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

举报
开通vip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PAGE--word.zl-第六章溶解现象6.1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食盐、蔗糖、食用油、泥土分散到水中的现象。2、讨论掌握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不同特征,掌握溶液概念。3、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知道为什么食盐、高锰酸钾、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热量变化。5、通过活动探究,了解水溶液与纯水的性质是不同的,知道固体物质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凝固点的变化;导电性的变化。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归纳、类比的能力和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方...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
--PAGE--word.zl-第六章溶解现象6.1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高锰酸钾、食盐、蔗糖、食用油、泥土分散到水中的现象。2、讨论掌握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不同特征,掌握溶液概念。3、了解物质的溶解过程,知道为什么食盐、高锰酸钾、蔗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发生的热量变化。5、通过活动探究,了解水溶液与纯水的性质是不同的,知道固体物质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凝固点的变化;导电性的变化。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观察、归纳、类比的能力和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溶液的根本特征,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水溶液与水性质的不同。2、难点:物质的溶解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2、请根据布置的家庭小实验来谈一谈“物质在分散于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5答复以下问题。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着手,从家庭小实验着手引入新课,可调动学生的兴趣,也符合认知规律。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物质的溶解过程教师演示P151[实验1]、[实验2]观察、思考学生的答复是否正确?通过实验、课件创设情景,学生探究、讨论、分析得出两个概念,同时总结出溶液的根本特征。由实验〔课件〕→学生分析讨论→结论,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学生较易理解。提出问题:1、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这此物质有什么共同性质?2、泥土、食用油分散到水中能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体系吗?这两种物质性质上有何共性?3、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4、怎样理解均匀、稳定?看课件〔溶解过程〕、讨论、答复。小结总结学生答复,引出物质的溶解及溶液概念;能形成溶液的条件。知识拓展〔乳化作用〕展示课件,分析乳化作用的过程。看课件,阅读书本容,了解乳化作用的原理。知识稳固总结本节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本P156思考题1;练习与实践1、2、3、4。第二课时学习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引入课题提出问题:1、生物的溶解、溶液概念?溶液的根本特征?2、水中溶解了其它物质后,水的性质是否要发生改变呢?思考、答复以下问题。由复习旧知着手,并提出新的问题,使知识体系具有连续性。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导电性变化启示:1、在严寒冬季,水结冰而盐水不结冰。   2、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3、电解水时,水中要添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思考。通过联想与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课件,介绍P153[实验1]、[实验2]的操作步骤。动手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归纳能力。提出问题: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吗?物质溶解于水,水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吗?答复以下问题。小结总结学生答复,得出溶解过程中导电性、能量的变化。稳固知识总结本节容完成习题。要求分析原因,讲明理由。通过配套练习,掌握本堂知识要点。展示课件〔本节课堂练习〕布置作业:课本P156思考题2;练习与实践5、6。板书设计:[课时一]第§-1 物质的溶解物质在水中的分解1、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在水中的分散:蔗糖食盐食用油泥土溶解性能溶能溶不溶不溶分散微粒蔗糖分子钠离子、氯离子小液滴〔多分子聚合体〕固体小颗粒〔多分子聚合体〕根本特征均一、稳定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物质的溶解:一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3、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4、可溶性的固体、液体、气体分散到水中均能形成溶液;不溶性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分散到水中振荡后形成乳浊液。5、物质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要放出热量,如:氢氧化钠;有的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如硝酸铵。[课时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性质要发生改变:固体物质溶于水时,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某些物质溶解于水中时,水的导电性会发生改变。例如:食盐水能导电,而水那么不能导电。――原因:食盐水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金属导体能导电是金属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6.2溶液组成的表示学习目标:1.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与溶液三者的关系;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3.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习重点:溶液的组成;能进展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及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结合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堂学习:引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溶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使用溶液时,人们往往需要知道溶液的组成和溶液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二、师生互动:[问题情景]你知道以下常见的溶液是哪些物质混合而成的吗?