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举报
开通vip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PAGE104PAGE10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发布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编制日期: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编制:(人员签名)年月日评估:(人员签名)年月日复核:(人员签名)年月日批准:(人员签名)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PAGE104PAGE10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发布人: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编制日期: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编制:(人员签名)年月日评估:(人员签名)年月日复核:(人员签名)年月日批准:(人员签名)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年月日批准发布,年月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主要负责人:                年  月 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PAGE4目录TOC\o"1-2"\h\z\uHYPERLINK\l"_Toc491877583"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PAGEREF_Toc491877583\h5HYPERLINK\l"_Toc491877584"1总则PAGEREF_Toc491877584\h5HYPERLINK\l"_Toc491877585"1.1编制目的PAGEREF_Toc491877585\h5HYPERLINK\l"_Toc491877586"1.2编制依据PAGEREF_Toc491877586\h5HYPERLINK\l"_Toc491877587"1.3适用范围PAGEREF_Toc491877587\h7HYPERLINK\l"_Toc491877588"1.4预案体系PAGEREF_Toc491877588\h9HYPERLINK\l"_Toc491877589"1.5工作原则PAGEREF_Toc491877589\h9HYPERLINK\l"_Toc491877590"2基本情况PAGEREF_Toc491877590\h10HYPERLINK\l"_Toc491877591"2.1生产经营概况PAGEREF_Toc491877591\h10HYPERLINK\l"_Toc491877592"2.2平面布置PAGEREF_Toc491877592\h10HYPERLINK\l"_Toc491877593"2.3生产工艺简介PAGEREF_Toc491877593\h10HYPERLINK\l"_Toc491877594"2.4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PAGEREF_Toc491877594\h11HYPERLINK\l"_Toc491877595"2.5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PAGEREF_Toc491877595\h11HYPERLINK\l"_Toc491877596"2.6设备设施PAGEREF_Toc491877596\h12HYPERLINK\l"_Toc491877597"2.7该项目的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PAGEREF_Toc491877597\h12HYPERLINK\l"_Toc491877598"2.8地形地貌PAGEREF_Toc491877598\h13HYPERLINK\l"_Toc491877599"2.9气象气候PAGEREF_Toc491877599\h13HYPERLINK\l"_Toc491877600"2.10水文地质PAGEREF_Toc491877600\h14HYPERLINK\l"_Toc491877601"2.11土壤植被PAGEREF_Toc491877601\h14HYPERLINK\l"_Toc491877602"(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PAGEREF_Toc491877602\h14HYPERLINK\l"_Toc491877603"3.1人员管理风险分析PAGEREF_Toc491877603\h15HYPERLINK\l"_Toc491877604"3.2物质风险分析PAGEREF_Toc491877604\h15HYPERLINK\l"_Toc491877605"3.3设施风险分析PAGEREF_Toc491877605\h15HYPERLINK\l"_Toc491877606"3.4辅助生产设施风险性识别PAGEREF_Toc491877606\h15HYPERLINK\l"_Toc491877607"3.5环保工程风险性识别PAGEREF_Toc491877607\h17HYPERLINK\l"_Toc491877608"3.6不可抗力风险分析PAGEREF_Toc491877608\h18HYPERLINK\l"_Toc491877609"(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PAGEREF_Toc491877609\h18HYPERLINK\l"_Toc491877610"4.1组织体系PAGEREF_Toc491877610\h18HYPERLINK\l"_Toc491877611"4.2指挥机构及职责PAGEREF_Toc491877611\h18HYPERLINK\l"_Toc491877612"(五)预防与预警PAGEREF_Toc491877612\h22HYPERLINK\l"_Toc491877613"5.1环境风险源监控PAGEREF_Toc491877613\h22HYPERLINK\l"_Toc491877614"5.2预警及措施PAGEREF_Toc491877614\h22HYPERLINK\l"_Toc491877615"5.3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PAGEREF_Toc491877615\h23HYPERLINK\l"_Toc491877616"(六)应急处置PAGEREF_Toc491877616\h23HYPERLINK\l"_Toc491877617"6.1应急响应PAGEREF_Toc491877617\h23HYPERLINK\l"_Toc491877618"6.2应急措施PAGEREF_Toc491877618\h25HYPERLINK\l"_Toc491877619"6.3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PAGEREF_Toc491877619\h27HYPERLINK\l"_Toc491877620"6.4应急监测PAGEREF_Toc491877620\h29HYPERLINK\l"_Toc491877621"6.5信息报告与发布PAGEREF_Toc491877621\h31HYPERLINK\l"_Toc491877622