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举报
开通vip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景观设计中的人类行为心理 姚思聪慧 415225713118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 330031) 摘 要:当今,随着社会城市步伐的发展,景观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重量日显突出,通过分析研究,了解人类的行为中的普遍性,从而更好的在设计中运用。对身边景观设计,特别是现代高校的校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在已建成的城市景观和校园广场中有许多成功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新建的大学校园,往往因为建设周期较短,考虑欠周而出现规划与设计上的很多新问题。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是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所以...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心理学案例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论文 景观设计中的人类行为心理 姚思聪慧 415225713118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 330031) 摘 要:当今,随着社会城市步伐的发展,景观设计在人类生活中的重量日显突出,通过分析研究,了解人类的行为中的普遍性,从而更好的在设计中运用。对身边景观设计,特别是现代高校的校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在已建成的城市景观和校园广场中有许多成功的,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新建的大学校园,往往因为建设周期较短,考虑欠周而出现规划与设计上的很多新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是景观设计的根本依据,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应群体优先,也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准则。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类行为,现代高校规划设计,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城市景观规划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好的规划,符合人类行为的规划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的生活,增加人类生活中的便捷性,把人类行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是否符合人类户外运动的行为需求。对于景观的艺术品位,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面向受众的现代景观,要把个人的行为喜好放在大众的行为喜好之后。所以,分析与考虑大众的行为规律,对于景观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此当中,各大高校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已有不少高校新区建成使用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注意一下校园外部空间是否真的符合学生的行为需求,特别是校园广场这样的大型节点空间。 1 人类行为模式 1.1 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B.Wastson)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都可以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为刺激和反应。即行为是:S(刺激)? R(反应)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H.J.Leavitt)在《管理心理学》一书中,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三个相关的假设:1.行为是有起因的;2.行为是受激励的;3.行为是有目标的。由此他提出人的行为模式为:刺激 ? 需要 ? 行为 ? 目标 (3)有关学者总结了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引发的”,“行为由动机支配,而动机则由需要引起”。进而提出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为(下文简称“需要”模式):需要-(引起)? 动机-(支配)? 行为-(指向)? 目标 1.2 人的高级行为模式 (1)人是生物有机体,具有自然性,同时,人又是社会的成员,具有社会性。作为自然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生物性;作为社会性的人,其行为趋向精神性。人的行为根据其精神含量,可分为低级行为、中级行为与高级行为。生物性行为是人的低、中级行为,精神性行为是人的高级行为。人的行为大多属于高级行为,如工作(即事业性行为)等。本人认为,上述“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的研究,主要是把人置于“自然人”的角度来研究,没有考虑行为环境与行为的复杂程度对行为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模式实际上是“自然人”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以往的研究未重视从“社会人”的角度,对人的高级行为的行为模式作出研究。 新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托尔曼(E.C.Tolman)和“群体动力场理论”的提出者勒温(K.Lewin),在这方面曾做出过一定的探索。托尔曼将人的行为分为分子行为与整体行为,并认为整体性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指向一定的目的;2.利用环境的帮助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3.最小努力原则;4(可教育性。勒温致力于需求系统和心理动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人”与“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公式:B = f ( P E )。即:人的行为随着人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本人认为,社会人同样有着自然属性,因而人的高级行为首先符合人的行为的一般模式,即“需要”模式。同时,人的高级行为,如事业性行为等,往往是群体性行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艰巨性、持续性和创造性,它直接受到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当生物性行为上升到精神性行为,“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这一行为模式,在受到行为所在的环境与行为的难易程度等变量的影响,其将演绎出怎样的变式, 可以肯定,行为的精神含量越高,行为的心理过程就越丰富,行为受各种心理因素的支配就越明显。由此可见,人的高级行为是由复杂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 2 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2.1 人类基本行为 要满足群体的需求,最难的是如何满足其中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使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高深的文化品位,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描述解说上,不能光靠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背上几句诗词歌赋,而是要想方设法如何把那些精神文化的虚无缥缈转化到软、硬质景观的物质形态中去。 我们研究景观中的人类行为,就不能不考虑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马斯洛的人类行为需求理论知识一家之言,诸如此类的理论还很多。