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

举报
开通vip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程 民 生 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新阶段 。 它不但达到了辉煌的高峰 , 而且在时间上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在空间上 , 地域特色更加突出 。 对于前者 , 学术界 已有研究 , 对 于后者 , 基本上仍是空白 。 本文拟对宋代地域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论述与探讨 。 一 、 宋代地域文化的基本状态 中国素有 “ 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之说 。 不同的山川风俗 , 养育了各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 。 从宏观上考察 , 宋代地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北方地区 、 东南 地区 、 四川地区...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程 民 生 宋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新阶段 。 它不但达到了辉煌的高峰 , 而且在时间上具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在空间上 , 地域特色更加突出 。 对于前者 , 学术界 已有研究 , 对 于后者 , 基本上仍是空白 。 本文拟对宋代地域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论述与探讨 。 一 、 宋代地域文化的基本状态 中国素有 “ 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 ” 之说 。 不同的山川风俗 , 养育了各具特色 的地域文化 。 从宏观上考察 , 宋代地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 北方地区 、 东南 地区 、 四川地区 、 中南地区 。 从层次高低来看 , 前三者基本属文化发达地区 , 中南地 区则属文化落后地区 。 北方地区文化 , 集中体现在京 、 洛地区 。 像所有的京师一样 , 宋代开封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 人文荟萃之地 。 无论是文化设 施 、 文化活动 , 还是文化素质 、 文化品位 , 都是第一流的 。 开封是全国的教育中心 。 有中央的高等学校 , 如国子学 、 四门学 、 太学 、 宗学等 , 也有开封府学及属县的地方学校 , 还有专科学校如武学 、 律学 、 算学 、 医学 、 书学 、 画 学等 。 教育事业的发达 , 是当时世界上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拟的 。 开封的 “ 图籍之盛 , 近 代所未有也 ” ①。 朝廷的昭文馆 、 集贤院 、 史馆 、 秘阁 、 太清楼 、 龙图阁 、 天章阁等地 , 都是官方集中的藏书之地 , 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典籍 。 官僚贵族的私人藏书也很丰 富 。 如钱惟演 “ 家储文籍件秘府 ” ② , 宋敏求家藏书达三万卷 ③。 开封无疑是全国书籍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 》 以下简称 《长编 卷三一 , 淳化元年八月甲辰 。 ② 《宋史 》卷三一七 飞钱惟演传 》。 ③ 《宋史 》卷二九一 《宋敏求传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年第 期 收藏 、 流通最多的地方 。 宋代的书画艺术 , 也以开封最为发达 。 朝廷有翰林图画院 、 御 书院 、 书学 、 画学等专门机构 , 以研究 、 创作和培养艺术人才 。 据元代夏文彦 《图绘 宝鉴 》的统计 , 北宋被著录的画家有 多人 , 开封籍的至少有 多人 。 而且 , 北宋 中期 , 开封出现 了印板画 , 开辟了绘画的新领域 , 为图画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 开 封的戏曲 、 娱乐活动极为繁荣 。 官方有教坊 、 云韶部 、 东西班乐 、 钧容直等多种团体 , 其 中教坊乐工最多时有 多人 , 钧容直则有 多人 。 瓦子勾栏 , 是宋代开封兴起 的民间演艺场地 , 数量多 , 规模大 , 仅东角楼一带 , 就有瓦子勾栏 多座 , 最大的可 容纳数千人 ① 。 其盛况在当时世界上是罕有的 。 毫无疑问 , 开封文化代表着宋代文化发展的高峰和繁荣 。 其特点 , 大体可作如下 归纳 一 、 正统性 。 开封是朝廷所在地 , 文化中心是由政治中心派生的 , 必然为政治 服务 , 也必然受皇家气派影响 , 雍容华贵 、 正统大雅 。 二 、 综合性 。 万方辐凑的开封 , 既是国内各地文化交流中心 , 也是亚洲各国文化交流的中心 。 各种文化在此汇集 、 融 合和提高 , 结聚成绚丽多姿 、 博大精深的综合文化 。 三 、 表率性 。 开封为首善之地 , 其 文化为全国的榜样 。 “ 圣朝祖宗开国 , 就都于汁 , 而风俗典礼 , 四方仰之为师 ” ② , 中心 城市文化的辐射功能和主导作用十分突出 。 南宋临安的文化 、 风俗 , 在很大程度上是 竭力模仿开封才繁荣发达的 ③。 西京洛阳 , 是宋代文化的另一宝地 。 “ 洛阳 自为都 , 二千有余年 。 举步图籍中 , 开 目古今间 。 ” ④ 两干多年的中心文明积淀 , 使洛阳形成了极为雄厚的文化底蕴 。 洛阳 自 然环境优美 , 地理位置优越 , 都城历史悠久 , 原来就居住着许多贵族士大夫 , 北宋时 更是闲官的安置之地和退休官员优养定居的乐园 , 因而聚集了大批文化精英 。 “ 洛阳衣 冠之渊蔽 , 王公将相之圃第 , 鳞次栉 比 ” ③ , 园林文化也号称甲于天下 。 作为文化载体 , 这些士大夫在洛阳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 也熏陶造就了众多青年学子 。 如 当地 “ 故家大族子弟 , 颇皆好古文 ” ⑥ , 即是一个方面 。 在科举考试中 , 洛阳士子阵容 强大 , 占有优势 。 如宋神宗时 北方五路 “ 举人最多处 , 惟河南府 、 青州 ” ⑦。 传统渊 源及高品位的居民素质 , 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 因而群彦汪洋 , 名贤辈出 。 尤其是 “ 自家体贴出 ” “ 天理 ” 概念的洛阳人程颐 、 程颖 , 在此奠定了理学 , 遂使洛学成为新 《东京梦华录 》卷二 《东角楼街巷 》 。 本段参考周宝珠先生 《宋代东京研究 》 河南大学出版 社 年版 的有关章节 。 《都城纪胜 》序 。 参见拙作 《注京文明对南宋杭州的影响 》, 《河南大学学报 》 年第 期 。 《击壤集 》卷一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说郭 》卷二六周叙 《洛阳花木记 》 。 《曲消旧 闻 》卷三 。 《长编 》卷二二一 , 熙宁四年三月庚寅 。 ①②③⑤⑥⑦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儒学的正宗 , 洛阳也成为理学圣地 。 理学又称 “ 伊洛之学 ” , 即可说明宋代洛阳文化在 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 另一大学者邵雍 , 多岁时迁居洛阳 。 为了求学 , 他曾游历各地 “ 逾河 、 汾 , 涉淮 、 汉 , 周流齐 、 鲁 、 宋 、 郑之墟 。 久之 , 蟠然来归 , 曰 ‘道在是矣 。 ’ 遂不复出 ” ①。 他看到了洛阳文化的奥妙 , 认定洛阳是道理所在 , 是最适宜做学问的地 方 , 遂在安乐窝潜心治学 , 创建了博大精深的先天象数学 , 影响至今仍存 。 司马光也 正是在洛阳文化的氛围中写成了传世名著 《资治通鉴 》。 可以说 , ‘ 学术性突出 , 是宋代 洛阳文化的特点 。 东南地区的江西 、 福建以及两浙等地 , 是宋代异军突起的文化发达之地 。 宋仁宗 时 , 吴孝宗指出 “ 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 。 宋受天命 , 然后七闽 、 二浙与江之东 、 西 , 冠带诗书 , 翁然大肆 , 人才之盛 , 遂 甲于天下 。 ” ② 也就是说 , 从宋代开始 , 东南文化 迅速发展起来 。 主要表现与特点有三 。 一 、 文化普及 , 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 叶适说的 “ 家能著书 , 人知挟册 ” ③ , 固 然是夸大之词 , 却也道出一种文化气象 。 这以福建为典型 。 《宋史 · 地理志五 》言 福 建居民 “ 多向学 , 喜讲诵 , 好为文辞 , 登科第者尤多 ” 。 富贵人家 自不必说 , 连一些社 会下层的劳动者也富于文化素养 , “ 虽间阎贱品处力役之际 , 吟咏不辍 ” ④。 宋神宗实行 差役法时 , 由于 “ 闽俗户知书 ” , 被差为乡兵者 “ 大抵举子也 ” ⑤ 。 青壮年文盲居然如此 稀少 , 足见福建人中有文化者的比例相当高 。 正是在此基础上 , 生长出一代宗师杨亿 、 朱熹 。 二 、 文化水准高 , 大家辈出 。 江西尤为典型 “ 江西 自欧阳子 修 以古文起于庐 陵 , 遂为一代冠冕 , 后来者莫能与之抗 。 其次莫如曾子固 巩 、 王介甫 安石 , 皆 出欧门 , 亦 皆江西人 ⋯ ⋯至于诗 , 则 山谷 黄庭坚 倡之 , 自为一家 , 并不蹈古人叮 畦 ” ⑥。 唐宋八大家中 , 江西占了三位 , 黄庭坚则以诗享誉古今 。 儒学同样有很大成就 , 前有李靓 , 中有创建 “ 临川新学 ” 的王安石 , 后有陆九渊三兄弟 , 各领一代风骚 , 在 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其中抚州地区尤其引人注 目 。 张孝祥指出 “ 临川于江西号士 乡 , 王介甫 、 曾子巩 、 李太伯以文为一代宗主 , 而 皆其郡人 , 故居民多业儒 。 碌碌者 出于它州足以长雄 , 故能文者在其乡里不甚齿录 一 , 稗素行可考而后贵也 。 ” ⑦ 晏殊及后 来的陆九渊三兄弟也是抚州人 。 由于大家众多 , 名士的标准被抬得很高 , 在抚州不足 ① 《宋史 》卷四二七 《邵雍传 》 。 ② 《容斋四笔 》卷五 《饶州风俗 》。 ③ 《水心文集 》卷九 《汉阳军新修学记 》 。 ④ 《文献通考 · 舆地四 》。 ⑤ 匕山集 》卷三四 《徐量行状 》。 ⑥ 《鹤林玉露 》卷三丙编 《江西诗文 》 。 ⑦ 《于湖居士文集 》卷一五 《送吴教授序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挂齿的文人 , 到外地却是佼佼者 。 当地文化底蕴十足 , 由此可见 。 三 、 重视教育 。 这可由两个方面得到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一是私塾众多 。 如福建兴化军有 “ 三 家两书堂 ” 之誉 ① 南剑州 “ 家乐教子 , 五步一塾 , 十步一摩 , 朝诵暮弦 , 洋洋盈耳 ” ② 邵武军 “ 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 ” ③。 私塾密度很大 , 足见教育普及 。 二是流行对少儿实 行强化教育 , 因而屡出神童 。 宋代神童以江西 、 福建所出为多 , 最著名并最有成就的 是江西抚州人晏殊 、 福建建州人杨亿 。 杨亿刚会说话时 , 其母就 “ 以小经 口授 ” , “ 随 即成诵 , 七岁能属文 ” ④ , 杨亿的早慧 , 得益于母亲开发教导 。 江西饶州 自元丰年间 出了神童朱天锡并做了官 , 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 人们纷纷效法 , 掀起开发幼儿智 力 的热潮 “ 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 , 侄俗争慕之 。 