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举报
开通vip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22:34 对于3-6岁的孩子,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儿童期奠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忽视和社会宣传的缺乏,大家对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22:34 对于3-6岁的孩子,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起始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儿童期奠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忽视和社会宣传的缺乏,大家对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期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轨迹,做好孩子的心理保健预防以及矫正工作,我们特意录制了本片。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 1 咬指甲 【案例】 洋洋(化名),男,5岁,性格内向、胆小、怕孤独、不合群,尤其受到成人指责时表现得紧张。上课、睡觉时,经常将手指放在口中,入神地咬指甲。从周岁起,他先是吃衣角、咬被角,后来由于大人阻止,虽不再吃衣角、被角,但产生了吮吸手指的行为。洋洋出生后由于母乳不足,由人工喂养,1岁半后由外婆抚养。父母在外打工,每周到外婆家去看望他一次。长大一些后,跟父母同住,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玩耍。 【行为表现】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形成原因】 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专家支招】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比较好纠正,所以,家长发现孩子有咬指甲的毛病时就要尽早矫治。 矫正方法具体步骤为: (1)教给孩子分辨识别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情况,例如想办法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最爱咬手指头。 (2)教给孩子掌握在习惯性行为出现时运用的对抗反应,例如对自己说“妈妈说了,咬指甲容易生蛔虫。我不要长虫子。” (3)让孩子想象用对抗反应控制习惯性子行为时的情景,如想象肚子里不再有蛔虫,不再闹肚子疼了。 (4)父母要给予必要的督促,当孩子成功地使用对抗反应不再出现习惯性行为时,一定及时给以表扬,这叫作社会支持。 2吮吸手指 【行为表现】 在婴幼儿时期,吮吸手指是一种很常见的不良行为,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大大减少,但是有一部分儿童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疼痛或身体不大舒服的时候,仍然会吮吸手指。如果偶然发现这种行 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果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这种不良行为就会固定下来。但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依然吮吸手指玩乐,说明孩子出现了行为上的偏移形成顽固性的习惯。 【形成原因】 导致儿童长期经常吮手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和关注,特别是母爱。 (2)缺少同龄伙伴。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住在单元式的房子里,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家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但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困难。当孩子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也会产生这种行为。 (4)模仿。有的儿童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学来的。 (5)教育不及时。当孩子从吮吸手指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快感后,便会时刻想着去吮吸手指,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不及时进行教育和制止,而是“看”之任之,也易使孩子养成习惯性行为。 (6)其他原因 。如在饥饿、身体有疼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时,吮吸手指可以转移分散对饥饿、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若这种饥饿、疾病等不良情景经常出现,则可能使这类动作变成习惯性动作。 【专家支招】 (1)尽量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如多与孩子交流感情,进行肌肤接触,如陪孩子做游戏,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以温情,让他能愉快安详地入睡,使孩子有一种安全感、满足感与幸福感。 (2)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和场所。借此鼓励儿童多与同伴一起玩耍,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的手不空闲。 (3)厌恶疗法。可在孩子经常吮、咬的手指上放一些胡椒粉,或涂些黄连水等苦味剂,或缠上些胶布,使之在吮、咬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消除这种行为。 (4)负性活动练习。规定患儿在一段时间里反复不停地吮、咬手指,直至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促使其慢慢改掉这一习惯。 (5)正确的教育与强化 。在对孩子进行矫治时,态度要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不要大声地呵斥、恐吓、打骂。另外,当孩子在矫治的过程中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及鼓励。 3屏气发作 【案例】 欣欣,男,1周岁,晚上洗好澡躺床上,爸爸给他穿衣服的时候,好象很不开心,“嗯哼嗯哼”地叫,妈妈从他身边经过,没理他就走开了,这下他大哭了起来,嘴巴张着不出声的那种,好几秒钟过去了,还没有哭出声,妈妈从卫生间跑出来,爸爸拉着他的小手拉他坐起来,接着抱起来举高,欣欣还是那个样子,嘴巴张着没有声音。爸爸把欣欣放下来,横抱竖抱,还是一样,发现宝宝的嘴唇越来越黑,脸色越来越大青,妈妈摸小脚,小脚勾起来,僵硬,吓死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高喊“欣欣欣欣欣欣欣欣”,几分钟之后,欣欣终于有微弱的声音哭出来了 ,两只眼睛盯着妈妈看,妈妈看得心痛死了。过了好几秒钟欣欣才放声大哭,妈妈这才放心了。 【行为表现】 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以情感因素诱发的发作性呼吸暂停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症最多见于2-3岁小儿。6个月以前和6岁以后发作者少见。屏气发作时,由于屏气导致高碳酸血症和脑缺氧,而且哭泣时脑血管收缩和继发性呼吸道痉挛,使心跳减慢引起血流量减少,最后出现昏厥及抽搐,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形成原因】 屏气发作是由于宝宝受到情绪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疼痛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出现的一种现象。 