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BA训练要点

ABA训练要点

举报
开通vip

ABA训练要点第一部分.ABA训练1.应用行为分析是对自闭谱系的孩子来说,唯一经过实验证明有效的干预方法。2.早期集中行为干预的要点-幼儿期(4岁未满)-每周40小时-在家庭中开始,慢慢移至学校-每周训练团队要开会讨论-家长要参与干预3.为什么需要每周40小时的一对一干预①研究结果(注:这是基于Lovaas教授的资料) 研究表明,接受了平均每周40小时的早期集中行为干预的孩子中,有47%康复至正常范围。②为了尽最大可能提供最好的治疗【通过几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孩子除了睡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进行治疗的话,能够最大地发挥行为疗法...

ABA训练要点
第一部分.ABA训练1.应用行为分析是对自闭谱系的孩子来说,唯一经过实验证明有效的干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2.早期集中行为干预的要点-幼儿期(4岁未满)-每周40小时-在家庭中开始,慢慢移至学校-每周训练团队要开会讨论-家长要参与干预3.为什么需要每周40小时的一对一干预①研究结果(注:这是基于Lovaas教授的资料) 研究表明,接受了平均每周40小时的早期集中行为干预的孩子中,有47%康复至正常范围。②为了尽最大可能提供最好的治疗【通过几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孩子除了睡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进行治疗的话,能够最大地发挥行为疗法的效果】(Lovaas,1987)孩子醒着时的所有瞬间都是学习的机会。4.治疗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①训练的质量比时间的长短更为重要,但最低限的训练时间也必须确保。②治疗分为3个部分-学习(teachingtime):桌面DTT-游戏(playtime):训练师教孩子玩一些新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休息(breaktime):自由时间,户内外活动都可以(例:打篮球,骑自行车,打游戏机)③3个部分的时间分配-学习要尽量缩短时间,集中注意力,并确保孩子能积累成功经验-学习结束后的时间都用来作为游戏时间-每次治疗为2.5到3个小时,每训练(学习+游戏)45分钟后休息10-15分钟④运动和休闲活动的好处-每天运动,可以改善注意力,集中力和忍耐力,提高幸福感和自尊心,减少肥胖和慢性病的可能,并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休闲活动可以改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行为,提高训练成果,减少压力和不安,培养自尊心。第二部分.有效的治疗1.有效的治疗-强化贯彻首尾-没有强化的治疗注定失败-最有效的治疗是积极地拓展孩子的生活乐趣2.孩子需要(need)什么-孩子想要的(want)和孩子需要的(need)是不同的-给了孩子他想要的东西并不等于给了孩子需要的东西-给孩子他想要的,只能在短时间内让孩子开心,长远看来有不少是对孩子有害的东西(例如糖果或无止境地看电视等)-孩子的基本需要:限制(boundaries),注目(attention),身体接触(bodytouch)3.限制(boundaries)①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家长必须像个家长,这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必要的-孩子不需要家长做自己的朋友②成功教育孩子的家长-拒绝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能够让孩子做他应该做的事4.注目(attention)-每个孩子都需要注目-无论是怎样的孩子,都不希望被人无视,这一点可以断言-我们要给孩子好的让他能够喜欢别人的注目:表扬-不要给孩子否定的不好的注目:唠叨,斥责5.身体接触(bodytouch)-孩子感受了身体接触才会健康成长-缺少身体接触会妨碍孩子身体,精神和情绪的发育6.拓展强化物①孩子如果能够喜欢更多的东西和活动,生活就会变得更好有效的治疗包括-给孩子好的让他能够喜欢别人的注目-身体接触-让孩子学会吃更多种类的食物-让孩子学会玩更多的游戏-减少孩子的刻板(rigidity)②孩子如果能够喜欢更多的东西和活动,治疗的效果就会变得更好让孩子尝试新的食物,活动和经验。7.孩子的适应能力如果能够变得更好,治疗的效果就会变得更好让孩子习惯不安的情况,恐惧的场面,以及克服自身的刻板。8.有效的治疗要增加正当行为,同时减少问题行为。9.天花板和地板(ceilingandfloor)①我们的误区-天花板(上限):绝大多数人都只追求孩子的上限,也就是孩子在最佳状态的最佳表现。-地板(下限):很少有人关注孩子在最坏状态时的实际表现。②有效的治疗-孩子会什么不一定等于他就会做什么-有效的治疗是通过减少并除去孩子的问题行为来提高孩子的能力下限,无效的治疗是不关注问题行为,而只是把获得技能作为目标-拥有10种技能,在必要时能完全发挥这些技能的孩子,他们的进步可能性可以达到自身的最大值,而拥有100种技能,在必要时却只能发挥10种技能的孩子,他们的进步可能性不大。-孩子有妨碍学习的问题行为的话,学习效果不会好。10.问题行为①反抗,哭闹:哭,嘀咕,叫,倒在地上,扔东西,甩开别人②攻击,自伤:打,踢,咬,拧,挠自己或他人③无反应-好像没在听人说话-叫他做什么都不听-叫他不要做什么,却仍然不停地做那件事-同样的事情得说好几遍④逃走-莫名其妙地会走去某个地方。到处乱走。-叫他做什么的时候会跑开。-会跑着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会跑去一些特定的场所。11.问题行为的处理:消去,分化强化,惩罚12.消去:不要给问题行为以奖励,处理方法因行为目的和功能的不同而不同①行为的功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想要避免(avoid)或逃避(escape)某个状况-想要得到某个东西-行为本身就是强化物(自我刺激)②注目的消去:如果问题行为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那大人给的注意必须做到最小-不和孩子对视-不说教-不训斥③逃避的消去:如果问题行为是避免(avoid)或逃避(escape)某个状况,那么-大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要求-孩子必须做大人让他做的事-孩子必须说大人让他说的话13.分化强化(differentialreinforcement):在孩子有正当行为时给予强化,在孩子有问题行为时不给予强化14.