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举报
开通vip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摘要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该病能感染各年龄阶段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架子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各地养猪的规模化和技术化,加之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猪丹毒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猪丹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近年来有的猪场忽略了猪丹毒等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预防,致使猪丹毒又有了流行的趋势。免疫接种和使用青霉素是防治猪丹毒的最有效、最简便最低廉的措施。 关键字:...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为特征。该病能感染各年龄阶段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架子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各地养猪的规模化和技术化,加之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猪丹毒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猪丹毒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近年来有的猪场忽略了猪丹毒等细菌性疾病的免疫预防,致使猪丹毒又有了流行的趋势。免疫接种和使用青霉素是防治猪丹毒的最有效、最简便最低廉的措施。 关键字:猪丹毒,特征,防治 目    录 1.病原…………………………………………………………………………………4 1.1 分类、形态和特征………………………………………………………………4 1.2 培养特性…………………………………………………………………………4 1.3 血清型及其致病性………………………………………………………………5 2.流行病学……………………………………………………………………………5 2.1 传染源……………………………………………………………………………5 2.2 传播途径…………………………………………………………………………5 2.3 易感动物…………………………………………………………………………5 2.4 流行特点…………………………………………………………………………5 3.临床症状……………………………………………………………………………5 3.1 特急性型…………………………………………………………………………5 3.2 急性败血性………………………………………………………………………6 3.3 亚急性疹块型……………………………………………………………………6 3.4 慢性型……………………………………………………………………………6 3.5 隐形型……………………………………………………………………………6 4.病理变化……………………………………………………………………………7 4.1 特急性型…………………………………………………………………………7 4.2 急性型……………………………………………………………………………7 4.3 亚急性型…………………………………………………………………………7 4.4 慢性型……………………………………………………………………………7 4.5 隐形型……………………………………………………………………………7 5 诊断…………………………………………………………………………………7 5.1 典型临床特征……………………………………………………………………7 5.2 实验室诊断………………………………………………………………………8 5.3 鉴别诊断…………………………………………………………………………9 6 防治…………………………………………………………………………………9 6.1 急性败血型治疗方法……………………………………………………………9 6.2 亚急性型猪丹毒治疗………………………………………………………… 10 6.3 慢性型猪丹毒治疗…………………………………………………………… 10 6.4 隐形型………………………………………………………………………… 10 6.5 预防…………………………………………………………………………… 11 7 防治体会………………………………………………………………………… 11 参考文献 ……………………………………………………………………………11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该病主要侵害架子猪,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1]。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至今世界各国尚未彻底净化该病,常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呈世界性分布,对人类健康也易构成威胁[2]。1878 年,首次发现猪丹毒病。该病在我国最早发现于四川,1946 年以后,其他各省相继有所报道,是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3]。 1.