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学针灸资料

自学针灸资料

举报
开通vip

自学针灸资料自学针灸资料 常用穴位處方歌訣一覽表,背誦,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 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 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 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 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 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 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 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从“合治胃:足三里; 胆:阳陵泉。 ...

自学针灸资料
自学针灸资料 常用穴位處方歌訣一覽表,背誦,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 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 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 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 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 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 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 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从“合治胃:足三里; 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 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 奇经八 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 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 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 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 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 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 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 (合谷 曲池 三里 阳陵 内关 三阴交) 主治:?半身不遂?高血压?瘫痪?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免疫系统:大椎、足三里、合谷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十五、针灸取穴要诀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离经。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按压穴位处胀痛感比非穴位处明显。 胃痛特效指针疗法 至阳或灵台以指代针治疗急性胃痉挛有特效,短侧3,5秒,长侧3,5分钟必能止痛,从未失手,这是我的小小经验。至阳穴在第7胸椎突下凹陷中,灵台在第6胸椎突下凹陷中。 本人用至阳配内关治疗心区不适的很好,一次见效,3次可改变症状。至阳穴的针感要到胸区,内关的针感到胸部放射最佳。或在至阳周围找到条索斜刺更效。 针灸使你脸部苗条 在颜面针灸中, 藉由刺激脸部及耳部的穴位,让疲劳、浮肿的脸恢复活力。 你只需每天1次,每次1个小时,2个星期后,就会看到效果。但要注意,一开始做时慢慢来,适应以后,甚至可以一边敷面,一边做针灸运动。 针灸美容的分类和原则----针灸美容,就是运用针刺、艾灸的方法,补益脏腑,消肿散结,调理气血,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患,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目的。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左 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承泣穴———眼袋松弛。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现代白领女性“热爱”针灸减肥----追求形体美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白领女性为了在竞争中更有优势,非常重视保持良好的形象。因此,女性不仅在健身行列里担任了主角,也成为针灸减肥的绝对消费主力。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仓穴———抑制食欲。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承浆穴———消除胸部浮肿。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 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 (一)常用毫针针具 临床采用的毫针,以不锈钢针为多,粗细以28,32号、长短以1,3寸规格的毫针最为常用。针具的长短、粗细应根据患者形体的胖瘦、穴位的深浅选择,还要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及年龄加以调整。一般头面、胸背部应用较细的短毫针,如做面部美容时应选用“美容针”;四肢、腹部可用偏粗的较长毫针。 使用毫针还需经常检查针尖是否有钩,以及针身和针柄结合部是否有断裂,确信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针刺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有利正确的定位选穴和便于顺利进行操作,既要舒适又能持久。常用美容针灸的体位有三种坐位和三种卧位。如头、颜面和颈前、肩臂部分腧穴可选择仰靠坐位;后头、肩背部的腧穴可选择俯伏坐位;面颊、耳前后等处的腧穴可选择侧伏坐位;身体前面腧穴宜选择仰卧位;身体后面腧穴宜选择俯卧位;侧身部腧穴宜选择侧卧位。对于初诊、体虚及精神紧张的就诊者,应尽量采用卧位。 (三)进针方法 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位置,或使针身有所依附及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感,达到无痛进针。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如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或针体,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指端紧靠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进针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入所需的深度。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以双手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进针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1)夹持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入并达到一定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 (2)指切进针法 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 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5)管针进针法 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 (四)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l. 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大小应根据所刺部位和治疗要求的不同而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1)直刺 将针体垂直,与腧穴的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多数 腧穴,浅刺与深刺均可。 (2)斜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腧穴,如需避开血管、肌腱和脏器时也可用此法。 (3)横刺 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1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施行透刺法(指一针两穴或两穴以上)时亦可用此法。 2. 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主要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针刺所要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需将针尖朝向病变部位。因此针刺方向与针刺角度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头面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颈项,咽喉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法;胸胁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腹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腰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或直刺法;四肢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 特效胃药--胃灵散 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根治率98%以上。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 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 。无任何毒负作用。 注意:良姜不是生姜,良姜药性极热,胃寒者不能一次加,,克,可先加,,克试服较为安全(不然有反效果~ 口疮散 药物组成:段珍珠(或珍珠粉)10g 白矾50(视情况加减) 五倍子20 青黛8 儿茶10 制法:白矾熬五倍子冷却后加珍珠粉。青黛。儿茶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外用 加减:也可加少许明雄黄。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加制霉菌素 疗效:敝人用此方十余年确有神效 少白头及面部瘀斑验方 魏以伦 少白头和面部瘀斑是较为常见的由血液色素变化引起的慢性疾患。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均可发生。 笔者临床60余载,曾用乌发化斑丸(自拟)治疗本病,效果颇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方药:地黄、何首乌、墨旱莲、黑芝麻、黑豆、胡桃肉各30克,女贞子15克,西当归、杭白芍、黑玄参、枸杞子、杭菊花、霜桑叶、白蒺藜各13克,藏红花、粉丹皮各10克。 2.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川楝子大。 3. 服法:每日服两次,每次两丸。如服汤剂,可隔日服1剂。 4. 禁忌:忌食辣椒、酒类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5. 此方治疗斑秃和脱发亦有良效。 针灸绝密配方 1.大椎、曲池、合谷 功能:疏风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六淫邪气在表诸证、疟疾及一些热病。 方义:大椎属督脉,是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全身阳气而主表,凡外感六淫之邪在表,皆能疏解。曲池、合谷乃手阳明原合之穴,主气化而能传导,助大椎而调和营卫,故清里达表。如果身热自汗,则泻大椎以解肌。无汗恶寒,则可补大椎以发表。对疟疾寒热,能调和营卫。于虚劳骨蒸、盗汗,有养阴清热的作用。 2.合谷、曲池、外关 功能:清热散风,宣通上焦 主治:头痛、腮肿、耳鸣、耳聋、吐血、鼻衄、手腕及指节疼痛,胸痛等。 方义:曲池性走而不守,合谷升散而上浮,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又通阳维脉,故能清热散邪。三穴配合,为治头面、五官诸证属实者,确有效验。 3.合谷、复溜 功能:发汗、止汗 主治:用于表虚表实之汗证(自汗、无汗) 方义:复溜属肾经经穴,补之可温肾壮阳,卫外固表,泻合谷可清气分之热,热清表固而汗止;补合谷轻扬走表而托邪,泻复溜玄府不固,故而汗出。 4.百会、水沟、风府 功能:醒神开窍 主治:一切卒急昏厥 方义:百会为手、足三阳与督脉、厥阴肝脉之会,具有通阳安神,缓解厥阴筋急,清醒头 脑之功。水沟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督为诸阳之海,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泻此穴具有通泄督脉,清理阳明,调整气机,开窍救急之功。风府为足太阳经、阳维脉和督脉之会穴,刺此穴,以搜脑府之风邪。三穴相伍,能是关窍立开,随之苏醒,言语自如,转危为安。 5.肩髃、曲池(治上肢之主方) 功能:疏通气血,搜风除湿 主治:凡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如中风,偏枯,诸痹等上肢疾患。 方义:二穴俱属手阳明,肩髃卧针能疏通,曲池走而不守,故上肢一切经络客邪,气血阻滞之证皆可治之。 6.环跳、阳陵泉(治下肢之主方) 功能:疏筋利节,调和气血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不仁、痿废不用等下肢疾患。 方义:两穴均属足少阳经,能舒通宣散。阳陵泉又是筋会,具有舒筋利节之功,环跳搜经络之风,二穴相应,相得益彰。 7.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8.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9.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10.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11.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12.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13.气海、天枢(主下腹部疾患) 功能:补肾壮阳,导滞清浊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奔豚、疝瘕、遗精阳萎、小便不利、妇女月经诸疾。 方义:气海为任脉之要穴,是本经脉气所发,生气之海,气血所会,呼吸之根本,藏精之府, 故为下焦之要穴。针宜补法,犹如釜底添薪,蒸蒸不衰。天枢以分利水谷,吸收精微,传话糟粕,清导浊气,为其所长。两穴配伍,具有振奋下焦阳气,清浊导滞,非常适应于下焦积寒与痼冷。 14.中脘、足三里(主上腹部疾患) 功能:燥湿健脾,升阳益胃 主治: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积聚或停痰,停食,宿饮,痞块,霍乱等症。 方义:中脘为君,统治六腑之疾。虚证,用补法者,以壮胃气,散其寒邪,调畅中气。泻中脘者,以疏其滞,胃气降,脾气升,津液上潮,呕吐等证自除。取三里为臣,为其有升阳益胃之能,可助中脘安胃益脾。泻三里,为其能降浊导滞,而佐中脘以利运行,二穴相合为君臣之方,临床确有殊功。 15.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16.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17.合谷、足三里 功能:调理中焦,宣通胃府 主治: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香,湿热壅滞,秽浊滞于中焦,宿食停饮,腹胀噫秽。 方义:合谷为大肠原穴,能升降宣通。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升清,泻之通阳降浊。二穴皆属阳明,一手一足,上下相应,肠胃并调,若清阳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则补三里,应合谷以升下陷之阳,俾胃气充足而饮食自进。若湿热壅塞,浊滞中焦,这样则蓄食停饮,腹胀噫哕,则泻三里,引大肠合谷下行,以导浊降逆,中气自然和畅。 18.劳宫、足三里 功能:清泻心胃之火,开胸降逆 主治:伤寒结胸,痞闷胀满,噫气吞酸,呕吐干哕,烦倦嗜卧。 方义:劳宫属心包络,性清善降,能开七情郁结,尤能清胸膈上焦之热,导火下行;配足三里,从中焦迫降邪热,上清下降,确为神妙。 19、大椎、20、少商、商阳、合谷 功能:清热解毒,宣肺利咽 主治:太阴阳明热邪21、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22、大敦、关元 功能:舒肝温经,调理下焦,驱寒湿,回厥逆 主治:各种疝气,妇人阴挺,腹痛下坠,癫痫,遗尿,大便不通。 方义:大敦为足厥阴之井穴,属木。肝主筋,前阴为宗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上行抵少腹,挾胃,属肝而络于胆。故能舒肝,补肝,暖肝,疏理三焦气机。关元为任脉和三阴经之交会穴,又为小肠之募穴,为元气之关藏,补能填精益肾,温暖下元。二穴相伍,舒理厥阴之气机,暖肾温经,驱逐下焦寒湿,升阳益气。故疝气等症得愈。(此法治疝气,效果显著。) 23、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乃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临床配合补关元、泻足三里,下死胎及效。) 24、俞府、云门 功能:肃肺降逆、止咳定喘 主治:咳嗽、气喘、胸中闷热、呼吸急促、呕吐纳呆。 方义:云门属手太阴,俞府属足少阴,二穴虽皆居胸之高位,但其经脉行路不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走手者,宣通于上,走足者,敛降于下。咳喘气促之证,其表在肺,其本在肾,肺肾同病。肺受邪则咳,肾虚不纳,则气不归根而逆上为喘,故取云门, 宣通肺气,畅胸降逆,取俞府补肾纳气,敛冲降逆。若加取乳根,以加强安冲降逆之力,顺阳经气,助云门宣降,俞府敛纳。 25、气海、关元、中极、子宫 功能:养血调经,培补真元,补命门,暖子宫,调经带,育子嗣 主治:子宫虚寒,胞门闭塞,久不成孕,阴缩阳痿,腹痛胀满,转胞。 方义:四穴同属任脉,中极之下为胞宫,其任、冲、督脉,均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任脉由会阴而行于腹,督脉由会阴而行于背,冲脉由会阴而行于肾经,故为一元三歧。气海者,生气之海,元气由存。关元者,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中极者,为足三阴经和任脉之会穴,为胞宫之门户。子宫者,即女子之血室也。故取气海,以益下元;关元,填充精血,中极,调经启闭;子宫,为直取治其标。协同上穴,共行养血调经,培元暖宫之效。 26、神阙、气海、天枢、水分 功能:暖脐散寒,回阳益气 主治:下元虚寒,脐腹冷痛,霍乱吐泻,中风,中痰,痰厥,小儿慢惊风。 方义:此五穴,又称肚脐梅花穴。神阙为任脉穴,能通脏回阳救急。天枢为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化糟粕,分离清浊。气海为元气之海,补肾回阳。水分为任脉之穴,健脾利湿,分利水谷。五穴相互佐使,有健脾止泻 ,温中救逆之功。加天突、中脘,以降气除痰而治呕。 27、尺泽、委中 功能:清血毒、散秽邪 主治:霍乱心烦瞀乱,上吐下泻,腹痛,泻痢等。 方义:尺泽是手少阴肺经之合穴,五行属水,络通于心,有消血毒之功。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五行属土。暑热之邪,首犯太阳,故刺出血,可治时疫邪毒。两穴位置,一肘一膝,乃大血脉所在处,故能刺出血。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山岚瘴气等疫疠之邪,首犯太阳,传之太阴,故刺两经之合穴,使毒血出。如加金津、玉液,生津止呕;少冲、中冲,宁心安神;如加百会,醒脑开窍; 28、足三里 功能:升清降浊,导痰行滞,扶正培元 主治:中焦之一切疾病,如胃痛、腹胀、寒邪 凝滞,痞块,遗尿,目疾,乳痈,心悸,虚烦手指麻木 ,癫狂,脏躁,中风,阳明热盛,虚劳赢瘦,形体衰弱等。 方义:脏腑及肢节,皆赖气血以为营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后天之本,水谷出入之海,主消纳,胃气盛则纳谷自畅,营养则能自周,否则脏气失养,而生气绝。足三里属于胃之合穴,经气之枢纽,能壮人身之元阳,又能补气血之亏损,如寒气积聚症瘕,其功能温而且能化,湿浊弥漫肿胀,能燥能消,可与中药补中升阳之方并美。 29、三阴交 功能: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利湿导滞、疏经调气 主治:胃痛、腹胀、消化不良、肠鸣、溏泻、黄疸、消渴、眩晕、失眠、阳痿、滑精、疝气、遗尿、尿血、小便不利、水肿、阴部肿痛、高血压、症瘕、痛经、闭经、崩漏、带下、 月经不调、瘫痪、脚气等。