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梯培训电梯的基本结构PPT参考幻灯片

电梯培训电梯的基本结构PPT参考幻灯片

举报
开通vip

电梯培训电梯的基本结构PPT参考幻灯片电梯技术主讲人:唐大芳*绪论电梯的简史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生展示了他的世界首台安全电梯电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而第一台以蒸汽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是美国人.依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时间是1852年.1889年美国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电梯.1900年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电梯.1903年出现了槽轮式电梯.,驱动电梯.如今的电梯已经发展到每秒13.5M的超高速啦.控制方式也日益更新.有群控.远程监控等.第一章:电梯基础...

电梯培训电梯的基本结构PPT参考幻灯片
电梯技术主讲人:唐大芳*绪论电梯的简史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展览会上,奥的斯先生展示了他的世界首台安全电梯电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而第一台以蒸汽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是美国人.依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时间是1852年.1889年美国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第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电梯.1900年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的电梯.1903年出现了槽轮式电梯.,<既现在所用的<曳引式>驱动电梯.如今的电梯已经发展到每秒13.5M的超高速啦.控制方式也日益更新.有群控.远程监控等.第一章:电梯基础知识一、电梯的分类1、按用途分(p1)A.乘客电梯用于运送乘客为主,兼以运送重量和体积合适的日用物件。B.载货电梯通常有人伴随,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D.客货(两用)电梯以运送乘客为主,但也可运送货物的电梯。E.医梯(病床电梯)为运送病床(病人)及医疗设备而设计的电梯。D.观光电梯井道和轿厢壁至少有同一侧透明,乘客可观看轿车厢外景物的电梯。F.杂物梯用于运送小件品的电梯,最大载重量不能大于300kg.轿厢内严禁有人进入轿厢尺寸不得超过:A)底板面积:1.00㎡B)深度:1、00m C)高度:1、20mG.车辆电梯(汽车梯)用作运送车辆而设计的电梯。H.建筑电梯(不属于特种设备范围属于建设部管辖)其它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消防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船舶电梯2.按拖动方式(p2)A.交流电梯曳引电动机为交流电机1)交流单速电梯交流双速电梯改变电动机极对数的方法调速。2)交流调压调速电梯(ACVV电梯)通过调节电动机电压--调节电机速度3)交流变频变压调速电梯(VVVF电梯)各种型号变频器B.液压电梯由液体在液压缸中受到压力依靠活塞运动而驱动的电梯。运行平稳,载重量大,一般用于对舒适感要求高和吨位教大的电梯。但是由于受柱塞的限制,运行高度较低。C.直流电梯曳引电动机为直流电机,调速方便,加减速特性好,但是耗能,并且需要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目前很少采用。D.齿轮齿条电梯靠齿轮在齿条上的爬行来驱动轿厢,运行振动,噪声教大,一般用于建筑工地,目前已经划入建筑升降机类。3、按电梯速度分(p3)a.超高速电梯>2.0m/sb.快速电梯>1.0m/s≤2.0m/sc.低速电梯≥1.0m/s4.按控制方式分(p4)a.按钮控制杂物梯用的多b.信号控制--XH(有司机客梯)把各层呼梯信号集合起来,将与电梯运行方向一致的呼梯信号按先后顺序排列好,电梯依次应答接运乘客。电梯的运行取决于电梯司机操纵,而电梯在何层站停靠由轿厢操纵盘上的选层按钮信号和层站的呼梯按钮信号控制电梯往复运行一周可以应答所有呼梯信号。c.集选控制---JX(有/无司机客梯)所有信号集合起来进行顺序排列,电梯运行自动控制,依次应答同一方向所有内选、外呼信号,响应最远的登记信号后反向,再依次应答反方向所有内选、外呼信号,后无信号登记就近或回基站停靠待命。d.单梯e.并联/群控电梯f.其它特殊电梯.二、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电梯的用途:客梯、货梯、医梯、汽车梯等额定载重量: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额定速度:指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速度。