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05-06ppt课件

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05-06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05-06ppt课件习题课2资源与贸易:H-O模型问题一:题目描述回顾本章要素不可替代的例子,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问题a.如果一国既生产棉布又生产粮食,那么棉布相对价格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如果相对价格超出这一范围,生产哪一种产品?b.将生产1码棉布和1卡路里粮食的单位成本写成1机时的价格r和1工时的价格w的函数,在竞争市场中,上述单位成本就等于棉布和粮食的价格,解出要素价格r和w。c.如果棉布价格提高,上述要素价格会如何变化?棉布价格的这一变化会使谁受益,谁受损?为什么?上述变化与要素可替代情形下的变化一致吗?d.先假设该国的机时供...

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05-06ppt课件
习题课2资源与贸易:H-O模型问题一:题目描述回顾本章要素不可替代的例子,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问题a.如果一国既生产棉布又生产粮食,那么棉布相对价格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如果相对价格超出这一范围,生产哪一种产品?b.将生产1码棉布和1卡路里粮食的单位成本写成1机时的价格r和1工时的价格w的函数,在竞争市场中,上述单位成本就等于棉布和粮食的价格,解出要素价格r和w。c.如果棉布价格提高,上述要素价格会如何变化?棉布价格的这一变化会使谁受益,谁受损?为什么?上述变化与要素可替代情形下的变化一致吗?d.先假设该国的机时供给即资本供给从3000增加至4000,推导出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e.资本供给以上述幅度增加之后,该国会生产多少棉布,多少粮食?f.分析机时和工时在棉布和粮食两个部门之间配置的变化,上述变化在要素可替代情形下的变化一致吗?4.解答a因为有:aKC=2aLC=2aKF=3aLF=1L=2000K=3000这样PPF有两个资源限制线tworesourceconstraints2QC+3QF≦3,000(资本约束)2QC+QF≦2,000(劳动约束)解出这两个约束,得出生产食品的数量:QF2,000-2QCQF1,000-2/3QC解答a观察PPF可以看到:当布的相对价格在布的两种机会成本之间时,食品和布都会生产。布的机会成本由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两个部分组成的的斜率为2/3和2得出。当布的产量很低时,经济体会用相对更多的劳动力去生产布,布的机会成本是2/3单位食品。然而,当布的产量上升,经济体的劳动力变得稀缺,必须从食品生产中抽走资本,这将布的机会成本提高到了2单位食品只要布的相对价格在2/3和2单位食品之间,经济体将会同时生产两种商品。如果布的价格降到2/3以下,经济体应该彻底专门生产食品(生产布的报酬太低)。如果布的价格涨到2以上,将专门生产布(生产食品的报酬太低)6.解答b-c1单位布用2单位资本和2单位劳动力来生产,1单位食品用3单位资本和1单位劳动力来生产。在竞争市场,每种商品的单位成本必须等于产出价格。QC=2K+2L→PC=2r+2wQF=3K+L→PF=3r+w这得出了两个方程和两个未知数(r和w)。解出要素价格:w=PF-3rPC=2r+2(PF-3r)=2r+2PF-6r=2PF-4rr=(2PF-PC)/4w=(3PC-2PF)/4观察(b)的两种表达,我们看到布的价格增长会造成资本的租金率下降,劳动者的工资率上升。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布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它价格的上涨会使布的产量变得更大,它所需的密集型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上升7.解答d总资本增加到4000。劳动力约束不变,保持布的最高价格在2单元食品。新的资本约束由以下式子得出:2QC+3QF=4,000解出QF得到:QF=1,333-2/3QC因此,布的最小价格没变,还是2/3单位食品。唯一改变的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将有一个更大的水平截距(如果布在横轴上)。对比图5-1,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在X轴上的截距是2000,而不是1500。资本供给增加后的PPF20001333100020008.解答e如果假定经济体在所有的资源都会被使用的一点(图5-1的点3)进行生产,两种资源约束需同时满足,有:2QC+3QF=4,0002QC+QF=2,0002QF=2,000QF=1,000QC=500资本供给增加后的PPF2000133310002000(500,1000)9.解答f总资本扩张之前,经济体生产750单位布和500单位食品。扩张之后,布的产量下降到500,食品的产量增加到1000。这时恰好是罗勃津斯基效应预测的情况发生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10.问题二:题目描述在土地便宜的美国,用来养牛的人均土地要高于用于种植小麦所用的人均土地。但是在那些比较拥挤的国家里,土地昂贵而劳动力便宜,人们用于养牛的人均土地通常比美国用于种植小麦的人均土地更少,我们是否仍然可以认为,与种植小麦相比,养牛业是土地密集型产业?为什么?解答将养牛定义为土地密集型产业,这是通过比较其生产中所使用土地与所使用劳动的比率得到的结论,而不是看养牛产业中投入的土地的绝对数量或者该国土地与人口的总体比例。我们认为养牛在美国相对于小麦种植是土地密集型产业,是因为养牛产业中投入的的土地—劳动比率大于小麦生产中投入的土地—劳动比率。其他国家如果养牛使用的土地与劳动比率超过了该国小麦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劳动比率,那么在这个国家养牛就同样是土地密集型产业。而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两个产业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12.问题三:题目描述“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上面这段话。解答对于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来说,重要的不是要素的绝对丰裕程度而是它们的相对丰裕程度。当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穷国有着比资本丰裕的劳动力。