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灸治疗_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_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

举报
开通vip

针灸治疗_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 3 讨论 老年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有: ¹ 老年人 脑动脉硬化后, 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直接导致脑细胞 发生不可逆损害,释放大量氨基酸等毒性物质作用于 网状系统, 干扰睡眠-觉醒机制。º 神经递质失调, 去 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等与觉醒有关的神经递质合 成减少, 5-羟色胺是引起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递质[ 4]。 低频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增加脑部血流量,扩张脑组 织的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管收缩的活性物质 释放,使血管收缩作用减弱,扩张作用增强,激发神经自 我保护机制,对抗毒性物质的损害[ 5] ...

针灸治疗_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
3 讨论 老年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有: ¹ 老年人 脑动脉硬化后, 脑组织长期缺血缺氧直接导致脑细胞 发生不可逆损害,释放大量氨基酸等毒性物质作用于 网状系统, 干扰睡眠-觉醒机制。º 神经递质失调, 去 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等与觉醒有关的神经递质合 成减少, 5-羟色胺是引起快速眼动睡眠的重要递质[ 4]。 低频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增加脑部血流量,扩张脑组 织的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管收缩的活性物质 释放,使血管收缩作用减弱,扩张作用增强,激发神经自 我保护机制,对抗毒性物质的损害[ 5] ,同时刺激大脑皮 质,降低神经元电兴奋性,抑制大脑异常放电,使人体处 于放松状态而入眠[ 6]。本文结果提示,低频电刺激治疗 能减少失眠症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药物有可 能带来的毒副作用和成瘾性,且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人 睡眠障碍。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 1] 赖文娟, 刘雪琴.老年睡眠及评估研究进展[ J] . 中国实用 护理杂志, 2007, 23( 9) : 73- 74. [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 CCMD-3) [ M] .第 3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 3] 刘宝琼,张乐, 杜小平,等 .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及相关 因素研究[ J] .医学临床研究, 2009, 26( 1) : 32 ) 33. [ 4] 王振焕, 余珊容,王焱平, 等.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 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7) : 48 ) 50. [ 5] 杨礼环.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患者 60 例的临床 疗效观察[ J] .重庆医学, 2009, 38( 5) : 577) 579. [ 6] 赵瑛, 肖世富,夏斌, 等.老年神经精神病学[ M ] . 上海: 第 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 针灸治疗 Ñ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 李小平, 郑磊, 谢昀 收稿日期: 2010-08-09 作者单位:湖北省新华医院康复科,武汉 430015 作者简介:李小平( 1965- ) ,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康复医学方面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对 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作用。方法: I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 84 例, 随机分为针灸组和 脱敏组各 42 例,分别进行针灸及脱敏治疗。治疗前后参照5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6、5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标准6及 5临床皮肤病学6评定临床疗效, 并检测血中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浓度。结果: 平均治疗 6 个月后, 2 组血中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 针灸组更低于脱敏组(均 P < 0. 05)。临床疗效比较, 针灸组近愈显效率 明显高于脱敏组( P< 0. 01)。治疗结束 6 个月后随访, 针灸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脱敏组( P< 0. 05)。结论: 针灸能扶 正祛邪, 调整机体,平衡阴阳, 是治疗 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针灸; I型变态反应疾病; 脱敏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9; R745. 31; R392. 8 =DOI> 10. 3870/ zgkf. 2010. 06. 025 I型变态反应是通过抗原(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与附 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 IgE分子结合,并触 发该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通 透性增加、浆液分泌增加等病理变化。临床常见疾病有 过敏性哮喘和鼻炎,慢性荨麻疹等. 本文以脱敏疗法作 对照,研究针灸治疗 I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8年 2月~ 2009年 12 月到我科 门诊治疗的 I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 84 例,均符合过敏 性哮喘[ 1]、过敏性鼻炎或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2, 3] , 随机分为 2组。 ¹针灸组 42例,男 22例,女 20例;年 龄 17~ 58 岁, 平均 ( 38 ? 11. 2)岁; 病程 6 个月~ 30 年,平均( 18. 5 ? 8. 5)年; 过敏性哮喘 23例, 过敏性鼻 炎 13例, 慢性荨麻疹 6 例; 按中医辩证分为实证 22 例,虚证 20 例[ 4, 5] 。º 脱敏组 42 例, 男 23 例, 女 19 例;年龄 18~ 56岁, 平均( 37. 5 ? 11. 1)岁; 病程 6个 月~ 29年,平均( 17. 8 ? 8. 3)年;过敏性哮喘 22例,过 敏性鼻炎 13例,慢性荨麻疹 7例; 按中医辩证分为实 证 23例, 虚证 1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均签署治疗方法知情同意。 