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

举报
开通vip

中考文言文中考文言文阅读 材与不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①,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②得终其天年③。” 夫子④出于山,舍于故人⑤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⑥杀雁⑦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⑧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⑨?”庄子笑曰:“周⑩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注释】 ①大木:大树。 ②不材:不成材。 ③天年:自然寿命。 ④夫子:指庄子。 ⑤...

中考文言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 材与不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①,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②得终其天年③。” 夫子④出于山,舍于故人⑤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⑥杀雁⑦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⑧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⑨?”庄子笑曰:“周⑩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注释】 ①大木:大树。 ②不材:不成材。 ③天年:自然寿命。 ④夫子:指庄子。 ⑤故人:旧友,朋友。 ⑥竖子:童仆。 ⑦雁:鹅。鹅由雁驯化成,故亦称鹅为雁。 ⑧奚:疑问代词,这里的意思是“何”“哪一个”。 ⑨何处:如何自处。指在材与不材间选择哪种以立身自处。 ⑩周:庄子姓庄名周,古人自称时称名。 【演练】 1.指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命竖子杀雁而烹之唉!竖子不足与谋 B.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C.先生将何处玉人何处教吹箫 D.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骤雨不终日 2.指出下列“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庄子行于山中舍于故人之家。 B.夫子出于山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弟子问于庄子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授之于有司以其无礼于晋 3.与“请奚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4.对于“木”“雁”的存、亡,庄子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2)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名实论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注释】 ①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姝丽:美丽。 ③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演练】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禁浮华诏 顷者风俗流宕①,浮竞②日滋。家有吉凶,务求胜异。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华,动③竭岁资,以营④日富。又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为奇,后以过前为丽。上下贵贱,无复等差。今运属惟新⑤,思蠲⑥往弊,反朴还淳,纳民轨物⑦。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⑧。 【注释】 ①顷者:近来。流宕:这里指放荡,不受约束。 ②浮竞:争名夺利。 ③动:这里指常常。 ④营:这里指谋求。 ⑤运:时运,天命。惟新:更新。古人把国家建立说成是禀受天命。这句是说北齐国新建立。 ⑥蠲(juān):除去,免除。 ⑦纳民:使臣民有约束。轨物:使事物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 ⑧中:适中,适度。 【演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竞:比赛 B.动竭岁资,以营日富营:经营 C.上下贵贱,无复等差等:等级 D.今运属惟新,思蠲往弊运:气数,命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顷者风俗流宕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车服饮食之华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 ①动竭岁资,以营日富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 ①后以过前为丽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有吉凶,务求胜异。 (2)纳民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 4.“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情况? 游大字院记 六月之庚①,金伏②火见③,往往暑虹昼明,惊雷破柱,郁云④蒸雨⑤,斜风酷热,非有清胜⑥不可以消烦炎,故与诸君子有普明后园之游。 春笋解箨⑦,夏潦⑧涨渠,引流⑨穿林,命席⑩当水k,红薇l始开,影照波上,折花弄流,衔觞m对弈。非有清吟啸歌,不足以开欢情,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 太素最少饮,诗独先成,坐者欣然继之。日斜酒欢,不能遍以诗写,独留名于壁而去。他日语且道之,拂尘视壁,某人题也。因共索旧句,揭n之于版,以志o一时之胜,而为后会之寻p云。 【注释】 ①庚:伏天。我国农历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入伏。故常用“庚”来代指伏天。 ②金伏:金气伏藏。庚,五行属金,指庚日过去,炎热的伏天开始。 ③火见:心星出现。火,心星,二十八星宿之一,每年农历六月黄昏出现在正南,也是说明时令为夏季。 ④郁云:浓云。 ⑤蒸雨:闷热的雨。 ⑥胜:事物优越美好的叫胜。 ⑦箨(tuò):竹笋外面的壳。 ⑧夏潦(liǎo):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⑨引流:挖沟引水,以便进行流觞饮酒的活动。 ⑩命席:安排座位。 k当水:面对流水。 l红薇:紫薇花的一种,因花为红色故称红薇。 m衔觞(shānɡ):饮酒。觞,酒杯。 n揭:公布。 o志:记载。 p寻:重温。 【演练】 1. 下列词组的结构,和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惊雷破柱 B.夏潦涨渠 C.衔觞对弈 D.红薇始开 2.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六月之庚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 B.不足以开欢情非有清胜不可以消烦炎 C.以志一时之胜驴不胜怒,蹄之 D. 故与诸君子有普明后园之游遂与外人隔绝 3.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拂尘视壁,某人题也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此亡秦之续耳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有清吟啸歌,不足以开欢情,故与诸君子有避暑之咏。 (2)日斜酒欢,不能遍以诗写,独留名于壁而去。 朱竹君先生传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少皆以能文有名。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著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集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为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迕,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其后督福建学政,逾年,上使其弟代之,归数月,遂卒。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唯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姚鼐曰:余始识竹君先生,因昌平陈伯思。是时皆年二十余,相聚慷慨论事,摩厉讲学,其志诚伟矣,岂第欲为文士已哉!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伯思中年致酒疾,不能极其才。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而伯思持论稍中焉。先生暮年,宾客转胜,入其 门者,皆与交密,然亦劳矣。余南归数年,闻伯思亦衰病,而先生殁年才逾五十,惜哉!当其使安徽、福建,每携宾客饮酒赋诗,游山水,幽险皆至。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演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上下诏求遗书会:适逢 B.且言搜集之道甚备备:齐全 C.所欲著书皆未就就:靠近 D.先生与伯思,皆高才耽酒耽:沉溺 2.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竹君“才华横溢”的一组是() ①与其弟石君,少皆以能文有名 ②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 ③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 ④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备 ⑤先生以文名海内,豪逸过伯思 ⑥余间至山中崖谷,辄遇先生题名,为想见之矣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朱竹君年轻时就以善于写文章而闻名,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过编修、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安徽学政和福建学政等官职。 