孕妇禁针。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穴,应用极为广泛,为治疗肠胃、生殖、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的主穴,亦为下肢病的常用穴。 30、音亮(新穴) 功能:清利咽喉,启闭开窍 定位:前正中线,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的微凹处。 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失语。 方义:穴位在任脉之上,咽喉之前,所以能够治疗咽喉局部的病症。 31、十三鬼穴 组成: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 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 功能: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 主治:癫狂 方义:"十三鬼穴"是主治癫、狂症的重要穴位,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所创。迨至唐代孙思邈又在此穴的基础上,"更加间使、后溪尤妙",共计十五穴。这些腧穴,已成为历代医家主治癫、狂症的主要处方。其中取人中、风府、上星、后溪诸穴,以泻督脉之阳邪而醒脑清神;取手厥阴经之原穴大陵、经穴间使,以泻心包络之火邪而宁心益志;取手、足阳明经之曲池、颊车,以疏导阳明之经气而通腑泻热;取手、 足太阴经之井穴少商、隐白,以清肺健脾而化痰浊;更取任脉之承浆、会阴,以宣通阴脉之海而滋阴降火。独取舌下中缝(舌者心之苗),以泻心经而开窍清神。如此诸穴合用,共奏开窍化痰,醒脑清神,宁心益志之效。故癫、狂之症,取用"十三鬼穴",辄获良效. 32、大陵 功能:调气止痛 主治:足跟痛 方义:根据"下病上取","交经缪刺",的原理,治疗足跟痛疗效甚佳。 33、合谷、中渚 功能:调气通经,舒筋活络 主治:手指屈曲不伸。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之原穴,中渚属手少阳之输穴,两穴均位于手背部,所以能够治疗局部的病变。 34、足三里、承山 功能:通调肠胃,舒筋化瘀 主治:血痔,赤痢,胸腹瘀滞疼痛,霍乱转筋等症。 方义:承山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穴,其经线由脊背而下行,膀胱和肾相表里,故能和调肠腹,理下焦之气。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其经线由胸腹而下行,与脾相表里,故能疏胸腹之滞气。因此,二穴相伍,能通调肠胃。胃肠和,热毒清,其痢痔可愈。脾胃健,津液生,筋脉得养,转筋即复,瘀化滞消,气血调畅,其疼痛自止。 35、三阴交、至阴 功能:宣通下焦,理气行瘀 主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转胎位,经闭等。 方义:至阴乃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井者,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膀胱与肾相表里,灸刺至阴,能理下焦气机,祛瘀生新。三阴交乃足之三阴交会穴,亦是三阴之枢纽。故二穴相合,能理气养血,宣通下焦气机,益阴而下行。傅青主说:难产由于血虚。难产由于气逆。气逆而得调理,血虚而得补益,胎儿安能不下。 36、环跳、风市、阳陵泉 功能:疏通宣散、祛风除湿、蠲痹除痛、舒筋利节 主治:中风,偏枯,诸痹痛,麻木不仁,瘈瘲 筋缩,痉挛,痿废等下肢疾患。 方义:环跳为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经膀胱之会穴,用以蠲痹祛风除湿;风市,搜风利湿,二穴均为治疗下肢痿痹等症之要穴。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周身筋之会,故为舒筋活络,通利关节之要穴,亦是治疗肝胆疾患之常用穴之一。三穴相配,确有起痿荡痹之功效。对于腰、胁、下肢各症,大有将帅之魄,无可而不胜也。 一般来说,针感是一种深部感觉,有的定位明确,有的定位不甚明确。其性质多为酸、胀、重、麻、触电感,其中最常见的是酸、胀两种。临床上可单纯一种,也可见几种感觉混合出现。另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针感如抽动感、蚁行感、热感、凉感等。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似乎与针刺部位的不同或被兴奋的感受结构的种类不同有一定关系。 人体实验表明,用毫针直刺印堂穴,针感为胀为主;直刺外膝眼穴,针感以酸、胀为主;而直刺合谷、针感与疗效的关系:不同的针感对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治疗休克、脑部疾患引起的昏迷症,刺痛感的效果最好;神经麻痹症,以触电感的疗效较显著;疼痛症以酸胀感较为理想;慢性病酸麻感比其他的针感见效快;虚寒病以热感最为满意;实热症以冷感最舒服。如果使其产生上述的感觉,与穴位和手法操作有一定的关系。 .针 灸 特 色 的 思 考 黄鼎坚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 针灸是袓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医学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引以为荣、感到自豪的。然而在学习及应用上曾有两种说法:一是“简单易学”之“易”论,甚至认为只要能将针扎进去便是;二是强调“入门容易,成家难”(近代针灸学家朱链氏言),正如我国第一部医著《黄帝内经》中的《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指出的:“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从 我们的学习和经历中深刻体会到,后论是比较认真、实际、严肃而正确的。 面对新世纪,如何认识针灸特色,把握特色,弘扬特色,来迎接国际化,满足人类防病治病及健康长寿的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1针灸医学特色的认识 1.1针灸是一门独特而完整的学术体系 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医学。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基本上奠定了针灸学的学术体系。针灸学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其基石,以经络、腧穴学作为其基本理论,以经穴诊察、针法灸法、针灸治疗作为其诊疗手段,以实验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以其独特的理论、独特的诊断、独特的治法、独特的治疗手段、独特的治疗途径,又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学术体系。简而要之,针灸学是“理、诊、法、方、穴、术”的集合。 1.1.1有理论指导的针灸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方式,发展规律、运行轨迹,只有尊重规律,才能充分发展。针灸亦有其特定的内涵、发展规律。 针灸临床是实践性最强的科学,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它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尤以充分认识脏腑理论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核心。针灸是刺激特定部位,以调节气血、激发其本身器官的功能来达到扶正祛邪,以求“阴平阳秘”、“以平为期”。针灸要做到辨证、辨经、辨病诊治,就必然要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理论的指导。懂得脏腑经络理论,方能用得灵活,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如治一例子宫内膜炎刮除术后的病人,症见小腹拘痛伴阴道流血,已用10天抗生素、消炎止痛药并服中药,来诊时因痛而踡缩,即针承浆、大敦,并灸隐白。留针40分钟,痛止。 隔日1次, 3次而愈。病在下取之上,以任脉之承浆为君穴,治“小腹急痛”,辅以大敦(肝经),隐白(脾经)止痛、止血,故能取速效。又如治面瘫时取对侧合谷穴,乃因大肠经在面部的循行交叉而致。 临床医生如能做到气至病所,常能立竿见影。再如治一例胆囊炎切除术后绞痛患者,针足窍阴后针感到胁部,痛立止。这正体现了“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历史证明,理论的突破往往带来临床实践的飞跃。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经络、腧穴及针灸的作用机制,这必将促进针灸的现代化。 1.1.2有诊断可据的针灸 针灸除了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断、狭义的中医诊断之外,亦有经穴诊断可以依据。 针灸学是以经络腧穴为理论,以针灸为手段的学科。经络辨证是针灸辨证取穴的重要法则,循经取穴是取穴的基本规律。如仅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断和狭义中医诊断,都难以达到上述要求,显然还需要经络腧穴的诊察以臻完善。早在《灵枢?五色篇》就指出:面部有五脏六腑的定位区。通过观察相应的区域,就能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近年来,针灸诊断得到速猛的发展,如穴位诊断的研究,耳穴诊断的研究,手诊的研究,目诊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得到应用。 针灸诊断不仅诊已病,而且善诊未病。《黄帝内经》早就阐述了“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而知其内”的思想,这种天人相应的思想正是针灸诊断的理论基础。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直行的主干为经,细小的分支为络。它们纵横交错分布于全身,把人体脏腑和各种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 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具有联络脏腑和肢节,运行气血营养周身,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保卫机体的作用。经络即能将外邪由体表传注于内脏,亦能将内脏的病变反应于体表。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故此,医者可通过视、触、测(声、光、电等)等手段来发现经络腧穴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疾病,明了病位、病证、病经、病性、病势。此外,经穴诊断对“未病”的诊断,这是其他医学所不能比拟的。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水平阶段,也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而经络作为信息的传输通道,能将人体的点滴信息反映于体表和经穴,通过经穴诊察,就能探知已病和未病。 当然,提倡经络腧穴诊察,并不是要排斥其他诊断法。作为一个临床针灸医师,必须作到多种诊断法的掌握,要善于利用各种诊断法的长处。既要充分采用凝聚着现代科技文明成果的生化检测、影像诊断等,亦要充分使用舌脉等四诊,更要充分利用经穴诊断。如此,方能做到辨经、辨证、辨病等。 1.1.3有法则可循的针灸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针灸学是直接与病人打交道,与病、痛、生、死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治疗有治则、治法。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法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用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为原则,为总。治法为具体实施的要领,是治则的具体化,为点。如肝旺脾虚,其治则为泻实补虚,其治法为抑肝扶土。 治则:补虚泻实,以平为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针解篇》“宛陈者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者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些经典都阐明了针灸的治则。对于虚证的用补法,对于实证的用泻法,不虚不实 的用导气法。 1.1.4有处方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针灸 处方是根据治则治法而确定治疗内容、手段、治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凭据。既是临床治疗的记载,也是医者的水平考试。南京肖少卿教授87年提出“理、法、方、穴、针”。认为药方有君臣佐使,针方也有主次之分,有主穴、配穴。此说,为处方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拟改为“理、法、方、穴、术”似更为妥当。 针灸文献多,可谓汗牛充栋,但针灸处方书少。且不少针灸处方缺少必要的格式,或内容简单、表述不清;或书写混乱、主次不明、上下前后脱节;或为穴位的堆砌;或为治法的堆砌,难以重复,难以推广。因此,针灸的处方必须规范化,以利于完整记录操作过程,利于临床操作,利于他人学习借鉴,利于科学研究。 格式:治法,选穴(主穴、辅穴),刺灸法(针灸手段,补泻技巧,其他刺灸手法、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刺激量,留针时间,针灸频次,疗程等),配用方法等。 治法主要针对病、证、经、位而言。 处方有主穴、辅穴之分,穴有左右、单双之别。选穴有循经、辨证、局部、近部、按时和辨病选穴等,配穴有按部配穴(上下、前后、左右、三部配穴),按经配穴(本经、表里经、 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配穴)等。穴位定位是按国际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还是特殊取穴。 针灸手段有针法(毫针、指针、电针、三棱针、火针、挑针、皮肤针、梅花针、激光针、微波针、美容针、小针刀等),灸法(艾条灸、艾炷灸、药线灸、灯火灸、香烟灸、温和灸、化脓灸、隔物灸等),穴位给药(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透皮给药等),穴位埋藏(埋线、埋药、埋器官等),拔罐法,经络疗法(刮痧等)等。 补泻有迎随补泻、徐疾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导气法。以及生成数,复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等)。 其他刺灸法:《灵枢?官针》记载有26种刺法。如适应九种病变的“九刺”: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淬刺;适应十二经病变的“十二刺”: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适应五脏病变的“五刺”: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而后代的发展就更多。 针刺的方向与补泻及治疗病种有关。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不同的病须针向不同的方向,以达气至病所,如刺风池可据病情不同,或朝眼、或朝咽,或朝鼻,或透风府。 针刺的角度与治疗部位、穴位特性、治疗病种及治法相关。胸背部应斜刺,皮肉浅薄处可平刺,肌肉丰满者可直刺;一些特殊穴位有特定的刺法,如风府应向下刺;平刺可通过皮部起作用。 针刺的深度不同,其针感和适应证也有所差异。如针次髎穴,针浅层者,针感为局部酸胀,可治局部风湿痹痛;刺中层者,针感向下,侧重下肢病痛;刺深层者,则以妇科及生殖泌尿疾病为主。 刺激量和病人体质,季节,病性及疾病相关。由于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加之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病程、腧穴部位、耐受度、初诊复诊等具体情况的差异,医者必须采用相应刺激量的针刺手法,才能有效地调整人体功能,促进机体恢复正常。 留针时间与治法、病性及年龄相关。针刺按内经一般留针约28分钟左右。皮内针应留针时间长,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亦可长时间留针,小儿则不留针。留针者也应标明是否间歇行针。 针灸频次与疾病、治法相关。病急、病重的可一日一次,及至一日数次;如有人做过研究,头针一日数次者优于一日一次。慢性病、巩固疗效者及防病者可数日一次,一周一次,甚至一月一次。埋线应一周一次,耳穴压豆可依气候数日一换。 疗程可依病情而定,感冒者短,中风偏枯者长。 针灸处方尚应标明除主要治疗方法外,是否还配用他法。 以上主要以毫针治疗而举例,其他疗法可仿此。 1.1.5有穴位标准的针灸 在针灸临床上,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穴位标准,以利于学习、科研及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要用穴而不泥穴。可以充分利用穴位的方向性(针刺不同的方向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治疗不同的病),深浅性(亦名层次性。针刺不同的深度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治疗不同的病),多点性(针刺穴位不同的点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治疗不同的病),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穴位的特殊性,如特定穴,双向性。 特定穴的作用: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郄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为临床主要使用的腧穴,各具有特殊的作用,临床巧妙用之,可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穴位的双向作用:穴位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如针承浆、列缺即可治遗尿、亦可治癃闭;天枢既用于治便秘又治腹泻。 1.1.6有技巧考究的针灸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针灸治疗是使用针或灸来操作,在临床上也就尤其讲究操作技巧,即针灸术式。针灸的目的一是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治愈疾病,这就要求有良好的针感,尽可能气至病所。二是要尽可能舒适,要易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治疗中要做到无痛或少痛,要减少不适感。如理想的针感就应来得缓慢而绵长,而非爆发。 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些方面。就要在针灸的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如毫针刺法的治神、进针、补泻(包括导气)、调气、刺激量、留针、出针等都要非常讲究,而非针下去就完事。艾灸亦如此。 针灸常常给人简单易学的感觉,针灸操作也似乎简单易行,这体现了针灸的一个简便的特点。但这正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的,针灸是一门讲究“理、诊、法、方、穴、术”的科学,是系统、完整、独特的学术体系。 探索更大适应疾病谱的变化和满足人们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需要。我们既要选用传统针灸,又可采用现代针灸及无创伤针灸。同时,遵循循证医学,分析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研究,找出有效治疗各种病证的科学规律和方案。 1.2针灸是一门以疗法命名的综合应用医学 针灸学强调疗法的特色,以治疗手段命名,并约定俗成。以针或灸为主,属于自然疗法,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一门综合性科目。 1.2.1自然疗法 自然疗法泛指凡是人为的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与因素的医疗手段的方法。针灸是用针或用灸,不用药或少用药,无药物的毒副作用。作用的手段是针刺或灸灼,作用的点是经络和腧穴,作用的物质是气血和阴阳。显然,针灸属于自然疗法。这明显有别于西医的以化学合成药物、手术为主的疗法。故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1.2.2应用范围广 针灸治疗的病症广及临床各科病症,并非一些人的眼中的治痛、治瘫几种病证。仅在七十年代联合国卫生组织向世界推荐的针灸有效病证就有包括各系统的43种。据最近统计资料,有关部门将1980年至2000年100余种针灸、中医、西医杂志公开发表的针灸论文5451篇,总病例673778例,按照三个标准(每种病有40篇以上的完整临床资料,有明确的针灸治疗方法,有可靠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确定了54种针灸治疗的临床常见病。这包涵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4种;消化系疾病4种;泌尿生殖系疾病5种;内分泌及代谢系疾病2种;神经及精神系疾病9种;运动系疾病8种;皮肤科疾病5种;妇产科病4种;儿科病3种;五 官科6种;传染病2种;其它病:戒烟及恶性肿瘤的放疗后不良反应和癌症疼痛。