以美国和危地马拉为例,尽管美国比危地马拉有更多的土地、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但危地马拉的劳动力比资本的比率似乎远高于美国,这也反应出危地马拉相对资本稀缺,美国的资本丰裕。而贸易中重要的正是这些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这就造成了危地马拉比美国的劳动力相对更便宜,资本更昂贵。这种要素价格的差异不是因为危地马拉相对于美国有多少劳动力,而是因为在每个国家劳动力相对于其他要素所占的比例。14.问题四:题目描述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如何用相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解答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力的贸易所得体现在其购买力的增加。因此美国劳工运动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是不合理的。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工人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也有可能从贸易中受损。因为贸易使得用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上升,用另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下降。劳动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集中于进口部门的要素会因贸易而受损。不熟练的美国劳动力代表了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在进口低技术商品的贸易中直接受损。从工会成员的角度来看,工会要求限制进口是一个合理的政策。16.问题五:题目描述最近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已经开始做原来只在美国完成的工作。这种转移无疑导致美国程序员收入实质下降,请回答以下问题:在美国技术工人的工资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把削减工资作为防止计算机编程外包的理由,对此,贸易经济学家会提出什么论据加以反驳?解答美国存在技术劳动力工资上涨的趋势,但是短期内,程序员由于来自印度的竞争,面临着工资的下降,这些面临转移成本的需要特定技能的部门中就业的工人的利益因贸易而受到损害。但是仍有许多原因不应该阻止计算机编程服务的进口(或这些工作的外包):首先,通过使得编程更便宜,它使得美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使得整个国家平均来说变得更好,这会导致必要的收入分配,但是不应该阻止将使得国家在总体上变得更好的贸易。此外,没有贸易政策存在于真空中,如果美国禁止编程服务进口,它也会导致别的国家也实行更加限制贸易的政策。18.问题六:题目描述分析说明为什么里昂惕夫悖论以及最近的鲍恩、利默和斯维考斯卡斯的研究结果会与要素比例理论相矛盾。解答根据要素比例理论,美国相比其他国家具有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应该出口密集使用资本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劳动的产品,但一系列研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解释:自然资源。要素比例理论只考虑了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忽视了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人力资本。要素比例理论中,各国各类要素是同质的,现实情况是美国相对与国外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这来源于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将人力资本投资折算进去,美国出口的产品就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比例理论中假设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都是同质性要素密集的,事实是一种商品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的,在他国却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样就可能产生与模型不同的结论20.问题七:题目描述在讨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市政研究的结果时,我们注意到,近期的研究表明,各国间存在着生产要素效率的差异。请解释这种差异对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概念的影响解答要素价格均衡是基于自由贸易将会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工资趋同的事实上。这个理论认为当两国开始贸易,货物相对价格的趋同造成了资本和劳动力相对价格的趋同,就是说,当两个国家从事货物贸易时,这两个国家实际上是间接地交易生产要素。换言之,劳动力丰富的一国用生产的劳动密集型货物去交易资本密集型的货物,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出口劳动力,进口资本。贸易导致了两国要素价格均衡。但实际上,在真实世界中,要素价格是不均衡的。主要地体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工资率实质上低于发达国家。有以下原因:首先,这种差异归因于劳动力质量不同;第二,不同国家甚至在生产同样的产品上用的生产技术不同;第三,实际世界中国际贸易并没有使价格完全相等;第四,很多国家没有充分参与生产,即没有相对地涉及更多的丰裕要素。一些甚至拥有更高劳动资本率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科技中参与得更多。如果国家用他们相对稀缺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贸易,要素价格均衡就不会发生。当上面提到的这些要素中的一个或更多出现在国际贸易中,国家间的工资就不会相同。22.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贸易模型问题一:题目描述假设挪威和瑞典相互贸易,挪威出口鱼,而瑞典出口沃尔沃汽车。假定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但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同:挪威由于较长的沿大西洋的海岸线,因此捕鱼效率高;瑞典的资本相对丰裕,故而汽车的生产效率高。