"(七)后期处置PAGEREF_Toc491877622\h32HYPERLINK\l"_Toc491877623"7.1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PAGEREF_Toc491877623\h32HYPERLINK\l"_Toc491877624"7.2应急终止PAGEREF_Toc491877624\h33HYPERLINK\l"_Toc491877625"7.3调查与评估PAGEREF_Toc491877625\h34HYPERLINK\l"_Toc491877626"(八)应急保障PAGEREF_Toc491877626\h35HYPERLINK\l"_Toc491877627"8.1应急人员通讯PAGEREF_Toc491877627\h35HYPERLINK\l"_Toc491877628"8.2物资装备保障PAGEREF_Toc491877628\h35HYPERLINK\l"_Toc491877629"8.3制度保障PAGEREF_Toc491877629\h35HYPERLINK\l"_Toc491877630"8.4人力资源保障PAGEREF_Toc491877630\h36HYPERLINK\l"_Toc491877631"8.5技术保障PAGEREF_Toc491877631\h36HYPERLINK\l"_Toc491877632"8.6资金保障PAGEREF_Toc491877632\h36HYPERLINK\l"_Toc491877633"(九)监督管理PAGEREF_Toc491877633\h36HYPERLINK\l"_Toc491877634"9.1培训与演练PAGEREF_Toc491877634\h36HYPERLINK\l"_Toc491877635"9.2奖励与责任追究PAGEREF_Toc491877635\h37HYPERLINK\l"_Toc491877636"(十)附则PAGEREF_Toc491877636\h37HYPERLINK\l"_Toc491877637"10.1术语和定义PAGEREF_Toc491877637\h37HYPERLINK\l"_Toc491877638"10.2制定与修订PAGEREF_Toc491877638\h39HYPERLINK\l"_Toc491877639"10.3应急预案实施PAGEREF_Toc491877639\h39HYPERLINK\l"_Toc491877640"(十一)附件PAGEREF_Toc491877640\h39HYPERLINK\l"_Toc491877641"11.1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表PAGEREF_Toc491877641\h40HYPERLINK\l"_Toc491877642"11.2应急预案启动令PAGEREF_Toc491877642\h41HYPERLINK\l"_Toc491877643"11.3应急预案终止令PAGEREF_Toc491877643\h41HYPERLINK\l"_Toc491877644"11.4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PAGEREF_Toc491877644\h42HYPERLINK\l"_Toc491877645"1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PAGEREF_Toc491877645\h43HYPERLINK\l"_Toc491877646"11.6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PAGEREF_Toc491877646\h44HYPERLINK\l"_Toc491877647"1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总结报告PAGEREF_Toc491877647\h45HYPERLINK\l"_Toc491877648"11.8通讯方式PAGEREF_Toc491877648\h45HYPERLINK\l"_Toc491877649"11.9应急物资PAGEREF_Toc491877649\h46HYPERLINK\l"_Toc491877650"11.10环境保护管理制度PAGEREF_Toc491877650\h46HYPERLINK\l"_Toc491877651"11.11项目地理位置图PAGEREF_Toc491877651\h53HYPERLINK\l"_Toc491877652"11.1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PAGEREF_Toc491877652\h54HYPERLINK\l"_Toc491877653"11.13厂区周边情况图PAGEREF_Toc491877653\h55HYPERLINK\l"_Toc491877654"11.14总平面布置图PAGEREF_Toc491877654\h56HYPERLINK\l"_Toc491877655"11.15突发环境事件人员撤离路线图PAGEREF_Toc491877655\h57HYPERLINK\l"_Toc491877656"11.16消防设施分布图PAGEREF_Toc491877656\h57HYPERLINK\l"_Toc491877657"11.17厂区雨水、污水排放示意图PAGEREF_Toc491877657\h58HYPERLINK\l"_Toc491877658"二、突发环境事件水污染专项应急预案PAGEREF_Toc491877658\h60HYPERLINK\l"_Toc491877659"(一)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PAGEREF_Toc491877659\h60HYPERLINK\l"_Toc491877660"1.1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分析PAGEREF_Toc491877660\h60HYPERLINK\l"_Toc491877661"1.2预防措施PAGEREF_Toc491877661\h60HYPERLINK\l"_Toc491877662"(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PAGEREF_Toc491877662\h60HYPERLINK\l"_Toc491877663"(三)组织机构及职责PAGEREF_Toc491877663\h61HYPERLINK\l"_Toc491877664"(四)预防与预警PAGEREF_Toc491877664\h61HYPERLINK\l"_Toc491877665"4.1预警及措施PAGEREF_Toc491877665\h61HYPERLINK\l"_Toc491877666"4.2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PAGEREF_Toc491877666\h62HYPERLINK\l"_Toc491877667"(五)信息报告程序PAGEREF_Toc491877667\h63HYPERLINK\l"_Toc491877668"5.1单位内部信息报告PAGEREF_Toc491877668\h63HYPERLINK\l"_Toc491877669"5.2环境事件信息上报PAGEREF_Toc491877669\h63HYPERLINK\l"_Toc491877670"5.3向周边友邻单位通报PAGEREF_Toc491877670\h64HYPERLINK\l"_Toc491877671"(六)应急处置PAGEREF_Toc491877671\h64HYPERLINK\l"_Toc491877672"6.1应