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举报
开通vip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常增林,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常增林,女,12岁,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六年级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彭某一起观看同龄人之间相处的现实情况。如,一起观看同学课余时的游戏,一起观看同学在放学后的活动,一起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观看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该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起初教师邀他一起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设法让其体会交往的喜悦。然后逐渐引导其独立与人交往。 张梦碟,女,12岁,61班。在校成绩一般,较喜欢语文,爱奇思异想。张 某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与人相处显得任性、霸道、易生气,经常讽剌挖苦同学,甚至动手打与其开玩笑的男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教师问其原因,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讨厌他们!”因而,独来独往,不合群,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自言自语,或与草木交谈,边抚摸边喃喃自语。 系独生子女,幼时得到其母及长辈的万般宠爱,加上其先天性的斜视,使得其母因愧疚,而给予其极大的怜爱,只要芮某需要,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久而久之,促使其任性、刁蛮、霸道、自私性格的养成,造成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否则就大发脾气,因此,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芮某日渐感受到了自己长相的缺陷,与同龄人比,自惭形秽,这样,漫漫地滋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主动邀别人玩。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或望着某处出神,同时,心理也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起来,总怀疑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私下里在议论自己的长相,所以,与同学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当其自我感觉他人的言行是有意伤害自己时,马上以攻为守,对对方进行讽剌挖苦,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1、加强个别会谈:教师常与芮某个别面谈,时间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同时为了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利用日记作文,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其在日记作文中表露出的积极情感,给予夸张式的书面肯定及鼓励:如“瞧!你是一位多么富有爱心的女孩啊,大胆地把你的爱化为大家可以看得见的行动吧!”“其实同学们比你想象的还要热情得多呢!只要你乐于加入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将非常欢迎,试试看吧!”“你有着同学们难以比拟的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发掘其闪光点,帮其树立自信心。 3、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充分发挥其爱好语文、爱想爱写的优势,多次给她提供在班上当众读自己文章中精彩片断的机会,或要她介绍写作经验,帮助其在同学们面前树立全新 的形象,使同学们改变了对她“刁蛮、任性、霸道、自私”的看法,缩小了与同学间心里距离。同时使其得到被他人认可后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自律意识,发扬长处,改正缺点。

马生祥,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常因不写作业而旷课。常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不喜欢他。他自己抱着破罐破摔的态度,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发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既态度粗暴,动辄出手。 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同学的东西,有的同学对丁某的屡教不改而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 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结果是自信的丧失,从而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丁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可一旦发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大打出手。这种方式令丁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1、个别面谈。常与丁某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丁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家庭多给丁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①要求丁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丁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丁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丁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④巩固期。要求丁某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4、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丁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丁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 5、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 ①当丁某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 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 ③当丁某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张某,男,7岁,某校一(1)班学生。