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举报
开通vip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440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Java programm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总学时54 (其中含实验学时:18) 学 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二、课程简介 Java程序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Java语言《 是面向对象技术成功应用的著名范例,集平台无关特性、...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440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 英文名称:Java programm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总学时54 (其中含实验学时:18) 学 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 预修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二、课程简介 Java程序设计》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Java语言《 是面向对象技术成功应用的著名范例,集平台无关特性、安全机制、高可靠性和内嵌的网络支持于一身的特色使之成为当前编写网络程序的首选工具之一 《Java programming》is one of the required courses of speci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Java programming is a important objective-oriented technical tool of programming , which is not related to platform,with better safty mechanism. It will be studied in this course that how to develop applications,especial for network progra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要特别强调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上机条件。 本课程将是面向基本编程概念的人讲授Java语言,不专门介绍面向对象编程,但会涵盖面向对象的核心特性,即定义程序构件的类声明,以及根据类定义构造的对象。另外不会包括大多 数语言共同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结构,还将介绍泛型类型线程,线程反射,垃圾回收与内存包与标准包。 重点掌握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 嵌套类和接口。 2. 包装器类。 3. 泛型类型。 4. 正则表达式。 5. 线程。 6. 反射。 7. 垃圾回收与内存。 8. 包。 9. 反射。 10.I/O包。 11.集合。 12.系统编程。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变量与代码中的注释; 2(理解具名常量; 3(理解Unicode字符; 4(理解控制流,类和对象; 5(掌握方法和参数; 6(掌握数组与字符串对象; 7(理解接口与泛型类型; 8(掌握异常与注解; 9(理解包; 10.熟练掌握Java平台。 (二)教学内容 1(变量,代码中的注释。 2(具名常量与Unicode字符。 3(控制流。 4(类和对象 5(方法和参数、调用方法、this引用。 6. 字符串对象与扩展类。 7. 接口与泛型类型。 8. 异常和注解。 9. 包与Java平台。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Java开发环境。课后练习:习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一。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以实例演示。 第二章 类与对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类的概念、类成员与类修饰符; 2(掌握字段访问控制; 3(掌握创建对象、构造与初始化; 4(理解方法、静态方法、方法调用参数值与方法异常与返回; 5. this; 6. 重载方法; 7. 导入静态成员名; 8. main方法与本地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章的内容包括类的成员,类修饰符,字段的初始化,静态字段, final字段,访问控制,创建对象,构造与初始化,构造器,初始化 块,静态初始化,静态方法,方法调用,引元数量可变的方法,方法 异常与返回,参数值,使用方法来控制访问,this,重载方法,导入 静态成员名,main方法,本地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类与对像的相关概念与 知识点 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体育概论知识点下载名人传知识点免费下载线性代数知识点汇总下载高中化学知识点免费下载 ,上机验证书中例 题程序代码。课后练习:习题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 第三章 类的扩展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扩展类; 2(掌握扩展类的构造器; 3(掌握继承与重定义成员; 4(掌握减刑兼容与转换; 5. 掌握protected的真正含义; 6. 掌握将方法与类标记为fianl; 7. 掌握抽象类与抽象方法; 8. 掌握Object类; 9. 掌握克隆对象; 10. 掌握扩展类; 11. 掌握单继承与多重继承。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扩展类,扩展类的构造器,继承与重定义成员, 覆盖,隐藏字段,访问继承的成员,可访问性与覆盖,super关键闻, 类型与转换,兼容性,显式的类型强制转换,类型检测,protected 的真正含义,将方法与类标记为final,抽象类与抽象方法,object 类,克隆对象的策略,正确克隆,浅克隆与深克隆,扩展类:如何扩 展以及何时扩展,设计一个可扩展的类,单重继承与多重继承。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类与对像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中例题 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浅克隆与深克隆的程序。课后练习:习题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四章 接口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接口声明; 2(掌握扩展接口与使用接口; 3(掌握标记接口与何时使用接口。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接口声明、接口常量、接口方法、接口修饰,扩展接口,使用接口,标记接口与何时使用接口。 第一节 简单接口实例与接口声明 1.主要内容 接口常量,接口方法,接口修饰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接口常量,接口方法,接口修饰符。 3(问题与能力 正确使用接口常量,接口方法,接口修饰符。 第二节 扩展接口 1.主要内容 继承和隐藏常量,继承、覆盖和重载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继承和隐藏常量,继承、覆盖和重载方法。 3(问题与能力 正确使用继承和隐藏常量,继承、覆盖和重载方法。 第二节 使用接口 1.主要内容 实现接口,使用实现,标记接口,标记接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实现接口,使用实现,标记接口,何时使用接口。 3(问题与能力 掌握实现接口,使用实现,标记接口,何时使用接口。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接口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中例题程序 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接口的程序。课后练习:习题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五章 对象设计的Java规范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好程序的基本条件; 2(掌握Java语言的Object类及标准包; 3(掌握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4(掌握包、类与方法设计; 5. 掌握Java编码的其它规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好程序的基本条件 1. 主要内容 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必须遵循的规则。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必须遵循的规则。 3(问题与能力 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必须遵循的规则。 第二节 Java语言的Object类及标准包 1. 主要内容 Object类,java.lang包,Java标准包。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Object类,java.lang包,Java标准包。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Object类,java.lang包,Java标准包。 第三节 Java的异常机制 1. 主要内容 异常处理,核心代码与异常处理分离机制,引发异常及对异常处 理的两条途径,Java的内置异常类,设计异常类,断言语句, 对异常不作为与作为的区别。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核心代码与异常处理分离机制, Java的内置异常类,断言语句, 对异常不作为与作为的区别。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异常处理,核心代码与异常处理分离机制,引发异 常及对异常处理的两条途径,内置异常类自定义异常类,断言语 句,对异常不作为与作为的区别。 第四节 包、接口类与方法设计 1. 主要内容 包设计,制作JAR文件包,接口设计,抽象类设计,类设计,方 法设计与设计模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包设计,制作JAR文件包,接口、抽象类设计,类、方法设计与 设计模式。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包设计,制作JAR文件包,接口、抽象类设计,类、 方法设计与设计模式。 第五节 Java编码的其它规范 1. 主要内容 命名规范,文件组织样式,增加程序可读性的建议,综合举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命名规范,文件组织样式。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命名规范,文件组织样式,增加程序可读性的建议。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Java规范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中例 题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Java规范的程序。课后练习:习题 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六章 Java的线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线程的概念与POSIX标准; 2(掌握多线程的Java实现; 3. 掌握互斥线程间的同步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程的概念与POSIX标准 1. 主要内容 线程的概念、线程的POSIX标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线程的概念、线程的POSIX标准。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线程的概念、线程的POSIX标准。 第二节 多线程的Java实现 1. 主要内容 线程的创建方法与线程的状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线程的创建方法与线程的状态。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线程的创建方法与线程的状态。 第三节 互斥线程间的同步机制 1. 主要内容 多线程带来的冲突问题,共享资源合理使用的实现,近同步协调 程度划分的线程间的关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多线程带来的冲突问题,共享资源合理使用的实现。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多线程带来的冲突问题,共享资源合理使用的实现。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线程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中例题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线程的程序。课后练习:习题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七章 Java的输入/输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流输入/输出类的层次结构; 2(掌握输入/输出流类的应用; 3(掌握文件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流输入/输出类的层次结构 1. 主要内容 流的概念、字节流、字符流、转换流、输入/输出类的分类、标 准流与IOException及其子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流的概念、字节流、字符流、转换流、输入/输出类的分类、标 准流与IOException及其子类。 3(问题与能力 要求掌握流的概念、字节流、字符流、转换流、输入/输出类的 分类、标准流与IOException及其子类。 第二节 输入/输出流类的应用 1. 主要内容 输入/输出流类的一般实例,典型输入/输出流类的组合应用,对 象串行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输入/输出流类的一般实例,典型输入/输出流类的组合应用,对 象串行化。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输入/输出流类的一般实例,典型输入/输出流类的 组合应用,对象串行化。 第三节 文件类的应用 1. 主要内容 File类,File的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File类,File的应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File类,File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Java输入/输出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 中例题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Java输入/输出的程序。课后练 习:习题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八章 Java的集合框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合API; 2(掌握Collection与Iterator; 3(掌握List、LinkedList与ArrayList; 4(掌握Set、SortedSet、HashSet与TreeSet; 5. 掌握Map、SortedMap接口及其实现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集合API 1. 主要内容 集合API。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集合API。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集合API及其应用。 第二节 Collection与Iterator 1. 主要内容 Collection接口,迭代器Iterator及其使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Collection接口,迭代器Iterator及其使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Collection接口,迭代器Iterator及其使用。 第三节 List、LinkedList与ArrayList 1. 主要内容 List接口,LinkedList与ArrayList类及其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List接口,LinkedList与ArrayList类及其应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List接口,LinkedList与ArrayList类及其应用。 第四节 Set、SortedSet、HashSet与TreeSet 1. 主要内容 Set和SortedSet接口,HashSet、TreeSet和LinkedHashSet类 及Set类的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Set和SortedSet接口,HashSet、TreeSet和LinkedHashSet类 及Set类的应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Set和SortedSet接口,HashSet、TreeSet和 LinkedHashSet类及Set类的应用。 第五节 Map、SortedMap接口及其实现类 1. 主要内容 Map接口和SortedMap接口,HashMap、TreeMap和LinkedHashMap 实现类及Map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ap接口和SortedMap接口,HashMap、TreeMap和LinkedHashMap 实现类及Map应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Map接口和SortedMap接口,HashMap、TreeMap 和LinkedHashMap实现类及Map应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Java集合框架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 中例题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Java集合框架的程序。课后练 习:习题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 第九章 Java的图形用户界面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JFC的组成; 2(掌握应用程序和小程序界面图形化; 3(掌握AWT的组件布局管理模型; 4(掌握AWT的事件处理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JFC的组成 1. 主要内容 AWT、Swing、Drag and Drop、Java 2D和Java accessibility。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AWT、Swing、Drag and Drop、Java 2D和Java accessibility。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AWT、Swing、Drag and Drop、Java 2D和Java accessibility。 第二节 应用程序和小程序界面图形化 1. 主要内容 Swing的要面板,典型实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Swing的要面板,典型实例。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Swing的要面板,小程序与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三节 AWT的组件布局管理模型 1. 主要内容 基于策略模式的授权模型,布局管理器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于策略模式的授权模型,布局管理器类。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基于策略模式的授权模型,布局管理器类。 第四节 AWT的事件处理模型 1. 主要内容 基于观察者模式的授权模型,事件源,事件类,事件监听器,创 建事件监听器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于观察者模式的授权模型,事件源,事件类,事件监听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基于观察者模式的授权模型,事件源,事件类,事 件监听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课程上机熟练Java图形用户界面的相关概念与知识点,上机验证书中例题程序代码,要求正确编写使用Java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课后练习:习题九。完成本课程的综合性实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实例代码演示,要求上机实验, 包括验证性与程序编写,要求学生动手完成本课程的综合性实验。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其 他 讲 习 讨 小 教学时数 实教题 论 验 学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环 节 2 2 4 第一章 4 2 6 第二章 4 2 6 第三章 4 2 6 第四章 4 2 6 第五章 4 2 6 第六章 4 2 6 第七章 8 6 2 第八章 4 2 综合 6 第九章 实验 36 18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叶核亚,Java2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教学参考资源: (1)Sun Microsystems,Inc.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V1.4 API Specification。 (2) \articles\liskovSubstitution Principle.htm。 (3)Erich Gamma等,设计模式:可利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李英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刘润东著,UML对象设计与编程,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吴东庆 修订日期:2007.4.16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4.26 《模式识别》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441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英文名称:pattern recognition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总学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 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 数字图像处理 二、课程简介 模式识别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在很多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的重视,推动了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扩大了计算机应用的可能性。几十年来模式识别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模式识别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现有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 《模式识别》就是利用计算机对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在错误概率最小的条件下,使识别的结果尽量与事物相符。模式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在医学、军事等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统计模式识别和结构模式识别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学习或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Pattern recognition》is a course about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phenomenon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the result should best match the real mat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east probability.The theory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s widely used,including medicine,military affairs,etc.and it is also the base of computer speciality and other related specialit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一综合性学科,同时又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重点所在,本课程不是偏重于理论尝试和数学复杂性,也不是只注意时下实际的应用,而是强调理论如何用于解决工程或研究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将模式识别方面的理论知识、各种工具与其它开发工具相结合。并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 模式识别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算法,具有初步设计、实现模式识别中比较简单的分类器算法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从事该方向的学习与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模式识别的目的和意义,模式识别的过程。