惩罚①在孩子发生问题行为时,我们应该-增加他的工作-让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拿走他喜欢的东西,或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②有效的惩罚的注意点-定计划并贯彻到底-要对孩子使用能起到效果的惩罚-1次干预解决复数个问题(例如惩罚时让孩子吃平时不喜欢吃的蔬菜,可以同时矫正偏食)-要对孩子使用能起到效果的惩罚-1次惩罚只针对1种问题行为-不同时处理复数个问题行为-惩罚不能中途而废③有效的惩罚:理解强化物和惩罚的强弱-过弱的强化或错误的强化方式会对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了以前美国政府做的实验。为了鼓励孩子学画,让孩子画完一幅画就给钱,一开始画得很起劲,后来终于有一天政府不再给钱了,结果一个人都不画了。这就是用了错误的强化方式。)-过弱的惩罚或错误的惩罚方式也会对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第三部分.教程1.必不可少的课题-寻找强化物-寻找伴随对视行为的强化物(让孩子喜欢人)-运动与户外活动-游戏与休闲活动-控制情绪-忍耐欲望-交流-模仿-自助技能-语言的发展2.寻找强化物-这是锻炼训练师技能的课题-找到孩子在这一次训练中最喜欢的活动,并在强化孩子的正当行为时使用-找一些孩子可能会喜欢的新活动来尝试-有些活动孩子一开始可能不喜欢,但经常作为强化物之后孩子也会变得喜欢-增加孩子喜欢的活动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3.对视-过去认为,对视是靠发指令【看这里】来进行诱导的,但这经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我们的训练强调强化孩子自发的对视,也就是说,在孩子偶尔地看训练师的时候给予强化,和以往的做法相比,孩子更容易真的开始喜欢对视。4.运动:棒球,篮球,橄榄球,足球,网球,手球,等等5.户外活动:自行车,滑板,老鹰抓小鸡,跳绳,等等6.游戏与休闲活动:自己一个人玩,打牌,打游戏机,和小朋友一起玩7.控制情绪: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8.忍耐欲望-让孩子等待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活动-给孩子吃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给孩子穿新衣服-让孩子适应变化9.交流-用手指物-点头摇头-要自己想要的东西10.模仿-游戏的模仿-动作模仿-音声模仿11.语言的发展:动作的命名,东西的命名,颜色,形状,感情,代名词,反义词,分类首先,就学并不意味着训练可以结束对致力于早期干预的家长来说,进 小学 小学生如何制作手抄报课件柳垭小学关于三违自查自纠报告小学英语获奖优质说课课件小学足球课教案全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大家下意识地觉得进小学就是终点,孩子能进普班就代表【胜利】,否则就是【失败】,总之进小学就意味着训练的终结。所以随着就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长很容易焦躁不安,结果反而不知从何下手,情绪变得低落。其实孩子一旦真的进了小学,家长就会发现,就学根本不是训练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孩子进了特陪班或特陪学校的,需要家长亲自教的东西仍然有很多,延续ABA训练当然是必要的。而进了普班的孩子也并不意味着就是happyend,一般情况下,孩子仍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学业,也可能是社会性,家长不适当引导的,孩子可能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被同学孤立,被欺负等等,最后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们今天来讲一下就学后ABA的主要课题。<不同发育程度的不同课题>就学后ABA的一个难点是,这时孩子们的发育程度从最重度到高功能都有(这里的程度单纯指认知方面,不包括其它),共通的课题比小时候要少得多,所以有必要按照孩子的发育程度来区分训练重点。重度(智障严重):优先-生活自理,问题行为。其次-社会性,学业。中度(智障中度):同等重要度-社会性,学业,生活自理,问题行为。高功能(无智障):优先-社会性,问题行为。其次-学业,生活自理。<活用学校资源>入学后的课题组织倒是比较简单,基本上配合学校的要求就可以。小学不仅仅是学业,还有生活/操作技能(手工,家庭),运动技能(体育),休闲技能(图画,音乐)等,教育范围非常广。此外,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要在其中生活,孩子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性技能。因此,进小学后,以学校所教文化课程的预习复习为中心,其他方面的技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教,这样就可以了,这些训练也能够为将来孩子生活自立打下基础。不过有些将来必需的技能在学校里是不需要的,比如买东西,交通安全,洗澡等等,家长要酌情自己把握好训练时机。1.问题行为的对应刚入学时,有些孩子的问题行为会沉寂一段时间,但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老问题死灰复燃,出现新的问题行为等都是常有的事。入学后的问题行为包括哭闹,攻击,破坏,发怪声,拒绝上学等。(1)原因问题行为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家庭ABA中断后,家长放松了对问题行为的对应,导致问题行为的恶化。②进小学之后,整整一个白天孩子都由老师在管教,老师的错误对应强化了问题行为,导致状态恶化。③学校生活带来的压力是孩子以前从未经受过的,学习无法跟上的不安,每天都有很多需要等待的时候,被同学欺负,等等。结果导致孩子出现在家里反抗,攻击,搞破坏,拒绝上学等问题行为。④小学高年级之后,孩子快要进入青春期,会变得容易兴奋,会出现大声叫唤,发怪声,使用暴力等问题行为。(2)对应如果孩子有认知障碍的,最好持续家庭ABA,认知障碍在轻度到中度的以学校的学业为主,重度的以积木教程初级课题为主。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来掌握孩子的状态,维持服从关系,并能够经常让孩子通过学会新技能而感受欢乐,成功感和自尊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生活中也要注意对问题行为继续采取消去,DRO,消极的惩罚等对应。但是如果家长依赖于严厉斥责或打孩子这样的体罚的话,学校的老师不可能采用同样的对应方法,所以反而会恶化在学校的问题行为。要让孩子在没有家长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自己的问题行为的,就不能依赖严厉的惩罚,而要采用制止或弱强化这样的控制手段,减少不同环境之间的差别。<和学校的配合>家长最好能依靠面谈,电话,邮件等方式和学校老师保持紧密联系,不过要注意不要对老师提出太高要求,要经常对老师表示感谢等肯定的评价,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在学校里发生问题行为时,家长可以向老师建议正确的对应方法,当然对老师的考虑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做出和老师一起商量的姿态。