,明白了。要说这徐茂公真 是高人 ,他在“不赦李世民 ,明天再议”的“不” 字上 ,用笔添改 ,上也出了头 ,下边那一竖上加 了个横 ,变成了“本”字。“本赦李世民明天再 议”这么一改 ,放李世民就没错儿。(《抢三关》 第一回) ②“就为这么一只鹦鹉 ,你女儿就得了相 思病 ,好了 ,我让你看个痛快吧 !”白水妖站起 身来 ,伸手到架上解开锁链 ,攥住鹦鹉脖子往 上一扯 ,往地上一扔 ,噗唧 ,就把它给摔死了。 (《抢三关》第二回) 第一是“大扣子”写徐茂公巧改魏王诏书 智救李世民的故事情节。第二段是“小扣子”, 它通过主人公问鹦鹉 ,答鹦鹉和“取”、“摔”鹦 鹉的叙述 ,刻划了“白水妖”蛮横、仗势欺人的 恶霸形象。梁子中 ,大扣子套小扣子 ,大扣子 推动情节的发展 ,小扣子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 生 ,丰满动人 ,这是小说所不具备的。 评书“扣子”的设置 ,叫“使扣子”。其技巧 叫笔法 ,其笔法有正笔、插笔、伏笔、暗笔、惊笔 等笔法。这几种笔法 ,除倒笔、正笔、伏笔等小 说有类似写法外 ,补笔、暗笔、惊笔等均是评书 所独有的技巧。如 :“这是怎么回事 ? 书中暗 表 ,王世充怕大唐国和别的反王派来奸细 ,通 知城里大小客店 ,遇有形迹可疑的人要即刻向 王府禀报”。这是评书中的暗笔 ,是对情节作 必要的交待。又如 :“敬德走到太原东门 ,想起 城里碰到这么多不顺心的事 ,他大喊一声 :‘太 原府啊太原府 ,我一定要闹个天翻地覆’。旁 边行人一听这主儿说出如此惊人的话吓得有 坐屁股墩儿的 ,有一溜滚儿的 ,个个爬起来 ,撒 腿就跑。”(《抢三关》)此为惊笔。作为小说 ,叙 述故事也要安置“扣子”,也须有悬念 ,但没有 象评书这样大扣套小扣 ,情节结构严整紧凑 , 因为小说是阅读作品 ,节奏可缓一点 ,但评书 表演艺术 ,只有设“扣子”才能抓住听众。 5、小说描写人物采用综合手法 ,而评书靠 “开脸儿”塑造人物。例如 :这个张仲坚相貌奇 特 ,头似蛟龙之首 ,眼如沧海之珠 ,面如紫肝 , 须眉火红。满脸的红胡子都打着卷 ,用手往外 一撕挺老长 ,一松手吐噜吐噜又蜷屈回去 ,因 此 ,人称虬髯公。(《兴唐传》)把张仲坚的面容 肤色 ,胡子描绘得活灵活现。“开脸儿”还描绘 人物衣着身材等 ,如“这位公子头戴鹅黄色的 公子巾 ,身穿湖绿色的大氅 ,上绣团花朵朵 ,面 如美玉 ,目似郎星 ,相貌堂堂 ,眉宇间有股咄咄 逼人的英锐之气。”(《兴唐传》) 这是描绘人物 衣着、容貌和风度 ,使听众如见其人。评书演 员每讲一个人物总先交待一下人物的外部特 征 ,使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产生立体感和质感 , 小说与评书不同 ,它可以采用肖像描写、行动 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多角度多侧面 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而这些综合的描写 , 可以用整段整节来刻划人物 ,但评书的刻划人 物离不了故事情节的叙述 ,描写人物也是采取 “脸谱”式勾勒人物形象。在一段较短的篇幅 里讲故事和刻划人物交织进行 ,使二者交相辉 映。而小说不必拘泥此法 ,可单独大段地描写 人物或叙述故事。 6、在环境和场景的描写上 ,小说离不开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评书仅作自然环 境的简单讲述 ,叫作“摆砌未儿”,即对书中人 物活动的背景场合作必要的交待。如城池、院 落、村舍景色等地方进行讲述 ,将景、人、情节 三者结合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小说对人物 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多作复杂详尽的描述 ,但 评书往往只作简单的交待 ,不作大段的细致描 写。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简明扼要的 ,写环 境也是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展示。 7、语言上 ,评书也有不同于小说的特征 : A、语言的音乐性。评书是讲给听众听的 ,要 求语言声调铿锵悦耳 ,抑扬顿挫 ,具有回环响 80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 28 卷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亮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评书中体现为“赋 赞”形式 ,它大量选用对偶句 ,押韵爽口 ,赞美 人物和景物。如 : ①周幽王宠褒姒 ,失了江山 ,商纣王宠妲 已 ,丢了社稷。(《呼延庆出世》) ②得民者昌失民者亡 ,瓦岗英雄多归唐。 秦王奉旨收敬德 ,挥师南下战洛阳。(《抢三 关》) 例 ①用周幽王和商纣王对比 ,语句对偶。 例②四句为七字句 ,“亡”、“唐”、“阳”押韵 ,上 例语句都体现之音乐美 ,悦耳动听。 B、用“垛句”,即用大量的排比垛句加以 夸张形容 ,以描述事件或人物。排比垛句气势 磅礴 ,铿锵有力 ,可渲染气氛 ,感染听众。 C、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如 : ①傻小子啊 ! 你尽给我捅漏子 ,干脆我不 活了 ,我抹脖子。(《呼延庆出世》) ②他想肚子饿了 ,想找一个打尖之处。 (同上) ③喝着喝着嗓子眼直打嗝 ,舌头透着有点 短 ,叫道 :“王 ———屎 ———虫”! 王世率一听 ,我 成王屎虫啦 ! (《兴唐传》) 这些口语化的语言显示了人物的个体特 征 ,又通俗易懂 ,如同对白 ,比起同时代的文言 小说来更显通俗化和大众化。 D、评书语言的形象感。评书与小说都要 求具有形象感 ,但评书比小说要求更高 ,因评 书属讲唱艺术 ,没有高度的形象感就无法吸引 听众。评书所讲述的人物要栩栩如生 ,如在目 前 ;所道故事、事件、要如身临其境 ,亲见其事。 因此 ,评书演员总是运用手式、道具、表情和形 象化的语言来讲述评书。如“胯下的宝马浑身 雪白 ,四条腿下半截血一样红 ,四蹄蹬开 ,行走 如飞 ,快如闪电”(《兴唐传》) 。本意是讲一匹 马行走如飞 ,评书演员把马具体描绘为“雪 白”,四腿下半截“血红”,四蹄奋飞快如“闪 电”,这就把马之色、形、动态、速度讲得活灵活 现 ,听者似乎触手可摸。因此 ,形象感也是评 书的生命。 8、小说的语言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 言 ,评书的语言分为“评”、“表”、“白”三类。 “评”指评价书中人物语言行为、思想。“表”指 以说话人口气叙述故事情节和介绍人物事件。 “白”指摹拟书中人物言谈和声音笑貌。“评” 和“表”、“白”是紧相连的 ,即将故事情节和摹 描人物的声貌、评价人物结合进行。 尽管评书与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 式 ,有着鲜明的区别性特征 ,但它们同时又是 两种很接近的艺术 ,因此 ,它们在各自的发展 中可以相互借鉴 ,“推陈出新”。如小说中的 “幻境描写”,“心理刻划”等都可以引入评书艺 术之中 ,这会使评书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 9011999 年第 5 期           蒋方才 :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              
本文档为【论评书与小说的联系及区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693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09-10-29
浏览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