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正文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正文

举报
开通vip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正文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对环己烷﹑醇酮厂的安全技术设计。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各生产环节的危险特性,从而确定安全防火重点部位和安全工作重点。并依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分析确定各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以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局:大致可分为:生产区、存储区、生活区及附属设施区四个部分。其次依照上述标准来确定工厂内部主要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以及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然后对工厂进行区域规划和总平面布置。选一个有代表性的爆炸危险性厂房根据《爆炸和火灾危...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正文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对环己烷﹑醇酮厂的安全技术设计。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各生产环节的危险特性,从而确定安全防火重点部位和安全工作重点。并依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分析确定各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以对厂区进行合理分区布局:大致可分为:生产区、存储区、生活区及附属设施区四个部分。其次依照上述标准来确定工厂内部主要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以及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然后对工厂进行区域规划和总平面布置。选一个有代表性的爆炸危险性厂房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对其进行防爆电气的设计;以一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为研究对象,通过确定泄爆方式,来计算其泄爆面积。最后对某一车间进行灭火器的配置。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泄爆面积;灭火器配置目录TOC\o"1-3"\h\z\u9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25参考文献…………………………………………………………………………………..26附录………………………………………………………………………………………..271前言随着我国环己烷市场的发展,环己烷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状况成为业内企业关注的焦点。了解国内外环己烷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对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十分关键。环己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高溶解性和低挥发性,可以作为特种溶剂,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纤维、合成橡胶、工业涂料、医药、农药、有机溶剂等工业。本文通过对环己烷、醇酮的生产工艺的研究,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危险及各个生产环节和存储场所的火灾危险类别,同时也对该化工厂附属设施的建、构筑物的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对整个厂区进行了区域划分和总平面布局。同时也针对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进行了爆炸方式的确定和泄爆面积的计算,详细分析了该生产系统反应过程中由于氧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而可能产生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整个化工厂的布局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该工厂进行防火防爆研究是基于全方位的考虑,即综合研究了该类工业企业中潜在的诸种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从而对该厂进行防火防爆设计。在对该化工厂的整体布局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工厂内主要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类别、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以及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使各项指标符合现行的安全标准,进而以防火防爆技术为基础,对厂区进行合理的布局。2工程概况该环己烷﹑醇酮厂位于辽宁省康平县同类化工性质的工业园区内。园区北侧为公路,东西方向为相邻的同类化工厂,南侧为郊外,距离工业园区北侧的200m有居民区。区内有各类大中型化工厂,并具有与化工生产配套的设施以及供水、供电等,适合建设化工厂。该工业园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北温带,这个地区一年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冬季最低气温为-26℃,夏季最高气温为32℃。该环己烷﹑醇酮厂总平面设计为长方形,长375m,宽227m,占地面积为85125㎡。整个化工厂划分为生产区、存储区、生活区和附属设施区四大区域。3工程项目分析工艺流程介绍3.1.1生产工艺简述该生产工艺以苯为原料,通过加氢生成环己烷,再用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醇和环己酮,简称醇酮。简要工艺流程是:将苯和氢通过苯泵和氢压缩机送入主反应器,在催化剂雷尼镍(Nips2)的作用下,进行苯加氢反应,生成环己烷。其方框 流程图 破产流程图 免费下载数据库流程图下载数据库流程图下载研究框架流程图下载流程图下载word 如图所示。其反应温度186~200℃,反应压力~,保持氢分压不变。