病原 1.1 分类、形态和特征 猪丹毒的病原为丹毒丝菌属红斑丹毒丝菌,习惯上又称之为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形成长丝的倾向,不运动,不产生芽孢,无荚膜。本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杆菌,大小为0.2~0.4微米×0.8~2.5微米。在病料内的细菌,单在、成对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陈旧的肉汤培养物内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中,多呈长丝状,有时很细。本菌对盐腌、火熏、干燥、腐败和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本菌的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它,因此可经胃而进入肠道。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在老龄培养物中菌体着色能力较差。 一般化学消毒药对丹毒杆菌有较强的杀伤力,如 3 %来苏儿、1 %-2%苛性钠、5 %石灰乳、1 %漂白粉、3 %克辽林 5-15 min均可把该菌杀死。该菌耐酸性较强,猪胃内的酸度不能杀死杆菌,因此,该菌可通过胃而进入肠道。猪丹毒杆菌在体外对磺胺类药物无敏感性,抗菌素中对青霉素极为敏感。 1.2 培养特性 该菌为微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即能生长,pH值在6.7-9.2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6,生长温度为5-42℃,最适温度为30-37℃。普通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肉汤中生长不良,如加入0.2 %-0.5 %(W/V)葡萄糖或5%-10%的血液或血清,并在10%的CO2中培养,则生长旺盛。猪丹毒杆菌在血液或血清琼脂平板上培养的菌落形态,根据来源不同,有光滑型(S)、粗糙型(R)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I)3 种类型,三者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互变。急性病猪分离的菌落为S型,培养24h其菌落纤细、针尖大呈露珠样、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微蓝色光,直径小于1mm;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呈α溶血环,菌体短细,毒力很强,在肉汤内培养轻度均匀浑浊,无菌膜,有少量沉淀。粗糙型菌落(R型)一般多见于久经培养或慢性病猪和带菌猪的分离物中,菌株毒力很低,菌落较大,表面粗糙,边缘不整,土黄色,呈长丝状;在肉汤中培养时,明显浑浊,有多量沉淀。中间型菌落(I型)呈金黄色,毒力介于光滑型和粗糙型之间。明胶穿刺时,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发育,呈试管刷状生长,明胶不液化,为丹毒杆菌的特征。在麦康凯琼脂上一般不生长。 猪丹毒杆菌可发酵葡萄糖、果糖和乳糖,产酸不产气,一般不发酵甘油、山梨醇、甘露醇、鼠李糖、蔗糖、松田糖、棉实糖、淀粉、菊糖等。该菌能产生 H2S,不产生靛基质和接触酶,不分解尿素,在石蕊牛乳中无变化,MR试验及VP试验阴性。 1.3 血清型及其致病性 至今已发现1a、1b、2-24和N型共26个血清型,大约80 %以上的猪源性分离株属1型(1a和1b)和2型。不同血清型猪丹毒杆菌对流行病学、免疫防制、实验室诊断均有重要意义。其致病力及免疫原性与菌型有一定关系,1型菌的致病力较强,2型菌的免疫原性较好,而弱毒株的血清型最为复杂。败血型猪丹毒病例分离的菌株,95%以上为1a型;皮肤疹块型病例和慢性关节炎病例分离的菌株80%以上是1a型和2型[4]。引起猪急性经过或全身发疹的大多为1型和2型的菌株,其他的血清型菌株虽在猪的接种皮肤局部引起明显的发疹,但多数对猪不显致病性。我国从各地分离的猪丹毒菌株经血清学鉴定,致病的绝大多数是1型和2型。 2.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细菌主要存在于带菌动物扁桃体、胆囊、回盲瓣和骨髓中,可随粪尿或口、鼻、眼的分泌物排菌,从而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圈舍等。该菌能够长期生存在富含腐殖质、砂质、和石灰质的土壤中,因此土壤污染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2.2 传播途径 易感猪主要经消化道和皮肤创伤感染发病,吸血昆虫也能传播该病。猪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还可通过拱食土壤感染。经皮肤创伤感染也是感染途径之一。家鼠是猪丹毒的一种传播媒介,经研究发现,蚊虫吮吸病猪的血液后,蚊虫体内也会带有猪丹毒杆菌。 2.3 易感动物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见于育成猪或架子猪,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降低。以3-6月龄猪最为多发,6月龄以上的猪发病率不高。 2.4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7-9月多发,但近年春、冬季节也发生办法流行的情况出现。环境条件改变和一些应激因素,如饲料突然改变、气温变化、疲劳等,都能诱发该病。 我国是猪丹毒流行较广泛的国家。 3.