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

举报
开通vip

生化复习资料第七章糖类化合物代谢名词解释限速酶:对反应速度的快慢起决定性的酶EMP:糖酵解途径:在无氧条件下,葡萄躺糖转变为丙酮酸并形成ATP的一系列反应糖异生作用:指生物体利用非碳水化合物的前体(如丙酮酸或草酰乙酸)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糖核苷酸:UDPG的中文名称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而ADPG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它们是重要的活化单糖,称为糖核苷酸。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某些高能中间产物或某种高能状态,再通过酶的作用促使其将能量转给ADP生成ATP的过程。什么是乙醛酸循环?其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乙醛酸循环...

生化复习资料
第七章糖类化合物代谢名词解释限速酶:对反应速度的快慢起决定性的酶EMP:糖酵解途径:在无氧条件下,葡萄躺糖转变为丙酮酸并形成ATP的一系列反应糖异生作用:指生物体利用非碳水化合物的前体(如丙酮酸或草酰乙酸)合成葡萄糖的过程。糖核苷酸:UDPG的中文名称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而ADPG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它们是重要的活化单糖,称为糖核苷酸。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形成某些高能中间产物或某种高能状态,再通过酶的作用促使其将能量转给ADP生成ATP的过程。什么是乙醛酸循环?其有什么生物学意义?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cycle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的以乙酸作为碳源,并作为能源来利用时所进行的代谢途径。另外也是种子在靠贮藏脂肪发芽时,把腈肪酸分解成乙酰辅酶A的循环代谢过程。其特点是异柠檬酸通过异柠檬酸酶(isocitratasEC.4.1.3.1)分解成琥珀酸和乙醛酸以及乙醛酸和乙酰辅酶A(CoA)结合而形成苹果酸。其生物学意义:除了提供能量及中间产物外,更重要的是它使萌发的种子将贮存的三酰甘油通过乙酰CoA转变葡萄糖。3•何谓TCA,它有何特点,有什么生物学意义?(Tricarboxylicacidcycle)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环状代谢途径。因为此代谢途径中有几个中间代谢物具有三个羧基,故称三羧酸循环。又因此循环由柠檬酸开始,故也称柠檬酸循环。乙酰CoA+2H2O+3NAD++FAD+GDP+P>2CO2+3NADH+3H++FADH2+CoA-SH+GTP(总反应式)主要事件顺序为:(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放出CoA(2)柠檬酸先失去一个H2O而成顺乌头酸,再结合一个H2O转化为异柠檬酸(3)异柠檬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生成5碳的a-酮戊二酸,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4)a-酮戊二酸发生脱氢、脱羧反应,并和CoA结合,生成含高能硫键的4碳琥珀酰CoA,放出一个CO2,生成一个NADH+H+(5)碳琥珀酰CoA脱去CoA和高能硫键,放出的能通过GTP转入ATP(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生成1分子FADH2,(7)延胡索酸和水化合而成苹果酸(8)苹果酸氧化脱氢,生成草酸乙酸,生成1分子NADH+H+小结:一次循环,消耗一个2碳的乙酰CoA,共释放2分子CO2,8个H,其中四个来自乙酰CoA,另四个来自H20,3个NADH+H+,1FADH2。此外,还生成一分子ATP。特点:(1)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中都存在,是生物在代谢上的一个共性,生物进化的一个证据(2)高效性生物学意义:产生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所需体内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的枢纽产生的中间产物可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说明EMP的主要过程。(P182)简述蔗糖,淀粉生物合成与降解过程。(P155—159)PPP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何在?(P186)为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为其他代谢途径提供原料。第八章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名词解释生物氧化:是指细胞内糖、蛋白质和脂肪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0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化磷酸化作用:指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驱动ADP磷酸化形成ATP的进程。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由一系列传递体依次传递,最后与氧形成水的整个体系称为呼吸链。(亦称电子传递链)磷氧比(P/0):指一对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时所产生的ATP的分子数。能荷:细胞的能态可用能量载荷来表示。能荷表示细胞的腺苷酸库中充满高能磷酸根的程度。(附:能荷对代谢的调节---能荷可作为细胞产能和需能代谢过程中变构调节的信号。能荷高时,抑制生物体内ATP的合成,但促进ATP的利用;能荷低时,AMP可对各种呼吸酶起正变构效应作用,促进ATP的合成。)