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举报
开通vip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三 牛顿运动定律17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6考点一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1)力不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是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这一属性。(3)惯性的表现形式:总是以“保持原态”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4)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F=ma→F是产生a的原因→因...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
三 牛顿运动定律17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对应学生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起始页码P26考点一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1)力不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是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具有的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这一属性。(3)惯性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形式:总是以“保持原态”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4)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F=ma→F是产生a的原因→因果性→a与F对应同一时刻→瞬时性→a与F方向相同→矢量性→F、m、a对应同一物体→F、m、a统一使用国际单位→统一性→每一个力都可以产生各自的加速度→独立性→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为“三同(同大小、同性质、同变化)、三异(反向、异物、异效果)、三无关(与物体种类、运动状态、其他受力情况无关)”。(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相同点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依赖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解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力的效果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  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至B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点到达最低点D,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B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②经过C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③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④从C点到D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题思路 先分析各阶段的受力及合力情况,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及其变化,最后依据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情况。解析 在BC段,运动员所受重力大于弹力,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最大,即在C点时速度最大,②对。在CD段,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运动,③对。故选B。答案 B  二、瞬时性问题的两种模型刚性绳模型弹簧模型代表物轻绳、轻杆、接触面轻弹簧、橡皮绳不同点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剪断(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消失,形变恢复不需要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形变量大,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间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不能发生突变,往往可以看成是不变的相同点都是质量可忽略的理想化模型,都会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同一时刻内部弹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与B球相连的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顶端。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g2B.g2和0C.mA+mBmB·g2和0D.0和mA+mBmB·g2􀪋􀪋􀪋􀪋􀪋􀪋􀪋􀪋􀪋􀪋􀪋􀪋􀪋􀪋􀪋􀪋􀪋􀪋􀪋􀪋􀪋􀪋􀪋􀪋􀪋􀪋􀪋􀪋􀪋􀪋􀪋􀪋􀪋􀪋􀪋􀪋􀪋􀪋􀪋􀪋􀪋􀪋􀪋􀪋18   5年 高考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语文高考下定义高考日语答题卡模板高考688高频词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 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解题思路 分析细线断前后各个球的受力及变化情况,依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各个球的加速度。解析 在线被剪断瞬间,弹簧的长度没有变化,弹簧的弹力不变,受力分析知A、B球所受合力分别为FA=0,FB=(mA+mB)gsin30°,则aA=0,aB=mA+mBmB·g2,则选项D正确。答案 D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如图所示)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1)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能达到原来的高度;(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2.答案 C 小球从对接的两个斜面的一个斜面上滚下,它将滚到另一个斜面上,这可以在实验中做到,所以是事实,即事实(2),在实际实验中,永远摆脱不了力的作用,特别是摩擦力,所以既不能达到同样高度也不能在水平面上永不停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1)、(3)、(4)都是推论,在实验中,是将第二个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为零,所以程序为: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2.如图所示为探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力关系的实验示意图局部。该实验中,两小车各自受到向左的恒定拉力,通过控制铁夹子同时释放细线,让两小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通过铁夹子同时夹住小车后面的细线使小车同时突然停止运动,从而使小车近似做了一段匀加速直线运动,进而比较两小车的加速度。关于此实验中两小车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B.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的反比C.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平方之比D.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平方的反比2.答案 A 两小车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个小车运动的时间相等,由位移公式:s=12at2,可知,两小车的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故A正确。3.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则(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B.