急响应PAGEREF_Toc491877672\h64HYPERLINK\l"_Toc491877673"6.2应急措施PAGEREF_Toc491877673\h65HYPERLINK\l"_Toc491877674"(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PAGEREF_Toc491877674\h66HYPERLINK\l"_Toc491877675"7.1现场通讯保障及后勤服务PAGEREF_Toc491877675\h66HYPERLINK\l"_Toc491877676"7.2通信保障PAGEREF_Toc491877676\h66HYPERLINK\l"_Toc491877677"7.3物资装备保障PAGEREF_Toc491877677\h66HYPERLINK\l"_Toc491877678"7.4资金保障PAGEREF_Toc491877678\h67HYPERLINK\l"_Toc491877679"7.5技术保障PAGEREF_Toc491877679\h67HYPERLINK\l"_Toc491877680"7.6人力资源保障PAGEREF_Toc491877680\h67HYPERLINK\l"_Toc491877681"三、突发环境事件大气污染专项应急预案PAGEREF_Toc491877681\h68HYPERLINK\l"_Toc491877682"(一)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PAGEREF_Toc491877682\h68HYPERLINK\l"_Toc491877683"1.1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分析PAGEREF_Toc491877683\h68HYPERLINK\l"_Toc491877684"1.2预防措施PAGEREF_Toc491877684\h68HYPERLINK\l"_Toc491877685"(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PAGEREF_Toc491877685\h69HYPERLINK\l"_Toc491877686"(三)组织机构及职责PAGEREF_Toc491877686\h70HYPERLINK\l"_Toc491877687"(四)预防与预警PAGEREF_Toc491877687\h70HYPERLINK\l"_Toc491877688"4.1预警及措施PAGEREF_Toc491877688\h70HYPERLINK\l"_Toc491877689"4.2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PAGEREF_Toc491877689\h71HYPERLINK\l"_Toc491877690"(五)信息报告程序PAGEREF_Toc491877690\h71HYPERLINK\l"_Toc491877691"5.1单位内部信息报告PAGEREF_Toc491877691\h71HYPERLINK\l"_Toc491877692"5.2环境事件信息上报PAGEREF_Toc491877692\h72HYPERLINK\l"_Toc491877693"5.3向周边友邻单位通报PAGEREF_Toc491877693\h72HYPERLINK\l"_Toc491877694"(六)应急处置PAGEREF_Toc491877694\h72HYPERLINK\l"_Toc491877695"6.1应急响应PAGEREF_Toc491877695\h72HYPERLINK\l"_Toc491877696"6.2应急措施PAGEREF_Toc491877696\h73HYPERLINK\l"_Toc491877697"(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PAGEREF_Toc491877697\h74HYPERLINK\l"_Toc491877698"7.1现场通讯保障及后勤服务PAGEREF_Toc491877698\h74HYPERLINK\l"_Toc491877699"7.2通信保障PAGEREF_Toc491877699\h74HYPERLINK\l"_Toc491877700"7.3物资装备保障PAGEREF_Toc491877700\h74HYPERLINK\l"_Toc491877701"7.4资金保障PAGEREF_Toc491877701\h75HYPERLINK\l"_Toc491877702"7.5技术保障PAGEREF_Toc491877702\h75HYPERLINK\l"_Toc491877703"7.6人力资源保障PAGEREF_Toc491877703\h75HYPERLINK\l"_Toc491877704"四、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预案PAGEREF_Toc491877704\h76HYPERLINK\l"_Toc491877705"(一)事故特征PAGEREF_Toc491877705\h76HYPERLINK\l"_Toc491877706"(二)应急组织与职责PAGEREF_Toc491877706\h76HYPERLINK\l"_Toc491877707"2.1应急组织PAGEREF_Toc491877707\h76HYPERLINK\l"_Toc491877708"2.2指挥组织的主要职责PAGEREF_Toc491877708\h76HYPERLINK\l"_Toc491877709"(三)应急处置PAGEREF_Toc491877709\h77HYPERLINK\l"_Toc491877710"3.1事件应急处置程序PAGEREF_Toc491877710\h77HYPERLINK\l"_Toc491877711"3.2现场应急处置PAGEREF_Toc491877711\h77HYPERLINK\l"_Toc491877712"(四)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2\h78HYPERLINK\l"_Toc491877713"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3\h78HYPERLINK\l"_Toc491877714"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4\h79HYPERLINK\l"_Toc491877715"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5\h79HYPERLINK\l"_Toc491877716"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6\h80HYPERLINK\l"_Toc491877717"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7\h80HYPERLINK\l"_Toc491877718"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PAGEREF_Toc491877718\h8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PAGE80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环境污染事故能力,能够确保迅速做出响应,有领导、有组织、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步骤的按事先制定的抢险救援工作