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举报
开通vip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老中医经验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阙华发     福建省上杭县通贤医院 (364213)        阙振福 邓相爱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老中医经验 陆德铭   陆德铭,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 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师承名老中医顾伯华教授, 尽得薪传。尤善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其治疗带状疱 疹疼痛常应手辄效。笔者辛蒙承泽以来, 多 所启悟。现作介绍, 以窥一斑。 1 气血瘀滞、脉络阻塞是带...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老中医经验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 200032)  阙华发     福建省上杭县通贤医院 (364213)        阙振福 邓相爱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 老中医经验 陆德铭   陆德铭,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任医 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师承名老中医顾伯华教授, 尽得薪传。尤善 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其治疗带状疱 疹疼痛常应手辄效。笔者辛蒙承泽以来, 多 所启悟。现作介绍, 以窥一斑。 1 气血瘀滞、脉络阻塞是带状疱疹疼痛的主 要病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感 染引起的急性皮肤及神经症状。中医学称为 缠腰火丹、蛇窜疮。疼痛是其特征及主要症 状, 患者可有发疹前、发疹中、发疹后急性 疼痛及皮损消退后疱疹后遗神经痛。其疼痛 发病率及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随年龄增长而 加重。患者常因疼痛剧烈, 难以忍受而彻夜 难眠, 有的患者, 疼痛持续时间较长, 甚至 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严重影响着工作和生活。 现代医学认为, 带状疱疹急性疼痛与病 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神经节及真皮血管炎症 的严重性有关; 而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神经节 感觉枝的炎症后纤维变化及血管变化有关, 或因脊根、背角神经元的异常自发性电冲动 所致, 或与脊髓和脑干神经元行为的长期改 变有关。治疗多用止痛剂、镇静剂及封闭疗 法, 疗效欠佳。 陆师认为, 带状疱疹多因肝胆火盛、脾 经湿热蕴阻肌肤, 并感毒邪而成。其疼痛多 因毒邪化火, 与肝火、湿热搏结, 阻遏经络, 气血不通; 或邪毒已去, 瘀血留滞, 脉络阻 塞, 不通则痛所致。故气血凝滞, 脉络阻塞 不通为带状疱疹疼痛主要原因。活血通络是 其治疗大法, 使经络疏通, 气血调顺, 痛止 而病愈。 2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贯穿始终的治疗大 法 临床治疗时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整个治疗 过程始终。急性期, 湿热较盛, 活血化瘀之 品一般性多温热, 宜在辨证选用龙胆泻肝汤 或除湿胃苓汤的基础上, 择加生地、赤芍、丹 皮、紫草、大青叶、板蓝根、虎杖等清热凉 血活血之品, 可缓解疼痛, 控制初发疱疹蔓 延, 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 减轻疼痛程 度, 这与现代医学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带状疱 疹有异曲同功之妙。对于疱疹后遗神经痛, 陆 老认为“久病必瘀”、“久病入络”, 除重用活 血行血、通络止痛之品外, 必用三棱、莪术、 石见穿等破血之品及全蝎、蜈蚣、水蛭、地 龙、?虫、壁虎等虫类搜剔之品, 以开结导 滞, 直达病所; 并加磁石、珍珠母、牡蛎等 重镇安神之品及芍药、甘草等缓急止痛之品。 