力F就是物体对墙的压力C.力F的反作用力是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D.墙壁对物体的弹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墙壁的压力3.答案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故A错;力F与物体对墙的压力是两个不同的力,故B错误;力F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只有D对。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下端固定,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其上端位于O点。现有一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在此过程中,关于小球的加速度a随下降位移x的变化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4.答案 A 小球自O点由静止下降的过程中,跟弹簧一起构成了做简谐运动的系统。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mg-kxm,可见a跟x成线性变化关系。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小球初、末状态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正确。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被水平绳AO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火将绳AO烧断,在绳AO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拉力F=mgcosθB.弹簧的拉力F=mgsinθ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为gsinθ5.答案 A 烧断OA之前,小球受3个力,烧断绳的瞬间,绳的张力没有了,但由于轻弹簧的形变的恢复需要时间,故弹簧的弹力不变,A正确。6.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三 牛顿运动定律19   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g=10m/s2)6.答案 20m/s(或72km/h)解析 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0,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0mg=ma0①s=v0t0+v202a0②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依题意有μ=25μ0③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mg=ma④s=vt0+v22a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20m/s(72km/h)⑥考点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两类基本问题  在训练运动员奔跑中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时,有一种方法是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如图所示。一次训练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绳拖着质量m=11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经过t1=3s后速度达到v1=6m/s,开始匀速跑,在匀速跑的某时刻拖绳从轮胎上脱落,运动员立即减速。当运动员速度减为零时发现轮胎静止在身后s0=2m处。已知轮胎与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员奔跑时拖绳两结点的距离L=2m,结点高度差视为定值H=1.2m;将运动员加速跑和减速跑过程视为匀变速运动,取g=10m/s2。求:(1)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大小T;(2)运动员减速跑的加速度大小。  解题思路 (1)对在拖绳拉拽下加速运动的轮胎进行受力分析,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动力学方程,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绳中拉力。(2)绳脱落后,轮胎和运动员两者均做减速运动,运动员的总位移与轮胎的总位移满足一定关系。对绳脱落后减速运动的轮胎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解析 (1)设加速阶段轮胎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运动学方程有:v1=a1t1设轮胎受到绳子的拉力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地面支持力为N,摩擦力为f,在竖直方向有:Tsinθ+N=mg在水平方向有:Tcosθ-f=ma1又有f=μN由题意得:sinθ=HL=0.6,cosθ=0.8代入相关数据得T=70N(2)设拖绳脱落后轮胎在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位移大小为s,运动员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2由运动学方程有v21=2a2sv21=2a3(s+s0-Lcosθ)代入数据可得a3=4.5m/s2答案 (1)70N (2)4.5m/s2二、超重和失重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完全失重现象概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a=g视重F>mgF<mgF=0<mg  如图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A0B.“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A0C.“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D.“起立”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20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  解题思路 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出现超重现象;反之,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出现失重现象。解析 “起立”过程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最后静止,所以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最后为零,体重计的示数先大于A0后小于A0最后等于A0,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下蹲”过程先加速向下,后减速向下,最后静止,体重计的示数先小于A0,后大于A0,最后等于A0,选项B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选项C正确。答案 CD三、“整体法、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1.若求解整体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整个系统看做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受外力情况,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2.若求解系统内力,可先用整体法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3.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同,一般应采用隔离法。也可用“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设系统内有几个物体,这几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加速度分别为a1、a2、a3、…,这个系统的合外力为F合,则这个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1a1+m2a2+m3a3+…,其正交分解表达式为Fx合=m1a1x+m2a2x+m3a3x+…Fy合=m1a1y+m2a2y+m3a3y+…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  )A.a1=a2,x1=x2B.a1<a2,x1=x2C.a1=a2,x1>x2D.a1<a2,x1>x2解题思路 比较加速度,整体法比较简便;判断内力(弹簧弹力)必须应用隔离法。