反应后的气体进入后反应器继续反应,以提高转化率。从后反应器出来的环己烷蒸气经冷凝后,进入稳定塔蒸馏提纯得环己烷。将所得环己烷和混合气(循环气和新鲜空气的混合气)送入氧化反应器,环己烷与混合气中的氧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己基过氧化物和少量的环己醇、环己酮。有四台氧化反应器,一、二、三、四氧化反应器的反应温度依次是181℃、175℃、167℃、166℃,反应压力均是。氧化反应产物经预浓缩、氧化洗涤、脱水后送入脱氧化反应器,在催化剂铬酸叔丁酯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简称醇酮。醇酮产物经脱环己烷、精馏后,得到产品醇酮。其工艺流程框图如图所示。雷尼镍苯稳定后反应加氢环己烷氢气循环气氧化洗涤预浓缩氧气混合空气催化剂精馏脱环己烷脱过氧化脱水醇酮图环己烷、醇酮生产工艺方框流程图该装置的物料苯、氢、环己烷均是易燃易爆物质;环己醇、环己酮可燃可爆。苯、环己烷、醇酮都有毒。活性雷尼镍催化剂遇空气能自燃;催化剂铬酸酐有强腐蚀性安全防火重点部位加氢反应器苯加氢反应在反应器中进行,由于苯和氢都是易燃、易爆物质,且反应温度和压力都较高,如果控制不好,是很危险的。反应器设有联锁控制系统和水喷淋系统。氧化反应器在四个反应器中,环己烷直接用空气进行氧化反应。因环己烷易燃、易爆,又有空气存在,所以危险性很大。氧化反应后的尾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在四个氧化反应器的上部,都应设有测尾气中氧含量的在线分析仪,控制尾气中的含氧量在%(体积)以下,超限发出声光报警。为控制好进入氧化反应器的混合气中的氧含量,在气-气混合器的出口,设有测混合气中氧含量的在线分析仪,控制其含氧量在15%(体积)以下。氧化应器设有联锁控制系统及水喷淋、蒸汽灭火设施。脱过氧化反应器环己基过氧化物的分解反应在脱过氧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92℃,反应压力。因为有大量环己烷存在,所以有危险。该反应器处曾发生过火灾事故。原因是在维修动火时,碰开了快开式取样阀,泄出的环己烷被明火引燃而发生火灾。该反应器设有联锁控制系统和水喷淋系统。安全工作重点加氢反应器平稳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00℃,反应压力不超过,保持氢分压不变。所用催化剂雷尼镍遇空气能自燃,因此必须杜绝外漏。主反应器设有测液面用的钴(60)射线源,标记要醒目、明显,保护铅层要完整。并要定期对现场的射线剂量进行监测,如有超标,要立即查找原因,尽快整修。应定期检查水喷淋系统,保持好用。定期用高温测厚仪检测壁厚,并做好记录,如有问题,要及时处理。氧化反应器严格控制四个氧化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不超温、超压。控制混合气中的氧含量在15%以下,严格控制氧化尾气中的氧含量在%以下,要保证水喷淋和蒸汽灭火系统好用。脱氧化反应器平稳控制反应。联锁控制系统和其它安全装备要保证处于良好状态。水喷淋系统要保证好用。其他部位氢气压缩机的联锁控制和安全附件要保证好用,杜绝泄漏。苯泵和环己烷泵要平稳运转,不产生摩擦、憋压;密封完好,不泄漏。进入循环气压缩机的循环气中的环己烷含量要控制在%以下。废催化剂雷尼镍要排入废催化剂处理池及时处理,处理完后及时运出装置区。配制催化剂用的铬酸酐腐蚀性很强。苯、氢、环己烷的管线阀栏、阀门等部位发生跑、冒、滴、漏很危险,要经常检查其泄漏情况,一旦发现有漏点,要立即堵漏。装置区内设置的水幕,要定期检查,保持好用。工艺环节的划分3.4.1生产区根据环己烷、醇酮的生产工艺流程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两大部分,环己烷的工艺流程分为三个步骤:加氢、后反应、稳定,进而获取醇酮的工艺流程分为八个步骤:混合、氧气、预浓缩、氧化洗涤、脱水、脱过氧化、脱环己烷、精馏。由于冷凝和蒸馏是为了提纯环己烷,可以将其列为一个生产车间,预浓缩、洗涤、脱水、脱氧化可以将其定为预浓缩—脱过氧化工段,脱环己烷、精馏为去除环己烷杂质提纯醇酮,每个生产环节为一个厂房,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厂房。各生产车间的功能与规模见表。表各个生产车间的功能与规模生产车间功能长(m)宽(m)高(m)面积(㎡㎡)苯和氢气在雷尼镍催化加氢生产环己烷403081200环己烷蒸气经冷凝,进入稳定塔蒸馏提纯403681440环己烷、混合空气在氧化反应器中反应504082000预浓缩、氧化洗涤、脱水后送入脱氧化反应器脱环己烷、精馏,提纯醇酮6060836003.4.2仓储设施为了方便工厂的生产与成品的管理,所以在厂内设计有储存车间和成品车间。储存车间是为了储存氢气,储存车间是为了储存原料苯和环己烷,储存车间是为了储存催化剂雷尼镍,储存车间是为了储存催化剂铬酸酐。成品车间是为了放置醇酮(环己醇、环己酮)。下面对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存储注意事项进行简单介绍苯苯在下为一种、有的透明,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苯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苯类的贮槽或贮藏室要有避雷装置,防火,挂有“严禁烟火”标志。因此贮运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晒。能与氧化剂,如氧气、过氧化钠发生剧烈反应,通风的库房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氢气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属于甲类贮存物质。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本实验用氢气瓶储存,容积为40升左右的小气瓶,钢瓶氢气应存放在无明火、远离热源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环己烷环己烷存在于某些石油中,无色流动性液体。有汽油气味,密度。熔点6.5℃,沸点81℃,易挥发和燃烧,不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没有腐蚀性,可以用铁、软钢、铝或不锈钢、镀锌铁桶(每桶净重不超过150公斤)等容器存储和运输,贮存库房不超过28℃,应密封存储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热源,防止阳光直射。环己醇环己醇外观无色、有樟脑气味、晶体或液体,熔点是25.2℃,沸点160.9℃,微溶于水对人的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液态的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本品可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本品为可燃性溶剂,因此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运时要注意防水、防晒、防火,并按有毒易燃品规定处理。