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题开题论证书(参考样本)

课题开题论证书(参考样本)

举报
开通vip

课题开题论证书(参考样本)..PAGE/NUMPAGES年度编号(以上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书学科分类:教育经济与管理课题资助类别:重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AJG001课题名称: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主持人与联系:易志勇()主持人所在单位:省育科学研究院开题日期:2006年11月14日开题形式:专家论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制数据表(开题论证会后修订数据由课题主持人填写)课题名称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易志勇性...

课题开题论证书(参考样本)
..PAGE/NUMPAGES年度编号(以上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书学科分类:教育经济与管理课题资助类别:重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AJG001课题名称: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主持人与联系:易志勇()主持人所在单位:省育科学研究院开题日期:2006年11月14日开题形式:专家论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制数据表(开题论证会后修订数据由课题主持人填写)课题名称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易志勇性别男民族汉出生日期1952.行政职务副主任专业职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教育科研管理、职业教育工作单位省教科院规划办电子信箱357068613.通讯地址市教育街教育厅西院邮政编码410001联系05课题组主要成员性别年龄职称、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与部门倡平男48副研究员、常务副主任教育科研管理湖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桂建生男46研究员、副总编教育科研管理《当代教育论坛》杂志龙迪辉男45中学高级、书记教育科研管理市教科院丁文平男42特级教师、副院长教育科研管理株洲市教科院廖小平男38中学高级、副院长基础教育市教科院罗慧女44中学高级、科长基础教育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沫霖女36中学高级基础教育市教师进修学院平女35中学高级、教研员、基础教育市教科院易海华女30教研员、科长基础教育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付德女35教研员、主任基础教育株洲市芦松区教研室设计最终成果研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专著、系列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设计完成时间2010年12月—1—二、预期研究成果(修订数据由课题主持人填写)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当人12006--2007切实加强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研究论文易志勇22006--2007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对策的思考论文易海华32007--2008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运行机制的探讨论文桂建生42007--2008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实践功能初探论文平52008--2009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若干原则问题的思考论文廖小平62008--2009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评价研究论文丁文平72008--2009教育科研参与人员成果推广能力培养方略论文罗慧82008--2009教育规划课题“五步双元”成果推广操作模式实践论文沫霖92008--2009加强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制度建设论文龙迪辉102008--2009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论文付德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10《教育科研辐射术》专著易志勇等22006--2009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系列论文易海华等32010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易志勇等42006--2008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网易志勇三、课题研究实施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容:问题提出、国外研究综述、研究意义,课题界定、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组织领导、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参考文献。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异常关注,中小学校要求迫切,科研主管部门力不从心。比如我们省抓了好几个五年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教育科研,课题立了数千项,经费将投入几千万,还对“九五”课题成果,教研教改成果进行了评奖。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省级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化,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应用性、管用的课题增多,逐步自觉不自觉的把成果推广列人课题研究的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作用在不断加大。但由于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加上时间、经验和精力等原因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复杂性,没有在一个省有组织、有计划、全面系统的总结推广,对全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影响和整体推动的力度不大。科研与教学“两皮”、科研与成果转化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的分离现象,不仅影响了教育科研经费和资源效益发挥,而且直接影响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繁荣。省教育厅领导对此问题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只看写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书,评了多少奖,上了多少职称,更要看它对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二、国外研究述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科研价值的根本途径。世界基础教育的科研管理,在经历了以技术管理、规划管理为主的阶段后,正逐步发展以成果推广为主的新阶段。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认识深、研究起步早的一些省市,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八十年代末,市第二教育学院袁采院长认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效益的直接表达,也是教育科研知识的普与过程,推广应用实际上是在更广阔的背景过再实践去完善原有成果的科学性、普适性和成熟度。