天津的博士也提出了针灸的疾病谱,虽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也给我们不少启示。 根据针灸医学,“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针灸作用的点即是经络和腧穴,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纵横交错分布于全身,把人体脏腑和各种组织器官紧密地联系起来。经络是枢纽、是通道、是信使。因此,针灸能治疗外经病,内府病。细分为三大类疾病:(1)肢节:五体(皮、肉、脉、筋、骨)、五官九窍;(2)经络;(3)脏腑: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针 灸直接作用的靶点是经穴,这也就决定了针灸在疾病治疗中所起的主次作用。对于经络病,针灸为主;对于外周及内脏疾病,针灸或起主要作用,或起辅助作用。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及文献所载中,针灸的治疗也是极其广泛的。故此,虽不能说针灸包治百病,但也不能说针灸不能治百病。 1.2.3针灸诊治未病 针灸诊治未病,这是针灸的又一大特色。这也是我们目前所忽略的地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又云:“上工守神,下工守形”。张仲景也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 针灸学独特的经络腧穴理论,奠定了针灸在诊治未病方面的优势。针灸治疗未病古已有之,但现代仅在某些方面做过研究,应用尚少。针灸治未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治已有病但未发作,针灸以防之;一是完全意义上的未病,包括现在所提的亚健康状态。针对前者的工作做得较多,如三伏天穴位敷药防治哮喘,灸绝骨、足三里防中风等。针灸治未病的方法也应有几种,一是针对反应点采取相应治疗;一是针对体质采取相应治疗;一是针对相应疾病采取相应治疗,如灸大椎、神阙防感冒;一是整体治疗。如“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1.2.4效果显著,安全、毒副作用少 针灸以调整经络为主,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传输通道,对众多疾病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 “是药三分毒”,这充分说明了药物治疗尤其化学合成药物的双重作用。药物就象一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毒副作用。而针灸作用的工具是针或灸,作用的点是经络和腧穴,以激发人体的功能,调整人体机能状态的为主,故其治疗安全、毒副作用少。 值得一题的是,尽管针灸学是以治疗手段命名的,但现代的发展已使其远远突破了针或灸的界限。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是针、灸,药物敷贴,声、光、电,或是其他的手段,只要它的作用点是经络或腧穴,应用经络腧穴理论,它就属于针灸疗法。 1.3针灸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针灸医学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华大地,如今在世界各地兴起,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针灸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全世界都在揭示它,在研究它。针灸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哲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精华。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衍化,传统针灸医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深入发掘了古代针灸医学的学术宝库,一方面继承老中医的宝贵学术经验,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及手段对传统针灸医学体系作了全新的阐发与探索,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传统针灸医学的学术视野与临床范围。使针灸学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医学体系。 目前,应用针灸的国家和地区更为广泛,已达100多个。同时,在针灸原理研究方面,不仅是我国十五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的重点攻关课题之一,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不惜重金成立科研、教育机构,加紧研究。 2针灸学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走向二十一世纪,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现代医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转变,人们需要更好的医疗卫生保健。针灸界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需要正视目前面对的困难,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需要解决以下 几方面的矛盾,如人们渴望自然疗法与针灸发展滞后(表现在针灸的经验化、个体化;病种的萎缩、市场的缩小;针灸原理尚未揭开;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不够)的矛盾;针灸医学发展与针灸人综合素质(中西医理论水平;临床思维、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的矛盾。 2.1学科发展的必然 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针灸学也一样,理论的深化、原理的阐述、临床疗效的提高,需要针灸学的发展。不可否认,针灸界在前进的道路上现在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针灸的特色优势。医疗改革以及医疗竞争的加剧,使针灸学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海外市场的开拓,针灸的现代化,针灸的系统化,针灸的产业化,针灸人才的培养,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当今存在的针灸市场的萎缩,针灸治疗病种的减少,值得我们深思,需要认真面对,加以解决。 2.2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和整体医学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指导医学发展的模式,在经验医学时代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时代为生物医学模式,而整体医学时代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今医学的特点是处在实验医学向整体医学时代过渡,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两个时代、两种模式并存。自1977年恩格尔(G.L.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对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的加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身应激的增强,“现代病”、“文明病”、“富贵病”、心身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改变着疾病谱,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只重视人体的微观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而忽视了精神与躯体平衡、心理与生理平衡、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只依靠机体参量的偏离正常来诊治疾病,而忽视了社会、心理、自然环境适应不良的变量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巨大影响,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因此人们不得不对生理医学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和进行新的认识。医学的现代化,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医疗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而是应把生物医学与社会医学、自然医学(包括地理、气候、天文、环境、时间)、心理医学和康复医学结合起来,以适应人类卫生健康的需要。中医针灸医学强调天人合一,将人纳入大自然与大宇宙中来看待。注重整体观,辨证观、恒动平衡观,重视社会、地理、气候、天文、环境、时间、心理对人体的影响及个体差异。针灸学的这种整体医学模式、自然疗法特性,正是现代医学在新技术革命中追求的目标,这也是针灸学所独具的基本特点和优势。面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针灸界应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与引进多学科来研究针灸学,使其更系统、更完善。 2.3医学交流的需要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掀起了“针灸热”,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国外学习和使用针灸的热情日渐高涨。针灸已率先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而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学术方面的交流,更应加强语言上的沟通。诚然,提高针灸界的外语交际能力是急不可待的事。 3直面机遇和挑战,弘扬特色和优势 3.1注重针灸人才的培养 针灸特色的弘扬需要人来实施,针灸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3.1.1针灸人的素质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针灸人才不仅要具备中医针灸诊治知识的本领,而且要具备西医诊治知识的本领,现代科研思维、方法及能力和外语能力。中医、针灸是一个系统的科学,是 一个涉及临床各科的学科。但我们的教材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我们的讲授就更不够系统,不够完善。这导致针灸人才的“针灸诊断体系属于中医临床诊断体系的内容。主要基于整体观,“有诸于内必形于外”的传统诊断思维和方法。具体的手段是望、闻、问、切四诊。其体现了宏观性和整体性特点,也存在模糊性和主观性的不足。因此既要借现代科技完善中医四诊内容,弥补不足。如实验室检测、影像检查等,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重诊断,达到疾病的诊断定性、定量等。同时也要对针灸学中应有的诊断技术进一步研究,配合声、光、电等,如通过经络穴位变化以辨经、辨病、辨证,并做出进一步的定性定量研究。 3.3.3针灸治疗技术的现代化 针灸治疗技术是中医治疗技术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法之一。提高疗效是其基本目的,易于接受是其基本要求。既要挖掘传统治疗方法,如火针、梅花针、浮针等;还要与现代医学结合,如穴位注射、穴位透皮给药等;也要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与电针等;亦要探索无创伤针灸,如激光针等。力图寻找更多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及合宜的治疗方案。 3.3.4针灸诊疗标准的现代化 针灸的诊断和疗效的标准化是针灸现代化的重要 3.4规范针灸市场 在特殊的时期,“一把草,一根针”对缺医少药起到一定的作用。现今,社会在进步,文化水平得到更大普及,医学人才包括中医针灸专业学生不断充实医疗队伍。必须按整体素质来规范、来要求针灸队伍。不能允许那些 不学无术、滥竽充数之流给针灸带来负面影响。要严格实行针灸水平考评考核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确保质量,加强管理,规范市场。 3.5重视针灸的市场化、产业化 针灸源于中华,正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学习、应用针灸的热潮相比,针灸在国内的市场却在萎缩,治疗的病种却在减少,更谈不上产业化。只要从根本上正视、重视针灸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把针灸市场化、产业化提上议事日程,才能可能促进针灸的更大发展。发展针灸的市场化、产业化是针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包你三个小时记住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 水沟 太冲 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 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 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中脘 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 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 风池 太冲 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 肾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E、淤血头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 腰眼 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 内关 足三里。 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高树中教授的临床经验 高树中,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针灸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外治杂志》、《针灸临床国际杂志》、《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 笔者临证近二十年来,宗扁鹊“医之所病病道少”和孙思邈“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皆非良医”之训,当针则针,当灸则灸,当药则药,且每针药并用以祛疾, 俗称“面瘫”,古人多以风痰阻络立论,常用牵正散治疗,但临证用之,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现代医学根据面神经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颅外型与颅内型(后者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有的还兼有听觉过敏和泪腺分泌异常),一般颅外型容易恢复,对颅内型病人,西医多主张加用激素治疗,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西医书中所言此病发病一周内不能针灸纯属“本本主义”,并无临床依据,误人不浅,最应破除;只要针药得当,完全可以不用激素治疗,加用激素治疗,反而会延长痊愈时间。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第一要辨经络脏腑,第二要辨外感内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颅外型面瘫多属外邪客犯经络,只有口眼歪斜者为邪客阳明,兼有耳后疼痛者为邪犯阳明少阳二经。颅内型面瘫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者(临床发现,部分病人是双侧味觉减退或消失)证属外邪已由胃经影响到胃腑,因为舌能知味全赖舌苔,而舌苔乃胃气熏蒸而成,《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多属胃气素虚而复感外邪者。颅内型兼有听觉过敏或泪腺分泌异常者证属外感内伤相兼为病,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发病前除有感受外邪的病史外,多在发病前数天有生气发怒的病史, 实属外邪兼肝胆郁火为患,这是因为少阳胆经入耳中,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 内”的缘故。根据以上认识,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发病在一周之内者,一般10天左右即可痊愈,经治数十例至今尚未见不愈者。针灸基本处方是: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四白透颧liao骨、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留针30min,可加TDP照射,每日1次,翳风针后可加用艾条灸20min,30min。有味觉改变者必加足三里,有耳后疼痛或听觉过敏者必加阳陵泉,有泪腺分泌异常者必加太冲。颅内型者应配合中药内服,以杨粟山《寒温条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双花、连翘、公英、蜈蚣、防风、荆芥;面瘫用升降散治疗,是已故恩师张殿民教授的独到经验,其中大黄宜用酒大黄,用量6g,9g,以大便每日畅行1次,2次为度。 2.牙痛 我对牙痛的认识与治疗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到牙痛有火牙、虫牙(即龋齿)之分,许多书籍认为,针灸对火牙疼痛有较好效果,常有针入痛止之效,常用穴位有下关、颊车、合谷,被称为牙痛三要穴。风火牙痛,可针翳风,单用即有良效,胃火牙痛,宜针内庭,虚火牙痛必加太溪,而对龋齿牙痛针灸疗效则不理想;此外,因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可针合谷、三间等大肠经穴,上牙痛可针内庭等胃经穴;至于三焦郁火引起的牙痛,可针“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片刻”。第二阶段受叶天士“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的启发,认识到治疗牙痛还应分清是牙龈痛还是牙齿痛,前者应治胃,后者应治肾;前者针取牙痛三要穴加内庭,药用清胃散;后者针取太溪、大杼(齿为骨之余,骨会大杼),药用玉女煎(必用生地),可针可药,皆可应手取效。同时认识到,古代书籍中尚有许多宝贵经验待发掘,如治一牙痛病人,针之不效,用《惠直堂经验方》所载之“哭来笑去散”(川芎、雄黄、乳香、没药、 生石膏各6g,火硝15g)研末吹鼻牙痛立止;十年前我自己患龋齿牙痛,遍用上穴针之不效,后用古书记载的睡前阳溪穴贴大蒜,晨起揭去,使之起泡的天灸疗法一次即愈,后用数人多效,方知龋齿不是针药适应症的说法不确。第三阶段,发现了一个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偏历穴。据《灵枢?经脉》记载:手阳明络脉遍历齿中,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龋”为其主病之一,近年来受此启发,发现牙痛病人偏历穴处多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试治各种牙痛病人,尤其是龋齿病人,以双手拇指按压偏历穴,用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皆能疼痛立止;若按揉后再行针刺,其效更佳。至此益信《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诚属至理名言。此外,还治疗近十例每入暮时分(酉时,17时,19时)牙痛病人,只针太溪一穴,疼痛前半小时针之,留针2h,皆一次疼止。此因酉时属肾经主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故也。明此理,凡酉时病症(已经治疗酉时腹痛、酉时头痛、酉时痹痛等病人数十例),针太溪皆得痊愈。 3.麦粒肿 一般多在太阳、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一定效果。我遵循中医经络理论,凡上眼睑发病者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肩胛区足太阳经循行部位可见数个到数十个小红点,可用三棱针挑刺出血,以血变为度;下眼睑发病者病在足阳明胃经,可在足中趾趾腹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血变为度。用此法治疗麦粒肿一般1次,2次即愈,不必用药。 4.鼻炎 针灸可取鼻通、迎香、印堂、通天、合谷,过敏性鼻炎可加飞扬;此外,我发现凡鼻炎病人,第五颈椎有明显压痛或有条索状物,常用斑蝥研末贴于此穴,4h,6h取下发泡,10d贴1次,连贴3次为1疗程。如此针药并用常收佳效。 5.复发性口腔溃疡 外治方法有二:一是用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1d,2d换药1次;二是用细辛3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于神阙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2d,3d换药1次。 