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举报
开通vip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第18卷第3期 2002年6月 商丘师范学院 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 V01.18No.3 June.2002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李景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在几千年来的治河实践中,我国先民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治河经验,理论和技 术.但也有 沉重的教-iJ,I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一,治理黄河应从全局利益出发,不能基于个 人或集团利 益;二,治黄应做到防洪与利用并举;三,治黄应注意生...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第18卷第3期 2002年6月 商丘师范学院 JOURNALOFSHANGQIUTEACHERSCOLLEGE V01.18No.3 June.2002 历史上的黄河治理 李景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在几千年来的治河实践中,我国先民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治河经验,理论和技 术.但也有 沉重的教-iJ,I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一,治理黄河应从全局利益出发,不能基于个 人或集团利 益;二,治黄应做到防洪与利用并举;三,治黄应注意生态平衡. 关键词:黄河文明;河水泛滥;治水理论和技术;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K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62(2002)03—0049—0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 上."【1J黄河在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黄河又以善淤,善决,善徙而着称于世,由于它流经土质 河水中夹带有大量的泥沙,自潼关以东,河 松软的黄土高原, 床坡度下降800米,又有汾水,洛水,渭水相汇,再加上降水量 集中在夏秋季节,就形成了黄河下游易淤,易决的基本特征. 自孟津以东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缓,黄河在这里时而流向东 南,时而流向东北,长期南北摆动,任意流行.据统计,历史上 黄河决口达1593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每三年就有两次决 口,百年就有一次大的改道,给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 巨大的损失. 治理与利用黄河是历代治国兴邦的大事,在我国史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上 有关河渠,沟洫,五行,地理志等的记载中,有很多内容是关于 黄河治理与利用的,其典籍之多,为世界各大河之冠.虽然由 于社会和科技条件的限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灾害问 题,但几千年治理黄河的实践和丰富的治河理论与技术,特别 是防洪,引黄灌溉,开凿运河等方面的创造.在世界水利史上 可谓独具特色.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了与黄河灾害的斗争,传 说共工,鲧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2J的方法治水,大禹则采 用以疏导为主,以拦蓄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大禹还发明了测 量工具"准绳","规矩",用来测定地势的高低,作为治水的依 据.各种传说代代相承.反映了先民的不屈精神和治水成就.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的广泛应用,各国纷纷修筑大 堤,黄河下游的堤防也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发展起 来.战国时期,齐,魏,赵等国都筑起了大堤,形成了黄河下游 的第一个堤防.这条大堤的修建,使黄河下游的河床稳定了 几百年,对防止洪水泛滥起了重大作用.堤防的出现,是治河 史上的一大进步. 秦汉时期,由于西北边疆开始大规模开拓,原来黄河中上 游的游牧区逐渐变成了农耕区,加剧了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 泥沙淤积,河床逐渐抬高,一再发生决口.王景,王吴依据地 势,凿山阜,破砥碛,疏决壅积,使黄河下游更顺直,通畅,并在 统一规划下修建了大堤.这一时期,修堤疏河技术有很大发 展,开始使用石料修堤,以桩料铁石堵口,用裁弯取直的方法 来整理河道,从水文,地理位置及工程材料方面来考虑治理方 案,人们也能根据成灾原因制定防御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提出了分疏说,改 道说,水力冲沙说,并采取放淤,改土,通漕等措施,使黄河出 现了一个相对安流的局面. 隋唐时期,人们利用黄河水系开凿运河,发展漕运.开皇 元年(581年),隋文帝命郭衍主持开凿广通渠,郭衍"部率水 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漕运四百里.关内赖 之,名之日富民渠".【3J大业四年(608年),炀帝"诏发河北诸 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4J永 济渠全长850公里,是河北平原的主要河道,在沁水入河处建 有可以启闭的闸门,使黄河和永济渠的往来船只自由出入,大 大方便了交通.唐朝时,再次扩建永济渠,一方面浚深南段河 道,一方面又开凿几条支渠,直通河北的重要产粮区.运河体 系是隋唐时期重要的交通命脉. 北宋时期,王安石倡导引黄放淤,引黄河水改造两岸低洼 瘠薄之地,成效显着.当时,人们已初步认识了河汛的规律, 并根据植物生长的过程来记述洪水到来的时间,把一年分成 凌汛,桃汛,伏汛,秋汛四个汛期,还掌握了简单的报汛方法. 当时抢险,堵口,保护堤岸的"埽工"已广泛应用,后来发展成 收稿日期:2001—12—04 作者简介:李景旺(1963一),男,河南原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50商丘师范学院2002芷 为世界上着名的水工建筑物. 金元时期,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河道逐渐被抬高,形成 "悬河",黄河多次决口.河决白茅堤后,贾鲁提出了疏,浚,塞 并举的方针,堵塞决口.挽河南流.沿泗水,淮水旧道入海.贾 鲁治水.共浚河道140公里.修筑堤防350公里.他在堵口技 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他能采用沉船堵口技术在大汛 期间堵住一个夺溜十分之八的口门,说明当时的治河技术达 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明代治理黄河的总原则是"治黄保漕".当时.人们提出 了许多治水理论.如分流论,北堤南分论,束水攻沙论,放淤固 堤论,改道论,疏浚河口论,汰沙澄源论,沟洫治河论等.