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应急预案

项目应急预案

举报
开通vip

项目应急预案项目应急预案 3BFFXF3 项目应急预案 H2960 为六车间生产项目,共分为:丁基锂反应产物制备、醚化反应、 还原反应,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为: THF 环己烷丁基锂 正己烷 PD/C 乙醇 甲苯 30%甲醇钠 在生产过程,因设备故障,重大操作失误,会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或 燃爆事故。为减少损失,防止污染事故和扩大,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当发现环己烷丁基锂如法兰接口等微量泄漏现象时,操作人员 必须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处置,发现泄漏点,立刻采取以下相 应的措施。 ...

项目应急预案
项目 应急预案 办公室装修施工应急预案 下载公司关于消防应急预案火灾的应急预案防汛防洪应急预案施工生产安全应急预案 3BFFXF3 项目应急预案 H2960 为六车间生产项目,共分为:丁基锂反应产物制备、醚化反应、 还原反应,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为: THF 环己烷丁基锂 正己烷 PD/C 乙醇 甲苯 30%甲醇钠 在生产过程,因设备故障,重大操作失误,会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或 燃爆事故。为减少损失,防止污染事故和扩大,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当发现环己烷丁基锂如法兰接口等微量泄漏现象时,操作人员 必须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处置,发现泄漏点,立刻采取以下相 应的措施。 1、 关闭相应输送阀门。 2、 堵漏。 3、 将其他危险化学品物料转移。 4、 用排风扇强制通风加速扩散。 5、 发生泄漏时,非防爆电器严禁启闭作业。 当泄漏无法控制,并发生自燃现象时,车间当班人员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1、 通知车间主任;依照车间紧急停车程序停车;人员疏散 2、 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3 切断车间电源。 4、 火灾无法控制时,在征得副总经理以上领导同意的情况下,迅速拨 打“119”报警,请求外部支援。 (二)、当发现 PD/C 散落现象时,暴露在空气中,操作人员,立刻采 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 迅速用浸湿的回丝、抹布等将散落的 PD/C 收集放入 50L 塑料桶 内。注塑料桶内必须放入清水,并保证桶内液面不低于PD/C。 2、 将其他危险化学品物料转移。 3、 用排风扇强制通风加速扩散。 当PD/C 散落,并发生自燃现象时,车间当班人员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1、 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2、 通知车间主任;依照车间紧急停车程序停车;人员疏散。 3 切断车间电源。 4、 火灾无法控制时,在征得副总经理以上领导同意的情况下,迅速 拨打“119”报警,请求外部支援。 (三)、当发现液氮泄漏时,操作人员立刻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关闭相应输送阀门。 2?鞣篮痔捉卸侣,狈?罅啃孤?保髡箍掌粑鳎? 防寒服进行作业。 3、 用排风扇强制通风加速扩散。 其他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时参照氟化氢泄漏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四)、当危险化学品甲苯或使用甲苯的设备发生火灾时,车间当班人 员应采取快攻近战措施,迅速扑灭初起火灾: 1、 关闭相应阀门。 2、 如发生初起火灾,迅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防止火势蔓延或设备发生爆炸。 3、 将其他危险化学品物料转移。 如火势无法控制,车间当班人员应采取如下的措施: 1、 通知车间主任;依照车间紧急停车程序停车;人员疏散; 2、 切断车间电源,用雾状水冷却燃烧区内的容器、设备; 3、 迅速拨打“110”报警,请求外部支援。 其他易燃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时参照甲苯发生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附:危险化学品MSDS 1、 四氢呋喃: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类似乙醚的 气味。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等多 数有机溶剂 闪点(?):-20 相对密度(水=1):0.89 沸点(?):65.4 相对密度(空气=1):2.5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CO、CO 2 引燃温度(?):230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V,):12.4~1.5 稳定性:/ 自燃温度(?):/ 禁忌物:酸类、碱、强氧化剂、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 燃烧。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与酸类接触能 发生反 应。与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反应剧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 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 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 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 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2、环己烷丁基锂: 理 化 性 质 性状:淡棕色液体 溶解性:/ 凝点(?):/ 相对密度(水=1):0.78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自燃物品 燃烧分解产物:CO、CO 2、氧化锂 闪点(?):-12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 稳定性:稳定 自燃温度(?):\ 禁忌物:酸类、醇类、水、空气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与空气接触会着火。与水、酸类、卤素类、醇类 和胺类 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灭火剂:干粉、干沙。禁止使用 水、泡 沫。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进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 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3、正己烷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 机溶剂。 凝点(?):\ 相对密度(水=1):0.66 沸点(?):68.7 相对密度(空气=1):2.97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25.5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V,):6.9~1.2 稳定性:/ 引燃温度(?):244 禁忌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 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 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 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 理场所处置。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 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4、PD/C 理 化 性 质 性状:/ 溶解性:/ 凝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自燃物品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V,):/ 稳定性:/ 自燃温度(?):/ 禁忌物:/ 危险特性:化学反应活性很高,与空气接触会着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灭火剂:干粉、干沙。禁止使用水、 泡沫。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 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 进入下 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大 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5、乙醇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 等多数有机溶剂。 凝点(?):\ 相对密度(水=1):0.79 沸点(?):78.3 相对密度(空气=1):1.59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分解产物:/ 闪点(?):12 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V,):19.0 - 3.3 稳定性:/ 引燃温度(?):363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 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 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 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 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 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 留有害物。 6、甲苯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 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 数有机溶剂。 凝点(?):/ 相对密度(水=1):0.87 沸点(?):110.6 相对密度(空气=1):3.14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4 聚合危害:不聚合 爆炸极限(V,):7.0~1.2 稳定性:稳定 自燃温度(?):535 禁忌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 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 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 盖,降低蒸气灾害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 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30%甲醇钠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 溶剂。 凝点(?):/ 相对密度(水=1):0.79 沸点(?):64.8 相对密度(空气=1):1.11 燃 烧 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11 聚合危害:/ 爆 炸 危 险 性 爆炸极限(V,):44.0 ~5.5 稳定性:/ 自燃温度(?):/ 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 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 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 作 注 意 事 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辛粲泻? 物。
本文档为【项目应急预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1159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2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5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