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举报
开通vip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序论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只有近10年,现在正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向纵深发展,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灿烂的春天。信息科学技术已形成众多学科与技术专业方向。为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1998年后为此设置了10多个本科专业。如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而且还在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和专业。可见信息科...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序论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只有近10年,现在正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向纵深发展,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灿烂的春天。信息科学技术已形成众多学科与技术专业方向。为适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1998年后为此设置了10多个本科专业。如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而且还在不断形成新的学科和专业。可见信息科学技术含盖面之宽、人才市场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第一讲信息科学技术与信息时代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世纪。近100多年来,人类科学技术经历了三次大革命:①18世纪60年代,由于牛顿力学的创立,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②19世纪20年代,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尔创立了电磁理论,推动了由蒸汽机技术向电力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发达的工业时代;③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电子技术的全面发展,加速了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乃至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的新世纪通俗的说:信息时代是指信息科学技术在众多科学技术群体中占主导的时代,或者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的时代。信息时代如同人类已经经历过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人们预料信息时代之后的下一个时代将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地代。*农业时代——以资源经济为主*工业时代——以资本经济为主*信息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1.1信息与信息科学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信息文化为主导文化的时代。信息文化将改变人类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经济亦称知识经济,即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以信息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置与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主要因素的经济。信息经济与工业时代的资本经济相比,其主要不同点是:信息经济更依赖于知识,知识在信息经济中的作用和价值大于在资本经济中的作用和价值;在信息经济下,信息和知识本身已成为一种最重要、最积极的投入要素。一、信息和信息论信息的定义早期信息的代名词是具有一定含义的“音讯”和“消息”。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工业时代社会的大规划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的信息量迅速增加,如何获得或利用信息,是人类面临的新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于是,就有人去探讨或研究,进而形成了有关信息的多种定义。如:信息是可用数值、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描述的状态;信息是用数据作为载体来描述和表示的客观现象;信息是对数据加工提炼的结果,是对人类有用的知识;信息是隐含在物理信号中具有一定含义的消息;信号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信号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概况的说:信息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现象,是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消息或知识。狭义信息论的产生和发展息的生产、传递和利用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随着社会信息量的迅速增加,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得、处理、传递和利用信息,成为人类的新课题,使人们不得不去深入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1924年,奈奎斯特(H.Nyquist)发表了《影响电报速度的某些因素》一文,探讨了电讯号的传输速率与通信系统的信道频带宽度之间的关系。*1928年,哈特莱(L.V.R.Havrtley)发表了《信息传输》一文,第一次提出了消息是具体的、多样的代码或符号,而信息则是蕴涵于具体消息中的抽象量的理论,并导出第一个用消息出现概率的对数来度量信息的公式。*1948年,香农(C.E.Shannon,1916〜2001)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著名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指出“通信的基本问题就是在一点重新准确地或近似地再现另一点所选择的消息。”并用非常简明的数学公式定义了信息量的——香农信量公式。1949年,香农又发表了《噪声下的通信》一文,提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解决了信息容量,信源统计特性,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度量和信道容量与噪声的关系等有关精确传递通信符号的基本技术问题。这两篇文章是现代信息论的奠基之作。因此香农被誉为信息理论的奠基人,时年香农才33岁。*香农,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是关于布尔代数在开关理论中的应用,并证明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可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1941年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在此工作了15年。由于上述的有关信息的研究都是基于统计概率的信息,没有考虑更广泛、更常见的非概率统计信息,故称其为“狭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的创立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正如香农所说“信息论(狭义的)的基本结果,都是针对某些非常特殊的问题,它们未必切合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只考虑了信息的形式方面,没有考虑信息的涵义与价值方面,而在信息处理和利用时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只局限于“消除随机不定性”的范畴,把其理论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而概率论研究的是是非界限明显的随机过程,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所以狭义的信息论无法解决普遍存在的这些模糊现象;只考虑统计信息,没有考虑更广泛的非统计信息,只涉及信息的传递,没有研究更广泛、更重要的其他信息过程的原理和规律。为了克服狭义信息论的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起陆续有一些学者开始了新的信息理论——广义信息论的研究:1972年,德鲁卡(A.Deluca)和特米尼(S.Termini)提出了用于测量模糊事件的信息量的模糊信息熵公式。