智力正常,家庭经济一般,父亲打散工,母亲卖水果。由于张家三代“单传”,张某又是“独生子”,父母中年得子,宠爱非常,唯恐学校照顾不周,没有让张某接受学前教育,而是一直跟爷爷奶奶在家,也很少与小朋友玩耍。即使偶然与表兄妹来往,爷爷奶奶也过分呵护,甚至担心他受表弟欺负。张某上学第一天,就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护送,课间又一齐照顾他上厕所、为他擦汗、给他喝水、吃零食……常常在上课时,张某突然冲出教室大哭:“我不要上学!我不要上学!……”父母只好带他回家。 案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是一例很典型的“上学恐惧症”。究其原因,一是“三代单传”、又是父母中年得子,特别宠爱,使张某从小养成强烈的优越感和依赖性。一旦上学了,失宠感剧增,内心承受不了突然发生的强烈反差。二是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集体生活经验,一旦面对新的环境,如校园、老师、同学,就感到无所适从,陌生感骤增。三是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家庭的溺爱环境中养成孤僻的性格和退缩不前的心理,人际关系差,缺少同伴,无法主动与人交往。 1、老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学校和家庭同时辅导张某参加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通过活动解除张某的怯生心理,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2、为了使张某适时转移依赖对象,让张某的父母将其喜爱的零食、小玩物交给老师,当他愿意坐在教室上课时,就由老师给予“奖励”。同时暂时允许其父亲或母亲陪伴,以吸引张某进入教室,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但父母陪伴的时间逐渐减少,两周后张某由依赖父母转向依赖老师,以至紧跟老师“寸步不离” 3、老师通过“奖励”,大力鼓励张某与小朋友玩,开始仍由老师陪他一起玩,等他与小伙伴玩得入迷时老师就告诉他:“老师有别的事,不能陪你了。你自己同小朋友玩,好吗?”然后离去。当他第一次独立与小朋友玩,老师就有意识地与他一起分享集体生活的乐趣,回味交往的喜悦心情,并当着家长的面赞扬他的勇敢交往。以后,当他每次独立与小朋友交往时,老师都适当予以赞扬。 4、发动全班同学主动亲近张某,善待同学,关心同学,特别是有意识的指导班干和比较活泼的同学与张某游戏,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上学的乐趣。 陈倩倩,女,13岁,6(5)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蓝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1、经常会谈。不定期地找蓝某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 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蓝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 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蓝某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训练逐渐激发蓝某与人说话的欲望。 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蓝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谊可贵。 5、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堂上,尽量给蓝某表现的机会,对蓝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蓝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6、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让她学得轻松,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 7、保持书信联系。与蓝某通信,让她把自己忧伤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在回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开朗的情怀。鼓励蓝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诉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通信,拉近与蓝某的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扭转。 8、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蓝某多施予爱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 张佳佳,女,11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孤僻,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在班上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其中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成绩较好,语文成绩则较差,常考不及格。父亲是一个体小贩,母亲是一工厂工人,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父母对黄某要求很严,在学习上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而无力辅导。黄某自感学习太差,害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常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曾流露出“不如死了好”的悲观情绪。 父母深感知识缺乏的害处,所以对黄某管教很严,要求很高,却无力辅导,致使黄某感觉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张,易产生焦虑情绪,加之父母忙于工作与家务,与黄某感情交流较少,孩子有事常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对生活失去信心。 黄某自小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和同学交朋友,她因自己学习成绩差的问题而对自己缺乏信心,常觉得同学们在嘲笑她,看不起她,越发不合群,所以对很多事情反应敏感,而导致情绪不稳,好冲动,最终产生悲观情绪。 辅导方法

1、积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改变教育方法,不要对黄某过份苛求,不求孩子第一,但求孩子努力,不要单纯用分数来评定孩子的好坏。老师和家长做到对黄某说话少用批评、指责、否定的语气,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争取家长的配合,给黄某创设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帮助黄某。 2、教师加强对黄某语文课程的个别辅导,努力扭转她的编科倾向,使她在学习的问题上保持心理平衡。