食盐水、糖水、碘酒、酒精的水溶液、汽水[学生答复]完成以下 表格 关于规范使用各类表格的通知入职表格免费下载关于主播时间做一个表格详细英语字母大小写表格下载简历表格模板下载 溶液食盐水糖水酒精的水溶液汽水碘酒分散的物质NaCl蔗糖酒精CO2碘分散到的物质H2OH2OH2OH2O酒精[师生整理]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的组成。[教师设疑]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哪些?2、常见的溶剂是什么?[小结]1.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2.常见的溶剂的是水。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人们所说的溶液都是说溶液。[练习]指出以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石灰水糖水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稀盐酸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响后所得溶液溶质溶剂[教师讲解]其实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是相对的,因为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构成它们的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设疑]当溶质和溶剂混合混合后,讨论以下有关量的关系?1.10克NaCl完全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110克食盐水;2.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20Ml的酒精溶液;3.某食盐水的密度为1.04克/毫升,现取100毫升的该食盐水,那么该溶液的质量104克。[师生总结]溶液中存在的一些量的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和溶剂体积的简单相加[活动与探究]课本P158的活动与探究[教师设疑]1.请你猜一猜,上述两个实验所得的糖水哪个更甜一些?2.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溶质〔克〕溶剂〔克〕溶液〔克〕蔗糖溶液〔1〕蔗糖溶液〔2〕利用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你能用哪些比值来说明你的猜测?[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几种表示方法[教师讲解]在化学上常用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值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讨论]利用上述的关系式来讨论以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向某100克食盐水中参加2克的食盐,食盐全部溶解;向某100克食盐水中参加2克的食盐,食盐局部溶解;将某100克食盐水加热蒸发,未有食盐析出;从某100克食盐水中倒出20克溶液后,所剩余8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4中所得的20克溶液和80克的溶液再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课堂小结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溶解性的概念,理解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溶解度曲线的定义及其应用;掌握有关溶解度的根本计算;了解结晶现象及常用的结晶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的思考模式来领悟原理知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概念的理解,在给制和识别溶解度曲线中培养能力。在认识到溶液有关知识后,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学习自然科学的一些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平淡的溶液中得到丰富多彩的道理,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树立从“量〞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观念,认识到事物“量〞的重要性及定量思维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意义。用辨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难点:影响溶解性的几个因素;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定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溶解度的根本计算;结晶方法的应用。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联系生活经历,填空:⑴面粉在水中溶解,食盐、糖在水中溶解。〔填“易〞“不易〞〕⑵衣服上的油渍用水洗去,而用汽油洗去。〔填“难〞“容易〞〕溶解性的定义:阅读书P166第二节,填空:的能力称为溶解性,它是该物质的性质。〔填“物理〞“化学〞〕【活动探究】活动1:影响溶解性的因素:⑴分组做P166的活动与探究,后填空:实验1该实验中所用溶剂〔填“一样〞“不同〞〕,溶质,根据溶解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实验2该实验中所用溶剂〔填“一样〞“不同〞〕,溶质,实验现象是食用油溶解于中,不能溶解于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实验3该实验中现象:第一次加的硝酸钾溶解〔填“全部〞“局部〞〕,第二次加的硝酸钾溶解,两次实验中不同点是,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⑵应用:从生活中举例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活动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⑴看P167的活动与探究,填空:实验1的现象,实验2增加了的量,现象是,实验3升高了,现象是。这些实验说明: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⑵阅读P168第二节,填空: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思考:在上述定义中:①为何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②为何说“饱和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加另一种溶质还能溶解吗?③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能否相互转化?怎样实现转化?〔联系上面实验思考〕④怎样识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活动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⑴观看演示实验:a2克氯化钠与10毫升水混合b0.1克氢氧化钙与10毫升水混合⑵填空:现象:a氯化钠溶解;b氢氧化钙溶解〔填“全部〞“局部〞〕结论:a所得溶液是;b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浓〞“稀〞〕。即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填“有〞“无〞〕必然联系)。但在同一溶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稀〕课堂小结:1.溶解性是指,与、及等因素有关。其中被称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外部因素;而和被称为影响溶解性的部因素。2.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可通过改变、、来实现相互转化。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多少,又可把溶液分为和。3.判断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参加少量硝酸钾,如果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那么该溶液是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那么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溶解硝酸钾。