※熵一一其本义是源于热力学:在热力学中,人们把不能用于作功的热能的变化量除以温度所得的商,科之为“熵”。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泛指某些物质系统状态可能出现的程度。1981年,我国科学家钟义信提出了一种“广义信息函数”,试图用来描述概率信息和非概率信息。20世纪90年代,斯托尼尔(T.Stonier)提出了“统一的信息理论基础”理论。他把信息看成是宇宙的一种基本属性,其目标是在信息物理学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信息科学理论,构建一个广义的信息理论框架。二、其他信息类学科的出现控制论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出版了《控制论》一书,系统地揭示了机器、生物和人所遵循的共同规律——信息变换和反馈控制规律,为机器模拟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控制论。维纳研究的控制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直接应用:当时由于德国飞机的速度已接近炮弹的速度,直接瞄准射击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不灵了,要求控制系统能预测飞机的飞行位置,即要求控制装置在行为上具有与人和动物某些相似的行为能力。通过大量的研究,人们找到了自动控制装置这种模拟人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能力,这就是后来机器人或机器动物。这里一个最基本概念就是“反馈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利用输入的目标信息经处理后输送出去,又把输出信息馈送到原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进行调整,达到反馈控制的目的。维纳还发现人的神经控制和工程控制系统都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各种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上的,而这种信息过程又都是随机过程,必须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才能定量地把握它们。反馈控制理论不仅在工程技术领域,而且在经济管理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系统论系统的概念人们早有认识,但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知识是从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早期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认为,虽然人类对生物发展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原子层次,并取得重要成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失去其全貌为代价的。为此,他从生物整体出发,把生物及其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认为生物的整体属性大于其各组成部分属性的简单总和。其欠,他还认识到,生命和非生命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即热力学的“退化论”和生物学的“进化论”相对立,也就是说,热力学中研究的非生命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熵越来越大,走向无序状态;而生命系统的进化则是朝有序方向发展的。1969年,比利时自由大学教授普利高津(I.Pri-gogine)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科学地解释了前面所说的“退化”和“进化”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了系统论,他的这一理论荣获了1977年的诺贝尔奖。系统论以复杂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整体性原则、层次结构原则、动态性原则和综合优在原则。还研究系统各部分最优组合问题,即一般意义上的从无序转化为有序的问题;并使信息系统各组成部分发生相互作用。一个好的系统,必须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与各种相关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因为计算机是处理信息的主要工具,所以也称计算机科学是研究信息处理的科学。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在数字计算机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最具代表的人物——图灵。•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MathisonTuring,1912〜1957)于1936年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论文,提出了著名的理论计算机模型一图灵机,时年22岁。现在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建立在图灵机模型上,因而图灵被誉为计算机科学奠基人。1945年,美籍数学家冯.诺伊曼(JohnvonNeumann,1903〜1957)等人首次发表了题为“电子计算机逻辑结构初探”的报告,奠定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的理论基础。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家约.英克利(John.w.Mauchly)领导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式投入使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其由188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7万只电阻,1万个电容和6000个开关组成,结构体积达3000立方英尺、重达30吨,土地面积约170m2;存贮容量为20个字长为10位的二进制数,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3ms作一次乘法,功耗25KW。ENIAC共运行了10年,1956年被送入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虽然有了飞速发展,但计算机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仍然沿袭冯•诺伊曼的最初构思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这种由运算器、逻辑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等5个部分组成的“存贮程序”式计算机,统称为冯•诺伊曼计算机,或冯氏结构计算机。・1954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研制出硅晶体管,为降低晶体管制造成本开辟了道路。同年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1971年,Intel公司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是一个4位二进制数系统,时路上频率108KHZ,每秒可执行6万条指令。・1974年,Intel公司推出了8位微处理芯线8080,同年计算机爱好者埃德•罗伯茨利用8080生处理器设计出一款体积很小的计算机“Altair8800”——世界上第一台商用个人计算机,价值397美元,内存256字节,并提出了*PC这个崭新的概念。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伧创办了microsoft公司。・1976年,Zilog公司推出280微处理器,这是一个8位处理器。1977年,苹果公司面向广阔的通用PC市场推出了AppleH型计算机。・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首款个人计算机IBM5150,它的CPU采用Inter8088微处理器芯片,主频4.77MHZ,内存64KB,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公司的DOS1.0。每台售价3005美元,年销售量达13万台。在获得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IBM委托Microsoft为其PC机开发DOS操作系统,这为微软的崛起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由微软开发的DOS操作系统由IBM配套卖出时,称之为PC—DOS,而由Microsoft自己卖出时,则称之为MS-DOS,微软精明地保存了继续开发的权利,这是微软独霸世界PC操作系统的开始。1985年,Microsoft发布了新版本的操作系统Windows1.0,但该系统尚很不完善。