追根溯源,人类在世界上生存,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可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即安全、刺激与认同。 3 南昌大学校园空间的行为分析 3.1 大学校园广场 芦原义信认为: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由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一个名符其实的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各以下4个条件: (1)广场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 (2)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 (3)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 (4)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与H有良好的比例。在这里,芦原义信强调的是广场空间的构成。 笔者引用王坷等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的内容,为城市广场下个定义: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有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把城市广场定义为:“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借鉴这个定义,校园广场也可参考这样的定义: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 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结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与城市广场相比,大学校园广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处于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其服务对象更为明确与集中,即广大师生。 大学校园广场是校园规划中的核心空间,没有广场就如同住宅没有客厅,宾馆没有大堂,整体会失去向心焦点。同时大学校园广场也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在进步尺度上的外化,校园广场在校园中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校园的性质、规模、与规划构思。 3.2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校园广场活动现状分析 在对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主教广场空间的连续观测中,分别如图3.21和3.22所示。 .21南昌大学主教前广场下课时的人流图 图3 jpg3.21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fter class 资料来源:自摄 图3.22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主教前广场上课时的人流图 jpg3.22 The number of students during class 资料来源:自摄 从图上很明显地看到,在下课的时候,广场完全沦为了交通场地,有太多的学生通过这里,除了快速的步行外不可能再有其他的行为模式发生了,这样的空间环境显然不好。而第二张是在上课的时候所拍摄的,从图上看出人员减少了很多,虽然空间很空旷但同样很难吸引学生。 在同时段的时候,在正气广场(如图3.23),笔者在此停留了半个小时,只有车辆和偶尔的学生在广场上穿行,普遍缺乏学生的行为。一般有大型集会的时候会在正气广场上进行,平时大家不怎么会在这样的场地停留或者活动。据称在最初的设想中希望这样的场地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但现实的情况是交通作用远远大于其他的功能。 图3.23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正气广场 jpg3.23 the place of the main campus square of Nanchang University 资料来源:自摄 3.3 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的几个广场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广场的行为模式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行为模式缺乏多样性 在对很多校园广场的观察中发现,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广场,或是处在何种位置上的广场,其使用人群的行为模式普遍缺乏多样性,匆忙的步行成为最常见的行为模式,教学中心区的文化广场如此,交通广场或是礼仪性的广场更是如此。 (2)行为模式缺乏互动性 似乎大家都是在行走中完成一天的活动,整个校 从整个校园范围学生的行为模式来看, 园的规划格局决定了学生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且由于广场行为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广场的活动缺乏互动性,即主要是以一两个人群的独自使用为主,人群的活动缺乏多样性的同时自然使得行为模式之间缺乏互动性,不能有效的调动人群以何种方式参与到另一行为模式的开展中,也就缺乏彼此间的交往性。 (3)行为模式受时间限制较大 前面说到校园里面学生大多数的行为模式具有时间上高度的一致性,如上课、去食堂、回宿舍以及去体育场运动,这直接带来了诸如同时间去户外活动娱乐休闲的可能性,特别在天气较好的时候,大量的学生具有去校园中的开放空间诸如校园中的文化广场玩耍的可能,但从前面的实例中看出,如果在各个时间段出现的大量人流闯入了广场中正在使用者的空间范围,行为模式会因此而中止,所以改变学生的路径会对行为模式的继续发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改变了这样高密度的几个时间段人流给校园广场行为模式带来的冲击。 4 结语 我国一轮接一轮的高校新区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发展,并不断纠正错误的一个阶段。校园广场作为校园中重要的外部开放空间,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因此对校园广场空间认识的逐步加深其实就需要对校园外部空间重要性的认知度加强。 本文的研究是笔者个人的认识角度尝试性的探索,限于作者知识结构的有限,对行为 模式下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形态的设计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目前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推动大学校园广场空间良好发展的一个点,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完善,其中重要的在于提高校园规划中对场地的重视以及决策者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富有生机的校园广场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462. [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戴维?迈而斯.社会心理学[M]. 8版.张志勇,乐安国,候天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4]詹和平.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33. [5]阿诺德?柏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M].陈盼,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 2006:83-84. [6]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87. [7]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3版.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 [8]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
本文档为【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8258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17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