【专家支招】 在孩子屏气发作时,父母首先要学会急救方法:万一碰到这种情况,首先不必惊慌失措,最好将孩子平放在床上,解开衣领扣,保持呼吸 道通畅;轻吹宝宝得脸部,以减少脑缺氧;拍打足心或后背;用手指掐按孩子的人中(鼻孔和上嘴唇之间正中)、印堂(两眉只见正中)、合谷(两手掌虎口处)等穴位,使其尽快恢复;亦可按压胸部,可迅速改善缺氧,帮助恢复呼吸。切忌将孩子紧紧搂抱强屈成团,特别是不要搂住孩子的脖子,以免造成窒息的严重后果。 防止孩子出现屏气发作关键是清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协调家庭关系。创造宽松环境。对孩子既不要溺爱。也不能过于训斥。对其缺点要耐心教育。尽量避免给孩子造成情绪上或者身体上的强烈刺激。另外近期有研究发现孩子的屏气发作可能与缺铁有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缺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口吃 【案例】 朱×,男,7岁,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年级学生,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大专文化程度。据母亲介绍,孩子的语言发展从小就较晚,1岁半以后才开始说话,2岁以后才会讲完整的句子。上学前便有口吃现象,但不严重,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上学之后口吃现象比以前突出了。平时与同学交谈,越着急越说不出话来;遇到集体讨论发言的情况,说上几个字便卡壳,急得满脸通红,嘴唇颤抖。有时还直流口水。不过,在朗读课文或唱歌时并不口吃。孩子的性格较内向,用他母亲的话说,“腼腆得像个姑娘,还有个小性子,为这不少挨他爸爸的打”。 【行为表现】 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口吃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人群中,其发生率成人为1,左右,青少年儿童为3,一5,,男女比例为3—5:1。典型的口吃多发生于学龄前3,5岁时,少数人发生于学龄后期。国内有报道称:577例口吃者中发生于3—7岁时的占57(4,,扩大年龄范围至2—10岁时达到80(1,。在儿童期发生的口吃,约占80,不经治疗可逐渐消失,国外许多语言病理学家称之为发育性语言不流 畅。 【形成原因】 目前,对于口吃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推测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家族遗传影响 通常,口吃患者家族中的口吃发生率较高,大约达65%左右,因此认为与遗传有关。 (2)模仿他人形成 很多口吃的孩子,都是因模仿他人口吃而形成的。口吃的感染性很强,由于儿童的语 言机能还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有口吃人的影响,如经常与有口吃的人接触,模仿有口吃的人的讲话,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口吃。 (3)突然精神刺激 如父母争吵、家庭不和、环境突变、突然强烈的惊恐刺激等,都会使孩子感到很紧张。如果父母未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口吃。 (4)父母要求过急 在孩子学习说话的阶段,发音不准或咬字不清时,父母急于做过多矫正,以致于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就经常打断说话,进行纠正。结果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一说话就会紧张,担心说错话。就可能出现口吃。 (5)强行纠正左利习惯 父母或老师强迫孩子左利习惯时,也会使部分孩子产生口吃。我们知道,人们习惯于把控制说话能力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习惯于用右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左撇子),优势半球在右侧。如果父母强迫左利的孩子改用右手拿筷子吃饭,幼儿园老师强迫左撇子孩子改用右手拿剪刀做手工,都可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导致口吃发生。 【专家支招】 (1)消除说话时引起情绪紧张的因素 要努力创设平和、协调的气氛,帮助孩子减少紧张感。老师、家长与孩子对话时,对孩子的口吃行为不要特别加以关注,而是顺其自然。 不要因孩子结巴,自己先焦虑,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紧张,从而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成人要冷静,让孩子保持宽松的心理环境,没有压力,这样才能消除紧张情绪。 (2)尊重孩子,给以信心 不要说孩子是“小结巴”,应该避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更不能学孩子结巴的样子,也不要在他人面前议论孩子的结巴问题。应该鼓励孩子,告诉他,结巴是可以纠正的,但是需要他自己的信心和毅力,只要努力,是能纠正的。当孩子一时说话不清时,千万不要责怪。对其他孩子的嘲笑,应给予批评、制止。要鼓励孩子慢慢说,有进步就给予肯定: “你进步了,继续努力!”鼓励他: “老师说得好,你也一定说得好。老师能做到,你也一定能做到,相信你会比老师做得更好。”这样来使他树立信心。 (3)正确的矫正方法 成人要有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然后和颜悦色地、语速缓慢地用简单的语言与孩子交谈刚才的话题,让孩子在与成人简单的对话中作出简单的回答。让孩子把要说的事情慢慢地说清楚,可逐渐消除其说话时的紧张和焦虑。但在矫正口吃时,不要让孩子感觉太累。 (4)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语言训练 1(正确示范。老师念出正确的发音,让孩子看着老师的嘴形,逐句逐字模仿(先一字一字,后一句一句)。对孩子的模仿要多鼓励,少责怪。 2(训练孩子心平气和地说话。要求他速度要慢,声音要轻,先把要说的话想好,然后慢慢地、轻轻地说出来。 3(让孩子分散注意力。教孩子在说话时用可做些呼吸和发声练习,或做手势和头部运动,来分散害怕口吃的注意力。可以用游戏来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来分散对口吃的注意力。 4(让孩子多朗读儿歌、歌曲和背诵故事。可以找一些生动有趣的儿歌、小故事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可让他反复练习。但不要强调质量,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多让孩子唱歌,注意调整说话节奏。 5(训练要由易到难。可以先让孩子多与熟人说话,对话的人少一些;再逐步引导孩子与陌生人对话,对话的人多一些。教师先单独向他提 些问题,当他能顺利回答后,再进行交流。 (5)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多鼓励孩子 培养良好的讲话习惯。有节奏的唱歌、朗诵对儿童语言训练有一定的帮助。父母或学校、幼儿园老师对患口吃的儿童要给予多方面的温暖和帮助,周围的人也不要戏弄、嘲笑或故意模仿儿童的口吃。 5言语发育延迟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发生率暂不详。后果:语言能力缺失,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心理健康。 【形成原因】 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交往障碍(自闭症、自闭倾向等);智力发育迟缓;不适当的语言环境;发音器官形态、运动异常;脑发育不全及脑损伤等。 【专家支招】 (1)游戏疗法 (2)言语符号词汇的扩大 (3)词句训练 (4)语法训练 (5)表达训练 (6)文字训练 (7)交流训练 交流训练必须逐渐从成人之间交流过渡到儿童之间交流中去,扩大交流对象,为进一步适应和参加集体生活作准备。