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反思与小结】第二课时【复习】⑴溶解性是指,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有⑵饱和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是指,区别的方法是,转化可通过变来实现。【活动探究】活动1:溶解度的概念⑴阅读P168末二节,填空:溶解性只能笼统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为了定量地描述物质的溶解性的强弱,我们用来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定义中强调出溶解度的条件,标准,状态,单位。⑵阅读P168表6-9,填空:由表中容可知,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填“一样〞“不同〞〕,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的含义是,如果该温度下,溶剂量为50克,那么最多可溶解氯化钠克,配成饱和溶液克;如果该温度下,某氯化钠饱和溶液272克,那么含有溶剂克,氯化钠克。⑶练习:判断以下说法对错:①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②硝酸钾溶液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③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④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⑤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氯化钠,那么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⑥在20℃时,100克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钠10克,那么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克。⑦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溶液中含有31.6克硝酸钾。⑧20℃时,13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36克氯化钠,那么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⑨20℃时,5克A放入50克水中溶解到达饱和,0℃时,5克B放入100克水中溶解到达了饱和,那么A比B的溶解能力强。【拓展】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g>101-100.01-1<0.01活动2:溶解度曲线:⑴阅读P168末节,填空:由影响物质溶关解性的因素,你认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解度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变化而变化的关系。⑵P169活动与探究:以P169表6-10为依据,绘制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在书P169画〕⑶阅读P169末节,填空:利用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查出,比拟,还可以看出不同物质随温度变化情况不同: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如;少数固物质的溶解度体随温度升高不明显,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⑷练习:根据书P169图6-17,完成以下填空:①图中温度对溶解度影响最大的物质是,影响最小的物质是;②在0℃时,图中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③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克;80℃时140克硝酸钠溶于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④0℃时,用100克水配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假设把溶液加热到70℃〔不考虑水的蒸发〕,从溶液中可析出氢氧化钙约克。【视野拓展】气体物质的溶解度:⑴阅读P170拓展视野,填空:①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仅与性质有关,还跟和有关。②当温度不变,随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少,气体的溶解度;当压强不变,随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⑵应用:①生产汽水时,人们常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强,使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当翻开汽水瓶盖时,压强,会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水中逸出。②夏天降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置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不要在下曝晒;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课堂小结】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物质在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到达时所溶解溶质的。它主要随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通常可以用来表示。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反思与小结】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有关溶解度的根本计算:计算依据: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例1:把50克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例2: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g,实验室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例3:硝酸钠在10℃时溶解度为80克,现有4克硝酸钠参加80克水中形成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饱和,还需加溶质多少或蒸发溶剂多少克?例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你能算出在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要把40克氯化钠配成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水?②某温度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40%,求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③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再加5g氯化钠,是多少?注意:①溶液的组成是指在溶解度围溶质和溶剂的关系。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围才能有意义。W≤S/(100+S)×100%饱和溶液取等号。②温度不变,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不管溶液的质量有多少,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为S/(100+S)。【活动探究】结晶:⑴P170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填空:实验1:运用法,能使溶解的氯化钠形成固体析出;实验2:运用法,能使溶解的硝酸钾形成固体析出。结晶是指,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⑵阅读P172第一、二两节,填空:常用的结晶方法有①,②。