控制方式:按钮/信号/集选、继电器/PLC/微机拖动方式:液压/直流/交流、交双/调速/变频开门方式:中分/旁开/上下垂直、自动/手动层站:建筑楼层、实际停靠站、端站、基站提升高度:指电梯从底层平层位置到顶层平层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拖动方式、控制方式、轿厢质量等的改变,更换曳引机以及不同型号的安全部件等都属于改造第2章电梯的基本结构绪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电梯机房、井道、底坑、轿厢、电梯曳引机、对重、导向系统、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以及电梯的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的原理等。内容框架:第1节电梯的基本结构简介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第6节电梯安全装置第7节电力拖动与控制系统重点/难点:电梯的基本结构组成、电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常见结构等。preceding第1节电梯的基本结构简介1.电梯基本组成部分:机械部分电气部分2.从空间上划分:机房部分――电源开关、控制柜、曳引机、导向轮、限速器。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缓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随行电缆、底坑、井道照明。层站部分--层门(厅门)、呼梯装置(召唤盒)、门锁装置、层站开关门装置、层楼显示装置。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安全窗、导靴、开门机、轿内操纵箱、指层灯、通讯报警装置。1—减速箱2—曳引机3—曳引机底座4—导向轮5—限速器6—机座 7—导轨支架8—曳引钢丝绳9—开关碰铁10—终端开关11—导靴12—轿架13—轿门14—安全钳15—导轨16—绳头组合17—对重18—补偿链19—补偿链导轮20—张紧装置21—缓冲器22—底座23—层门24—呼梯盒25—层楼指示26—随行电缆27—轿壁28—操纵箱29—开门机30—井道传感器31—电源开关32—控制柜33—曳引电机34—制动器1、曳引系统(曳引机、钢丝绳等)(p10)提供动力的心脏靠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摩擦来实现轿厢运行2、导向系统(导靴、导轨及导轨支架、导向轮)(p27)垂直方向运动时导向、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自由度安全钳动作时作为被夹持的支承件3、门系统(轿门、层门、门传动系统、门锁装置)(p23)运行时保护乘客或货物坠落、方便乘客或货物出入轿厢是电梯的重要部件,也是故障最多的区域4、轿厢(轿架、轿底、轿壁、轿顶等)(p21)运送乘客或货物的载体5、重量平衡系统(对重或平衡重、补偿装置)(p29)平衡轿厢重量和部分电梯负载重量,减少电机功率的损耗,起节能作用6、电力驱动系统(曳引机、供电及驱动器、速度反馈)(p111)执行动作的四肢7、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屏、平层装置、位置显示、操纵板)(p112)指挥行动的大脑8、安全保护系统(机械与电气)(p99)保证电梯可靠运行通过这些部件的协调配合,来保证轿厢的正常运行。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电梯机房(控制间):一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机房上置式)。机房内设备:曳引机、导向轮、控制柜、限速器、总电源控制盒等。机房的设置要求:(1)机房应专用电梯驱动主机及其附属设备和滑轮应设置在一个专用房间内。(2)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该房间应有实体的墙壁、房顶、门和(或)活板门,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维修、检查和营救人员)才能接近。(3)除了专用可用于机房或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装置。但这些房间可设置:a)杂物电梯或自动扶梯的驱动主机;b)该房间的空调或采暖设备,但不包括以蒸气和高压水加热的采暖设备;c)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具有高的动作温度,适用于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稳定期且有防意外碰撞的合适的保护。 (4)其他要求机房的温度要求: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机房照明要求:机房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低于200勒克斯。机房空间和强度要求:空间必须满足作用人员作用,机房地面应防滑,机房结构能承受预定的载荷和力。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1曳引机1.