另外,在与儿童之间交流过程中,对其语言发育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语言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最终是在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语言学习也有不同的要求,大部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学习语言时还表现出许多幼儿的特征,所以家长要考虑适应他们的训练方法和调整相应的语言环 境。 儿童语言的获得和发展,是儿童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与儿童的生活环境的分不开的,如果脱离了后天的语言环境,儿童学习语言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无法掌握语言。另外儿童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还与他们的性格、智力、爱好、兴趣有关,有些环境对某一类儿童可能适合,而对另一类儿童可能就不太适合,所以语言环境调整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哪些不适合于儿童学习语言的不良环境,使之适应于儿童,从而改善儿童的语言学习状况。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儿童语言训练的环境: (1)改善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给儿童创造一个和谐、温暖、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 (2)培养儿童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兴趣和良好的交往态度。 (3)改善对儿童的教育方法。 (4)帮助儿童改善交往态度和社会关系。 (5)改善和帮助儿童克服不良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 6选择性缄默症 【案例】 小红在幼儿园上大班,在班上一天不说一句话,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常常一个人独自玩些小玩具。当别的小朋友想跟她一起玩时,它不愿意,只是摇头摆手,也不说话。但根据家长反映,该幼儿在家里和熟悉的亲友面前有说有笑,言语自如,跟在幼儿园简直就是两个样。家长曾带其到医院进行智力测试,并无发现异常。家长为此困惑不解。 【行为表现】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少见疾病,1994年美国心理学会推测的临床选择性缄默症患儿不足儿童总数的1%,Kopp、Kamulainen、Bergman等对选择性缄默症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在0。2%到2。0% 之间,绝大多数患儿持续一年以上,一些研究显示女孩选择性缄默症患者稍多于男孩,比例为2:1。我国文献中只有零星的个案报道或在综述文献中提到,尚无流行病学研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性缄默症虽比较少见,患儿绝对数也很大。 【形成原因】 SM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有一下几点原因: 心理障碍 早期的SM个案研究将问题归咎于家庭因素或难以解决的内心冲突,如父母过渡保护,最近研究认为SM和忧虑症的密切相关。有专家甚至认为SM就是忧虑症的一种类型,SM应该被称为儿童社会恐怖症,SM患儿和成人社会恐怖症患者有很多共同特点。SM和忧虑症相关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抗焦虑药物对治疗SM有效。 行为障碍 行为学家认为SM是一系列被加强的消极的学习模式所造成的行为问题,是一种“以拒绝说话作为巧妙应对外界环境的惯常反应”。也就是说,缄默状态是患儿处理与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表现。行为专家认为患儿的沉默行为是功能性的,主张不良的外界环境是这种状态持续存在的维持因素。因而患儿的这种缄默状态是一种适应行为,而不是病态行为。 智力发育障碍 Kristensen等认为SM和智力发育障碍有关,与妊娠或分娩疾患相关,常合并咀嚼吞咽障碍、运动协调障碍及睡眠障碍。焦虑症状可能为认知困难引起,比如,工作记忆障碍容易导致焦虑症状。在完成超过认知能力的认知任务时,患儿个体工作记忆可利用的资源匮乏,焦虑随之加重,于是采取妥协方式(消极的,不说话)完成任务。然而SM患儿通常不存在认知能力低下,Katharina等的研究显示SM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差异。 言语或语言障碍 有研究发现SM患儿存在言语或语言障碍,Kolvin和Fundudis[研究证实SM患儿开始说话的时间明显晚于正常儿童,而且SM患儿组50%的患儿言语不成熟,而对照组只有9,。Wilkins 研究了24例SM患 儿,尽管评估时只有8,的患儿有言语问题,但有25%的患儿是有言语延迟现象,21,的患儿言语不清晰。在欧洲,对100例SM患儿的大规模研究中,至少38,患儿存在言语或语言表达障碍。移民儿童中SM发生率高,也印证了语言障碍与SM有关。频繁搬家或转换学校,可以诱发SM,因此SM不应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 【专家支招】 心理治疗 是最早应用于SM的治疗方法,目前仍广泛应用于SM的治疗。心理学家认为SM是一种心理疾患,是社会恐怖症的一种表现类型,躯体或精神创伤是SM的根源,主张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以缓解患儿的内心冲突为主要目的,强调个体化治疗,具体方法有心理暗示、心理辅导、精神分析法、认知治疗等。心理医师从个案研究及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认为心理治疗是有效的,但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时间过程,个案研究无法摆脱SM自然康复因素干扰,不能证实心理治疗是否真的有效。 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SM是一种行为障碍,常发生于有社会焦虑症、非常害羞的孩子,因此需纠正行为方式。研究证实行为治疗有显著疗效,新研究显示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儿调节情绪,克服急躁和焦虑,纠正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常用的方法有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脱敏法、录像自我模型法等。 家庭治疗 包括家庭教育和家庭游戏。家庭教育目的是改善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加强家长对SM的认识,给患儿创造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关系,减少粗暴的呵斥,增加善意的鼓励,如患儿主动与客人交流包括(眼神、手势、躯体姿势、言语等)时给以适度的鼓励,不强迫患儿说话;家庭游戏,邀请患儿的朋友、同学和老师来家中做客,同患儿一起做游戏,让患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同他们进行交流。不鼓励患儿使用其他的方式交流,但不能反对,以增加患儿的焦虑,诱导鼓励患儿交谈。来客由熟悉到陌生,由少到多,最终,患儿在学校接触到的人都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忽略学校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参与和支持 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鼓励患儿讲话,不取笑其言语障碍,不恐吓捉弄等。在学校组成以老师和部分同学为主的帮助小组,告诉他们配合医师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患儿情况及治疗特点,多与患儿交流,不强求患儿言语应答,鼓励患儿各种形式的回应。课堂上:最初鼓励患儿参与集体回答,回答人数逐渐减少;鼓励患儿单独和老师交流,提前准备要回答问题,然后小范围内由患儿单独回答,老师或同学们用言语诱导、提示、配合患儿回答问题,逐渐将范围扩大。 药物治疗 在过去十几年中,对抗抑郁药物治疗SM进行研究,认为药物治疗有效。