3、引导黄某积极参加班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注意对她个性的锻炼、培养。促使她努力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培养活泼、开朗、宽容等优良品质。 4、特意安排几向同学主动与黄某交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她,使她感到同学们的关心,并学会与同学交往,使人际关系向和谐、愉快的方向发展。 5、指导黄某进行自我放松,让黄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来调节自己的 3、创设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各种班级的活动中,教师特意设计一些环节要求其参加,并针对该生上课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等优点在全班进行表扬,使其逐渐消除自卑感。 4、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为了提高该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些行为训练项目,如在放学的时候,要求每个学生在走出教室门的时候要向老师说一句话,在课余带她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尽可能说出她所看到的景象。对丝毫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强化。 许国溶,男,12岁,51班,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阶段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而且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爱动手摸同学、扯前面同学的头发,东张西望,转身拉别的同学和他讲话,好晃椅子、东摸西摸、玩小东西。经常惹同桌或附近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不长,好搞“恶作剧”,有时故意推别人,又满不在乎。家里表现: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时,便火气冲天,大喊大叫,甚至离家出走。此外精力特别充沛,看武打片电视节目,连看两个小时,兴趣很浓。作业不认真完成、不主动去完成。作业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家长和老师观察,陈某脑子不笨,学习认真起来比一般同学接受还快。但因为好动分心,在班里成绩排在倒数第五左右,出现不及格现象。 家庭教育方式:陈某的父亲比较粗暴,看到孩子好动,不听话,烦了就骂、急了就打。只要老师告知家长上课不听课好动或惹同学。回家肯定挨揍。母亲则过于宠爱,孩子想买什么都满足他。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不在乎买东西花的那几个钱。有时孩子发脾气,摔坏东西,母亲只是叹息,可舍不得管孩子。 陈某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不集中注意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但陈某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①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多动动症的儿童是不能做的。他们往往不听成人规劝。②陈某对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说明他的注意力无障碍,是由于多动的特点而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的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③陈某专心听课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习上没有其它障碍,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伴有其它学习障碍。陈某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 1、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教师和家长应关心、体谅陈某,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2、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陈某的多动行为。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他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利用目光暗示、点头暗示等手段,及时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课的习惯。 3、指导家庭教育,建议其父母教育孩子要求一致。父亲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能动不动就打小孩,要多看到小孩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克服对小孩宠爱、娇惯的弱点,做到爱孩子与严要求相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常增林,女,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该生在校极少与人交往,害怕在众人前说话,有见人就回避的行为表现。 父母关系紧张,从小生活在父母争吵的阴影下,养成其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人际交往厌恶的心理,加之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受老人性格影响,与人交往较少,造成现在与人交往有严重的障碍。 1、教师主动接近他与其交谈,努力地与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让其父母双方达成共识,认识其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现场观察和模仿,即教师陪彭某一起观看同龄人之间相处的现实情况。如,一起观看同学课余时的游戏,一起观看同学在放学后的活动,一起在操场、阅览室等公共场所观看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 4、参与活动和模仿,即安排该生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参与各种社交实践活动。起初教师邀他一起参加同学们的活动,设法让其体会交往的喜悦。然后逐渐引导其独立与人交往。 张梦碟,女,12岁,61班。在校成绩一般,较喜欢语文,爱奇思异想。张 某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特别敏感,与人相处显得任性、霸道、易生气,经常讽剌挖苦同学,甚至动手打与其开玩笑的男同学。人际关系不好,常与同学闹别扭,教师问其原因,说的最多的话是“我讨厌他们!”因而,独来独往,不合群,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自言自语,或与草木交谈,边抚摸边喃喃自语。 