临床症状 猪丹毒的潜伏期多为3-5d,短者也有1-2d,长者可达8d以上。根据临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据报道,我国流行的猪丹毒以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居多。 3.1 特急性型 在猪场中新出现突然死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抽搐,鼻内流出白色的泡沫样液体。这种情形在过早断奶仔猪和切除子宫的猪只中。 3.2 急性败血性 多见于疾病流行初期,多数病例有明显的症状。病猪发病快,死亡迅速,死亡率高。病猪体温高42℃以上,稽留不退,常发生寒战,喜卧,不愿意走动,步态僵硬或跛行,眼结膜充血,饮水和摄食减退或废绝,有时发生呕吐。发病初期,粪便干硬,带有黏液,后期粪便稀软或发生腹泻。发病1-2d后或在死亡前,在胸、腹和股内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大小和形状不等的红斑,初呈淡红色,颜色逐渐加深,用手指按压退色,停止按压后则恢复原样。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发生猪丹毒时往往为最急性经过,突然发病,表现神经症状,很快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1d。其他猪的病程约3-4d,死亡率达80%-90%。 3.3 亚急性疹块型 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通常为良性经过。病初时,精神不振,食欲不佳,体温高达41℃左右,少数病猪超过42℃,基本无败血症状,其特征为皮肤表面出现症块。发病1-2d后,在背部、胸部、颈部和四肢外侧的皮肤上出现大小和数量不等的疹块,多呈菱形和方形,稍微凸起在皮肤表面,初期为淡红色,随后变成紫色至紫黑色。初期症块充血,指压退色;后期淤血,呈蓝紫色。指压不退色。随着疹块的出现,体温也下降,病势也渐轻,经数日后疹块颜色消退,原来凸起的疹块出现下陷,表面结痂。轻者脱痂自愈,重者在疹块表面形成浆液浸润性疱疹,疱疹液干涸后形成硬痂,剥脱后留下疤痕。多转为慢性型,有的转为败血症,病程为一到两周。 3.4 慢性型 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 3.3.1心内膜炎。病猪表现为体温正常或稍高,消瘦,贫血,食欲不定,不愿走动,有轻度咳嗽,呼吸快而短促;听诊时有心杂音、节律不齐、心动过速;可视黏膜呈紫色,四肢和胸部有浮肿;被毛粗乱,消瘦,贫血。通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 3.3.2浆液性纤维素性关节炎。常表现为四肢关节炎的炎性肿胀,可能是一只腿或者多只腿。发病时关节肿胀,有热痛。后期病腿僵硬,疼痛,行动困难。临床症状消失后,患病猪跛行或卧底不起。病程较长,可达数月。 3.3.3皮肤坏死。多发生在背、肩、耳、蹄和尾部等处,局部皮肤肿胀、隆起、坏死、色黑、干硬、似皮革,经两三个月坏死皮肤脱落,遗留疤痕而愈。 3.5 隐形型 现在的生猪养殖场新出现了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中,但病理剖解会发现明显的猪丹毒的特征变化,仔猪发病时猪要表现为体温不超过40℃,卧地不起,不吃食,皮肤表面没有明显的症块。这个主要发生在全进全出非自繁自养猪场和断奶仔猪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①全进全出非自繁自养猪场由于仔猪的应激性②断奶仔猪失去母源抗体的保护而感染猪丹毒③养殖圈社消毒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不完善导致感染④天气的骤变加之仔猪体质较差导致感染⑤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猪丹毒处于隐形感性,当环境发生变化和抗生素药物效力的降低,导致猪丹毒的感染。 4.病理变化 4.1 特急性型     剖解死猪,肉眼看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 4.2急性型 主要是以败血症的全身变化,肾、脾肿大以及皮肤红斑为特征。全身皮肤发红,尤其在鼻、耳、胸、腹部、双腿内侧尤为明显;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红,切面多汁且有出血点;肾脏淤血肿大,呈花斑状,俗称大红肾,被膜易剥离,纵切面皮质部有出血点;脾脏因充血而显著肿大,呈桃红色,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质地柔软,有“白髓周围红晕”现象,属于典型的败血脾;肝脏因淤血而肿大,呈暗红色,质软易碎;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以胃底部的十二指肠最严重;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肺充血水肿。 4.3 亚急性型 多为良性经过的猪丹毒,具有急性型的一般变化,但程度轻,其以皮肤上出现红斑和疹块为特征,多见于颈部、背部,向后躯直至尾根部,头、耳、腹下及四肢也可出现。症块内血管扩张,皮肤组织水肿,有出血点。 4.4 慢性型 猪丹毒是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猪丹毒的转归而来,以疣状心内膜炎和慢性关节炎为特征。①疣状心内膜炎主要发生在心二尖瓣上大量灰白色血栓增生物,呈菜花状,并牢固地附着于瓣膜上,导致瓣膜变形,继而引起心肌肥大、心脏扩张等代偿性变化。②慢性关节炎主要侵害四肢关节,多侵害腕关节和跗关节。