家长可以做一个【进步表】,每天给孩子定三四个目标,如果完成了就让老师给画个圈(或者帖上贴纸或盖个章),同时请老师表扬孩子,回来后家长看了也可以对孩子表扬。<高功能孩子的心理对应>高功能孩子在普班感受到的压力应该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包容孩子的任何想法,给予肯定,和孩子建立起无话不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孩子因为学校而烦恼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摆脱消极的想法,看到事物积极向上的一面,有可能的话教给孩子解决方法,并注意经常对孩子表示,【爸爸妈妈以你为荣,你是个好孩子】。2.学业(1)必要性进普班的孩子有必要在学业上跟上班里的进度。没有智障的孩子,和普通儿童一样学习就可以,但IQ70-80左右的孩子,虽然智力处于正常范围,放任不管的话,很快就会落后,家长需要每天都做一些学习的辅助工作。特培班/学校的孩子没有那么大压力,但最好也教些文字读写和简单的计算。(2)教法<算数>计算题可以参考学校的教法,问题在于应用题,对文字的理解可能会比较困难,光让孩子做题是不够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画图理解的习惯,也可以自己根据某个题型出许多类似的问题,对孩子的理解进行泛化。< 语文 八上语文短文两篇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部编版八上语文文学常识部编八上语文文学常识二年级语文一匹出色的马课件 >汉字其实比较好记,IQ60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用ABA来教会。问题在于读解,随着年龄增长,课文的读解会要求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即便是高功能孩子也会比较困难。但是【文中的「那个」是指什么】这样的问题,不懂心理状态也能够明白,家长可以以这样的问题为中心,教给孩子读解的基本技巧。而对有智障的孩子来说,相对简单的读解问题也不一定会解答,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实用的文章的阅读或教孩子写一些简单的日记。3.生活自理<入学前没来得及完成的课题>进小学前尽量学会自己换衣服,如果就学后还没完成的,最好优先处理这个课题。就学前未完成大小便训练的,要尽量在长假期间抱着必胜的决心训练,不要寄希望于学校老师的帮助。<接受辅助的姿态>在家长对生活自理或运动技能进行辅助时,有些孩子会说【我自己来】,厌恶并拒绝,以高功能孩子居多。这虽然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但家长允许的话就无法辅助孩子,导致孩子无法学会课题,所以从孩子小时侯开始就不要允许孩子拒绝辅助。不过家长可以灵活对待,在最后让孩子自己完成一部分,来满足其自尊心,这样的话,孩子既接受了辅助,又可以为自己做成了而感到骄傲。<入小学后的生活自理课题>入小学后的生活自理课题包括:洗澡,买东西,外出,接电话,等。○洗澡小学高年级之后,不少学校会有外出住宿的机会,所以事先最好学会洗身体,洗头,擦身体等洗澡技能。我们可以采用链接法,把洗澡细分成一个个小步骤,比如,在湿毛巾上打上肥皂后,进行以下步骤:①搓脖子②搓左肩③搓左腕・・・⑬洗臀部⑭洗后背,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往上教。视觉优先的孩子可以把洗澡的顺序写在防水纸上贴在浴室里。○外出(交通安全)孩子有轻度以上智障的,自己判断信号灯安全地过马路会比较困难,可以用以下步骤来训练:①大人不拉着,孩子也能在大人身边走路②孩子走在前面的时候,在要过马路的时候会在横道线旁停下等大人③孩子会等大人来了之后再一起过马路教法仍然是辅助加强化,但在孩子不听的情况下可以酌情使用一些惩罚。比如训练让孩子一个人先走几步,听到【停下】的指令后能停下,这时如果孩子听到指令也不停下的,家长可以比较严厉地斥责,然后就在原地重复练习。孩子学会听【停下】的指令之后,让孩子自己走到横道线旁,然后发指令,孩子能停下的,家长要发自内心地表扬。<闲暇技能>对不怎么会玩游戏的孩子来说,如何打发闲暇时间是个问题。没事干的话,孩子很容易会进行自我刺激,搞破坏,他伤自伤等。有些理论认为,闲暇技能丰富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情绪也会比较稳定,因此有必要让孩子学会适当的闲暇技能。闲暇技能的种类(这里不包括玩玩具):自习(做卷子等),写字,画图,看动画片,玩游戏(包括手机,便携式或家用游戏机),运动,看图书,折纸,拼图3.社会性技能社会性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能够听从大人或小朋友的指令,能够仔细观察小朋友的举动并模仿,碰到不称心的事也不会大闹,等等。这个层次可以通过积木教程初级课题来学会,所以不要觉得是已经教过的过去的课题,要经常复习,保证在入学时也能维持良好的服从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话,即便不会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能够在普班比较太平地待下去。第二层次包括,能和小朋友高高兴兴地玩,能享受和小朋友的对话,能构建朋友关系,等等。对众多高功能自闭儿来说,这才是最后的也是最难的一关。关于这一点,家长可以在,①创造环境②创造技能③即时支援,这三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帮助。①营造环境直接帮助孩子交朋友可能会比较难,但我们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易于交友的环境。比如,以后要进的小学定好了的,可以在附近的幼儿园入学,这样进小学后,同学都是一起长大的,彼此熟悉。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参加班里的课外兴趣小组,让孩子身处一个需要高度集体意识的环境。总之,给您的孩子做一些人脉是非常重要的。②创造技能无法直接在孩子身边指导其玩互动游戏的,可以在家教孩子玩的方法,比如踢足球和老鹰抓小鸡等。和小朋友不怎么会交流的,可以做些这方面的联系。比如,不会主动进入小朋友圈里玩的,可以找自己家的孩子或亲戚的孩子模拟情景,向孩子演示正确的参入方法,然后让孩子模仿。家长可以多准备几种情景让孩子练习。③即时支援无论怎样的事前学习都比不上在孩子身边的即时支援。可以在放学后请小朋友去附近的公园玩,或者来家里做客,然后利用这些场合,家长作为孩子的教练像孩子发出指令或提出建议,培养孩子和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技能。要干预一个行为,首先要知道行为的功能是什么。主要的四种行为功能包括:实物强化行为,注意力强化行为,逃避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有关行为功能,请见《行为干预第三步:明白行为的功能(理解孩子想通过行为告诉我们什么)》http://new.elimautism.