解析 对a、b物体及弹簧整体分析,有:a1=F-(m1+m2)gm1+m2=Fm1+m2-g,a2=Fm1+m2,可知a1<a2,再隔离b分析,有:F1-m2g=m2a1,解得:F1=m2Fm1+m2,F2=m2a2=m2Fm1+m2,可知F1=F2,再由胡克定律知,x1=x2。所以B选项正确。答案 B1.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观光电梯内的磅秤上,电梯以0.1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h高度,在此过程中(  )A.磅秤的示数等于mgB.磅秤的示数等于0.1mgC.人的动能增加了0.9mghD.人的机械能增加了1.1mgh1.答案 D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人有:N-mg=ma,N=m(g+a)=1.1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磅秤受的压力等于对人的支持力,磅秤的示数为1.1mg,A、B项错。由动能定理有:WF合=mah=0.1mgh=ΔEk,C项错。人的机械能增加量ΔE机=ΔEk+ΔEp=0.1mgh+mgh=1.1mgh,D项正确。2.如图甲所示,一根材质均匀的粗绳AB的长度为l,其质量均匀分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绳上距A端x处的张力T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粗绳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B.粗绳可能受到摩擦力作用C.图像的斜率与粗绳的质量有关D.图像的斜率与粗绳运动的加速度有关2.答案 B 假设粗绳与水平面间存在摩擦力,设动摩擦因数为μ、粗绳的质量为m,则粗绳单位长度质量为λ=ml,先对整个粗绳有F-f=ma,可得粗绳的加速度为a=F-fm=Fm-μg,再对粗绳左侧l-x部分研究,应有T-μλ(l-x)g=λ(l-x)a,可得T=-Flx+F。同理若粗绳不受摩擦力,也可得到T=-Flx+F,无法确定粗绳是否受到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图像的斜率为-Fl,则图像的斜率只与F和l有关,与粗绳的质量以及粗绳运动的加速度无关,选项C、D错误。3.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在倾角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将足够长的粗糙木板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使物体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由底端冲上斜面,每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斜面倾角保持不变。在倾角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C.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先增大后减小D.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先减小后增大3.答案 D 设物体质量为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物体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时,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如图所示。􀪋􀪋􀪋􀪋􀪋􀪋􀪋􀪋􀪋􀪋􀪋􀪋􀪋􀪋􀪋􀪋􀪋􀪋􀪋􀪋􀪋􀪋􀪋􀪋􀪋􀪋􀪋􀪋􀪋􀪋􀪋􀪋􀪋􀪋􀪋􀪋􀪋􀪋􀪋􀪋􀪋􀪋􀪋􀪋􀪋􀪋􀪋􀪋􀪋􀪋􀪋􀪋􀪋􀪋三 牛顿运动定律21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N-mgcosθ=0f=μN联立解得:a=gsinθ+μgcosθ=g1+μ2sin(θ+φ),其中,φ为锐角,且tanφ=μ。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加速度a先增大后减小,因此,A、B错误。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x=0-v20-2a=v202g1+μ2sin(θ+φ),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x先减小后增大,因此,C错误,D正确。考查点 ①受力分析;②牛顿第二定律;③匀变速直线运动方程;④数学应用能力。思路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整理出加速度和位移的表达式,讨论加速度和位移与倾角的关系,得出答案。4.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其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F=9.0N的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8.0s绳子突然断裂。若已知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试分析求解:(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从绳子断裂开始到物体再返回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4.答案 (1)8.0m/s (2)5.24s解析 (1)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mg、支持力N和摩擦力f,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θ-f=ma1因f=μN,N=mgcosθ解得a1=1.0m/s2所以经过t=8.0s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1=a1t=8.0m/s(2)绳断时物体距斜面底端的位移s1=12a1t2=32m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2解得a2=8.0m/s2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时间t2=v1a2=1.0s,减速运动的位移s2=v1t22=4.0m此后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加速下滑的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3解得a3=4.0m/s2设物体由最高点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3,所以物体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1+s2=12a3t23,解得t3=32s=4.24s所以物体从绳子断裂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总=t2+t3=(1.0+4.24)s=5.24s􀪋􀪋􀪋􀪋􀪋􀪋􀪋􀪋􀪋􀪋􀪋􀪋􀪋􀪋􀪋􀪋􀪋􀪋􀪋􀪋􀪋􀪋􀪋􀪋􀪋􀪋􀪋􀪋􀪋􀪋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30题型一 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若v0>v返回时速度为v,若v0<v返回时速度为v0  如图甲所示,两个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运行。现使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沿与水平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以初速度v0(v0<v1)从传送带左端滑上传送带。若从物体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t0时刻物体的速度达到v1,2t0时刻物体到达传送带最右端。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A.0~t0时间内,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t0~2t0时间内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0~t0时间内,物体所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C.若增大物体的初速度v0但v0仍小于v1,则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一定小于2t0D.若增大物体的初速度v0但v0仍小于v1,则物体被传送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也一定增加􀪋􀪋􀪋􀪋􀪋􀪋􀪋􀪋􀪋􀪋􀪋􀪋􀪋􀪋􀪋􀪋􀪋22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解题思路 由于v0<v1,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是先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再匀速运动到最右端。