•1993年,Microsoft发布了Windows3.1,Windows3.1在Windows1.0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995年,Microsoft发布了32位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95,该版本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2001年10月25日,Microsoft又发布了WindowsXP系统,并在半个月之后紧接着发布了WindowsXP中文版,这是微软继Windows95之后一次操作系统版本的重要发布,该版本在系统管理及其稳定性、远程访问及无线网络支持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性。除上述三个方面之外,还有情报科学、生物信息学、智能科学等,都获得了巨大的进_lB步。三、信息的特征与信息科学的研究的主要特征不同信源产生的信息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但各种信源产生的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①信息的不灭性: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是不灭的,其形式可以转化,但作为一个独立体总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像物质和能量,它不能单独存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它必须依赖于某一载体之上;它是某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而不是事物的本身。信息的不灭性是指一条信息产生后,虽然其载体(如一本书、一张光盘)可以被毁掉,但信息的本身并不会被消灭如同一个犯人要消灭罪证一样,保存罪证的载体可能一时被消失了,但罪证的本身还是客观存在的。②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可以依赖于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称之为通信。我们把信息的发布者称为信源,相应地把传递信息的通道称之为信道,把信息的接受者称之为信宿。信息依赖信道(如电话、网络、微波、卫星等)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之为信息存储,利用存储介质(如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可将文字、声音或图像表示的信息记录下来,信息存储为永久性的传递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信息的可处理性:利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处理的目的是从某一个信号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从多个信息中找到我们所要找的某个信息,或分析某一个信息的特性,以利用信息的这一特性为我们服务等。不断提高信息的识别,加工处理和利用能力是信息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分支。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从信源发出后,可通过一定的信道或存储介质传递到多个信宿处,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创造或发布,有时需要很大的投入,但现在进行信息的传递或复制往往十分方便,也就是说信息可以廉价复制,秋毫无损地广泛传播。正因为如此,信息社会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和信息道德、并通过立法来维护知识产权。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对象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的获取和运用越来越频繁,信息论的含义越来越丰富,信息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到20世纪70年代末,有关信息的研究已由通信领域迅速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遥感遥测遥控学及其它社会科学领域渗透,使信息与信息论的科学研究逐渐成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信息科学。这一兴新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分支,处于不同学科的分支下的专家学者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不尽相同,因而给信息科学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定义是有困难的;但其共识是一致的,即信息科学中的信息范围不应该是局限了某些特定领域,而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统一的信息科学才是真正的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以信息的性质、运动规律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提高人类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主要研究目标。或者说,信息科学研究各种信息系统中信息的产生、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变换、表示、检索和利用,使信息的研究更好地服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1.2信息科学技术概述人类社会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进步和转变,其主要动力就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和科学技术史,信息科学技术在众多科学技术群体中,越来越多显示出强大的人命力。随着现代世界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日新月异,而现代社会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科学技术领域就是信息科学技术。那么信息科学技术到底是何物,在这一节里,我们将从下面几个方面于以概述。一、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及内涵1.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与人类自身的不断进化相吻合的,这就是“科学技术辅人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需要科学技术,因为科学技术可以为人类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智慧和力量。在远古时期,原始人以野果为食,以捕猎为生,以赤手空拳方式与大自然作斗争。当人类在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功能不足时,就产生要延身自身器官功能的要求,因而就产生了木钩、木棍、石刀和弓予;以便能方便地采摘用手够不着的高处或远处的果子,捕猎较大或较凶猛的动物。后来,人类为了满足长久地或远距离地交流的需要,又陆续创造出符号、文字、印刷和通信技术。如果我们把扩展人类器官功能的原理和规律称之为“科学”,则相应地把扩展人类各种器官的具体方法和手段称之为“技术”,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拟人律”,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遵循此“拟人律”。在农业时代和早期的工业时代,由于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人们仅凭自身的信息器官就能满足当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虽然人们一直在与信息打交道,但无延长信息器官功能的需要。到了近代,随着生产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以后,促进了大规模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已越来越滞后于社会对其功能的需求。这一客观需求促使人类不但要加强自己的支体器官,还要扩展和延长自己的信息器官;于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就开始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积累,到20世纪70年代信息科学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也开始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和发展。2.信息科学技术的内涵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开始了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使得信息科学技术迅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技术。