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807)当分析一个行为的功能时,我们需要知道行为的前因和后果,并且能把行为前的大环境影响因素与行为的直接导火线区分开。行为前环境行为前环境是指的大环境因素,它发生在行为发生之前,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持续的影响效果,但不直接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换句话说,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更大,但不代表问题行为一定会发生。举个例子:孩子在学校上完一天课回家,有些累了。这个时候,如果妈妈再叫孩子做作业,孩子可能因为不想做而使用强烈的对抗行为来逃避做作业。这个对抗行为的发生受到前环境因素(也就是孩子累了)的影响;但如果妈妈没有叫孩子做作业(直接导火线),这个对抗行为就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孩子累了并不直接导致孩子的对抗行为。行为前因行为前因即行为的直接导火线,它一般发生在行为前1分钟以内(当然,因为行为的发生是从低强度到高强度慢慢转变的,而低强度的行为一般是我们不在意的,而高强度的行为才是我们想干预的目标行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从导火线到高强度的目标行为之间会有更长的时间间隔)。目标问题行为当我们定义一个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是一个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比如躺在地上、摔东西、骂脏话、吐口水、打人、哭,等等。很多家长会用“孩子情绪不好”来形容孩子的行为问题,这样的描述会给行为干预带来一定的麻烦。“情绪不好”是可以理解的。当孩子提出的要求被拒绝、当孩子被要求做他并不想做的事,他有情绪上的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问题是在于孩子通过不适当的行为来表达和发泄他的情绪,这个部分是我们需要干预的,所以我们需要确切地知道,当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究竟做了些什么。另外,情绪是我们没有办法干预的:我们不能要求孩子没有情绪;但行为是可以干预的:我们可以教孩子通过可接受的行为来表达和发泄他的情绪。行为后果行为后果是指在孩子的行为发生后立即(10秒到1分钟内)发生的事件,也就是家长怎么样应对的。通过观察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影响效果,我们可以分析到行为的功能。当行为得到满足时,类似行为在未来同样的情况下会重复发生。在问题行为发生时,家长们常用的方式(即行为后果):[ul][li]告诉孩子“不”:“不要”“不许”“不可以”“停下来”——最常用[/li][li]条件交换:你停下来,就可以……l跟孩子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li][li]要求孩子道歉[/li][li]训斥:严肃告诉孩子他错了,并且威胁[/li][li]惩罚:取消孩子玩喜欢的东西的权力,站墙角,甚至肉体惩罚[/li][/ul](想一想,这些方法有效吗?这些方法帮助减少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了吗?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自己和孩子的心情愉快吗?如果觉得效果不佳的话,那就试着使用一些更正面更积极的方法来干预孩子的问题行为吧。)ABC分析方法举例:行为前因 行为 行为后果 功能1 妈妈让孩子关电视 不理睬妈妈,继续看电视 妈妈正在厨房忙,没有跟进 逃避2 孩子要求吃糖,妈妈说不可以,坏牙 孩子尖叫,并且打妈妈 妈妈说,你表现好就给你吃糖 实物3 妈妈在讲电话 孩子拉妈妈的头发 妈妈叫孩子住手 注意力4 妈妈让孩子写作业 孩子把作业本藏起来、扔笔、趴在桌子上、最后到哭闹 妈妈让孩子回房间冷静一下 逃避5 客人坐在爸爸常坐的位置上 孩子尖叫“你不许坐在那里” 客人换了个位子坐 实物有的时候,同一个行为可能有多种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仔细观察每一次行为发生时的前因和后果,并且做相应的记录,从而分析出行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记住,在每一次行为发生时,它是有明确的功能的。)对于有多种功能的行为问题,如果在每一次行为发生时能明确知道行为的功能,就根据被动的行为干预原则来应对;如果在每次行为发生时,家长无法马上明确知道行为的功能是什么,就根据行为的主要功能来应对。重要!!!!孩子的行为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方式,是一种能让他们达到目的的功具,是一种被养成的行为。所以,要改变孩子的沟通方式或者说行为方式,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或者说我们的应对方式。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才能最终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积木会例会讲座2013年7月)[复制链接]mimigao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1#发表于2014-12-115:52:3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本帖最后由mimigao于2015-4-1512:30编辑(本资料未经发帖人许可不得任意复制或转载)1.分析问题行为的原因<所有的行为都有其原因(强化物)>孩子重复某个行为,是因为这个行为得到了某种强化。问题行为也一样,因为得到了某种强化,所以才会被重复。因此在考虑问题行为的对策时,首先要分析这个行为是被什么强化了。<ABC分析>要分析这个行为是被什么强化了,我们必须要仔细观察行为前后都发生了些什么,这叫做【功能分析】或【ABC分析】。尤其是行为过后马上发生的事情,往往起到决定性因素,因为行为会被其后60秒之内发生的事强化。A:发生前的状态 → B:行为发生 → C:结果A:想要大人给买玩具 → B:哭闹 → C:大人给买玩具<问题行为的4大强化物>问题行为一般受到以下4种强化:①实现要求,②逃避,③得到关注,④感官刺激。①实现要求A:想要大人给买东西 → B:哭闹 → C:大人给买东西②逃避A:不想学习 → B:用头撞桌子 → C:学习中止③得到关注A:没人理我 → B:捣乱 → C:大家都来理我了④感官刺激A:感到无聊 → B:玩手指 → C:不无聊了其中①②③的共同点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强化,这一类的问题行为原则上只要周围人当心就可以了。