统计分类法的基 本思想,几何分类法和概率分类法的几种典型算法,聚类分析的的基本思想,聚 类分析的几种典型算法,结构模式识别的基本思想,结构模式识别分类的过程, 印刷体汉字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实现过程。 重点掌握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贝叶斯决策理论。 ( (2)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3)线性差别函数。 (4)非线性差别函数。 (5)近邻法。 (6)经验风险最小化有有序风险最小化方法。 (7)特征的选择与提取。 (8)基于K-L展开式的特征提取。 (9)非监督学习方法。 (10)人工神经网络。 (11)模糊模式识别方法。 (12)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章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模式识别的相关常识与概念,以及一些基本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模式识别和模式的概念。 2(模式识别系统。 3(关系模式识别的一些基本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解与讨论。 第二章 贝叶期斯决策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几种学用的决策规则; 2(掌握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 3(了解序贯分类法,分类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几种常用的决策规则 1.主要内容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期斯决策,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 在限定一类错误率条件下使用另一类错误率为最小的两类别决 策,最小最大决策,序贯分类方法,分类器的设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贝叶期斯决策、最小最大决策,序贯分类方法,分类器的设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各种决策规则。 第二节 正态分布时的统计决策 1. 主要内容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多元正态概率型下的最小 错误率贝叶斯判别函数和决策面。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及性质、贝叶斯判别函数和决策 面。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各种决策规则。 *第三节 关于分类器的错误率问题(选学) 1(主要内容 分类器的错误率问题:特殊情况下错误率的理论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类器的错误率问题。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各种决策规则。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本章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三章 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参数估计、监督参数估计与非监督参数估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参数估计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 最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和贝叶期斯学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参数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各种决策规则。 第二节 正态分布的监督参数估计 1. 主要内容 最大似然估计示例,贝叶斯估计和贝叶斯学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最大似然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监督参数估计。 *第三节 非监督参数估计(选学) 1(主要内容 非监督最大似然估计及其中的几个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监督最大似然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正态分布情况下的非监督参数估计。 *第四节 总体分布的非参数估计(选学) 1. 主要内容 非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Parzen窗法,KN近邻估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Parzen窗法,KN近邻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总体分布的非参数估计。 *第五节 关于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问题(选学) 1(主要内容 关于已设计好分类顺时错误率的估计问题,关于未设计好分类器 时错误率的估计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四章 线性判别函数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Fisher线性判别、感知准则函数; 2(理解最小错分样本数准则、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 3. 理解随机最小错误率线性判别准则函数、多类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引言 1. 主要内容 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线性判别函数,设计线性分类器的主 要步骤。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分类器错误率的估计。 第二节 Fisher线性判别 1. 主要内容 Fisher线性判别。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Fisher线性判别。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Fisher线性判别。 第三节 感知准则函数 1(主要内容 几个基本概念,感知准则函数及其梯度下降算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感知准则函数及其梯度下降算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感知准则函数及其梯度下降算法。 *第四节 最小错分样本数准则(选学) 1(主要内容 解线性不等式组的共轭梯度法,解线性不等式组搜索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解线性不等式组的共轭梯度法与搜索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共轭梯度法与搜索法算法。 *第五节 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选学) 1(主要内容 随机最小错误率线性别准则函数,MSE准则函数的梯度下降算法, 平方误差准则函数及其伪逆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最小平方误差准则函数。 第六节 分类问题 1(主要内容 多类问题基本概念,决策树简介,设计考虑和应用实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多类问题基本概念,决策树。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多类问题基本概念,决策树。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五章 非线性判别函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 2(理解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 3(掌握交遇区的样本设计分段线性分类器; 4(了解二次判别函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基本概念,基于距离的分段线性判别函数,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分段线性分类器设计的一般考虑。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分段线性分类器设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分段线性判别函数,分段线性分类器设计。 第二节 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 1. 主要内容 分段线性判别函数的表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凹函数的并表示分段线性判别函数。 *第三节 用交遇区的样本设计分段线性分类器(选学) 1(主要内容 算法基本思想,紧互对原型对与交遇区,局部训练法,决策规则, 二次判别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紧互对原型对与交遇区,局部训练法,决策规则,二次判别函数。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算法基本思想,紧互对原型对与交遇区,局部训练法,决策 规则,二次判别函数。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六章 近邻法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最近邻法; 2(理解K-近邻法; 3. 了解关于减少近邻法计算量和存储量的考虑; 4. 了解可做拒绝决策的近邻法; 5. 理解最佳距离度量近邻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最近邻法 1. 主要内容 最近邻法决策规则,最近邻法的错误率分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最近邻法决策规则,最近邻法的错误率。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最近邻法决策规则。 第二节 K-近邻法 1. 主要内容 K-近邻法的概念和用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K-近邻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K-近邻法。 第三节 关于减少近邻法计算量和存储量的考虑 1(主要内容 近邻法的快速算法,剪辑近邻法,压缩近邻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近邻法计算量和存储量。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近邻法计算量和存储量。 *第四节 可做拒绝决策的近邻法(自学) 1(主要内容 具有拒绝决策的K-近邻法,具有拒绝决策的剪辑近邻法,最佳 距离度量近邻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具有拒绝决策的K-近邻法,最佳距离度量近邻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可做拒绝决策的近邻法。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七章 经验风险最小化和有序风险最小化方法(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平均风险最小化和经验风险最小化; 2(了解有限事件类情况; 3. 理解线性分界权向量数的估计; 4(理解事件出现频率一收敛于其概率的条件; 5. 理解生长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均风险最小化和经验风险最小化 1. 主要内容 平均风险最小化和经验风险最小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平均风险最小化和经验风险最小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平均风险最小化和经验风险最小化。 第二节 有限事件类情况 1. 主要内容 有限事件类情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有限事件类情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有限事件类情况。 第三节 线性分界权向量数的估计 1(主要内容 线性分界权向量数的估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线性分界权向量数的估计。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线性分界权向量数的估计。 第四节 事件出现频率一致收敛于其概率的条件 1. 主要内容 事件出现频率—收敛于其概率的条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频率—收敛于其概率的条件。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频率—收敛于其概率的条件。 第五节 生长函数的性质 1. 主要内容 生长函数的性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长函数的性质。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生长函数的性质。 第六节 经验最优判决规则偏差估计与改进 1(主要内容 经验最优判决规则偏差估计与改进。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验最优判决规则偏差估计与改进。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经验最优判决规则偏差估计与改进。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八章 特征选择与提取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特征提取中的基本概念; 2(掌握类别可分离性判据; 3(掌握特征提取与选择; 4(了解特征的几种新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 问题提出,一些基本概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特征提取中的基本概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特征提取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类别可分离性判据 1. 主要内容 按欧氏距离度量的特征提取方法,按概率距离判据的特征提取 法,用散度准则函数的特征提取器,多类情况,基于判别熵最小 化的特征提取,两维显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特征提取中的各种方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特征提取中的各种方法。 第三节 特征选择 1(主要内容 最优搜索算法,次优搜索法,可分性判据的递推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最优搜索算法,次优搜索法,可分性判据的递推计算。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最优搜索算法,次优搜索法,可分性判据的递推计算。 *第四节 特征选择的几种新方法(选学) 1. 主要内容 模拟退火算法,Tabu搜索算法,遗传算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模拟退火算法,Tabu搜索算法,遗传算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模拟退火算法,Tabu搜索算法,遗传算法。 (三)课后练习 自行复习熟练书中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九章 基于K-L展开的特征提取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K-L展开式及其性质; 2(掌握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 3(掌握包含在类平均向量判别信息的最优压缩; 4. 掌握包含在类中心化特征向量判别信息提取; 5. 了解K-L变换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傅里叶变级数展开式 1. 主要内容 傅里叶变级数展开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傅里叶变级数展开式。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傅里叶变级数展开式。 第二节 K-L展开及其性质 1(主要内容 K-L展开式,K-L展开式的性质,展开系数,表示熵,总体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K-L展开式,K-L展开式的性质,展开系数,表示熵,总体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K-L展开式,K-L展开式的性质,展开系数,表示熵,总体 熵。 第三节 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 1. 主要内容 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K-L坐标系的产生矩阵。 第四节 从类平均向量中提取判别信息 1(主要内容 从类平均向量中提取判别信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类平均向量,类平均向量中提取判别信息。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类平均向量中提取判别信息。 *第五节 包含在类中心化特征向量判别信息提取(选学) 1(主要内容 包含在类中心化特征向量判别信息提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类中心化特征向量判别信息提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类中心化特征向量判别信息提取。 *第六节 用于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中的特征提取(选学) 1. 主要内容 用于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中的特征提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中的特征提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非监督模式识别问题中的特征提取。 *第七节 K-L变换在人脸自动识别研究中的一个应用(自学) 1(主要内容 图像的归一化,K-L变换,特征向量选取。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像的归一化,特征向量选取。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K-L变换的应用。 (三)课后练习 练习P228,习题9。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第十章 非监督学习方法(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单峰子集的分离方法; 2(理解类别分离的间接方法; 3(理解分级聚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峰子集的分离方法 1. 主要内容 投影方法,基于对称集性质的单峰子集分离法,单峰子集的迭 代算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投影方法,基于对称集性质的单峰子集分离法,单峰子集的迭代 算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投影方法,基于对称集性质的单峰子集分离法,单峰子集的 迭代算法。 第二节 类别分离的间接方法 1(主要内容 动态聚类方法,近邻函数准则算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动态聚类方法,近邻函数准则算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动态聚类方法,近邻函数准则算法。 第三节 分级聚类方法 1. 主要内容 分级聚类方法。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分级聚类方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分级聚类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练习P248,习题10。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要求学生针对一个较 单的实际模式识别问题完成一个课程设计。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其讲 习 讨 小 实他题 论 教学时数 验 环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节 2 2 第一章 6 6 第二章 6 6 第三章 6 6 第四章 6 6 第五章 6 6 第六章 6 6 第七章 6 6 第八章 6 6 第九章 4 4 第十章 54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沈清、汤霖编,模式识别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 教学参考资源: (1)傅京孙,模式识别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蔡元龙,模式识别,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3)李介谷,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宏林,Visual C++数字图像模式识别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吴东庆 修订日期:2007.4.15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4.20 《Linux/Unix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065 课程名称:Linux/Unix系统 英文名称:Linux/Unix Operation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45 学 分:2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软件相关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 二、课程简介 Linux/Unix操作系统是网络应用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主流操作系统。随着PC平台上Linux/Unix系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Internet网络的全球性普及,使得Linux/Uni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本课程采用PC平台环境的Linux操作系统,学习Linux/Unix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Linux/Unix操作系统的技术思想及使用方法,为网络系统管理以及系统软件工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任务不仅仅是掌握一些Linux/Unix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是要掌握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它,如何在它提供的环境下开发出更好的应用软件,如何对它进行升级,移植。 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Linux/Unix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和实现技术。掌握Linux/Unix操作系统结构组织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Linux/Unix系统的运行环境和管理机制,具有使用和操作Linux/Unix系统运行环境的基本能力。达到独立安装、正确配置和自主管理Linux/Unix操作系统的基本要求,并初步掌握Linux/Unix环境的系统开发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基本概念 (一)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Linux/Unix操作系统的历史背景,熟悉近代Unix系统的特 点和技术发展趋势; 2. 系统学习Linux操作系统不同应用模式的工作原理、系统功能及 结构、运行资源要求、系统安装以及相应的环境配置。 (二)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Linux/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功能、结构和分类,技术体系的基 本结构以及系统的谱系结构。Linux/Unix操作系统的技术创新及 其开发模式和推广应用对现代OS发展的深远影响。GNU、GPL、 POSIX等新的软件管理理念和技术思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Linux/Unix操作系统的特点、功能、结构和分类,Linux/Unix 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以及系统的谱系结构。GNU、GPL、POSIX等 新的软件管理理念和技术思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正确安装和基本配置。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Linux系统的安装。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二章 Linux的基本操作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组织和环境的框架性结构; 2(掌握常用命令的操作功能、命令格式、命令参数的正确选用。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Linux系统下目录操作、文件处理、联机帮助、通信消息、进程 管理与控制、系统资源管理和权限设置等常用命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Linux系统下目录操作、文件处理、联机帮助、通信消息、进程 管理与控制、系统资源管理和权限设置等常用命令。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频率较高的命令。