曳引系统和曳引机的组成曳引系统组成: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曳引机作用: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或者两端固定在机房上),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导向轮的作用: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电梯曳引机分类: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2.0m/s),有减速箱、常用蜗轮蜗杆传动、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积较小。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2.0m/s),传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不便。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曳引机结构组成:1电动机2制动器43减速器(无齿轮曳引机没有减速箱)4曳引轮5底座6光电码盘(调速电梯装有)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电动机:提供动力电梯使用电动机的特征:断续周期工作、频繁启动、正反转、较大的起动力矩、较硬的机械特性、较小的起动电流、良好的调速性能(对调速电机)。交流异步电动机形式选择:无调速要求、负荷较小时-鼠笼式感应电动机;有调速要求、负荷较大时-绕线转子电动机;曳引电动机额定功率计算:(见教材P79)直流电动机:一般使用带可控硅整流的直流电动机,是电梯发展的方向。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3.制动器是安全装置。在正常断电或异常情况下均可实现停车。电磁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轴与蜗杆轴的连接处电梯一般采用常闭式双瓦块型直流电磁制动器,其性能稳定,噪声小,制动可靠。结构组成:制动电磁铁、制动臂、制动瓦块、制动弹簧。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工作原理:电梯准备通电启动时,制动器上电松闸;当电梯停止运行,或电动机掉电时,制动器立即断电并靠弹簧力使制动器制动,曳引机停止运行并制停轿厢运行。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4.减速器对于有齿轮曳引机,在曳引电动机转轴和曳引轮转轴之间安装减速器(箱)。目的:将电动机轴输出的较高转速降低到曳引轮所需的较低转速,同时得到较大的曳引转矩,以适应电梯运行的要求。按传动方式分:蜗轮蜗杆传动,多采用斜齿轮传动,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4.曳引轮嵌挂钢丝绳,绳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安装位置:有齿轮曳引机――安装在减速器中的蜗轮轴上;无齿轮曳引机――装在制动器的旁侧,与电动机轴、制动器轴在同一轴线上。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工作原理:当曳引轮转动时,通过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也叫曳引力),驱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下运动。曳引轮的材料及结构材料:曳引轮的材质对曳引钢绳和绳轮本身的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由于曳引轮要承受轿厢、载重量、对重等装置的全部重量,所以在材料上多用球墨铸铁,以保证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因为球状石墨结构能减小曳引钢丝绳的磨损。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结构:为了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绳槽内的磨损,选择合适的绳槽槽形外;对绳槽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有相应的要求;曳引轮的直径是钢丝绳直径的40倍以上。常用的曳引轮绳槽的形状:半圆槽、楔形槽和带切口的半圆槽(又称凹形槽)。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各槽型优缺点:半圆绳槽:与钢丝绳的接触面积最大,钢丝绳在绳槽中变形小、摩擦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但其摩擦系数小,所以必须增大包角才能提高其曳引能力。一般只能用于复绕式电梯,常见于高速电梯。带切口半圆槽:槽底部切制了一个楔形槽,使钢丝绳在沟槽处发生弹性变形,有一部分楔入槽中,使得当量摩擦系数大为增加,一般可为半圆槽的1.5—2倍。由于有这一优点,使这种槽形在电梯上应用最为广泛。