而④的强化物来自孩子本人,这类问题行为叫做【自我刺激】,光靠周围人不强化是不够的,比前3类问题更难处理。2.问题行为的基本处理方法(1)消退问题行为的基本对策是消退,也就是不对问题行为加以强化。<哭闹>我们以哭闹为例来讲一下消退的基本操作方法。哭闹这个行为,会受到以下强化,大人答应孩子的要求,可以逃避自己讨厌的状态,得到周围的关注,等等。A:大人叫孩子收拾东西 → B:哭闹 → C:不用收拾了因此,在孩子哭闹时,一定不要答应他的要求,不让他逃避,不给他关注,这里要注意责骂也是变相的关注。<消退爆发>在以无视的方法来消退哭闹时,哭闹会在某个时间段变得更激烈,这叫做【消退爆发】,有时会从单纯的哭闹发展成呕吐,大小便在身上,自伤(打头撞头等),攻击(咬人,扔东西)。这个时候给予孩子关注,就等于让步,以后孩子就会重复这样的更恶化的行为。因此在消退哭闹时,我们要有对消退爆发的心理准备,并且切记无论如何都不能给予强化。刚开始消退哭闹时,有时孩子会持续闹1个小时以上,刚觉得声音有点小下来了,马上又开始大哭,这样多次反复,因此在孩子完全平静下来之前不要跟他说话。要等到孩子静下来3分钟以上,像没事人一样开始玩了之后,再跟他说话。<外出时发生哭闹行为>经常有家长来问,外出时发生哭闹行为会干扰别人或被引起别人注意,因此无法对孩子采取无视的态度,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但其实往深里想一下,现在顾及别人的眼光,不去纠正孩子,外出时的哭闹行为就一直得不到改善,仍然会干扰别人。还不如趁孩子还小旁人还可以谅解的时候,该怎样就怎样,彻底地消退这个行为。如果是在人特别多的室内发生哭闹的话,可以把孩子带去人少一点的角落或带到室外,让他哭个痛快。<制止>行为会受到其结果的强化,因此孩子在快要做出问题行为时要及时阻止,不让结果发生,也就是不让孩子得到强化物,问题行为就会消退。不经同意要站起来 → 手放在孩子的腰上,发现孩子要站起来了就马上阻止扔教材 → 大人手摁教材,不让孩子扔一个人跑出家门 → 不让孩子有出去的机会(把钥匙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等)(2)代替行为的强化(DRO)其次重要的对策是强化正当行为,这叫做DRO(其他行为分化强化,DifferentialReinforcementofOtherBehavior)。问题行为不仅仅是在发生时通过无视来消退,在没有发生时对正当行为进行强化也非常重要。例如,不仅仅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用无视的方法来消退,也要在孩子忍住没有哭闹的时候表扬他【真是好孩子】。在孩子为了引起大人注意而捣乱时要保持无视,但也要注意在孩子不捣乱乖乖玩的时候多去主动关注他。这些办法能够增强消去的效果,使我们更能控制好问题行为。<DRO的实例>家长不要只着眼于孩子不好的行为,更要看到孩子好的行为,并能及时给予强化。也不要在孩子做坏事时训斥,而是要指导孩子做正确的事,并在孩子做成时表扬他。抓着伞柄甩 → 用动作模仿来让孩子模仿伞尖朝下地拿伞。模仿成功就强化。坐不住椅子 → 在孩子能乖乖坐着的时候,隔几十秒钟就强化一次。自言自语 → 用动作模仿来让孩子模仿闭嘴的动作。一开始模仿成功就马上进行强化,以后逐渐延长孩子闭嘴的时间。摸小鸡 → 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必须用手的游戏(描图等),并让孩子喜欢上这些游戏。<DRO的种类>DRO(其他行为分化强化)强化问题行为之外的所有行为,例如孩子打小朋友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的,大人就在他不打小朋友时主动关注他。DRA(代替行为分化强化)强化用来代替问题行为的正当行为。例如孩子打小朋友是因为对小朋友感兴趣想交流的,就教给他边轻拍别人肩膀边打招呼的行为,并在成功时进行强化。DRI(对立行为分化强化)强化代替行为中和问题行为相冲突的两者无法同时进行的行为。例如孩子摸小鸡的,就强化必须使用双手的扔球或搭积木等游戏行为。(3)惩罚问题行为的第3个对策是惩罚,惩罚包括带来不快感受的积极惩罚,以及拿走强化物的消极惩罚。行为 + 惩罚 → 行为减少惩罚见效比较快,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没有没骂过孩子的父母,也没有没骂过学生的老师吧。但惩罚也很容易过激走火,尤其是自闭儿自我学习的能力非常差,教的人很容易急躁上火,一个不小心惩罚就可能激化成虐待。因此惩罚要慎用。对于问题行为,不要马上急着用惩罚,先想一下是否能够用消退和DRO来处理。如果想来想去试来试去,消退和DRO都无效的,这时再考虑用惩罚,不过也要先用比较轻的惩罚,也就是先用拿走强化物的消极惩罚,最后才能用带来不快感受的积极惩罚。<对于攻击行为的处理>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指责之后会踢打在一旁的弟妹等,用攻击他人来出气。被指责了之后心里有气引起攻击行为,这时踢打人或东西会带来一种快感。这种情况下,大人的关注也会变成强化物,所以首先是保持无视,如果无视了之后行为仍然没有停止的话,有必要考虑用惩罚。<罚时出局(timeout)>在刚刚提到的攻击行为的处理时,作为惩罚可以尝试用罚时出局。罚时出局是把孩子从引起快感的场面带走,把他置于无聊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消极惩罚。比如孩子打了妹妹,就马上把他抓住带到墙边面壁1分钟,1分钟满了之后,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把他放开(不说教,不指责)。每次孩子打人就马上用这个办法,带他去墙边时只说【过来】,孩子即使说【对不起】或【我不了】,大人也不要有任何反应,继续做完惩罚。到时间了就放开,不要说【下次别再打人啦】这样的话。罚时出局如果有用的话,一般一周内就会见效,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就停止,继续想其他办法。<反应制止>罚时出局无效的,或者受到幼儿园老师等人抵制的,有一个代替的办法,就是当场抓住孩子的手腕不让他动,就这样原地不动一段时间。这叫做【反应制止】,也可以说是罚时出局的简易版。打人的就抓住手,踢人的就按住腿,就在原地按着,过1分钟后放开。<其他惩罚>○反应成本(Response Cost)拿走对孩子来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孩子在吃饭时坐不住的,就拿走碗不让他吃(过一段时间后再还给他)。看电视时或打游戏时和哥哥弟弟争执的,就把电视关了,把游戏机拿走。使用代币的可以在做了坏事时拿走已经存起来的代币。○【起立,坐下】在训练时有反抗行为的,可以发出指令【起立,坐下】,连续30-40次,孩子厌恶的话就拉着他完成。○斥责大声斥责也是有效的办法,这里切记不要唠唠叨叨地骂个不停,简单明了地大声骂一下就好。比如孩子自言自语特别多的时候,大人大声说【别说啦!】,并且把手指按在孩子的嘴唇上。(4)事前预防问题行为的对策还有一个,就是事先做好避免问题行为发生的预防工作。①物理条件例如,孩子会从教室里逃出去的,就让他坐在离门比较远的地方。孩子爱扔东西的,就把他可能会扔的东西都拿走放好。②确立操作(有动机的操作)例如,快到中午的时候,孩子肚子饿了会大叫,对策是在第2节课下课之后给他吃点东西,肚子不饿就不会叫了。孩子觉得没人理自己,所以捣乱来吸引注意的,可以在他没开始捣乱前就多主动关注他,是在学校里的,就有意地让他做一些好事来吸引班里同学的注意。