系独生子女,幼时得到其母及长辈的万般宠爱,加上其先天性的斜视,使得其母因愧疚,而给予其极大的怜爱,只要芮某需要,都会无条件地去满足,久而久之,促使其任性、刁蛮、霸道、自私性格的养成,造成与人相处时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否则就大发脾气,因此,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芮某日渐感受到了自己长相的缺陷,与同龄人比,自惭形秽,这样,漫漫地滋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主动邀别人玩。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或望着某处出神,同时,心理也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起来,总怀疑同学们都瞧不起自己,私下里在议论自己的长相,所以,与同学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离,当其自我感觉他人的言行是有意伤害自己时,马上以攻为守,对对方进行讽剌挖苦,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1、加强个别会谈:教师常与芮某个别面谈,时间地点不限,及时全面地了解其心理状况,以及她的思想动向和心理需求,同时为了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利用日记作文,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抓住其在日记作文中表露出的积极情感,给予夸张式的书面肯定及鼓励:如“瞧!你是一位多么富有爱心的女孩啊,大胆地把你的爱化为大家可以看得见的行动吧!”“其实同学们比你想象的还要热情得多呢!只要你乐于加入他们的游戏中,他们将非常欢迎,试试看吧!”“你有着同学们难以比拟的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发掘其闪光点,帮其树立自信心。 3、创造机会,展示自己:充分发挥其爱好语文、爱想爱写的优势,多次给她提供在班上当众读自己文章中精彩片断的机会,或要她介绍写作经验,帮助其在同学们面前树立全新 的形象,使同学们改变了对她“刁蛮、任性、霸道、自私”的看法,缩小了与同学间心里距离。同时使其得到被他人认可后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自律意识,发扬长处,改正缺点。

马生祥,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上课总是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写作业,常因不写作业而旷课。常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别人的东西,同学们不喜欢他。他自己抱着破罐破摔的态度,不接受同学的帮助。父母是个体经营者,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发现问题既态度粗暴,动辄出手。 他不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爱拿同学的东西,有的同学对丁某的屡教不改而排斥他,看不起他,有的甚至讥讽和挖苦。这使他对班集体产生抵触情绪,而不接受同学的帮助。 由于贪玩,完不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了学习兴趣。在学校中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结果是自信的丧失,从而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丁某的父母是个体经营者,工作时间和作息时间都不固定,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可一旦发现孩子旷课或不完成作业,就态度粗暴,大打出手。这种方式令丁某反感,产生逆反心理。 1、个别面谈。常与丁某作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在谈话中了解到,其实丁某也想完成作业,只是因为上课管不住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不懂就不会写了。碍于自尊,他又不愿接受同学的帮助。 2、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①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丁某的家庭情况及其在家的表现。 ②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丁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③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3、与丁某共同制定计划,对他作出一些具体要求。 ①要求丁某不论是否完成作业,都要坚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 ②给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里,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丁某分两次做,但一定要做完。 ③给一个星期作为过渡期。在这个星期里,要求丁某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丁某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④巩固期。要求丁某不仅每次作业能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准确率要有提高。 4、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导丁某与同学交往的技巧,并安排丁某参加集体活动,担任一定的角色,加深与同学们的友谊。 5、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 ①当丁某能坚持来校上课,对他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他,既然能做到坚持来校上课,相信他在课堂上也能管好自己。 ②无论是在适应期、过渡期,还是在巩固期,只要他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都给予表扬,以肯定他的能力。 ③当丁某在课堂上能较认真地听课时,适当提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他回答,并给予鼓励,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张某,男,7岁,某校一(1)班学生。智力正常,家庭经济一般,父亲打散工,母亲卖水果。由于张家三代“单传”,张某又是“独生子”,父母中年得子,宠爱非常,唯恐学校照顾不周,没有让张某接受学前教育,而是一直跟爷爷奶奶在家,也很少与小朋友玩耍。即使偶然与表兄妹来往,爷爷奶奶也过分呵护,甚至担心他受表弟欺负。张某上学第一天,就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护送,课间又一齐照顾他上厕所、为他擦汗、给他喝水、吃零食……常常在上课时,张某突然冲出教室大哭:“我不要上学!我不要上学!……”父母只好带他回家。 案例分析 这是一例很典型的“上学恐惧症”。究其原因,一是“三代单传”、又是父母中年得子,特别宠爱,使张某从小养成强烈的优越感和依赖性。一旦上学了,失宠感剧增,内心承受不了突然发生的强烈反差。