疼痛剧烈者, 佐以乳香、没药、细辛、延胡 索、徐长卿、马钱子等现代医学证实有止痛 作用的中药, 常可收到较好止痛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活血化瘀中药, 可 改善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细胞免疫功 能, 抑制受损神经炎、神经节炎及真皮血管 炎的炎症渗出, 神经纤维粘连, 改善缺氧状 态, 阻止对受累神经节神经纤维的毒性破坏, 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重镇安神之品有降低神 经末稍及中枢兴奋性作用。 3 用药注重气血, 顾护脾胃, 辨证辨病相结 合 ·392·1999 年第 21 卷第 7 期 湖北中医杂志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陆师认为, 气血互根, 气血以通为用; 气 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 气为血之帅, 血为 气之母, 血瘀多有气滞。故临证取用活血化 瘀中药, 必合理气之品, 以推动血行。多用 香附、柴胡等气中之血药及延胡索、郁金、川 芎等血中气药。然活血破血中药究属攻伐之 品, 有耗气伤血, 伤正败胃之弊, 按《内 经》“大积大聚, 其可犯也, 衰其大半而止” 的理论, 临证时尤应注意“消而勿伐”的原 则。陆老常以黄芪、当归益气固正, 伍入三 棱、莪术之破血消积之中, 俾使补气生血活 血, 久服而气血不伤; 更加白术、茯苓、山 药等以资生化之源; 稻芽、山楂、陈皮等醒 脾悦胃以顾护脾胃运化功能。临证常用加减 法: 气血亏者加当归、熟地、鸡血藤等养血 之品; 阴虚者加生地、玄参、天花粉等养阴 之品。火盛者加银花、连翘; 湿热盛者加茵 陈、龙胆草、黄柏; 夜寐不安者加磁石、珍 珠母、龙骨、牡蛎、石决明; 大便干结者加 大黄、枳实、决明子; 发于颜面者加菊花、黄 芩; 发于眼、眉者加木贼草; 发于腰胁者加 柴胡; 发于上肢者加姜黄; 发于下肢者加牛 膝。 4 典型病例 病例 1: 魏某, 男, 48 岁, 1996 年 4 月 21 日初诊。患者 3 天前突发右胸胁、背后部 疼痛, 相继出现红色丘疹及水疱, 逐渐增多, 排列成带状, 疼痛剧烈。口干苦, 纳食欠佳, 大便干结, 2~ 3 日 1 行, 夜寐梦扰。检查: 右 胸胁、背部见散在密集成簇的大小不等的水 疱, 基底潮红肿胀, 呈带状排列, 未见破损 及糜烂面, 舌苔薄黄腻, 质红, 脉弦数。证 属肝胆湿热, 气滞血瘀。治拟清利肝胆湿热, 理气活血。处方: 柴胡、丹皮各 9g, 栀子、生 甘草各 6g, 夏枯草、虎杖各 15g, 茵陈、延 胡索、川楝子、制大黄各 12g, 龙胆草 415g, 板蓝根、生地、赤芍各 30g, 失笑散 10g, 生 牡蛎 18g。水煎服。外用三黄洗剂及青黛散。 用药 1 周, 疼痛明显减轻, 局部疱疹干 燥结痂, 脱屑, 皮肤稍红, 大便通畅, 舌苔 薄黄腻, 脉弦。仍以理气活血, 清热利湿为 法, 佐以益气扶正。药用生黄芪、赤芍、莪 术、徐长卿、生牡蛎各 30g, 白术、白芍、当 归、水蛭、三棱、延胡索、川楝子各 12g, 川 芎 9g, 生地 15g, 生甘草 6g, 又 1 周, 疼痛 轻微, 局部可见色素沉着斑, 再服药 2 周, 诸 症均消。 按: 本病患者早期用了生牡蛎等重镇之 品, 不仅减轻疼痛, 并有效控制了疱疹蔓延, 缩短了疗程。 病例 2: 李某, 男, 75 岁, 1994 年 8 月 17 日初诊。6 个月前患带状疱疹, 经治疱疹 消失, 但疼痛迄今未止, 阵阵掣痛、刺痛, 固 定不移, 入夜为剧。查右胁肋部、腰部有大 片淡褐色斑片, 排列成带状, 不可触碰, 触 碰后疼痛明显, 舌苔薄, 脉弦。证属久病入 络, 气血凝滞, 不通则痛。治拟益气活血, 理 气止痛。处方: 生黄芪、赤芍、莪术各 30g, 白术、白芍、当归、水蛭、三棱、延胡索各 12g, 川芎、红花、香附各 9g, 桃仁 15g, 炙 乳没、细辛、生甘草各 6g, 灵磁石 (先下) 60g, 珍珠母 (先下) 30g。水煎服。 服药 4 周,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抽痛间 隔延长, 入夜渐能安睡, 惟大便干结, 2~ 3 日 1 行。前方加入皂角刺、山甲片、生首乌、 枳实、决明子续服。又 3 周, 疼痛渐轻, 局 部皮肤瘙痒, 但无任何皮损, 夜寐已安, 舌 苔薄, 脉弦。前方加入徐长卿继服。再 1 周, 局部皮肤瘙痒更甚, 但疼痛时间消失较长。局 部无皮损, 触碰皮肤亦无疼痛, 舌苔薄, 质 淡, 脉弦。前方加入生黄芪、丹参各 30g 以 加强补气活血之功。以后上方加减连服 1 个 月, 患者痒去痛止而痊愈。 按: 本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而局 部无皮损, 陆师认为痒为痛之轻, 此为局部 皮肤气血流通, 病情好转之象, 续以前法, 并 佐徐长卿治痛而愈。 (收稿日期: 1999- 01- 18) ·492· 湖北中医杂志 1999 年第 21 卷第 7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档为【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767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2-25
浏览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