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

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 李秋萍 王丽娟 摘 要:街道名称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被人们称为城市的“活化石”和“名片”。街道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芒市地区的城市街道名称进行调查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阐释芒市街道名称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 :芒市 街道名 特征 内涵 一、引言 芒市这个地名,唐代记载为茫施,明代记载为芒市,民国二十三年改称潞西。2008年3月17日,潞西市人民政府向德宏州人民政府上报了《潞西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
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 李秋萍 王丽娟 摘 要:街道名称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被人们称为城市的“活化石”和“名片”。街道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芒市地区的城市街道名称进行调查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阐释芒市街道名称的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 :芒市 街道名 特征 内涵 一、引言 芒市这个地名,唐代记载为茫施,明代记载为芒市,民国二十三年改称潞西。2008年3月17日,潞西市人民政府向德宏州人民政府上报了《潞西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请示》。经过德宏州、云南省和国务院的层层审批,民政部于2010年7月12日给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你省《关于将德宏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 芒市,傣语为“黎明之城”,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僳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市。芒市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的重要门户之一。 街道名称由专名和通名组成,专名定位,通名定类。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理解和认识相关,体现着一条街道的特征和“得名之由”;通名则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街道名称的由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不是随意为之。街道名称除了承载人们深厚的情感之外,更为具体直接的作用是指明方向。一个城市中道路纵横交错,没有统一MATCH_ word word文档格式规范word作业纸小票打印word模板word简历模板免费word简历 _1717271161997_1的街道名称,人们很容易迷失方向。 二、芒市街道名称概况 芒市的街道大体可以分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在给街道命名时,南北走向的命名为“街”,东西走向的命名为“路”,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命名为“团结大街”的是东西走向。据统计,芒市城区通名为“街”的有11条,通名为“路”的有52条,通名为“大道”的有1条。2007年,为了创办国家级卫生城市,芒市的街道名称有一次大的变更,主要是以少数民族节日命名了几条街道,如:目瑙纵歌路、阿露窝罗路、阔时路,体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特色。大部分街道的命名都有其历史缘由,不随意更名。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建,新街道不断涌现,对于新街道的命名应严格遵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执行。 三、芒市街道名称的语言结构分析 (一)语音形式分析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们在接触一种语言时最先感受到的语言的外在形式。从语音形式上分析芒市路名,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1.多数街道名称来自少数民族语言音译 德宏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种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芒市作为德宏州州府所在地,城市路名也颇具民族特色。今天我们看到的路名,很大一部分是从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过来的,如:芒喊路、勇罕路、南蚌路、勐焕路、遮喊路、遮安路等是通过傣语音译过来的;目瑙纵歌路是从景颇语音译过来,用以纪念景颇族盛大的民族节日——目瑙纵歌节;阿露窝罗路音译自阿昌语,用来纪念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阔时路音译自傈僳语,用来纪念傈僳族的阔时节。这样的命名既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也有利于记忆,因为人们接触一条路的名字往往先通过听觉和视觉,通过少数民族音译让人印象深刻。 2.