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Linux系统的配置、调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三章 vi全屏幕编辑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vi编辑的功能和三种工作模式的异同; 2(了解多缓冲区和多文件的编辑方法; 3(掌握利用vi进行文本编辑的技术。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vi编辑器的软件性能,学习三种工作模式的环境特点和功能,以 及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重点讲授vi编辑命令和控制命令的使 用功能,以及多缓冲区读写操作,包括多文件编辑操作的工作原理 和使用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vi编辑器三种工作模式的环境特点和功能,以及不同工作模式的 切换方法,vi编辑命令和控制命令,多缓冲区读写操作。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vi命令的使用方法,具有利用vi进行查找、定位、替换、 修改、缓冲区操作、文件处理等常用命令的编辑技能。 (三)实践环节 Vi编辑器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四章 命令语言SHELL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Bash SHELL的基本特点和系统功能; 2(了解输入输出重定向,以及管道技术的基本概念; 3(掌握SHELL元字符和变量的标准使用方法; 4(理解和记忆标准SHELL变量的定义和功能; 5(掌握SHELL函数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条件分支,多支结 构,循环控制以及用户输入等基本语法单元的正确编写; 6(具备编制简单SHELL脚本程序的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SHELL系统的工作原理、交互特性和基本功能。标准文件和变量、 输入/输出重定向、作业控制和shell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正确使用 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SHELL系统的工作原理、交互特性和基本功能。标准文件和变量、 输入/输出重定向、作业控制和shell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正确使用 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SHELL脚本编程的基本方法。 (三)实践环节 Shell命令的使用及Shell编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五章 系统管理(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用户管理、文件资源和设备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 统内核维护以及基本网络环境的配置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实 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ext3文件系统的管理任务,文件系统的结构与分类,文件的物理 结构和逻辑结构,文件的目录结构和存储结构,文件的存取控制 和安全机制,文件系统与模型结构,系统内核的建立与升级维护, 外挂式软件包的安装与卸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各类文件存取方法以及文件权限控制机制的实现以及Unix系统 的目录结构。注册用户和用户组的创建与删除的方法。系统的运 行机理和LILO的运行机理和安装技术。网络环境的调试技术,内 核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挂接和卸载软件包的正确使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各类文件存取方法以及文件权限控制机制的实现以及Unix 系统的目录结构。 正确掌握学习注册用户和用户组的创建与删除的方法。 掌握系统的运行机理和LILO的运行机理和安装技术。 掌握网络环境的调试技术。 掌握内核的基本配置方法,以及挂接和卸载软件包的正确使用。 (三)实践环节 系统资源管理与环境配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六章 X-Window系统(自学) (一)目的与要求 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特性以及相应的配置技术,为系统提供GUI 运行环境。 (二)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X-Window系统环境的设置需求,X-Window系统配置命令 xf86config的使用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X-Window系统环境的设置需求,X-Window系统配置命令 xf86config。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窗口界面管理系统的调试和配置技术。 (三) 实践环节 X-Window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 以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第七章 网络服务器系统(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Linux环境下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结构模式和 通讯机理; 2(学会常用类互联网络服务环境的配置和使用方法,以及规划 和设计网络服务项目建设的原理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术,named、sendmail、httpd、 apache、bind等网络服务的工作原理,TCP/IP、SLIP、PPP网络服 务系统的文件结构、配置方法以及系统管理。掌握WWW、FTP、MAIL、 TELNET、DNS服务器环境建立、系统测试和运行配置的基本技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TCP/IP协议,named、sendmail、httpd、apache、bind等网络服 务,TCP/IP、SLIP、PPP网络服务系统的文件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具备安装、配置、调试和运行管理基于Internet环境网络服务 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 实践环节 网络环境调试与编程,网络服务器的构建。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为主,以 上机实验为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小 其他教教学时数 题 论 实验 学环节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 0 0 3 0 5 第二章 Linux的基本操作 4 0 0 3 0 7 第三章vi全屏幕编辑器 3 0 0 3 0 6 第四章 命令语言SHELL 4 0 0 2 0 6 第五章 系统管理 7 0 0 3 0 10 第六章 X-Window系统 3 0 0 2 0 5 第七章 网络服务器系统 4 0 0 2 0 6 合计 27 0 0 18 0 45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 孟庆昌、牛欣源, Linux教程(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杨波等,Unix操作系统简明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参考资源 (1) 张尧学、徐亚等,Unix操作系统,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2) 尤晋元,Unix操作系统教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3) 张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吴东庆 修订日期:2007.4.9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5.28 《Matlab编程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443 课程名称:Matlab编程与接口技术 英文名称:Matlab program and interface technic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54 (含 实验学时:18) 学 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 二、课程简介 Matlab是解释型语言,运行速度比较慢,但从Matlab6.5开始,它比较全 面地提速,提速后的运行速度与向量化后的效果相当。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仍然 需要通过循环向量化或预分配数组内存等技巧来加速运行,但Matlab提供了多 种方法 来加速。通过Profiler工具或profile函数,可以获取每行代码的运行 情况,包括运行时间和调用次数等。 作为一个专业的科学计算软件,Matlab的功能首先在于应用,即应用现有 函数和工具箱解决具体问题。在有的过程中,逐渐有更高的要求,在开发自己的 算法,开发速度更快的应用。或者用VC/VB等开发更美观的界面等。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MATLAB是MathWorks 公司开发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的仿真软件,包括MATLAB主程序、 SIMULINK 动态系统仿真包和各种专业工具箱。它基于矩阵运算,集数值计算、 图形显示、图形界面设计等功能和模糊逻辑等30多个专业工具箱于一体,具有 极强大的计算功能和极高的编程效率,特别适合于科学计算、数值分析、系统仿 真和信号处理等任务。 《Matlab program and interface technic》is a course about scientific computation and programming with the tool Matlab.On the PC, under both Linux and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ATLAB determines at startup time what processor your computer has, for example Genuine Intel Pentium II, Pentium III, or AMD Athlon. MATLAB then automatically selects the most appropriate BLAS for your processor. The same is true on the SUN, where MATLAB distinguishes between UltraSPARCs and non-Ultra machine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s in MATLAB 6.5 is a new performance acceleration capability that speeds up the execution of functions and scripts in many M-file applications. The changes in how MATLAB processes functions and scripts provide a substantial performance increase over earlier MATLAB versions for many MATLAB applications. Speeding up the execution of programs written in MATLAB is an ongoing endeavor that will be delivered over a number of product releases. The Performance Acceleration section of the MATLAB documentation explains how to best make use of the JIT Accelerator and how to use the MATLAB Profiler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at section includes several sample programs to illustrate how you can make your M-file programs run faster.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一综合性学科,同时又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以往的涉及数值计算分析与软件开发的课程有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偏重于理论推导和分析,适合于数值处理与分析的专业研究的人员,当然也难免与实际工程与使用脱节;另一种基本上是数值计算的编程指导。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Matlab编程与接口技术的关键,本课程不是偏重于理论尝试和数学复杂性,也不是只注意时下实际的应用,而是强调理论如何用于解决工程或研究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将数学方面的理论知识、Matlab编程工具与其它开发工具相结合。并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内容包括数值数组及其运算、字符串和构架数组、数值计算、符号计算、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M文件和面向对象编程、句柄图像、图像用户界面GUI制作、应用程序接口API,MATLAB接口介绍,MEX文件、MAT文件介绍、Matlab计算引擎、Matlab中Java的调用、构建独立应用程序。包括各章实例及综合性实例。 在理论讲解中穿插大量教学实例,学生主要掌握在软件开发中应用Matlab这一强大工具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原理和应用技术,能灵活和较好地应用现有的数据处理与应用开发,掌握相关应用软件的设计和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以及相关开发工具, 重点掌握下列几方面的知识。 1. 数值数组及其运算; 2. 字符串和构架数组; 3. 数值计算; 4. 符号计算; 5. 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 6. M文件和面向对象编程。 7. 句柄图形与图像用户界面GUI制作; 8. 选学内容为应用接口API与Matlab接口介绍、Mex文件、Mat文件、Matlab 计算引擎、Matlab中Java的调用和构建独立应用程序。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基础准备入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Matlab安装和内容选择; 2(了解Desktop操作; 3(了解Command Window运行入门; 4(了解CommandWindow操作要点; 5(了解Command History和实录指令diary; 6(了解Currend Directory、路径设置器和文件管理; 7(了解Workspace Browser和Array Editor; 8(掌握帮助系统的查询。 (二)教学内容 1(Matlab安装和内容选择与Desktop操作; 2(Command Window运行入门与CommandWindow操作要点; 3(Command History和实录指令diary; 4(Currend Directory、路径设置器和文件管理; 5(Workspace Browser和Array Editor; 6. 帮助系统。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Matlab环境,要求自行掌握Matlab界面的各种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二章 数值数组及其运算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数组的概念; 2(掌握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寻访; 3(了解二维数组的创建; 4(理解理解二维数组的下标标识; 5. 掌握子数组的寻访与赋值; 6. 掌握数组运算与矩阵运算; 7. 掌握位多项式一表达方式及其操作; 8. 掌握标准数据的生成和相关操作函数; 9. “非数”和“空”数组; 10. 关系操作和逻辑操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寻访 1.主要内容 一维数组的创建,一维数组子数组的寻访和赋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维数组的创建,一维数组子数组的寻访和赋值。 3(问题与能力 学生掌握一维数组的创建及子数组的寻访和赋值。 第二节 二维数组的创建 1. 主要内容 直接输入法,利用M文件创建和保存数组。二维数组的全下标识, 与单下标标识,逻辑“1”标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维数组的创建,一维数组子数组的寻访和赋值。 3(问题与能力 掌握二维数组的创建与标识。 第三节 执行数组运算的常用函数 1(主要内容 函数数组运算规则的定义,执行数组运算的常用函数,数组运算 和矩阵运算自定义函数库。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函数数组运算,数组运算和矩阵运算自定义函数库。 3(问题与能力 掌握函数数组的操作,数组运算和矩阵运算。 第四节 数组构成方法 1. 主要内容 准数组生成函数,数组操作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标准数组生成函数,数组操作函数。 3(问题与能力 掌握标准数组的创建与标识。 第五 非数和空数组 1(主要内容 非数NaN和“空”数组,自定义函数库。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数NaN和“空”数组,自定义函数库。 3(问题与能力 掌握非数NaN和“空”数组的操作与用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本章的各种操作,课后练习:习题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分组讨论,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三章 字符串与构架数组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字符串数组; 2(掌握元胞数组; 3(掌握架构数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字符号数组 1. 主要内容 字符串入门,串数组的属性和标识,复杂串数组的创建,串转换 函数,串操作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字符串及其相关操作。 3(问题与能力 能够进行字符串操作。 第二节 元胞数组 1. 主要内容 元胞数组的创建和显示,元胞数组的扩充、收缩和重组,元胞数 组内容的调取,元胞数组转换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元胞数组的创建及其相关操作。 3(问题与能力 学生能够元胞数组的各个操作和应用。 第三节 构架数组 1(主要内容 构架数组的创建和显示,构架数组域中内容的调取和设置,构架 数组操作深入应用,构架数据和元胞数组之间的转换,关于数据 类型的归纳性说明。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构架数组的创建及其相关操作。 3(问题与能力 学生能够构架数组的各个操作和应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本章的各种操作,课后练习:习题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四章 数值计算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LU分解和恰定方程组的解; 2(了解矩阵特征值和矩阵函数; 3(了解奇异分析; 4(掌握函数的数值导数和切平面; 5. 掌握函数的零点与极值点; 6. 了解数值积分、多项式的拟合与非线性最小二乘、插值与样条就 应用和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LU分解和恰定方程的解(自学) 1. 主要内容 LU分解、行列式和逆,恰定方程组的解,范数、条件数和方程 解的精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LU分解和恰定方程的解。 3(问题与能力 掌握求取范数、条件数与方程求解。 *第二节 矩阵特征值和矩阵函数(自学) 1. 主要内容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取,特征值 问题条件数,复数特征值对 角阵与实数块特征值对角阵的转化,矩阵的谱分解和矩阵函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矩阵特征值和矩阵函数。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求取矩阵的特征值 与特征向量。 *第三节 奇异分解(自学) 1(主要内容 奇异分解和矩阵结构,线性二乘问题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奇异分解。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掌握奇异分解和矩阵结构,线性二乘问题解。 第四节 函数的数值导数和切平面 1(主要内容 法线,偏 导数和梯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法线,偏 导数和梯度。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计算法线和偏导数和梯度及其显示。 第五节 函数的零点与极值点 1(主要内容 本节将介绍多项式的根,一元函数的零点,多元函数的零点,一 元函数的极小值点,多元函数的极小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函数的零点与极值点。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求取函数的零点和极小值点。 *第六节 数值积分(自学) 1(主要内容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多重数值积分,卷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多重数值积分,卷积。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通过指令求取数值积分。 *第七节 多项式拟合与非线性最小二乘解(选学) 1(主要内容 多项式拟合拟合,线性最小二乘估计,一维插值,高维函数插值, 样条函数的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多项式拟合与非线性最小二乘解。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函数拟合与插值计算。 *第八节 常微分方程(选学) 1(主要内容 计算常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和初值问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多项式拟合与非线性最小二乘解。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够通过指令求取方程解。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书中示例与练习的各种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五章 符号计算(自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理解符号式和符号函数的操作; 3(掌握符号微积分; 4(掌握可视化数学分析界面。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1. 主要内容 符号对象的生成和使用,符号计算中的算符和基本函数,识别对 象类别的指令,符号表达式中自由变量的确定。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3(问题与能力 要求掌握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的创建操作。 第二节 符号表达式和符号函数的操作 1. 主要内容 符号表达式的操作,符号函数的求反和复合,转换及其应用,符 号数值精度控制和任意精度计算,符号对象与其他数据对象间的 转换。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符号表达式和符号函数的操作。 3(问题与能力 要求掌握符号表达式及相关操作。 第三节 符号微积分 1(主要内容 符号序列的求和,符号微分和JACOBIAN矩阵,符号积分,符号 卷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符号表达式和符号函数的操作。 3(问题与能力 能根据精度要求计算积分值。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符号计算的各种操作,课后练习:习题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六章 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散数据和离散函数的可视化; 2(掌握二维曲线绘图的基本操作; 3. 掌握三维绘图的基本操作; 4. 了解特殊图像和高维可视化; 5. 掌握图像,图像窗的图像编辑功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可视化 1. 主要内容 离散数据和离散函数的,连续函数的可视化,可视化的一般步骤, 二维曲线绘图的基本操作,三维绘图的基本操作。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符号表达式和符号函数的操作。 3. 问题与能力 熟练掌握将数据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可视化显示。 第二节 图形的精细控制 1. 主要内容 三维网线图指令,三维网线图和曲面图,动态图形,视点控制和 图形的旋动,色彩控制,照明和材质处理,透明处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形的精细控制。 3(问题与能力 要求可精细控制图形的显示。 第三节 图像 1(主要内容 图像的类别和显示,图像的读写,8位和16位图像,捕获图形 生成图像文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形的操作。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图像的各类操作。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可视化的各种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七章 句柄图形与图形用户界面GUI制作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句柄图形体系; 2(掌握图形对象的操作; 3(掌握对象属性的获取和设置; 4(掌握图形窗的色彩资源和属性; 5. 