能荷={[ATP]+0.5[ADP]}/{[ATP]+[ADP]+[AMP]}解偶联作用:是使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的两上分离,除去它们的紧密联系。它只抑制的形成,而不抑制电子传递过程,使电子传递产生的自由能都变为热能而散失。)DNP:典型的解偶联剂,名为2,4-二硝基苯酚。生物氧化有何特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生物氧化是在常温、常压、近于中性及有水环境中进行的;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首先转移一些特殊的高能化合物中。化学渗透假说的主要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什么?该假说认为电子传递释放出的自由能和ATP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即电子传递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到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电化学梯度,这个梯度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之间有何关系?电子传递链的磷酸化是指电子从NADH或者FADH2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时,将所释放的能量转移给ADP,形成ATP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电子传递与磷酸化的偶联反应。这是需要生物合成ATP的一种主要方式。通常所说的氧化磷酸化即指电子传递链磷酸化。常见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如何?能够阻断呼吸链中某一特定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链抑制剂。常见的有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叠氮化物、CO和H2S。鱼藤酮是一种极毒的植物毒素,作用于呼吸链中NADH至COQ部位;抗霉素A是一种从灰色链球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菌素,其作用于呼吸链中细胞素b细胞色素cl的部位;氰化物、叠氮化物、CO和H2S这些抑制剂作用于呼吸链中细胞色素aa3至O2的部位。呼吸链有哪几种类型?其多样性有什么生理意义?一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为CO2和H2O能产生多少ATP?解:葡萄糖+2ADP+2Pi+2NAD+>2丙酮酸+2NADH+2H++2H2O+2ATP(总反应式)丙酮酸+CoA-SH+NAD+乙酰CoA+NADH+CO2+H+乙酰CoA+2H2O+3NAD++FAD+GDP+P>2CO2+3NADH+3H++FADH2+CoA-SH+GTP由以上反应式可知葡萄糖----2丙酮酸-----2ATP+2(NADH+H+)(=3(5)ATP)共5(7)ATP共30(32)个ATP共5ATP2丙酮酸——2乙酰CoA——2(NADH+H+)(=5ATP)共20ATP2乙酸CoATCACycle---2*3(NADH+H+)2*FADH22*GTP=ATP在真核生物中的生物氧化产生30个ATP,在原核生物中的生物氧化产生32个ATP。第九章脂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1、名词解释脂肪酸合酶系统:是由一种酰基载体蛋白(ACP)和6种酶组成的多酶复合体。(6种酶分别是:乙酰CoA-ACP脂酰基转移酶,丙二酸单酰CoA-ACP转移酶,B-酮脂酰ACP合酶,B-酮脂酰ACP还原酶,B-羟脂酰ACP脱水酶和烯脂酰ACP还原酶。)2、合成脂肪酸需要哪些原料及能源物质?它们分别来自哪些代谢途径?(P227)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酶系统,乙酰CoA(主要来自线粒体内的丙酮酸氧化脱羧,脂肪酸B氧化及氨基酸氧化等反应)3、BCCP: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作为乙酰COA羧化酶的一个亚基,在脂肪合成中参与乙酰COA羧化形成丙二酸单酰COA。4、ACP: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组成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的一部分,并且在脂肪酸生物合成中作为酰基的载体发挥功能,称为酰基载体蛋白。5、何谓脂肪酸的B氧化?它与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有何异同?所谓脂肪酸B氧化就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a碳原子和B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B碳原子被氧化形成酮基,然后裂解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区别要点脂肪酸从头合成脂肪酸B氧化细胞内定位胞液线粒体酰基载体ACP-SHCoA-SH二碳单位参与或断裂形式丙二酸单酰CoA乙酰CoA电子供体或受体NADH+H+FAD、NAD+反应底物的转运柠檬酸穿梭肉毒碱穿梭参与酶类6种4种能量消耗或产生消耗7ATP,14NADH+H+净产生106ATP6、计算1分子软脂酸和一分子甘油经生物氧化作用彻底分解为C02和H20时,生成ATP的分子数。1分子甘油的生物氧化甘油+ATP+甘油激酶3-磷酸甘油+NAD+磷酸二羟丙酮+NADH+H+(2.5ATP)三羧酸循环产生ATP生成的总ATP数=-1+2.5+1分子软脂酸的生物氧化8CH3COC15H31COOH+8COASH+ATP+7FAD+7NAD++7H2OSCOA+AMP+PPi+7FADH2+7NADH+7H+(总反应式)8乙酰COA10*8=80ATP7FADH21.5*7=10.5ATP7NADH+H+2.5*7=17.5ATP共计108ATP7、试述B-氧化的过程,为什么不能说它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简单的互为逆转过程?