明代 后期,潘季驯提出"以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建议,从嘉靖四十 四年(1565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他四次主持治河工 程.先后堵塞了许多决口.仅第三次治河就堵塞决口130处. 束水攻沙是潘季驯治河的核心,他主张依靠水力排除河沙,他 非常强调堤防的修建,在黄河下游许多地段都修有双重河堤, 内堤叫缕堤.紧逼河道,用它来柬水攻沙,缕堤之外修筑遥堤, 以防河水漫溢,在实际治水中又不断改进堤防,在缕堤和遥堤 之间实行淤灌,将洪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在这里.使堤岸更 为坚固.在有些堤段,还修有滚水坝.有控制地排洪.束水攻 沙方针的提出和实践,不但在治河理论上是一个进步.并且在 防洪方面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之际.由 于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不安,黄河堤防失修.下游又频繁泛滥. 康熙任命靳辅为治河都督.陈潢辅之.大规模治理河道.靳 辅,陈潢主张堵塞决口以挽正河.修筑堤防以束水攻沙.他们 把束水攻沙和人工疏浚结合起来.在浚挖黄河故道时.还总结 出"川"字形凿河方法,并用挖出的泥土修河建堤.既挖深了河 道,又巩固了堤岸.在疏浚河口时.他们还创造了带水作业的 刷沙机械,在船尾系上铁扫帚.翻动水底泥沙.利用流水的冲 力.把泥沙送到海中.这是我国利用机械治河的开端.在修建 堤坝方面.他们借鉴潘季驯不重近海堤防的教训,在上起河 南,下到海口附近,都修起了坚固的堤防,仅在云梯关(江苏省 滨海县东南)以下就修了束水堤18000余丈,经过十余年不懈 的努力.堵决口.疏河道.筑堤防.其成就超过了前人.陈潢还 总结了治河的实践经验.<陈潢河防述言)反映了我国古代水 利学的最高成就,傅泽洪主编的<行水金鉴),黎世序的<续行 水金鉴)收集了古代包括黄河在内的主要水系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集中总 结了古代治河经验,也是我国古代水利学的重要着作.到了 近代.着名治河专家李仪祉针对我国古代治河偏重下游的情 况,提出治黄应该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水电等统 筹兼颐.张含英也提出治理黄河必须就全河立论.上中下游统 筹,本流与支流兼顾.以整个流域为对象进行治理,这些治黄 思想对当代治河有重要影响. 历史上对黄河的治理和利用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重 的教iJI1.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首先,治理黄河应从维护中华 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不能基于个人或集团的利 益治河.由于封建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制约,统治阶级认识的局限.封建集 团利益的矛盾冲突,给黄河治理带来了消极影响和人为障碍. 如在分裂战乱时期,各统治集团都专力于攻城掠地,无心顾及 治河,造成水患.据载,在12世纪以前.黄河大规模决口16 次,而五代时竟占9次之多,更为甚者,有的军阀为战胜敌手, 不惜以水代兵,人为溃堤决口,制造河患.有的王朝为了自身 政权,使治黄方略从属于内外大政方针.逆河之性来治河.损 失重大.如北宋将治河与防边御敌相结合,给治河增加了复 杂因素,明清以保漕运为治河目的.虽然保证了京师供应.但 给治河增加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也使治河工程仅局限于下游, 不能从全局考虑进行综合治理等. 其次,治理黄河应防洪与利用并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 巨大自然资源,先人们在治河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如防 洪,引黄灌溉,开凿运河等,在世界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尚书?禹贡篇)记载.黄河上下游的贡赋都可以通过黄河输 运到都城所在地的黄河中游.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引用黄河 水流,在黄河,淮河,济水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水上交 通网,便利了诸侯国的交往.秦汉时期,在关中引泾水开凿的 郑国渠和白渠是一个大型的灌溉水利工程,汉武帝时.以长安 为中心.先后修复并建成郑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灵轵 渠,成国渠,在朔方,西河,河西即今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 也引河灌田,宁夏的贺兰山下,在秦汉时期就开凿了秦渠,汉 伯渠,汉延渠,光禄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唐时又开凿了薄骨 律渠,七级渠,特进渠,御史渠和唐徕渠,"天下黄河富宁夏", 宁夏平原的经济发展深得黄河之利.在隋唐时期,以长安,洛 阳为中心利用黄河水系大开运河.贯通海河,淮河,长江,钱塘 江五大水系.便利了交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河系统. 第三.治理黄河应全河立论.综合治理.几千年来,人们与 黄河水沙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并取得了许多成就.保证了 黄河流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但是.黄河下游的水沙灾 害,根源不在下游.而是在中上游,古代人们对这一问题缺乏认 识.因而只知治标,不知治本.从黄河治理的历史来看,人们的 治河思想和治河活动大都未能超出下游筑堤,浚河以送走洪 水,泥沙的范畴.实践证明.不采取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的措 施.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只有统筹安排.综合 治理.以工程措施治标,以生物措施治本,以中游为主.兼及上 游和下游,以保存水土为主.兼及筑堤,疏浚,才能取得更大的 成果. 最后.生态平衡对黄河水患的抑制作用十分重要.黄河流 长6000多公里,中下游流域面积达87万平方公里.其间自然 环境各具特色,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黄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导致河水涨落,促成溃决灾害.历史表明.生态平衡与黄河安 澜息息相关,治理黄河应该从调整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出发, 在中上游封山绿化,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泥沙流失,才能 抑制黄河水患.这是历史以巨大的代价所换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尚书?禹贡篇[M]. [2]周语?国语[M]. [3]隋书?郭衍传[M]. [4]隋书?炀帝纪(上)[M].
本文档为【历史上的黄河治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816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8-09-18
浏览量: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