楔形槽:其有较大的当量摩擦系数,钢丝绳与绳槽的磨损较快,因此,一般只在杂物梯等轻载低速电梯上才被采用。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5曳引机底盘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2曳引钢丝绳及端接装置组成:钢丝-是钢丝绳的基本强度单元,要求有很高的韧性和强度,通常由含碳量为0.5%~0.8%的优质碳钢制成。钢丝的质量根据韧性的高低,即耐弯次数的多少,可分为特级、I级、Ⅱ级。电梯采用特级钢丝。我国电梯使用的曳引绳钢丝的强度有1274、1372和1519N/mm2三种。绳股-按绳股的数目有6、8和18股绳之分。股数多其疲劳强度就高。电梯一般采用6股和8股钢丝绳。绳芯-绳芯是被绳股缠绕的挠性芯棒,起支承和固定绳股的作用,并储存润滑油。绳芯有纤维芯和金属芯两种。电梯曳引绳采用纤维芯。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电梯曳引钢丝绳承受着电梯全部悬挂重量,且反复弯曲,承受很高的比压,还要频繁承受电梯起动和制动的冲击。因此,对电梯曳引钢丝绳的强度、耐磨性和挠性均有很高的要求。强度的要求用静载安全系数表示:k-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包括:轿厢自重、额定载重和轿厢侧钢丝绳的最大自重。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3导向轮和反绳轮导向轮:将曳引钢丝绳引向对重或轿厢的钢丝绳轮,安装在曳引机架或承重粱上。反绳轮:设置在轿厢顶部和对重顶部位置的动滑轮以及设置在机房里的定滑轮。其作用是根据需要,将曳引钢丝绳绕过反绳轮,用以构成不同的曳引绳传动比。根据传动比的不同,反绳轮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曳引绳传动比:是曳引绳线速度与轿厢运行速度的比值。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3控制柜电梯控制柜安装在曳引机旁边,是电梯的电气装置和信号控制中心。早期的电梯控制柜中有接触器、继电器、电容、电阻器、信号继电器、供电变压器及整流器等。目前,电梯控制柜大多由PLC和变频器组成或由全电脑板控制。控制柜的电源由机房的总电源开关引入,电梯控制信号线由电线管或线槽引出,进入井道再由扁型或圆型随行电缆传输。由控制柜接触器引出的驱动电力线,用电线管送至曳引机的电动机接线端子。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2.4限速器-安全钳“专和轿厢下坠时的速度过不去,矫厢下降速度越高,它拉住矫厢的劲就越大。“电梯中限速器与安全钳成对出现和使用,是电梯中最重要的一道安全保护装置。作用:超载、打滑、断绳、控制失控等时,电梯轿厢超速向下坠落,限速器—安全钳动作,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电梯一般只在轿厢侧设置限速器与安全钳。组成: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装置。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部件图样*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动装置设在轿顶;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矫厢导轨背面,作用是张紧限速器钢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侧面。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工作原理:当轿厢运行时,通过限速钢丝绳带动限速轮旋转,当轿厢向下运行速度超过电梯额定速度的115%以上时,限速器上的电气开关先动作,切断电梯安全回路,曳引电动机和制动器的电源失电,制动器动作并抱闸;甩块或飞球所产生的离心力相应增大.使限速器机械动作,楔块便卡住限速钢丝绳。由于矫厢仍会继续向下运行,将安全钳连动装置向上提起,将矫厢紧紧地卡在导轨之间。第2节电梯机房部分本节思考:1.电梯内的曳引机就是指电动机吗?2.无齿曳引机的研制是电梯速度越高越困难还是越低越困难?3.曳引轮绳槽为什么要分成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用途和优缺点?4.限速器—安全钳的工作原理、电梯超速时的动作次序你清楚吗?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给对重侧也安装限速器—安全钳装置?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井道的设置要求:1、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顶板完全封闭,且封闭材料需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易燃且本身不助长灰尘。但可以有以下开口:层门开口、检修门等开口、排气孔、通风孔、井道与机房之间的功能性开口(钢丝绳孔洞)。