因此,必须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市教科院普教所国青老师除总结了一般常用的如成果报告会、现场观摩会、成果展示会、经验交流研讨会、办班培训指导等多种科研成果推广形式外,还成功地总结了“课题研究式推广”、“成果课程化推广”和“主体扩展竞赛式推广”等方式和途径。由于市重视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所以带动了全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均衡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原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既潜心于校本研究,又注重成果推广。他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一书再版20次,许多专著译成29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他任职的巴甫雷什中学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三、课题界定(一)本课题研究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推广。广义的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包括传播、学习在的一切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狭义的推广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并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具体试行“五步双元”的操作模式推广(即:第一步,双面兼顾,精选课题成果。根据省教育发展的长远需要和教育改革的近期需要,由课题组精心选题,交学科同行专家精心论证,确定推广的成果。第二步,双向选择,制订推广方案。确定可推广的课题后,由课题主持人拟出推广方案,协商(或招标)确定推广实验学校,并制订推广实施。第三步,双轨并行,培训参与人员。在推广课题的过程中,进行普与教育科研理论和实践操作培训,因时、因地、因人、因题制宜地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第四步,双方互助,实施推广方案。成果单位帮助推广单位认识课题的价值,掌握行动的要领,进行创新的辅导;推广单位协助课题单位收集反馈信息,验证课题结论,拓展课题成果。第五步,双手齐抓,监测反思、总结评价。一手抓推广过程,一手抓推广结果,总结是非得失,评价推广的“四效”)(二)本课题研究所指“教育规划课题成果”主要是指教育科学省“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也包括在湘的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成果。重点是基础教育规划课题成果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四、研究意义(一)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解决省级教育科研与事业需要脱节的问题。过去,不少课题一经结题,成果随即束之高阁,科研与教学“两皮”,研究成果与转化、应用严重脱节,使教育科研工作意义与效能大打折扣。“十五”期间,各地都出现了一批基础教育的优质成果。“十一五”许多课题的前景可以预测。这些研究成果的传播、推广,必将实现研以致用、广泛应用,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二)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改善省级教育科研的管理。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唐纳利等人认为管理就是为了“收到个人单位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德鲁克在其《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强调管理的“有效性”。同样,在教育科研中,有效才有为,有为才有位。课题成果的推广使教育科研有效率、效果、效益、效能,从而把一个省的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跃上新台阶。(三)课题成果的推广有利于提高省级教育科研的水平。成果推广是教育科研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推广并非行政命令驱使的整体行为,而靠学术型、交往式、选择性、自动化的科研活动;不是照搬、克隆,而是吸收、再造。因此,需要研讨式学习、创造性应用,从而大面积普与教育科学知识,大幅度增强教育科研能力。五、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应用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目的性原理。同时,应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主体论、互动论、协同论;应用教育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应用教育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投入产出理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的理论。综合应用这些理论,使课题成果的推广表达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省级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六、研究目标探究教育规划课题优质成果推广的途径、方法、对策,构建试行成果推广的“五步双元”操作模式。增强参研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克服“四无”思想,形成“四有”体系,达到“四效”指标。改善我省教育科研管理,提高我省教育科研管理水平。七、研究容1、推广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研究。包括教育规划课题和优质课题的涵,成果的评选条件,评优而未推广的归因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推广成果的对策措施等。2、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研究。包括具备培养人的教育学价值、心理场的心理学价值、交往圈的社会学价值、有效性的管理学价值。3、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研究。包括促进教育科研的功能、深化教育改革的功能、提高教育质量的功能、扩大社会服务的功能。4、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5、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研究。包括推广过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6、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研究。包括参与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等。7、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研究。包括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等。8、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研究。包括双面兼顾式精选课题成果,双向选择式制定推广方案,双轨并行式培训参与人员,双方互动式实施推广方案,双手齐抓式监测与反思。9、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包括纵向推广、横向推广、定向推广、多向推广成果的方法。10、课题教育规划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研究。包括评价的主体、容、程序、方法、指标体系与其完善。