像这样是因为内心的想法而引起了问题行为的,可以采用事先改善孩子处境的方法,来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3.不同问题行为的具体处理方法○刻板行为自闭症儿有各种各样的刻板行为。有的孩子去不经常去的地方时会哭闹,在路上遇到家人或幼儿园老师时,如果是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也会哭闹。有些专家认为,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特征,所以不必理会。但刻板行为放置的话会愈演愈烈,越来越难以矫正,一些刚开始时比较轻微的刻板,时间一长也会严重到阻碍正常生活。因此刻板行为还是快点矫正的比较好。比如多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有意识地改变预定计划,孩子哭的话就保持无视来消退。○语言・问题的重复孩子会说话之后,有时会翻来覆去地说一些相同的话或反复问同一个问题,这也是刻板行为的一种。问一次,两次的可以作答,以后再问,就说【已经说过了!】,然后再也不回答。这时切记不要在无视一段时间后拗不过孩子又开始作答,否则以后孩子更会不屈不挠地问下去。○攻击大人不小心被攻击到了的话,大人要忍住,不要给任何反应,但下次记得要高度警惕不要被攻击到,也要加强事前预防和阻止。阻止时面对孩子伸直双手,不让孩子扑过来,注意这时不要说任何话。○攻击儿童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不让孩子从中得到好处。比如是为了强玩具而攻击其他孩子的,就把他抢来的玩具拿走。是想要把其他孩子推开的,就让被攻击的孩子回到原来的地方,并且把自己的孩子带走。这时大人不要大叫,也不要训斥,也不要让孩子向对方道歉(会形成关注而成为强化)。也不要在孩子攻击了其他人之后马上教他向别人说【玩具借我玩一下】(会形成得到玩具的事实)。想要教正当行为的,可以在攻击行为结束之后等几分钟,这时因为不是在攻击行为发生后马上教,所以不会形成对攻击行为的强化。对已经发生的攻击行为采取无视,对被攻击的孩子进行安慰。这以后要守在孩子身边防止再一次的攻击行为发生,如果防不胜防的话,可以尝试罚时出局或反应制止。○自我刺激做手指操,转圈,不停地跳,摸小鸡等行为,都是自我刺激。比较轻微的可以先不管,比较碍眼的(在地板上蹭小鸡等)要进行阻止。同时教孩子玩各种正当游戏,并让孩子喜欢上其中的一些。闲暇技能(空闲时打发时间的技能)比较丰富的话,自我刺激会自然减少,这是最好的办法。闲暇技能还比较贫乏的,也可以有意地发出各种指令给孩子找事干,让孩子变忙。训斥也会有效果,但只是一时有效,渐渐地就会骂了也没用,导致惩罚的升级。还有一个办法是,故意将自我刺激行为作为音声指令的对象,比如大人发指令【转圈】,孩子如果照做的就给强化,然后大人教给孩子【别转圈】这样的否定指令,孩子照做的就给强化。当然这个办法必须在孩子能听懂否定指令以后才能使用。○偏食偏食会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得到自然改善,所以只要能确保基本营养的,不矫正也可以。如果还是特别想让孩子学会吃某种食物的,可以先在勺子里放上特别少的量,从背后抱住孩子的头让他不能乱动,然后把勺子放到孩子嘴边,说【吃吧】,然后坚持等孩子张开嘴。孩子吐出来的,就继续放进去,孩子咽下去了就表扬,给他吃喜欢吃的东西。或者是按照以下的步骤,一点点地接近目标:①一开始在嘴唇上碰一下食物,②舌头舔一下,③放在舌头上,④放在舌头上,闭上嘴巴,⑤延长含在嘴里的时间,⑥咽下去。○睡眠障碍有的孩子很难入睡,比如9点哄上床,到了11点才刚睡着的,就让他玩到11点再上床。不必在乎孩子睡得少不好这样的说法,我们的孩子似乎并不需要太长的睡眠,按照他们的节奏来安排生活就好。半夜里会醒好长时间的,就让孩子睡得晚点,孩子会睡得比较沉。睡午觉的话,孩子晚上就更不容易睡了,所以过了3岁之后就可以不睡午觉了。刚开始不睡午觉时,到了傍晚孩子会困,可以带出去散步什么的,想办法别让他睡着。褪黑素对导入睡眠有效,也没什么副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刻板行为的处理方法[复制链接]方静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1#发表于2014-5-1014:09:3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本资料未经发帖人许可不得任意复制或转载)来自日本的mimigao网友在教育栏目发表了《刻板行为的处理方法》这个帖子。我在微博微信里都转了这个帖子,并在以琳的老师群里上传了这个帖子。不久我收到李国香老师的邮件,在钦佩之余也提出了对某些方面的不同建议。我把这封邮件发给mimigao并进行沟通,很快收到回复。她们各自的观点我在下面都已经标注。mimigao要求我把这些公开发表,说非常愿意这样展开讨论。谢谢mimigao,也谢谢李国香老师。刻板行为的处理方法——来自以琳论坛用户:mimigao原文:首先要不要处理刻板行为是个问题。日本以前的思考方式也是放任,觉得是自闭症孩子为数不多的兴趣爱好之一,哪怕都是一些怪异行为,也不应该加以管束。所以我会在医院里经常看到二十岁到五十岁不等的成人患者,隔一分钟大叫一声,或者是不停地拍自己的脑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些书上也有这方面的实例,有的是不停地打人,不分对象,打所有离他最近的人,有时是因为想交流,有时是因为烦躁。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8岁的无语言自闭症高中生的实例,换了地方就不吃饭,全班出去旅游一个星期,差点饿死在旅馆里,用了四五个大人按着他,硬塞了吃下去。事实上国外自闭症设施里确实专门有硬塞饭这一个治疗,换了地方就饿死也不吃,这还能作为兴趣爱好来理解吗?这明明就是一种病态。而更让我更吃惊的还在下面,被人塞着吃完一碗饭以后,高中生自己站了起来,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被四五个大男人按着吃饭居然是件开心的事吗?作者是这样分析的,高中生自己都快饿死了,生理上那么难受,所以其实也不想不吃饭,但多年的刻板导致他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所以当靠着别人的力量完成了改变时,他会那么高兴。那么巧,当时我自己的孩子也是换了地方不吃不说,换了喂的人都不吃,整整饿过3天。孩子的行为一下子得到了解释,我觉得这和吸毒戒毒是一个道理,貌似孩子喜欢刻板行为,其实很有可能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摆脱,未必就真的那么喜欢。我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到了18岁还给人按着吃饭,所以从那时开始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回过头来说正题。刻板行为大致分为自我刺激和保持不变两种。论坛上能见到许多自我刺激的实例,转圈,自言自语,开关门,坐电梯,码东西,看旋转物等等,不胜枚举,另外也包括以自我刺激为目的的自伤。