B.朱竹君建议开局搜寻古籍,得到军机处大臣刘文正公、于文襄公的大力支持,朝廷因此开设四库全书馆,朱竹君也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撰。 C.朱竹君喜好交游,朋友众多;为提携后进之士,常常称道他们的优点,掩饰他们的缺点。他时常在与朋友饮酒谈笑之间写文章,而这些文章又写得很好。 D.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就认识了朱竹君,并在一起慷慨谈论。他认为朱竹君不幸早逝,一是过于喜欢喝酒,二是朋友众多,交往甚密而导致过度劳累。 4.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 (2)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 (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 (一)读书佐酒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好饮酒()(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3)遽抚掌曰()(4)此天以授陛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5.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邴原少孤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羡: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其: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恻然: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7.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注释】①菘:白菜。 8.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元琰遽退走(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4)自是盗者大惭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10.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3分) (四) 董永,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田亩②,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③。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④,父丧收藏⑤,永虽小人⑥,必欲服勤⑦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 曰:“能织。”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⑨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②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③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④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⑤收藏:收养。⑥小人:贫穷无知的人。⑦服勤:勤劳服侍。⑧尔:这样,如此。⑨缣:细绢。 1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凌空而去(2)与钱一万 (3)知其贤(4)天之织女 12.凭借注释翻译下面句子。(2分)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13.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3分) (五)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①,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向贼害②,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③,则同心而共济④;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注释】①朋党:唐穆宗常庆初年,以牛僧孺为首和李德裕为首的两个官僚集团,各树朋党展开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党引:结成宗派,互相援引。②贼害:贼、害是同义词,都是伤害的意思。③事国:为国效力。④共济:共同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故何哉?( )②君子则不然( )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6.请找出能概括本文观点的句子。(3分) 17.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谈一谈自己的看法。(3分) (六)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18.“燕”有以下几个义项,文中“值顾方集宾友酣燕”一句中“燕”字的意思是( )。(3分) A.燕子,一种鸟类 B.通“宴”,安逸,安闲 C.通“宴”,用酒饭招待客人 D.周代诸侯国国名 1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王游历既毕吾与汝毕力平险 B.不足齿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C.然后令送箸门外处士笑而然之 D.以贵骄人以待来年 20. 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2分) 21. 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才比较得体?(3分) (七)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则否。彼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2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告之曰(将要) B.跳而越者与千金(给予) C.顾见猛虎(回头) 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2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有与之临乎渊谷者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B.能跳而越此乃记之而去 C.不然为怯士卒多为用者 D.其怯者犹未能也其真不知马也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一。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3分) (八)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①,守节自誓②,亲诲③之学。家贫,至以荻④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⑤成诵。及冠⑥,嶷然有声⑦。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⑧,见义勇为,虽机阱⑨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诲:教导、训导。 ④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⑤辄:立即,就。⑥冠:指成人。⑦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⑧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⑨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嶷然有声(2)画地学书 (3)及冠(4)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诲之学(他,指欧阳修) B.至以荻画地学书(用) C.四岁而孤(而且) D.见义勇为(做) 2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29.结合选文,说说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2分) (九)吴富遗事① 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俾嚭⑦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⑧:“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⑨,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拓用事⑩。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⑦嚭:伯嚭,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 3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①兵:②毕:③固: 3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任选一句)(3分) ①夫差不悦,俾嚭以代焉。 ②岂臣之欺乎! 32.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2分) (十)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3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从师读( )?以袜实米( )?负以致师( ) 3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35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本文档为【中考文言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7-20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