2、井道内防护(63):对重的区域应采取刚性隔障防护;井道中如果装有多台电梯之间的防护;3、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61页):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处井道壁距离不应大于0.15m.3、顶层空间和底层空间(58;70):4、井道照明: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l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在相邻的轿厢都采取轿厢安全门措施时,则不需执行本条款。设置要求: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井道内开启。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装设用钥匙开启的锁当上述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亦能将其关闭和锁住。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检修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40m,宽度不得小于0.60m。井道安全门的高度不得小于1.80m,宽度不得小于0.35m。检修活板门的高度不得大于0.50m,宽度不得大于0.50m。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υ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m)。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当轿厢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1导轨导轨和导靴是电梯轿厢和对重的导向部分。导轨种类:T型、L型(低速)、槽行、其他导轨长度一般为3~5m,不允许采用焊接和螺栓直接连接,需用专门的连接板连接。对导轨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安装精度都有要求。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2导靴导靴的凹形槽与导轨的凸形工作面配合,使轿厢或对重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实现导向功能。通常,导靴与导轨间存在摩擦。导靴的安装位置电梯轿厢导靴被安装在轿厢上梁和底部安全钳座的下面与导轨接触处,每台电梯的轿厢共安装4套。对重导靴安装在上、下横梁两侧端部、每台电梯的对重侧安装4套导靴。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导靴的分类固定式滑动导靴--常用于低速载货电梯中。电梯运行速度<0.63m/s。导靴与导轨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随着运行时间,间隙会越来越大,电梯运行中会出现晃功。保养时常常需要用黄油润滑导轨。弹性滑动导靴--弹性导靴的靴头只能在弹簧的压缩方向上作轴向移动。靴头是浮动的。弹性滑动导靴的弹簧压缩值是可调的。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滚轮式导靴--由滚轮、弹簧、靴座、摇臂组成。滚轮代替了滑动导靴,大大减小了运行的摩擦力,使电梯运行平稳、舒适、噪声小、节约能源。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3缓冲器缓冲器的作用是电梯最后一道保护装置。将运动着的轿厢和对重在一定的缓冲行程或时间内减速停止。“轿厢或对重谁掉下来都不是它的责任,但它却是电梯中最倒霉的一个倒霉蛋,因为谁掉下未都要砸到它”缓冲器安装在底坑内,2吨以上贷梯轿厢下装两个缓冲器,2吨以下电梯轿厢下装1个缓冲器。对重侧一般只配1个缓冲器。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缓冲器的类型弹簧缓冲器--是一种蓄能型缓冲器,常用于低速电梯(<=1.0m/s)中,由缓冲胶垫、缓冲座、圆柱螺旋型弹簧座组成。特点:有回弹。在任何情况下缓冲器的行程不得小于65mm,要能承受轿厢质量和载重之和(或对重质量)的2.5~3倍的静载荷在115%额定速度下的重力制停距离。即缓冲行程S=0.0674V2。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液压缓冲器—是耗能型缓冲器,常用于快速与高速电梯中(>1.0m/s),由缓冲垫、复位弹簧、柱塞、环形节流孔、变量棒、缸体组成。特点:缓冲平稳。基本原理是小孔节流作用将冲击动能转化为热能。辅助弹簧可吸收第一次冲击,也可使缓冲器复位。在任何情况下,缓冲行程不小于420mm,缓冲行程在梯速<4m/s时,S=0.5×0.0674V2;在梯速>4m/s时,S=0.33×0.0674V2。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4随行电缆“电梯中的大动脉,一旦有断裂现象,必将产生大失血,后果不堪设想”轿厢内外所有电气开关、照明、信号控制线等都要与机房控制柜连接,轿内按钮也要与机房控制柜连接,所有这些信号的信息传输都需要通过电梯随行电缆。随行电缆在轿厢底部固定牢靠并接入轿厢。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5补偿装置原因:当电梯提升高度超过30m以上时,悬挂在曳引轮两侧的曳引钢丝绳的重量不能再忽略不计了。