脂肪酸活化生成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由肉毒碱载体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开始反应B-氧化途径经过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4步反应完成该氧化过程。脂肪酸的B-氧化不是脂肪酸的从头合成的逆反应,它们的主要不同点为:发生部位:B-氧化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在胞液中进行。酰基载体:B-氧化中脂酰基的载体为CoA-SH,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酰基载体是ACP。B-氧化使用氧化剂NAD+和FAD。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使用NADPH作为还原剂。(3-氧化降解是从羧基端向甲基端进行,每次降解一个二碳单位,饱和脂肪酸合成是从甲基端向羧基端进行,每次合成一个二碳单位。3-氧化主要由5种酶催化反应,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由2种酶系催化。(6)3-氧化经历氧化、水合、再氧化、裂解四大阶段。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经历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四大阶段。(7)3-氧化除起始活化消耗能量外,是一个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是一个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乙醛酸循环的特征。乙醛酸循环是植物体内一条由脂肪酸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途径,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它绕过两个脱羧反应,将两分子乙酰CoA转变为一分子琥珀酸的过程。乙醛酸循环可以简单看作是三羧酸循环的支路,它绕过两个脱羧反应,因此不能生成C02。但乙醛酸循环从本质上与TCA不同,它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循环的特征中间产物是乙醛酸,循环的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循环的结果由2分子乙酰CoA生成一分子琥珀酸,琥珀酸进入TCA循环生成草酰乙酸,再进一步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它联系了脂肪酸代谢与糖代谢过程。9、计算C14:O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经生物氧化作用彻底分解为C02和H20时生成多少分子ATP和H2O?消耗多少分子02?C14脂肪酸能脱下6分子的乙酰CoA,1分子乙酰CoA经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产生10分子ATP,1分子FADH2,1分子NADH6分子的乙酰CoA6FADH210*6=60ATP1.5*6=9ATP6NADH205*6=15ATPALL84ATP-2ATP=82ATP写出B-氧化的第一步反应?B-氧化的第一步为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的生成:R-COOH+ATP+CoA-SH脂酰CoA合成酶脂酰CoA+AMP+PPiMg2+简述乙酰CoA羧化成丙二酸单酰CoA的简要步骤。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与生物素结合形成BCCP-生物素BCCP-生物素+ATP(4-)+CO2+H2O---5BCCP-生物素(-)+ADP(3-)+Pi(2-)+2H(+)BCCP-生物素(-)+乙酰-CoA(4-)——d丙二酸单酰-CoA(5-)+BCCP-生物素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名词解释:转录(transcription):在由RNA聚合酶和辅助因子组成的转录复合物的催化下,从双链DNA分子中拷贝生物信息生成一条RNA链的过程。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这与通常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转录。翻译:在蛋白质合成期间,将存在于mRNA上代表一个多肽的核苷酸残基序列转换为多肽链氨基酸残基序列的过程。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引物合成酶:合成引物的酶如RNA聚合酶反义链:DNA分子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具有转录功能,这条具有转录功能的链叫做模板链或反义链,另一条无转录功能的链叫做编码链或有义链。:2、为什么说DNA复制是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两条亲代链一边解开,一边复制,进而一条亲代链与其复制的子代链重新形成新的双螺旋分子,所以叫半保留复制;而在DNA复制的延长阶段,复制叉上新生的DNA链一条按5’--3’的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连续合成,另一条则按5’-3’的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不连续合成,所以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列出DNA复制和RNA转录各自的特点,并加以比较。DNA复制RNA转录起始dnaB(蛋白质)启动子底物dNTPNTP酶DNA聚合酶1,3RNA聚合酶延长方向5’-3’5’-3’方式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不对称转录终止滞后链的合成终止子终止何谓中心法则?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不过,由于逆转录酶的反应,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名词解释遗传密码:核酸中的核苷酸残基序列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连续的3个核苷酸残基序列为一个MM子,特指一个氨基酸。