八、研究思路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创新精神为动力,以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为中心,以推广基础教育课题成果为重点,在多途径、多形式推广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五步双元”推广模式,拟增强参研人员三种能力(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克服四无”思想(科研无必要、课题无实惠、单位无条件、个人无能力),形成有四有”体系(有推广意向、有实施条件、有运行机制、有创新能力),达到“四效”指标(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能)。既促进成果单位、推广单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又带动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的转化,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拟把成果单位视为辐射点,把它与推广单位之间视为辐射线,把一次次推广活动视为辐射波,把实验学校视为辐射面,联点成线,波与全面。在全省开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课题成果推广的新局面,探索一条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新思路。九、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是四种方法:一是调查法。了解省级“十五”规划优质课题的应用围和“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的进展情况对课题成果推广的需求作现状调查、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二是文献法。阅读教育科研管理(特别是课题成果推广)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上网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三是个案研究法。选择几个课题成果推广的案例者跟踪研究;四是行动研究法。在成果推广中研究,在研究中推广成果。十、实施步骤与主要活动安排(一)实施步骤第一步:进一步收集分析国的文献,了解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的现状,查询有关数据,研究成果推广的理论基础,整理课题研究资料。第二步:实施研究。1、课题开题(1)课题开题前,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和任务。(2)课题开题后,着手子课题研究。2、采取各种措施多渠道积极推广和试行“五步双元”推广。完成推广课题成果筛选工作,建立学科基地或推广示学校。并分期分批完成示推广学校业务培训。3、同时着手《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推广成果选编》编写。逐步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提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的对策建议。4、筹建《基础教育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网页》。5、着手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的撰写。第三步:研究总结。作好实验学校的总结评价工作。完成专著出版和课题研究报告,收集完善有关课题佐证资料,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2010年结题。(二)主要活动安排1、总课题组安排四、五次活动,包括课题开题论证、课题研讨、成果推广培训、专著撰写辅导等。建议分别由总课题组和、株洲、市课题成员单位各承当一次。2、各推广组原则上安排三次活动。(1)成果单位序推广方案与培训。帮助推广单位认识课题的价值,掌握行动的要领,进行创新的辅导。(2)不定期推广过程现场指导。课题推广单位收集反馈信息,验证课题结论,拓展课题成果。(3)总结推广工作。监测反思,总结得失,评价“四效”。十一、课题组织领导与成员分工(一)课题组织领导:1、课题组聘请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教育科学院院长学军为领导小组组长,省教科院党委书记田刚、教科院副院长黄宜锋为副组长。聘请科技大学院长三福教授、师大学黄中益教授为课题组顾问。加强对本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2、组建成果推广小组,人员由成果单位和成果推广单位组成,具体组织实施成果推广。(二)课题组核心成员:倡平(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所长、副研究员)易志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三福(科技大学院长、教授)龙迪辉(市教科院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丁文平(株洲市教科院副院长、特级教师)廖小平(市教科院副院长、中学高级教师)桂建生(《当代教育论坛》杂志副总编、研究员)罗慧(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科长、中学高级教师)平(市教科院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易海华(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科长、副研究员)沐霖(市天心区教师进修学校理论教研员)付德(株洲市芦松区教研室主任、教研员)(备注:目前排名暂定,结题时按贡献大小排序)(二)成员工作分工(建议)易志勇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组织策划、总结结题;倡平负责对课题协调、指导;桂建生负责本课题成果质量提升和宣传;罗慧、易海华负责课题推广日常工作;龙迪辉、丁文平、廖小平、付德、沐霖各研究一个个案,试行完善“五步双元”模式推广指导。(三)成员研究容分工(建议)1、推广教育规划课题的优质课题研究。包括涵,评选条件,归因分析、对策等。(易志勇负责)2、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研究。包括教育学价值、心理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管理学价值。(三福负责)3、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研究。包括促进教育科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扩大社会服务的功能。(平负责)4、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领导与群众、学习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廖小平负责)5、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研究。包括推广过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龙迪辉负责)6、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研究。包括参与人员的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等。(罗慧负责)7、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研究。包括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反馈机制、调控机制等。(桂建生负责)8、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研究。包括双面兼顾式精选课题成果,双向选择式制定推广方案,双轨并行式培训参与人员,双方互动式实施推广方案,双手齐抓式监测与反思。(沫霖负责)9、推广教育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包括纵向推广、横向推广、定向推广、多向推广成果的方法。(付德负责)10、教育课题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研究。包括评价的主体、容、程序、方法、指标体系与其完善。(丁文平负责)(四)成员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工(建议)1、系列论文(论文大体方向、标题暂定)(1)应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研究(易志勇)。