平仄相间,韵律和谐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四声”之说,把声调分为平上去入。随着汉语的发展演变,现代汉语声调承袭了“四声”说,同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入声消失,语音学称之为“入派三声”,即分别派入当时的平声、上声、去声中。古代的平声演变为今天的阴平和阳平,语音学称之为“平分阴阳”。所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音节中加上声调,语音便会呈现出高低起伏的变化,这种声调的变化便组成了平仄。“平”即是平直,没有过多的变化,读起来可以拉长,音色响亮。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归为“平声”。仄声则有高低升降的变化,读起来较为短促,音色干脆。现代汉语中上声和去声归为“仄声”。正是因为这种平仄相间的组合变化,使汉语能够有抑扬顿挫之感,悦耳动听,琅琅上口。 城市路名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既要反映历史文化,又要好听好记。一个在语音上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街道名称,会更容易让人们记住。方便大众记忆,是街道名称发挥作用的基础。考察芒市街道名可以发现,大部分街道名是平仄相间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平平仄:河东路、胞波路、仙池路、德安路、红旗路、芒翁路 (2)仄平仄:阔时路、泰安路、永安路、玉泉路、育才路、惠民路 (3)平仄仄:人保路、斑色路、芒喊路、清水巷、农垦路、南蚌路、营水路、三象路、德瑞路、遮喊路、人保路、宏武路、财校路、银器路 (4)仄平平:步行街 (5)平仄平:文蚌街、白象街 (6)平仄仄平:金塔大街、芒市大街 (7)平平仄平:团结大街 (8)平仄仄仄平:金孔雀大街 (9)仄仄仄平:广腊亮街 (10)仄仄仄平仄:目瑙纵歌路 以上几类又可以分为以平声收尾和以仄声收尾两大类,这主要由道路的通名来决定,一般称之为“街”的都是平声收尾,而称之为“路”和“巷”的则以仄声收尾。在芒市城区,大部分道路都是以“路”命名,所以仄声收尾的情况占大多数,以“街”命名的比较少,所以平声收尾的占少数。平仄相间的路名让人感觉既好记又好听。 当然,芒市街道名中也存在全平和全仄的情况,如:平平平:菩提街、风情街;仄仄仄:翡翠路、勐焕路、丙午路、罕相路。事实上,这些路每个字的声调并不是同一声调,都有高低起伏的变化,一样具有抑扬顿挫之感。 3.以三音节为主 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的自然单位,是语音最基本的单位。音节之间的界限,从听觉上能自然感受到。在汉语普通话中,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对城市道路的命名,双音节容易造成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意不明,四音节以上则容易导致记忆困难,三音节比较符合量的原则,这样的路名重复率少,起到了很好的区别作用,且没有累赘,便于人们熟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更被人们所接受,使用率也明显提高。 (1)三音节:阔时路、泰安路、永安路、五云路、玉泉路、育才路、惠民路、白象路、三象路、德瑞路、遮喊路、河东路、胞波路、仙池路、新兴路、德安路、红旗路、芒翁路、居安路、人保路、斑色路、芒喊路、清水巷、农垦路、南蚌路、营水路、菩提街、风情街、翡翠路、勐焕路、丙午路、勇罕路 (2)四音节:金塔大街、芒市大街、团结大街、广腊亮街 (3)五音节:目瑙纵歌路、阿露窝罗路、金孔雀大街 通过调查发现,芒市的街道名90%以上都是三音节,读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识记;双音节的几乎没有;四音节及以上的占极少数,主要是因为通名定为“大街”,如金塔大街、芒市大街、团结大街,另外还有因为音译自少数民族语言导致音节较多,如目瑙纵歌路、阿露窝罗路。 (二)构词方式分析 根据民政部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6)中第三章《地名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处理》第14条所规定:“标准地名原则上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通名用字应反映所称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类别)。不单独使用通名词组作地名。具体技术要求,以民政部制定的技术规范为准。”如果说专名是表示街道的特征,且类型多样,那么通名是表示街道的类别,形式相对较为固定。考察芒市街道名可以发现,通名有“大道、大街、街、路、巷”几个类别。“街”一般是南北走向,路面比较宽阔;“路”一般是东西走向,路面比街要窄;“巷”主要是一些短而窄的小路。专名的情况比通名复杂,根据语素的多少,可以把专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不能再切分,否则得到的只是毫无意义的形式单位音位或音节。单纯词可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双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三类。芒市街道名主要有双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1.双音节单纯词 阔时路、胞波路、斑色路、勇罕街、菩提街、芒喊路、勐焕路、罕相路、胞波路 2.