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 【教学目的】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和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

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 【教学目的】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和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1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三、 全词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首词以十四个叠字开首,实为奇思妙笔,千古绝句。“寻寻觅觅”写动态,“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从诗人的举动、周围的环境、痛苦的心情三个方面,冠领全篇,奠定基调。 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 2 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安息。”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 这两句写气候,着眼忽冷忽热,反常多变;写心情,着眼烦闷难熬,明写气候多变,暗写心情痛苦。与其说是气候多变引起心情烦躁,不如说是心情烦躁更敏感到气候异常,气候异常与心情烦躁互为因果,环境和心理交相生发,将内心的孤苦表达得十分微妙。 “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上句写喝酒,是借酒浇愁;下句写秋风,是秋、愁一体。酒是淡酒,明写酒无味,暗写心中苦;风是晚来急风,明写秋风萧瑟,暗写愁情正浓。“怎敌他”三字,将喝酒和风急巧妙关联,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表现借酒消愁愁难消,秋风袭人愁更浓。 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大雁是秋天南去、春天北往的候鸟,也是古人心中传情达意的信使。闻声望雁,是诗人寻求感情的寄托,但看到这信使从北方而来,却勾起她对故国、故乡、亲人和往昔乐事的无限追怀、向往;而这追怀、向往与眼下的环境相对照,就更加使她伤心。“旧时相识”,是在痛苦的心田上生发出来的错觉、幻觉。这幻觉本是偶然的闪念,但却使她更具体、更清晰地回想到了过去与丈夫两地寄书、情意缠绵的情景,于是她的心就更加破碎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满地,是深秋残景,不言情,情自在。这里明写花,暗写人,是自喻,黄花的 3 遭遇、命运,也就是词人的遭遇、命运。国破家亡,无限凄凉,发而为难答的一问:“如今有谁堪摘”。看是问花,实则问人,反诘肯定,语调中满含绝望。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守窗独坐,是一个特写镜头,使人想见词人麻木痴愣、魂不守舍的神情。“守”字写得好,无亲朋,无故旧,无去处,无寄托,只好守着轩窗,闷坐自苦。“独自怎生得黑!”一句呼告,声自心出,这是内心凄苦无从排解的自然流露,是苦熬时光、度日如年的心理状态的深刻揭示。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句写景,渲染悲悯气氛。这是撩人伤感的典型形象,落叶象征飘零,霪雨令人心烦,更搅扰着词人的心。白日苦熬,好不容易挨到黄昏,想不到又添上这梧桐细雨。这点点滴滴,仿佛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敲击在词人破碎的心上!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怎能挨过漫漫长夜?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于是,词人禁不住又一次呼告,这是愁云弥漫天地,苦情到了极限,人处在绝境发出的一声撕肝裂胆的哀叹。这两句用高度概括的笔力、画龙点睛的手法收结全词,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这首词的主体部分,是通过对淡酒、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词人的孤苦心情的。景物虽多,愁情一贯;层层推进,跌宕婉转,借景抒情中,间以直抒胸臆,又都是感情发展的必然。开头用叠字概写举动、环境、心情,实际上是贯穿全词始终的三个方面:明写环境,暗写心情,而以举动为引线。尾句以“怎一个愁字了得”收结,既回应开头,又余味不尽。显然,这是一首取景典型、感情浓烈、层次清晰、结构谨严的优美词篇。 四、 作业 1( 背诵这首词 2( 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4
本文档为【李清照:声声慢 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749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9-03
浏览量: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