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固态物质用方法,原因是。海水晒盐是用方法得到食盐晶体。思考:如何从混有少量食盐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拓展】结晶的原理【课堂小结】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2.人们通常把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的方法主要有和法。法是适用于一切把可溶于水的物质从溶液中别离出来的方法;法那么特别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等。3.当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剩余的液体被称为,它通常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4.我国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与纯碱,而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说明道理。【反思与小结】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合物的分类。〔2〕知道pH值的围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初步学会石蕊、酚酞、pH试纸的测试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溶液酸碱性在生活中的意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液酸碱性的测试方法教学难点:pH围和溶液酸碱性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的引入[引言]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知道橙子是酸性物质?[提问]实验室的一些溶液,我们不能用嘴尝,那么应该用什么试剂来测试呢?学生答复:用嘴尝。学生答复:用石蕊、酚酞。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溶液的酸碱性和pH[板书]3.3溶液的酸碱性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1.酸碱指示剂:1〕石蕊、酚酞实验1:用石蕊测试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各参加10%的盐酸溶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3ml,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板书]试液现象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红色蓝色紫色溶液的酸碱性酸性碱性[结论]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实验2:用石蕊测定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取3支试管,氯化铵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3ml,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现象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红色蓝色紫色溶液的酸碱性酸性碱性[结论]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讲述]通过上面两组实验,我们发现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这些不是酸也不是碱,也有不同的酸碱性。因此,根据元素的组成在化合物中,除了氧化物外,还可以分酸、碱、盐。[板书]2〕化合物分类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板书]根据以下化合物的组成,判断它们各属于氧化物、酸、碱或盐?氯化钾、氧化铁、氢氧化钡、硝酸、碳酸钠。[提示]先将各物质名称变为化学式,然后在一一判断。实验3:用酚酞试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实验步骤]取5支试管,分别参加下述五种试液,再滴加1~2滴酚酞试液。试液现象盐酸氯化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碳酸钠酚酞试液的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色红色溶液的酸碱性碱性碱性[结论]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板书]小结: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设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盐酸和氯化铵溶液都呈酸性,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那么,哪种物质酸性更强,哪种物质碱性更强?[讲述]我们可以用pH试纸来测试。并讲述pH试纸的使用方法。注意:用pH试纸测试溶液酸碱性强弱时,可以将玻璃棒蘸取试液后沾到pH试纸上,再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板书]3〕pH试纸: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板书]盐酸氯化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碳酸钠pH1471312结论:pH>7的是碱性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pH=7的是中性溶液,有蒸馏水pH<7的是酸性溶液,有盐酸和氯化铵在所给的试剂样品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盐酸,碱性最强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学生实验1:用石蕊测试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的酸碱性学生实验2:用石蕊测试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的酸碱性得出结论: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稳固练习:根据以下化合物的组成,判断它们各属于氧化物、酸、碱或盐?学生实验3:用酚酞测试盐酸、氯化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的酸碱性得出结论: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酸性溶液不变色。学生小结: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学生实验4:用pH试纸测定盐酸、氯化铵溶液、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pH得出结论,并在书上相应位置记录。运用已学知识进展实验,注意实验的根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新问题。引入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板书]二、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讲述]人体中各种体液的pH对人体的安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因为人体中各种生物化学反响都必须再适宜和稳定的pH围中进展。[阅读]书p89人体中一些体液的pH。[讲述]学习了溶液酸碱性的测试,下面我们就测试一下同学们带来的一些物质的酸碱性。[思考]如何利用溶液的酸碱性解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讲述]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到的酸溶液,有硝酸、盐酸、硫酸和醋酸。常用到的碱溶液有石灰水、氢氧化钠、氨水。[说明]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一些既不是酸也不是碱,它们的溶液也具有一定的酸碱性。