Golwyn等认为单受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对治疗社会恐怖症有效,其抑制突触间隙多巴胺降解作用可以促进中枢的兴奋性,提高社交机能,适用于SM治疗,于是使用苯异肼治疗了4例SM,其中一例患儿是在使用氟西汀治疗无效后改用,疗效显著。SSRI类药物个案及小病例组治疗SM是有效的。Black等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了一个小病例组,双盲对照研究,病例数为6例,使用氟西汀治疗,病情评估结果,患儿父母的评测结果氟西汀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是专业医生和老师的评测结果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Dummit等报道了SSRI类药物氟西汀治疗21例SM患儿研究,没有进行对照,经过9个星期治疗,其中16例患儿焦虑减轻,症状得到改善,患儿公共场合说话逐渐增多,改善程度同年龄成反比,疗效优于心理或行为治疗。一般不把药物治疗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法,但是如其他方法效果不好,药物治疗可以加入到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中来。 综合治疗 由于SM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疗效,因此目前SM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 、学校社会支持和可能的精神药物治疗。 7抽动症 【案例】 嘉嘉,女,6岁,因“不自主眨眼近1年。嘉嘉出生情况正常,出生后人工喂养。孩子小时候除较缠人外,较容易抚养,生长发育与同龄 的孩子没有明显的区别。适龄入园,各方面表现良好,与老师、同伴关系较好,是一个较有主见的孩子。约一年前,孩子无明显的原因出现不自主眨眼,在家长提示批评下,孩子眨眼现象可以控制一会,当家长离开时眨眼又增多,情绪紧张时眨眼更频繁。开始时家长认为孩子眨眼只是学别人扮怪相,对其没有什么影响,一直没有带孩子到医院诊治。2个星期前嘉嘉与几个表兄妹玩耍时发生争执、打架,被父亲责骂。约10天前,孩子出现躯干、四肢不自主抽动,每次持续2分钟左右,抽动时孩子意识清晰,面色无发绀,无口吐白沫,睡眠时无抽动。曾到几家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经补液等治疗后,抽动症状无减轻。 【行为表现】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形成原因】 习惯性抽动的病因较多。有的起始时,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适感,产生保护性或习惯性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如眨眼动作,可因眼结膜炎或异物进眼引起;皱眉、皱额可因戴帽过小或眼镜架不适合引起;摇头或扭颈,可因衣领过紧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动作本身虽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脑皮层已形成了惰性兴奋灶,因而可反复出现抽动动作。此外模仿别人的类似动作、心理刺激和躯体性疾病,也可以诱发本病。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1)受惊吓,如突然受到狗的袭击,过马路时几乎被车压伤等;(2)慢性焦虑不快,如父母不和,父母长期生病,母亲又生了孩子,分散了对患儿的宠爱等。常见的躯体因素有: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以及其他急性病症。 【专家支招】 心理转移注 临床观察发现,抽动障碍的症状在紧张着急时加重,放松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因此,当儿童抽动发作时,不要强制其控制,最好采用转移法,如发现患儿抽动明显时,可让他帮你把报纸递过来或做些轻松些的事。这样通过减轻由抽动带来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感,通过肢体 的有日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 认知支持疗法 儿童常因挤眉弄眼等抽动症状而自卑,他们不愿出头露面,社交退缩。越紧张自卑,症状越严重,症状越严重就越紧张自卑,患儿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感到痛苦。如果此时父母还唠叨、过份限制、没完没了地指责,尤立u雪上加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恶性循环,通过在心理医生指导下,父母与儿童一起分析病情,正确认识油动症状的表现就象躯体感冒发烧一样足一种病,并不是坏毛病(逐渐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感。事实证明这是促进疾病康复。避免对儿童心理发展受到影响的有效方法。 8入睡困难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形成原因】 首先,儿童失眠可能是外部和自身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健康网专家提示,儿童如果在成长期遭遇外部环境刺激,如学校、家庭、社会暴力等,或出现自身适应不良情况,如健康、生活习惯的改变、心理因素等,很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的困扰。 另外,有些孩子入睡困难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睡眠的条件。如:室内灯光太亮、大人在屋内大声说话、睡眠环境不够舒适等。 【专家支招】 对于3-6岁的孩子,入睡困难绝大多数情况是由于精力无处发泄。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精力旺盛,常在宽敞的场所跑跳追逐发泄他们的充沛的精力,然而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会碰伤便将孩子关在家里,限制他们的活动量,使得室外活动的时间减少。这会导致他们充沛的精力无处发泄,因此晚上上床后孩子便迟迟不肯入睡。 此外特别需要家长留意的是,有的孩子入睡困难是属于病理性失眠, 是一种疾病症状。这种情况在中医中称为“不寐”,轻者入睡困难、睡着后易醒,重者彻底不眠,主要性质有虚、实、标、本之分,在儿科纳为“心悸”、“夜啼”等症,是需要及时治疗才可缓解的。 9夜惊 【案例】 宝彤,女,4岁,足月顺产出生,既往生长发育正常,口齿伶俐,深得爷爷奶奶、父母的宠爱。大人们凡事一般都顺着孩子。上周孩子闹脾气,不听大人劝告,父亲怕孩子被宠坏,百般无奈下打了宝彤一顿,还把孩子关在黑黑的厕所里面。此后,宝彤每晚在入睡1,2个小时左右,总是突然尖声哭叫,紧抱大人不放,表情恐惧,呼吸急促,大汗淋漓,任凭家人怎样安慰、抚拍,均无效,叫名字也无反应,每次要闹十来分钟,后又安然入睡,第二天毫无记忆。 【行为表现】 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 夜惊又称睡惊。患者睡眠中突然坐起,一声尖叫,伴有植物神经征象,如心跳、呼吸加快、大汗淋漓。有强烈的恐惧、焦虑感和窒息感,偶然有幻觉,如见鬼一般。每次发作约1-2分钟,早上醒后一般无所记忆。这一点和梦魇不同。儿童多见,大多数在长大后自愈。约见于3%的儿童中,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 【形成原因】 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孩子在这个时期神经系统功能不完善。情感不稳定。认知能力局限。白天遇到可怕的情景。如听到雷鸣声。看到火光。交通事故。入睡前看惊险的电视或听恐怖故事等。均可引起夜惊。二是由于小儿体内钙。维生素B1、B6等物质缺乏,亦可引起夜惊。这是婴儿时期引起夜惊的主要原因。 【专家支招】 (1)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 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2) 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10睡行症 【案例】 在马萨诸塞州里维尔市,一个小男孩在睡梦中离开可自己的家,五个小时之后,他醒来时却躺在陌生的客厅里的一张沙发上。