为了减小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就要抵消曳引钢丝绳的重量对电梯运行的影响。采取在轿厢底部和对重底部加装补偿装置。“补偿装置是一个不管轿厢还是对重,谁受到提升就紧跟谁屁股后边跑的家伙。“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种类:补偿链――近几年发展了多个品种,有:带有消音麻绳的补偿链,对于低速、快速电梯常采用。它造价低,结构简单。带胶套的补偿链,此类补偿链不用麻绳,而是用耐磨的聚乙烯材料将补偿铁链包住。噪音小。全塑平衡补偿链(补偿链外包橡胶)。噪音更小。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补偿绳以钢丝绳为主体,通过钢丝绳卡钳、挂绳架(及张紧轮)悬挂在轿厢或对重底部。常用于速度大于1.75m/s的电梯。分类:单侧补偿、双侧补偿、对称补偿。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3.6对重作用:减小电梯曳引机的输出功率;减小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曳引力,延长钢丝绳寿命;如果电梯在“冲顶”和“蹲底”时,使电梯失去曳引条件。对重装置的重量计算公式:P=G+KQP-对重侧总重量;G-轿厢自重;Q-电梯额定载重。K-0.45~0.55(轻载取小值,重载取大值);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为防“冲顶”、“蹲底现象,在井道中常设置减速开关、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种类:减速开关(强迫减速开关)――安装在电梯井道内顶层和底层附近,第1道防线。限位开关(端站限位开关)――电梯同样有上、下限位开关各1个,安装在上下减速开关的后面。上限位开关动作后,如下面层楼有召唤,电梯能下行;下限位开关动作后,如上面楼召唤,电梯也能上行。第3节电梯井道部分极限开关(终端极限开关)――是电梯安全保护装置中最后一道电气安全保护装置。有机械式和电气式两种。机械式常用于慢速载货电梯,是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式常用于载客电梯中(该开关动作后电梯不能再启动,排除故障后在电梯机房将此开关短路,慢车离开此位置之后才能使电梯恢复运行)。国标规定:极限开关必须在轿厢或对重末触及缓冲器之前动作。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组成:轿厢架、轿厢壁、轿厢底、轿厢顶、轿门。尺寸:高度不小于2米,宽度和深度由实际载重量而定,国标规定,载客电梯轿厢额定载重量约350kg/m2(其它电梯有不同规定)。杂物梯每格净高小于1.2m。轿厢载客人数按每人75kg计算。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1轿厢架作用:是固定和悬吊轿厢的框架,它是轿厢的主要承载构件。组成:上梁、立梁、下梁、拉条。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2轿厢体组成: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轿厢门。轿顶上强度应能支撑两个维修人员的重量;为了维修方便,轿顶还设有轿顶检修盒,包含系列开关;轿门一般是封闭门,可以为中分、双折中分、双折单方向旁开门;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3轿厢操纵箱轿厢内在轿门旁设置有轿厢操纵箱,供乘客操作电梯用。组成:操纵盘(内呼按钮盘)、副操纵盘(与主操纵盘对应,在轿厢的另一侧,属购梯选择件)、轿内指层显示器。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操纵盘上功能:装有对讲机、紧急救援开关-警铃按钮、开关门按钮、楼层按钮等供乘客使用;在操纵箱的下面带钥匙锁控制盒内,有检修上或下行点功按钮、直驶按钮、风扇电源开关、照明电源开关、司机/自动开关、检修/自动开关、停止开关、独立运行开关等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4自动开门机装在轿厢靠近轿门处,由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齿轮传动或蜗轮传动或带齿胶带传动)带动曲柄摇杆机构去开、关轿门,再由轿门带动层门开关。轿门是主动门,而层门则是到站后通过轿门上的开门刀插入该层门门锁内,使门联锁首先断开电气开关,然后将层门一起联动着打开或关闭,属于被动门。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5安全钳装置安全钳与限速器一起成对使用,是电梯中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安全钳的作用:在轿厢或对重故障下落超速时,限速器先动作,断开安全钳电气安全开关,切断曳引机电源,之后拉起安全钳拉杆使安全钳钳头将轿厢卡在井道导轨上,使轿厢不致下坠,起超速时的安全保护作用。