(2)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应用对策的思考(易海华)。(3)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运行机制的探讨(桂建生)。(4)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实践功能初探(平)。(5)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若干原则问题的思考(廖小平)。(6)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评价研究(丁文平)。(7)教育科研参与人员成果推广能力培养方略(罗慧)(8)教育规划课题“五步双元”成果推广操作模式实践(沫霖)(9)加强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制度建设(龙迪辉)(10)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研究(付德)(注:公开发表的论文一定要注明归属,课题合作攻关单位课题成果可以共享。)2、资料汇编《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选编》(易志勇、罗慧、易海华)。3、《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网开发设计方案》(易志勇)(注:具体由大众学院—融智科技开发公司制作)(五)最终成果分工1、研究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易志勇)2、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专著章节分工:前言:(易志勇)第一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的课题(易志勇)第二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理论价值(易海华、三福)第三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实践功能(平)第四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基本原则(廖小平)第五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重大建设(龙迪辉)第六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能力要素(罗慧)第七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运行机制(桂建生)第八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的操作模式(沫霖)第九章:推广教育规划课题成果的常用方法(付德)第十章:教育规划课题成果推广工作的评价(丁文平)后记:(易志勇)附录:(易志勇)(六)课题组研究形成的文件省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的成果推广系列文件(倡平、易志勇、罗慧、易海华)。十二、经费筹措与管理1、省规划办安排和教科院配套的经费共计5万元,主要用于:(1)资料收集打印、图书购置2500元;(2)计算机使用(主要是网页制作)10000元;(3)开题专家咨询费6000元;(4)成果鉴定费6000元;(5)专著出版论文版面费15000元;(6)论文版面费3000元;(7)上缴主管部门5%管理费2500元;(8)还税10%5000元。2、各成果推广双方协商论证活动、推广研讨会、参与人员培训等有关活动的经费开支采取“以会养会”的方法。经费管理严格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暂行方法》管理。十三、主要参考文献1.曾天山.关于教育科研价值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2.仲广群.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方式的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11).3.吴国丽.共享型教研文化基础上的教师个性化发展[J].教育科研().2005(6).4.华、晓艳.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院学报(成教).2005(9).5.国青.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方法、途径与策略[J].教育科研().1999(8)6.易志勇等.省级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3(9).7.黄宜锋.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试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3(10).8.境孔.中小学教育研究指导[M].:首都师大学,2001.9.丰.基础教育科研的发展与管理[M].:国际文化,2002.10.世平.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M].:,2003.附件:课题最终成果学术专著《教育科研辐射术》写作要求《教育科学省级规划课题成果推广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06年11月11日四、专家评议要点(专家论证的由开题专家填写,自我论证的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逐项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1000字该课题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创新精神为动力,以教育科研能力建设为中心,在多途径、多形式推广的基础上,具体采取以“五步双元”的操作模式推广,拟增强参研人员成果推广能力、自主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克服参研人员科研无必要、课题无实惠、单位无条件、个人无能力的思想,形成有推广意向、有实施条件、有运行机制、有创新能力的“四有”体系,达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有效能。既促进成果单位、推广单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又带动全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的转化,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设计规,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明确,研究容具体,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措施有力,研究方法得当。课题前期研究准备工作扎实,课题单位领导重视,配套经费落实,课题研究条件具备,可以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同意开题。签字:田刚2006年11月14日五、重要变更(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容:侧重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专家意见所作的计划调整。限1000字六、开题论证专家或课题组人员数据表参加开题论证人员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签名田刚党委书记、研究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宜锋副院长、中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黄中益教授师大学
本文档为【课题开题论证书(参考样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is_52905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7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其他高等教育
上传时间:2022-06-10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