掌握轴对象; 6. 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和一般步骤; 7. 掌握界面菜单设计; 8. 掌握用户控件; 9. 掌握用户界面工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句柄图形体系 1. 主要内容 图形对象、对象句柄和句柄图形树结构,对象属性,图形对象的 操作,对象属性的获取和设置。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形的精细控制。 3(问题与能力 要求可精细控制图形的显示。 第二节 图形窗的色彩资源和光标属性 1. 主要内容 色彩资源和光标属性,色彩资源,光标指针,轴对象,轴位框的 几何属性和多轴位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形窗的色彩资源和光标属性。 3(问题与能力 熟练掌握句柄图形的使用。 第三节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1(主要内容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原则和一般步骤,图形窗的标准菜单,自制的 用户菜单,用户菜单的属性,现场菜单,用户控件制作函数,用 户控件和种类,制作示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及各组成元素的用法。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练句柄图形与GUI界面设计,课后练习:习题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八章 Matlab接口、Mex文件与Mat文件(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Mex文件系统设置; 2(掌握C语言Mex文件的建立; 3(掌握VC中Mex文件的建立和调试; 4(掌握Mat文件格式; 5. 掌握Mat文件编程; 6. Mat文件的调试与运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Mex文件与Mex文件系统设置 1. 主要内容: Mex文件的使用,Mx函数库和Mex函数库的区别,Mex 的配置。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ex文件与Mex文件系统设置。 3(问题与能力 要能够理解Mex文件,并能正确进行配置。 第二节 VC中Mex文件的建立和调试 1. 主要内容 Mex文件的举例,C语言Mex文件的构成与执行流程,C语言Mex 文件的编程,VC中Mex文件的建立和调试,VC中Mex文件的建 立,VC环境中C语言Mex文件的调试运行配置。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ex文件的建立和调试。 3(问题与能力 要求能在VC环境中使用Mex文件。 第三节 Mat文件的使用 1(主要内容 Mat文件格式,Mat文件的数据单元格式,Mat文件矩阵数据类 型,C语言Mat语言应用的编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at文件。 3(问题与能力 要能够理解和使用Mat文件。 第四节 Matlab计算引擎 1. 主要内容 Matlab计算引擎的编程,计算引擎程序的建立和调试,VC6.0中 编译和设计C语言引擎程序。VC下调用Matlab工具箱进行数字 信号处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atlab计算引擎的使用。 3(问题与能力 要求熟练掌Matlab的计算引擎。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Matlab接口、Mex文件与Mat文件的使用,课后练习:习题八。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第九章 Matlab中Java调用与构建独立应用程序(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Java接口的使用; 2(掌握构建独立的C++应用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Matlab中Java调用 1. 主要内容 将Java类导入到Matlab中,创建和使用Java类对象,调用Java 类对象的方法,Java对象矩阵的使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atlab中Java调用实现。 3(问题与能力:要求熟练掌握Matlab中Java调用实现。 第二节 构建独立应用程序 1(主要内容 构建独立的C++程序简介,在Windows中构建独立的应用程序, 构建共享库。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构建独立应用程序。 3(问题与能力 要求掌握独立应用程序的构建。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上机熟Java调用与构建独立应用程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内多媒体讲解,讲练结合,结合实践操作。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其 他 讲 习 讨 小 教学时数 实教题 论 验 学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环 节 4 4 第一章 4 4 第二章 4 4 第三章 4 2 6 第四章 4 4 第五章 4 2 6 第六章 4 2 6 第七章 6 4 2 第八章 4 2 6 第九章 8 8 自主完成大作业(实验) 36 18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张志涌, 精通Matlab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教学参考资源: (1)Stephen J. Chapman, Matlab Programming for Engineers, 2nd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 2002。 (2)D.Hanselman,B.Littlefield,Mastering Matlab,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 苏金明 黄国明 刘波编著, Matlab与外部接口,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吴东庆 修订日期:2007.4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4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633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 态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及经济学的定义。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 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边际分析,抽象分析,经济模型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经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微观经济学鸟瞰图; 微观经济学中心思想—“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构成和基本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学的萌芽与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新古典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三)课后练习 1、怎样把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机会成本及其意义。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4、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6、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需求的含义与需求定理; 2.掌握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3.掌握供给的含义与供给定理; 4.掌握供给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5.会分析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和变动; 6.会计算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7.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1.主要内容 需求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需求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 第二节 供给理论 1.主要内容 供给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供给定理;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供给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 第三节 价格理论 1.主要内容 价格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市场机制的作用;均衡价格的形成;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定理;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均衡是如何决定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又是如何影响均衡状态 的。 第四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1.主要内容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弹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弹性的含义。 (三)课后练习 1、需求的含义和影响需求的因素。 2、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3、怎样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对经济的调节, 4、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如何, 5、均衡价格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三章 效用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 2.会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3.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4.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会进行推导和证明; 5.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6.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 7.会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8.会从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9.掌握什么是替代和收入效应,并会用图形表示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应。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 1. 主要内容 基数效用理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 1. 主要内容 序数效用理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线;消费者均衡。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三节 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收入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 价格变化对预算线的影响;价格—消费曲线;价格需求曲线。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收入—消费曲线与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过程。 第四节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 主要内容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当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消费者选择有什么影响, 第五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选择 1. 主要内容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选择。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与彩票;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 消费者的风险态度;风险与保险。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根据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对消费者进行分类。 (三)课后练习 1、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 法, 2、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简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负, 5、试说明恩格尔曲线的经济含义。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倾 斜。 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说明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斜率为 正。 8、说明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判断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生产函数,具体到了解什么是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和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2.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图,以及生产的三个阶段和 哪个阶段是要素的合理投产区; 4.掌握规模经济的含义与原因; 5.掌握等产量线、脊线的含义与特征,以及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及递 减规律; 6.掌握等成本线的含义; 7.会结合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推导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函数 1(主要内容 生产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产函数;技术约束和生产集;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它生产函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生产集是什么,技术效率又是什么, 第二节 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 1(主要内容 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的三个阶段; 生产的合理投入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企业在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怎样选择的, 第三节 两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 1(主要内容 两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投入要素比例可变条件下的等产量线; 要素完全替代和要素比例不变条件下的等产量线; 要素替代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的经济区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并指出它的变化规律。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1(主要内容 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等成本线;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生产扩张线; 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弹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第五节 规模报酬 1(主要内容 规模报酬。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规模报酬的有哪三种情况,并举实例说明。 (三)课后练习 1、在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合理投入区, 2、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这一规律存在的原因。 3、在两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条件下,厂商应如何选择生产的经济区域, 4、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5、什么是规模收益,怎样判定规模收益的类型, 6、作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组合的。 7、作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组合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成本的概念,包括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以及相应的 利润; 2. 理解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3. 掌握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4. 掌握长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 5. 会用图形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成本曲线,并掌握短期成本曲线和 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6.了解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成本概念 1(主要内容 成本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经济成本的内涵。 第二节 短期成本 1(主要内容 短期成本。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与平 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短期中各种成本的关系,短期成本曲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节 长期成本 1(主要内容 长期成本。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生产规模的选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长期成本曲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第四节 收益函数 1(主要内容 收益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收益与需求弹 性的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收益曲线的位置。 第五节 利润函数与利润最大化 1(主要内容 利润函数与利润最大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利润和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假设;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通过收益曲线来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 (三)课后练习 1、简述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私人成本与会计 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 2、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3、试说明总成本曲线、总变动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变动成 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4、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怎样导 出的, 5、简述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和适度规模的含义及确定适度规模的原 则。 6、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7、试说明当平均收益曲线的斜率为负时,边际收益曲线为什么位于它 的下方并且具有两倍的斜率, 8、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六章 市场结构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与条件; 2.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其条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4.掌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5.会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分为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 行业和成本不变行业; 6.了解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7.会画出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8.掌握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 9.会推导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10.了解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11.会画出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12.掌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13.会推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14.了解寡头垄断的含义与特征; 15.掌握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1(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及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及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厂商的均衡条件,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1( 主要内容 完全垄断市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及收 益曲线;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价格歧视;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指出完全垄断情况下的短期与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 *第三节 垄断竞争(选学) 1(主要内容 垄断竞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及收益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指出垄断竞争情况下的短期与长期均衡的实现条件。 *第四节 寡头市场(选学) 1( 主要内容 寡头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寡头厂商实现厂商均衡的特殊性; 古诺模型、威斯齐模型; 寡头垄断市场的评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指出寡头垄断情况下均衡的特殊性。 (三)课后练习 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 重合的,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 的, 3、简述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4、试评述完全垄断的市场。 5、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有什么不同, 6、简述古诺模型。 7、斯威齐模型是如何对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的较少变动作出解释的, 8、试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引致需求; 2.掌握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3.会画出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4.