[举例]纯碱不是碱,而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学生实验5:测试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学生讨论:溶液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稳固pH的测试方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原理课的完毕小结:1.常见的酸碱指示计以及测试方法。2.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师生共同完成。2.主要板书[板书]3.3溶液的酸碱性一、溶液的酸碱性和pH1.酸碱指示剂:1〕石蕊、酚酞实验1:用石蕊测试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的酸碱性。试液现象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红色蓝色紫色溶液的酸碱性酸性碱性实验2:用石蕊测定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试液现象氯化铵碳酸钠氯化钠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红色蓝色紫色溶液的酸碱性酸性碱性2〕化合物分类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碱: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盐: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练习:根据以下化合物的组成,判断它们各属于氧化物、酸、碱或盐?氯化钾、氧化铁、氢氧化钡、硝酸、碳酸钠。实验3:用酚酞试液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试液现象盐酸氯化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碳酸钠酚酞试液的颜色无色无色无色红色红色溶液的酸碱性碱性碱性小结: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3〕pH试纸: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盐酸氯化铵蒸馏水氢氧化钠碳酸钠pH1471312pH>7的是碱性溶液,有氢氧化钠、碳酸钠pH=7的是中性溶液,有蒸馏水pH<7的是酸性溶液,有盐酸和氯化铵其中酸性最强的溶液是盐酸,碱性最强的溶液是氢氧化钠二、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的关系常用到的酸溶液:有硝酸、盐酸、硫酸和醋酸常用到的碱溶液有石灰水、氢氧化钠、氨水。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学习目标:认识目标:1、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2、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3、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4、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5、认识强酸和强碱的腐蚀性能力目标:1、懂得嗅闻物质气味的方法。2、识记典型的实验现象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常见的酸和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在小组合作实验中培养合作态度,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教学过程:[引入]大家一定知道“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想到梅,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学生答复]酸酸的〔酸溜溜的〕[引入]在生产、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具体的酸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学生答复]电瓶中含有硫酸、食醋中含有醋酸、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汽水中含有碳酸。[引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具体的酸——硫酸和盐酸。[活动与探究]演示过程:1、让学生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状态、颜色。2、翻开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瓶塞,闻其气味。〔教师先演示,再叫3-5位学生模仿,并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其他同学〕,再观察瓶口有什么现象?〔因天气太冷,浓盐酸瓶口冒出的白雾太少,学生要非常仔细才能看得比拟清楚〕3、用玻璃棒沾取一些浓硫酸,涂在火柴梗上,让学生观察现象。通过?拓展视野?让学生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在比照观察的根底上小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学生填表]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浓盐酸溶质的化学式H2SO4HCl颜色无色无色状态液态液态气味无气味有酸味密度〔与水比拟〕比水大比水大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无现象瓶口有白雾冒出其他1、有吸水性--作枯燥剂。2、有腐蚀性—小心使用3、有脱水性—使木材、纸炭化〔化性〕有强烈挥发性[练习]1、现桌上有两个大小一样的试剂瓶,装有等体积〔约为500mL〕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硫酸,另一瓶是蒸馏水。现不用任何仪器和试剂,如何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加以鉴别?2、翻开浓盐酸,可以看到瓶口有,这是因为。[提问]在前面的学习中,你知道稀盐酸与稀硫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响吗?请举出例子?[举例]可让学生举例。[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实验进展活动与探究。教师进展指导,特别要提醒学生进展三种金属在同一种酸,一种金属在同一种酸中的比照实验。[铁锈与酸的反响应指导学生进展加热][学生汇报]学生在动手操作及观察的根底上进展实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填写。实验报告另附纸。[讨论]1、镁、锌、铜三种金属中哪些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哪些不能?能置换出酸中氢的金属,反响的剧烈程度有什么差异?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在一样条件下,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响越剧烈,金属单质的活动性越强。镁、锌、铜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应怎样排列?[归纳小结]在学生讨论与填表比照的根底上进展。1、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镁、锌、铁反响并产生氢气,与铜不发生反响。活泼金属+酸——盐+H2↑3、金属氧化物+酸——盐+H2O4、酸+碱——盐+H2O5、酸+盐——〔新〕酸+〔新〕盐[作业]1、在两只一样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假设将它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请填表:〔填“增大〞、“不变〞、“减小〞〕浓盐酸浓硫酸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翻开一瓶浓盐酸,发现瓶口冒出白雾,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白雾的酸碱性。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结论3、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镁和稀硫酸反响锌和稀硫酸反响铁和稀硫酸反响镁和稀盐酸反响锌和稀盐酸反响铁和稀盐酸反响铁锈和稀硫酸反响铁锈和稀盐酸反响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响4、把一枚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硫酸中,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利用这个反响,工业上有什么用途?。