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点1 分封制和宗法制

考点1 分封制和宗法制

举报
开通vip

考点1 分封制和宗法制考点一分封制宗法制以及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名词解释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成熟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统治,拓展疆域。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

考点1 分封制和宗法制
考点一分封制宗法制以及中国古代早期政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名词解释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成熟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分封制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统治,拓展疆域。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王权的稳定。分封制宗法制内容分封土地和人口。1.分封对象:2.诸侯义务:3.诸侯权利: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1.基本规则:2.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内容分封土地和人口。1.分封对象:(1)王族。(2)功臣。(3)先代贵族(如分封黄帝之后于祝,分封殷商遗民等)2.诸侯义务:(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3.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管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1.基本规则:(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2)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度;(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分封制宗法制发展演变分封制宗法制发展演变1.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确立分封制度。2.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破坏。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4.西汉初年,错误吸取秦亡教训,郡县与封国并存。此后分封制以不同形式继续残留,直至清朝。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之后地位相对下降但历代王朝一直沿用中国人具有较强的宗族观念比如:血浓于水观念;家族制度(祠堂、祖坟、族谱、认祖归宗等);父权观念;男尊女卑;传宗接代;任人唯亲;惟上是从;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从而引发出“忠孝”观念)。分封制宗法制影响分封制宗法制影响1.拓展了疆域。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周王朝延续数百年。3.受封诸侯有相当的独立性,势力不断壮大;随着时间推移,血缘疏远,诸侯混战不可避免。定尊卑,别贵贱,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继承原则。)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新视角 关注新史观从文明史观看古代政治制度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观念,它注重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和规律。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夏、商、西周和秦朝的制度创新对历史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因此,在这一视角下可以对中国古代早期的世袭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全面考查。1.(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1题)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C【点拨】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朱棣起兵,占南京,夺帝位”可以判断。2.(2009年广东高考2题)“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答案】A【点拨】“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12题)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点拨】考查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分封制开始于西周。A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B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开始于秦朝,排除。故正确选择C项。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题干中的“封黄帝之后于蓟”可以判断是分封制。4.(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试题分析:姓名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现象,所选择答案时需要选取体现这个特点的内容。A项是政治上的体现不是血缘关系的体现。D项是经济上的,C项是思想上的。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故答案选择B项。5.(2009年江苏高考1题)“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历史常识“鼎”。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6.(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题)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答案】C【点拨】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西周时,周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武王的弟弟周公则封于鲁,齐鲁文明源于此。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分封制。分析:知道各省简称,熟悉西周封国,即可解答。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粤、桂)。7.(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属于考查材料阅读与运用所学知识能力题,难度中等。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8.(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9.(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本文档为【考点1 分封制和宗法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碧玉羞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1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3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3-26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