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增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防范能力,减少风险,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以保障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免受侵害,特制订本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2.1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01-01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5修改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11)《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12)《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3)《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淄博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淄博市环境保护局临淄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7)《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2.2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规范、规程(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14);(1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发[1995]56号);(1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6)《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8)《生产经营单位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环境风险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20)《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2)《环境风险应急响应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3)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年5月1日施行);(24)《淄博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5)《淄博市高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淄环发(2011)67号;(26)《关于提高全市重点行业和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通知》(淄环工委办发[2011]6号);(2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1.3适用范围1.3.1本预案适用于年产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1.3.2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298491.htm"\t"_blank"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6)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重大环境事件(Ⅱ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593053.htm"\t"_blank"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一般环境事件(Ⅳ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为了与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预案体系相衔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风险特性,将公司内事件细分为公司级事件、车间级事件、岗位级事件三个级别。公司级事件(Ⅴ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司级事件:(1)对周边环境敏感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致使群众有中毒现象发生;(3)消防废水或物料流出厂界,对下游水体、植被或无防渗区域产生污染。车间级事件(Ⅵ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大面积泄露事故,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达标排放,物料未流出厂界。(2)发生小型可控火灾事故,消防废水全部进入本单位收集系统。岗位级事件(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小型泄露,物料未流出围堰或岗位周边10米范围,有毒有害气体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2)三废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导致污染物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1.4预案体系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结构图如下: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突发环境事件专项预案大气污染专项预案水污染专项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5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当达到公司级时,要在1小时内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请求外界支援。当达到车间级时,要第一时间通知周边保护目标,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衍生污染。2基本情况2.1生产经营概况项目总占地面积13340m2,位于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内,该公司南面是农田,东面为福美木业车间及晶达车间,西侧、北侧均为道路。中心纬度36°48′52″,中心经度118°13′18″。厂区地势平坦,附近无居民区。2.2平面布置厂区出入口位于北侧,门卫位于大门东侧,办公楼位于大门西侧,厂区南侧为料场、仓库、罐体和主控室。