但从广义上给信息科学技术的内涵下个定义是困难的,我们还是从科学技术的“拟人律”角度来探讨信息科学技术的内涵,可以给出如下明确的定义:信息科学技术是指能够扩展、延伸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一般说来,人类的信息器官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和平衡觉器官等;(2)传导神经网络:包括导入神经网络,导出神经网络和中间传导神经网络等;(3)思维器官:包括记忆系统、联想系统、分析系统、推理系统和决策系统;(4)效应器官:也叫执行器官,包括操作器官(手)、行走器官(脚)和语言器官(口)等。人类四大信息器官的功能及其相应的扩展技术如下表:人体信息器官人体信息器官功能用来扩展人体信息器官功能的信息技术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感测技术传导神经网络传递信息通信技术思维器官加工和再生信息处理技术效应器官使用和反馈信息控制技术其中:(1)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它们是感觉器官的延伸,使人们能够超越感觉器官而更好地从外部世界中获得各种有用信息。(2)通信技术——主要用于信息的传递、交换和分配,使人们更好地跨时域、跨地域地利用信息,它们是人体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3)处理技术——是人体思维器官功能的延伸,主要帮助人们加工和再生信息,以便更好地利用信息;主要有计算机技术。(4)控制技术——它是人体效应器官功能的延伸,主要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对信源等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进行干预,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信息科学技术的分类信息科学技术是一门尚在高速发展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必然有很多个学科分支,并且还在不断地产生新的学科分支。因而从学科分支角度是很难分类的,这里我们还是结合科学技术的“拟人律”,对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分类。按结构层次分类信息科学技术按结构层次可分为三大类:(1)信息基础技术——主要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器件的开发或制造技术,它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基础。具体有:•微电子技术:如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光子技术:如光材料、光器件、光学系统的开发和制造技术;•光电子技术:如硅半导体材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砷人镓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半导本光电器件开发和利用技术等;•分子电子技术:即分子电子器件制造技术。(2)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控制技术。具体有:•信息获取技术:如传感技术、检测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即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如网络通信技术、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如反馈控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3)信息应用技术——即有关信息的实际应用技术,主要指信息管理、信息控制、信息决策等社会信息应用技术,如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自动化、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等。按应用领域分类信息科学技术按其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信息科学技术和自然信息科学技术,前者称之为管理信息系统,后者相应称之为工程信息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根据社会信息实施科学管理的信息系统。它是由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组合起来的新的边缘科学,它能帮助人们实测国民经济部门或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能利用过去和现在的信息,预测未来的发展或变化,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能利用信息控制国民经济部门或企业的活动,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都由信息数据的输入、输出、传输、存贮和加工处理等部分组成。•数据收集和输入: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要求的格式和形式。当数据录入到一定的介质(如磁带、光盘等)上后,即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以便处理。•数据存贮:管理信息数据通常大批量的数据,需要一次存贮多次使用,并永许多个过程实现数据共享,因此整理后输入的大量数据一定要妥为保存,通常内外存贮器双备份存贮。当需要时可从内存或外存中调出,进行必要的更新,更新后的数据要即时存贮。•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通常以计算机为中心,通过通信线路或设备将信息数据从信源传至信宿,或从这一端传到另一端。远程传输要通过通信网络,恒量数据传输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传输速度和误码率。还有一种利用磁盘存贮人工传输方式,这种方式虽然传输速度较慢,但可大容量无误码地一次性传输。•数据处理:输入的信息数据要求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计算机对信息数据的处理主要有数据的分类、排序、合并、存取、查询、计算等;以及对于一些经济管理模型的仿真、优化处理等,以形成必要的判断、推理和决策。•数据输出:对于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以不同形式或规格进行输出,有的可直接供人阅读,如文字、报表、图形等,有的则提供给上位机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2)工程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这里指的是面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工程信息系统。它是由工程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组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目前工程信息系统分支甚多,如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光电工程、生物工程、现场控制、现代检测等等。工程信息系统的发展,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工程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感测技术:即以传感器为感觉器官的现代检测技术;•通信技术:即以计算机网络、电话、电视和卫星为通信工具的信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信息加工处理技术;•控制技术:即以控制器,调节器为执行机构的反馈自动控制技术。三、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当前,信息革命的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科学技术魅力无穷。为了更好地认识信息科学技术,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特征。1.高度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国都把信息科学技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谁拥有最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各国首先考虑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各国都将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提高到立国之本的高度来认识,并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的龙头产业,以期通过信息技术和产业,带动其他科学技术和产业。近十多来年,信息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传感技术、光纤技术、光电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毋庸置疑,信息科学技术所具有的高度战略地位将使其成为21世纪各学科的主导技术。