小儿不问如何 , 粗能读书 , 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 。 ”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 , 将小儿装进大竹篮中吊在树木 匕 “ 绝其视听 ” 使之专心致志 。 对特聘的教师事先讲好酬金 , 教会一经即付若干 , 以刺 激教师的积极性 。 后来饶州果真出了不少神童 , 并有不少得中进士 ⑤。 民间教育事业的 发达 , 大大提高 了当地人的文化素质 。 以成都 、 梓州路为代表的四川地区 , 文化的发达与特点 , 同东南地区很相近 。 宋 高宗即言 “ 蜀中多士 , 几与三 昊不殊 。 ” ⑥《宋史 · 地理志五 》指出 四 川 “ 库塾聚学 者众 ⋯ ⋯文学之士 , 彬彬辈出焉 。 ” 文化气氛浓厚 , 造就出以文学家为主的许多 人材 。 如眉州 “ 其民以读书为业 , 以故家文献为重 。 夜燃灯 , 诵声琅琅相闻 。 ” ⑦ 当地 人对 文 化的重视 , 甚至胜过生产经营 “ 眉 州为衣冠礼义之 乡 , 士俗以读书为耕 , 以笔砚为富 , 往往薄于农桑 。 窘索于衣食者 , 非岁之罪也 。 ” ⑧ 梓州路 一 也是如此 , 如普州 , 士人官员 “ 退而里居者无倦于教育 ⋯ ⋯占籍为士者多于 民 ⋯⋯士雅素而笃学 ” ⑨ 蓬州 ‘ ·少商多 儒 , 家诗户书 , 文物甚盛 ” ⑩。 浓厚的文化风气 , 使居民普遍有一定文化素养 “ 蜀人好 文 , 虽市井管吏辈 , 往往能为文章 ” 优伶之辈 , 也 “ 能涉猎古今 援引经史 , 以佐 ① 《莆阳 比事 》卷一 。 ② 《舆地纪胜 》卷一三三 《南剑州 》。 ③ 轰舆地纪胜 》卷一三四 《邵武军 》 。 ④ 《宋史 》卷三 五 《杨亿传 》。 ③ 《避暑录话 》卷上 , 参见 《萍州可谈 》卷一 。 ⑥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以下简称 《系年要录 卷一 一 。 ⑦ 《宋本方舆胜览 》卷五三 《眉州 》 。 ⑧ 《方舟集 卷一八 《眉州劝农文 》。 ⑨ 《宋本方舆胜 览 》卷六三 《普州 》。 ⑩ 《宋本方舆胜 览 》卷六八 《蓬州 》。 ⑩ 《杨公笔录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口吻 、 资笑谈 ” ① 即使深闺中的妇女也多识文断字 “ 蜀多文妇 , 亦风土所致 。 ” ② 可 见 , 苏询 、 苏轼 、 苏辙等文学巨匠出现于四川 , 绝非偶然 。 据叶梦得记载 , 宋代有四大印书中心 , 即开封 、 杭州 、 四川 、 福建 ③。 这说明上述 地区书籍需求量大 , 读书人众多 , 这是文化现象的物质反映 , 与前边说的三个文化发 达地区正相一致 。 从上述文化发达地区的分布可以看出 , 北方呈点状 , 南方呈面状 。 北方之点 , 是 建立在传统优势和政治优势基础之上的 , 基本是都城文化优势 。 另外 , 齐鲁 、 河北 、 关 中一带 , 文化也比较发达 。 南方之面大多是新兴的 , 与其经济发展势头齐头并进 , 但 尚未结聚成可与东京 、 西京相 比的文化中心 。 另外必须指出 , 上文所述文化发达的三 大区域内 , 各地差距很大 , 其中不少地区相当落后 。 如四川的夔州路 就是全国文化 最落后地区之一 , 北方的河东路文化也较落后 , 文化普遍落后的是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这一中南地区 。 其共同点是土旷人稀 ,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不发达 。 广南地区最为典型 。 宋代的广南仍然荒凉僻陋 , 先进 的中原封建文化还难以起主导作用 。 《宋史 · 地理志六 》言 广南 “ 大率民婚嫁 、 丧葬 、 衣服多不合礼 。 尚淫祀 , 杀人祭鬼 ⋯ ⋯人病 , 不呼医服药 ” 。 社会文化比较原始 。 即使 是广州 , 文化也颇落后 宋仁宗庆历年间的兴学高潮中 , 朝廷下令各地建立学校 , 广 州仅仅修缮 一下孔子庙应付了事 ④ , 表明并没有建学校的基础和必要 。 广东第二大城市 韶州 , “ 为士者鲜于力学 ⋯ ⋯其 人优吏而不知儒 ” ⑤。 连儒学都不大了解 , 当然是因为很 少有人读书 。 至于广西 , 比广东就更为落后 。 以上地区文化还有一动态现象 , 即与前代相比 , 某些方面甚至退步了 —至少宋 人有这种认识 。 如孔平仲言 “岭南郡县 , 近世 指宋代 人物为少 。 ” ⑥湖北更为典型 。 叶适言 “ 今吴越闽蜀 , 家能著书 , 人知挟册 , 以辅人主取贵仕 。 而江汉盖鲜称焉 , 岂 其性与习俱失之哉 ” ⑦ 这一带在先秦曾是楚文化的中心 , 南朝时文化也称发达 , 至唐 尤其是宋 , “ 其气发泄无余 ⋯⋯人才之能通姓名于上国者 , 如晨星之相望 ” ⑧。 人材如树 , 文化如土 , 人材的稀少 , 反映了文化土壤的贫瘩 。 中南地区文化的萧条与落后 , 和东 南文化的蓬勃兴起形成鲜明对 比 。 ① 《齐东野语 》卷一三 《优语 》。 ② 《清异录 》卷下 《藏锋都尉 》 ③ 《石林燕语 》卷八 。 ④ 《梅溪文集 》后集卷二六 《广州重建学记 》。 ⑥ 《宋本方舆胜览 》卷三五 《韶州 》 。 ⑥ 《琦瑛新论 》。 ⑦ 《水心文集 》卷九 《汉阳军新修学记 》。 ⑧ 《宋史 》卷四三六 《陈亮传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二 、 科举制反映的地域文化 科举取士 , 考校的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内容 。 因此 , 各地的科举状况 、 录取人数 , 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水准与特点以及教育状况 。 这方面的地域差异十分明 显 。 进士科是科举的主要形式 , 其录取人数 , 在地域上的显著特点是西北少 、 东南多 。 欧阳修言 “ 每次科场 , 东南进士得多 , 西北进士得少 。 ” ① 富弼亦言 “ 近年数榜以来 , 放及第者 , 如河北 、 河东 、 陕西此三路之人 , 所得绝少 。 ” ② 这一布局 , 在北宋各时期 没有大的变化 。 究其原因 , 大致有三 。 一 、 西北三路是北宋国防要地 , 要应付契丹 、 西夏的侵犯 , 连年战争和备战 , 使 当地文化大受骚扰 。 