2.3生产工艺简介工艺说明:项目是用水泥、外加剂、沙子、石子、粉煤灰等进行加工混凝土,水泥、粉煤灰由罐车运至项目现场,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输送到项目料仓内,料仓为全密闭钢结构,料仓中的水泥、粉煤灰从料仓直接进入搅拌机;项目石子、外加剂、沙子等其他物料储存于密闭的料场罩棚中,并采用密闭输送设备输送到搅拌机内。在搅拌机内加入物料的同时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由搅拌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图如下:2.4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2.4.1废水本项目料场防尘洒水全部蒸发;生产水大部分进入产品,小部分蒸发;车辆冲洗废水经水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4.2废气该项目废气主要为:①原料在储存、运输过程的无组织粉尘;②沙子及石子上料工序产生的无组织粉尘;=3\*GB3③搅拌机投料搅拌过程中产生有组织粉尘。2.4.3噪声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噪声,噪声源强约在75-95dB(A)之间。由于厂区布置合理,采取了吸声、减震、维护维养等合理措施,噪声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后达到厂界时叠加噪声影响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2.4.4固废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生活垃圾,旱厕粪便,沉淀池污泥。2.5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2.5.1主要原材料消耗如下:项目主要原料消耗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单位年用量1水泥料仓万吨/年5.62外加剂料场罩棚万吨/年0.143粉煤灰料仓万吨/年1.84沙子料场罩棚万吨/年165石子料场罩棚万吨/年222.5.2产品储存情况产品储存情况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年产量相态备注1混凝土不储存24万立方米/年固态产品2.6设备设施本项目的主要设备、设施详见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1混凝土拖泵车电力1混凝土拖泵车柴油1混凝土输送泵车日野-大象1混凝土输送泵车沃尔沃-大象1混凝土搅拌车UD10混凝土搅拌车重汽7混凝土搅拌车欧曼1轮胎式装载机山工/柳工各1地磅100T1全自动清洗平台12.7该项目的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该项目为环境风险二级,保护目标范围定为3公里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表序号名称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人口数量环境功能1大杨庄村东83013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小杨庄村东14004573槐行村东北205011594韩家庄村东北23008565小杜家庄村东北22003006王家庄村东北270017837南罗家庄村东北28007508王家桥村东北250016579大杜家庄东北210050010小张村东北1600161711太平庄东北1800144812大薄庄西北2400103613小薄王庄西北204060014田家庄西北1800105015侯家屯村西北1400220016段家庄西北110050017傅家庄西北100040018李家屯西北160040019金岭村西南18001395020毛托村东南1400236321于家店村东南280064622地表水乌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ROMANII类标准23地下水厂界周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2.8地形地貌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北纬35°56′--37°18′,东经117°32′--118°31′,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地貌景齐全的地区。鲁山横亘中南部,主峰海拔1108.3米,将淄博市分割为两大水系单元。鲁山以北为小清河水系,在胶济铁路以南呈簸箕状分布,其东西两翼为丘陵地带、中部为河谷低地,向北倾伏开阔至胶济铁路以北,由山前平原过渡至高青县黄泛平原,海拔最低点5米。全市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淄博市地质条件为II级粘土层,最大冻土深度-0.5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性征周期为0.4s,相当于地震烈度为7度。临淄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隶属华北地台区的鲁西断块之鲁中南隆起区的北缘,地层属鲁西地层分区。该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变缓,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2.9气象气候临淄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回暖快,多风,雨水较少;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多晴好天气。项目所在区域近五年年均气温为13.7℃,年均降雨量697.7mm,全年平均主导风向为ESE,蒸发量1618.0mm,相对湿度63%,平均风速1.5m/s。2.10水文地质淄博市河流均为雨源型河流。小清河自西向东横跨桓台县、高青县。发源于淄博市的主要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乌河、东猪龙河。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降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是一个水量型缺水的城市。同时,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注入河流、水库、湖泊,使全市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又成为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公司厂址区域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岩组和奥陶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岩组水位埋深为55m~90m,含水层厚度在30m~80m之间,含水岩层为卵砾石层及含泥砂卵石层,补给来源为区域南部的径流补给、降水下渗等,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奥陶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地下水由南部降水补给,向北部径流,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灰岩。