会推导市场的要素的需求曲线; 5.了解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及其最大化行为问题; 6.掌握要素供给原则和效用最大化条件; 7.会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要素的供给原则; 8.掌握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 9.了解劳动和闲暇,会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劳动的供给曲线的形状; 10.了解土地、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的概念;会解释土地供给曲线的形 状为什么是垂直的以及地租的决定因素;掌握租金、准租金与经济 租的概念; 11.了解资本的供给曲线。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1(主要内容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需求和引致需求;需求的相互依赖性;边际收益产品; 从边际产品价值导出需求曲线;要素需求的最优条件; 要素所有者及其行为目标;要素供给的原则或最优条件; 要素供给曲线;供给和需求决定要素价格 。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是怎样决定的,要素价格又是怎样决定的, 第二节 竞争性的生产要素市场 1(主要内容 竞争性的生产要素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竞争性生产要素市场的特征;竞争性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和要素的 市场需求;劳动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 租率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率的决定;竞争性生产要素市 场的均衡;经济租和准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竞争性生产要素市场均衡在什么条件下实现。 *第三节 垄断性的生产要素市场(选学) 1(主要内容 垄断性的生产要素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垄断性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卖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双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垄断性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三)课后练习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是什么,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要素需求和要素供给的最优条件是什么, 3、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不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何不同, 4、劳动的供给有何特殊性,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加以说明。 5、西方经济学家是如何论述利息收入的合理性的, 6、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 7、试述存在完全竞争和垄断、存在行业调整和不存在行业调整等各种情况下厂商和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8、试说明分配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2.了解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四个方程; 3.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 最优条件; 4.会解释为什么完全竞争经济中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5.了解效用可能性曲线和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 6.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 1(主要内容 一般均衡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般均衡的含义; 两部门一般均衡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基础 1(主要内容 福利经济学基础。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福利经济学概述; 效率与公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中国经济在效率与公平的天平。 第三节 帕累托最优与福利 1(主要内容 帕累托最优与福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帕累托最优;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非完全竞争的福利损失。 第四节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1(主要内容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 (三)课后练习 1、简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基本思想。 2、如何理解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3、什么是交换的一般均衡,实现交换的一般均衡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实现生产的一般均衡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帕累托标准,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机制和条件是什 么, 6、你怎样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7、什么是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其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垄断如何产生了低效率; 2. 了解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3. 掌握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4. 了解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重点掌握科斯定理; 5. 了解什么是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样确定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 最优数量,会用成本—收益分析公共物品的生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1(主要内容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及其后果; 道德风险及其后果; 委托-代理问题和激励; 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 效率工资。 第二节 外部性 1(主要内容 外部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部性及其特征;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对外部性的一般控制方法。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 1(主要内容 公共物品的供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有效产出和效率条件; 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偏好和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 (三)课后练习 1、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哪些, 2、非对称信息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 3、为什么会出现逆向选择,可以用哪些措施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4、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5、试述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消除外部性的对策。 6、什么是科斯定理,通过明晰产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吗,为什 么, 7、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8、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方面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9、你怎样理解人们常说的“大市场”和“小政府”,政府在微观经济 领域中的作用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小 其他教教学时数 题 论 实验 学环节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3 3 第一章 5 1 6 第二章 6 6 第三章 5 1 6 第四章 第五章 5 1 6 第六章 7 2 9 第七章 6 6 第八章 5 1 6 第九章 4 2 6 46 1 7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教学参考资源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曼斯费尔德,微观经济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贺建风 修订日期:2007.4.10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5.28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634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 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大部分,这是由其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收入支出分析理论、IS-LM模型理论,总供求分析理论、通货膨胀与就业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的理论等。宏观经济政策部分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在分析政府的经济政策时,重点放在企业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政策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变化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宏观经济学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内容不断演进,材料不断更新,对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的探索越来越具体深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能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懂得如何预期和适应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提高其驾驭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 系; 3.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5.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6.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所利用的研究手段。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流量与存量;利率与现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各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主要内容 1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新古典学派与新凯恩斯学派的争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三) 课后练习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 系; 3.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5.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6.掌握两、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主要内容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核算中的其他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运用三种方法核算GDP。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1(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理解 第三节 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主要内容 1 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格指数; 名义GDP与实际GDP;失业的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应用两个指数来分析宏观经济状况。 (三) 课后练习 1.试述GNP、GDP、NNP、NI、PI、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 系;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试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 4.消费物价指数衡量什么, 5.如何计算失业率,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三章 国民收入决定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总需求的构成; 2(会用消费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3(会用储蓄函数决定均衡国民收入; 4(掌握乘数理论,并会计算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5(掌握加速数理论,并会结合乘数理论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现象; 6(了解投资函数,掌握什么是资本的边际效率和投资的边际效率; 7(掌握IS曲线,即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8(掌握LM曲线,即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会画出,,曲线的三个区 域并理解其的经济含义; 9(掌握IS,LM模型,即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决定; 10.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哪些是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 LM模型中的财政政策乘数效应是什么;影响货币政因素,在IS- 策效果的因素又是哪些,在IS-LM模型中的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又 是什么; 11.掌握挤出效应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2.理解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并会用图描 述; 13.会进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主要内容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乘数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理解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 “消费之迷”是怎么回事,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1(主要内容 利率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的需求;货币的供给;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传导机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找出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第三节 IS—LW模型 1(主要内容 IS—LW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曲线,LM曲线,IS—LW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IS曲线及LM曲线上点含义。 第四节 IS—LW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1(主要内容 IS—LW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何时财政政策最有效,何时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 课后练习 1.按凯恩斯主义,经济是否会自动实现均衡, 2.简述乘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3.什么是“挤出效应”, 4.什么是“流动性骗好”, 5.简述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 6.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为负, 7.为什么LM曲线的斜率为正, 8.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将会失效,什么条件下最有效, 9.在什么条件下货币政策将会失效,什么条件下最有效,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四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会从IS-LM模型推导出总需求曲 线; 2.了解总供给函数和总供给曲线,掌握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 曲线,会解释两者不同形状的原因; 3.了解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经济萧条与高涨的 说明; 4.掌握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滞涨的形成。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1(主要内容 总需求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微观经济中的需求曲线与这里的总需求曲线都向下,一样吗,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 总供给曲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析总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选学) 1(主要内容 宏观总量的短期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短期均衡与经济波动;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假定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而中央银行B则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 (1)外国收入减少; (2)石油价格上升。 (三) 课后练习 1.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2.简述税收的增加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3.简述货币供给的减少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4.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分。 5.在何种情况下,AS曲线是水平的、垂直的、向上倾斜的, 6.试举出若干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总需求冲击和总供给冲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经济增长的概念,会比较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研究经济增长的方法; 2.掌握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包括模型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两个问题的回答和最后的结论; 3.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理论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理解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动态过程; 4.掌握新剑桥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理论的假设前提,基本方程,理解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动态过程; 5.掌握普尔普斯的资本的黄金分割律;了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6.了解经济周期理论,会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解释经济周期中四个阶段的形成原因。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1(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经济增长的源泉:资本、劳动、技术进步。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1(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模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没。 1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1(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假没。 2(新剑桥模型的基本公式。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3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三种模型的假设前提的区别。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选学) 1(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新经济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应用所学理论谈谈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节 经济周期 1(主要内容 经济周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的分类;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概况;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经济周期四阶段如何形成的。 (三) 课后练习 1.经济增长的源泉有哪些, 2.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3.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况的收入水平,以及 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4.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是长期中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 5.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什么发展, 6.有那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7.经济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分别有什么特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充分就业的含义; 2.了解自然失业的含义与分类; 3.理解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理解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 5.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分类; 6.掌握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理解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哪 些;了解政府针对通货膨胀而采用的政策; 7.掌握phillips curve(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价格调整曲线; 8.