2.巨大的渗透能力信息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众多学科门类,使得整个社会都处在信息技术的网络之中。有人预言,到2010年,信息科学技术市场应用范围将与人类90%的劳动力有关,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信息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信息产业和市场,产业和市场的结合和互动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大大加强了企业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3.更新速度快近半个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咋舌,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问世,到如今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应用,仅仅60年,而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提高了100万倍。卫星、光纤等通信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目前通信卫星已发展到第六代,光纤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遍布全球的因特网已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4.高额的投入信息科学技术是知识、人才、资金密集型新兴科学技术群体,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产品由于更新换代极快,为了抢占市场,新产品的开发和制造需要一次性快速、高额资金注入。因而,如今世界各国之间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正演变成一场综合经济国力的竞争。据资料统计:・1996年以来,美国对信息技术产业的投资是对其他工业投资的16倍,占美国固定资本投资的35.7%,占世界同类投资的40%;为了实施因特网计划,美国累计投入已超过300亿美元。•法国近20年用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近2000亿法朗(即360亿美元)。•新加坡“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总计划投资达8200万新元(即4820万美元),使新加坡变成为一个“智能岛”。•韩国计划到2015年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投资44.8万亿韩元(即3.9万亿美元)。显然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就没有对信息技术和产业的高额投入,也就无法获得本国信息技术和高速发展。因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有人预言,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将使世界经历一场无所不及的革命,而且将彻底改变世界利益格局和竞争态势,从而导致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5.高度的竞争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已远远超出企业与企业间科学技术和商业竞争的范围,而成为国与国之间在军事、政治、经济竞争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信息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一场关于资金、人才、管理和市场的全方位的较量。基于高新知识的信息产业是当今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比别人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足以使一个企业变成暴发户或面临破产(这使我想起1997年远大中空调老总买飞机跑市场的理由)。显然,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来形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毫不过分的。6.高度的风险性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物和时间,而需要开发一项新的信息技术,必定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这种具有高度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信息技术,在研发初期对其产品的市场预测及其占有额难以把握,因而就存在着高度的风险性。据统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率一般只有20%左右,一半以上不能成功,20%面临破产。因此,各国在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和产业的时候,一定要审时度势、明确方向、把握市场,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度。四、信息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世界,信息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称其为信息技术革命或信息革命;事实上,这种信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很多方面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1.促进经济的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发展。1990年,世界信息产业的产值就达1489亿美元,成为跃居传统产业之上的最大的产业部门。如今,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年增长率往往是传统产业的3~5倍,信息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67%。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在全球经济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世界范围的信息产业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传统企业的比重将随之进一步下降,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确。例如:・1993年以来,在美国的工业增长中,约45%是由计算机和半导体的发展而带动起来的,信息产业占经济增长的1/4~1/3.到2000年,美国信息产业收入已高达1万亿元美元。•亚州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在信息技术领域战略性地把握住了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为本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性、选择性和持续性的支持。极大的提高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部葛程远局长在电子高教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摘要)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家第一支柱产业。2002年全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电话用户总数占世界第一,互联网上网人数占第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占世界第三位。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和对外出口最大的行业,外资投资企业10000多家,占全国外资企业的15%以上。2002年出口额920亿美元,居我国对外出口的第一位,占全国比重的28.3%。现在产业界常用“三业一化”来描述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三业一化”是指通信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化。通信业已建立起覆盖全国、连接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多样的现代通信网络。长途电传、本地交换、移动通信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年国家在通信业务上投入4576亿,电话用户达4.2亿户,电话普及率达33.74%。互联网带宽已扩大到9.4G,连网计算机2083万台,上网人数5910万人。国家对通信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我国通信业发展模式已从垄断经营走向开放竞争,初步形成6大龙头企业:中国电信占32.5%,中国网通占16.6%,中国移动占37.4%,中国联通占12.1%,中国铁通和中国卫星通信占1.4%。