若v0提高但v0仍小于v1,则加速阶段变短。解析 0~t0时间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物体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t0~2t0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且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物体与传送带间无摩擦力,A错误。0~t0时间内,f=μmg一定,v在增大,所以物体所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瞬=fv越来越大,B正确。如图所示,若增大v0,但v0仍小于v1,又物体的位移相同,即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相同,则t1<2t0,C正确。传送带在物体做加速运动过程中对其做功,所做的功W=12mv21-12mv20,末速度v1不变,v0变大,所以做功减小,D错误。答案 BC2.倾斜传送带问题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一直减速(4)可能先减速后匀速(5)可能一直匀速(6)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4(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减速(3)可能一直匀速(4)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  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m/s,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解题思路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摩擦力先沿传送带向下,等物体与传送带同速后,摩擦力变为沿斜面向上。解析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又μ<tan37°,故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7°-μmgcos37°=ma则a=gsin37°-μgcos37°=2m/s2又l=12at2得t=4s(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μmgcos37°=ma1则有a1=mgsin37°+μmgcos37°m=10m/s2设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经历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则有t1=va1=1010s=1s,x1=12a1t21=5m<l=16m因mgsin37°>μmgcos37°,则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后,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受到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突变。设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则a2=mgsin37°-μmgcos37°m=2m/s2x2=l-x1=11m又因为x2=vt2+12a2t22,则有10t2+t22=11,解得:t2=1s(t2=-11s舍去)所以t总=t1+t2=2s。答案 (1)4s (2)2s  1-1 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的速率为v1。一物块从传送带的上端A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v2,且v1>v2,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时可能的速率v和位置,下面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从下端B离开,v>v2B.从下端B离开,v<v2C.从上端A离开,v=v2D.从上端A离开,v<v2答案 D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当mgsinθ>f=μmgcosθ时,物块沿传送带加速下滑,从下端B离开,且v>v2。当mgsinθ<f=μmgcosθ时,物块沿传送带减速下滑,若传送带长度较短,物块的速度未减到0就已从B端离开,则v<v2;若物块在未离开传送带时速度已经减到0,则会以相同的加速度a向上加速,由于a相同,位移s相同,故物块从A离开时v=v2。选D。  1-2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运行,两端点A、B间水平距离l=8m。把质量m=2kg的物块轻轻地放到传送带的A端,物块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右运动。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物块的大小,g取10m/s2,则:􀪋􀪋􀪋􀪋􀪋􀪋􀪋􀪋􀪋􀪋􀪋􀪋􀪋􀪋􀪋􀪋􀪋􀪋􀪋􀪋􀪋􀪋􀪋􀪋􀪋􀪋􀪋􀪋􀪋􀪋􀪋􀪋􀪋􀪋􀪋􀪋􀪋􀪋􀪋􀪋􀪋􀪋􀪋􀪋􀪋􀪋􀪋􀪋􀪋􀪋􀪋􀪋􀪋􀪋三 牛顿运动定律23   (1)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时间为多少?(2)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3)若只改变传送带的速度使得物块以最短的时间从A端运动到B端,传送带至少以多大的速度运行?答案 (1)5s (2)0.8W (3)4m/s解析 (1)物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物块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μN=μmg=2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解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μg=1m/s2当物块由静止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块的位移为x=v22a=2m  此过程物块所用的时间t1=va=2s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后,物块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此后物块匀速运动到B端此过程物块运动的时间t2=l-xv=3s故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用时间为t=t1+t2=5s(2)物块由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W=fx代入数据得W=4J则摩擦力对物块做功的平均功率是P=Wt=0.8W(3)当物块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所用时间最短根据v2m=2al得vm=2al=2×1×8m/s=4m/s􀪋􀪋􀪋􀪋􀪋􀪋􀪋􀪋􀪋􀪋􀪋􀪋􀪋􀪋􀪋题型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会有临界值出现。2.产生临界问题的条件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临界条件是:弹力FN=0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外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合外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往往达到最大值  一斜面放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53°,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斜面与水平面的摩擦,当斜面以10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求细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解题思路 当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零时,是小球是否离开斜面的临界状态。解析 根据题意,先分析物理情景:斜面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将会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当a较小时(a→0),小球受到三个力(重力、细绳的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此时细绳平行于斜面;当a足够大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将会减小到零,小球将会“飞离”斜面,此时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将会大于θ角。