了解不同学派对菲利浦斯曲线的不同解释及政策含义; 9.了解恶性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它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制止的 措施。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失业理论 1(主要内容 失业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失业的定义与衡量;充分就业的含义;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失业的经济损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各种类型的失业。 第二节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1(主要内容 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类型与数量;货币的数量方程式;通货膨胀的概念;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的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通货膨胀的实质。 第三节 通货膨胀理论 1(主要内容 通货膨胀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工资的推动,利润的推动,进口的推动; 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主要内容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 的观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比较各学派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观点。 (三)课后练习 1.自然失业率由哪些因素决定, 2.简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 3.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 4.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所反应的替代作用 可能消失, 5.如何区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6.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有何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容与作用:包括理解什么是自动稳定器;什么是 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以及 局限性; 2.比较功能财政和平衡预算财政思想;掌握对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理 解;了解公债和赤字的关系; 3.了解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掌握凯恩斯的三大货币需求理 论;熟练掌握银行的存款创造原理,理解基础货币、货币供给和货 币创造乘数的概念及相关关系; 4.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理解什么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陷阱及其形 成的原因;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5.了解供给管理政策的内容与作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1(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需求管理、供给管理; 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内在稳定器; 赤字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机制,工具与运用;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货币政策有哪些手段,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选学) 1(主要内容 供给管理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收入政策:工资—物价冻结,工资—物价指导线,税收刺激计划; 指数化政策:工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 人力政策: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经济增长政策:增加劳动量,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平衡增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供给管理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 课后练习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怎样发展和演变的, 2.财政政策为什么存在挤出效应, 3.说明影响政府预算赤字衡量的问题。 4.银行的存款是怎样创造货币的,货币创造乘数与哪些量有关,又是如何决定的,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失效,各有什么局限性, 6.简述各种供给管理政策。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八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开放经济的含义; 2.掌握国际收支的三个主要项目; 3.掌握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4.理解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与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的区别; 5.掌握总需求与出口变动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 6.了解对外贸易乘数,出效应与回波效应; 7.了解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开放经济理论概况 1(主要内容 开放经济理论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开放经济的含义;开放程度的衡量;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 对外净投资与净出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开放经济中的总支出与封闭经济有何异同? 第二节 国际收支 1(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编制图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国际收支的均衡与不均衡;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国际收支账户的分类有哪些,如何平衡, ,第三节 汇率理论 (选学) 1(主要内容 汇率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汇和汇率;汇率的决定;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 战后西方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什么汇率制度,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选学) 1(主要内容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IS—LW模型与国民收入均衡; 国民收入均衡的变动: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出口的增加; 其他因素变动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 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调节的原则:最优政策配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从传统IS-LM模型到开放经济中的均衡的推广过程。 五节 对外经济政策 (选学) ,第 1(主要内容 对外经济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对外贸易政策: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 汇率政策:汇率贬值政策、汇率管制政策; 对外投资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各种政策的适用背景及效果分析。 (三) 课后练习 1.简述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 2.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有哪些调节政策, 3.简述两种常见的汇率制度,并说明中国目前汇率政策的依据。 4.考虑以下方程式所描述的一个经济: YCIGNX,,,, Y,5000G,1000T,1000CYT,,,2500.75()其中,;;;; *Ir,,10005000NX,,500500,rr,,5%;;。 问:(1)这个经济中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各为多少, (2)假如政府支出增加250,则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又各为多少,并解释为什么变化了。 (3)假如世界市场上的利率从5%上升到10%,结果又会怎样, 5.分析不同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试说明各种对外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货币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础: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2.掌握货币主义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理解什么是弗里德曼提出的单一政策规则; 3.掌握萨伊定律和拉弗曲线; 4.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比较理性预期假说与自然率假说,会导出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 5.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 市场出清; 6.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分析:理解公债非中性理论和 李嘉图等价定理; 7.了解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理解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存在的原因; 8.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总结。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典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1(主要内容 古典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古典学派与二分法;凯恩斯学派及其主要论点; 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比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将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进行比较。 第二节 货币主义学派 1(主要内容 货币主义学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主义货币需求函数, 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浦斯曲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1(主要内容 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性预期学说,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政策主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讨论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新凯恩斯主义 1(主要内容 新凯恩斯主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非均衡理论; 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新凯恩斯主义是怎样弥补凯恩斯主义的缺陷的。 (三) 课后练习 1.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试说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意义。 3.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有什么差别, 5.试评论理性预期学说在宏观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意义。 6.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捍卫凯恩斯主义基本观点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小 其他教教学时数 题 论 实验 学环节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3 3 第一章 5 1 6 第二章 7 2 9 第三章 5 1 6 第四章 第五章 6 6 第六章 5 1 6 第七章 4 2 6 第八章 5 1 6 第九章 4 2 6 44 10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源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罗节礼,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3)黎诣远,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16版),北 京:华夏出版社、McGraw-Hill出版公司,1999年9月。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贺建风 修订日期:2007.4.10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5.28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639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管理学原理》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管理学原理》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好比一座大楼的基础部分,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牢固的。同时对其他专业来说也是比较实用的专业选修课。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新兴学科,它综合了现代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成果,以及应用了电子计算机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新体系,并随着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必修课,也是非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选修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着重了解和掌握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理解管理学各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把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熟悉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并熟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管理的定义和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效率与效果 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管理人员的分类,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3.理解管理的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 80 4.了解管理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重要著作、主要学派的观点、 杰出代表及其主要贡献; 5.了解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特点; 6.掌握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学派基本观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 1(主要内容 组织与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涵义、绩效、职能与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管理的含义。 管理者的分类和技能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管理者的分类和技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管理者的分类、技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试划分管理者的层级。 第三节 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 1(主要内容 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管理的社会责任;管理伦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解释每个层级的管理者的主要工作职责。 第四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三) 课后练习 1(什么是管理,它有哪些重要作用, 2(了解管理二重性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管理需要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4(对管理者的素质和技能有哪些要求, 5(管理的对象是什么,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81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二章 计划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地理解计划和计划工作的含义,理解计划的目的和计划工作的 重要性; 2.了解计划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制订过程,能区分计划的各种类型; 3.熟练掌握基本计划方法; 4.明确目标管理的概念,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过程。 5.熟练掌握战略评价和选择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划的含义与类型 1(主要内容 计划的含义与类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计划的含义;计划的权变因素;计划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明计划的含义与计划的分类。 第二节 计划的程序 1(主要内容 计划的程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收集资料,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 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 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 综合平衡;编制具体行动计划并下达执行。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试就某一项目编制具体行动计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第三节 计划的方法 (主要内容 1 计划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分析技术;预测技术;作业计划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别将所学的几种计划的方法应用于实际中。 第四节 目标管理 1(主要内容 目标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目标管理的概念、基本特点、基本过程、局限性。 82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明如何设定员工的目标。 第五节 战略管理 1(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战略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公司战略选择: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防御战略、清算战略, 战略评价和选择方法: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法、SWOT矩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练战略评价和选择方法。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什么是计划,计划管理有什么意义, 2.计划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你是如何理解计划的多样性的, 4.请描述各种不同类型的计划。 5.何为组织战略,良好的战略有哪几部分组成, 6.试分析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7.将SWOT分析应用于一家你所熟悉的当地企业,这家企业追求何种 竞争优势, 案例分析:某机床厂的目标管理;海尔发展之路(战略管理)。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三章 决 策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理解科学决策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决策的基本要素、原则和基本程序; 3.熟练掌握常用的决策方法; 4.了解有关决策的当前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概述 1(主要内容 决策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决策的含义;决策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决策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明决策的含义,决策分为哪些类型, 第二节 决策的基本要素、原则和程序 1(主要内容 决策的基本要素、原则和程序。 83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决策的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基本程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运用决策的原则与程序进行个人决策,例如“你如何度春节”。 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 1(主要内容 决策的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定性的决策方法,定量的决策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什么场合应用定性决策方法,什么场合应用定量决策方法, 第四节 有关决策的当前问题 1(主要内容 有关决策的当前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改善道德决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决策,投入的升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改进决策的质量。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如何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重要性, 2、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3、理性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你是如何看待决策普遍性的, 4 5(描述你在完全理性假设下作过的一个决策,将它与你选择大学比较。 案例分析:绍兴自行车总厂应用决策树分析法的案例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四章 组织设计的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组织的含义,了解组织管理的任务和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 2.理解和掌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线职权与和参谋职权、集权与 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3.理解工作设计的概念和形式以及职务特征模型; 4.理解部门化的含义和意义,能区分各种部门化的类型;理解各种组 织结构形式以及各种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5.