它是一种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从外表看关节显著肿大,有大量的渗出液,关节面的周缘关节囊增厚出现的皱襞特别明显,导致关节完全愈着、变形,成为死关节,该病痊愈后,病猪都有跛行的现象。经常与心内膜炎同时出现。 4.5 隐形型     没有明显的猪丹毒的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和环境改变的仔猪中。解剖病死猪,肾、脾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红;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心内外膜有出血点;关节显著肿大,有大量的渗出液。 5 诊断 猪丹毒病可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做出诊断,特别是根据病猪皮肤、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典型病理变化做出诊断。但要特别注意与猪瘟、猪肺疫、猪流感、猪弓形虫病的鉴别诊断。近年来,猪丹毒病呈现隐形发病,可用病原学、血清学、PCR进行诊断。 5.1 典型临床特征 5.1.1多发生于高温的5-9月,主要侵害3-6月龄的架子猪或育成猪。 5.1.2急性败血型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食欲不振,躺卧不动,眼结膜充血。 5.1.3皮肤有丹毒性红斑,特别在胸、腹和股内皮肤较薄的部位出现大小和形状不等的红斑。 5.1.4解剖病猪或尸体,脾肿大,切面白髓周围有红晕;消化道呈急性胃肠炎,尤以胃底腺和十二指肠前段为严重;全身淋巴肿胀,为急性浆液性或出血性淋巴结炎;肾肿大,外观呈花斑样,切面皮质部可见肾小球的炎症渗出。 5.1.5亚急性型猪丹毒具有特征性皮肤疹块,体温41℃以上,有方形、菱形、圆形疹块,通常比较容易与其他传染病的皮肤变化区别。 5.1.6慢性型疣状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体温40-41℃,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 5.1.7 现在由于抗生素类药物超剂量超时间的滥用,导致猪丹毒病出现隐形 5.2 实验室诊断 5.2.1 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猪丹毒较为可靠的方法,可用于病猪生前和死后诊断。①急性败血症病例可取血、脾、肝、肾及淋巴结;亚急性取症块皮肤血制成抹片,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猪丹毒菌多数在血细胞之间,也有成丛的,常发现中性白细胞吞噬丹毒的现象。②取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或接于肉汤中,于37 ℃恒温箱培养24 h,观察培养后的菌落呈现菌落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蓝绿色荧光。并用生化试验鉴定该菌。 5.2.2 血清学诊断 ①血清培养凝集试验,早在1932年,Schoen-ing 等就将试管凝集试验和平板凝集试验引入到猪丹毒的诊断中,但由于死菌的自凝集现象,以及健康猪具有较高的凝集价,使该试验的应用受到了限制。1979年,郑庆端等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人工感染发病试验进行检测,获得较好的结果,其中,耳血的检出率为85.7 %,发病死亡猪脾脏的检查出率为100 %[14]。 一些学者将 SPA 协同凝集试验引入猪丹毒鉴别诊断和菌株分型的研究中,均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6]。②免疫荧光诊断法,用荧光素标记的猪丹毒免疫球蛋白制成荧光抗体与病料涂片中的猪丹毒病菌发生特异性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亮绿色菌体,即可判猪丹毒阳性,是猪丹毒快速检疫的方法之一。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前,ELISA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猪丹毒抗体的检测,国内也逐步开始将该方法应用于猪丹毒的检测。肖国生、曹三杰、文心田等应用Dot-PAA-ELISA方法快速检测猪丹毒抗体,能够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出猪丹毒。由于试验制备的诊断膜片特异性强,不与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猪布氏杆菌病、猪衣原体病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④沉淀反应:沉淀反应主要是用于猪丹毒的血清分型,但也有用琼扩检测猪丹毒抗体效价。马闻天等在我国最早用琼脂扩散沉淀法,对我国分离和保存的丹毒菌株作了菌型鉴定[7]。 5.2.3 PCR检测 此方法特异性高,快速简便。 5.3 鉴别诊断 5.3.1急性猪瘟 相同点:高热、精神委靡、食欲下降、饮欲增加等。不同点:急性猪瘟患猪虽躺卧不想动,但敲盆唤食即能应召而来,但仅拱拱食盆不食而又回去躺卧,皮肤呈不同于疹块的弥漫性紫红色出血点。四肢关节、脾不肿胀,边肾表面、膀胱黏膜有密集出血点,淋巴结呈深红或紫红色,表现为出血性炎症;回盲处有纽扣状溃疡[8]。 5.3.2猪肺疫  相同点:有传染性,高热,绝食,慢性时关节肿胀。不同点:猪肺疫咽喉型表现为咽喉部肿胀,呼吸困难,犬坐,口流涎;胸膜肺炎型表现为咳嗽,流鼻液,犬卧,呼吸困难,叩诊肋部有痛感,并引起咳嗽。