2.11土壤植被项目所在地属华北落叶林区,原始植被已无,现多系人工植被,很少自然植被。自然植被多分布在境内南部的低山丘陵和崖边,沟坡及平原的河滩;人工植被主要分布在低山岭被、近山阶地和沟、渠、河道两旁及庭院四周。(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根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分析,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源为运输、工艺、储藏、维修等各环节过程。主要风险为各环节物料泄漏引发的水和大气污染,以及对人员造成灼伤、中毒事故,另外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外界原因引发的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国内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事故频率分布图事故原因事故频率事故比例(%)顺序排名违章用火或灭火措施不当8240.21操作失误5125.02雷击、静电及电气引火3115.23仪表失灵2110.34设备损坏、腐蚀199.35合计204100综合上表,主要风险因素从人员管理、物质风险分析、设备风险分析、不可抗力四个因素做如下分析:3.1人员管理风险分析(1)未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环境风险单元及相应的应急处置设施未实行定岗及监管制度。(2)员工环境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操作不当、巡检不到位。(3)维修维护不及时,致使到达使用时限的仪器仪表及设施过期运行。(4)未扎实开展应急培训及演练工作,致使员工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现场处置能力。3.2物质风险分析根据导则的相关规定,并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相关规定,对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料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因此,确定本项目未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本项目物料水泥、外加剂、沙子、石子、粉煤灰等均不属于化学品,不燃,无危险特性,但水泥、外加剂、粉煤灰为粉状,容易造成粉尘污染事件。3.3设施风险分析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及实际建设情况,将功能单元划分为:生产原辅料存储区、生产装置区。主要风险如下:(1)阀门、仪表或安全装置年久失修,造成失效,引发连电、火灾事故。(2)操作人员失误,引发粉尘泄露事故。(3)停电事故,造成输送泵、阀门、仪表等失效,装置内物料积存过多,引发粉尘污染事故。3.4辅助生产设施风险性识别本项目辅助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运输设施、供排水设施、低压配电设施等。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如下:1.运输设施危险分析本项目厂外运输采用专用车辆。一般情况下,在运输途中不会产生物料的散落或泄漏,不会对沿途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由于运输频繁,路线复杂,发生交通事故从而引起物料外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本项目水泥、外加剂、粉煤灰为粉状,发生泄漏主要为粉尘污染,危险性较低。2.低压配电系统触电危险分析(1)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存在触电危险。项目电气设备多,电流大,由于电器设备本身缺陷或绝缘损坏、线头外露等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等原因,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2)供配电设备、设施在生产运行中现场环境恶劣(高温、潮湿、腐蚀、振动)、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设计不合理、安装工艺不规范、各种电气安全净距离不够;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操作、保护失灵等原因,若人体不慎触及带电体或过份靠近带电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的触电危险。特别是高压设备和线路,因其电压值高,电场强度大,触电的潜在危险更大。(3)电器维修要严格执行挂牌制度,防止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如检修电器设备拉闸断电后,要挂“有人工作,切勿合闸”的警示牌,否则,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4)线路维修作业时,应按规定在作业区前后挂接地线,不然会发生意外事故;电器检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登高作业时要作好保护。(5)手持电动工具如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就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照明灯具如果不使用安全电压,则移动照明设备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3.低压配电系统火灾、爆炸危险分析(1)电气火花是引发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电缆质量不好;电缆隔热、散热不良;负荷过截,引起电缆发热;电缆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瓷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等,都容易引发电气火花或电气火灾。电气线路,如果由于以下原因出现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情况,可能发生电气线路火灾。=1\*GB3①短路包括以下原因:=1\*romani、使用绝缘导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导线的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2\*romanii、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3\*romaniii、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层被击穿。=4\*romaniv、用金属线捆扎绝缘导线或把绝缘导线挂在钉子上,日久磨损生锈腐蚀,使绝缘受到破坏。