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规模居国内各工业行列首位。2002年销售收入1.4万亿元,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年生产程控交换机3800万台,彩电5000万台,占世界第一。为了参与国际竞争,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需要,国家推行的大公司发展战略,现已经初见成效。企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1家(现在就很多了,仅武汉光谷在“十一五”期末就计划形成十个超100亿元的产业,期中绝大多数是电子产品制造业,如半导体、消费电子、显示器、激光、光通信、移动通信等),超过600亿元的有2家。推行大公司战略,目的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与国际著名企业抗衡的大公司,提升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软件业目前经过认定的软件企业6000家,国家软件产业基地11家,企业收入1100亿元。中文信息处理软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成电路产量达85亿块、技术上已具备0.18“m芯片设计和规模生产能力。在开发上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有方舟、龙芯等芯片,在国产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计算机网络产品、数字化视听产品、新型软件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明确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辨证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途径问题。我国处于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已经启动的时期,具体国情决定了不能以信息化完全取代工业化,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路子。信息产业部按照“引导、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监管、服务”的八字方针,积极务实地推动信息化的进程,组织实施了“三金”等信息化重大工程,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成为时尚。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宏观经济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得以全新的技术保证,使得这些过程往往可以在瞬间完成,准确的市场信息,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改善各种类型产业和服务业的质量与效率,并进一步推动生产规模的提高。例如:由于微电子和数字化通信的应用,信息处理的相对价格迅速下降,工业生产以“能源和材料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转变,集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产品更加趋于小型化和智能化。•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检测(CAT)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确度和优质率。•随着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生产流程程序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线上由于产品的改变(如神龙轿车生产线上各色交替生产)而出现的停工期间成本,并使生产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反过来也促进了规模效益的提高。(3)促进交换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产品的交换、信息的流通,绝大部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实现的,这种直接的信息交往方式不但需要的过程时间长,而且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行为局限在一个非常有限的时空里面。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在片刻之间完成。特别是全球互联网的出现,网上交易愈来愈普遍,1997年网上电子商务营业额为1200亿美元,2002年达4250亿美元,今日的商人不出门就可以赚天下人的钱。这种交换方式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也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利用。2.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对现代工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而且引发了社会形态的变迁,使现代社会由工业社会转变为全新类型的人类社会,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电信社会”,更多的人称其为“信息社会”。可见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同18世纪的蒸汽机技术、19世纪的电气技术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信息科学技术引起社会形态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往,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为了生存或生活得稍微好一些,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必要的物质生产。而现在,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经济实力去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教育、体育、旅游等精神文明活动;相应地广播、电视、录像、VCD等各种娱乐产品的出现,为满足人们业余生活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信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工作生活方式全球化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使人们摆脱了过去那种狭小的生活或工作空间,逐渐走向全球化。人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电话、电视、卫星及因特网组成的信息高速通道,即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变化,了解其他民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通过观察和比较、交流和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得到了统一协调的发展。(3)沟通方式的革命沟通是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传统的语言和文字沟通方式存在着地域或时域的障碍。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基本上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交流,可以同步交流信息,可以提供多主体共享的沟通形式,从而使人类沟通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可以说,现代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新的沟通方式,正在实践着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关于世界将成为“地球村”的预言。3.促进思想文化的演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标志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简单增长,还有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最终要体现为人类思想文化的演进,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1)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思想文化的演进,首先表现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改革。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按照实践发展的逻辑或者抽象思维的逻辑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思考,从而去推测和把握现实社会发展的进程。