环己酮环己酮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具有强烈的刺鼻臭味,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体积),易燃易挥发。熔点:-45℃,沸点:155.6℃,环己酮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或硝酸氧化均能生成己二酸HOOC(CH2)4COOH,采用铁桶包装。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处,并与强氧化剂隔离堆放,桶装堆垛应注意留有墙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桶储存,并可用槽车运输。活性雷尼镍活性雷尼镍为中等程度的可燃性,遇空气自燃,有水存在的情况下部分活化并产生氢气易结块,长久暴露于空气中易风化,50Kg/或100Kg/内封塑袋铁桶或塑料桶;水封存属危险品,禁与易燃物堆放及运输;禁渗漏,存放在阴凉干燥房内;采用棚车运输;禁倒置。铬酸酐铬酸酐为强氧化剂,不燃,具有强的腐蚀性,与易燃物(苯等)和可燃物会发生剧烈反应;与还原物质,如镁粉、铝粉等混合后经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根据环己烷和醇酮(环己醇和环己酮)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及原料的性质和储存方式,分成以下的原材料以及产成品库,整个仓储设施区共有5个库房,编号分别为6号、7号、8号、9号库房,依次存放苯和环己烷、氢气、雷尼镍催化剂、铬酸酐、醇酮(环己醇、环己酮)。各个建筑物功能与规格如表所示。表储存车间的功能和规格储存及成品车间的功能长(m)宽(m)高(m)面积(㎡)氢气25258625苯、环己烷25208500活性雷尼镍15108150铬酸酐15108150环己醇、环己酮30258750其他设施为了使化工厂更加完整,更加规范。现设置门卫、办公楼、职工公寓、职工食堂、。各个建筑物的规格如表所示。表其他设施的名称和规格名称长(m)宽(m)层数面积(㎡)门卫10101100办公楼30203600男职工公寓503041500职工食堂30202600女职工公寓303029004区域划分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进行区域划分。第3.1.1条?在进行区域规划时,应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及其相邻的工厂或设施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合理布置。第3.1.2条?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宜位于邻近城镇或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该厂的设计综合各设计标准将整个厂区分为生产区、存储区、生活区和附属设施区四大区域,在分区布置下充分考虑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和设施的防火间距。本次设计厂址选在辽宁省康平县同类化工性质的工业园区,东西方向与同类企业相邻,北与城乡道路相邻,南与未开发的外郊相邻,所以应考虑厂内危险性较高的设施和库房与相邻企业和道路间的防火间距,对于工厂内则应考虑火灾危险等级较高的生产厂房或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附录ⅠA1)[2],由于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距离工业园区北侧的200m有居民区,所以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将工厂的生产区设计在远离城镇或居住区的且在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即居民区的南侧。5总平面的布置分区布置根据工厂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充分考虑火灾爆炸危险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把整个化工厂划分为生产区、存储区、生活区和附属设施区四大区域。考虑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将存储区设置在整个厂区的东南角,该区内共有五个库房,其自东向西,由北向南依次是:氢气存储库,环己醇、环己酮存储库,苯、环己烷存储库,活性雷尼镍存储库,铬酸酐存储库,其编号分别为1、5、2、3、4库房。生产区位于整个厂区的东北部和中部,共五个生产车间,呈折线型分布,在存储区的北部自东向西依次为:环己烷合成车间,环己烷提纯车间,氧化车间,其编号为1、2、3车间;在存储区的西部为:醇酮提纯及预浓缩-脱氧化车间。生活区位于厂区的西北角,主要包括门卫、办公楼、职工公寓、职工食堂。附属设施区则布置在厂区的西南角,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场、消防水池、锅炉房、变电站。火灾危险类别的确定5.2.1环己烷、醇酮及生产原料的理化性质简介环己烷分子式:C6H12,凝固点6.5℃,沸点80.7℃,闪点18℃,相对密度,折射率,闪点(闭杯),有汽油气味,无色流动性液体,易挥发和燃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苯。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本品有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环己烷对酸、碱比较稳定,在铂或钯催化下,350℃以上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环己烷也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的主要产物不同。火灾危险性为甲类。主要用于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在涂料工业中广泛用作溶剂。是树脂、脂肪、石蜡油类、丁基橡胶等极好溶剂。可由苯经氢化或由石油馏分中回收而制得。苯分子式:C6H6,苯在下为一种、有的透明,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可燃,有毒,也是一种。闪点10~12℃。熔点5.5℃,沸点80.1℃,相对密度(24℃)。无色易挥发,易燃易爆。不溶于,溶于乙醇、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苯在燃烧时产生浓烟。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体积)。火灾危险性为甲类。氢气分子式:H2,一种无色、无嗅、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密度比小,难溶于水。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爆炸极限)。