=5\*romanv、裸导线安装太低,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碰在电线上,金属构件搭落或小动物跨接在电线上。=6\*romanvi、不按规程要求私接乱啦,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2\*GB3②超负荷包括以下原因:=1\*romani、设计或选择导线截面不当,实际负荷超过了导线的安全截流量。=2\*romanii、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的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3\*romaniii、接触电阻过大包括以下原因:=1\*alphabetica、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衔接点连接不牢。=2\*alphabeticb、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振动使接头松动。=3\*alphabeticc、在导线连接处有杂质,如腐蚀、产生氧化层或渗入尘土。=4\*alphabeticd、铜线与铝线的连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不对。(2)雷电在雷雨季节,如装置的防雷设施未设置或设置不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有可能导致设备设施发生雷击事故,进而可能引起火灾。(3)建筑及其它火灾如在建筑设计或施工时,建筑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或用可燃材料做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建筑火灾;或发生建筑物火灾时,建筑物达不到耐火极限而坍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来不及逃生而引发人员伤害。4.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建设项目投产后,除了火灾危险性等危害外,还存在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如工人巡视及设备检修等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3.5环保工程风险性识别废气处理设施:主要采用布袋除尘技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停电等,造成废气超标排放。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产检修,找出原因,确保上述废气达标排放。3.6不可抗力风险分析(1)汛期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全年降水总量约为6500立方米,应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建设足够大的事故收集设施,确保事故状态下有足够容量的收集能力。(2)雷电多集中在汛期,应采取合理的防雷措施。(3)本区域地震烈度为7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风险性小。(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4.1组织体系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夜间由各部门负责人值班)。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及日常应急管理事务与协调,在事故状态下,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负责协助和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注:如总指挥和副总指挥不在时,由公司财务副总任总指挥,生产主管、设备主管任副指挥,组成临时指挥部,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4.2指挥机构及职责4.2.1指挥机构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现场指挥:应急救援组:警戒保卫组:物资供应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监测分析组:指挥机构结构图:应急总指挥现场指挥监测分析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警戒保卫组应急救援组4.2.2职责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发生事故时,由指挥中心启动和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信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如下: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3.审批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费用。主要用于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的购置计划。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介质的跑、冒、滴、漏。5.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行动。6.向上级报告和向周边单位通报化学品的泄漏量、风向等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9.负责对公司职工进行防止危险化学品中毒及救援方法的知识培训,向周边企业、社区提供本生产区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的宣传材料。10.负责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工作,接受上级领导的指挥和调遣。总指挥1.负责指挥、组织协调重大环保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对重大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做出决策,下达救援抢险命令。2.组织制订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6.发布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7.负责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
本文档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小谢职场指南
从事职场工作十多年,擅长制定各类文件
格式:doc
大小:594KB
软件:Word
页数:83
分类:
上传时间:2022-05-09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