再过一会儿,可以看到,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一、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比照浓硫酸浓盐酸溶质的化学式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水比拟〕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其他二、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比照稀盐酸稀硫酸指示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金属镁锌铁铜金属氧化物铁锈〔Fe2O3〕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石灰石[碳酸钙]碳酸钠[讨论]请你回忆第6章有关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讨论,对“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做出解释。[学生答复]-------[小结]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这是酸具有一样化学性质的原因。[作业]1、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是〔〕A、所有的酸都含有氢原子B、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响C、酸的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酸的溶液都具有酸味2、市售瓶装汽水中肯定含有的酸是〔〕A、碳酸B、盐酸C、硫酸D、醋酸3、酸雨严重地区的钢铁制品〔桥梁钢架、钢铁门窗、铁轨等〕比非酸雨地区的钢铁制品腐蚀得快得多,原因何在?二、常见的碱[引入]在前面测定溶液的pH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到石灰水和氨水都呈碱性。今天我们要认识和学习常见的碱。[学生完成实验]【实验1】第1步:观察固体烧碱、消石灰和氨水的颜色、状态,正确地闻氨水的气味。〔把现象填入表7-5中〕第2步:在外表皿上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它发生什么变化。〔把现象填入表7-5中〕【实验2】在试管中参加5-6片氢氧化钠固体,用胶头滴管参加约2mL的水,振荡,观察它的溶解过程,并摸一摸试管,感觉溶液温度的变化。〔把现象填入表7-5中〕【实验3】往一支试管中参加约2mL的硫酸铜溶液,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观察现象。〔把现象填入表7-5中〕【实验4】往一支试管中参加约2mL的硫酸铜溶液,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现象另作记录〕[提出建议]请大家在实验的根底上进展讨论、结合书本进展归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化学性质与指示剂作用与二氧化碳反响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现象:反响式:现象:反响式:暴露在空气中在学生归纳填表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复分解反响: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反响特点:首尾互换,化合价不变。[旁白]化学反响的四种根本类型:1、化合反响:2、分解反响:3、置换反响:4、复分解反响:[练习]以下反响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A、CO2+H2O==H2CO3B、CaCO3==CaO+CO2↑C、Zn+H2SO4==ZnSO4+H2↑D、CaCO3+2HCl==CaCl2+H2O+CO2↑[讨论]请回忆第6章有关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试着对“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做出解释。[作业]书本P191页第1、2、3、4、5〔做在书本上〕,第8、9做在作业纸上交上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化学式俗名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化学性质与指示剂作用与二氧化碳反响与反响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现象:反响式:现象:反响式:暴露在空气中知识归纳: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性质比拟[练习]1、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往往会产生一层白膜,请写出形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如何除去这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参加足量的稀盐酸会放出气体,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②。3、在熟石灰、氢气、甲烷、氧气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比拟理想的燃料是,用于改进酸性土壤的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4、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三氧化硫,请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石灰水滴入硫酸铜溶液中:。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响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中和反响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②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金属活动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响以及反响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响进展判断。3、教学难点:从中和反响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和反响【设问】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有什么变化呢?【活动与探究】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参加,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顿参加盐酸。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参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小结】酸+碱→盐+水中和反响【交流与讨论】194页学生完成后交流【拓展视野】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有沉淀生成有气体放出有水生成【作业】每课三练18【板书】中和反响   酸+碱→盐+水【教后小结】第二课时盐【交流】酸的组成特征?碱的组成特征?【探讨】盐的组成特征?【提问】你知道哪些盐?它们有何共同之处?【讲述】依据盐的组成,根据阴、阳离子的组成分类,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等、还可分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交流与讨论】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哪些物质能与盐溶液反响?【小结】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2、酸+盐一新盐+新酸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响物都可溶4、盐+盐--新盐+新盐反响物都可溶【交流与讨论】查阅附录四,探讨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硫酸钡、铅水不溶。