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环己醇分子式:C6H12O,环己醇外观无色,有樟脑气味,晶体或液体,凝固点为25.12℃,低于凝固点为无色针状晶体,沸点161.1℃,蒸汽压(25℃):,自燃点440℃,爆炸极限(体积)~%;闪点:(开环)、(闭环);熔点是25.2℃,沸点160.9℃,微溶于水,对人的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液态的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本品可燃,具刺激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环己酮分子式:C6H10O,环己酮为无色透明液体,带有泥土气息。具有强烈的刺鼻臭味,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体积),易燃易挥发。熔点-45℃,沸点155.65℃,蒸汽压(20℃):,爆炸极限(体积)~%,闪点:54℃(开环)、33℃(闭环),环己酮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或硝酸氧化均能生成己二酸HOOC(CH2)4COOH,采用铁桶包装。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活性雷尼镍活性雷尼镍为中等程度的可燃性,遇空气自燃,有水存在的情况下部分活化并产生氢气易结块,长久暴露于空气中易风化,50Kg/或100Kg/内封塑袋铁桶或塑料桶;水封存属危险品,禁与易燃物堆放及运输;禁渗漏,存放在阴凉干燥房内;采用棚车运输;禁倒置。铬酸酐为强氧化剂,不燃,腐蚀性强。相对密度:结晶,熔点196°C,凝固点170~172°C。熔融时稍有分解;195°C时分解生成氧化铬;200~250°C时分解放出氧,生成介于铬酸酐和三氧化二铬之间的中间化合物。遇臭氧形成过氧化物,遇过氧化氢形成氧化铬酸,遇氯化氢形成氯氧化铬。易溶于水、醇、硫酸和乙醚,不溶于丙酮,易潮解。为强氧剂,与有机物接触摩擦能引燃烧。遇酒精、苯即发生燃烧或爆炸。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见附录中表A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划分)。可知各分类理由如下:依据对苯、环己烷、氢气、雷尼镍、铬酸酐的上述理化性质可以确定它们的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根据本规范还可确定环己醇和环己酮,分别为丙类和乙类。苯和氢气、催化剂雷尼镍主要作为1号车间的原料;2号车间主要是针对1号车间产物环己烷的提纯;3号、4号主要是对环己烷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因此场内主要的化学危险物质为环己烷,5号厂房主要是为了提纯醇酮,即环己醇、环己酮。根据厂房内所存在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类别确定该厂房的火灾危险类别,且当同一房间内,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设备时,房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最高的设备确定。综上所述,各厂房的火灾危险类别分别为:1号厂房甲类、2号厂房甲类、3号厂房甲类、4号厂房甲类、5号厂房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表3.1.1可知苯加氢、提纯环己烷、环己烷氧化等反应均属于甲类生产,理由如下:气体的爆炸下限小于10%;苯、环己烷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其它原料物质及副产物都为甲类火灾危险性。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工艺装置各阶段中的物质种类,由于从加氢反应到脱氧化,装置中都有环己烷等甲类物质,环己醇属于丙类物质、环己酮属于乙类的物质,因此提纯醇酮环节属于乙类火灾危险。存储区火灾危险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1.1有:1.氢气的爆炸极限4%~%,因此6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2.苯的闪点-11℃且是无色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所以7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3.活性雷尼镍遇空气自燃,所以8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4.铬酸酐为强氧化剂,所以9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类;4.环己醇液体闪点:(开环)、(闭环),环己酮液体闪点:54℃(开环)、33℃(闭环),所以10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综上所述:存储区共有四个库房,根据库房内所存储的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类别可确定每个厂房的火灾危险类别依次为6号甲类、7号甲类、8号甲类、9号甲类、10号乙类。耐火等级的确定5.5.1生产区根据生产区厂房的火灾危险类别,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1条的表确定各厂房的耐火等级及厂房面积。本次设计厂房均为单层厂房,1号、3号厂房火灾危险类别为甲类,选择耐火等级为一级,且均为一层,厂房面积分别为1200㎡、2000㎡,2号、4号厂房为甲类,选择耐火等级为二级,且均为一层,故厂房面积分别为1440㎡、1600㎡,5号厂房为乙类,选择耐火等级为二级,厂房面积为2000㎡5.5.2储存区根据库房的火灾危险类别,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2条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表确定各库房的耐火等级及库房面积。6号为甲类2项,选择耐火等级为一级,面积为625㎡,7号为甲类1项,选择耐火等级为一级,面积分别为500㎡;8号为甲类3项,选择耐火等级为一级,面积为150㎡;9号为甲类5项,选择耐火等级为一级,面积为150㎡;10号为乙类1项,选择耐火等级为二级,面积为750㎡。5.5.3生活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生活区的建筑可以依据民用建筑确定耐火等级和面积(见附录Ⅰ中表A5民用建筑确定耐火等级和面积)。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等是人员较为密集的地方,确定耐火等级为二级,面积分别为900㎡、2500㎡、1500㎡;门卫室面积100㎡,其他建筑面积见表。