第二阶段参考古今其他医家的 经验,配合三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等远端腧穴,或运用全息理论取第二掌骨侧之肩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部分病人可有立杆见影之效,但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满意。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通过苦读《内经》, 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又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与体会。经言:“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纯以实证论治自然疗效欠佳,此新认识之一。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综合《 根据以上体会,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先以针灸止其疼痛,其功能障碍治其标,继以中药 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 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 5寸左右稍后方。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 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 更佳。针数次疼痛缓解后可加用中药内服, 药用山萸肉30g,45g,酌配桑枝、桂枝、姜黄、细辛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品,但配用药物只1味,3味即可,药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喧宾夺主,反而影响疗效。考山萸肉一药,《本经》言其主风寒湿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补益之中大有条畅之性”,并创曲直汤治疗肝虚腿痛,即以山萸肉为主药,证之临床,不论肩痛、腿痛,凡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针灸推拿诊所如何操作(经验谈) 诊所如何操作经验总结(中医针灸推拿) 自己整理的诊所操作方法真言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临床技巧: 病人中树立威信,腰腿痛,由于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很多,在加上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你可以很直接的给病人下诊断,让其进一步检查以印证你的诊断,当然最后你也把他的病治好了。这种病人就 是你的活广告了。 独家经营,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剑走偏锋,简单的制作一些膏药,讲针推免费或只收半价,只收膏药钱,让病人感觉你即体谅病人,又有效果,让他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反正你得搞出点特色,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技术.提高疗效.严格消毒,严格尊守针灸’推拿操做规程. 技术要好,不断的学习,不要怕花钱,多买资料,多拜师访友,多学习一些技术,技术长处和短处,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才能够快出名。 参加各种学习班是有必要的,要苦心钻研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的基础理论和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等,这样你才能很好的领会、 吸收、消化别人的东西,然后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东西。 良好的医德,不要把钱看的太重,服务态度要好,这样才能广聚病人,病人多了,积累经 验多了,技术提高,你出名了,有钱赚 初次开门诊的医生,一定一个项目(比如疼痛),不要一挂牌就什么病都治(即使您有那个能力也不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等到你把一个项目搞好以后,病人就会以为你什么都行,什么病都会找您的,您还愁英雄没用武之地吗,不出事就好,出了事就就等着吃官司吧 开诊所为的是啥.当然效益优先(冶病救人双赢), 有基础有条件的再自己开诊,比如诊所承包科室几年,或者在医院干过数年年资较高,这样具备有利条件了, 既有经验又有一定患者群,而且对整个医疗市场也有一定的了解,不是生搬硬闯,失败的机率就小的多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和伙,找个有经验的和伙人。 单纯的针推诊所,赚钱只靠小小银针,和出卖体力是万万不行,诊所营业面积有限的,自己的体力是有限的,医治的病种是有限的,你的设备是有限的, 赚点投机的,那就是药~呵呵,中草药是一本万利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赚钱虽然很重要,但是别忘了学习~学而时习之,不进则退,在实践中摸索,验证理论,创造性发挥,赚钱不是目的,别赚黑心钱~ 针推瓶颈,医疗范围过于狭窄,申请执照时,追加几个科室,没有条件可先不开展,有条件后逐渐追加,行医范围宽了,瓶颈也就解除了。不过需要的投入(金钱和人员)就多了,开支大了,又出现收支平衡的问题了,一边干一边探索吧~无事时和同行们多多交 流,会越干越好。 大凡富得冒油财大气粗的,有几个是老老实实遵纪守法赚的钱 那些名人和官僚,有几人 不干非法勾当 不闯红灯怎么能快,有车过来咱就让一让,等你都跑过 去达到目的了,回头一看,那边的人还在傻傻等待着绿灯亮呢,为什么明明有成功的捷径,你却非要在那蜿蜒路上徘徊,为什么明明有运输车,你却非要肩挑背扛,干吗不把自己解放出来, 人品,技术,社会关系是目前社会个体诊所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大基石,加上适当的营销手段就能锦上添花!! 竞争的实力就是技术、专长、医德和口碑,至于社会关系,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太大的改变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做好增长实力的功夫就不错了。 医疗技术的经验,什么样的病和病的程度容易出事,需要自己多多掌握这方面的经验;为人处事的经验,什么样的患者难答对,这也是需要学习的经验。 实力是技术、专长、医德和口碑。如果实力真行的话,实力就形成 针推门诊品牌,太遥远了,我不敢想了。 刚开业时请中医学院的新生帮忙发宣传单(上面可写明门诊地址,尤其要申明你是正规专业医生,不同于盲人按摩,是能够治病的,不光是保健),刚开业几天甚至可以免费治疗,拉人气嘛~ 治疗前一定要告知病人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症状,给病人治疗前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 特别是经治史,治疗过程中细心,治疗结束要认真检查,比如针灸后,一定要数数针取完没有, 效果永远是第一的. .目前的医疗体制永远有你开诊所的空间. 中医五千年的历史累积是无法靠行政的 或法律的方式彻底请除的. 医院和大的门诊部.是有国家政策或保护伞罩着,做什么都言正名顺.小门诊有证的还好说,无证的就很难发展,做什么都不可以正大光明的. 奉行的高质量的服务和较高的收费, 招兵买马,扩大 规模! 坚持定期搞义诊义治活动,扩大知名度.对己.对人.对医疗都友好处! 不畏艰难.苦练基本功.厚积薄发! 必终归一的过程! 从医必精诚! 小门诊如何正确处理经济与疗效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 如何使小门诊正常运转。 不记眼前,放眼未来,以技嬴人! 白猫黑猫逮着老鼠的就是好猫。 成功者为什么成功----一最基本技术好; 人缘好,公关,不论是卫生,工商,税务还是手下员工, 病人能摆平,给戴个高帽子就是“以德服人”。 过硬的针炙推拿知识,熟练的针炙推拿技巧,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严格按操作规程治疗,对没有把握的病人转上级医院治疗. 选地合理,善与人沟通,多为病人解释,在病人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在刚开业时难度较大,要有一定的资金,得到大众的信任,小门诊就可以运转了。 坚信自己的能力.认真学习.好好待病人.一定能干好.一定能发展壮大自已 一身硬功夫,好技术,挣钱是不成问题的。 水平提高学习---------疗效就出来 查体时心中有数,把话说前边,说他是啥病,在检查,一般很准的,病人对你就信任,你就可以大胆的治疗),说了这么多地球人都 知道 提高技术治好病,多做广告揽生意,不打招牌没人管 针推专业基本上全是属于一对一的工作性质。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医生的体力是有限的。所以诊所效益会有一个极限值,当你达到这个极限值后,很难再有突破。 针推门诊的好处,就是出名快。 普遍的问题。经常见七八十仍在开药方的老中医,见过七八十仍在做针灸推拿的前辈吗,我个人倾向于转型,即转向开方的老中医,治疗病种不离针推适应症的大范围。 针灸在劳动技能培训出身的,也可做。 做事情讨巧,不是投机取巧,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优化自己的资源,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尽可能的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你。认可你。 注重技术和环境,做到以上两点是可以做大的。 技术过硬------ 见机行事,看山取材 不吃窝边草--------这是护身符.周围的一切人都不能得罪,小恩小惠,以取得大家的维护和认同.试想:在 一个病人刚刚走进你的病室的时候,外面就有人在说,又有替死鬼上门来了,这对你有利吗?当然没有. 其次,千万不要触犯当地卫生院的利益,说实在话,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土地神"也会帮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老师们都说我们这个专业是最有前途的,问题是要外语 技术全都到位 汗颜 我们的竞争力就在外语上 哎 搞不懂 感觉以后路一片茫然.......... 一专多能,以后会好得。 所谓的医疗风险最重要的在于自己对病况的认识和患者的理解程度。如果,诊断没有 把握或诊断有把握治疗没把握的不要勉强,可以试探性治疗,但不要深入。 提高技术治好病,多做广告揽生意,不打招牌没人管。 当场见效的多收点。没把握但是有效的也可以多收点。如果是蒙的就少点吧,不出事就行。 针灸针,消毒锅,牵引床,电针,罐,红外线灯,理疗仪器以及理疗用的药液,等等。 患者的理解,你和当地卫生部门的关系,个人的人脉。 名气,信誉,疗效。就像一个企业,在于你敢不敢放手让他人去做,他人对你的崇拜和尊敬有多少。 用效果说话; 宣传 比如先在门诊附近的小区搞义诊 发一些传单一定的名声之后再扩大宣传 做做报纸广告之类 当你治好的病人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 他们就会成了你的活广告 用人机制。自己干,太累,太傻~ 主动出击,寻找市场-------挖苦心思,寻找方法,优质的服务--------“顾客是上帝”-挽救了病人,也保护了自己。 舒适的诊疗环境-- 要充分发挥针、灸和推拿的作用,三者在临床上结合起来, 门诊文书的工作,一本小小的纪录,有时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来正明你是无错的,举证倒 置对我们来说非常不利。 社区医疗放开,私人也可以申办,但是也要有一个中医执业医师,才能开业 一定要养成细心的习惯,不然容易出问题 一个正直,善良,品德高尚,特仁义的人,即使医术一般,业务应该也不比别人差,医生的名誉就象商品的品牌,名誉重于一切,好的名声是无价的. 治病先 治心.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病人要有爱心,有同情感,这样病人才会相信你配合你,一句暖心良言,胜过十服妙药. 手治病用嘴收钱.你过去花费的那些钱,自己喊自己一百个好,抵不上别人讲你一个好. 掏烟者,有求与人;受烟者,有人求也.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受烟者. 针之针也,握针如握虎.推,用手推,实用心治,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无定法. 吃遍天下鲜.百艺通何如一艺精.所以在下大功夫在某一手上搞出点真东西来.只要能有一手拿手的,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一个只会发泡炙,疗效虽然不是太神奇,但大多数还是有点效果.所以常是门庭若市. 有时去朋友的店里看看,有时去一些按摩店体会手法,感受一下别人技术,发展自己。 技术精湛,疗效独特,证件是不可少的。自己的特色。特色,专长,拿手的绝活,打开门面,口碑扩大市场。借它山之石,知名人士不定期坐诊,带动作用~ 老板承受的压力和风险更为巨大,那是员工所不能理解的。 门诊有医有不医不尊医嘱的不医不信任我的不医,重怔危证不医.门诊选址,自己的社交 治疗时的态度 不能以利润为重,安全第一。 多样化经营,选择刮痧 电针 药罐等多种简便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基础上收费 必要的设备辅助医疗器械多功能牵引床等等 欠账的问题 资金,人力,规模化发展资金,宣传专一,专心,专注。 你这个病,治不好是正常的,治好是我的水平 “博”到“专”的转变, 提高技术, 不用怕,天地立间有杆称,善良医德人心。打出名 技术 ,嘴皮子,对病人要热情,技术,一个字“专”~我曾经向一位老专家请教过, "医多不养家“ ,集中精力,财力,拜名师,学技术,我敢保证你在3年以后能立足本市的医疗市场并且小有名气。对了 ,如果你在工作中抱有仁爱之心 ,你会有更好的声望~~~~ 医患是敌我关系~ 我们恍然大悟,感慨万千。由此可见 ,你是在对一个有可能让你倾家荡产的人做治疗。你敢不小心吗, 卫生局都是很黑的,证不是办来,是买来的。 1.所在地户口. 2.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满5年,且经注册后在一级医院一上医疗机构从事同一专业满5年. 辞去公职的证明, 3.有劳动局的失业证.或卫生局的辞职证明. 4.计划生育证明. 5.你注册所在地卫生局出示的没出过医疗事故的证明书. 6.然后在卫生局公告的时间内提交所需资料原件.复印件. 7.按文凭.职称.年龄.考试成绩等综合排名,按高分到低分录取. 8.毕业证,护士证,身份证,房屋规划草图,要求三室分开,诊察室,治疗室,处置室,总面积不小于40M,每室不小于10M,还有有必须的设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锅,申请书,大体就是这些。有《再就业优惠证》按理说不花一分钱的,.天下是黑的, 9.营业场所,营业执照,基本设备,人员(最少聘一人),还有就是软的:市场调研,进货渠道,上层保障等等。准备或者即将开诊的同仁,卫生局、城管、派出所,你的邻居 都要投诉你噪音扰邻~.和当地卫生部门搞 好关系.患者来了给笑脸.来一个治愈一个.卫生部门不找自已麻烦.这样就能开个赚钱的门诊了 电费水费人工费、装修工商税务加房租........。其实整体营业额的利润能有20就算是不错的了。其间还不算种种人情往来种种应酬,另外还要扩大再生产等等......。 证件: 中国人讲人情,讲关系,不管你什么证,只要你肯花钱,用什么技术没人管你啦。那就是一种剥削我们学医人的血汗钱的一种方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赶紧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执业医师证考下来 医疗机构许可证,是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关系硬的 ,钱多的除外。太难了。 卫生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 上面的关系怎样了。一个比喻:比如一颗树,当他还是一棵小树的时候,小孩子路过也可以扯他一下,风轻轻吹过也要被迫弯 一下腰,没准还随时有可能被人砍了做拐杖呢。当他忍辱多年长成一棵环抱大树的时候,不要说风雨无可奈何你,谁要想打你的坏主意,自然都有人会来保护你,因为你已经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了,谁敢动你,还有一点,我也希望朋友们能明白:找棵大树靠着,背靠大树好乘凉~ 准备最多是应对卫生局了,问题和麻烦不会少的,各种证件的办理、房屋的选择、设备的投入、条件的审核等等,但如果真想开业的话,他们也拦不住,只要你有证,并且别得罪各位官老爷。筹备开业时多往卫生局跑,他们要什么就给他们准备什么,所有不外就是钱的问题和人情的问题, 合法与否是次要的,不要说中国,法制健全 的国家又如何?4 卫生部门来罚款对你来说是个灾难,在成功者的眼里未必不是个机遇了,拉关系的来了,罚款他们个人未必能踹腰包,如果头头脑脑个人给他们一些 好处,这一条路也许就光明一片呢。中国特色的一些东西只可意会,还有很多我也不比喻了,还是有心的你细细琢磨吧 硬件其实什么如何打交道,懂得了交际,病人、家属、同事、上级 接触,你要练就一番自己的沟通水平和当地卫生部门搞好关系是最重要的。 卫生部门的执法状况而定,它说你非法你就非法。有的地方,没证照常营业,有证找事的更多。 执业医师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符合法规,又避免非法行医的尴尬. 贡好土地神(当地卫生院)---当地卫生院贡好了,关系密切了,什么证不证的,非法不非法的,全免了如果不这样,他就今天叫卫生局找你,明天药监局罚你,后天卫生监督所要取缔查封你.这样你能发展吗?恐怕连开业都困难. 设备: 有多少钱就投多少的资,量入为出。治疗机,牵引床,等等等等吓人的, 豪华装修,这是高收费的保证~ 钱少就买神灯,一毛一根的无菌针,保证门诊的干净整洁。 电费水费人工费、装修工商税务加房租........。人情应酬,扩大生产等等......。 按摩床,针灸针,电针仪,中频仪,艾灸,火罐,刮痧工具,空调,牵引床,TDP, 中药薰,中药敷等等。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就是购买这些设备的价钱了,有钱才能开呀~ 门面装潢好了收费就上去了疗效要自己----- 全自动的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电子称,针全部是一次性的,还有消毒器材等. 位置: 医院大门口,让病人一到医院就看到科室,你不光写针灸推拿,你得写颈肩腰腿痛等等,有空间的话最好尽量多写一些, 让病人有直观感觉,让病人知道你是看这种病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把好选址这一关。 店铺可先选好,口央岸好的,价格可以接受的。 好的地址,好的地方才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特色: 开展三种针法(小针刀、齿钩针、松筋针)可以怎么说骨伤软伤病基本上1-3次。收费在300-500元之间,病人感到高,转一圈还来找你治,腰突症三次治愈 1000元,手术多少钱伤 害又有多大 针灸、推拿、刮痧、拔 罐、放血、离子导入+中频电疗、牵引、封闭......; 一个人只会发泡炙,疗效虽然不是太神奇,但大多数还是有点效果.所以常是门庭若市.要专精一手. 针刀技术,放血疗法,董氏奇穴,灸疗、整脊方法。。。。。。。树立品牌,赢得人心~~~~~~~~ 配膏药内服药(不同病种不同药水,一样的也要说不一样,很重要特色) 可以走“专”或“泛”两条路。针灸、推拿、刮痧、拔 罐、放血、离子导入+中频电疗、牵引、封闭......;只要收入好,一切个人技术的准备。我相信真正的高人,仅凭一枚针一双手足矣。年轻人还是要准备一些器械设备,比如牵引床、中频电疗机等。做中频 的机子要那种能离子导入的,可以在药垫上加 药,加的药贵或贱没有人会知道,比单纯做中频容易收钱,因为好多类似的仪器现在都家庭化了,但是作为离子导入的“药水”却是一般人搞不出来。 随缘好了。我本人仍在“泛”着。 坟墓:别说大话,尤其是对疗效的预计,千万别说诸如”绝对“ 保证” 肯定xx天就好 技术不扎实。 自信不足怕治不好。 没掌握拿手功夫。 恶意竞争伤害的是自己。 急重症不看;治疗前必要的检查一定到医院去做,明确诊断,下手才有准。 有医有不医不尊医嘱的不医不信任我的不医,重怔危证不医. 不熟不做或小做,病熟人邪不要做。 跟我学针灸 跟我学针灸之一 初识针灸 针灸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 下面我们讲“八要穴歌” (此文根据《中医普及网》视频录音,经本人整理,与视频有所不同) 跟我学针灸之二 八要穴歌 第一句话,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凡 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病,像胃热、胃寒、胃痛等,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等,这个部位所产生的病症,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足三里穴位在人腿的膝盖上、叫“半月板”的下面。半月板下面有凹陷,从凹陷再往后下面量三寸,这个穴位叫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就负责治疗肚腹所有的疾病。 第二个穴位,“腰背委中求”。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 委中穴在什么地方呢?在这条腿后部中间,腿腘窝横纹线中间。腰背这个部位有什么疾病,你象腰痛、腰酸、腰麻木不仁等。 过去有句话讲:病人腰疼,大夫头疼。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腰椎键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 第五个穴位,“心胸取内关”,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刚才讲“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这部分,有病找内关穴,内关在腕内侧横纹上两指。