保持不变的实例相对少一点,不肯改变路径,不肯改变东西摆放的位置,另外还有很多一般不会往刻板行为方面想的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偏食,还有触觉敏感,听觉敏感,场所恐惧,不肯碰自己,害怕坐秋千等大人看上去无法理解的行为其实是源于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是保持不变的表现。李国香:以往的培训让我们对刻板有不一样的理解:刻板属于自我刺激的一种。自我刺激包含着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有保持不变或者是持续做某一件事情。方静:持续做某一件事情也可以看作保持不变,呵呵李国香:触觉敏感和有些害怕某物不应该属于自我刺激。但是因为这些感受而出现的行为超过了一定的频率和强度而影响了某种生活,便要干预。Mimigao:其实我基本上也是经验之谈,没有查太多资料的。方姐说得有道理,其本质还是保持不变。原文:我个人感觉,自我刺激像吸毒一样,次数越多瘾越大,所以减少次数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然需要一些技巧,我们这里来说一下。李国香:最简单的是码东西,转东西这样运用小道具的单纯行为,把东西藏起来就可以。觉得这样的行为单单的阻拦不能从根本解决,一般情况会出现另外的问题行为。Mimigao:我家的经验是没有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当然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做的本质上不仅仅是单纯阻拦,因为不做自我刺激之后会有许多空白的时间,我们一般会安排孩子做其他事情,这应该是代替行为。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误打正着,所以孩子没有出现其他的问题行为。而且写帖子的时候半夜里了,忽略了把代替行为的必要性写上去。多谢指正。原文:麻烦的是开关门,坐电梯这样需要大人加以直接制止的行为,这时候会产生一个大哭大闹的问题,很多家长一般都是在这个问题上败下阵来,导致干预失败,所以我们重点讲一下对哭闹的处理方法。李国香:在这里其实是两个行为,两个行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刻板行为和哭闹。刻板行为的功能是自我刺激,哭闹的行为是想要得到—得到刻板行为或者物件物品。Mimigao:同意。这确实是两个行为,积木书原书也是把两个东西分开写的,哭闹专门有一个篇幅,我也是写不了那么长,就事论事地把哭闹写成干预刻板时可能发生的行为。李国香:刻板行为的处理:一方面是阻拦,一方面是可以把它利用在教学里面。要具体看什么样的刻板行为。Mimigao:同意。发完后发现了,正在想是不是会误导,还是补正一下比较好吧。李国香:而哭闹的行为是要得到某种刻板行为,这里我还是建议要教授替代行为,例如:语言表达或者利用图片沟通,当孩子能够利用正确的沟通模式,把他想要的活动作为强化物让他去做一下。比如说进商场便要坐电梯。可以让孩子先沟通便满足,慢慢的加长时间,让孩子买完一样东西再去坐电梯等等。我利用刻板作为强化教过孩子,当孩子能用正常的沟通模式得到刻板的时候,好像对刻板行为的兴趣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Mimigao:要说分歧,可能就是这里了(笑)。其实我家现在基本上是用老师说的这些方法,但孩子刚开始干预时,发育年龄只有1岁半,语言只有1岁,基本是油盐不进的时期,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大人的话,图片也看不懂,总之是石板一块,一心只想着他的那些刻板,和成人自闭症的顽固封闭有一比,结果除了硬来没有别的办法。也就是说认知低的孩子很难交涉,所以会采取直接的办法。举个例子,我家今年7岁,现在基本靠交涉,但同年龄的朋友家的孩子只有2岁不到的发育程度,所以到现在还是基本靠阻止。而积木会长和白石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就是因为他们接触的中度和重度的孩子比较多(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日本和国内不同,对自闭本身的程度不予评价,这里的程度是指发育指数,中度一般指35%-50%的发育程度,比如我家当时实际年龄3岁,发育年龄1岁半,就属于中度)。当然会长经常强调要要真正杜绝刻板行为必须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并且也告诉我们刻板有时可以作为强化物等等。说到这里,好像日本程度重的孩子很多一样,当然不可能,主要原因是日本人比较保守,有很多人不知道ABA,尤其是高功能孩子,问题主要在情绪上,所以家长也不会拼命去找疗法,基本靠医院。而日本的医院就更保守,大多数医生和训练师基本停留在TEAACH时代,根本不知道ABA,RDI什么的,更不可能推荐。而确诊时认知程度比较低的孩子,父母知道靠不了医院那每个月1次1个小时都不到的乌龟爬一样的训练,所以只能玩命地找疗法,才有可能找到积木会,所以刚进会里的孩子都是认知低的比较多。而会长自己的孩子也是低功能的,所以他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原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闹,哭闹其实只是孩子的一种手段,哭了闹了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时大人如果放弃干涉的话,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手段很管用,会愈演愈烈,变得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知道了孩子的目的之后,我们反着来就行,对于发怒不要给予任何奖励,即消退。首先大人的制止要心平气和,不要斥责,其次当孩子因发怒而打滚哭叫的时候,也要只当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置之不理,哪怕只是偷偷地看孩子一眼,也会产生足够的强化发怒的效果。因此,在孩子发怒的时候,绝对不要去看他,更不要和他说话,加以训斥也会成为一种变相的强化,所以一定要保持沉默。对发怒时会摔东西或自伤他伤的孩子推荐一种冷抱法,大人从后面抱住孩子,按住他的双臂,不要让孩子看到大人的眼睛,这时注意千万不要弄疼孩子,否则会让孩子留下恐怖的记忆,同时保持沉默。孩子哭得再凶,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总有平静下来的时候,等孩子完全平静下来之后再放开,然后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和颜悦色地表扬他,接着该干啥干啥。很多刚开始接受训练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又会马上开哭,大人马上重复上面的办法,冷抱或者无视,反反复复,知道孩子真的不再哭闹为止。李国香:冷抱法是冷处理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个词语很形象。学习了!Mimigao:这其实是从一个日本家长起的名字直译过来的。