这种思维方法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但却比较单一和机械;而今天,由于现代通信已形成一个非线性的、多维互补的网络信息,处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就必须使自己的思维更趋于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思维过程中,要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打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进行非线性的跳跃性的思维,才能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才能形成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思维。(2)对传统学科的再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对某些传统学科冲击很大,目前理论界倾向于这样的观点;信息既不是物质(无实体),也不是意识(客观性);既不是物质的属性,也不是意识的属性,更不是介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第三态”。如果是这样,那么信息时代的哲学将如何建构?又如,经济学,现代的经济学要回答数字化经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性,这显然是传统经济学所不能为之的;而网络经济学又该如何建构呢?再如,社会学,应该对网络后出现的人类新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做出理论解识,但面对如今“虚拟社会”、”虑拟实体“等诸多社会现象,社会学家们尚缺乏理论上的积累和创建。(3)信息文化的形成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促进思想文化的演进,还体现在信息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形成。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因特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冲破传统地域界限的通道,人们可以获得一个跨时空的新型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在这个网络空间里,人们利用新的沟通方式和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社会行为特征、互动规则和思想意识,这就是如今所说的“网络信息文化”,这种网络信息文化树立了新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未来观。突出选择、强调开放、竞争和多元兼容,与传统的思想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因此,虚拟的网络信息文化与传统的人类社会文化如何共存和发展将成为今后人们要思考的主题。对教育模式的影响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教育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交互操作方式,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传播信息的巨大能力赋予现代教育技术以崭新的面目。远程网络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不出家门也可以受到与学校一样的教育,上课、回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请老师解答问题都可以轻松自如,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选择学校、教师和课程。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崛起,不但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配合多媒体的网络化教育代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这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和未来的家庭教育。多媒体教学网络的授课系统、学习课件、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图书馆等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建立,将使“受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的理想成为现实。促进政治的民主化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对政治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信息通道即时了解政府的决策意图,政治透明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因而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能够即时全面地了解民意,把握社会和经济等发展动态,了解政策带来的效果和问题,从而加强了决策的民主化。如今社会信息尤其是政治信息公开程度和政治决策的透明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近30多年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一直在以极高速度不断向着更高级别的形式和阶段迅猛发展。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童年时期,80年代随着个人微型计算机蓬勃发展而进入青年时期;那么,在90年代之后,随着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科学技术进入千家万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日趋成熟的成年期。跟踪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视当今科学技术的热点,我们可以展望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充满希望。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始终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是最活跃也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提高速度、增大容量——第一台计算机结构体积达3000立方英尺、18800个电子管、1500个电器、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6000个开关,重30吨;运算速度5000次/秒加法,乘法为3秒作一次,存贮容量为20个字长的10位二进制数;功耗25KW;•减小体积、降低能耗——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的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只有2300上晶体管,运算速度每秒达6万条指令,随后个人微型机相继问世。语言和软件系统的高级化——各种高级语言及其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从单机到多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后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从增加功能到智能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的速度已达每秒几十亿次,内存容量达几百兆字节,体积小到只有一本书的大小。其功能不只是数值运算,还可以进行逻辑判断等多种功能,称其为第五代计算机。可以预计,21世纪计算机技术继续高速发展,不久的未来,在个人计算机、巨型机及智能机上将有较大的突破。个人微型计算机当前个人微型计算机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高速化一一个人微机运算速度目前虽然已达到每秒10亿条指令的处理能力,但还不能满足高速实时图像的处理、实时决策与控制等速度要求。・微型化一一笔记本或个人微机是近十年来开发的产品,随着市场对笔记本式微机的进一步需要,新一代性能和价格优良的各种款式的微型机将进一步取代台式微型计算机。・多媒体化一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字、数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由计算机综合控制的信息技术。