据此,根据标准贸易模型论述这两国的贸易利益。解答贸易之前:挪威的PPF偏向鱼的生产,瑞典的PPF偏向汽车的生产挪威将会在QN点进行生产,即较多的鱼较少的汽车,所有产品被本国消费;汽车的相对价格为(PC/PF)N瑞典将会QS点进行生产,生产较多的汽车较少的鱼,所有产品被本国消费;汽车的相对价格为(PC/PF)S贸易之前,挪威的汽车相对价格高于瑞典,或者说瑞典的鱼的相对价格高于挪威25.解答贸易之后:挪威将会在QN*点进行生产,相对原来的生产点沿PPF上移,即生产更多的鱼和更少的汽车,在D*点进行消费,出口鱼,进口汽车;汽车的相对价格为(PC/PF)*,比贸易前有所下降瑞典将会在QS*点进行生产,相对原来的生产点沿PPF下移,即生产更多的汽车更少的鱼,在D*点进行消费,出口汽车进口鱼,汽车的相对价格为(PC/PF)*,比贸易前有所上升相对于贸易之前,两国都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进行消费,福利都有所上升26.问题二:题目描述在第一个问题的贸易情景中,由于过度捕鱼,挪威现在捕获的鱼量低于前些年。这一变化不仅引起了挪威潜在产鱼数量的减少,而且导致了国际市场上鱼的相对价格的上涨。a.分析过度捕鱼导致挪威福利的下降。b.如果过度捕鱼可以提高挪威的福利水平,这将是如何实现的呢?解答a如图所示,挪威由于过度捕捞导致鱼总产量下降,鱼的世界相对价格出现上涨,反映在图中,是新的世界相对价格线(红色);在新的相对价格水平,挪威的无差异曲线像更低的方向移动,这也代表了福利水平的降低图A过度捕鱼对挪威的负面影响28.解答b渔业相对价格的上升会引起渔业生产的相对增加(即使实际生产是减少的),当相对价格上升到一定幅度,会使得挪威向更高的无差异曲线和福利水平移动。图B过度捕鱼对挪威的正面影响29.问题三:题目描述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供给和价格的变动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例如:如果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完全不可流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成为直角形状,两种产品的产出也不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请画图进行分析。解答要素不可流动的情况下,该国将会在PPF线的拐点进行生产,在最初的价格水平VV1(PC/PF)1下,该国将在能与VV1相切的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D点进行消费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得该国面临的相对价格从VV1变动到了VV2,(因为没有可流动要素的替代效应,生产点保持不变,vv线绕生产点进行旋转),该国将会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进行消费因此,贸易条件的改善仍会带来福利的上升31.问题四:题目描述与供给方面要素不可流动性相当的就是需求方面的产品不可替代性。试想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的比例是固定的。例如,不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是多少,每买1磅粮食就买1码棉布。画图分析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解答在两种产品不可替代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为OU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该国于Q1点进行生产,于VV1和OU的交点D1进行消费当该国面临的相对价格从VV1变动到了VV2该国将会在D2进行消费该国的进出口量都会随贸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该国福利的变化,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和价格条件的变动幅度D1U33.问题五:题目描述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如石油、粮食。分析以下情况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 a、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紧缺; b、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销售; c、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d、俄罗斯农业歉收; e、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解答日本作为一个原材料进口国与制成品出口国,它的贸易条件是制成品与原材料的相对价格。这个贸易条件是会根据国际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变化而变化的。注意,以下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中的供给与需求都针对原材料与制成品;并且我们将所有国家看作为可以影响国际相对价格的大国。a.中东的石油供给中断减少了原材料的供给,也提高了制成品相对于原材料的相对供给。制成品国际相对供给曲线向外移动,降低了制成品的相对价格并恶化了日本的贸易条件。b.韩国汽车生产的扩大增加了制成品的供应,并增加了国际供给。制成品国际供给曲线向外移动,降低制成品的相对价格,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35.解答c.美国在矿物燃料替代方面的发展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这增加了制成品的国际相对需求,国际相对需求曲线向外移动,使得制成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上涨,改善日本的贸易条件。由于世界原材料需求的减少甚至使得日本没有安置聚变反应堆设备。d.俄罗斯针原材料供给的减少,使得制成品国际相对供给增加,制成品国际供给曲线向外移动。同样,俄罗斯对于制成品需求的减少使得国际相对需求曲线向内移动。这都使得制成品的国际相对价格降低,日本贸易条件恶化。e.日本针对原材料降低关税使得制成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上涨,价格变化会引起日本相对供给增加相对需求减少,同样使得国际相对供给增加相对需求减少。制成品国际相对价格会降低并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36.