了解当代组织理论的新进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设计概述 1(主要内容 组织设计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84 组织的含义;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设计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分别是什么, 第二节 组织的一般原理 1(主要内容 组织的一般原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 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工作设计与部门的设计 1(主要内容 工作设计与部门的设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职务设计的形式, 职务特征模型, 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区分各种部门化的类型, 第四节 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 1 组织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集团控股型组 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任务小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各种组织形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第五节 当代组织理论的新进展 1(主要内容 当代组织理论的新进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开放系统理论(Open Systems Theory), 资源依赖性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logy)。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当代组织理论的新进展。 85 (三) 课后练习 1.从效率角度看,你认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宽好还是窄好, 2.如何区分各种部门化的类型, 3.各种组织形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4.你认为专业化分工,在未来呈增强还是减少趋势, 5.当代组织理论有哪些新发展,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五章 人事与人力资源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了解人性假设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 掌握工作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2.理解招聘的意义与原则,了解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掌握不同招聘 方式的评价和选择,了解人员选拔的方式和过程; 3.理解培训的目的与培训的基本程序,了解培训需求的评估模型、培 训项目和培训方法; 4.理解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内容,掌握绩效考核的方法。理解薪酬体系 的内容和形象员工薪酬的因素,了解企业薪酬政策的制定; 5.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评估与国际企业人员选拔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基本理论,工作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是什么,工作分析有哪些方法, 第二节 员工招聘与选拔 1(主要内容 员工招聘与选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员工招聘,人员选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怎样进行员工招聘和选拔, 第三节 员工的培训 1(主要内容 员工的培训。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培训目的、基本程序;培训需求的评估模型; 培训项目和培训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86 员工培训的程序和方法是怎样的, 第四节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1(主要内容 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绩效考核;薪酬管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决定员工薪酬,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1(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企业的人员选拔;绩效评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怎样进行绩效评估, (三) 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企业中人力资源工作日显重要, 2.讨论人员招聘两种来源的利和弊, 3.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到所有管理者, 4.寻找新员工的可能渠道有哪些, 5.解聘为什么现在成为管理者的一大关注点, 6.面谈作为人员甄选手段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7.确定组织进行员工培训时的三种技能分类。 8.比较书面描述法、评分表法和行为定位评分法的优缺点。 9.假定你是一个人力资源主管,你的公司有75名员工,正处于迅速 发展中,你会采取什么具体措施促进公司更多地雇用女性雇员,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六章 组织变革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理解组织变革的含义,理解组织变革观、组织变革的过程和影 响组织变革成功的因素; 2.理解和掌握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了解以业务流程 重组为核心的实时企业; 3.了解模式转换与革新; 4.理解组织变革的新问题:学习型组织、冲突管理和创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基础 1(主要内容 组织变革的基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87 组织变革的界定;组织变革观;组织变革的过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组织变革过程。 第二节 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因素 1(主要内容 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变革的推动者;组织变革的内容;个人对变革的影响;评价变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第三节 业务流程重组 1(主要内容 业务流程重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特征;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业务流程重组为核心的实时企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业务重组有哪些特征, 第四节 模式转换与革新 1(主要内容 模式转换与革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模式转换;成熟与革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模式转换与革新。 第五节 组织变革的新问题 1(主要内容 组织变革的新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冲突管理;创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举列阐明组织变革的新问题。 (三) 实践环节课后练习 1.为什么处理变革是管理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谁是变革推动者,你认为底层员工能充当变革推动者吗, 3.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因素有哪些, 4.业务重组有哪些特征, 5.组织变革有哪些新问题, 案例分析:美孚重组。 88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七章 领 导 (一)目的与要求 1、准确理解领导与领导者的含义,理解领导的有效性; 2、掌握领导性格理论、领导方式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 3、了解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4、了解人际沟通的程序与渠道,理解沟通的技巧与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导概述 1(主要内容 领导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导的含义;领导者的含义;领导的有效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领导与领导者的含义;理解领导的有效性。 第二节 领导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1(主要内容 领导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导性格理论;领导方式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导理论是怎样演变的, 第三节 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1(主要内容 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领袖魅力理论;领导者生命周期理论;事务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性别与领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导理论有哪些新观点, 第四节 人际沟通的技巧与原则 1(主要内容 人际沟通的技巧与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人际沟通程序;沟通的渠道、技巧、原则;有关沟通的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述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 (三) 课后练习 1.什么是领导者,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能力, 89 2.什么是领导,作用如何, 3.简述领导和管理有何不同,你认为领导者是天生的吗, 4.领导理论有哪些, 5.管理沟通中存在哪些障碍, 6.举你过去的经历中因为沟通方法不当从而导致成功或失败的例子。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激 励(选学) *第八章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激励的概念与实质,了解激励的类型与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2、熟练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和理解综合型激励理论; 3、理解激励的原则和方法,了解激励的当前观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主要内容 1 激励概述。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激励的概念与实质、思想的发展阶段、类型,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激励的实质是什么,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1(主要内容 激励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综合型激励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各种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1(主要内容 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激励的原则;激励的传统方法;激励方法的当前观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有哪些激励原则与方法, (三)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激励,其组成要素是什么, 2.试讨论人们的各种基本需要是如何推动他们奋发向上的。 3.当员工感到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相关他人比较时不相等,可能会出 现什么结果, 90 4(如果你要为公司开发一种奖金制度,你将要采用哪种理论的何种要 素,为什么, 5.你认为员工队伍的多样化会给管理者应用公平理论造成什么困难, 6.列出5种你选择职务时最重要的标准(如报酬、承认、挑战性等), 按重要性排列,然后将其分组比较你的反应,你可能会发现什么模式, 案例分析:某煤矿的奖金风波。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九章 控 制(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控制的含义、目标、掌握控制的原则和类型及过程; 2、理解控制的程序以及控制技术与方法; 3、了解控制理论的新进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主要内容 1 控制概述。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控制的含义、目标、原则与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1(主要内容 控制的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确定标准;衡量实际绩效;纠正偏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控制包含哪些过程, 第三节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1(主要内容 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务控制;人员控制;时间控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务控制、人员控制、时间控制各有哪些方法, 控制理论的新发展 第四节 1(主要内容 控制理论的新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企业管理绩效的综合评价——战略平衡计分卡制度; 91 威廉姆?奥奇的控制理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平衡计分卡制度。 (三)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控制职能, 2、如何有效地运用控制技术和方法, 3、控制职能相对于管理的其他职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如何理解控制职能与其他职能的关系, 5、有效控制的基本前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6、控制过程都有哪些基本步骤, 7、控制的基本类型都有哪些, [案例分析]:麦当劳的亿万个汉堡的会计处理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第十章 运作管理(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运作管理之所以对所有管理者来说比较重要的原因; 2、掌握价值链管理,能确认价值链管理的获益和障碍; 3、理解技术在运作管理中的作用; 4、了解即时存货系统的含义,了解质量控制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作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主要内容 运作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运作管理的含义;运作管理的重要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运作管理对组织和管理者如此重要, 第二节 价值链管理 1(主要内容 价值链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值链管理的含义;价值链管理的目标;价值链管理的要求;价值 链管理的得益和存在的障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价值链管理的得益与障碍在哪些方面, 第三节 项目管理和控制工具 1(主要内容 项目管理和控制工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项目管理;常用的计划工具。 92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应用常用的计划工具进行分析, (三) 课后练习 1.什么是运作管理, 2.解释生产率管理在运作管理的重要性 3.价值链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4.在价值链中谁最有影响力,请解释。 5.领导、员工、组织文化和态度如何影响价值链管理, 6.列举项目管理的基本步骤。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以案例讨论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小 其他教教学时数 题 论 实验 学环节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4 4 第一章 6 2 8 第二章 5 1 6 第三章 4 4 第四章 第五章 5 1 6 第六章 5 1 6 第七章 4 1 5 第八章 4 1 5 第九章 5 1 6 第十章 4 4 46 8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 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哈罗德?孔茨,管理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教学参考资源 王立平,管理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93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贺建风 修订日期:2007.4.10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5.28 94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0665 课程名称:财政与金融 英文名称:Treasury and financ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70%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财政与金融》课程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也是一门很实用的选修课。该课程是一门关于财政和金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财政收支、财政管理、财政政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财政与金融》课程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国际财政理论和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与金融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宏观经济方针政策的正确掌握。要求学生弄清有关财政、金融的范畴;系统掌握财政、金融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正确认识财政、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财政、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能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上,理解、把握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财政的来历、财政所属范畴及其发展的过程; 2.并能对各种社会形态下的财政收支情况有所比较; 3.重点掌握财政所具有的特征; 4.掌握、理解财政各个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概述 95 1(主要内容 财政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的一般概念;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阐述财政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 第二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内容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的产生;财政的发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第三节 财政的特征 1(主要内容 财政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有哪些特征, 第四节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1(主要内容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举例阐明财政的职能。 (三)课后练习 1.财政具有哪些特征, 2.财政各个职能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二章 财政收入 (一)目的与要求 1.从动态和静态等方面全面理解财政收入的概念; 96 2.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深入理解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4.了解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财政收入经济性质的分析; 5.了解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的经验数据法、要素分析法等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1(主要内容 财政收入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收入的意义;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收入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收入有哪些原则,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 1(主要内容 财政收入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按收入形式分类;按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试将财政收入进行分类。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1(主要内容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试计算财政收入的规模。 (三) 课后练习 1.财政收入有哪些分类标准,又有哪些分类方法, 2.运用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三章 国 债 (一)目的与要求 1.能充分认识国家财政收入组成部分的国债的概念特征、国债的功 能; 2.了解我国国债的发展概况。掌握国债的各种分类、国债的规模; 3.掌握国债的发行价格、国债的发行方法、国债的利率及国债的偿还; 4.了解国债的负担以及我国国债市场。 (二)教学内容 97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 1(主要内容 国债的概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债的概念;国债的特征;国债的功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国债有哪些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国债的规模 1(主要内容 国债的规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债的负担;国债的限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第三节 国债制度 1(主要内容 国债制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发行;国债的偿还;国债市场; 我国国债状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试简述我国国债状况。 (三) 实践环节 搜集我国国债的资料,同时搜集某西方发达国家国债资料,进行 比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四章 税 收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家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制要素及税收的分类; 2.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以及几次较大的税制改革; 3.了解我国税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税收政策的立法精神; 4. 理解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5.掌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的主要税种及主要 税种的税收要素及征税办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1(主要内容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98 税收的概念;税收的形式特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税制要素 1(主要内容 税制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附加、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税收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税收分类 1(主要内容 税收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按课税对象分类;按税收的计税标准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税收进行分类。 