找这个部位,这个能治什么病呢,像心脏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也都是属于心胸疾患,要找内关穴。 第六个穴位,“小腹三阴谋”,小腹咱刚才讲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 下面讲第七个穴位。“坐骨刺环跳”,环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这个地方,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 第八个穴位,“腿疼阳陵透”,腿疼要针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看膝盖骨,这是人的腿的前面这个大骨头叫胫骨,后面还有一个小骨头叫腓骨。它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腿疼阳陵透,就说这个阳陵泉穴是整个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个总的开关。发生疼痛了要考虑到打开这个开关,使它的气血流通。这里面有很多病,像老年人的风湿老寒腿,肌肉拉伤,静脉 曲张等等,都要用阳陵泉穴来治疗。 现在大致的给大家讲了一遍,大家根据我讲的再回头看一看: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这三个穴位已经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掌握这三个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里有根,找到这三个穴位扎。再看看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个又把头部都包括了,头部的疾病这两个穴位要重点考虑。后面腰背部“委中”,坐骨这个部分“环跳”,腿疼“阳陵泉”。大家看看,一个人整个的人体除了手没有包括在3.取穴方法 下面我们把八要穴的具体位置和取穴方法介绍给大家。 肚腹三里留的“三里穴”,全名叫足三里穴。现在使患者屈膝,两膝相对,在膝盖凹陷中,这个穴位叫外膝眼穴。从外膝眼向下三寸,在他的胫骨外侧一指半,也就是一寸半的地方,取穴的时候用病人的四指 ,在外膝眼下,这个地方。这样取穴叫一夫指取穴法,三里穴取穴以后的针刺方向,应该是向这个方向垂直进的,这就是三里穴。 第二个穴位,腰背委中求的“委中穴”,在人的下肢后侧 ,抬腿,这有腘窝横纹,在掴窝横纹的正中取穴,在针刺时,也是垂直进针,在这个横纹的正中点取穴。 第三个穴位,头项“寻列缺”,病人两手交叉 ,在他的食指尽处,病人挠骨凸起这,有一个凹陷。在扎针的时候,摸着凹陷这进针,二至三分,然后将针放到三十度往里刺,可以刺五分至两寸,针尖向上在皮下沿三十度的方向刺入。 第四个穴位,面头合谷收。“合谷穴”,在人的手掌外侧,连缝和两个大指、食指,最后关节相接的部分连一条直线,中点靠外,这个就是合谷穴。 第五个穴位,心胸取“4.进针方法 我讲了八要穴的取穴的方法,八句话,四十个字,只要记住了,你就可以练习进针了。 怎么扎,现在只要是你把“八要穴”的取穴能够取准,下面,关键怎么才能够扎好,取穴准是扎好的前提。 下面我就讲讲进针法。 针灸的针一般是在外面在医疗器械商店里就可以买到,像这样的针一般是不锈钢做的,当然也有银制的和纯金打造的,但是用的都不是很广泛,最多的现在都是不锈钢针针。我们这一包针里面,有的是固定长度,有的是组合针。组合针最小的半寸,大的可 以达到六寸 。 我们这个针选好以后 ,买到手不要马上去用,首先要检查每一颗针的针体,要用手反复触摸针体。现在有的针质量比较好,像我这个质量就比较好 。有的针质量不是太理想,在这个针体上有锈迹,有的还有断痕。在做针的时候,做针的钢丝有残,那样扎上是非常危险,有可能在您给病人治疗的当中,这个针断裂 ,出现危险,所以一定要检查它的针体,光 、滑、洁、净,没有任何残痕或锈癍,只要发现这几个方面一点问题,这个针一定要丢掉,不能再使。 进针的时候一般来讲,分成短针的进针,像这颗针,长度一寸,这针进针的时候,直接就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针柄,然后在病人的穴位上直接扎。对于有些个穴位像三里穴,三里穴可以刺到五分到四寸,这时候就要握住针的前部,迅速刺入体内,然后左手扶针体,右手握柄旋转刺入 。 再讲刺“外关”穴。这时候,我讲了要握住针尖上面一点,迅速在找准穴的情况下,在两筋之间迅速刺入,左手扶针体,右手握针柄 ,旋转刺入,这就是一般的进针的手法 。也有其他的一些手法,你像,用一个管,一个竹管,放进针去弹一下,先刺进去。也有这样进针的。 我要求大家要按我说的,要练习这种单手进针,长针,握住,一下就要刺过真皮,如果刺不过真皮 ,病人感觉非常的痛,皮肤上的痛点都在这个真皮以上的部分,你刺过去了他的痛点就减少了,感到不像刺皮肤这样疼 。如果要想练的技术比较好,要练习左右手进针, 甚至不用扶,直接就进针,你像我的恩师韩俊儒,他能左右手进针,只用他的中指扶一下很快就能刺进病人皮肤,动作非常帅气,感觉潇洒。有的时候他为了使病 人解除扎针的恐惧感,他根本不看穴位,他手一摸就能准确掌握穴位的准确地方,然后可以聊着天和病人说着话,眼睛看着病人的眼睛,就能够准确刺入穴位 ,而且效果非常好,所以深得患者的敬佩。他在铁路医院当针灸门诊部主任的时候,那时候经常人满为患。 我说的意思就是扎针一定要练好进针这一关,可以用一块手绢用线绑起来反复左右手练它的指力,让进针迅速准确。这样你进针很利索 、很准确,就会给病人树立一个信心,病人看到这个大夫技术高超,从心理上就有一个配合你治病的一种心情。假如你拿这个针,哆里哆嗦,到那现找,找一个穴位,找了半天,还心里没底,找不准,在这个病人心里就产生:他会不会扎针,他能不能给我治好这个病。 现在我再讲我的另一位恩师,王孝乾王老师,在旧社会的时候,他行医的时候 ,对于女人扎针向来不脱衣服,不管什么地方,当然扎手你不脱衣服没有关系,扎胸部、腹部、臀部、腿部,根本不要求女患者脱掉衣服,尤其在冬天穿着很厚的棉衣服,他只要拿着针往你穴位周围一拍,就能准确找到你的穴位,这些是他在行医的实践中练就的一种非常高超的医术,所以要求我们这也必须练好进针这一关,首先给病人树立一个这个大夫技术非常熟练 、心中有数,一定能把我治好~。这就是进针的要点。 (此文根据《中医普及网》视频录音,经本人整理,与视频有所不同) 跟我学针灸之五 5针灸禁忌 上面介绍了进针的方法,下面我再讲一讲针灸的禁忌,有些人对针灸恐惧,他感觉到这 么长的针扎到人的身体里 ,是不很危险,也有的学过针灸的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觉得扎针比吃药安全多了,针灸出不了什么毛病。各种说法都有。 哪样说得最为准确呢? 我再讲一个故事。 在1969年的时候,大约七月份,天津市河北区某卫生院进来了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50多岁,那天正下着小雨,老太太在距离这个卫生院大约两公里的一个名叫小树林的地方。小树林有一个铁路宿舍,她干了点家务活,整理整理了葡萄架,感觉到肩膀特别疼,所以自己走到这个卫生院。到了针灸科去扎针灸,当时针灸科只有一位大夫,是一位20岁左右的女同志,见到这个老太太以后,老太太说她这个肩膀疼。 当时也不知道这位大夫是因为什么原因,她的精神好象很难集中,心情烦燥,给这个老太太从头到手,扎了十几针。 十几分钟以后老太太突然俩眼一闭晕倒在扎针灸的椅子上,这个大夫一看慌神了,赶紧找领导,领导到那以后也感觉到事态的严重,赶紧把针拔下来,一摆弄,摇一摇这位老太太,结果这个老太太还是不醒,所以赶紧组织人力,把这个老太太送到了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就是天津第一医院,到那请他们帮助抢救。 到第一医院以后,第一医院马上对这个老太太进行了透视。一透视发现,这位老太太胸腔积了三分之一鲜血, 有血在往胸腔里流,而且发现这个老太太呼吸越来越急促、不流畅,当时第一医院的主治大夫认为,这个我们医院里治疗有一定的困难。 就建议卫生院赶紧把老太太送往擅长胸外科的第二结核医院。很快病人到了第二结核医院以后,第二结核医院做出了诊断,这个女大夫的 针,其中一针扎的是“肩井穴”,这个“肩井穴”在人肩部中间的凹陷处,这个地方它外皮外表和它的胸腔距离最短,肌肉最薄,而且底下有很多微细的小动脉血管,还有胸腔膜,她这一针就把动脉血管和胸腔膜全部针破了,针灸学上规定“肩井穴”一般扎二到三分,不要超过五分,她最少扎了一寸半到两寸半这么长的深度,结果造成动脉血管往胸腔里流血。由于胸腔被刺破,外界的空气顺着被刺破的空洞进入胸腔压迫肺泡,这个老太太的呼吸出现了严重 困难,当时还有工宣队、军宣队和院领导,紧急会议以后,聘请了中国非常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王赢王老师,进行抢救。王老师在这个病人跟前不分日夜抢救了三天,三天三夜以后,病人才宣布脱离危险。 如果不是卫生院的领导及时将病人送到第一医院,不是第一医院马上做出让他们转院的决定,不是结核医院很快地诊断出来这个病情,不是由王赢王老师出来抢救这个病人,这么多环节 ,只要脱离一个环节,这位患者的生命很可能就要丧失。 我讲这个故事意思是什么,扎针灸,在针灸的施术过程当中,的确只要按照针灸扎针的的要求,扎针确实并不危险。当然有的穴,有的人认穴好,扎的效果 更好,有的人差一点,偏离了,病人白挨一针,疼了,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但是扎针灸特别忌讳胡来,一定要按照扎针灸的要求:每个穴位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方向,刺激的强度去来进行扎针灸,这样一般来讲确实是很安全。你如果不尊重这些扎针灸的规律,任何东西都有规律,不能违反。偏偏要胡来,那么扎针灸也可能给人扎残、扎重,甚至丢掉性命。 那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扎针灸有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第一、我所讲的扎多深、怎么扎,这就是扎针灸的一个要点,有些个地方,像小儿和新生的儿童,他囟门闭锁不全,他的头顶部严禁施针,也就是说不准扎针,扎针极可能伤及到大脑,轻者造成颅内出血 、小儿痴呆,重者丧失性命。对于新生婴儿是这样,对于脑部凡是有骨缝的地方,不准超过规定的进针深度进行扎刺。眼部穴位是治疗眼睛疾患,像近视眼还有其他这些眼部疾病的重要穴位。眼部也有个特别,它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如果不注意,有时候会刺破毛细血管,造成一片一片的青肿。我有个病号,在有个医院里去扎针后来找到我,我说你病已经在这个医院看了这么长时间,你怎么又找我,那治的见轻不见轻,这位病号告诉我:见“青”,你看我这都见青了,全青了,整个这一片淤血。所以这里面是扎的眼部,第一、手法要轻,第二、用针要细,一般要用28号针,针刺的深度要浅一点。肩井穴刚才咱讲到了,直刺二至三分或者你斜刺也不要超过五分,新学针灸的学生,能不扎尽量不针,你可以用按摩、艾灸等很多方法、如拔火罐,去治疗,如果必须扎针,要特别慎重。还有天突穴,天突穴里面既有胸膜 、又有气管,天突穴最好不扎,比较危险,我过去在70年代经常扎这个穴位,经常扎到四寸,因为我看到我的老师他经常扎的六寸或者八寸,贴着胸脯往下下针,既不伤到胸膜也不伤到气管,但是技术要求非常强。后来我不扎了,因为我发现有些人扎针灸当中,很容易出毛病、把人扎伤。胸部的穴位也不宜过深,最多扎到三到五分,因为心脏、胸腔、肺都在胸部,背部的穴位可以扎的稍微深一点,也是因为里面有内脏,不要一味追求针感进行深刺。 腹部穴位也不要扎的很深,尤其妇女,在给 妇女治病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月经行经的情况,如果月经不正常,是否怀孕,对于这些患者,小腹部扎针一定要慎重,不能超过五分,或者进行斜刺一寸或一寸五,甚至是横刺。进针以后,扎进去一到二分把针躺下来贴皮进行针刺 。人体所有你摸着有动脉跳动的地方,不准用针,有的人不慎刺破了动脉血管,由于动脉的压力非常大,可能止血不及时就要造成人们的生命危险。 基本上,扎针要注意这些方面,但是大家不要被扎针的禁忌所吓到,有些穴位你可以深刺,像阳陵泉,我们学八要穴的时候,有句口诀叫:腿疼阳陵透,腿疼阳陵透是什么意思,阳陵穴在小腿外侧,胫骨粗隆和腓骨小头的凹陷处,在腿的6穴位骨度法 怎么确定取穴的尺寸?刚才咱们在讲到有些穴位的时候,比方足三里穴在膝眼下三寸, 第二个叫一夫指法,还有一个规定,伸一个手指头食指,它这个的宽度为一寸,两 个手指伸出来,这个宽度为两寸,一定病人本身的手,四个手指伸出来 ,这个宽度为三寸。可能有人说了,这俩的宽度肯定比这一个手指还宽~它就这个规定,在这个人的身体上 一夫指法就这样规定。食指一个手指头的宽度一寸,两个手指头(加中指)两寸,四个手指头三寸 。这就规定在三里穴膝眼下三寸,就是用他病人的手在外膝眼下,然后在他一个一夫指下面取穴,这就是膝眼下三寸。 还有呢,叫自然取穴法,怎么叫自然取穴法,就是根据人身体里显著的标志来进行确定穴位。比方,十一肋,人这个肋骨第十一肋是浮肋了,浮肋的这个肋,它没有和这个前面那十条肋一样,穿过胸骨,走到这个地方就终止了。这是第十一肋的肋骨,第十一肋的终点是掌门穴,这就是利用它的标志,第十一肋肋骨头的端点。还有人体站立两手下垂,注意~人体站立两手下垂中指的指尖所到之处,这个地方为“风市”穴,这个定穴的依据是什么呢,是根据人手垂下以后,中指的指尖所接触到的部位为风市穴。这也就是用人体的、身体的部位的特征来定穴,这样的穴位还有一些,你比方两乳中间,男的两乳之间定檀中穴等等。 下面还有第四方法,是把人体人为的划分成一段一段的尺寸,像人的额前头发边际往后延伸,延伸到后发际边缘,这个长度的定位十二寸,发际对发际,两边发际的角对角,衡量定位九寸,背部按脊柱位取这个尺寸,从胸椎到下面一共是二十一寸,胸腹部天突穴到胸骨九寸,胸骨到肚脐八寸,肚脐神阙穴到耻骨联合部六寸,这是人为给定制尺寸 、九寸、八寸、六寸,侧面从腋横纹到腕横纹定十二寸,下肢部,从这个大转子骨到掴窝横纹十九寸,从掴窝横纹到外踝十 六寸,从外踝到脚底三寸。这就是人为定的一个人身的尺寸,这个就讲到这里。 (此文根据《中医普及网》视频录音,经本人整理,与视频有所不同) 跟我学针灸之六7.针灸治疗感冒 下面我们结合常见病的治疗。再重新学习一下穴位的使用和治疗方法,首先第一个病症介绍:对于感冒的治疗。 感冒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或者是内火过盛所引起来头部不适的症状,有时伴随鼻塞、呕吐等症状,头疼眩晕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在治疗时首先考虑到列缺穴,在病人两手交叉食指尽处取穴,在这个挠骨凸起的地方一摸有一个缝隙。在这个缝隙地方进针,可以直刺进去以后,斜向上方刺入五分到一寸。 列缺穴可以取单侧也可以取双侧,对于症状非常明显的全头疼应取双穴。 感冒有的时候病人体现前头疼比较重,所以增加一个印堂穴对于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印堂穴位在病人两个眼眉的中间,就在这个地方,摸着有凹陷的感觉,针刺的时候可以将印堂穴的皮肤夹紧,然后用针刺入,针刺二至五分就可以了。 感冒有时候偏头疼比较重,两面觉得肿胀的非常厉害,这时候可以增加配穴“太阳穴”,太阳穴在眼眉和眼角划一条直线往后一寸的地方,摸起来有凹陷。 太阳穴这个地方对于侧头疼、面疼都也较好的疗效,也是用一寸毫针刺入二至五分。对侧头疼应该取列缺穴加上太阳穴效果比较好。 还有的患者体现的是头顶疼痛比较剧烈,配加百会穴。百会穴的取穴:两个耳朵往前提,从耳尖划一条线到头顶和印堂穴正中划一条线相交,摸起来也有凹陷的感觉,百会穴针刺二至五分,毫针刺进去以后向前或者向后进行30度斜刺,这是对于头顶痛增加的穴位。 一般还有因为感冒发烧形成的咽喉痛,咳嗽、气喘。这个时候要加后面的大椎穴。大 椎穴在颈椎第七颈椎的下面,这个地方正在脊柱的正中间缝隙中,第七颈椎下的凹陷处,大家要注意这个穴位,它的作用非常广泛,有调节全身症状的作用,对于咳嗽、气喘、嗓子疼有直接的疗效。 这里我要说:任何穴位,它不但有它循经治疗的作用,也有远距离治病的作用。比方列缺穴它治头。任何穴位对于它穴位所在部位发生的疼痛或者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这是大椎穴。现在感冒基本上就介绍这几个穴位。 (此文根据《中医普及网》视频录音,经本人整理,与视频有所不同) 跟我学针灸之八 8.针灸治疗牙痛、咽喉痛、咳嗽 第二种病介绍一下对于牙痛的治疗,牙痛取穴“取合谷穴,"面口合谷收"。凡属脸面上所有的疾病都要用合谷穴作为主穴。 合谷穴的取穴:两手大指和食指相交的赤白处和后面两骨相合的地方划一条线的中点,偏向 现在介绍治疗咽喉肿痛和咳嗽的针刺方法 咽喉肿痛有的时候是单独的,因为内火过盛造成的咽喉、扁条腺肿胀。这里面可能由多个方面因素引发的一些疼痛的病症,这时候我们可以把合谷穴和刚才已经介绍的列缺穴,都是治疗这里的关键穴位。 现在介绍几个新穴。一、少商穴。少商穴在大拇指的指甲跟旁开一韭菜叶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针二到三分,这个地方比较疼痛。再有一个穴位叫商阳穴,在食指侧面和少商穴取穴方法相似,也是一韭菜叶,也扎二至三分,这两个地方对于制止咽喉肿痛效果比较明显。还有一个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我们介绍过,在背部第七颈椎下面,它对于咽喉肿痛 、咳嗽都有比较好的疗效,可以针二至五分,直刺。在第七颈椎下直刺二至五分。 (此文根据《中医普及网》视频录音,经本人整理,与视频有所不同) 9.针灸治疗肩痛、臂痛和胃痛 下面介绍老年肩,老年肩这个病西医叫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也有叫五十年肩或者冻结肩,都是这一个病。往往患者多发的人群在45到55岁之间,在50岁左右。所以这个病叫老年肩或者五十年肩。发病以后肩部动转不利,举重或者后背都有剧烈疼痛、活 动受阻,严重的梳头都感到困难, 手不能抬过胸前,举高会发生剧烈的疼痛,端腕动作也感到肩部疼痛。 老年肩的治疗法则。 一、针治外关穴,外关穴和 下面在介绍肘臂疼痛,手是人们主要的劳动工具,因此受伤的机会也是相对比较多一些,经常有人手臂扭伤、肌肉拉伤,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头、肩以下肘周围,手臂和腕部疼痛、这些疼痛如果用针刺扎,一般来讲以“啊是穴”为主,可以在病人感觉到疼痛的地方,比如这个地方感觉到非常疼痛,就要用手轻轻按压,找一找有没有疼痛敏感点,如果轻轻按压不行 ,就要加大力度,进行按压,务必找出它这个地方疼痛中最疼的那个点来,然后进行针刺。还有外关穴、 总之肩臂痛是常见病,有的是部位不是很确定,有的人在这 地方,有的人在那地方,关键要找出它这个局部疼痛的部位,他部位中的敏感点 ,用“啊是穴”进行治疗。 这里面再介绍一个新的穴位。曲池穴,病人曲肘在肘横纹尽处,这个穴叫曲池穴。曲池穴和三里穴有降低血压保健的功能,也有调节周身 再介绍治疗腹部的重要配穴,中脘穴,中脘穴在胸骨和神阙穴一条连线的中点,咱讲人身穴位度量法的时候讲到从胸骨到神阙穴定为八寸,也就是说中脘穴的部位从上面往下数是四寸、从下面往上数也是四寸,在这个地方针刺的时候,用手平抚开皮肤,或者捏紧皮肤进行进针,进针二分至一寸,这是治疗腹部的主要穴位,还有一些穴位可以治 疗腹部而且穴位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今后在讲经络的时候,我们会继续把这些穴位介绍给大家。 10.针灸治疗胸痛、心悸小腹痛 下面介绍胸痛心悸,心悸就是心慌,觉得心脏跳动加快,使得人感到心脏的这个部位非常难受,还有病患胸的周围,这些部分感到有针扎刀割感觉的,这叫胸痛 。也有隐隐作痛的。 在以后讲阴阳的时候会区分出来哪些属于阴症,哪些属于阳症。但是不管哪种痛,胸痛首先考虑的穴位是内关穴,在病人的腕横纹上面两寸两筋中间取穴。针刺时候,针直刺进去二至三分,然后45度针刺一寸到两寸,尽量叫它发生比较强烈的酸、麻、胀、痛感。针刺的时候如果胸痛不是很严 重,或者心慌不是很严重,可以针刺一侧,如果病人感到心很慌,或者说胸痛很厉害可以同时针刺两侧。以加重它的刺激感,胸痛 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小腹疾病,小腹疾病往往体现在拉肚、小腹疼痛等症状,男性的前列腺发炎,女性的痛经等等 。都是小腹病症。小腹的病症首先要考虑病人的三阴交穴。在病人的小腿内侧踝骨上三寸,胫骨旁开两寸的地方,针刺直刺三至五分。这个 穴可以深刺,深刺直接刺到对面的穴位叫做悬钟穴,悬钟穴在外踝上三寸和三阴交穴相对。 这里面要注意一点,透穴疗效很好,但是透穴也有一个原则:透穴不透皮。针刺的时候 在三阴交穴针刺,针时一定要另一只手扶在它对面的穴上,在针刺到的 时候要细心体会针尖走到对方穴位的距离,尤其靠近皮下的时候,要有明显的感觉,一定不要刺透皮肤,刺透的后果很可能造成感染 。一般来讲用针刺治疗很少发生感染。现在我们每次针灸针都做一定的消毒处理或者高压消毒、或者酒精消毒。在过去,有一些老医生,尤其在农村的医生,由于过去的封建意识 ,女人不能脱衣服,他们隔着衣服扎针,根本就不消毒。而且这些针几十年都不一定消一次毒,但是据我所知,过去很少也发生感染。但是透针,如果透过皮肤情况就另当别论了。针尖扎透皮肤极易造成感染 。在我的学生中有的就给病人扎透过对方透穴皮肤,阳陵泉扎透,结果造成感染,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消毒,一方面要注意在施术时、针刺时 ,要注意针刺的手法和要求,透穴不能透皮。 这里还要强调一点:现在医疗治病消毒是必要的,我们刚才提的只是举例说明,我所经过的就有几位老师,几十年行医,没有发生过任何扎针感染事件,当然他的针具过去也极少消毒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每次你准确的刺入穴位会造成周围的抗病的和抗感染能力增强,这是有待研究的,那就要求现在的针刺一定要进行消毒,避免病人产生其 疑虑。 11.针灸治疗背痛腰 痛 下面介绍背痛和腰痛。要注意背痛有些属于外伤造成的,但是也有一些疾病造成背痛是因为内脏器官的发生变化,所以在治疗背痛的时候一定要清晰的分辨背痛它的原因是什么,你像背 痛 ,如果全背疼,就要询问病史,经过透视检验,有没有内脏的严重疾患,如果没有的话,只是酸痛,可以对症进行处理。 背痛也要分它所在的部位,要用手,争取在背部找出它的压痛点,或者推,或者一点点压,找出它的压痛点。用“啊是穴”进行治疗。同时背部的俞穴比较丰富,也可以根据病症,针对那一个脏腑,对感觉到比较难受的器官,进行对症的针刺俞穴穴位。比方背疼 ,同时伴有胸痛,考虑到肺会不会有毛病,这时候找大椎穴位,大椎穴是在第七颈椎下凹陷处,也是第一胸椎下凹陷处。第三胸椎,从大椎穴往下数一二三,这个穴位旁开一寸半也是一指半,这个穴位,叫肺俞穴。可以扎二至五分,直刺二至五分 。这个既可以治疗周围又可以检查是不是由于肺部不舒服,引起的 胸背痛,如果针刺完了,觉得轻松,那还要仔细进一步检查肺部有没有毛病。 胸背痛还有一种病,心脏病往往引起胸背痛,前胸和后背都感觉比较疼痛,这时候可以根 据我们找到的压痛点,或者摸脊椎的两侧有没有锁状物,里边有无结节。皮肤下摸摸, 你象他它在,这个地方就有一个小的节节,要仔细的去体验、去触摸它的背部脊椎两侧的肌肉,把敏感点和结节部位找出来,对这个部位进行针刺,也针刺二至五分。 腰痛是比较麻烦的事,有句古话:病人腰痛,大夫头痛。因为几十种病都可以造成腰痛,内脏病、肾炎、肾结石、肝炎都可以造成腰痛 。