1. 2 方法 ¹ 针灸组,主穴为肺俞、脾俞及肾俞(均双 侧)。过敏性哮喘加大椎、天突, 属实证主配穴均用挑 刺或针泻定喘穴,痰多泻丰隆穴;属虚证用补法或加艾 灸膏肓俞穴和关元穴、每次 3~ 5壮。过敏性鼻炎加迎 香、风池, 慢性荨麻疹加血海、三阴交,两症属实证采取 465中国康复# 2010年 12月# 第 25卷第 6期 挑刺主穴,针刺配穴的方法,风热则针泻风池、合谷,风 寒酌加艾灸足三里;虚证同过敏性哮喘。挑刺法时患 者端坐或平卧位,常规消毒后用自制挑针在选准的穴 位上挑断皮下层白色纤维,敷以消毒纱布, 隔日 1次; 针刺以1. 5 cm安迪牌不锈钢针直刺或斜刺, 得气后留 针 15 min, 中间行针 1次,每天 1次, 治疗期间停用一 切中、西药。º 脱敏组:采用吸入性与细菌性各抗原浸 出液的混合稀释液作皮下注射, 先 1 B 106 浓度 0. 1 ml,以后每周注射 2 次, 逐次增加剂量 ( 0. 2~ 0. 5 ml) , 并逐加抗原浓度 ( 10- 6 ~ 10- 2 ) 最后以 1 B 102浓度0. 5 m l每周 1次维持量; 对症服用西药如息 斯敏、息喘灵片等。 1. 3 检测指标 2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 6个月时检 测血中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浓度;并评定临床疗效。 ¹过敏性哮喘: 近期痊愈(简称近愈) ,症状和体征完全 消失,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显效, 在原哮喘好发季节无 明显发作或偶有轻微发作,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好 转,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和体征变轻或用药剂量较前减 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6]。 º过敏性鼻炎:近愈, 症状及焦虑均消失, 在原得分基础上减少 10分;显效, 在原得分基础上减少 5~ 10分;好转,在原得分基础上 减少 2~ 4分;无效: 症状和体征未见减轻或得分减少 < 2分[ 7] 。» 慢性荨麻疹: 近愈, 症状和体征全部消 失,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显效, 在原得分基础上减少4~ 5分;好转,在原得分基础上减少 2~ 3分; 无效: 症状 和体征未见减轻或得分减少< 2分[ 8] 。治疗结束 6个 月后随访,比较 2组患者的复发率。 1. 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采用 x- ? s 及百分率表 示, V 2 检验, 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中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 6个月后, 2 组均较治疗前明 显下降, 2组间比较,针灸组下降更明显。针灸组 3种 病症的近愈显效率均明显高于脱敏组。见表 1, 2。 治疗结束 6个月后随访, 针灸组复发 7例,其中过 敏性哮喘 4例, 过敏性鼻炎 2例, 慢性荨麻疹 1例; 脱 敏组分别为 5、8、5及 2例, 2组间比较,针灸组复发率 明显低于脱敏组( 16. 7%与 35. 7%, P< 0. 05)。 表 1 2 组治疗前后血 IgE 和嗜酸性粒细胞浓度比较 x- ? s 组别 n 治疗前 IgE( IU/ m l) 嗜酸性 粒细胞( % ) 治疗后 IgE( IU/ ml) 嗜酸性 粒细胞( % ) 针灸组 42 768 ? 14 13 ? 4 307 ? 59* # 4 ? 2* # 脱敏组 42 749 ? 13 10 ? 3 376 ? 82* 7 ? 4* 与治疗前比较* P < 0. 05;与脱敏组比较# P< 0. 05 表 2 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病类 n 近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近愈显愈率% 针灸组 42 哮喘 23 18 4 1 0 95. 7* 鼻炎 13 9 2 1 1 84. 6* 麻疹 6 4 1 1 0 83. 3* 脱敏组 42 哮喘 22 7 3 8 4 45. 5 鼻炎 13 3 3 5 2 46. 2 麻疹 7 1 2 3 1 42. 9 与脱敏组比较, * P < 0. 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 而背俞穴位当是太 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督脉交貫其中, 与任脉相关,为调 节机体阴阳平衡的枢纽, 是治疗各内脏系统疾病常用 有效特定穴。5素问,长刺节论6认为,凡邪客不去, 内 迫五脏,可刺灸背俞穴以泻去邪气, 止其传变;后世医 家较重视背俞穴的祛邪作用, 李东坦认为/六淫客邪有 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腧0。本文针灸组以背腧穴作为 抗变态反应的主要穴位, 治疗时参以补泻,从调整抗体 阴阳,抑制亢盛的免疫病理入手,哮喘治疗以/发时治 肺,平时治肾0为原则; 鼻炎属/鼻鼽0之类, 荨麻疹属 /风热隐疹0均与肺开窍于鼻, 肺主皮毛有关, 久病则必 损脾肾,治当兼顾。针灸组采用的挑刺方法, 其针挑力 专效宏,简便易行, 无副作用,尤其是对抑制过敏性哮 喘的急性发作有明显作用,操作时应取穴准确,用力适 度,最好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 本文以脱敏疗法治疗的脱敏组作对照, 结果证明 针灸具有较广泛而明显的抗 I 型变态反应作用, 其临 床疗效明显高于脱敏组, 复发率明显低于脱敏组。 =参考文献> [ 1] 梁瑛, 姚天樵,张蔚.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 定标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84, 7( 3) : 51- 52. [ 2] Mularkey, Dav ies DE, Bached C, et al. A ller g ic and non- allerg ic rhinit is[ J] . J A ller ey Clin Lmmuno l, 1980: 4( 65) : 122- 124. [ 3] Monreo EM , Sco tt L inscott M , Schulzke JD, et al. A rch dermatal[ J] . A llerey Clin Dermat olo gy , 1998, 8 ( 4 ) : 117- 118 [ 4] 陈贵廷, 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 M ] . 北京: 学 苑出版社, 1992. [ 5] 梁繁荣 . 针灸学[ 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 6] 罗军, 季建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M ]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1999. [ 7] 顾之燕, 杨占泉.过敏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 J] . 中华耳鼻 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8, 17( 2) : 55- 56. [ 8]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 M ] .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66 Ch ines e Journal of Rehabilit at ion , Dec 2010, Vol. 25 No. 6
本文档为【针灸治疗_型变态反应疾病的疗效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029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2-09-27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