这一点后文还要讲 。 二 、 文化素质有较大差异 。 东南地区读书风气浓厚 , 士人众多 , 因而参加科考的 人数相应很多 。 如福建 “ 福建一路举人最多 。 ” ③福州最为典型 。 笔者收集到南宋福州 三 个有关数字 投家状报名参加考试者 , 一次是 。余人 , 一次是 。余人 参加 考试终场者 , 一次是 。人 ④。 基数如此之大 , 自然会选拔出数量较多的优秀举人 , 参 加朝廷考试的录取率也就相对较高 。 三 、 文化类型 、 学风 、 文风不同 。 进士科主要考文词 , 在这方面 , 南方人优于北 方人 。 苏轼在上神宗书中指出 昔者以诗赋取士 , 今陛下以经术用人 , 名虽不同 , 然 皆以文词进耳 。 考其所 得 , 多是吴楚闽蜀之人 。 至于京东 、 西 , 河北 , 河东 , 陕西五路 , 盖 自古豪杰之 场 , 其人沈鹜勇悍 , 可任以事 然欲使治声律 、 读经义 , 以与吴楚闽蜀之人争得 失于毫厘之间 , 则彼有不仕而 已 。 故其得人常少 ⑤。 从水土赋予人的察性角度 , 揭示了北方人不善于或不肯于文词 。 宋敏求进一步明确指 出 “ 河北 、 陕西 、 河东举子 , 性朴茂 , 而辞藻不工 , 故登第者少 。 ” ⑥ 北方人士在文词 方面不及南方 , 因而多不能考取进士 。 科举的另一形式是明经科 或学究科 , 主要考校对经书的记忆功夫 。 在这方面 , ①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五 。 ②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四 。 ③ 《节孝集 》卷三 《上赵殿院书 》 。 ④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九赵汝愚奏 , 《漫塘集 》卷一三 《上钱皿相论罢潜试太学补试札子 》, 《汉滨集 》卷一六 《福唐解试告谕举子文 》 。 ⑥ 《苏东坡全集 · 奏议集 》卷二 《上皇帝书 》 。 ⑥ 《宋史 》卷二九一 《宋敏求传 》 。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北方人占优势 , 南方人则处劣势 。 “ 东南之俗好文 , 故进士多而经学少 西北之人尚质 , 故进士少而经学多 。 所以科场取士 , 东南多取进士 , 西北多取经学者 , 各因其材性所 长 , 而各随其多少取之 。 ” ① 北方人久经儒学熏陶 , 偏爱经学 、 熟悉经书 , 更值得注意 的是北方人记忆力强 。 “ 南方之学 , 短于记问 , 与北学大不相律 , 从古则然 。 每见北士 解法与书 , 并能上 口 , 如 《尔雅 》之声瞥牙 , 正文传经 , 诵之如流水比比也 。 而南士 搞绘 , 或工于广记不忘 , 万无一二 , 焉能强之 , 以其所短 。 ” ② 人的气质和智力结构南 北之间有明显差异 , 所以 , 南方士人对明经科不感兴趣或知难而退 。 朱熹言 “ 有才思 者多去习进士科 , 有记性者则应学究科 ⋯ ⋯应者多是齐鲁 、 河朔间人 。 ” ③苏轼甚至说 , 如让热衷于做诗赋的东南 、 四川士人 “ 专习经义 , 士以此为耻 ” ④。 宋代经学的重心在北方 。 尤其是京东 、 河北士人 , 以专习经术著称 。 对此 , 《宋史 · 地理志 》等都有所记载 。 京东 “ 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直 , 甚者失之滞固 , 然专经之士 为多 。 ” 河北 “ 人性质厚少文 , 多专经术 。 ” 西北 “ 西北诸州 , 颇愿习为明经矣 。 ” ⑤有 关文献记载比比皆是 , 但对此类北方尤其是京东士人 , 多有微词 。 主要揭示的弊病有 一是固守旧说 , 水平低下 。 密州人杨安国 , 出身于经学家庭 , 又以五经及第 , 官 至翰林侍讲学士 。 为皇帝讲经时 , “ 一以注疏为主 , 无他发明 引喻鄙但 , 世或传以为 笑 ” ⑥。 二是只会夸夸其谈 , 不懂实务 。 宋神宗即指责说 “齐鲁诸儒 , 言过其行 。 ” 吴充 接着说 “ 齐鲁专经之士 , 诵书之外 , 不知其它 。 登第之后 , 至于官政人事漫不通晓 。 ”⑦ 纯属书呆子 。 三是不善文章 , 甚至不懂文学 。 “ 山东经学多不省文章 ” 。 有两位经弓三, 听到别人 称赞 “ 任是深山更深处 , 也应无计避王摇 ” 的名句时 , 竟有一人误以 “ 也应 ” 为 “ 野 鹰 ” , 发难道 “ 此句误矣 。 野鹰何尝有王摇乎 ” 另一位反驳得更令人喷饭 “ 古人宁 有失也 是年必当科取毛翎耳 。 ” ⑧ 更有泅州知州刘士彦 , “ 山东木强人 ” , 听到苏轼路 过泅州桥时所作词有 “ 望长桥上 , 灯火闹 , 使君还 ” 一句 , 竟急忙找到苏轼 , 援引法 律告诫道 “ 在法 , 洒州夜过长桥者 , 徒二年 , 况知州邪 切告收起 , 勿以示人 。 ” ⑨对 ① 《苏东坡全集 · 奏议集 》卷二 《上皇帝书 》。 ② 《江湖长翁集 》卷二八 《寄政府札子 ③ 《朱子语类 》卷一二八 。 ④ 《长编 》卷四三四元佑四年十月甲寅 。 ⑤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六孙觉奏 。 ⑥ 《宋史 》卷二九四 《杨安国传 》。 ⑦ 《长编 》卷二二三熙宁四年五月丙申。 ⑧ 《宋朝事实类苑 》卷六六 《语误 》。 ⑨ 《挥座后录 》卷七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诗词可谓一窍不通 。 由此可见 , 京东等地的传统经学 实际上 已走进死胡同 , 是没落之学 , 与南方神 采飞扬的词赋文化形成鲜明对照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宋代儒学才率先在京东由孙复创 出新路 。 当然 , 这只是就专习经术之人而言 , 并不是说北方缺少文学之士 。 仍以京东 为例 , 就有很多大家 , 如济州人王禹傅 、 晃冲之 、 晃补之 、 晃说之 , 徐州人陈师道 , 郸 州人穆修等等 。 三 、 人材分布反映的地域文化 人是环境的产物 , 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 , 对人材的生长具有重大作用 。 程 预所言 “西北东南 , 人材不同 ” ① , 正是这个道理 。 