他对自己如何来到这里却一无所知。在爱阿华大学,有一个大学生,其奇怪习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半夜起床,走出去,沿着爱阿华河走四分之三英里,还经常在河里游泳一次,然后回宿舍上床睡觉。 【行为表现】 又称梦游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睡行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睡行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睡行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 【形成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 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专家支招】 梦游是精神压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梦游症状必须要做的是解除内心深处的压抑。事实上,梦游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颇高,这些梦游往往是想念亲人所致。家长或孩子的管教者应给孩子更多的的温暖,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减少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话,应尽早让孩子与亲人相见,或通个电话、写封信,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对亲人的过分思念。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预防孩子梦游: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 2、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 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11梦魇 【行为表现】 指从噩梦中惊醒,能生动地回忆梦里的内容,使孩子处于极度紧张焦虑状态 【形成原因】 恶梦的发生,既有外界的生理刺激,也有内在的心理创伤。在外因来 说,梦魇多半是睡觉时被子盖住了嘴鼻,或者是把手压在胸部所引起的。人在睡眠时,心和肺的活动能力相对减弱了,所以,当嘴和鼻孔被被子挡住或胸部受到压迫时,就感到心脏活动受到阻碍,呼吸困难。这种来自外部的刺激很快传到大脑皮层,便引起不正确的反应,于是,恶梦就产生了。有的人在梦中看到鬼怪扑在自己身上,张牙舞爪,要吃掉自己似的,于是想挣扎,想喊叫,但是大脑指挥手脚肌肉运动、发声的部分,却还处于抑制状态,所以梦里想挣扎,手脚却一动也不能动;想大喊大叫,却一点声音也喊不出来。此外,有的人患了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疾病常常发生呼吸不通畅的毛病,因此在睡梦中,也容易发生恶梦。 从恶梦的内因方面来看,做梦者在做恶梦之前,精神上一定受到过刺激,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人在醒着的时候是靠理智支配着生活的,因此,早年留下的心理创伤便被理智抑制着,难以尽情“倾诉”,而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理智便失去了它的权威性作用,意识被弱化。潜意识登场亮相了,梦者早年留下的心理创伤便“借助”恶梦而尽情“表现”。韩愈在《游湘西寺》一诗中云:“犹疑在波涛,怵惕成梦魇。”可见,梦魇确与恐惧警惕心理相联。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做恶梦,通常是和梦者童年时所害怕的一些事物有关,这大致可以追溯到人们一生中曾经历过的那个无力自助的孩提时期。三岁至六岁的小孩子,最容易做恶梦。一个成年人,一旦感到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或是想起昔日某些令人恐惧和不安的事情时,也可能产生恶梦。 【专家支招】 孩子发生梦魇时,家长应尽快将他唤醒,并安慰孩子说:“这是做梦,不是真的,不要害怕 ”。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让他入睡。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若孩子多从恶梦中惊醒,心率与脉搏俱增,发作一般为1分钟。发作后,翌日凌晨不易转醒,且常伴有梦游症。此症应同夜间发作的癫痫相区别。应尽早去看神经专科医生帮助诊治。 12偏食 【案例】 中午进餐的时间到了,今天的午餐是白米饭、虾仁炒蚕豆和青菜豆腐汤。孩子们洗完手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吃饭,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到碗勺相碰的声音。看到孩子们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心里很满意。这时,我发现洋洋小朋友在饭刚分好时他吃了一口米饭、一口虾仁,刚吃了三口,就和同桌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他,就又吃了一口饭,含在嘴里,坐着发呆,约两分钟后,再慢吞吞地喝一口汤,吃一口饭,菜几乎没动。后来我看他几乎都没吃下去就去喂他吃,可当我把青菜喂进他嘴巴的时候他好象要呕吐一样。后来急了就让他把汤倒在饭里自己吃,他连汤带水慢条斯理地吃着。这顿饭他足足吃了一个多小时才把米饭吃完,菜全剩在碗里,理由是“我不喜欢吃”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不喜欢或不吃某一种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种不良的进食行为。偏食在儿童中很常见,在城市儿童中约占25%左右,在农村儿童中约占10%左右。孩子偏食、挑食在目前较为普遍,令年轻的父母非常苦恼。这些孩子总是吃某几种喜欢的食物,对不喜欢吃的食物一点不理睬。如果在同一碗菜里,他们就挑选着吃,把菜翻乱,令人感到不愉快。他们一旦吃进不爱吃的食物,到嘴里后也要吐出来。 这样做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自然界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完全包括人体所必需的一切营养素,只偏爱某几种食物是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的。不喜爱吃某几种食物,很可能就失去了补充身体必需营养素的来源。比如很多孩子不吃海带,而它正是碘的良好来源,所以他们很难得到全面的营养。 另外,偏食、挑食的孩子在挑选食物的过程中,一般都不可能保持良好的食欲和最佳进食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消化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利。时间长了,肯定有害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家长们一定要正视孩子这个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早给他纠正过来。 【形成原因】 造成偏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父母偏食,直接影响宝宝的饮食习惯。2、添加辅食操之过急,影响宝宝对食物味道的感受。3、味道不 好,影响宝宝的食欲。4、独生子女,家人过于溺爱,零食不断,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5、微量元素缺乏。 【专家支招】 要纠正孩子偏食的不良习惯,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再用哄骗打骂等强制手段,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样结果就更不理想了,因此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家长不妨参考以下几点意见: (1)让孩子与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或是与不偏食、不挑食的孩子在一起吃饭,创造一个愉快的就餐气氛,并且鼓励他向其他人或小朋友学习。 (2)平时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或者有什么特殊味道等之类的话题。家长也要处处做出榜样,把孩子不喜爱的食物,在孩子面前,大口大口香甜地吃下去。 (3)控制零食,两餐饭之间的间隔时间保持3,4小时。 (4)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跑跑跳跳增加活动量后,他们会产生饥饿感。 (5)改善烹调技术,对小儿不喜欢吃的食物的色、香、味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食物的形态后再吃。 (6)2,3岁小儿,已懂得道理。家长可以给他们看各种食物的画,并讲清它们的营养价值,使他们在头脑中对不爱吃的食物有一个好印象。 (7)在节假日、郊游或参加亲戚家的宴请时,孩子情绪高涨,可以让他尝点平时不爱吃的食物,以后也就慢慢适应了。 (8)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在吃了他们不喜爱的食物以后有无特殊表现,如恶心、呕吐或过敏等,遇到这种情况要向医生请教和咨询。 13拔毛癖 【案例】 黎某,女,6岁,反复的拔头发,并放在嘴里嚼烂吞吃掉2年多,来访者于1年多前上幼儿园中班时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后,感到紧张不安,两只手不停地搓动,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不安而不停地拨弄头发,将落下的头发放在手上不停地看,这样就觉得轻松一些。之后, 开始不自主地拔扯自己的头发,放在手上边看边拨弄,有时放在嘴里嚼烂吞掉,有时吐在地上乱踩。在上课考试紧张时,进行拔毛并吞吃毛发后则感到轻松感。以后形成一种习惯,这样1年多来,患者把自己的头发都拔光嚼烂吃掉。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时期出现的经常无缘无故地拔自己的头发、眉毛、体毛的不良行为。多见于4-5岁以上的儿童。学龄前儿童中,男女患者各占一半;青春期前至青少年时期,女性患者较多,所占比例在70%到93%之间。现在有证据指出易患拔毛癖的倾向与基因有关。 近年来报告的拔毛癖案例增加,或许是因为社会赋予拔毛症状的污名已经减少。全球人口中,拔毛癖患者比例的估计值已经从1-3%上升到5%。 拔毛癖不仅影响外观,还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被拔部位的皮肤容易发生感染,同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最终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患有拔毛癖的孩子还常常伴有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 【形成原因】 与情绪焦虑、忧郁有关,也与心理不良因素有关,特别是与母子关系处理不当有关。另外有些儿童拔眉毛,拔上肢或脸部的汗毛。产生这一行为多因爱美或模仿或好奇心驱使。有的儿童怕自己两前臂毛发丛生,成为毛手而拨毛。学习紧张的儿童,每当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常会抓头苦思冥想,渐渐形成每做题就抓头,以至把头发拔下的习惯。 【专家支招】 拔毛癖的治疗以心理疗法为主。 首先要消除患童紧张情绪,让他(她)积极地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或适当劳动,以分散其注意力。 其次可适量给予镇静剂辅助治疗,或外用一些毛发刺激剂以促进毛发生长。同时,教给孩子握拳、放松肌肉、深呼吸等,对于拔毛癖的防治也相当有效。 一般来说,孩子在经过几次心理治疗和辅助治疗后,其症状都会大有 好转,而且能主动配合治疗,再巩固一段时间,拔毛癖可逐渐减轻,脱发也会得到根治。 14攻击行为 【行为表现】 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形成原因】 模仿 家长暴力对待宝宝,宝宝进行模范。当宝宝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者仅仅是不小心犯大错时,家长经常会很生气,并且使用一些暴力的手段来加以制止。这样做会给宝宝造成这样一种认知——如果别人做的不对,就可以打他。宝宝的模仿力是最强的,实际上宝宝很多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家长、同伴、电视等中模仿而来的。家长“以暴制暴”的做法只会加深宝宝的错误认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 错误的矫正方式 当宝宝与伙伴经常发生争斗或者合不来时,大人们经常会阻止宝宝与他们玩。不与同伴进行任何交往,宝宝就不能发展起各种人际交往能力,不能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不能很好地解决与同伴产生的冲突,因此就更容易使用攻击性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 【专家支招】 沟通交流教育 家长应该耐心地与宝宝进行交流。一旦发现宝宝的攻击行为时,首先应该问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教给宝宝相应的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孩子争吵的原因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这时大人应该出面进行调解,如“先让弟弟玩一会,等一下我们再玩”。另外,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讲礼貌和谦让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和爱心。这可以利用在动物园观看小动物的机会进行;在生活中,家长也不要一味扮演“永远不会受伤的人”的角色,磕到碰到时,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让孩子来关心自己;爸爸妈妈之间的互相关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爸爸和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来关心对方;家长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互相攻击的行为。这样一种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一定能够有效地减弱孩子的攻击倾向。 鼓励并带领孩子学会交往技巧 家长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时间与同伴交往。家长在宝宝与同伴交往时,要留心观察宝宝遇到的问题,看看宝宝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或者巧妙地询问宝宝,然后和他一起分析。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发展起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赢得朋友的同时健康成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塑造出来的 宝的可塑性非常强。家长要相信教育是能够让宝宝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性格的。家长要多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来进行分析,例如“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行为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了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孩子的错误改不过来,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等等。只要家长多付出一点爱心和耐心,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就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15退缩行为 【案例】 某某,5岁,女,上幼儿园中班。