5.5.4附属设施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12条,除锅炉的总蒸发量小于等于4t/h的燃煤锅炉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外,其它锅炉房均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因此,锅炉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第3.3.13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防火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3]GB50229等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确定锅炉房和变、配电站的耐火等级分别为一级、一级,面积分别为300㎡和300㎡。其他设施的耐火等级面积详见表。表化工厂内各个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类别、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项目类别建筑物名称火灾危险类别耐火等级层数面积(m2)生产区生产车间1甲类一级单层1200生产车间2甲类二级单层1440生产车间3甲类一级单层2000生产车间4甲类二级单层1600存储区储存库1甲类一级单层625储存库2甲类一级单层500储存库3甲类一级单层150存储库4甲类一级单层150储存库5乙类二级单层750生活区门卫三级单层100办公楼二级三层900男职工公寓二级四层900职工食堂二级三层600女职工公寓二级二层400附属设备区变﹑配电站一级单层300污水处理站二级单层400水泵站二级单层200消防水池三级——6防火间距防火间距设计原则本次设计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设计主要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4.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表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等防火间距的要求作为最低标准进行确定。并且只考虑邻近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生产区和存储区主要考虑厂房和库房的火灾危险类别,该工厂的生产区内只有甲类和乙类厂房,故应按甲类和乙类厂房间的间距确定厂房间的距离;存储区厂房为甲类和乙类设施,它们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甲类和丙类设施与全厂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每个分区内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确定以后,要对分区之间的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进行确定。锅炉房可以看作丙类设施,它与变电站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丙类设施与全厂重要性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的确定1.生产区根据《化工安全技术手册》[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4.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要求作为最低标准进行确定,结合本次设计工厂的特征,现对该工厂的生产区厂房进行防火间距设计:生产区和存储区主要考虑厂房和库房的火灾危险类别,该工厂的生产区内只有甲类和乙类厂房,存储区内有甲类、乙类库房,根据生产厂房甲类—甲类:12m;甲类—乙类:12m,根据这个最低标准确定各生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2.存储区该存储区采用仓库内设储罐型存储设备。因此在确定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直接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5.1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等防火间距以及表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的要求作为最低标准进行确定。3.生活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2.1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表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等防火间距和表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作为最低标准进行确定民用建筑之间以及民用建筑和厂房、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4.附属设施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4.1确定变配电站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锅炉房可以看作丙类设施,它与变电站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丙类设施与全厂重要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7爆炸区域的划分取氢气储藏库进行防爆选型。根据氢气的性质,在溢出时它们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该区域的主要泄露物质为氢气,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可知,本次将该区域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即第2.2.3条预计在正常运行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可划为第二级释放源;第条,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本区域通风良好。以释放源为中心,半径为,地坪以上至封闭区底部的空间和距离封闭区外壁3m,顶部的垂直高度为的范围内可划为两区。当释放源距地坪的高度不超过,顶部与释放源距离为,及释放源至地坪以上的范围内可划为二区。8泄爆方式确定及泄爆面积计算泄爆方式对1号厂房进行泄爆方式设计,由于1号车间的主要物质为氢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6.5条,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宜采用轻质屋面板的全部或局部作为泄压面积。顶棚应尽量平整,避免死角,厂房上部空间应通风良好。