二是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集体生活经验,一旦面对新的环境,如校园、老师、同学,就感到无所适从,陌生感骤增。三是由于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家庭的溺爱环境中养成孤僻的性格和退缩不前的心理,人际关系差,缺少同伴,无法主动与人交往。 1、老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学校和家庭同时辅导张某参加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通过活动解除张某的怯生心理,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2、为了使张某适时转移依赖对象,让张某的父母将其喜爱的零食、小玩物交给老师,当他愿意坐在教室上课时,就由老师给予“奖励”。同时暂时允许其父亲或母亲陪伴,以吸引张某进入教室,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但父母陪伴的时间逐渐减少,两周后张某由依赖父母转向依赖老师,以至紧跟老师“寸步不离” 3、老师通过“奖励”,大力鼓励张某与小朋友玩,开始仍由老师陪他一起玩,等他与小伙伴玩得入迷时老师就告诉他:“老师有别的事,不能陪你了。你自己同小朋友玩,好吗?”然后离去。当他第一次独立与小朋友玩,老师就有意识地与他一起分享集体生活的乐趣,回味交往的喜悦心情,并当着家长的面赞扬他的勇敢交往。以后,当他每次独立与小朋友交往时,老师都适当予以赞扬。 4、发动全班同学主动亲近张某,善待同学,关心同学,特别是有意识的指导班干和比较活泼的同学与张某游戏,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上学的乐趣。 陈倩倩,女,13岁,6(5)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蓝某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1、经常会谈。不定期地找蓝某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 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由于蓝某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通过分析 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蓝某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通过训练逐渐激发蓝某与人说话的欲望。 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丢沙包、跳绳、邀请同学到家里参观小动物等活动,让蓝某与大家一起参加,增进交流,使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并感觉生活美好,友谊可贵。 5、关注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课堂上,尽量给蓝某表现的机会,对蓝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进行夸张些表扬,使同学们羡慕她,接近她,让蓝某增加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6、指导掌握学习方法。经常给她讲授解题思路,点拨难题,并做好方法的归纳、总结。让她学得轻松,使之对学习逐步产生兴趣。 7、保持书信联系。与蓝某通信,让她把自己忧伤的事以文字形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在回信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教会她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遇到不愉快的事,应多从好的、积极的方面着想,保持开朗的情怀。鼓励蓝某把自己高兴的事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诉说,让别人共享欢乐。通过通信,拉近与蓝某的距离感,给她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扭转。 8、开发家庭环境中的支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得到家长配合,让家长对蓝某多施予爱心,从生活细节、学习方面入手,让她逐步感受到父母的浓浓暖意,体验到亲情的温暖。 张佳佳,女,11岁,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孤僻,有事常闷在心里,不肯轻易向人表露,与同学相处不甚融洽。在班上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其中数学成绩较好,语文成绩则较差,常考不及格。父亲是一个体小贩,母亲是一工厂工人,均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父母对黄某要求很严,在学习上虽督促较紧,但因文化程度低而无力辅导。黄某自感学习太差,害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常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曾流露出“不如死了好”的悲观情绪。 父母深感知识缺乏的害处,所以对黄某管教很严,要求很高,却无力辅导,致使黄某感觉压力很大,精神高度紧张,易产生焦虑情绪,加之父母忙于工作与家务,与黄某感情交流较少,孩子有事常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对生活失去信心。 黄某自小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和同学交朋友,她因自己学习成绩差的问题而对自己缺乏信心,常觉得同学们在嘲笑她,看不起她,越发不合群,所以对很多事情反应敏感,而导致情绪不稳,好冲动,最终产生悲观情绪。 辅导方法

1、积极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改变教育方法,不要对黄某过份苛求,不求孩子第一,但求孩子努力,不要单纯用分数来评定孩子的好坏。老师和家长做到对黄某说话少用批评、指责、否定的语气,多用表扬、鼓励、肯定的语气。争取家长的配合,给黄某创设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帮助黄某。 2、教师加强对黄某语文课程的个别辅导,努力扭转她的编科倾向,使她在学习的问题上保持心理平衡。

3、引导黄某积极参加班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注意对她个性的锻炼、培养。促使她努力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培养活泼、开朗、宽容等优良品质。 4、特意安排几向同学主动与黄某交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她,使她感到同学们的关心,并学会与同学交往,使人际关系向和谐、愉快的方向发展。 5、指导黄某进行自我放松,让黄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来调节自己的
本文档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18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1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11
浏览量: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