因而 , 各地不同人材的类型和数量 , 反映着各地文化 , 也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 人材分布的研究 , 唯一系统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就是统计 《宋史 》列传 中的 人物籍贯 。 现先将 笔者统计的 《宋史 》正传和 《循吏传 》 不包括宗室 、 后妃 、 公主 、 周三臣传 、 世家 中的人物籍贯 徙离祖籍者按出生地计 列表如下 ②。 冰认 开 京 京 河 河 陕 淮 两 江 江 湖 湖 福 ” 广 成 梓 利 夔 匕 南 不 封 西 东 匕东 西 南 浙 东 西 南 月匕建 东 西 都 州 州 州 方 方 洋 府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某 某 地 地 地 北 太 文臣祖 、 ⋯宋 太 一 ⋯ 宗 、 前 真 宗 武臣 期 三 朝 北 仁 文臣 弋廿 万 、 武臣 宋 英 宗 、 中 神 宗 期 三 朝 ① 《河南程氏遗书 》卷三 。 ② 附传取卷首目录标名者或脱离所附单独成篇者 , 言 “ 只 只 等 ” 者 , 只录一人 , 等后略去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续表 淤礼 开 京 京 河 河 陕 淮 两 江 江 湖 湖 福 广 广 成 梓 利 夔 匕南 不 封 西 东 匕东 西 南 浙 东 西 南 习匕建 东 西 都 州 州 州 方 方 详 府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某 某 地 地 地 北 哲 文臣 巴, 刁芍 、 武臣 宋 徽 边亡李 刁芍 、 后 钦 刁巴丁 刁宝 期 三 朝 南 高 文臣 , 心勺 刁芍 、 武臣 右 宋 孝 之色矛 又」常 、 前 光 宗 期 三 朝 南 宁 文臣 ‘ 刁考 、 宋 理 ‘三了 武臣刁 、 一 后 度 七卜 刁写 期 以 降 北 总 文臣 同 宋 数 〔二 武臣 南 总 文臣 宋 数 武臣 总 文臣 同 ‘ 霭 数 一 ’ 武臣 综合 艺 综计上表 , 大体可以得知 , 北宋时河北地区出身的官员人数最多 , 以下依次为京 东 、 京西 、 开封 、 两浙等 。 人数最少的是夔州路 、 广西 、 梓州路 、 湖南 、 湖北 。 北方 五路一府 加上北方某地 总数是 人 南方十三路 加上南方某地 总数是 人 ,’ 仅及北方 。 北方官员中虽然武臣比重大 , 有 人 , 但文臣有 人 , 仍多于南 方 。 应该注意到 , 从北宋末期开始 , 北方官员数量呈减少趋势 , 而南方官员则呈增多 趋势 。 《宋史 》中的 《道学传 》、 《儒林传 》、 《文苑传 》、 《方技传 》, 所列人物是较纯的知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识分子 , 其地域分布状况如下表 。 不详地夔州路利州路梓州路成都路广西路广东路福建路湖北路湖南路江西路江东路两浙路淮南路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京东路京西路开封府 北宋 南宋 北宋 南宋 北宋 南宋 北宋 南宋 北宋 南宋 综合 袱札 开 乐 示 河 河 陕 淮 两 江 江 湖 湖 福 广 广 成 梓 利 夔 不 封 西 东 」匕 东 西 南 浙 东 西 南 匕 建 东 西 都 州 州 州 详 府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路 地 道 学 儒 林 文 苑 方 技 总 计 · 如做地 区 比较 , 只能仍以北宋为准 , 因为南宋只有南方地区 , 无法与北方地区相 比 。 北宋时 , 上表所列人物最多的依次是京西 、 京东 、 开封 、 福建 、 淮南 、 两浙 、 江 西以及河北 、 陕西 、 成都路 , 而广西 、 广东 、 夔州路 、 利州路则是空 白 。 北方总数 , 南方总数 , 北方仍占优势 。 以下对宋代人材地域分布做几点分析 。 一 、 北方文化风气虽然没有南方那么兴盛 , 但传统优势仍然发挥着作用 , 出类拔 萃的人材 , 大多仍是北方文化所造就的 。 二 、 北方人材之盛在北宋中期达到高潮 , 自此发生逆转 , 开始衰退 。 这与文化有 关 , 也与政治有关 , 朝廷用人取舍起了一定作用 。 陆游指出 “天圣以前 , 选用人材多 取北人 , 寇准持之尤力 , 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 。 仁宗皇帝照知其弊 , 公听并观 , 兼 收博采 , 无南北之异 。 ⋯ ⋯及绍圣 、 崇宁间 , 取南人更多 , 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抑之 叹 。 陈灌独见其弊 , 昌言于朝曰 ‘重南轻北 , 分裂有萌 。 ’ 呜呼 灌之言 , 天下之至 言也 。 ” ① 北宋前期 , 朝廷 比较排斥南方人 , 后期则排斥北方人 。 这种倾向在官员分布 表中表现 了出来 , 也就是说 , 北宋前期的南方人材和北宋后期的北方人材 , 实际上 比 《宋史 》列传所载更多些 北宋后期北方人材的衰弱是有限的 , 没有表中所反映的那样 严重 。 ① 《渭南文集 》卷三 《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 》。 。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三 、 在军事人材中 , 北方占绝对优势 , 换言之 , 北方文化中军事文化十分突出 , 显 示出北方文化的阳刚之气 。 北方杰出人物中 , 许多没有习文 , 而是从武了 。 如 “晋人 勇悍 , 多习武艺 ” ①即是 。 文人的数量势必相对减少 。 这是历史的社会地域分工形成的 格局 。 “ 东南多文士 , 西北饶武夫 ” ② , 便成为宋代人材地域分布的一大特征 。 四 、 南方文化起步晚 、 起点低 。 楚地文化起于战国 , 但中间出现断层 四川文化 起于汉代 东南文化起于南朝 , 发展于唐朝 。 南方文化真正开始腾飞则是在北宋时期 。 如福建 , 据黄裳言 “ 福建 含蓄奇秀 , 埋郁而未发者 , 不知其几千岁 。 盖 自唐德宗 以前 , 未尝举进士 。 其后虽有欧阳詹 、 徐寅辈相次而出 , 特以文辞稍闻于天下 , 未有 华显者 , 又二百余岁矣 ⋯⋯自有宋 , 闽中之士始大振发 。 ” ③如四川 , 据张孝祥言 “ 凡 蜀之士文德名世者 , 自汉以来 , 何代无之 , 本朝独盛 , 频年尤辈出 。 ” ④又如江西赣州 , “ 为江西穷绝之处 ⋯ ⋯至于唐始有士 , 至本朝始有名士 ” ⑤。 南方文化的勃兴 , 正是宋代 地域文化的新气象 。 五 、 南方地域文化形态极不平衡 。 东南与西南 、 川东与川西 , 水平差别极大 , 不 像北方各路那样相对均衡 。 这说明南方文化相互隔绝 , 没有形成整体 , 或者可以说是 文化多元 , 缺乏强大的聚集力 。 六 、 南方文化文气重 , 但整体上内在气质较弱 。 南方文词之士众多 , 技艺也胜过 北方 , 如太宗朝时 , “ 琴棋待诏多江南人 ” ⑥ , 但武人极少 , 文化中缺乏赳赳雄气 。 这一 弱点到南宋便充分暴露出来 。 南渡初 , 将士大多是北方人 , 这一代人之后 , 支撑半壁 江山就靠南方人了 , 而正如 《宋史 》所言 “宋之南渡 , 边将之才何其鲜也 ” ⑦这一弱 点在文官集团中也显现出来 。 宋孝宗淳熙年间 , 两浙人陈亮看到 了其脆弱之气 , 指出 “ 夫吴蜀天地之偏气 ⋯⋯公卿将相大抵多江浙闽蜀之人 , 而人才亦 日以凡下 。 场屋之士 以十万数 , 而文墨小异 , 已足称雄于其间矣 。 陛下据钱塘已耗之气 , ‘ 用闽浙 日衰之士 , 而欲鼓东南习安脆弱之众 , 北向以争中原 , 臣是以知其难也 。 ” ⑧北宋时 , 南北混一 , 交 流广泛 , 互相补充 , 上述情况不明显 。 南宋与北方隔绝 , 南方的弱点就突出了 。 “ 南渡 文气不及东都 , 岂不足以观世变软 ” ⑨ 南宋文气不及北宋 , 正是上述情况的表现 。 宋 ① 《宋史 》卷二六 《崔翰传 》。 ② 《知稼翁集 》卷下 《送郑少齐赴官严州序 》。 ③ 《演山集 》卷一九 《送黄教授序 》。 ④ 《于湖居士集 》卷三七 《与虞并父书 》 。 ⑤ 《缘督集 》卷一七 《送江鹏解元赴省序 》。 ⑥ 《谏水记闻 》卷三 。 ⑦ 《宋史 》卷四 三尾论 。 ⑧ 《宋史 》卷四三六 《陈亮传 》。 ⑨ 《宋史 》卷四三九 《文苑 》序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孝宗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道 “ 北方之文豪放 , 口口也粗 南方之文填密 , 其弊也弱 。 ” ①朱熹对南宋两 浙文风批评道 “ 近 日浙中文字虽细腻 , 只是一般回互 , 无奋发底意思 。 此风渐不好 。 ” ② 即使北宋文豪欧阳修 , 也沾染文弱之弊 。 尹沫曾说他 “ 文格诚高 , 然少未至者 , 格弱 字冗尔 ” ③。 清代桐城派姚鼎认为 “ 欧公 、 曾公 巩 之文 , 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 ” ④ , 亦即缺乏阳刚之气 。 学力学风方面 , 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 陈糙对 比道 “ 昔人论南北学 异 , 古今几不可易 。 北方之人 , 如拙者用富 , 多才而后为富 若南士之学 , 富而为富 者不少 , 至 内虽歉 , 外若充足 , 莫能窥之者 , 良多用其才 。 南北巧拙甚霄壤也 。 淮乡 近中士 , 学者滞顿椎朴 , 投技主司 , 往往非南人敌 。 我其尤也 , 得一乃能用一 , 非入 无以为出 。 ” ⑤其意是 读书治学 , 北方人靠的是下笨功夫 , 学问有一是一 、 有二说二 , 根深而叶不茂 南方人善用巧劲 , 学起来容易 , 学到的即使不多 , 但表现出的聪敏却 使人感到很多 , 有一说二 , 根不深而叶茂 。 盖风土所染 , 性情如此 。 “ 南方人性 皆慧 黯 ” ⑥。 两浙最为典型 “ 人性柔慧 ⋯ ⋯善进取 , 急图利 , 而奇技之巧出焉 。 ” ⑦ 急功近 利 , 底蕴 自然不如北方人深厚 , 且易偏离正道 , 乃至走向极端 。 如 “ 江西士风 , 好为 奇论 , 耻与人同 , 每立异以求胜 ” ⑧。 其后果往往导致文化衰弱 。 南宋中期黄戟揭示道 “ 江西素号人物渊蔽 , 比年萧索尤甚 , 虽时文亦无杰然者 , 而况有学术乎 · · ⋯士风愈 陋 , 不过相与大言以 自欺耳 。 ” ⑨ 其弊一至于如此 。 南北人材的差异 , 还有一些问题必须具体分析 。 宋朝人材的培养与选拔 , 并非遵循一个标准 , 人材多的地方多选 , 人材少的地方 少选 。 政治因素干扰 、 调节着人材选拔 , 造成相对不平衡 。 前边 已讲过一个方面 , 以 下再就科举选拔数额补充分析 。 各地选拔到中央参加进士考试的人员 , 必须按朝廷分 配的名额 解额 。 而 “ 诸路州军解额多寡 , 极有不均 ” 。 大体是北方地区名额多 , 南 方地 区名额少 。 京东 、 京西 、 陕西 、 河东 、 河北五路 , 由于参加地方考试的人少但解 额多 , 常常是五六人即可得解一人 而四川 、 两浙 、 福建 、 江南等地 , 参加地方考试 的人多却解额少 , 往往是五六十人才得解一人 。 北方五路的试卷 , 按中等标准录取才 能完成解额指标 , 南方 “ 虽中等以上 , 取或不及 ” , 因此 “ 不无遗才 ” ⑩。 如治平元年 ①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卷五八淳熙七年六月 。 ② 《朱子语类 》卷一二三 。 ③ 《湘山野录 》卷中 。 ④ , 借抱轩全集 》卷六 《复鲁絮非书 》 。 ⑤ 《江湖长翁集 》卷二三 《送师文赴春官试序 》。 ⑥ 《彭城集 》卷三八 《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 》 。 ⑦ 《宋史 》卷八八 《地理志四 》 。 ⑧ 《朱子语类 》卷一二四 。 ⑨ 《勉斋集 》卷六 《复江西潜杨通老揖 》 。 ⑩ 《陶山集 》卷四 《乞添川浙福建江南等路进士解名札子 》。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年 欧阳修曾愤愤不平地指出 “ 今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 , 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 十人 , 是百人取一人 , 盖 已痛裁抑之矣 而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 , 而所解至 十余人 , 是十人取一人 , 比至东南十倍假借之矣 。 ” 录取比例 , 南北竟相差十倍之多 , 足见宋政府的重北轻南政策 , 不借降低标准多选用北方人士 , 而提高标准裁抑南方人 士 。 至于明经科 , 本来就是北人的强项 , 录取的当然多是北人 。 如此截长补短 , “ 以进 士 、 经学合而校之 , 则其数均 ” ①。 科举录取人数大体上保持南北平均 , 实质上正是建 立在南北不平等的基础之上 。 为了保持和提高北方的文化水平 , 宋政府还着重加强北方地区的教育事业 。 官立 学校的分布 , 北方就多于南方 。 宋神宗元丰元年 年 , 朝廷向各地州学派出教授 , 其分布如下 陕西 所 , 河北 所 , 京东 所 , 京西 所 , 河东 所 , 两浙 所 , 淮 南 、 江东 、 江西 、 成都路 、 梓州路各 所 , 其他路各 所 。 北方五路有朝廷派出专职 教官的学校共 所 , 南方仅 所 ②。 据此可见 , 北方的官办教育事业应比南方发达 。 在科举 、 教育方面 , 宋政府之所以如此 , 一 有其必然性 、 必要性 。 一 、 宋政府发祥 于北方 , 南方是后来收复的 , 宋初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北方人 。 这种状况既奠定了人材 地域分布的初步格局 , 也使朝廷产生了对南方人政治上的不信任和地域上的偏见 。 典 型事例如寇准为相时 , “ 尤恶南人轻巧 ” , 在科举上痛抑南方人 , 提出 “ 南方下国人 , 不 宜冠多士 ” 的观点 , 坚决不让南方人做状元 ③ 。 二 、 北方是统治基地和政治 、 军事重心 , 统治者要竭力维护北方的安定 , 就需在北方人中多选拔统治集团成员 , 以便更好地控 制北方和笼络北方人士 。 他们深知 , 北方人 “ 虽不能为文辞 , 若其大方大行及强悍奸 雄 , 则诸路不及 ” , 如不加以笼络收用 , 因势利导给予出路 , 使之变为积极因素 , 则会 被人利用作乱 , 危害朝廷 ④。 对北方地区科举实行优惠政策 , 是宋朝的统治一术 。 成都府路的文化发达不亚于东南地区 , 但在前列官员分布表中 , 人数远不及浙闽 , 个中另有原因 。 首先 , 在观念上 , 川人有盆地意识 , 怀乡恋土 , 不很热衷争取出仕 。 《宋史 · 地理志五 》言 , 四川 “ 摩塾聚学者众 , 然怀土罕趋仕进 ” 。 如眉州 , 据郡人苏 辙介绍说 “ 凡眉之士大夫修身于家 、 为政于乡 , 皆莫肯仕者 。 天禧中 , 孙君堪始以进 士举 , 未显而亡 。 士犹安其故 , 莫利进取 。 ” 后来有所转变 , 但 “ 至于今 , 仕者常数十 百人 , 处者常千数百人 ” ⑤。 许多有才干的人不求为官 、 安于乡里 , 这是前表中成都路 官员不多的原因之一 。 其次 , 地理位置偏僻 , 远离朝廷 , 机会也相对少些 。 如宋高宗 即曾说道 “ 蜀人道远 , 其间文学行义有用者 , 不因论荐无由得知 。 前此蜀中宦游者多 ①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五欧阳修奏 。 ② 《文献通考 · 学校考 》七 。 本段参见袁征 《宋代教育 》, 广东高教出版社 年版第 页 ③ 《长编 》卷八四大中祥符八年二月 。 ④ 《历代名臣奏议 》卷一六四富弼奏 。 ⑤ 《案城集 》卷二五 《伯父墓表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隔绝 , 不得一至朝廷 , 甚可惜也 。 ” 加以秦桧专权时 , 又 “ 深抑蜀士 ” ① , 更使四川士大 夫升迁之路艰难 。 其三 , 智能结构有所不同 。 “ 蜀人大抵善词笔 , 而少吏能 ” , 即文学 素质高 , 行政能力弱 。 据眉州人任师中说 “ 吾前辈有吏能者 , 唯何圣从 炎肠 、 陈公 弼 希亮 二人而 已 。 小子不才 , 敢出其后 。 ” ② 如此 , 能成为高官而入传者 自然会少 此 《宋史 》列传所反映的各地人材 , 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 , 难以完全真实地表现各地 文化状况 。 只有参考其他史料 , 对宋代地域文化的了解才能更为全面 。 四 、 宋代地域文化差异原因初探 地域文化之所以千姿百态 , 首先是地域环境不同造成的 , 而其中自然状况最为基 础 。 形态各异的地形 、 地貌 、 水土 、 气候 , 决定着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影响 着其身体和精神状况 。 如宋人有言 “地势西北高 , 东南下 。 地高而寒 , 其民体厚而力 强 , 气刚而志果 地下而温 , 其民体薄而力弱 , 气柔而志回 。 ” ③ 此论有一定道理 。 居 民的思想观念 、 文化形态 、 素质结构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异 。 李邦直检阅 《国史 》, 发 现 “ 累朝将相 , 颇多河北人 ” , 列举赵普 、 曹彬 、 潘美 、 李防 、 窦代兄弟 、 王旦 、 张泳 、 柳开 、 李伉 、 张知白 、 宋缓 、 韩琦等人 , 然后 “ 原其故矣 夫河北方二千里 , 太行横 亘中国 , 号为天下脊 。 而大河 自积石行万里出砒柱 , 旁缘太行至大住斗折而东 , 下走 大海 。 长岗巨阜 , 纤余盘屈 , 以相拱揖抱负 , 小则绵一州 , 大则连数郡 , 其气象如此 。 而土风浑厚 , 人性质朴 , 则慷慨忠义之士 , 固宜出于其中 。 ” ④ 河北的山川气象孕育着 将相人材和慷慨忠义之士 。 晃以道也有类似见解 , 说的是南方 “ 本朝文物之盛 , 自国 初至昭陵时 , 并从江南来 ” , 列举徐弦 、 徐错 、 杨亿 、 刁衍 、 杜镐 、 晏殊 、 欧阳修等 , 得 出如下结论 “ 信知 山川之气 , 蜿蜒磅礴 , 真能为国产英俊也 ” ⑤ 。 南方山川所产英俊 , 都是文 人 。 这些论断虽不免偏激 , 但都认识到了山川风气的作用 。 同样是山川 , 南方 多青山绿水 , 北方多荒山浊水 , 在生态文化上也就表现为北方浑厚 , 南方清丽 , 如江 西建昌军 “ 林奇谷秀 , 水透川环 , 学富文清 ⋯ ⋯无土山 , 无浊水 , 民乘是气 , 往往清 慧而文 。 ” ⑥ 实际情况大致如此 。 自然环境基本是静态的 。 晃以道说南方山水为国产英俊 , 说的也只是宋朝 , 他无 ① 《宋史 》卷三八一 《赵逆传 》 。 ② 《画漫集 》卷六 《房州修城碑阴记 》 ③ 《李靓集 》卷一七 《强兵策 》 。 ④ 《鸡肋编 》卷中 。 ⑤ 《曲清旧闻 》卷一 。 ⑥ 《舆地纪胜 》卷三五 《建昌军 》。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略论宋代地域文化 法解释同样的 自然环境 , 为什么以往的文化比较落后呢 这其中时代环境的动态变化 , 也有重大作用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起源于中原地区 , 然后向外扩散 。 这种扩散有个历史过程 , 南 方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北方人士南下传播的 。 每一次北方大动乱 , 就有大批北方人南迁 , 南方文化也就得到一次发展的机缘 。 如唐末五代之际 , “ 四方豪杰与京都士族 , 往往避 地江湖 , 南唐 李氏能招携安辑之 。 故当时人物之盛 , 不减唐 日 , 而文风施及后裔 。 今名显于朝廷者多矣 。 ” ① 宋代东南文化的发展 , 直接受此推动 。 四川同样如此 。 如 “ 蜀 自唐二帝西幸 , 当时随驾以画待诏者 , 皆奇工 。 ” ②其实随驾的又何止画家 至五代 时 , 中原 “ 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 ” ③ , 又带去丰富的文化 , 促进了四川文化的发达 。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的是 , 每次社会大动乱 , 大都在北方这一主要舞台上进行 , 北 方文化也就受到一次摧残与流散 , 发展速度因而放慢 。 宋代由于辽 、 夏的兴起 , 西北 部国防线内缩 , 原来是内地的州县成为边防地区 , 社会环境恶化 , 防边抗战成为主要 任务 , 文化气息也就被战火冲淡 。 以河北定州为例 , 便可了解这一状况 。 庆历年间 , 全 国各地响应朝廷号召 , 纷纷掀起兴学热 , 定州却表现漠然 “ 定处北边 , 承诏者不知其 本 , 以谓用武之地 , 学非吾事也 , 独慢而寝焉 。 ” ④ 对文化事业 , 地方政府也很冷淡 “ 吏曹狙以武事 , 不以图籍为急 , 坏败忘缺 , 卒不可究 。 ” ⑤西北边防地区 , 居 民或从军 , 或被征为乡兵 , 或忙于应付赋税 、 支移 , 无力从事文化 , 官方又以备战为急务 , 文化 事业的发展便无从谈起 。 南方由于战乱相对少些 , 大量的图书得以保存 。 如两宋之际 , 福建 “ 士大夫藏书 之家宛如平时 , 如兴化之方临 、 彰之吴 , 所藏尤富 , 悉其善本 ” ⑥。 宋孝宗时 , 朝廷向 四 川征求书籍 , “ 以其不经兵火 , 所藏官书最多也 ” ⑦ 。 书籍的多少 , 是文化发展的标志 之一 , 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之一 。 总之 , 和平环境为南方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 至于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的关系 , 比较复杂 。 文化的发达与否 , 不完全取决于经 济 。 从大范围来讲 , 文化发达的几个地区 , 经济基本上是发达或较发达的 , 而经济落 后的地区 , 如最荒凉的夔州路 、 广西路 , 文化也是最落后的 。 但是 , 如果说经济发达 地区文化一定发达 , 经济落后地区文化一定落后 , 事实也并不完全如此 。 文化发展有 其 自身的规律 , 其因素多种多样 。 现举几例如下 。 ① 《苏魏公集 》卷五五 《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 》。 ② 《丹渊集 》卷二二 《彭州张氏画记 》。 ③ 《资治通鉴 》卷二六六 。 ④ 《韩魏公集 》卷一 《定州新建州学记 》。 ⑤ 《韩魏公集 》卷一 《定州厅壁题名记 》。 ⑥ 《系年要录 》卷一五三 , 绍兴十五年二月丁亥 。 ⑦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 》卷五七 , 淳熙六年六月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历 史 研 究 经济较发达 , 文化不发达 。 如利州路兴元府 “ 汉中沃腆 , 俗饶财寡文 , 未有第进 士者 。 ” ①兴元土地肥沃 , 居民富裕 , 但文化素质差 , 到熙宁年间尚未有一人中进士 。 又 如两浙杭州一带 , 自北宋建立州学以来 , “弦歌之声萧然 , 士之卓然有称于时者盖鲜 , 反不追于支郡 。 何也 岂非渤海之民罕传圣人之学 , 习俗浮泊 , 趋利而逐末 , 顾虽有 良子弟 , 或沦于工商释老之业 , 曾不知师儒之道尊而仁义之术胜也 。 ” ②士人对经商 、 敬 神的兴趣 , 远过于读书受教育 。 到南宋仍是如此 “浙右之俗 , 专务豪奢 , 初不知读书 为何事 。 ” ③ 不读书 自然反映了文化素质低 , 其后果更可想而知 。 经济落后 , 文化较发达 。 如梓州路普州 “普地最疮 , 其人服 田 士最贫 , 而向学 者众 。 ” ④福建更堪称典型 。 福建经济虽比前代有较大发展 , 但东南仍属贫困地区 “ 闽 之为俗 , 土瘩人贫 , 号为甚富者 , 视江浙不能百一 。 ” ⑥ 福建突出问题是人多地狭 , 大 批人 口外流 “ 闽地蝙 , 不足以衣食之也 , 于是散而之四方 。 ” ⑥人们为了另寻发展道路 , 往往脱离生产 , 而读书做官则成了最光明的出路 “ 闽人无资产 , 恃以为生者 , 读书一 事耳 。 ” ⑦这种读书学习的浓郁社会风气 , 成为推动教育的强大动力 , 提高了当地文化 素质 , 发展了文化事业 。 五 、 宋代地域文
本文档为【略论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3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4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8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21
浏览量:180