【要求】学生记忆盐的溶解性【练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问的关系如下:活泼金属+酸→盐+氢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碱+盐→新碱+新盐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盐+盐→新盐+新盐从以上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响中,都有盐类物质生成。所以,我们可以联想到制备盐类的途径,方法有很多。[想一想]请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响方程式。【作业】每课三练【板书】一、盐的化学性质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2、酸+盐一新盐+新酸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响物都可溶〕4、盐+盐--新盐+新盐〔反响物都可溶〕二、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硫酸钡、铅水不溶。【教后小结】第三课时金属活动性【提问】你知道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猜测:实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现象结论【活动与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后进展交流【归纳】KCaNaMgAlZnFeSnPb(H)CuHAg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学生讨论】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何用途。【总结】在初中教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应用于在溶液中进展的两类置换反响:一、金属+酸→盐和氢气.反响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反响条件:a.反响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对此两类置换反响在应用时还应注意: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时,呈现+2价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响时,是先与水反响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响,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教师讲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将其几种应用归纳如下:㈠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响。㈡比拟金属活动性强弱㈢判断金属能否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㈣判断置换反响进展的程度【作业】每课三练【板书】一、金属+酸→盐和氢气.反响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反响条件:a.反响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注意: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时,呈现+2价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响时,是先与水反响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响,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第八章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能力目标:1.能够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情感目标: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概念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探究实验:1.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通过探究实验来学会分辨人工纤维与天然纤维知识整理: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1.实验:研究有机物的一些特点实验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蔗糖面粉淀粉塑料1.分别取少量的样品,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燃烧颜色变焦燃烧颜色变焦燃烧颜色变焦先熔化,发生形变燃烧起来颜色变焦组成成分中都含有碳元素。大多数有机物均易燃大多数有机物的熔点低2.分别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参加一定量的水溶解不溶解不溶解不溶解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3.将样品连接入一个闭合电路中,观察灯泡电珠不亮电珠不亮电珠不亮电珠不亮大多数的有机物不能导电结论: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注意: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这一名称概念在开场确定时,意指“有生机的物质〞,即“只有在生物体中才方可能产生的物质〞。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首先由无机物氰酸铵〔NH4O〕溶液制得有机物——尿素[CO(NH2)2]。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构造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4.由于有机化合物在构造和组成上的特点,使其种类繁多。现在人们知道的有机物有1千万种以上,而无机物的种类还缺乏10万种。〔1〕碳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直链状和环状,单键、双键、叁键等。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2〕碳原子能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如CH3Cl,CH3Br等5.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甲烷〔CH4〕,Mr=16乙醇〔C2H6O〕,Mr=46维生素B2〔C17H20O6N4〕,Mr=376聚乙烯[(C2H4)n,n=1000~10000],Mr=28000~28000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到达上万的有机化合物。如聚乙烯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很多有机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都是有机高分子。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H、O、N、Cl等顺序。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激凌、牛奶等;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是有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课堂小结: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作业布置:练习册相关练习板书设计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第二节淀粉和油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过程与方法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检验淀粉和葡萄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到糖类和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酿酒过程2.淀粉的检验3.葡萄糖的检验探究实验:1.