而题中给出的斜面向右的加速度a=10m/s2,到底属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必须先假定小球能够脱离斜面,然后求出小球刚刚脱离斜面的临界加速度才能断定,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设小球刚刚脱离斜面时斜面向右的加速度为a0,此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细绳的拉力,且细绳仍然与斜面平行。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易知:mgcotθ=ma0a0=gcotθ=7.5m/s2因为a=10m/s2>a0故小球已离开斜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0同理,由图的受力分析可知(注意:此时细绳与斜面的夹角小于θ)细绳的拉力T=(mg)2+(ma)2=22Ntanα=mgma=1,α=45°,即细绳拉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答案 22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 0  2-1 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B质量分别为6.0kg和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物体A上施加水平方向的拉力F,开始时F=10N,此后逐渐增大,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取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B.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C.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D.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F>18N时,开始相对滑动答案 A 隔离B分析,当A、B间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此时B的加速度aB=μmAgmB=0.2×6.0×102.0m/s2=6m/s2;再对AB整体分析有:F=(mA+mB)a=8×6N=48N,知当拉力达到48N时,A、B才开始发生相对滑动。故A正确,B、C、D错误。􀪋􀪋􀪋􀪋􀪋􀪋􀪋􀪋􀪋􀪋􀪋􀪋􀪋􀪋􀪋􀪋􀪋􀪋􀪋􀪋􀪋􀪋􀪋􀪋􀪋􀪋􀪋􀪋􀪋􀪋􀪋􀪋􀪋􀪋􀪋􀪋􀪋24   5年高考3年模拟B版(教师用书)  名师点睛 隔离B分析,求出A、B发生相对滑动时的临界加速度,再对AB整体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  2-2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拉力F与斜面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答案 (1)3m/s2 8m/s (2)30° 1335N解析 (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L=v0t+12at2①v=v0+at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a=3m/s2③v=8m/s④(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f,拉力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α-mgsinθ-Ff=ma⑤Fsinα+FN-mgcosθ=0⑥又Ff=μFN⑦联立⑤⑥⑦式得F=mg(sinθ+μcosθ)+macosα+μsinα⑧由数学知识得cosα+33sinα=233sin(60°+α)⑨由⑧⑨式可知对应F最小时与斜面间的夹角α=30°⑩联立③⑧⑩式,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Fmin=1335N􀃊􀁉􀁓􀪋􀪋􀪋􀪋􀪋􀪋􀪋􀪋􀪋􀪋􀪋􀪋􀪋􀪋􀪋􀪋􀪋􀪋􀪋􀪋􀪋􀪋􀪋题型三 板块模型问题  处理板块模型中动力学问题的流程物理建模确定滑块—木板模型→   隔离法↓选研究对象对滑块、木板分别受力分析→计算判断↓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判断是否存在速度相等的“临界点”↓判断结果无临界速度→滑块与木板分离确定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关系,列式求解→有临界速度→滑块与木板没分离,假设速度相等后加速度也相等由整体法求系统加速度→由隔离法求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Ff及最大静摩擦力Ffm→若Ff≤Ffm假设成立,整体列式→若Ff>Ffm假设不成立,分别列式→  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速度达到v0=3m/s时,在小车的右端轻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m/s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解题思路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向左。2.在共速之前,两者以不同的加速度加速运动。3.共速后两者能否一起运动的判断,可先假设能一起运动,应用整体法先求出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再应用隔离法求出一起运动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若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可以一起运动。解析 (1)小物块的加速度am=μmgm=μg=2m/s2小车的加速度aM=F-μmgM=0.5m/s2。(2)由amt=v0+aMt,得t=2s,v同=2×2m/s=4m/s。(3)在开始2s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x1=12amt2=4m假设在接下来的1s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FM+m=0.8m/s2Ff=ma=1.6N,Ffm=μmg=4N因为Ff<Ffm,所以假设成立。小物块的位移x2=v同t′+12at′2=4.4m通过的总位移x=x1+x2=8.4m。答案 (1)2m/s2 0.5m/s2 (2)2s (3)8.4m  3-1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三 牛顿运动定律25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答案 BCD 对A、B整体,地面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2μmg,故当32μmg<F<2μmg时,A、B相对地面运动,故A错。对A、B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μ2×3mg=3ma;对B,在A、B恰好要发生相对运动时,μ×2mg-μ2×3mg=ma,两式联立解得F=3μmg,可见,当F>3μmg时,A相对B才能滑动,C对。当F=52μmg时,A、B相对静止,对整体有:52μmg-μ2×3mg=3ma,a=13μg,故B正确。无论F为何值,B所受最大的动力为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2μmg,故B的最大加速度aBm=2μmg-12×3μmgm=12μg,可见D正确。  3-2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长L=1m,用F=5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所用的时间。答案 (1)见解析 (2)2s解析 (1)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1mg=0.3×1×10N=3N假设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B整体:F=(M+m)a对A:fBA=Ma解得:fBA=2.5N因fBA<fm,故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2)对B:F-μ1mg=maB对A:μ1mg-μ2(M+m)g=MaA据题意:xB-xA=LxA=12aAt2;xB=12aBt2解得:t=2s􀪋􀪋􀪋􀪋􀪋􀪋􀪋􀪋􀪋􀪋􀪋􀪋􀪋􀪋􀪋􀪋􀪋􀪋􀪋􀪋􀪋􀪋􀪋
本文档为【(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教师用书(PDF,含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309教育网
309edu.com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9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5-04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