分类:瞬时式安全钳――低速电梯滑移式安全钳――高速电梯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安全钳的动作程序: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6平层感应装置作用:当电梯轿厢按轿内或轿外指令运行到站进入平层区时,平层隔磁(或隔光)板即插入感应器中,切断干簧感应器磁回路(或遮挡电子光电感应器红外线光线),接通或断开有关控制电路,控制电梯自动平层。注意:平层感应装置安装在轿顶上,平层隔磁(隔光)板安装在每层站平层位置附近井道壁上。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4.7超载与称载装置作用:为防止电梯发生超载事件,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当轿厢载员达到额定载荷的110%时,称重机构动作,切断电梯控制电路使电梯不关门、不运行;同时点亮超载信号灯,超载蜂鸣器响。常用超载装置类型有:轿底式称重装置――有活动轿底式(轿厢体与轿底分离,称重装置被设在轿底与轿厢架之间);活动轿厢式称载装置(用6~8个均匀分布在轿底框上的橡胶块作称重元件)。轿顶式称重装置――以曳引钢丝绳绳头上的弹簧组作为称重传感元件或有四个橡胶块均匀安装在轿厢梁下面。机房称重式称重装置――一般用于载货电梯。第4节电梯轿厢部分本节思考:1.如果载货电梯额定载重量一定,为了进出货方便,轿厢尺寸是否就可以随便做大一些?2.什么是电梯超载?什么是满载?在两种情况下电梯应该怎样工作?3.称重装置分几大类?各有什么优、缺点?4.为什么称重装置与电梯群控技术还有关系?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位于电梯各层厅外,包括电梯层门、召映按钮、楼层显示、消防开关。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5.1层门作用:是电梯在各楼层的停靠站,也是供乘客或货物进出电梯轿厢通向各层大厅出、口。组成:门框、门板、门头架、吊门滚轮、层门地坎、门联锁。分类(按电梯开关门的方向):中分式、折叠中分式、旁开式等。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电梯层门上的门联锁是电梯中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是带有电气触点的机械门锁。电梯安全规范要求所有厅门锁的电气触点都必须串联在控制电路内。只有在所有层楼的层门都关好,且其门上的联锁锁钩与门架上的锁壳钩子勾上以后,门联锁电气触头才被接通,所有楼层层门的门锁电气触头都接通以后,电梯的门回路接通,电梯才能启动运行。当轿厢到达某一层站并达到平层位置时、这一层的层门才能被轿门上的开门刀拨开。层门的紧急开锁和自动关闭装置每个层门均应有紧急开锁装置。在一次开锁以后,当无开锁动作时,没锁装置在层门闭合的情况下不应保持开锁位置。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外时,如层门无论因何原因开启,应有一种装置能确保该层门自动关闭。层门的锁紧只有当层门门锁锁紧原件啮合长度不小于7mm,时电气触电才能被接通,电梯方可启动。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5.2电梯层楼显示器安装在电梯层门上方或门框侧面与外呼按钮一起。分类:分离式显示器――例如,当达6层时,显示器的6号灯泡被点亮,常被用于旧式电梯,现已被淘汰。七段码显示器――是现代电梯中最普及的一种。它由七段显示笔划组成一个数字位。其每一划可由氖泡、发光二极管或阴极管点亮。发光管点阵显示器――采用LED点阵显示模块,不但显示数字,也可以显示汉字。荧屏显示器――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5.4门入口的安全保护装置接触式保护装置光电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电磁感应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超声波监控装置(非接触式)红外线光幕式保护装置(非接触式)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第5节电梯层站部分第6节电梯的安全装置超速保护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装置)供电系统断相、错相保护装置(只对交流电梯有效)底坑撞底缓冲器装置(弹簧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超越外道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置(厂下终端、极限开关)层门联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对重防止超速或断绳的装置(对重侧限速器——安全钳装置)停电或电气系统故障时有轿厢慢速移动各类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本文档为【电梯培训电梯的基本结构PPT参考幻灯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3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1-05-18
浏览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