剖检可见皮下有大量胶胨样淡黄色或灰青色纤维性浆液,肺有纤维素炎,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与肺粘连,气管、支气管发炎且有黏液[9]。 5.3.3猪流感  相同点:有传染性,体温高达42℃以上,眼结膜充血,关节痛,常卧不起,粪干。不同点:猪流感患猪呼吸急促,常有阵发性咳嗽,眼流分泌物,眼结膜肿胀;鼻液中常有血,叩诊肌肉疼痛,皮肤不变色;血液、病料镜检或培养无细菌。 总之,在猪丹毒的诊断中,除了依据猪丹毒典型的临床特征,更重要的还是要结合采用病原学检查。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许多细菌病都产生了赖药性,在细菌培养后使用药敏试验,能够更准确更好的治疗好猪丹毒病。 6 治疗 首先,发病后首先是早期确诊,及时隔离病猪,猪舍、饲槽、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应进行消毒,病死的猪及内脏器官等应深埋或化制处理,以防止其他猪只被感染。血清疗法和青霉素疗法是治疗猪丹毒最有效的方法,同时结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6.1 急性败血型治疗方法 6.1.1血清疗法。在发病初期可皮下或耳静脉猪丹毒血清,效果良好,剂量为仔猪5-10-mL,3-10月龄猪 30-50mL,成年猪50-70mL,皮下静脉注射,经24h后再注射 1次。如果青霉素与抗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佳。应用青霉素和抗血清疗法的同时,对病情较重的病例可用5%葡萄糖加 VC 或右旋糖酐以及增加氢化可地松和地塞米松等静脉注射。 6.1.2青霉素疗法。该病的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其次是土霉素、四环素和泰乐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基本无效。磺胺类药亦无效,急性型2万IU/(kg·bw)青霉素,静脉注射,同时肌注常规剂量的青霉素,每天肌注2次。为防止复发或转慢性,不易过早停药,待食欲、体温恢复正常后,还应再持续用药2-3 d。 6.1.3 使用青霉素G钾(每公斤2万单位)和长效菌毒星(每公斤3万单位)肌注,每日2-3次,坚持2-3天;同时使用蒲公英和土大黄煎水服用,每日2-3次,能够快速的治愈急性猪丹毒。在治愈后,因坚持使用药物治疗1-2天,以免该病再次发生。 6.1.4 病情比较严重的使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2并+注射用氨苄西林钠0.5g×4支+10%维生素c10ml×2支+10%安钠咖5ml,静脉注射,一天一次。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钠160万单位×3支+注射用水5ml×3支,2次/d,体温正常后再持续肌注青霉素2~3天。 6.1.5穿心莲注射液10-20mL,一次肌肉注射,2-3次/d,连注3-4 d,该法对亚急性猪丹毒有良效[10]。 6.1.6自虎汤与犀角地黄汤相加减。石膏30克,知母15克,水牛角20克,生地15g,芍药20克,丹皮15克,二花15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为未冲调或水煎灌服,每日两次。 6.1.7 依据本人的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肌肉注射80万IU青霉素2支,20%安乃近10ml,每日两次;同时用土大黄150g,银花藤300g,蒲公英:200g,车前草200g,煎水,每日3次内服。土大黄有苦寒,泻热、消肿、通便的功效;银花藤清热解毒、通经活络,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炎散结,车前草清热利尿。四药合用具有泻热通便,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利尿等功效。土大黄、银花藤、蒲公英、车前草等药源广,田坎、路边都易于采挖,既能解决边远山区取药难的问题,又能减轻养畜户经济负担。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丹毒效果好,病程较轻的1天好转,3天痊愈;较重的2天好转,3~4天痊愈。 6.2 亚急性型猪丹毒治疗 治疗方法与急性型猪丹毒方法一致。 6.3 慢性型猪丹毒治疗 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分为慢性关节炎型和疣性心内膜炎。所以要结合听诊判断有无心脏瓣膜病变,由于心内膜炎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若听证判定为心内膜炎则无治疗价值。对于患有慢性关节炎的采用下方治疗:柴胡15克,陈皮15克,木通10克,秦艽 15克,防已15克,山楂30克,神曲30克,大黄30克,芒硝60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为未冲调或水煎灌服,每日一剂分两次用,坚持一到两个疗程使用,会有良好的效果。 但疾病爆发流行时,爆发心内膜炎的地方、没有接种而发生疾病的地方,要长期坚持通过饮水或者饲料添加大量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药物,会使病情慢慢的到缓解。 6.4 隐形型 现在由于抗生素类药物超剂量超时间的滥用,导致猪丹毒病出现隐形病例,对这种病例使用头孢霉素效果较好,每公斤肌注2万单位,连续使用3-4天,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猪丹毒的治疗上要交叉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产生赖药性。 宁外,使用中药保健疗法能更好的治疗隐形猪丹毒。