原文:另外这个办法有个比较容易招致误解的特点,就是在消退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个时期哭闹反而会变得更激烈,这叫做『消退爆发』,。例如,以前孩子只是哭叫,开始进行消退之后,孩子也许会变得大声尖叫,在地上打滚,把脸挠得血迹斑斑,就像发疯了一样。而家长一旦被孩子的气势压倒,不再置之不理的话,只会成为对激烈发怒的奖励。所以必须忍住到最后,我称之为冷酷到底。只要忍住的话,不久高峰就会过去,哭闹会逐渐收敛。很多人担心用以上所述的办法,孩子剧烈的哭闹会给他本人造成心理伤害,跟据我的经验,就像上述那个18岁的自闭症少年一样,应该不会,至少我没有见过实例。反而是习惯了平时毫无管束无法无天的孩子发现自己得开始听大人的话了之后,会开始重视大人,真正把大人当成自己的亲人而不是一个方便的工具。我朋友的孩子伴有重度智障,刚认识他们的时候孩子5岁,多动满天飞,而且像很多重度自闭的孩子一样从来不和妈妈亲热,干预一段时间之后,能坐得住不说,和妈妈亲热得不行,我经常看到他主动亲自己妈妈的脸颊。我家也差不多,虽然没有智障,但以前对我也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我自己都觉得他就把我当个大奶瓶一样,干预之后不久就开始依恋,在我身边的时候多了起来。当然年龄再大一点的,比如20岁以上的成人自闭症,是否适用这个办法就有待商榷,前几天在日本的论坛上有人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没有这方面应用的先例,所以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当然制止刻板行为本身是个直接但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在孩子有恰当行为的时候,对他进行频繁的表扬和关注也非常重要。不教会孩子恰当行为而仅仅靠惩罚来制止自我刺激的话,制止了一个另一个又会出来,新的制止了更新的又会出来,就像打老鼠游戏一样,新的自我刺激不停地出现,很容易导致最后留下特别难制止的顽固的自我刺激。自我刺激的本质性解决办法是曲线救国,首先要教会孩子适当的行为,例如教孩子学会听从大人『拍手』这样的简单指令,在孩子空余的时候,就可以对孩子发出指令,孩子听从指令的时候要通过表扬或给零食来进行强化。在这期间,自我刺激应该会慢慢减少。要避免斥责自我刺激行为本身,严重的时候就一言不发地进行制止,并发出某种指令,孩子听从的话就进行强化。像这样通过教孩子恰当行为并进行强化,就可以间接地起到减少自我刺激的效果。特别是教给孩子正确的游戏技能对将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管孩子学会了多少语言和文字,自由时间什么都不会玩的话,仍然会热衷于怪异的自我刺激行为。听听音乐CD,看看少儿录像什么的都可以,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学会些休闲技能。下面讲一下保持不变行为。我们所见到的偏食,触觉敏感,听觉敏感,场所恐惧等等大人觉得匪夷所思的行为,除了一部分重度自闭症患者真的是由于生理原因引起的问题,其实大部分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性的表现,只有自己熟悉的才是最安全的,所有陌生的东西(食物,手感,声音,场所,等等)都是不安全的,要加以排斥。当然对陌生事物的怀疑是人保护自己的天性,但过了头就是恐怖症,我的感觉是免疫系统敏感过头了时的过敏,或者说是恐怖点比一般人要低。既然知道了是恐怖症,疗法就很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恐怖症的资料),用恐怖症的办法就可以。恐怖症的疗法有两种(我也是看别人的资料,没有自己查的),一种是暴露疗法,一种是小步骤(SmallStep)。两种疗法入手不同,但效果没有什么分别,我自己完全是根据行为的特性来考虑用哪种的。暴露疗法是把孩子直接放在引起恐惧的环境下,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恐惧其实毫无道理,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以后就不会再害怕了。举个例子,孩子不肯走没有走过的路,大人就拉着他走,哭闹的话就用上面说的消退的办法,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再带他走。走了一次,什么也没发生,孩子以后就不会再抗拒走这条路了。我自己的例子是坐摩天轮,我家孩子第一次坐摩天轮时吓得哇哇大哭,抱着我的腿死也不肯上去,等我把他塞进去以后,就像发生了奇迹一样,突然就闭嘴不哭了,然后开始看东京湾的夜景,这以后居然就爱上了,不管去哪儿有了必坐。还有是沙坑。我家小时候触觉敏感,不肯碰沙,日本幼儿园又偏偏老是带小孩去公园玩沙坑,所以就在家里买了清洁沙给他训练,结果也不行,是个比较顽固的刻板。最后想了个特大的暴露疗法,夏天的时候去了海边,一把扔到了沙滩上,刚开始的几秒钟都吓呆了,完全手足无措,渐渐地发现根本逃不出去,然后就开始硬着头皮走路,渐渐地也就玩了起来。偏食,听觉敏感这样的可以用小步骤。偏食的话这方面的资料应该很多了,这里就补充一个小贴士,有的东西实在不吃的话,也不必强求,随着孩子长大,身体自然而然会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以及随着其它刻板行为的改善,慢慢地能吃的种类就会增加。我家小时候坚决不吃水果,我们都以为他是不是一辈子都不吃的了,前年开始吃桔子,去年吃菠萝,今年吃香蕉,真是一点一点地多起来的。听觉敏感一般是先远远地听,再一点点靠近,做法不难,就是得花点时间。李国香:偏食有的还是因为口腔触觉敏感,有的是对某种味道或者气味敏感,有的是因为行为的刻板而不吃。不同的偏食理由不同的干预方法。这些孩子我都有见过和干预过。Mimigao:学习了。多谢!原文:暴露疗法手法简单,见效快,比较适合触觉敏感和场所恐惧等单纯的恐怖行为,但家长的压力会比较大,所以很多人比较偏向小步骤。这个见仁见智,我一般是一个不行就换一个。举个例子,我家换了人不吃东西是靠塞来解决的,平时都是外婆喂,某天我开始喂,他不吃,大哭大闹地塞了几口之后就不再抗拒,乖乖地坐着让我喂了,当时的照片还在,孩子的脸红红的,但是竟然在微笑,那个时候还不会说话,但他应该觉得妈妈喂饭其实是件开心的事(这张照片也再现了上述18岁自闭症的实例)。后来偏食有一部分也是靠塞,但孩子4岁以后学会了吐东西,塞进去就被吐出来,起不到作用,那以后就开始改小步骤了。反过来的例子也有,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游泳课,可我家怕泳池,所以一直不会,奇怪的是温泉倒是不怕(可能泳池水太多,比较害怕),所以我们经常想在温泉里让他练习闷水,结果练了两年也没练成。上个月开始给他在健身中心报了个人游泳课,一个月下来就学会了。分享到:微信微信收藏收藏23分享分享回复使用
本文档为【ABA训练要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瑞良
喜欢交友
格式:doc
大小:633KB
软件:Word
页数:42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26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