第四节 现行征收的各税 1(主要内容 现行征收的各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流转税:对象和特点,流转税的主要税种; 所得税:性质和特点,所得税的主要税种; 其他课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明白现行征收的各税的特点。 第五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1(主要内容 我国税收制度的演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950,1978年间的税制建立与发展; 1979—1993年间的税制改革; 1994年的税制改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我国税制的演变。 (三) 课后练习 1.简述流转税的对象和特点及流转税的主要税种。 2.简述所得税的性质和特点及所得税的主要税种。 99 3.试述我国税制的演变历程。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五章 财政支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及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 2.掌握并理解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3.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过程中应当遵 循的原则,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及政府采购制度; 4.掌握一些财政支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 5.掌握各种购买性支出的性质及现行管理办法; 6.掌握对转移性支出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其改革措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 1(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支出的意义;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原则 (主要内容 1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原则。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量入为出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 排原则;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财政支出有哪些原则,能分别理解。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1(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特点、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掌握财政支出收益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 购买性支出 1(主要内容 购买性支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00 行政管理支出与国防经费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财政投资性 支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明白各种购买性支出的基本范围。 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 1(主要内容 转移性支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社会保障支出的概念与内容,资金来源与筹资模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财政补贴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实践与改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明白各种转移性支出的基本范围。 (三) 实践环节 搜集近五年的财政支出资料,对支出总量和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并 给出今后的趋势,最后将你的结论整理成一篇研究报告。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六章 国家预算和决算(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家预算的概念; 2.了解我国国家预算的组成; 3.理解国家预算的原则; 4.掌握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的概念,并能加以比较; 5.理解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条件; 6.掌握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 7.理解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8.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建立和发展; 9.掌握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 10.掌握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实质、类型及分税制方面的问题; 11.了解国家决算的编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预算 1(主要内容 国家预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家预算的概念、组成、原则;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明白国家预算的原则。 101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 1(主要内容 预算外资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内容和特点;预算外资金的建立和发展; 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主要内容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实质;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分税制体制及其完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税制度该如何完善, 第四节 国家决算 1(主要内容 国家决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家决算的概念;国家决算的编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国家决算的概念及编制。 (三) 课后练习 1. 简述实行复式预算的必要性和条件。 2. 简述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七章 财政管理和财政监督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财政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财政监督的概念,财政监督的内容; 2.熟悉财政管理的意义,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3.了解财政管理现代化,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财政管理 1(主要内容 财政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管理的意义;财政管理的内容;财政管理现代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02 能了解财政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财政监督 1(主要内容 财政监督。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财政监督的概念;财政监督的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财政监督的内容。 第三节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1(主要内容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的意义;财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内容, (三) 课后练习 1.简述财政管理的概念及其内容。 2.简述财政监督的概念,财政监督的内容。 3.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八章 金融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融的含义和金融的构成; 2.掌握货币的概念;熟练掌握货币的职能; 3.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掌握格雷欣法 则、掌握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4.掌握信用的概念、组成要素,特征;能区分信用与金融的含义; 5.了解信用的产生和发展;熟练掌握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 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信 用工具和信用的职能; 6.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主要产品;了解我国的民间信用发展; 7.掌握利息的概念,利率体系,利率计算、分类、影响因素、作用; 8.掌握我国现行利率制度及改革目标。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的构成 1(主要内容 金融的构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金融的概念;货币、信用;金融机构和银行;我国经济中的金融。 103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悉货币的职能,能熟悉信用的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信用形式 1(主要内容 信用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信用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区别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第三节 金融工具 1(主要内容 金融工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征;金融工具的种类; 我国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多样化。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金融工具的种类。 第四节 信用的职能 1(主要内容 信用的职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资金再分配职能;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理解信用的职能。 第五节 利息和利息率 1(主要内容 利息和利息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利息、利息率;利率的种类、制定、作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利率的种类。 (三) 课后练习 1.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主要产品;了解我国的民间信用发展。 2.简述我国现行利率制度及改革目标。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九章 金融机构及其业务 (一)目的与要求 104 1.掌握金融系统的构成;了解金融系统演化; 2.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设置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金融机构体系;了解建国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和变化; 3.掌握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性质、职能、类型和组织形式;了解我国的中央银行;熟练掌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4.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和组织形式;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了解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了解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 5.掌握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掌握专业银行的概念;了解国际上典型的专业银行; 6.掌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点,熟练掌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7.了解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变革;熟练掌握我国现行信贷资金 管理体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1(主要内容 金融机构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演变;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金融体制改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其演变。 第二节 中央银行 (主要内容 1 中央银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央银行的形成、性质、职能、类型和组织形式; 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业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悉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 1(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商业银行的熟练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和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巴塞尔协议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 务。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与非银行机构 105 1(主要内容 政策性银行与非银行机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政策性银行的特征;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明白我国有哪些政策性银行,各有什么职能, (三) 课后练习 1.阐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负债业务。 2. 商业银行有哪些经营管理原则, 3. 我国有哪些政策性银行,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十章 金融市场及其业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2.掌握金融市场的主要分类方法,了解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 3.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 4.了解证券发行方式和发行条件; 5.了解证券交易方式、股票上市条件; 6.掌握股票价格和收益率、债券价格和收益率的计算;7.了解股指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 了解证券投资基金。 8.掌握投资基金的概念和种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1(主要内容 金融市场概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金融市场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金融市场分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悉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及构成要素和主要功能。 第二节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主要内容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市场的概念与特点、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货币市场的业务; 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特点、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资本市场的业务; 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证券发行方式、发行条件; 证券交易方式,股票上市条件,股票价格与收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分析资本市场中各金融工具的发行方式与发行条件。 106 第三节 外汇与黄金市场 1(主要内容 外汇与黄金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外汇与黄金市场的简单操作。 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市场 1(主要内容 我国的金融市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发展情况; 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的工作。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明白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应该做的工作。 (三) 实践环节 参加证券市场的模拟操作。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十一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货币流通的概念及规律,货币层次的划分; 2.掌握货币需求主要理论,货币供给主要理论; 3.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原因、经济效应; 4.熟悉货币流通的范围,货币均衡,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5.了解通货膨胀的治理; 6.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及货币政策工具。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流通 1(主要内容 货币流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流通的概念及流通规律;货币流通的范围;货币层次的划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货币流通的概念及规律和货币层次的划分。 第二节 货币供求 1(主要内容 货币供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 107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理解货币均衡的确定。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主要内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的治理;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第四节 货币政策 1(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及货币政策工具。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 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什么,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三) 课后练习 1.针对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该选择如何治理, 2.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什么,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活动(选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作用,掌握国际收支 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和国际收支逆差的调节; 2.掌握外汇和汇率的概念,掌握汇率的表示方法,了解汇率的种类, 掌握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3.熟练掌握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4.掌握外汇管制的目的和方式,掌握我国现行外汇管理制度掌握即 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和外汇调期交易了解外汇风险防范方法。 5.了解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掌握利用外资的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收支 1(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影响及其调节。 108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1(主要内容 外汇与汇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汇与汇率的概念,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汇率的种类,汇 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影响因素,汇率波动 对经济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运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进行计算。 第三节 外汇管理 1(主要内容 外汇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外汇管制;外汇风险及其防范;国际储备。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 能了解外汇管理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第四节 利用外资 1(主要内容 利用外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我国利用外资的意义;利用外资的方式;利用外资应注意的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了解利用外资的方式。 (三) 课后练习 1.描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2.当国际收支平衡表失衡时该如何调节, 3.分别运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进行外汇计算 4.我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讲授法,辅助手段为课堂讨论。 109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小 其他教教学时数 题 论 实验 学环节 课 课 课 计 课程内容 3 3 第一章 3 3 第二章 3 3 第三章 3 3 第四章 第五章 5 1 6 第六章 4 2 6 第七章 3 3 第八章 5 1 6 第九章 4 2 6 第十章 4 2 6 第十一章 3 3 第十二章 4 2 6 44 10 54 合计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1(李海波、林松、高寿昌,新编财政与金融,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赵雪恒,财政金融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教学参考资源 (1)王维安,现代金融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2)孙文基、魏晓锋,财政与金融概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4)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七、其他说明 大纲中打星号的部分,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 大纲修订人: 贺建风 修订日期:2007.4.10 大纲审定人: 胡小健 审定日期:2007.5.28 110
本文档为【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1487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59KB
软件:Word
页数:159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5-22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