外部的肌肉拉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不知是哪个椎盘, 因为得某些病,软 化了,所以在扭动时后,某个椎的腱盘,它脱出来了,造成的腰痛。还有时候,强行被扛、拉、提重物造成的腰椎脱节,这时候可见病人腰锥两侧不对称,腰椎偏向一面,也可以造成病人的强腰痛。我治疗腰痛:一、要诊治他的委中穴,委中和这个和臀横纹划一条直线 ,中点这个穴叫做殷门穴,殷门穴也对腰痛有较好的效果。曾经有一个阶段,解放军六二六治疗队,他们就发现殷门穴位在治疗腰痛上,有时候比委中穴效果还要好,它和腰的距离比委中穴要近一些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谈。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使用殷门穴的人不少,但是有些还是按照古传的方法,以针委中穴为主,扎殷门穴可以作为为辅助治疗。 腰部在第十四椎下,这个穴叫命门穴,如果腰痛针刺命门穴 二至五分,这个穴位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好的,命门穴两边各有一寸半是肾俞穴,肾俞穴对于慢性腰痛或者由肾脏疾病引起的腰痛效果也非常好,现在腰痛就讲到这里。 12.针灸治疗脱肛与 腰痛 下面再介绍一个,这个病,也算是常见病,病名叫脱肛。也就是病人的肛门在大便或者用力的时候会脱出体外,不容易收回,这个病的成因,中医讲是气虚下陷,不能提升。 说你这个人的中气虚弱,所以造成了气不能托肛,就造成了脱肛这个病,这个病看起来是非常单一的,形成的原因却是比较复杂的。第一,很可能 由肾虚或者其他肾病造成气虚,形成了肛 门下脱。也可能是因为其他部分的病变,如膀胱等等,也造成气虚,不能使肛门很快的能够收回 去 。 对这个病的治疗:1、作为局部治疗针刺的长强穴,长强穴在一个人尾骨——俗称尾巴骨下面的凹陷处 。请看这个图,这是一个男人的仰卧图,长强穴在尾骨的下面,也就是说 。摸到尾骨的这个尖,在凹陷处针刺二分到一寸,进行针刺。另外要考虑到由于肾的原因,造成的气虚下陷。要针命门穴,肾俞穴,命门穴在过去讲过,在第十四腰椎中间这个地方,第十四椎下是命门,穴旁开一寸半是肾俞穴,针刺命门穴二至五分,肾俞穴三分到一寸,这个病病程比较长。在针刺肾俞穴的时候每次 ,针刺一侧,然后第二日或者隔日针刺另一侧,这样倒着针刺,使这个穴位感觉上 不至于过分的疼痛或者引起别的其他情况。 下一个病症介绍腿痛,是咱 们的一个常见病,腿痛经常有老年人腿痛,年轻人肌肉拉伤,腿痛。还有一些关节肿大、关节肿胀也引起来腿痛,俗称关节炎。腿痛的治疗要分清部位,年老人的腿痛大多在膝关节和胯关节这两个部位,俗话说蹲下很难站起来,站着很难蹲下去。对于这个病症的治疗,因为他行成比较缓慢,所以治疗也比较缓慢,要注意在针刺的时候,针刺风市穴。风市穴的部位:手下垂中指间尽处, 直刺五分到一寸五。风市穴是一个主要穴位,委中穴也要针刺。“腿疼阳陵透”,阳陵泉是这条腿的开关,一定不要忘了 。在胫骨粗隆和腓骨小头凹陷处针刺五 分到三寸的样子,根据情况可以选择针刺五分、一寸、两寸、 三寸甚至直接阴陵泉透阳陵泉,阳陵泉透阴陵泉,当然都可以。用阴陵泉,当施术者感到在阴陵泉这边进针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往阳陵泉透,阳陵泉这边进针方便可以阳陵透阴陵,还有一个穴位叫悬钟穴 ,悬钟穴在小腿外侧,外踝上三寸,要用病人的手的宽度,胫骨侧针刺五分到两寸,甚至可以作为透穴针刺:悬钟透三阴交,注意一点:强调透穴不能透过皮肤。腿疼就介绍到这里。 13.针灸治疗脚踝 痛、血压高 下面再介绍脚踝周围痛和脚跟痛,这也是常见病。 脚作为人们活动负担最重的部位,它要承担起整个人的身体,要能够协助人体的各项运动。所 以它的负担比较重,因此往往造成了脚踝痛,或者说脚后跟痛的病症也是很常见的。脚踝周围痛要注意脚踝向后凹陷部,这是外踝 。这边是内踝,凹陷处有两个穴位,一个叫昆仑穴一个太溪穴,你可以从这边往那边透,也可以从这边太溪可以透昆仑,昆仑可以透太溪,也可以只扎三至五分。根据病的情况和病人感觉的能力,可以选择治疗的方法。总之针扎进去以后, 要感觉到发生了一个不是刺在骨上,只是在肉中间刺的时候,会有一种好象发粘、 有阻滞、这个地方肉比别的地方要紧的情况,这个叫得气。同时这时候病人感到 针刺的地方酸、麻、胀感非常强烈,这就叫做得气。针刺得气对于这个穴位发挥作用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足后跟痛也可以在足后跟直接针刺, 也可以配合昆仑和太溪穴进行针刺 。 在脚踝骨正面脚面横纹,中点两筋陷中这个穴位叫解溪穴,也念成解溪穴。这个也可以治疗脚的踝关节周围痛。踝关节周围痛,其它的穴位,远距离的像昆仑穴上的三阴交穴、脚面的太冲穴。太冲在脚的拇指和食指两个缝隙中间上五分的地方凹陷中,直刺二至五分,都可以缓解的脚踝、脚腕周围的疼痛和疾病。 下面介绍血压高的针刺治疗,血压高是大家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血压升高造成人会眩晕,眼目发涩、头晕、头胀、头昏,甚至走路容易昏到 。血压高在中医范围属于肝病,肝阳上亢。摸脉会发现病人的脉,有弹弦子的那种感觉,叫做“弦脉”,这个脉在应手的时候撞的很有劲 儿,弹的很有力,就像演出弹琵琶的人弹弦子的那种感觉,这往往就是血压高的一个明显的症状, 对于血压高:第一、给它用针刺头顶百会穴的方法,解决头部发生的症状,然后使它这个血压在头部减轻,逐渐的恢复。针刺百会穴,百会穴原先讲过 ,两耳折叠,由耳尖向头顶划起,由印堂穴向后划起相交的凹陷处,针二至三分,也可以针到二分到三分的时候向前穿皮,或者向后穿皮层针到五分左右,但是不要过分将百会的针刺深度加深。第二、因为它属于肝阳上亢,也就是中医肝病的范畴,我们还应该扎三里穴。肝在肚腹,这“肚腹三里留”,所以针三里穴是治疗血压高的一个主穴,上肢部可以扎曲池穴 。上肢弯曲,在肘横纹尽处直刺五分到两寸,这个穴位 曲池穴和三里穴相配合,经过有些研究机构研究,它对整个身体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尤其对血压高降血压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其他的穴位在大家练熟以后像章门穴和太冲穴可以选用。在今后讲经络的时候还会讲到这几个穴,增加治疗的手段。血压高就讲到这里。 针灸技能 训练教程 实习一练针法 【目的要求】 在学习毫针进针法及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纸垫和棉团及自身练针,掌握正确的练针方法,提高指力,熟练手法操作的要领,为在腧穴上进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等、学生自备棉团、纸垫、制版。【实习步骤】 一、纸垫、棉团练针 (一)纸垫练针 选用1.0~1.5寸毫针,以左手平执纸垫,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使针尖垂直地抵在纸垫上,然后拇指与食指、中指前后交替地 捻转针柄,并相下渐加压力,待针尖透纸垫后,另换一处反复联系。 技术要点:(1)持针稳固,不向下滑。(2)手臂悬空,没有依托。(3)针身垂直,不摇不弯。(4)进退轻巧,灵活自如。 (二)棉团练针 左手持棉团,右手持针在棉团上按手法要求进行练习。 1(捻转练习:将针刺入棉团内一定深度,右手持针使针身在同一平面内来回转动,掌握捻转地角度大小,使来回角度力求一致,频率快慢均匀,并注意锻炼捻转地速度。 2. 提插练习:将针刺入棉团内一定深度,右手持针使针身沿纵轴作垂直运动,掌握提插地幅度大小,上下层次分明,频率快慢均匀,用力轻重一致。在此基础上,可将提插与捻转动作配合练习。 技术要点:(1)捻转角度来回一致,操作频率快慢一致,达到动作协调。(2)提插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 二、自身练习 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针练习,以亲身体会指力的强弱、针刺的感觉、行针的感觉、行针的手法等。要求自身练习时,能逐渐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针身挺直不弯,针如顺利,提插、捻转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同时,仔细体会指力与进针、手法与得气的关系,以及持针手指的感觉和受刺部位的感觉。 在自身练习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模拟临床实际,两人交叉进行试针练习。要求从实际出发,按照规范操作方法,相互交替对练,练习内容与“自身练习法”相同。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按上述要求巡回辅导,课后学生完成实习小结。下同,不再赘述。 【实习小结】 按下表将自身和相互练习的实习内容如实 实习二 毫针 进针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临床常用地进针方法,在操作中,能够恰当地把握针刺地角度、方向和深度。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等、学生自备棉团。 【实习步骤】 一、进针法 1(双手进针法:即左手按压爪切,右手持针刺入,双手配合进针的操作方法。 (1)爪切进针法:用1~1.5寸毫针,取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固定针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快速刺入穴位。 技术要点:指甲爪切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一致,爪切用力恰当。 (2)夹持进针法:用3寸以上长针,取环跳穴,左手拇、食指捏持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入皮下,并逐步深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技术要点:注意刺手、押手协同配合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2.5~3寸毫针,取天枢穴,左手五指平伸,食、中指分张置于穴位两旁以固定皮肤,右手持针从左手食、中指之间刺入穴位。行针时,左手中、食指课夹持针体以防治弯曲。或用左手拇、食指相两侧用力,绷紧皮肤,以利进针。 技术要点:左手指需将所针穴位皮肤绷紧固定。 (4)提捏进针法:用1~1.5寸毫针,取印堂穴,左手拇、食指按着针穴两旁的皮肤,将皮肤轻轻提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刺入。 技术要点:注意进针的角度为15?~ 30?。 2(单手进针法:用较短的毫针,如1~1.5寸毫针,取合谷穴,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三指两用,在双穴同进针时尤为适宜。 技术要点:三指动作协调,配合进针。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一)针刺角度 1( 直刺法:取合谷穴,用爪切进针法,将 针体垂直刺入皮肤,针体与皮肤呈90?角。 2( 斜刺法:取列缺穴,用提捏进针法,将 针体与皮肤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皮下。 3( 横刺法:(1)取百会、神庭穴,沿皮下进针,横刺腧穴,使针体与皮肤呈15?角左右,针体几乎贴近皮肤。(2)取印堂穴,用提捏进针法,沿皮下进针,横刺腧穴,使针体与皮肤呈15?角左右,针体几乎贴近皮肤。 (二)针刺方向 取足三里穴,用1.5寸毫针,先直刺1寸,然后将针提至皮下,向下斜刺1寸,得气后出针。 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将针刺入应息深度。注意减少进针时的疼痛。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体位,穴位消毒,操作手指消毒,选择针具作进针法练习;进针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将针刺入应刺深度。注意减少进针时的疼痛。 【实习小结】 按下表将实习毫针 行针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临床常用的行针手法,在操作中,能够恰当地把握手法地角度、幅度,并取得应有的针感。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等、学生自备棉团。 【实习步骤】 一、捻转法 针体进入穴位一定深度以后,用拇指和食指持针,并用中指微抵针体,通过拇、食指来回旋转捻动,反复交替而使针体旋转。 技术要点:捻转时,拇指与食指必须均匀用力,其幅度与频率可因人而异。 二、提插法 进针后,将针从浅层插至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上插与下插的幅度、速度相同,均不分层操作,一上一下均匀提插。 技术要点:提插要求深浅适宜,幅度均匀,针身垂直。 三、平补平泻 进针至穴位一定深度,用缓慢的速度,均匀平和用力,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幅度、频率相等,并注意捻转角度要在90?~ 180?之间,提插幅度尽量要小,从而使针下得气,留针20,30分钟,再缓慢平和地将针渐渐退出。 技术要点:均匀平和用力,边捻转、边提插,以得气为度。 四、导气法 在进针得气后作导气手法。由腧穴浅层徐徐进入深层,再从深层徐徐退针至腧穴浅层;或由深层徐徐退针至腧穴浅层,再从腧穴浅层徐徐进入至深层。每进退1次需3,4分钟,每1次为导气1度。可反复行针3,5度。每度导气可留针3,5分钟后,再行下一度导气手法,可连续操作。待导气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 技术要点:由腧穴浅层徐徐进插入深层,再从深层徐徐退提针至腧穴浅层。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体位,穴位消毒,操作手指消毒,选择针具作行针练习;进针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将针刺入 应刺深度,依上法行针,注意行针后的得气。 【实习小结】 实习四 分部 腧穴毫针刺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眼周、耳部、颈项部、胸腹部、背腰骶部腧穴的针刺方法,在操作中,能够恰当地把握针刺地角度、深度、方向,并取得应有的针感。 【实习时间】 4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等。 【实习步骤】 一、眼球周围腧穴 承泣、睛明、球后等穴,腧穴位于眼球周围,针刺时应做到: 1( 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 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 2( 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0.3~0.7 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 3( 进针后,一般不提插捻转。 4( 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 5( 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2,3 分钟,防止出血。 二、耳部腧穴 1( 耳门、听宫、听会三穴,针刺时均须张 口,针尖由前外向后内刺入0.5~1寸,留针时再将口慢慢闭上。 2( 耳后的完骨穴,斜刺0.5~0.8寸;翳风穴 直刺0.8~1寸或从后外向内下方刺0.5~1寸。翳风穴深部正当面神经从颅骨穿出处,进针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面神经。针刺手法不宜过强。 三、项部腧穴 1(哑门、风府两穴,应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千万不能向上方斜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损伤脊髓。 2(风池穴,针刺深度不超过1.2寸较为安全。为安全考虑,进针方向可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四、颈部腧穴 天突穴,针刺时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0.5~1寸。 五、胸部腧穴 膻中穴,一般向下平刺0.5~0.8寸。 六、腹部腧穴 腹部腧穴大多可直刺0.5~1寸。 1(上腹部腧穴 中脘穴可直刺0.5~1寸,不宜深刺。 2(下腹部腧穴 针刺脐下曲骨、中极、横骨、关元等下腹部腧穴,均应先排空膀胱,以防刺伤膀胱。可直刺或向下斜刺0.5~1.5寸。 七、背部腧穴 1(督脉腧穴 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腧穴如大椎穴应向上斜刺。针刺深度均为0.5~1寸。针刺时,针尖通过皮肤后,针下比较轻松,到达棘间韧带后,针尖下的阻力增大;针尖穿过黄韧带进入椎管后,阻力突然消失而出现明显的落空感,此时应立即停止进针,否则可伤及脊髓。 2(膀胱经腧穴 背部两侧深部有肺脏,故背俞不可直刺、深刺,一般向内侧斜刺或平刺0.5~0.8寸,针刺的角度以针体与皮肤夹角不大于25?为安全。 八、腰部腧穴 腰部腧穴一般直刺0.5~1.5。腰椎棘突呈垂直板状,故位于腰椎棘突下的督脉腧穴直刺即可。命门穴不可向上斜刺过深,防止刺伤脊髓。第12胸椎至第2腰椎脊柱两侧的腧穴,如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不可深刺或向外侧深刺,以防刺穿腹腔后壁而损伤肾脏。 九、骶部腧穴 1(八髎穴位置与骶后孔相应,因第1骶后孔并非直对体表,而是稍向内下方偏 斜,故针刺上髎穴时,针尖应稍向内下即耻骨联合方向进针,方可透过骶后孔通向骨盆,针刺深度1~1.5寸,不宜过深。而次髎、中髎、下髎直刺1寸左右,以刺达骶后孔为宜。 2(长强穴向上斜刺0.5~1寸。针刺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尾骶骨平行,在直肠与尾骶骨之间刺入,避免刺穿直肠引起感染。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体位,穴位消毒,手指消毒,选择针具作相关腧穴的刺法练习;进针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方向,将针刺入应刺深度,依上法行针,并注意行针后的得气。 【实习小结】 实习五 辅 助针刺手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各种辅助针刺手法。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消毒棉球、75,乙醇、针盘、镊子等。 【实习步骤】 一、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手法 (一)爪法操作 以拇、食指头端到敏感点后,立即以指甲掐穴。通常在穴位上掐成“十”字痕,而后在十字交叉处进针。 技术要点:爪时宜用力柔和,靠指甲切按压力;不宜用力过猛,以免伤及皮肤。爪前应清洁指甲。 (二)循法操作 进针前后,使二、三、四三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用指腹沿针刺穴位所属经 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左右轻轻循按或扣打。 技术要点:循时用力要适度,用力过大会阻碍经气的流行,使肌肉紧张度增加,产生疼痛。用力过小达不到目的。循法一般沿经而循。 (三)捏法操作 以拇、食、中指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脉上下,按经脉循行路线分段切压片刻。也可在同一经脉的邻近穴位上以指代针掐切穴位。 技术要点:用力宜均匀柔和,顺经脉路线由针刺穴位向上或向下切按。在四肢末端,一般在腕踝关节上向心切掐。 (四)按法操作(按压行气) 针刺得气后,想要使针感向下传送,可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上方,右手捻针则可控制针感向下;反之,想使针感上行,则按压所刺腧穴下方。 技术要点:按腧穴时不要紧靠针身,以免影响行针和引起滞针。也不要用力太大,反致气血郁滞。 (五)扪法操作 出针用左手手指按揉针穴,使针孔闭合。 二、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 (一)搓法操作 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连续360?的转针,如搓线之状,故名搓针。由食指末节横纹开始,用拇指如搓棉线样向前搓动至食指端,以针下沉紧有被肌肉缠着感为度。 技术要点:需速刺进针,克服疼痛,方可作搓法。搓是将针向一个方向搓,用力要均匀,搓时毋太过、太紧,使肌肉缠针经气滞涩,引起滞针。 (二)刮法操作 1、单手刮针法: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指甲轻刮针柄由上而下;用食指抵针尾,以拇指指甲轻刮针柄,由上向下;也可用食、中两指扶持针柄,刮针柄用拇指,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 2、双手刮针法:用左手拇指端压按针柄头上,略向下用力,左、右两手食指弯曲,指背相对,夹住针体,用右手拇指指甲在针柄上下轻刮之。 技术要点:刮针时要求指力关节要灵活,用力均匀。刮时指甲不宜过长或过短,要修剪平整、光滑。 (三)弹法操作 拇指与食指相交,对准刺入穴内的针柄尾部轻轻弹扣,使针体发生微微振颤;也可用食指一指对准针柄弹震,使针体振动。 技术要点:弹不可过猛,以免引起弯针、滞针。弹不可过频,以免产生相反作用,反使经气速去。弹法应在留针期轻轻弹扣,一般7,10次即可。 (四)飞法操作 用右手拇、食两指。拇指与食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针根部轻贴针柄由下而上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如飞鸟展翅之象,力度要均匀一致,使指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 技术要点:飞针宜缓宜均,不宜过猛,过猛易引起滞针疼痛。力呈螺旋式,向上,向外; 指法是漏斗式下紧上松。此螺旋式的力含向上提的成分,但要提之不出;含针向右转的成分,但要转之不动。飞针成功关键在经气充盈于穴中,其表现为针体自摇。 (五)颤法操作 针刺后不得气,用拇、食指持针,轻轻地上下提插并搓捻摇动针柄,如手颤般地震动针身。 技术要点:颤法贵在轻柔,细细动摇,不宜大幅度地颤动和震摇,以免引起疼痛和滞针。 (六)摇法操作 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以行经气。或以指捻针柄,摇动针体,边摇动边退针,摇时摇上下、左右摇摆,使针孔扩大,而后疾出针。 (七)盘法操作 盘时用拇食中三指扣住针尾(金属丝绕成的针身能轻松自由地旋转),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进行盘旋。向左或右盘,每盘3,5次,有时左右交替。 技术要点:盘时不宜用挫力,不能行之太快。盘时要在得气基础上进行,所以先需 入针深部,等待气至后方可提针至皮下盘旋。专用于腹部,得气、卧倒针身,手扣针尾,向左或向右盘旋。 (八)弩法操作 得气后将针稍提,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想使针感向上扩散,可将针体向下向后按;想使针感向下扩散,可将针体向上向前按。 技术要点:弩法地关键在针尖的方向,将针尖朝向患处,才能促使气至病所。弩法必须在得气、守气基础上施术,才能使针下之气沿经感传,直达病所。为此,应手不离针或按压,或捻动,使针下之气不失,并沿术者期望的方向感传而直达于患者病所。 (九)搜法操作 针已进到所定深度尚不得气,即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地进退搜索,以催其气至。 技术要点:此法不可过快,需认真体会耐心寻找针感。在此过程中,还需分层候气,若气仍不至,应催气后再行此法。 【实习小结】 在经过实习后,将毫 针补泻手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单式补泻手法地操作技能,重点区分补法和泻法之间的不同技术要点; 依据单式补泻手法的操作规律,进而熟悉复式补泻手法的操作方法。 【实习时间】 4课时或者灵活安排。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75,酒精棉球、消毒干 棉球、镊子、棉纱球、针盘等。 【实习步骤】 一、单式补泻手法 (一)徐疾补泻法 补法:将针刺入皮肤后,先在浅层得气,随之将针徐徐地向内推进到一定的深度,疾速退针至皮下;出针时,快速出针并疾按其穴。重在徐入。 泻法:将针快速刺入皮肤后,再疾速插入深层得气,随之徐徐地向外退针至皮下;出针时,缓缓出针并且不按其穴或缓按其穴。重在徐出。 技术要点:针刺得气后,以徐进疾退为补法,疾进徐退为泻法。 (二)提插补泻法 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重插轻提(即慢提疾按)。针上提时速度宜慢,用力宜轻;针下插时速度宜快,用力宜重。 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上下提插,轻插重提(即疾提慢按)。针上提时速度宜快,用力宜重;针下插时速度宜慢,用力宜轻。 技术要点:针刺得气后,以重插轻提为补法,重提轻插为泻法。 (三)捻转补泻法 补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后右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泻法:针刺得气后,在针下得气处小幅度捻转,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转还原时用力轻,反复操作。 技术要点:针刺得气后,拇指左转用力为补法,拇指右转用力为泻法。 (四)呼吸补泻法 补法:令患者鼻吸口呼,在呼气时进针、行针;吸气时出针。 泻法:令患者口吸鼻呼,在吸气时进针、行针;呼气时出针。 技术要点:以进针、行针、出针之时,结合病人的呼吸为基准的一种补泻方法。 (五)开阖补泻法 补法: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 泻法: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技术要点:以出针后,是否按压针孔为基准的一种补泻方法。 二、复式补泻手法 (一)烧山火法 呼气时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将针重插轻提9次;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再重插轻提9次;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再重插轻提9次;之后将针提至上1/3(天部),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三度,针下产生温热感,呼气时即将针体轻快地拔出皮肤,并疾按针孔。 技术要点:由徐疾法、提插法、呼吸和开阖法四种单式补法组成,为针刺补法的综合应用。操作分浅、中、深三层(又称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三进一退,重插轻提,行九阳数。 (二)透天凉法 呼气时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将针重提轻插6次;再将针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再重提轻插6次;然后将针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再重提轻插6次,此为一度。之后将针插至下1/3处,如此反复操作三度,针下产生凉感,即将针提至上1/3留针片刻后,随呼气时徐徐出针,不按针孔或缓按针孔。 技术要点:由徐疾法、提插法、呼吸和开阖法四种单式泻法组成,为针刺泻法的综合应用。操作分深、中、浅三层(又称地、人、天三部),先深后浅,一进三退,重提轻插,行六阴数。 【实习小结】 在经过实习后,将飞 经走气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飞经走气手法的操作技术。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毫针、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镊子、棉球、针盘等。 【实习步骤】 一、青龙摆尾法 进针得气后,提针至穴位浅层(天部),按倒针身,以针尖指向病所,执住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在45?以 技术要点:本法必须掌握在穴位深层操作,针体保持直立。左右摇针的动作必须用力均匀自然,幅度不可忽大忽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 青龙摆尾法和白虎摇头法,行此法应分两步:一步是摇,一步是循摂爪切。单用摇是收不到效果的。 三、苍龙摆尾法 直刺进针得气后,自腧穴深层一次退至腧穴浅层皮下,依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更换针向。向每一方针刺,都必须由浅入深,分三步徐徐而行,待针刺得到新的针感时,则一次退至腧穴浅层皮下,然后改变针向,依上法行针。 技术要点:向每一方针刺都必须由浅入 深,分三步徐徐而行,待针刺得到新的针感时,则一次退至腧穴浅层皮下,然后改变针向。 四、赤凤迎源法 先直刺进针至腧穴深层,再退针至腧穴浅层,待针下得气,针体自摇,插针至腧穴中层,然后边提插,边捻转。其后用右手拇、食两指呈交互状,要拇指头向前,食指头向后,将两指弯曲,用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针根部轻贴针柄,由下而上沿针柄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如飞鸟展翅状。力度要均匀一致,使针感有如转针,但针体不能上提。 技术要点:飞法宜缓宜均,不宜过猛,过猛易引起滞针疼痛。 【实习小结】 实习八 艾 炷灸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熟悉临床常用的各种艾炷灸法的操作技术;掌握各种不同大小艾炷制作技术,艾炷化脓灸法和非化脓灸的操作程序,不同隔物灸的操作特点。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艾绒、生姜、蒜头、食盐、附子末、淡膏药、小刀、粗针、镊子、剪刀、注射器及注射针头,25,乌拉坦,家兔、动物台、半导体皮温计,75,酒精、消毒棉球,艾炷器、圆棒,火柴、线香等。 【实习步骤】 一、制作艾炷 小炷可用左手拇、食指搓揉艾绒,右手持小镊子取麦粒大艾团即成。中、大炷则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 边旋转,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圆的圆锥体。 技术要点:要求搓捏紧实,能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由弱到强,患者易于耐受,且耐燃而不易爆。每个同学分别作出符合规格的大、中、小艾炷各10个;要求在2分钟内作出符合规格的大、中、小艾炷5个以上。 二、直接灸法操作 (一)化脓灸法操作 1、固定动物:将25,乌拉坦麻醉(剂量1g/kg,耳缘静脉注入)的家兔俯卧固定在动物台上。 2、安放艾炷:将家兔大椎穴处长毛减去,涂以大蒜汁或凡士林,上置中等大小艾炷,用半导体皮温计测穴位处皮肤温度。 3、点火:用线香点燃艾炷尖端,观察家兔在艾炷燃烧过程中的反应和皮肤温度变化。当艾炷燃烧熄灭后,吹去残火和灰烬,用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在重新换另一个艾炷点燃继续灸。 4、敷贴膏药:灸满5,7壮数后,抹尽灰烬,观察家兔皮肤形态变化,然后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用干敷料覆盖,不用任何药物。 (二)非化脓灸法操作 1、安放艾炷:另换一穴位,在灸穴处涂抹一些凡士林,然后将麦粒大的艾炷放置在灸穴上。 2、点火施灸:用线香或火点燃艾炷,分别按艾灸补法和泻法要求(吹艾火与否)操作,感觉烫后,更换艾炷,连续施灸2,3壮。用镊子将未燃尽的艾炷移去或压灭,再施第2壮。也可待其燃烧将尽,有清脆之爆炸声,将艾炷余烬移去,再施第2壮。 3、减轻灸穴疼痛,可在该穴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痛感。 技术要点:动作连贯,注意每壮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三、间接灸法操作 (一)隔姜灸法操作 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cm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被灸者有灼热感可将姜片提起。一般每次施灸5,10壮,皮肤潮红湿润为度。 (二)隔蒜灸法操作 将独头大蒜横切成约0.3cm的薄片,用针扎孔数个,放在患处或施灸穴位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中心施灸,每次施灸4,5壮,更换新蒜片,继续施灸。此种隔蒜灸法,每穴1次,宜灸足7壮,以灸处泛红为度。 (三)隔盐灸法操作 将纯干燥的食盐放入其中,填平其孔,上置大艾炷施灸。患者有灼痛,即更换艾炷。一般可灸3,9壮。 (四)隔附子灸法操作 取生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作饼,大小适度,直径1,2cm,厚0.4cm,中间用针扎孔,置穴位上,再以大艾炷点燃施灸,附子饼干焦后再换新饼,直灸至肌肤艾条 灸、温针灸 【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艾条灸、温针灸地操作技术,重点掌握艾条悬起灸和实按灸的不同操作方法、温针灸捏加艾团的技巧。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艾绒、清艾条、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毫针,75%酒精、消毒棉球、小块棉纸或棉布、火柴、线香等。 【实习步骤】 一、艾条灸法操作 (一)悬起灸法操作 取清艾条或药艾条1支,点燃后按下述方法在足三里穴施灸。 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进行熏烤,距离皮肤约2~3cm,局部如有温热舒适感而无灼痛就固定不移,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如遇到局部知觉减退时,灸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灸者的手指来测知被灸者局部受热程度。 2(回旋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穴,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cm高处。使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移动范围在3cm左右。 3(雀啄灸:置点燃的艾条于足三里穴上约3cm高处,艾条一起一落,忽近忽远上下移动,如小雀啄食样,一般每穴灸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技术要点: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 (二)实按灸法操作 用加药艾条施灸。 1(雷火神针灸:取“雷火针”艾条一支,点燃后按下述方法在足三里穴施灸。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绵纸或布,将艾条点燃置于施灸部位上约3cm高处,对准穴位直按其上,稍停留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如此5,7次。 2(太乙神针灸:是在雷火针基础上改变药物处方而成的灸法。其操作与雷火针同,取“太乙神针”艾条一支,点燃后按下述方法在足三里穴施灸。操作时,在施灸部位铺上6,7层绵纸或布,将艾条点燃置于施灸部位上约3cm高处,对准穴位直按其上,稍停留1,2秒钟,使热气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可再点再按,如此5,7次。 技术要点:艾条垂直于皮肤起落迅速。 二、温针灸法操作 1(捏加艾团操作 取适量艾绒,夹在左手拇、食指之间,食指要向上,拇指要向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尖在左手拇、食指尖向拔罐法 【目的要求】 通过拔罐法的实习,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拔罐方法及其操作技术,熟悉各种不同拔罐器具的操作。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乙醇灯、75,乙醇、95,乙醇、毫针、三棱针、皮肤针、镊子、卵圆钳、龙胆紫、毛巾、消毒棉球、小纸片,凡士林,火柴等。 【实习步骤】 一、拔火罐法操作 1(闪火法: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上),另一手将用镊子夹住的一个蘸有95,乙醇的棉球或闪火器(用细铁丝将纱布缠绕于7,8号的粗铁丝的一端并蘸乙醇)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入罐内,闪火后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将罐吸附在皮肤上。 技术要点:动作迅速。棉球蘸酒精宜少,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将蘸酒精的棉球或折叠的软质白色纸片(卷)点燃后投入罐内,趁火旺时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将罐吸附在皮肤上。 3(贴棉法:将直径约1,2cm的薄脱脂棉片略蘸酒精后,贴于罐体内侧壁中1/3处,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吸拔部位。 技术要点:操作时所蘸酒精必须适量,酒精过多或过少,易发生棉片坠落,且酒精过多还易流淌于罐口,均易引起皮肤烫伤。 二、煮水罐法操作 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片刻,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口温度(但保持罐内热气),趁热将罐拔于应拔部位,拔后轻按罐具半分钟左右,令其吸牢。 技术要点:操作应适时,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致吸拔力不足。 三、拔罐法运用操作 1(闪罐法操作 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启罐(取下),再吸拔、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为延续温热效应,停止闪罐后,可将罐口向上,以罐底热熨其部肌肤或留罐3,5分钟。 技术要点:动作要快而准确,并按闪火注意事项拔罐。操作时,温热度以患者舒适能接受为准。 2(走罐法操作 先于施罐区涂上润滑剂(以凡士林、润肤霜为佳),将玻璃罐口亦涂上油脂,用闪火法吸拔后,稍用力将罐沿着肌肉、骨骼、经络循行录像推拉(罐具前进方向略提起, 后方着力),反复运作至走罐区皮肤紫红色为度。吸拔后应立即走罐,否则吸牢后则难以走动。 技术要点:动作轻柔,用力均匀、平稳、缓慢,罐内负压大小以推拉顺利为宜。 3(针罐法操作 于相关腧穴上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拔留罐,5,10分钟后,至皮肤潮红,启罐、出针。此法不宜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易引起气胸。 4(刺络罐法 于施术穴位或患处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或三棱针、注射针、粗毫针点刺皮肤出血,然后拔留罐,至拔出少量恶血为度。启罐后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 【实习小结】 实习十一 耳针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在熟悉耳郭表面解剖的基础杀过那,掌握20个耳穴的正确定位。熟练掌握耳穴毫针刺法和压丸法的操作技术,了解其他耳穴刺激技术方法。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耳针模型,耳穴探测仪,0.5~1寸28,30号毫针,消毒棉球,2,碘酒、75,乙醇,皮内针,三棱针,磁珠,灯草,艾条,王不留行籽,胶布,耳压板,镊子、剪刀、针盘,G6805治疗仪等。 【实习步骤】 一、耳穴 (一) 20个常用耳穴 1( 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2( 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3( 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 4(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即对耳轮6区前端。 5( 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6(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7(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 8(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9(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 10(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 11(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 12(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 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 15(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16(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17(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18(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之间。 19(内分泌:在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 20(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二)分组示范及实体点穴 1(观看耳针模型,并对照耳郭,熟记耳穴。 2(老师找一学生作示范点穴。 3(2,3人一组进行实体点穴。 二、耳针操作技术 (一)耳穴望诊法 1(在自然光线下,以拇指和食指捏住耳郭,由前及背,由上而下,从内至外,顺着耳郭的解剖位置,对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对耳轮等处仔细观察辨认耳廓表皮,然后区别皮内或皮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特征。 2(发现可疑病理反应区(点)时,宜用食指顶起该反应部位,用拇指对其进行上推、下拉、外展,由松到紧,仔细辨认分析其病理反应的性质、范围,双耳对照观察,然后再综合病症进行判断。 3(对皮下或皮内可疑结节、条索状隆起等病理反应,肉眼不能诊察时,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推、揉等,以触认其大小、硬度、压痛等。 4(询问病史以助诊断。 (二)耳穴电测定法 1(将探测仪的探笔插入仪器探测孔内。 2(打开电源,患者握紧电极或固定在病人内关穴上,术者手握探极在耳廓上由内到外均匀的缓慢 探测,当发出嗡嗡声时病人有灼痛感,即为阳性点。 3(将阳性点随时做好记录,待全部探测完毕后切断电源,拔出电极插头,综合病症作出诊断。 (三)耳穴刺激方法 1(毫针刺法:常规消毒后,术者用左手拇食两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廓,然后用拇食两指持针,采用速刺法,将针刺入已选定的耳穴处(速刺为快速垂直刺入,力量适中)。在留针过程中可作小幅度捻转,也可将针刺入后不再行针,留针20,30分钟后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 2(电针法:是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先把电针仪的电流输出调节旋钮拨至“0”位,然后将一对输出导线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的针柄上,选择好所需的波形和频率,打开电源开关,慢慢地由小到大调节电流输出旋钮,强度以病人舒适为度。