某某初到幼儿园时长得瘦小、单薄、楚楚可怜,吃饭很少。她从来不与别的小朋友相处,胆子特别小,从来也不大声说话。老师给她安排座位她不坐,给她玩具她不要,就是哭着抱着自己的小书包,独自一人站在教室的角落里。直到一个月后,她才勉强与小朋友坐在一起,但很少讲话,显得格格不入。 【行为表现】 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对哈尔滨市1200名托幼园所儿童的心理行为调查。结 果发现,社会退缩问题占12.9%。 【形成原因】 (1)先天适应能力差。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若勉强去适应,适应过程很难而缓慢,平时也不爱活动。 (2)后天抚养教育不当。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分地照顾与迁就,就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以致其采取逃避的方式,如拒绝上幼儿园或学校。 (3)遭受心理创伤。还在在遭受某些重大的精神刺激后产生心理创伤,从而产生退缩行为。 【专家支招】 (1)家长应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想念孩子的力量和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甩开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仗”,独立行走。 (2)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在小伙伴之间建立和和睦的人际关系。 (3)家长对孩子不要溺爱,以免养成过分的依赖性,也不可粗暴,以免使孩子恐惧不安,害怕与人接触。要鼓励孩子从小热爱集体,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培养开朗的性格。家长和教师的亲切和信心,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4)家长应对儿童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现象,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家长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可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5)对于经过上述治疗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麦普替林等,也可服用精神振奋剂,如利他林等。 16依赖行为 【案例】 冬冬3岁时,父母就准备送他上幼儿园,可他怎么也不肯离开妈妈。母亲实在不忍心,只好把孩子留下来。就这样连送了多次。一直到冬冬5岁,还未上成幼儿园。冬冬从小依赖父母惯了。尤其是妈妈。一刻也不能离,成天要妈妈抱;妈妈坐着,他就坐在妈妈腿上;妈妈睡着,他就钻在妈妈的腋下或搂着妈妈的脖子;吃饭要妈妈喂;洗澡和穿脱衣服要妈妈伺候;连玩耍也要妈妈陪着„„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儿童的依赖行为因年龄而异,年幼者常寻求与成人特别是母亲躯体的接触,如喜欢让母亲抱着或坐在母亲腿上。如站立时则紧抱母亲不放,或紧紧地依偎在其身旁,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年龄稍大则表现为干什么事自己都不能作出决定,对他人的信赖胜过自己,什么事都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和赞许。 【形成原因】 造成过分依赖的主要原因,常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家庭成员过多、过分的照顾是造成儿童依赖性的最主要原因。与此相反,缺乏照顾、对小儿的行为要求过早或过分苛求也会造成小儿的依赖行为。1岁末、2—3岁为小儿依赖发展的两个危机时期,如在此期间缺乏父母的正常依靠,常可造成严重的依赖行为。这是因为,缺乏照顾的小儿,由于得不到父母足够的支持和教养,致使儿童正常的依赖需要受到挫折,在其发育的过程中,不能形成有关独立成功的经验,故而表现出过分的依赖行为。另外,若父母开始粗暴地拒绝了儿童带有依赖性的要求,而最终又屈从这一要求时,则会造成儿童更为严重的依赖。 【专家支招】 重点在于心理疗法和教育,可让小儿作些能够增强自主性,较少让成人帮助的一些事情,当其能够独立完成时,则给以鼓励和奖励。对小儿的态度不应过分粗暴和冷淡,也不要给小儿以过分的帮助。要培养儿童生活的独立性,鼓励其自己能够完成的事尽量自己去做,避免依赖行为的发生。对依赖行为的治疗必须坚持到底,任何成人不得有松 懈和宽容的想法,更不得终断,直到依赖行为完全矫正为止。 17分离性焦虑 【案例】 扬扬,男,3岁。活泼、可爱,从出生后妈妈就特别宠爱,一直由自己亲自领养。1个月前因为妈妈要上班了,所以只得把扬扬送入托儿所。从入托的第l天起,扬扬就哭闹不停,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不让妈妈走。在托儿所里不肯吃饭、不肯午睡,甚至不肯喝水。整天哭着吵着要妈妈,老师怎么哄劝都没有效果。下午,他常常站在托儿所的门口等侯妈妈,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回到家里,总是跟着妈妈不放,害怕妈妈离他走开。晚上睡着后还常常惊叫“妈妈!””妈妈!”。 【行为表现】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形成原因】 遗传因素 患焦虑症父母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单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儿童分离性焦虑率可高达50,。说明本症与遗传有关。 亲子过分依恋 孩子平时一直与母亲待在一起,不与外界接触,而母亲对孩子过于珍爱、过分保护,使孩子养成胆小、害羞、依赖性强、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个性弱点。一旦与母亲突然分离,就容易出现分离性焦虑。 生活事件影响 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幼儿园受到挫折、不幸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专家支招】 扩大孩子的接触面 要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拥有多个伙伴。培养 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 培养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不要让孩子养成对母亲过分依赖,进入幼儿园或学校时,孩子才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把玩具拿出来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在入托前,父母可经常给孩子描述托儿所或幼儿园的生活。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也可以带孩子到托儿所或幼儿园看看、玩玩,当他对托儿所或幼儿园比较熟悉时,再正式送孩子入托,可防止分离性焦虑发生。 不要硬性强迫孩子入托 不应生硬地把孩子推进托儿所或幼儿园,自己一走了之,而应给孩子一个适应的时期,在孩子入托或入园的头几天中,家长可以陪孩子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里玩,随着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之后,家长可逐渐减少陪伴时间,直到最后完全放手。切莫操之过急,以免加重焦虑发作。严重的患儿要立即请儿童心理医师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对父母进行教育 对有焦虑倾向的父母,要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个性弱点,及其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并应明确告诉父母,要想治疗好患儿,必需先治疗好家庭其他成员。 