多音节单纯词 目瑙纵歌路、阿露窝罗路、广腊亮街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词中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黏附在词根前后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根据词根和词根以及词根和词缀的结合情况不同,合成词构成的街道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偏正型:新村路、青树路、白象路、红旗路、总站路、玉泉路、清水巷、永安路、新兴路、总站路、新建路、泰安路、三象路 补充型:河东路、江东路 支配型:惠民路、育才路 并列型:德瑞路、德安路、德福路、翡翠路、泰安路、建设路、丰华路 四、芒市街道名的文化内涵 (一)体现少数民族特色 芒市是一个典型的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僳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市,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称呼、贯彻国家关于民族团结的大政方针,很多街道的名称均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关,并由少数民族语音译成汉语。与傣族有关的街道名有:白象街,“白象”是傣族群众最为崇拜的神灵动物,义为“吉祥如意”,祈福平安;南蚌路,“南蚌”为傣语,南蚌路义为“通往有温泉的道路”;勇罕街,“勇罕”为傣语,义为“金孔雀生长的地方”,有“孔雀之乡——德宏”指向的创意;菩提街,该路有芒市著名的傣族佛寺菩提寺,菩提街起到指示该景点的作用;罕相路,“罕相”为傣语,义为“金银珠宝”,象征富足美满;勐焕路,“勐焕”为傣语,义为“黎明之城”,欢聚、快乐的地方,象征着万物复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与景颇族有关的街道名,如:“目瑙纵歌路”以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命名;“文蚌街”译自景颇语,“文蚌”是景颇族五个支系的总称,义为“民族团结协作、拼搏奋进、共同繁荣”;“斑色路”中的“斑色”为景颇语,义为“花色斑斓、五彩缤纷的美景”。“阿露窝罗路”音译自阿昌语,用来纪念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阔时路”音译自傈僳语,用来纪念傈僳族的阔时节。 外地游客到了芒市,一看路名便能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文化,这也是芒市政府为创办旅游城市和卫生城市所做的努力。 (二)反映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和信仰 图腾崇拜始于原始社会先民对自然界万物的敬畏之心。作为德宏州主体少数民族之一,傣族的图腾有象和孔雀,傣族人民对这两种动物持有高度的喜爱和敬畏。这种图腾崇拜在路名中得以体现,用象命名的街道有:白象街、三象路、金象路、银象路,用孔雀命名的街道有金孔雀大街、勇罕街。除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德宏少数民族还有多种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存在,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汉传佛教两大部派,与佛教信仰有关的街道名称有“金塔大街、菩提街”。“金塔”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供奉佛像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菩提”则是佛教文化中的关键意象。 (三)反映人们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 历史上无论哪个时期,人们对生活总是充满幸福、安宁的渴望,这种心理在给街道命名时也体现出来。在芒市的街道名称中,这种心理在少数民族语街道名和汉语街道名中都有体现。少数民族语街道名前文已有叙述,以汉语命名的街道:团结大街,象征各民族团结一心同心同德,汇聚力量建设边疆,共同繁荣进步;德瑞路、丰华路、泰安路、正义路、惠民路、永安路、德福路、居安路、德兴路、文兴路,从这些道路的构词语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芒市人民对于安居乐业、道德文化的向往之情。 五、结语 通过对芒市街道名称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芒市街道名称语音上以三音节为主,平仄相间,韵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词汇上根据构词方式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主要是因为来自少数民族音译,合成词中以偏正型为主;同时从街道名称上反映出少数民族文化和信仰,以及人们对幸福安宁生活的普遍向往。 参考文献: [1]李如龙.地名与语言学论集[C].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1993,8. [2]郭锦抨.汉语地名与多彩文化[M].上海:上海辞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出版社,2003. [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4]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5]李宝贵.街名的构成方式及其拼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5). [6]牛汝臣.论城市街道命名[J].中国地名,2000,(4). (李秋萍 王丽娟 云南德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8400) 1
本文档为【芒市街道名称调查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精品文档
千万精品文档模板,下载即用
格式:doc
大小:22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建筑/施工
上传时间:2018-10-07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