寒水石 5 g、连翘 10 g、葛根15g、桔梗10g、升麻15g、白芍10g、花粉10g、雄黄5 g、二花5g,研末,一次喂服,2剂/d,连用一周;地龙30 g、石膏30 g、大黄30g、玄参16g、知母 16g、连翘16g,水煎分2次喂服,1剂/d,连用一到两周。能较好的缓解慢性关节炎。 6.5 预防 6.5.1定时清洁消毒 平时应坚持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对猪舍的地面、饲养用具进行消毒。每次出栏后,将猪舍的门、窗、墙壁、地面打扫干净,并用石灰乳或者高温消毒。猪场要严禁从发生过该病流行的猪场引种,也不要从外地引进新猪,以切断传染源。 6.5.2 要严格的防范啮齿类及野生鸟类(感染带菌者)的接触。 6.5.3 药物净化,控制带菌猪体内细菌的繁殖与扩散。整个猪群用阿莫西林500g/t料,连喂8天 6.5.4 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最好办法。每年春秋或者夏冬二季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仔猪在断奶后,应接种猪丹毒疫苗,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①猪丹毒弱毒疫苗,是用猪丹毒2型强毒灭火后加铝胶制成,10Kg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免疫力可持续6个月。②猪丹毒 GC42系弱毒菌苗。皮下注射20亿个菌,免疫期6个月以上;该菌苗稳定、免疫原性好、安全可靠,为首选疫苗。③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由于含有三种不同疫病的成分,安全效果相对较差,个体弱或者病猪不易注射该种疫苗。④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灭火苗,注射18天后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⑤猪丹毒亚单位疫苗,利用DNA重组技术制成的亚单位疫苗具有安全高效的特性。⑥生长猪可从6周龄开始接种免疫,通常相隔4周进行二次免疫,可以有效的防治猪丹毒;⑦在9-12周龄开始使用一次剂量,可为生长期提供足够的抗体。但在繁殖原种猪仍要求在繁殖前进行一次二次免疫。⑧此外,目前国内外还在开展基因疫苗和活疫苗的研究工作[11]。 7 防治体会 (1)要注意猪场的卫生环境,严格定期消毒;严防与啮齿类及野生鸟类(感染带菌者)接触,不从发生过猪丹毒疫情的猪场引进猪只;及时把患病猪只进行隔离,死猪深埋、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的传播,逐步净化猪丹毒病。 (2)做好猪丹毒病的免疫工作,按照制定的免疫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定期免疫。能繁母猪和公猪要定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以便给哺乳仔猪提供足够的免疫。 (3)在猪丹毒发病时一定要做到早、准、狠,加上严格消毒,很快能使疫情扑灭。“早”:早发现、早治疗。“准”:及早确诊、准确治疗与消毒。“狠”:治疗药量要足、症状消失后延长用药1d。 (4)在猪丹毒的诊断中,要结合病原学检查和药敏实验,以便准确诊断、快速高效治疗猪丹毒病。 (5)猪丹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床实践中,除了最急性的未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外,出现疹块型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治愈率高达98%。 参考文献: 1.童光志、于力、王云峰:《动物传染病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999年 2.蔡宝样,殷震,谢三星:《动物传染病诊断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罗新民.生猪屠宰场猪丹毒杆菌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2):34. 4.陈薄言:《动物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5.郝继习,乔宝磊:《猪瘟和猪丹毒的诊断》.现代农业 6. 徐学平,张基明,胡世君:《应用 SPA 法鉴定猪丹毒杆菌的血清型研究》.中国兽医科技,1985年 7.郑庆端,徐汉祥,徐克勤,等.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急性猪丹毒[J].江苏农业科学,1980(3):54-56. 8.白文彬,于康震:《动物传染病诊断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9. 纵丰学,张春堂:《猪肺疫、猪丹毒、猪瘟的鉴别诊断》.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 10.胡元亮:《兽医处方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 11.万丽、韩国全:《猪丹毒疫苗研究进展》.中国兽医科技,2006年
本文档为【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717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8KB
软件:Word
页数:11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