18性识别障碍 【案例】 小宏的妈妈认为文静、俊俏、略带几分羞怯的女孩更招人喜欢,用各种手段装饰孩子,才能显示出母亲的才能和审美情趣。于是,她的儿子小宏,从小就与脂粉、裙子、辫子结了不解之缘。小宏一直很听话,还经常得到“漂亮”、“文静” 的赞美之词,母亲也欣然得意。没想到,小宏长大后却迟迟不进入恋爱状态,在父母的催促和介绍下,他虽与许多女孩接触,却均以失败告终。他仅钟情于同单位里的一个 男性,对方打他骂他,他还给人家买烟买酒。这下,做妈妈的急了,可小宏却陷在同性恋的倾向里难以自拔。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儿童性身份障碍通常出现在2岁左右。患儿偏好异性服饰。坚称自己为异性。强烈且持久地渴望加入典型的异性游戏和活动。对自身性别存在消极情绪。例如。一个小女孩会坚信自己将长出阴茎。变成男孩;她会站着小便。小男孩可能会蹲坐着小便。希望除去阴茎和阴囊。绝大多数此类患儿在6~9岁时才被发现。 【形成原因】 (1)生物因素 如性器官和出生前的激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性身份,但是一个稳定的,协调的性身份和性角色的形成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父母的情感纽带角色以及亲子关系。 (2)当性别称呼和抚养方式混乱时,儿童会难以确定自己的性身份或性角色。 (3)错误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养方式,传达了错误的社会期望和行为要求,如按照女孩的社会角色要求男孩,按照男孩的社会角色要求女孩。 【专家支招】 (1)按照社会角色教育孩子。 (2)如果是生物因素,如激素分泌,先天性性器官问题,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诊。 19自闭症 【案例】 “佳佳”今年4岁,他从小就不爱和人交往。 “佳佳”从不主动要求别人抱她,摔倒了也不哭,说话时从不看人,和父母在一起,常常几天说不上两句话,需要什么就用手势表达。家里来了客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从不理睬,只顾玩自己的。父母把她送到幼儿园后, 发现情况并没好多少,她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爱发脾气,也不讲卫生,老师说这孩子有些“孤独”。 【行为表现】 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4-5:1。 自闭症原因复杂,而且尚未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有自闭倾向或确诊为自闭症,需通过综合治疗尽量帮助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可通过感统训练帮助自闭症孩子获得感知觉的发展和协调。 20撒谎 【案例】 一次孩子们在吃午饭,每位小朋友们都在津津有味的吃饭,大部分孩子都快吃完了。老师说:“我们班今天吃的都很快,吃完的小朋友,今天老师有奖励。吃的慢的小朋友,请快一点吃,要不一会饭凉了吃完了肚子疼。”琪琪看见其他小朋友都在吃完了并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小粘贴。就趁老师和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把饭偷偷摸摸倒掉了,正好被老师看到了。琪琪跑过来跟老师说“老师,我吃完了,”老师听了之后问了一声:“琪琪,今天你的饭真的吃完了吗,”她看着老师点了点头说“吃完了”。接着老师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说谎的小朋友老师不喜欢了,到底有没有吃完饭,”他又点了点头说:“吃掉了。” 【行为表现】 是指儿童有意或无意讲假话。年幼儿童由于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以及事物的真伪,常由幼稚无知而说谎;稍大的儿童十分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掺和在一起,为了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些欲望而说谎;因此,这种情况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对在幼儿时期的孩子的说谎,老师与家长可以不必在意,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了。当儿童到了学龄期后,说谎往往都是有意识的,对这个时期他们中的某些人的信口说谎的行为,我们就必须加以高度的注意。 【形成原因】 一般比较常见的说谎有: 幻想式谎言。它主要发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谎言,家长无须过分担心和紧张。它与道德无关。 夸大式谎言。孩子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或为了达到某种效应,他会在真实的故事里“添油加醋”。 补偿性谎言。当孩子没达到父母(或老师)规定的目标,又想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赞美时;或当孩子并不拥有某些东西,但又想在同伴中保持受崇拜的地位时,儿童往往用谎言来将自己不足的地方“补上”,从而达到自己受表扬的目的。 防卫性谎言。这种谎言在儿童身上最常见,而且大多数时候是“被逼”出來的。通常父母、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父母习惯用严厉的惩罚来管教孩子,孩子为了逃避惩罚,就用说谎来挡驾。 逃避任务的谎言。当孩子面临某些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时,会用谎言来帮助自己逃避责任和任务。 报复性谎言。这是儿童情绪的一种表现。当儿童对某人心怀不满时,可能通过谎言来向对方示威和挑战。 还有一种“谎言”,与心理上的“安全感”有关系。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或老师)希望他讲真话,可如果孩子觉得他讲了真话,会受到惩罚(肉体上的或者心灵上的),或者他不知道他讲了真话,后面会发生什么对他不利的事,这样孩子也会想办法进行暂时的掩盖,或不把实情说出来。也就是说,父母若提供孩子一个无法说实话的环境,这也是造成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支招】 首先,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用冷静、温和的态度去和孩子交谈。孩子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可能不犯一些错误,作为家长,绝不能苛求孩子不犯错误。和犯错误的孩子交谈,一定要带着这个教育理念。具备这样的家教理念,你就不会情绪很激动,或紧张或愤怒,以致做出冲动的行为:暴打孩子、怒斥孩子,从而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其次,为孩子构建心理安全空间。父母一定要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一个 心理安全空间。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感到安全。如果父母的言行能让孩子感到:在爸爸妈妈这里,我是安全的,我不会受到伤害,我什么话都可以说,不论我说对还是说错,在他们这里,我都能得到心理支持或不受到伤害。孩子就不需要用“说谎”来保护自己了。 第三,关注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心理需求,要及时给予满足。物质需求,要视情况而定,不能满足时,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地与孩子沟通。简单或粗暴的拒绝方式,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不太有效果。他们会尝试采用其他方法,如偷偷拿家里的钱,去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在长大,他们的办法也比以前更多了。
本文档为【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3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10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