一般通电时间为10,15分钟为宜。治疗完毕后,先将调节旋钮回到“0”位,再关闭电源,然后撤去导线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 3(埋针法: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地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将针刺入所选耳穴皮内,用胶布固定。 4(压丸法: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后,将王不留行籽敷贴在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将小方块胶布连同王不留行籽敷贴于所选耳穴处。 5(温灸法:一般有3种灸法。一用艾条灸,主要是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将艾条一端点燃后用温和灸3,5分钟 即可;二用灯草灸,即将灯草一端浸蘸香油后,点燃并迅速点灸所选耳穴,每次1,2穴;三用卫生线香灸,即将卫生线香点燃后,距耳穴皮肤约1cm,施温和灸3,5分钟即可。 6(按摩法:用按摩、提捏、点压、切掐的方法进行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拉耳垂法。全耳按摩法是先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按摩耳郭前、后两面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法是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两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即可;提拉耳垂法,双手自行提捏耳垂,手法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实习小结】 实习十二 头皮针 【目的要求】 1(在熟悉头部经脉腧穴基础上,掌握头皮针治疗线的正确定位,要求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取定之。 2(掌握头皮针操作技术,包括快速进针、推针,快速捻转和抽添手法等。要求每个同学能达到熟练操作,局部无痛,针体在帽状腱膜下层自如进退及行针。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头皮针模型,皮尺,1~1.5寸28号毫针,2,碘酒、75,乙醇、消毒棉球、镊子、针盘等。 【实习步骤】 一、头部经脉腧穴与头皮针治疗线 (一)额部 1(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取神庭(督脉),额角发际上0.5寸取头维(足阳明经),自神庭至头维为4.5寸。神庭穴旁开三寸为 本神穴 ,旁开1.5寸为曲差穴,曲差至本神连线的中点取头临泣(足少阳经)。神庭穴旁开0.5寸取眉冲穴(足太阳经),约当目内眦直上入发际0.5寸处。上述六穴均在前发际上0.5寸。 2(额中线为神庭穴起直下1寸,属督脉。额旁1线为眉冲穴起直下1寸,属足太阳经。额旁2线为头临泣穴起直下1寸,属足少阳经。额旁3线为从本神穴旁开0.75寸的点起直下1寸。这4条治疗线相互平行,均为1寸长。 (二)颞部 1(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取曲鬓穴(足少阳经)。从头维至曲鬓之间划一弧线,在其1/2处取悬颅,上1/4处取颔厌,下1/4处取悬厘,即头维穴至曲鬓穴的弧线分为4等分,其等分点从上而下,分别是颔厌、悬颅、悬厘,均为足少阳经穴。耳尖直上1.5寸为率谷穴处。 2(颞前线,从颔厌至悬厘的连线;颞后线,从率谷至曲鬓的连线。一前一后,均属足少阳经。 (三)顶部 1(先确定百会穴(督脉)的定位。百会穴在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再确定前顶穴,前顶穴在百会穴前1.5寸。百会至前顶两穴的连线即顶中线,属督脉。 2(百会穴前1寸为前神聪(奇穴),自前神聪至悬厘的连线为顶颞前斜线;自百会至曲鬓的连线为顶颞后斜线,这两条治疗线均贯穿督脉、足太阳、足少阳三条经脉。 3(通天穴,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即前神聪旁开1.5寸)。络却穴,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处。通天穴至络却穴的连线为顶旁1线,属足太阳经。 4(正营穴,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或自头临泣穴沿经向后2寸处。承灵穴,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或可先取通天穴,旁开0.75寸即承灵穴。正营穴至承灵穴的连线为顶旁2线,属足少阳经。 (四)枕部 1(自百会穴至后发际共7寸。百会穴至后顶穴为1.5寸,百会穴至强间穴为3寸,百会穴至脑户穴为4.5寸。强间至脑户穴的连线为枕上正中线,属督脉。 2(与枕上正中线平行,旁开0.5寸的直线,即枕上旁线。 3(玉枕穴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亦即脑户穴旁开1.3寸,平枕外隆突上缘凹陷处。天柱穴与哑门穴相平,约当后发际直上0.5寸,旁开1.3寸。玉枕穴至天柱穴两穴的连线为枕下旁线,属足太阳经。 观看头皮针模型,并对照头部进行实体取穴。要求对以上14条治疗线尤其是顶部头皮针治疗线的相关腧穴、经脉之间的邻近距离与前后左右关系较为熟悉。以上诸线,亦可在前发际三穴(神庭、曲差、头临泣)与后发际3穴(脑户、玉枕、脑空)确定基础上,分别用皮尺先定出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3条相关经脉后再定穴、定线。 二、针操作技术 (一)针刺前准备 体位取坐位或卧位,选定头皮针治疗线后,局部减去少许头发,如不去头发则需注意进针避开发囊(发根)。局部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消毒。选用1,1.5寸28号毫针(已消毒)。 (二)进针及推针 1(右手持针,将针尖与头皮呈15,30度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亦可用飞入法快速进针,即右手持针,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约5~10cm,手腕背曲后,再突然手腕掌屈,使针尖飞冲进头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层。 技术要点:飞针刺入,依靠手腕部力量,动作迅速自如。要求进针无痛或不痛,避开发囊、瘢痕处。 2(推针法,右手持针,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当针体在该层时,指下阻力减小,无阻力与疼痛感。如此则可迅速推针至0.5~1寸处。 技术要点:针体与头皮一定要保持15,30?夹角。针体必须在帽状腱膜下层。如有 疼痛或指下阻力,应停止推进,稍退出后改变角度方向再行推进。 (三)快速捻转手法 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后,在一定深度时固定针体,不能上下移动。要求术者肩、肘、腕关节和拇指不动;食指呈半屈曲状态,用食指第一节桡侧面和拇指掌侧面捏住针柄,利用食指掌指关节的伸屈动作,将针体快速旋转。如此动作达熟练程度时,频率可达每分钟200次左右。捻转持续1,2分钟,留针5,10分钟,重复2,3次,再出针。 技术要点:速度快,频率高,易激发远端病所针感,局部胀痛轻微。针体保持原位,上下不移动。 (四)抽添手法(小幅度提插) 1(抽提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将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插至1寸处),以紧提慢插为主。如此反复行针1,2分钟。 2(进插法:针体进入帽状腱膜下层,将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用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外退回原处(提至1寸处),以紧插慢提为主。如此反复行针1,2分钟。 技术要点:针体抽提或进插幅度小,约0.1寸左右。瞬间速度快,不一定要求频率。针体上下提插,不左右转动。用肩、肘、腕力量带动持针之手,如此可运气于指,达到效果。 (五)留针和出针 1(留针:一般留针30分钟左右,其间可行针2,3次,也可不行针。留针和行针时,可配合肢体活动或按摩导引,也可意守丹田,加强效果。 2(出针:待针下无滞涩感,可缓慢将针退至皮下,再快速拔出毫针。起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实习小结】 实习十三 腕踝针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熟悉纵行6区域内所含脏腑、组织、器官及各区的主治病症。掌握上下6对进针点的位置和腕踝针的操作技术。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已消毒1~1.5寸28号毫针,75,乙醇、消毒棉球、镊子、针盘等。 【实习步骤】 一、掌握上下6对进针点的位置 上1:在小指侧的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 上2:在腕掌侧面的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内关穴处。 上3:靠桡动脉 外侧。 上4:掌心向内,在拇指侧的桡骨缘上。 上5:在腕背中央,即外关穴处。 上6:距小指侧尺骨缘1cm处。 下1:靠跟腱内缘。 下2: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 下3:胫骨前嵴向内1cm处。 下4:胫骨前缘与腓骨前缘的中点。 下5:外侧面中央,腓骨后缘。 下6:靠跟腱外缘。 熟记纵行6区和上下6对进针点。老师找一学生对上下6点进行实体定位。2,3人一组进行上下6对进针点的定位。 二、腕踝针操作技术 1(选择已消毒的28,30号1.5寸长的毫针。 2(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进针点和医者的手指。 3(医者用辅助之手固定进针点并拉紧皮肤,刺手的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持针柄,针与皮肤呈30?,快速刺入真皮下,然 后向前推进约1.2~1.4寸,不行针,针下有松软感,但无酸麻胀重感为宜。 4(如针下出项酸麻胀重等感觉时,说明针刺过深,此时应采取调针法,将针退至皮下,再行向前推进,至无上述反应为度。留针20,30分钟后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 【实习小结】 按下表将实习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2(硬柄皮肤针 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端的上面,无名指和 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之间。 (二)叩刺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如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大椎、脾俞、胃俞、大肠俞、眼眶周围等),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即将针尖垂直叩刺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复进行。 技术要点:运用腕力,垂直叩刺,速度均匀,起落迅速。 (三)刺激强度 按照弱刺激、中等刺激和强刺激的不同要求练习。带教老师也可选择适宜的病例进行操作示范,供学生观摩学习。 1(弱刺激 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冲力小,针尖接触皮肤时间短,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者无疼痛感觉。 2(强刺激 用较重的腕力叩刺,冲力大,针尖接触皮肤时稍长,局部皮肤略见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叩刺后迅速拔火罐于叩刺部,使局部出血适量。 3(中等刺激 叩刺的腕力介于强、弱刺激之间,冲力中等,局部皮肤潮红,但无出血,患者稍觉疼痛。 【实习小结】 实习十五 火针和芒针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熟悉火针的结构,掌握火针的操作方法。熟悉芒针的结构,掌握芒针的操作方法。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粗火针、细火针、三头火针,4~5寸芒针,针盘,75,乙醇,剪刀,2,碘酒,酒精灯,火柴,消毒敷料,医用胶布等。 【实习步骤】 一、火针 将家兔固定于兔台上,选择数个穴位剪去长毛以作标记,并消毒,先用2,碘酒棉球,再用75,乙醇棉球。用火柴将酒精灯点燃,针刺时左手端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将粗火针、细火针和三头火针分别烧至白亮、通红和微红。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快出。出针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如是用烧至白亮的粗火针深刺而针孔较大者,可敷以消毒敷料,并用胶布固定。 二、芒针 选取患者或同学一侧环跳或秩边穴,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刺手持针柄的下段,押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并将针尖对准穴位。当针尖贴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压捻结合,迅速刺透表皮,并缓慢将针刺入所需深度。 行针采用捻转法,捻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80,360?,行针不能向单一方向捻转,否则针体容易缠绕肌纤维和皮肤,产生疼痛。在运用芒针刺法时,还可采用多向刺法,即芒针针刺到一定深度后,变换针刺的角度和方向。在运用多向刺时,可根据穴位局部解剖的不同,用押手的动作改变针刺的角度和方向,以增加刺激强度,并获取 不同的针感。 出针的方法是提捻结合,将针尖缓慢地提至皮下,再轻轻抽出,边退针,边揉按针刺的相应部位,以防出血,并可减轻疼痛。如出针后血从针孔溢出,应迅速以干棉球按压针孔,直至出血停止。 【实习小结】 实习十 六 电针法 【目的要求】 通过脉冲电针仪的操作实习,熟悉仪器的性能,掌握操作规程,了解仪器使用中的有关注意事项。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G6805型电针治疗仪、WQ1002韩式多 功能电针治疗仪,各种规格毫针(或一次性毫针),针盘、镊子、2,碘酒、75,乙醇、生理盐水、消毒棉球(或棉签)、纱布等。 【实习步骤】 一、示范操作 (一)在应用脉冲电针仪之前,复习电针法的有关根据刺激的方法不同可分为3种。 1(针刺后通电:选择常规的穴位,如足三里、曲池、根据波形和电流强度地不同,调节规定波形,并逐渐调整输出电流至所需要的电流强度。强度由小达到,至患者出现能耐受的酸麻感为佳。如果刺激强度对个别患者感到不够时,可采取迭加法(即 串连接法)。具体应根据该病性质、病情、患者耐受性而定,可分为强、中、弱三种: 1(强刺激:通电后肌肉收缩明显,针感强,伴疼痛。适用于瘫痪或某些慢性疾病。 2(中刺激:通电后即出现肌肉收缩,无痛感。适用于大多数疾病。 3(弱刺激:通电后无肌肉收缩可见,也无痛感。仅适用于痉挛性瘫痪和眼周穴位的治疗。 (四)通电时间 根据病情、患者耐受性和选择的波形等决定。一般疏波、疏密波为5,15分钟,断续波为5,20分钟,连续波可达30分钟。在治疗过程中,人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通电刺激后会产生适应性,感到刺激逐渐变弱。这时应当适当增加刺激强度或改变频率,以保持相对恒定的刺激量,也可采用通电,断电,通电的刺激方法。 (五)治疗完毕后,应首先缓慢旋转输出强度旋钮回到零位,然后切断电源,撤去导线电极,退出毫针。 【实习小结】 实习十七 腧穴 注射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腧穴注射法的操作方法和技术,了解操作注意事项。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75,乙醇、2,碘酒,2,10ml注射器、5,7号注射针头,龙胆紫、镊子、剪刀、消毒棉球,生理盐水、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 【实习步骤】 一、动物实验 将家兔称重,固定于兔台上。 带教老师示范腧穴注射动物实验操作步骤。 根据实验针灸规定的动物腧穴用龙胆紫标记,剪去兔毛,常规皮肤消毒。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将所选药液抽吸好备用。 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皮肤下,进针后缓慢推进或上下轻轻提插,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入。一般用中等速度推进药液。如需注入较多药液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步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或将注射针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推药完毕,缓慢将针退至皮下,再快速拔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人体实验 根据注射剂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注射器,将维生素B12注射液抽吸好备用。 带教老师示范腧穴注射人体实验操作步骤。 取合适的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曲池、足三里等),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皮肤下,进针后缓慢推进或上下轻轻提插,刺到腧穴局部出现“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入。一般用中等速度推进药液;体质较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轻轻推入。 推药完毕,缓慢将针退至皮下,再快速拔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药物进行腧穴注射操作。 技术要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进行腧穴人体注射时,应该向学生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会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一天。 注意养成认真检查使用药物的所有情况,如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过敏反应、毒副作用、药物的有效期、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对于某些中草药 制剂有时也可能有反应,应当予以重视。 如腧穴注射中,针尖触到神经干,有触电样的感觉,应及时退针,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 【实习小结】 按下表将实习内容如实地加以记录。 实习十八 腧穴敷贴法 【目的要求】 通过实习,掌握腧穴敷贴的操作方法和 技术,了解操作注意事项。 【实习时间】 2课时 【器材用具】 75,乙醇,醋、凡士林、蜂蜜、大蒜头、白介子末、甘遂末、斑蝥末、雄黄末等,药钵,2%碘酒,消毒敷料、医用胶布等。 【实习步骤】 一、物制作及敷贴穴位 先将贴敷的药物加工呈一定的制剂,然后选穴敷贴。 生药剂:将大蒜头捣烂成泥,敷于合谷、经渠、中脘等腧穴。 散剂:将甘遂末取绿豆大一撮置于胶布中央,敷于所选腧穴。 糊剂:将吴茱萸适量加醋调和成糊状,贴敷脐周、涌泉等腧穴。 饼剂:将白介子30g以生姜汁适量调和成蚕豆大药饼,贴敷肺俞、膏肓等腧穴。 膏剂:用斑蝥末与雄黄末加蜂蜜适量,制成小药丸如绿豆大,贴敷患部等。 二、操作步骤 所选穴位用75,乙醇常规皮肤消毒,选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敷药后,要认真覆盖,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带覆在敷药之上,外加胶布贴紧固定, 或用绷带束紧固定,以防药物流失或药物脱落而灼伤附近组织。 观察腧穴敷贴后的反应,及时记录。 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的药物,敷贴的穴位不宜过多,每穴药量宜少,敷贴面积不宜过大,敷贴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发泡面积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 换药时,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石蜡轻轻揩取黏着的药物,拭净后再敷药。如有发泡,需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 水泡出现后,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也可用消炎膏或龙胆紫涂敷之;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水液,涂以龙 胆紫药水;溃破的水泡应以普通消炎软膏涂敷,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本文档为【自学针灸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4KB
软件:Word
页数:95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0-08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