这项技术近10年来发展很快,并且日益显示出它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使个人计算机多媒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网络化——从传统的巨、大、中、小、微机向客户/服务器转变,高可靠性、可扩展的超级服务器将成为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方向,网络计算机、具有联网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PDA)产品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处理由单维向多维过度,人类将走向一个以因特网为基础的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相结合的世界。・隐形化一一随着各种各样智能化产品的开发,个人计算机正在逐步摆脱主机、键盘、显示器的传统形象,新型的电视计算机,电话计算机,手表计算机将大量出现。由于计算机不再有键盘或显示屏,这种个人计算机将是IPC(看不见的个人计算机)。隐形后的计算机与电视、电话等日常电器的结合不但使它成为人们更容易接近的东西,而且是无处不在。・界面更友好个人计算机还在大量走入百姓家庭,为使计算机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容易使用的现代工具,专家们还在采以各种措施,改善人一机界面,增强易用性。诸如手写输入信息、自然语言输入等多模式人一机接口,以及声音图像、文字一体化输入方式的个人计算机将日趋实用化。(2)巨型机超大容量超高速的巨型机一直是各国专用计算机发展方向。这种巨型机,除了要提高元器件工作速度、减小体积之外,要从改变计算机结构设计,采取大规模多处理器并行运行处理等方式。目前巨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几百万亿次/秒,典型产品是1998年美国能源部和IBM公司共同研制的名为BluePacific(蓝色太平洋)的超级设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拥有5800个处理器,由超过8KM的线路连接,共有25亿个以上的晶体管,其运算速度达每秒3.9亿次。据说,这种计算机2004年可达每秒100亿次,美国的目标是在10年内,将达到每秒1000亿次。※我国中科院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在国内已广泛使用,每秒可达11亿次,2004年世界排名第10位;每秒可达1百亿次的曙光5000不久就要下线。巨型机主要用于天气预报、地震预测,国家高科技大项目或国际尖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除了提高运算速度之外,高效率算法的研究也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目前主要是在芯片上的竞争,今后竞争的重点将转移到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等方面。(3)智能机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各发达国家加速了新一代计算机的研制,如光学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的共同特点是向超高速、超大容量、超微型和智能化研究方向。预计21世纪可能是生物信息技术时代,生物计算机(也称分子计算机)是目前主要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的目的是要开发一类用蛋白质及其他分子组成的计算机,而代替目前大规模硅集成电路;由于这类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芯片”几乎不存在什么电阻,能耗极小,且具有巨大的存储能力,因而生物计算机比电子计算机和光学计算机拥有更多优异的性能和发展潜力。??2.通信技术自1837莫尔斯发明电报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及其电信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信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新高,其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高速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1)数字化近20年来,由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计算机和多媒体三位合一,形成多媒体通信技术,使得文字、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都实现了数字化,人们称此为数字融合,因特网就是数字融合的典型产物,数字融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98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第12届大会在瑞典斯德歌尔摩举行,大会的主题定为“数字融合之后”,会议集中讨论了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及相关的技术问题,确立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2)高速化目前通信传输正在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方向发展。常规的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日臻完善,新型的通信方式,尤其是网络通信的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网络与通信技术正朝着超高速多功能方向发展。(3)宽带化由于多媒体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近10多年来,通信系统将数据、文字、声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溶为一体,通常都要占用较宽的带宽。例如1s的高品质16位编码数据仅占176.4KB的空间,而Is的活动图像要占2764KB的空间。近几年来,因特网吸引了众多网民拥挤在网路上,以至于有人把WWW戏称为“全球等待”(WordWideWait)。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提高带宽的新技术。(4)综合化为了克服电报、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通信单独建网的缺陷,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M)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使用。未来的通信网将把窄带、宽带、移动通信网等合并成一个统一的网络。(5)个人化随着人们的流动性增加,移动通信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希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同一个号码实现呼叫和被叫通信,这样号码就不是分配给固定地点的固定终端,而是分配给特定的人。这种个人通信的地址技术涉及以个人通信频谱利用率、系统容量、小区结构、业务能力、设备复杂度和成本,特别是与系统容量大小密切相关。在常见地址通信技术中,CDMA(码分多址)通信技术能实现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具有干扰、软切换、同频利用、接入方便等优点,CDMA个人通信将成为今后个人通信的主流和发展方向。(6)智能化智能化是各种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随着通信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原先由话务员、报务员操作的功能已转由用户自己来操作;同时通信的使用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多。因此,把由用户来判断、操作的部分功能交给通信系统来完成,使通信网逐渐具有人工智能也是今后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出现一批智能业务,例如集中付费、转移呼叫、电话卡、语言信箱等业务;随着技术和需要的不断发展,还将有更多的智能业务被开发和应用。3.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目前高性能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光盘和生物芯片是提高存储容量的主要研究对象。(1)半导体存储技术高技术半导体芯片是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是其他高科技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高技术半导体芯片的小型化、低能耗、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新型制造技术是高技术芯片发展的关键技术,掌握和开发这些技术成为世界各国在半导体存储技术领域竞争的焦点。谁在这个领域内占有优势
本文档为【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茉莉花开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2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2-06-26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