用碘酒来检验淀粉的存在;2.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的存在。教学过程:一、淀粉和葡萄糖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6CO2+6H2OC6H12O6+6O22C6H12O6eq\o(\s\up5(酶),\s\do2(===))C12H22O11〔蔗糖〕+H2OnC6H12O6eq\o(\s\up5(酶),\s\do2(===))(C6H10O5)n〔淀粉或纤维素〕+nH2O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实验:用碘酒检验淀粉实验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红薯土豆面包粉条滴少量碘酒于以下几种物质上,观察现象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物质中含有淀粉注意:我们用碘单质来鉴别是否存在淀粉,这个是特性反响。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如:(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的水解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葡萄糖在体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180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约为2804kJ热量。C6H12O6+6O26CO2+6H2O;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2C2H5OH〔乙醇〕+2CO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完全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C2H6O+3O2==2CO2+3H2O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5.糖类物质的作用:〔1〕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2〕糖类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病症。葡萄糖在体代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6.葡萄糖的检验:〔配制氢氧化铜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要大大过量,使溶液呈碱性〕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那么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那么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现象可能会生成黑色物质[Cu(OH)2==CuO+H2O],二、油脂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过多,会使之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可能造成肥胖,堆积在肝脏中可能会造成脂肪肝,甚至是肝硬化。减肥的最正确方法是:坚持锻炼,消耗热量。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一样,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构造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4.油脂的分类: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5.油脂的溶解性: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6.大豆中提取油脂〔1〕用研钵将大豆碾碎,放入试管中,参加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2〕过滤;〔3〕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己烷;〔4〕得到的液体便是大豆油注意: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课后作业:例1用简单可行的方法鉴别以下物质〔1〕牛奶和米汤〔2〕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3〕蚕丝和棉纱线分析:〔1〕米汤中含有淀粉,牛奶中没有,所以可以用碘酒鉴别,参加碘酒后变蓝的是米汤,不变的事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酸、碱后,会发生变质而沉淀。红糖质地较粗,含非糖类物质较多,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苹果酸等。假设在牛奶中参加红糖到达一定含量时,其中的酸就会使牛奶变质淀粉。故参加较多的红糖并煮开,能产生沉淀的是牛奶,没有的是米汤。〔2〕也可以用碘酒,变蓝的是可溶性淀粉,不变的是葡萄糖。不能采用参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的方法,因为葡萄糖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而可溶性淀粉在加热时可会分解,产生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故无法鉴别葡萄糖和淀粉溶液。〔3〕灼烧时有羽毛烧焦味的是蚕丝,棉纱没有这种气味。故答案:〔1〕加碘酒;〔2〕加碘酒;〔3〕灼烧例2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取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说法科学吗?请说说观点分析:这种说法不科学;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提供能量的物质,因此每天应吃点含脂肪的物质,否那么就会对身体造成的很大伤害。点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人体脏器官的作用。例3要洗净沾附油脂的试管或烧杯,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用汽油、洗洁精来洗涤。你知道所用的这些洗涤用品,在洗涤中各起到什么作用?洗涤时,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分析:作用依次是:反响物、溶剂、乳化剂。其中用氢氧化钠洗涤时发生了化学变化。板书设计一、淀粉和葡萄糖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糖类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二、油脂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要求: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构造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人们熟知的几种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入蛋白质的维生素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实验方法,掌握简单鉴别化学纤维、毛发纤维2.能过通过实验现象了解蛋白质变性,及其应用情感目标:1.能够了解蛋白质、维生素的知识根底上,懂得营养物质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的食品的探究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学重点及难点:1.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2.蛋白质的性质;3.蛋白质、维生素与人类安康的关系。探究实验:1.探究蛋白质的一些性质;2.鉴别棉布及羊毛材料教学过程:一、蛋白质1.蛋白质
本文档为【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pyaiw
擅长施工管理及辅助设计,并对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的深入研究
格式:doc
大小:262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10-13
浏览量: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