标准的遗传MM是由64个MM子组成的,几乎为所有生物通用。密码子:mRNA(或DNA)上的三联体核苷酸残基序列,该序列编码着一个指定的氨基酸,tRNA的反MM子与mRNA的MM子互补。简并性:是指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密码子。摆动学说:处于MM子3'端的碱基与之互补的反MM子5'端的碱基(也称为摆动位置),例如丨可以与MM子上3’端的U,C和A配对。由于存在摆动现象,所以使得一个tRNA反MM子可以和一个以上的mRANMM子结合。遗传密码是怎样破译的?(P316)密码子有何特点?(P319)密码子的特性:简并性、摆动性、通用性和例外。核糖体的基本功能有哪些?⑴识别mRNA上的起始位点并开始翻译;(2)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正确配对;(3)合成肽键。核糖体包括至少5个活性中心,即mRNA结合部位、结合或接受AA-tRNA部位(A位)、结合或接受肽基tRNA的部位、肽基转移部位(P位)及形成肽键的部位(转肽酶中心),此外还有负责肽链延伸的各种延伸因子的结合位点。小亚基上拥有mRNA结合位点,负责对序列特异的识别过程,如起始位点的识别和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相互作用。大亚基负责氨基酸及tRNA携带的功能,如肽键的形成、AA-tRNA、肽基tRNA的结合等。A位、P位、转肽酶中心等主要在大亚基上。核糖体可解离为亚基或结合成70S/80S颗粒。翻译的起始阶段需要游离的亚基,随后才结合成70S/80S颗粒,继续翻译进程。体外反应体系中,核糖体的解离或结合取决于Mg2+离子浓度。在大肠杆菌内,Mg2+浓度在10-3mol/L以下时,70S解离为亚基,浓度达10-2mol/L时则形成稳定的70S颗粒。细胞中大多数核糖体处于非活性的稳定状态,单独存在,只有少数与mRNA—起形成多聚核糖体。它从mRNA的5'末端向3'末端阅读密码子,至终止子时合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mRNA上核糖体的多少视mRNA的长短而定,一般40个核苷酸有一个核糖体。4、tRNA有何功能?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处于关键地位,被称为第二遗传密码。它不但为将每个三联子密码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接合体,还为准确无误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提供了载体。所有的tRNA都能够与核糖体的P位点和A位点结合,此时,tRNA分子三叶草型顶端突起部位通过密码子:反密码子的配对与mRNA相结合,而其3'末端恰好将所转运的氨基酸送到正在延伸的多肽上。代表相同氨基酸的tRNA称为同工tRNA。在一个同工tRNA组内,所有tRNA均专一于相同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5、试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1)多肽链的合成;(2)肽链合成的起始;(3)肽链的延长;(4)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详见P327)6、氨酰tRNA合成酶对氨基酸有何特异性?氨基酸活化时,其羧基与AMP以何种化学键相连?氨酰tRNA以何种化学键与tRNA相连?(P325-326)(AA-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的特异性酶蛋白质合成的真实性主要决定于AA-tRNA合成酶是否能使氨基酸与对应的tRNA相结合。AA-tRNA合成酶既要能识别tRNA,又要能识别氨基酸,它对两者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不同的tRNA有不同碱基组成和空间结构,容易被tRNA合成酶所识别,困难的是这些酶如何识别结构上非常相似的氨基酸。)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tRNA:转录过程是信息从一种核酸分子(DNA)转移至另一种结构上极为相似的核酸分子(RNA)的过程,信息转移靠的是碱基配对。翻译阶段遗传信息从mRNA分子转移到结构极不相同的蛋白质分子,信息是以能被翻译成单个氨基酸的三联子密码形式存在的,在这里起作用的是解码机制。mRNA的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coden)。rRNA的结构与功能:rRN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RNA,可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原核生物中的rRNA有三种:5S,16S,23S。真核生物中的rRNA有四种:5S,5.8S,18S,28S8•简述原核生物肽链延长期间循环的三个步骤。(P329)进入;氨酰tRNA与核糖体A位结合转肽;核糖体上A位和P位上的氨基酸间形成肽键移位。核糖体沿mRNA的5’-3’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根据下列AA的序列推导mRNA和反义DNA链的序列。Arg--Ser—Gly—Pro—Trp—Lys9、tRNA的种类(1)起始tRNA和延伸tRNA能特异地识别mRNA模板上起始密码子的tRNA叫起始tRNA,其他tRNA统称为延伸tRNA。原核生物起始tRNA携带甲酰甲硫氨酸(fMet),真核生物起始tRNA携带甲硫氨酸(Met)。(2)同工tRNA代表同一种氨基酸的tRNA称为同工tRNA,同工tRNA既要有不同的反密码子以识别该氨基酸的各种同义密码,又要有某种结构上的共同性,能被AA-tRNA合成酶识别。(3)校正tRNA校正tRNA分为无义突变及错义突变校正。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这种突变就称为无义突
本文档为【生化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lizheng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7KB
软件:Word
页数:7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22-11-2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