泄爆面积的计算本次设计选择1号厂房进行泄爆方式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6.1条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厂房,并设置泄压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3.6.3厂房内爆炸危险物质类别与泄压比值氢气应选择C≥(根据表)。本次设计选择。根据泄爆面积计算公式式()式中:A为泄爆面积(m2);V为厂房的体积(m3);C为厂房容积为1000m3时的泄压比(m2/m3)。根据公式计算蒸发厂房的泄爆面积:厂房的体积:V=40×30×8=9600m3,C取得:A=又知,屋顶的面积:A′=40×30=1200m2。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与泄压比值(m2/m3)厂房内爆炸性危险物质的类别C值氨以及粮食、纸、皮革、铅、铬、铜等K尘﹤10MPa·m·s-1的粉尘≥木屑、炭屑、煤粉、锑、锡等10MPa·m·s-1≤K尘≤30MPa·m·s-1的粉尘≥丙酮、汽油、甲醇、液化石油气、甲烷、喷漆间或干燥室以及苯酚树脂、铝、镁、锆等K尘﹥30MPa·m·s-1的粉尘≥乙烯≥乙炔≥氢气≥所以采用轻质屋顶泄爆即可。轻质屋顶应小于60Kg/m2,如可采用石棉板,金属板或其它轻量的不燃性材料。9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是对环己烷﹑醇酮厂进行的防火防爆设计,通过这短短的两周设计和学习,我学习到了许多化工知识,也掌握了一些关于化工企业厂房布局的规范和标准。首先要了解环己烷﹑醇酮的生产工艺流程来选择合适的厂址,进而对该厂的各个建构筑物进行整体布局。既要满足化工生产的各方面需求,又能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要考虑企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得兼顾所有相关建筑和设施,通过一番考虑,提高了我考虑问题的能力,其次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将自己的设计落实到图纸上。更进一步认识到石油化工企业防火防爆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在设计时是厂区的各项设计都符合标准要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产以及厂内和邻近企业和居民的安全。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阅读了许多的规范资料,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和《防爆电气设计规范》(GB50058-92)等,并根据这些资料对化工厂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区域内建构筑物的功能、火灾危险类、耐火等级、建构筑物面积以及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和灭火器的设置,然后对工厂进行总平面布置,最后选择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的厂房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并确定厂房的泄爆方式。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让我能够更了解到环己烷﹑醇酮厂的设计、生产过程及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火灾爆炸危险。短短两周的学习时间,确实让我收获颇多,既重温了上学期所学到的防火防爆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又学到了与防火防爆相关的知识,充实了我们的实践环节,丰富了所学的知识,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完稿日期:2014年12月18日参考文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1-2001[6]《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附录Ⅰ火灾危险类别划分表A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的特征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甲1234567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123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爆炸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表A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仓库类别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甲123456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难燃物品戊不燃烧物品表A3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生产类别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地下、半地下厂房,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表A4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储存物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单层库房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甲一1180一、二1750乙一、二32000三1500丙一、二52800三1900表A5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一、二级按本规范第1.0.2条规定2500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3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三级5层1200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四级2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层。地下、半地下建筑(室)500-
本文档为【化工安全课程设计正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贵妹
教书育人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7-04
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