问题六:题目描述互联网使得诸如编程及技术支持等服务贸易增加,并且使得服务相对于制造品的价格下降。印度尤其被认为是技术性服务的出口者,这曾经是美国的出口强项。把制造品和服务看成可贸易品,为美印经济建立标准贸易模型,分析引起服务外包的可出口性服务的相对价格下降会降低美国的福利,而增加印度的福利。解答服务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的下降使得等价值线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美国会减少贸易的产出,增加制成品的数量,这样会使得美国的福利水平下降。而印度正好与之相反38.问题七:题目描述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是资本密集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 a.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b.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c.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d.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解答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指出,当一国的相对资源丰时,会出口密集使用这种资源的产品。A国出口X进口Y,B国出口Y进口X。当生产因素增加会使得偏向型增长出现。福利恶化型增长使得福利作用对于偏向性增长引起的贸易条件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偏向性增长使得福利增加。a.X的相对价格降低,引起了A国贸易条件恶化,A国的福利水平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同样,B国的福利水平增加。b.Y的相对价格增加,引起A国贸易条件改善,A国的福利水平增加,B国恶化。c.X的相对价格降低,引起B国贸易条件改善,B过福利水平增加,A国福利水平减少(同样数量的出口,他们的利润减少)d.X的相对价格增加,引起B过得贸易条件恶化,B国的福利有可能增加,A国福利增加。40.问题十:题目描述假定一个国家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而另一国家对这种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抵消补贴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另一个国家的产品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形下,两国的贸易条件如何变化?两国的福利有何变化?另一方面,假定另一国针锋相对的对自己的出口产品进行补贴,其结果与上述情况有什么不同?请对比分析。解答在两个商品的模式中,一国征收进口关税会使得进口产品在国内的价格比在国际市场昂贵,国内生产者会增加该产品的供给,而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进而使得该商品的国际供求发生变化,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从而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同样的,另一国对出口产品进行补贴,会使得该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国内相对供给增加而相对需求减少,使得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对于出口国来说,该国贸易条件恶化。两种措施叠加,会使进口国贸易条件改善,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如果两国同时对出口产品实施相同幅度的补贴,两国贸易条件不变,但福利都受损,因为扭曲了生产与消费(生产更多的出口品,消费更多的进口品)。42.问题十二:题目描述你认为以下哪些国家跨期生产可能性偏向当期消费,哪些国家偏向未来消费? a.某国如20世纪的阿根廷或加拿大仅在近期开放大规模居住点并有大量移民涌入; b.某国如19世纪末的英国或当今美国,技术处于领先但被其他国家赶上; c.某国如沙特已经发现大量石油储备但是可以采用很少的新投资加以开采 d.某国如挪威发现大量的石油储备位于挪威海底但需要大量投资加以开采;e.某国如韩国拥有工业化技术并迅速成为发达国家解答国际市场上借出与借入的相对优势取决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和实际利率。随着实际利率的增加,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1/(1+r)降低。事实上,拥有较高实际利率的的国家是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这样的国家,会倾向于现借入,在投资中享有较高的回报率,收获现在较高的投资收益。像阿根廷与加拿大这样的高实际利率的国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可以被开发,这些国家的未来消费价格较低,相较于未来消费出口,更偏向于今天的借用。像19世纪的英国或者说现在的英国,实际利率较低,即资金水平较高并且限制新的投资。所以,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较高,更偏向于现在借入,而不是出口消费。44.解答较大石油资源的发现,不需要过多的投资开采,也会引起沙特阿拉伯实际利率的降低。这会引起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增加,沙特阿拉伯会偏向于出口现在的消费。沙特阿拉伯会增加他们现有的借款作为石油发现的结果。挪威发现的石油资源,需要重大的投资来实现与C中相反的作用。这个资源没有投资基金时并没有转换为财富,因此,由于投资基金的需求挪威的实际利率会增加。更高的实际利率使得未来消费的实际价格降低,结果,挪威会更偏向出口未来消费。韩国高水平的生产力证明南韩的实际利率很高,因为国家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就像D中所说,较高的实际利率使得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较低。使得偏向于出口未来消费。45.
本文档为【克鲁格曼国经第十版课后习题05-06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ppt
大小:51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21-02-25
浏览量: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